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再接再厉

初战告捷士气高,连续攻击敌嚎叫; 顾此失波难应付,越北形势好转了。

虽说边界战役解放了中越边境的广大地区。打通了与中国的交通线,打破了法军对越北根据地的包围,使人民军有了较为广阔的回旋地区;但是, 从越南全国战争形势来旨,法军仍占有很大优势,控制着整个南部和中部大部地区,在北部依然控制着人口众多的平原产粮区和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两北山区,并加紧拼凑力量,企图夺回失去的土地。

越南人民军,为了扩大边界战役的胜利成果,粉碎敌人的企图,经过两个月的休整,又在北部平原地区连续发动了红河中游战役、东北战役和宁平战役。之后,又于 1951 年 12 月至 1952 年 2 月,进行了和平战役。通过这些战役,人民军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法国殖民主义者愈来愈感到力不从心,为了把侵略战争维持下去,不得不越来越依赖美国的援助。

1950 年 12 月 6 日,法国派原西欧联盟陆军司令戴·拉德·塔西尼出任印度支那法远证军司令。塔西尼一上任,就抛出了一个四点计划。这就是:

——紧急集中精锐的欧、非籍部队,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 同时大规模发展伪军。

——在北部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占领区周围,构筑钢筋水泥工事的暗堡群防线,防线的外围建立“无人区”,以防越军的攻击。

——加强对占领区和游击区的“绥靖”和扫荡,大力搜刮人力物力,进行所谓“总力战”。

——使用别动队、土匪、间谍及心理战、经济封锁、空军轰炸等手段, 破坏越南解放区。

塔西尼将军为了实施这个计划,他在向北部增兵的同时,收缩占领面, 集中兵力控制红河三角洲平原区,竭力扩大机动部队,增强红河中游战区的防御,与此同时,加紧修筑从鸿基、东潮、北宁、山西、河东到宁平的“暗堡群防线”,共 113 个据点,1300 个碉堡。与这条防线平行的外侧,法军强迫成百个村庄、数十万居民迁人其占领区,制造一条宽 5 至 10 公里的“无人区”地带。

为了继续歼敌有生力量,打破敌人在平原地区建立的“暗堡群防线”, 粉碎敌人企图巩固占领区的计划,巩同和扩大解放区,确保边界战役所赢得的北部战场的主动权。并为进一步发展胜利创造条件,越人民军领导人经与中国军事顾问团研究.确定对北部平原和丘陵地区选择敌人薄弱部分实施进攻作战,决心粉碎塔西尼的四点计划,扫掉其嚣张的气焰。

然而,就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来说,人民军在平原地区进行较大规模的运动战,困难是很多的。这里,法军据点星罗棋布,机动部队较强,地形开阔,交通便利,利于敌人迅速增援和据点之间的相互支援,也便于发挥炮、空人力,但对人民军也有诸多有利条件,主要是:中越边境已连成一片,有可靠的后方;部队经过休整,情绪高昂,机动力量有所加强,战斗力有了提高;平原地区居民稠密,群众基础较好,并有敌后游击队的配合,又是产粮区,可以就地取得给养。

平原作战的第一次战役为红河中游战役,又称为陈兴道战役。这次战役于 1950 年 12 月 25 日开始,人民军先向永福和北宁两省交界地区的敌暗堡群

防线进攻。战役第一阶段以三○八师三个团的兵力,采取奔袭战术,出其不意,速战速决,一举攻克金英、多福、安风一线 5 个暗堡群据点,歼敌 500 多人。与此同时,使用新建的三一二师的两个团阻击法军第三机动兵团,全歼一个北非营。战役第二阶段采取攻点打援,集中 5 个主力团于永安北部地区,以一部兵力攻占保竹据点,主力阻击来援的法军第三机动兵团,歼其一部,余敌后撤。当人民军追击至永安附近时,又遇法军第一机动兵团和四个伞兵连前来增援,人民军即在番更地区进行阻击,歼俘敌百余。后来法军利用空旷的地形,用飞机和大炮狂轰滥炸,并不断向人民军阵地投掷燃烧弹。人民军为避免过大伤亡,遂于 1951 年 1 月 17 日撤出战斗。此役共歼敌三个

