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山雕”趣闻

坐山雕又名秃鹫、狗头鹫,是世界上最大的飞鸟和猛禽之一,根据鸟类学家们在它的“家乡”——西班牙的安达露西亚、坦桑尼亚的塞仑格提以及我国的阿尔泰山和西藏高原的考察,发现这一巨鸟有许多有趣的奇特行为。猛禽中的弱者——秃鹫虽属猛禽,但它的飞翔和捕食能力远比一般猛禽

为弱。约翰 D·斯图尔特博士在安达露西亚山区观察,发现每天早晨鹰、隼、鸢等猛禽都振翅在半空中盘旋低飞,以敏锐的目光、锐利的爪子,猎取蛇、鼠、兔等果腹,唯独秃鹫却站立在危岩上屹立不动,静待阳光把山石和地面晒得灼热,它们才开始从岩石跃起,借热流翱翔,盘旋空中俯视觅食。因为秃鹫的飞翔能力很差,要是没有热流之助,这种巨鸟的笨重身体在空中飞翔是很困难的。

专食动物尸体——秃鹫的嘴和爪没有其他猛禽那样锐利,一般不用爪去猎杀动物,也很少用爪去抓东西。它主要以动物尸体为主,在食物严重缺乏时,偶尔也会捕捉蜥蜴、老鼠、白蚁、蚌锰等充饥。

鹫类在取食动物尸体时有三种不同情况:非洲白头兀鹫和褶面兀鹫以尸体的坚韧部分为食;鲁培尔兀鹫和拟兀鹫主要吃尸体的柔软部分;而秃鹫因嘴巴不够尖锐而啄不破死动物坚韧的皮肤,所以只好静等其他鹫类吃过后, 它再去收拾地面上遗散的动物尸体碎片,而且吃的时间很长。

百鹫争食——据我国鸟类工作者的调查,秃鹫主要栖息在海拔 2000 米的阿尔泰山和 4500 米的西藏山地,而且多单独生活,有时以 4~5 只小群取食动物尸体。但不久之前,斯图尔特在安达露西亚还曾发现百只秃鹫围绕一头死鹿,真乃奇观。

一只秃鹫在空中游目四顾,当它发现地面上的鹿尸以后,先在目的物上空盘旋一时,其他秃鹫闻讯也在附近翱翔,每只秃鹫大约相距 1.6 公里,各守自己的疆域。

第一只秃鹫降落地面后,长啸一声,扑在被阳光晒得滚烫的鹿尸上啄食起来。紧接着有 8 只秃鹫随后降下,它们把长颈直伸鹿尸的腹腔之内,啄食内脏。这时,斯图尔特才明白秃鹫的长颈为什么裸露而不生羽毛,因为颈是秃鹫身上唯一没法弄干净的部分,秃鹫由此得名。

大约过了数分钟,又有 16 只秃鹫从空中停落争食,总共 25 只秃鹫把鹿尸全部掩盖,它们阔大的褐色大翼又推又挤,彼此结伴,却又互相争食。顿时,另有数十只秃鹫飞来,眼见地面已无法立足,它们只好停息在附近的树上等候,把粗大的树枝压得垂了下来。斯图尔特数了数树上的秃鹫,远远多于地面上取食的秃鹫,两处加起来足有百只之多。

觅争先辨死活——根据鸟类学家研究,秃鹫的“家乡”具有高山、烈日和动物尸体三个特点。高山是它们栖息之地;烈日为它们提供飞行所需的热流,同时把尸体晒软变腐,便于它们啄食;动物尸体是它们的基本食物。

秃鹫的视力敏锐,虽然可以在空中发现地面上的动物,但它们是怎样辨别是死的还是活的?这个问题长期是个谜,引起了许多鸟类学家探索的兴趣。

原来,秃鹫主要以哺乳动物为食,而哺乳动物在平原或草原上休息,一般都是聚集在一起,这就为秃鹫提供了目标,一旦发现单只动物离群躺着, 它即观察躺着的动物有无轻微移动,如果没有动静,它就小心地在空中继续

盘旋窥视。据观察,秃鹫的“察动”时间很长,至少要两天左右。

这段时间里,秃鹫未见动物有一点移动,它就飞低,从近距离观察动物的腹部是否起伏,眼睛是否转动。如果动物没有任何动静,秃鹫开始降落到兽尸附近,并且“蹑手蹑脚”地走动着,但还不敢轻易“下手”。

这时候,秃鹫还凝神细察,疑惑不决,又饥又怕、张开嘴巴,伸长脖子, 两只翅膀展开准备随时起飞。它走近一些,发出“ku—wa”,“ku—wa”叫声,看看没有反应,就用嘴啄一下兽尸,又赶快跳开,再看看兽尸,还是没有动静,就才放心地扑在兽尸上啄食起来。

在争食中变色。秃鹫的体色大多是褐色。平时面部呈暗褐色,颈部裸露部分呈铅蓝色。但当一只秃鹫处于威胁状态,在啄食动物腐尸的时间,它的面部和颈部会变成辉煌的颜色,展示出占优势的地位。此时,如果另一只强大的秃鹫靠近,向它激烈地争食,并且胜过它,它面部和颈部的色彩就立即由红色变成花白色,并且远离原来的位置,当这只占优势的“新客”夺取食物并啄食的时候,它的面部和颈部同时呈现出辉煌的红色,那只处于屈服地位的第一只鹫便逐渐恢复它原来色彩。

根据秃鹫在争食中的变色行为,人们可以正确地判断秃鹫中的强弱以致知晓它们是既结伴又竞争的鸟类。

雄秃酷爱自己的“儿女”和“妻子”,每天辛辛苦苦地四处觅食,一家三、四口的食物,全靠雄鸟来猎取。据计算,一只幼鸟,每天就要吃 3.6 公斤肉。

雄鸟觅食回到巢边,张开大嘴,把吞下的食物全部吞出来,先给雌鸟吃较大的肉块,然后细心地喂幼鸟吃碎腐肉浆秃鹫的食量很大,要吃到连颈部都装满为止。所以雄鸟带回来的食物常常给“家人”吃尽,自己只好饿着肚子,促使它再忍饥而去觅食,直到太阳落山还在空中盘旋寻找食物,人们称它为鸟类中的“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