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机器人官兵——未来的智能军队

在设想之一“N 镇与 P 山口之战”中,曾有数处提到了使用机器人的情况,为执行巡逻任务的机器人、排除障碍的机器人、防御中的机器人和智能坦克。这些机器人的结构组成,介于遥控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之间,它比现有的机器人性能要优越一些,但比完全智能机器人又稍为逊色一些。在 21

世纪 20 年代的战场上,完全具备了使用上述机器人从事战斗活动的条件。

当罗伯特(Rabot,即英文机器人)仅仅在 20 年代捷克作家的幻想剧本中出现的时候,有些科学家们从中悟出了它的实用性。随着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机械技术的发展,美国终于在 1953 年(有的材料认为是 1959 年或

1961 年)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这台机器人一经在第二届和平利用原子能日内瓦会议上展出,立即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极大的兴趣。至 1982 年,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机器人 32000 多台。预测至 1990 年,

美国的机器人可能达到 31500 台。日本在 1982 年即拥有 14000 多台,是世界

首位,预计 1990 年机器人的产量是此数的 4 倍以上。在现今机器人技术如此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在战争中使用机器人是不足为怪的。

机器人有轮式(或履带式)和步行两种。轮式的机器人是一种遥控的可机动的榴炮机器人,智能坦克实质上也属于此类。在设想之一中介绍了智能坦克的情况,它能识别敌我,能同时打飞机、打坦克、打步兵,能排雷排障, 似乎是万能的。这个设想虽然有点大胆,但绝非信口雌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使用过无人驾驶的、遥控的履带式车辆在敌占区遂行运输炸药、排除障碍、摧毁敌人坚固工事的任务,可谓智能坦克的前身。在智能坦克上装上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装置、自动战斗装置以及装有雷达、红外、电视摄像、热成象仪等设备,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同时操纵 3 种武器(对空、对坦克导弹,对步兵机枪)对它来说也不是一道很难的题目。

设想中谈得较多是机械人士兵,也即步行机器人。步行机器人,是“功能式”机器人。美国奥德蒂克斯公司研制出来的“功能式”机器人(奥德提克斯 I 型)有 6 条腿。行走时,三条腿抬起,另三条腿支撑地面,相互交替运动。它能登高、能下坡、能改变行动方向,可以原地旋转。这种机器人还能负重,在静止状态时,能搬起 953.4 公斤的物体,在正常速度行走时,能

搬运 408.6 公斤的物体。机器人自装 24 瓦、25 安培/小时标准航空电池,不需外部动力即可独立遂行任务。前一段机器人大多是多腿人,行动受到限制。近期日本已有两腿机器人出现,这将促成它的迅速发展。

设想中的机器人较之奥德提克斯 I 型有以下改进:装有地形匹配雷达, 能自己识别地形;具有观察功能,发现异常情况能将图象适时传送给控制台; 受到威胁能够利用地形进行还击,包括搜索目标,操作武器;装有第 4 代计算机,能模仿人的语言,能进行简单思考,两条腿走路、身躯与人近似,但重量超过人的 2—3 倍。这些技术,“有的现在已能做到,有的在 21 世纪 20

年代可以解决。所以在 21 世纪初叶的高技术战争中,使用机器人可能不会是个别现象,但非常普遍地使用可能还做不到。至于组建机器人部队,可能某些技术还满足不了要求。

“飞将军自重霄入”。设想中乙军夺占 P 山口就使用了带有飞行器的分队。这种设想也不是胡乱编造的。

1985 年洛杉矶第 23 届奥运会上,不是就有 3 个带有飞行器的美国人从

天而降吗?这景象既然在 80 年代的洛杉矾可以出现,再过 30 年后的战场上

当然也可能出现,而且其技术肯定会胜过 80 年代。因此,在军队编制上组建这种会飞行的特种分队,作为奇袭的一种手段是完全有可能的。

把带有飞行器的人列入设想的目的,无非是提醒人们注意到这种飞行器,使我们在考虑未来战争的时候不要把使用飞行器的可能性忘掉了。考虑周全一点总比遗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