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速运动的合成问题

两个任意方向上匀速运动的合成问题很多。这里仅就运动中的人感觉到的风向问题与过河问题举例,通过所举例题的分析与解的过程,阐述一般的解题方法。

[例题 1]当人以 3 米/秒的速度向东跑时,他感到风是从正北方向吹来的;当他以 6 米/秒的速度向东奔跑时,则感到风从东北方向吹来。求风相对于地面的方向和速率。

[分析与解]空气流动形成风。如空气相对于地面不动,人在走动时, 便会感到有风迎面吹来,这时人感觉到的风向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反,速率与人运动的速度大小相同。

在有风的情况下,走动的人感觉到的风实际上是空气相对于人的运动,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人不动,即以人为参照物。

人向东走,以人为参照物,则转化为地面相对于人向西运动。

空气相对于地面运动,地面相对于人运动,则人感觉到的风便是空气相对于人的运动。

可见,人感觉到的风,是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和地面相对于人的运动的合运动。

根据上述分析,题目所述内容可以表述为图 3-1 中的(甲)(乙)两个矢量图。

由(甲)、(乙)两图可知,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方向是指向东南的,

图中θ = 45°, 而速率v气对地 = 2υ人对地 = 3 2(米 / 秒)≈4.2(米 / 秒)

从图(乙)还可以看出,当人以 6 米/秒的速度向东奔跑时,他感觉

到的东北风的风速,比他以 3 米/秒的速度向东跑时感觉到的风速大,前

者是后者的 倍。

[例题 2]船在水中的速度为 v1,河中流水的速度为 v2,水向东流, 河宽为 d(图 3-2)。(1)若船头指向保持与河岸成θ角不变,船相对于河岸的速度多大?船从南岸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北岸?(2)θ角多大时,过河所用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多少?(3)θ角多大时,船恰好能在正对岸靠岸?这样过河用多少时间。

[分析与解]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参与了两个运动:相对于水的运动, 速度为 v1,方向与河岸夹θ角;与水一起向东运动,速度为 v2。则船相对于河岸的速度是 v1、v2 的合速度:

v =

v 的方向与河岸夹角为 a,由图 3-2,根据正弦定理可知,

v1

sina

v

= sin(180°-θ)

,则得:

a = sin-1( v1 ·sinθ)

v

船到达对岸所用的时间为:

d d

t = vsina 或 t = v sinθ

d

(2)由t = v sinθ 可知,当θ = 90°,

即船头保持与河岸垂直时,过河所用的时间最短:

d

t min = v

1

这时,船在正对岸下游 s 处靠岸:

s = v t = ( v 2 )d

2 min

1

(3)要使船恰好能到达正对岸,则应使α=90°,

即 v1 sinθ = sin90° = 1,故sinθ = v ,

v v1

可见,船头应保持与河岸之间的夹角大小为:

v v 2 + v 2

θ = sin-1(

) = sin-1(

v1

1 2 )

v1

d d

这样过河所用的时间为:t = v 或t = v sinθ

显然,要使船能在正对岸靠岸,必须θ>90°,且 v1>v2,否则不行。

[例题 3]甲、乙两人在静水中游泳时最大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他们分别从自西向东流的河的南岸和北岸的 A、B 点向对岸游去(图 3-3)。已知 A、B 相距 s,A、B 连线与河岸夹θ角,水的流速为 v。两人同时、分别从 A、B 点出发,问他们各自应向什么方向游,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在河中某处相遇?

这最短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与解]为了用最短的时间在河中某处相遇,显然他们均以最大的速度 v1、v2 游动。

方法一:以河岸为参照物。甲、乙两人游动的方向也就是 v1、v2 的方向,分别用它们与河岸垂直线的夹角α、β表示(图 3-3)。设经过时间 t 他们相遇,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两人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位移大小分别为 s1 和 s2,而在平行于河岸方向上的位移大小分别为 s’1 和 s2’。用正交分解的方法可知:

s1 = v1cosα·t

s = v cosβ·t

 2 2

s1 ′ = (v1sinα + v)t

 2 ′ = (v 2 sinβ - v)t

甲、乙相遇,则应有:

s1 + s2 = s·sinθ

s ′ + s ′ = s·cosθ

即(v1cosα+v2cosβ)t=s·sinθ ①

(v1sinα+v2sinβ)t=s·cosθ ② 两式平方相加,可得:

[v12+v22+2v1v2cos(β-α)]t2=s2

s

t =

可见,只有当α=β,t 有最小值:

s

t min = v

1 + v2

将α=β代入①②两式,可得 ctgα=ctgβ=tgθ,即α=β=90°-θ, 这表明甲、乙均沿着连接 A、B 的直线向对方游时所用的时间最短。

甲、乙两人沿着连接 A、B 的直线向对方游时,如水静止,则他们将在A、B 连线上的某点 O 相遇;若水以速度 v 流动时,他们将在 O 点下游的 O

′点相遇,而 OO′=vtmin。这种情况下,甲、乙的实际游泳路线分别是直线 AO′与 BO′。

方法二:以河水为参照物。由于甲、乙两人在同一条河中游泳,在相

同的时间里,甲、乙均被水向下游冲去相同的距离 s=vt,所以可以不考虑水流动的影响,而认为甲、乙都在静止的水中以各自最大的游速游动。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相遇,所以应沿着连接 A、B 的直线分别向对方游去,这样所用的时间最短:

s

t min = v

1 + v2

实际上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水流的作用,甲、乙均向下游漂移一段距离:

v

s′ = vt min = v + v ·s

水不流动时甲、乙在 AB 上的 O 点相遇,水流动时他们在 O′点相遇, 甲、乙两人相对于河岸的实际路线分别为 AO′和 BO′(图 3-4)。

方法三:假设水不流动,乙也不游,则相当于甲以速度

v1 和速度- v2 的合速度v12 从A向B游去(图3 - 5)。

由图 3-5 可以看出,只有当α=β=90°-θ时,

v1 与- v2 的合速度v12 才有最大值,

这样,甲从 A 到 B 所用的时间才最短。v12 的最大值为 v1+v2,所以最短的时间为:

s

t min = v + v

上述三种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参照物的选择,而计算方法的区别则是非本质的区别。参照物的不同选择,代表了不同的物理思想,也就是分析同一物理过程的不同物理模型。对物理过程的理解,都与特定的模型相联系。对于运动学问题来讲,模型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这反映了运动的相对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