越州“秘色瓷”之谜

“金稜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这是古人传颂五代秘色瓷的赞诗。

在五代十国时期,陶瓷史上有两大疑案。一是周世宗(柴荣)的“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柴窑”;一是吴越王钱穆的“秘色瓷”。“柴窑”至今尚是一个无头案。据说有人拾到过碎片,售得百金(百两银子)。好事之徒曾造谣说,得其残片可祛妖毒,甚至可以抵御炮弹的袭击,当然是无稽之谈。

五代秘色瓷由唐越窑青瓷发展而来,也有人考证唐后期开始烧造秘色瓷器,因此它在历史上出现是有根据的。五代吴越王钱氏,为了结交中央地区的诸朝政权,无不称臣进贡,贡品除金银财宝之外,青瓷也列在其中。为了表示臣服者的虔诚;也为苟安东南一角计,明文规定所烧青瓷除自身用于作贡品外,百姓以及臣僚们一律不准指染。

据《宋会要》、《宋史》、《十国春秋》、《册府元龟》等文献记载, 从开宝到太平兴国宋初十年间,所贡秘色青瓷达 17 万件,数量大得令人咋舌,但值得奇怪的秘色瓷的传世品至今一件不见。故宫中陈列两件,釉胎质量都十分粗劣,毫无“千峰翠色”的美感。

这个谜一直到解放以后才揭开。近 20 年来,在原吴越国都城杭州和钱氏

故乡临安附近,先后发掘吴越国显贵与钱氏家族的坟墓 7 座。如杭州玉皇山钱元瓘墓、施家山王妃吴汉月墓;临安县功臣山钱元玩墓等,出土了一批“秘色瓷”的典型器。至此,这五代十国时的“秘密”才大白于天下。

出土的“秘色瓷器”中有缸、罂、罐、灯、釜、钵以及碗、盘、洗、碟、盒、杯、执壶、唾壶等。此类瓷器坯胎原料处理精细,故质地坚实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滑。成型操作时要求严格,器型规矩划一,转弯抹角处讲究界线分明,线条轻巧而流畅。胎器内外通体上釉,薄而均匀。

临安板桥五代早期出土秘色瓷,釉色仍以黄为主调,滋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色比重要比晚唐强。其后以青色为主调,黄色少见,釉和胎的结合,更趋紧密。

秘色瓷器之“秘”在于它青绿相溶的釉色。它有如一泓清漪,春天时水的湖绿色,如古诗所云:“巧剜明珠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徐寅《贡秘色茶盏诗》)的确,秘色瓷色泽温润沉着,没有刺目浮光,恰若一方上等碧玉映在清水中,晶莹澈透,美不胜收。所以它的釉色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美丽得不可思议。

秘色瓷作为贡品,当然还须刻意追求华丽的图案与精细的装饰。它汲取唐代金银器特点,手法上细中有粗,粗中见细,把刻、划、堆有机结合起来, 运用盘龙、牡丹、鹦鹉、莲花等图案,生动活泼装饰在器具之上。

临安板桥吴氏墓所出的青釉褐彩云纹秘色四系壶,体型高大,制作规整, 肩上安置四系。但以住四系,作四边对称排列,此壶转移到两侧,成为双复系。可能是由壶向瓶转化的典型器皿,说明“系”的作用已由实用演变为装饰。口部盘口也由褶口演进为圆口,更显得大方美观。通体施秘色青釉,碧绿晶莹。腹、颈部画红褐云头图案多处,红绿相映,更显得雍容大度,生气勃勃。云头线条,粗放而流利,大有越窑画花之遗风。

钱元瓘墓中出土的瓷罂,圆肩球腹,圈足外撇,肩部两侧各安一对耳形

高鋬。罂体上浮雕涂金双龙,龙身粗壮,腾空飞起奋力抢珠,龙嘴大张,龙爪子刚劲有力,须发如戟怒放,宛然若生。五代飞龙还保持盛唐时期雄浑庄重的风格。罂盖上浮雕狮子与凤鸟,镂空的花草。工艺上较早采用镂孔与开光的手法,借鉴了唐代金银器制造工艺。

陶瓷史上千年之谜,“秘色瓷”之“奥秘”终于被解开了。

(顾文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