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聪明绝顶与勤奋好学
得尔菲是希腊福克斯的一座城市,位于帕耳那索斯山下,以那里的神托所和阿波罗神庙而出名。这里最古老的神庙兴建于公元前九世纪中叶。据神话传说,阿波罗杀死大蟒皮同之后,亲自在这里兴建了自己的神庙。其入口处是阿波罗的神像。神庙最幽静的地方是神托所,这里的祭司向求签的人传达神示,亦即神谕。在古代希腊,神托所不只一处,因此在不同神托所都可以向抽签人传达神示。古希腊的神示和我国从前迷信的谶语有其相似之处。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有一篇文章记述他的师长苏格拉底受审时在法庭
上的申诉,题名为《申辩篇》。其中苏格拉底本人叙述了他之所以被认为是有智慧的人,享有声誉,是因为具有“人的智慧”,但他不认为自己具有超人的智慧,即“神的智慧”。事情是这样的:有兄弟俩,兄名开瑞丰,弟名开瑞克剌忒斯,他们两人都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开瑞丰曾经去得尔菲神托所求过神示,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传达神示的女祭司回答道:“没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了。”关于这则神示有两种说法,其一就是以上所说的——“没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了”。其二是说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有智慧,即很聪明;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更有智慧,即更聪明;苏格拉底则智慧出类拔萃,即最聪明。事后,苏格拉底得知了此事,感到困惑不解,因他本人认为自己本身既无大智慧,又无小智慧,怎么能说他是最聪明的人呢? 苏格拉底对这样的神示有所怀疑,也打算检验它的正确与否,于是他走访了那些以聪明才智著称的人。他首先走访的是一位很有声望的政治家,发现此人自认,公众也这样认为这位政治家聪明过人。但实际上,这位自认为有无上智慧的人,与苏格拉底并无二致,并不知道美和善到底是什么。当苏格拉底向这位自负的政治家指出其无知时,他不是闻过则喜,而是怨气冲天,在场别的人也对苏格拉底不满。于是苏格拉底对此进行反思与自省:他对自己所谈的内容是自知不懂的,无知的,而那位政治家则以不知为知。正是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当然较那位政治家要强,要比他聪明。随后,苏格拉底又去走访诗人,发现他们创作诗歌并非出自聪明、智慧等,而是天性使然,而是灵感激动。但是诗人却自认不止于这一点,他们自认为,在创作诗歌方面是行家里手,其他完全隔行的事,也自认为是饱学之士,很有知识。所以苏格拉底自忖:“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在这一点上他是有自知之明的,这要比诗人高出一筹。末了, 苏格拉底又去走访有高超手艺的工匠,从他们那里苏格拉底得悉,他们所知及熟悉的事物,苏格拉底并不知悉,他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这些知识。但这些手艺人也和上面的人具有相同之点,即认为自身除具有一技之长外,还知道并熟悉其他好些事情。这样,他们所具有的一技之长就相应减色了不少。如此,苏格拉底走访了多人,并指出了他们以不知为知,于是开罪了不少人, 反过来,引起他们对苏格拉底本人的攻击和诽谤。经过了这番走访,并又从受走访人中得到反应,再加上这些人的恼羞成怒对苏格拉底进行攻击和诽谤,这样,苏格拉底则深切地悟出了神示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神示只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没有价值。在我看来,神并非是说我最有智慧,而是以我的名字作例子,仿佛对我们说,人们中最有智慧的就像苏格拉底那样,在智慧方面是微不足道的。”这样,苏格拉底自己所感受到的是,他自己一生从不懈怠,四处奔走,忙碌异常,到处走访别人,
既不从政,又不理家事,虽然一贫如洗,也要按照神的意志去考察人们的智慧,并指明人实际上还是处于无知状态中的。这正是“⋯⋯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表达。
在苏格拉底的那个时代,人们到神托所去求签,索取神示是一种常有的宗教行事。苏格拉底曾几次提到他的弟子开瑞丰到德尔菲去抽签求神示这件事,因此有关说苏格拉底最有智慧是神示所言,可信度极大。苏格拉底自身提到此事,并不是自诩或自夸,他是借关于神示来阐明自己的哲学意旨,即从自然万物转向考察人的智慧和德行,从而反思人自身的理智本性。苏格拉底所强调的是,首先本着人应自知无知,这才有可能挖掘出自己的理性能力。他确认,“人的智慧”若与“神的智慧”相比较,前者相形之下要低很多。他的这一论断并非旨在贬低人的知识能力,而是旨在批判当时雅典人缺乏理性这一状况。柏拉图在他的《斐德罗篇》中引述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话语: “我(指苏格拉底——引者)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 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苏格拉底还认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由此可以看出,他肯定了对智慧的追求无疑是人的本性。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对政治家、诗人及艺人等的批评,旨在揭示大众所称的各种各样的智慧并非真具价值的智慧,大众还没有理解到什么是知识和美德的本质; 对人的智慧的本身还未曾反思,而狂妄至极,认为自身无所不知。实际上, 认为自身无所不知者,则最无知。由于苏格拉底对人的理性智能作了反思与忖度,于是自知为无知,并由此去揭示大众的无知,正是“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也正是苏格拉底探索人们的“爱智”之道,由此挖掘大众的理智与道德本性。苏格拉底哲学研究的主旨有所转变,即从自然转向人,而对人又究其理智。这是古希腊先哲的转向。由此以降,两千多年来,泰西的思想发展、哲学发展,大多离不开这一轨迹——哲学思维的主题从大自然转移到人类本身。苏格拉底是这一伟大转变的开路先锋。
较苏格拉底早七八十年的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以上几句中的最后一个“知”字,用作名词,作“智慧”解。《荀子·子道篇》中也有:“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这些和苏格拉底所论述的“知”、“智慧”、“理智”等, 不无汇通之处!
苏格拉底对智慧的追求,也就是“爱智”,是极为勤奋的。如他既不经商,又不从政,每天从早到晚在雅典的街头及公共场所,如市场和运动场等地,找人交谈。从这些谈话中,他归纳出不少有教益的论点。他如此勤奋地向人访谈,一则可看出他的坚忍不拔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同时也启发了青年人对他的敬仰和爱戴。这方面是他的身教,同时,他也有言教。例如色诺芬在他的《回忆苏格拉底》的第 4 卷第 2 章第 1 至 7 节中记述了苏格拉底告诫自视甚高的青年欧梯得摩斯:任何技艺不能只靠秉赋,只有愚人才能自以为无师自通;必须勤学苦练深加钻研,才能有理好家并治好国的才能。在这部书的第 4 卷第 1 章的第 3 节中涉及到苏格拉底对待人的方法:他认为对待人的方法不应是一样的,对那些秉赋好而轻视学习的人,就应该让他们知道,越是秉赋好的人越应该受教育,这样,他们方会成才;否则,那些秉赋虽好,但没受到严格训练和教育,他们本人又不勤奋好学的人,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没有用或最坏的人,成为社会的一患。苏格拉底说:“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够分辨什么是有益的和什么是有害的事情。⋯⋯”
总之,苏格拉底本人“爱智”,追求知识,也激励青年人“爱智”与追求知识,并告诫青年人要勤奋好学,切记不能无师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