营,计 1500 余人。

在红河中游战役结束不久,越南人民军义在 3 月 20 日至 4 月 7 日,在海

防以北约 30 公里 18 号公路的汪秘附近地区发动了黄花探战役,又称东北战役。3 月 23 日,人民军顺利攻克兰塔、陆内、芒内、松周四个据点,诱敌来援。但等了 3 天,敌不出援。3 月 27 旧夜,人民军又打下秘则、长白两据点。法军仍不出援,对其遭到威胁的地区,则加强兵力,依托工事固守,同时从附近基地用飞机和大炮杀伤人民军。3 月 29 日至 30 日,人民军进攻冒溪矿区和冒溪镇两个据点,均未得手。由于时日拖延过久,当法军大规模出援时, 人民军因补给困难,已无力再战。此役虽歼俘敌 1175 人,但人民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

黄花探战役之后,人民军稍许休整,接着又在宁平地区发动了光中战役。开始,5 月 28 日,人民军以两个师的兵力于夜间奔袭宁平及一号公路沿线敌据点,经两夜战斗,攻克宁平省会及其以南、东南共 10 余个据点,后又连续

攻克了一些据点。此役共歼敌 3100 余人,攻克据点 22 处。

以上三次战役共歼敌 6000 余名,其中近一半是法军的机动部队。人民军在敌人有飞机、大炮支援和人力强、工事坚固、机动性高等作战条件下,经受了锻炼。红河中游战役首战吉捷,是有效地运用奇袭和攻点打援相结合的战术的结果。战役行动隐蔽突然,出敌不意,使其据有的优越条件不能发挥。人民军一鼓作气,顺利攻下敌人许多据点,并且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援兵,解放了不少村镇,使人民军对平原作战树立了信心。黄花探和宁平战役,基本上仍采取攻点打援的作战方法。在战役开始阶段,战斗也比较顺利,歼灭了部分敌人,解放了一些地区。但是,法军在中游遭到沉重打击之后,指挥上已变得比较谨慎小心,并力图利用人民军的某些弱点,依托坚固的防线和据点群、优越的军事装备和交通条件,发挥炮、空优势和快速机动的兵力,以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因而,当人民军在不能迅速地解决战斗或等待打援时, 敌人往往能够迅速集中力量进行反扑。而人民军方面,或因通讯联络不畅、情况掌握不及时而错失战机,或因后续力量不继、兵力对比发生不利的变化, 而不能完成预定计划,致使战役未能进一步改变北部战场的局面。

在平原地区三次战役以后,驻越法军总司令塔西尼继续推行其“四点计划”,着重在其占领区加紧进行扫荡和“绥靖”,力求巩固防御体系。到 1951

年 10 月初,已将人民军在北部敌后将近百分之九十的游击根据地摧毁;同时

大力增兵,到 1951 年 11 月,法军在印度支那的总兵力达 33 万多人。这时, 塔西尼认为夺回北部战场主动权的时机已经到来。

  1. 月 9 日至 14 日,法军集中 6

    个机动兵团,在空军、伞兵、装甲兵、炮兵、内河舰队等配合下,分两路向河内西南方向的解放区进攻,一路从红

河右岸沿沦江进犯,另一路沿六号公路向和平进犯。

14 日占领和平,并控制沦江两岸及六号公路沿线,企图收复海防、河内、和平、山罗走廊,重新分割越南北部,切断北部战场与中部战场的联络补给线,达到消灭人民军主力的目的。

