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登月计划

──系统工程的成功典范

嫦娥奔月是中国人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自古以来,多少人幻想着摆脱地球束缚飞奔月宫。这些神话和幻想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终

于成为实现。1969 年 7 月 21 日,人类破天荒向月球表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以阿波罗命名的载人登月航天飞船, 由运载火箭“土星” 5 号和阿波罗飞船本体两大部分组成,火箭有 85 米多

高,飞船有 25 米多高。总长有 110.640 米,差不多相当于 40 层楼那样高;

它们直径有 10 米;总重量有 3200 吨。飞船由登月舱、指令舱、服务舱和脱

险装置 4 部分组成。带有阿波罗宇宙飞船和发射支座设备的“土星” 5 号就

有零部件 1500 万个。

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于 1969 年 7 月 16 日发射,4 天后飞到月球着陆。

两名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活动长达 2 小时 21 分钟之久。呈现在宇航员面前的是棕色的尘土、深黑的天空、满目荒凉、没有生命气息的一个死寂的世界。25 日指令舱回地球,在太平洋西南部溅落。3 名宇航员飞行 153 万公里,安然无恙地返回人间。

美国的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计划,于 1961 年提出,其系统目标是:10 年内把人送到月球表面并且安全返回地球,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费用,胜利完成登月计划。

阿波罗计划顺利实施,是现代系统科学研究的成功典范。此项工程组织了 2 万多个公司、120 多所大学,动用了 42 万人参加,投入了 300 亿美元的

巨资,用了近 10 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人类征服地球引力,遨游太空,登上月球探险的梦想。

整体阿波罗登月计划之所以能如期完成,关键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首先,建立强有力的管理组织,明其职责分工。其次,用系统方法加强对阿波罗计划整体过程的管理工作,将其管理工作全过程划分为编制计划、分析评价、控制指导及督促检查等阶段,创造性地运用了新的管理方法,推广使用了电子计算机从事生产与科研的管理,从根本上保障了阿波罗计划的顺利完成。

阿波罗计划的成功,充分显示了系统工程的作用与威力。例如在飞行设计中,科学家陷入了大量的权衡工作中。这些权衡牵涉到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的不同重量对推力的要求;每种可供选择的飞行方案所需燃料的数量(以及燃料的重量);此外,还牵涉到经费、人员的管理与协调,阿波罗飞船的安全可靠性等等一系列问题。科学家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一一解决了工程研究中所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

阿波罗飞船的登月成功,还证实了系统科学一个重要的命题——“综合即创造”。负责阿波罗计划实施的总指挥韦伯先生说过:“阿波罗计划中没有一项新发明的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全部工作都是现有技术的运用。关键在于综合。”

日本一些专家参观了阿波罗计划中所采用的硬件设备和工艺后,均认为

日本没有造不出来的东西。实现阿波罗计划所要求的 4 个主要系统技术—— 大型运载火箭,在宇宙空间飞行的飞船弹道线路分析,轨道测定系统以及通讯系统——在 20 世纪 60 年代已达到成熟,但作为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以及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计划、设计和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日本却不如美国。因此,即使日本政府作出登月计划的决策,也不可能实现这一计划。

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学术成果,如运用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工程技术、经济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为己所用。系统方法通常只不过是平凡的常识,每个概念、每个步骤在常识上都是合理可行的。系统方法的价值就在于它使你能够把所有这些常识性的思想汇集起来,协调一致,集中解决复杂环境中的复杂问题。

至此,我们已对“系统”和“系统工程”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那么, 系统工程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具有哪些独特的方法与手段呢?它自 40 年代诞生以来,在哪些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呢?当代系统科学的前沿领域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