在塔西尼重新向越北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形势下,越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邀请中国政治顾问团领导人罗贵波和军事顾问团领导人邓逸凡等人共同研究军事对策。认为敌人的大举进攻给越方暂时增加不少困难,但是,敌人把大批机动力量使用在和平及其以北、以东的广大地区,维护相当长的交通线,这就大大增加了人民军消灭法军有生力量和向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机会。人民军总部决定发动和平战役,以四个师的兵力组织较大规模的运动战, 又以两个师的兵力深入敌后,地方部队和民兵给以配合,从南北两个方向, 发展平原敌后游击战争,消灭伪军,摧毁伪政权,广泛建立抗战基层组织, 恢复和扩大敌后根据地。

和平战役从 1951 年 12 月上旬开始至次年 2 月下旬结束,持续了近 3 个

月。据越方公布的战报砂匕役共歼敌 2.2 万人,其中敌后战场歼敌 1.5 万人, 和平战役的胜利,在军事上、政治上都有重要意义,首先是恢复和发展厂敌后游击根据地;第二是歼灭了怯军部分有生力量:第三是粉碎了法军企罔切断越方南北交通线的阴谋;第四是进一步增强厂部队和人民群众长期抗战的胜利信心。

中国军下顾问团在帮助人民军建设和作战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从边界到平原,人民军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敌后游击战迅速发展,北部战场起了重大变化。军事顾问团通过实践,逐步熟悉了越南抗法战争的实际情况,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适时地向越方提出把作战重点转向西北和进一步加强敌后斗争的建议,帮助人民军实现战略方向的转移。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人民军的建军调工作,进行政治整训和技术训练.加强后勤建设, 使人民军战斗力显著提高。这对保证日后西北、上寮和奠边府战役的胜利, 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人民军发动和平战役期间,针对法军企图切断越方南北交通线、扼杀人民军敌后活动以巩固其后方的阴谋,1952 年 2 月 16 日,中国军事顾问团向越南人民军总部建议:1952 年的作战方针。应是大力开展游击战争辅以小规模的运动战为主,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较大规模的运动战;部队则轮流进行政治、军事整训;同时,准备条件,主力转移到西北作战。人民军总军委采纳了军事顾问团的上述建议。5 月,总军委决定成立红河左岸战区,指定了战区领导成员,决定开展西北战役。

越南西北部地区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而法军守备比较薄弱的地区。它是法军屏障上寮、钳制越北解放区,掩护红河三角洲的战略要地。它与东部平原之敌相呼应,对越南抗战主力和首脑机关所在地越北解放区构成严重威胁。夺取这一要害地区,便可与越北解放区连成一片,形成背靠中国、南连上寮、地域辽阔的稳固的战略后方,对创造条件夺取红河三角洲.推进全国抗战胜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当时,西北地区法军只有 8 个营又 41 个连的兵力,分散守备 144 个据点,

其中约有 40 个据点驻守一至两个连,其余据点通常只有一至两个排防守,大部分是伪军,战斗力不强。一些重要据点的工事建有钢筋混凝土碉堡和掩体, 其他工事大部为土木结构。避开敌人防御较强的红河三角洲地区,向敌人防

御薄弱的西北上寮地区进军,是中共中央研究了印支战场的情况,吸取平原地区四次作战的经验教训后提出的正确战略方针。

为实现战略重点的转移,开辟西北战场,进行了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中共联络代表罗贵波于 1952 年初从北京回到越北,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兼管军事顾问团的工作后,就考虑人民军全年的作战和建军计划,经过认真考虑, 并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遂向越方提出如下建议:”在雨季前以继续汗展游忐战争为主,大部分主力进行整训,西北方面,上半年做好准备工作,下半年先解决山罗、莱州、义路之敌,并巩固之;以西北为基础,准备来年进入老挝作战。”

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接受了这一建议,并于 3 月 18 日召开军委扩

大会议。提出了 1952 年的三大任务,即政治整训、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和准备

在 9 月间组织西北战役。与会的总部负责人及各师领导干部对组织这一战役虽表示同意,但不少人对去西北作战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顾虑很多。有的担心供给困难,从平原到西北运输线很长,要动员大量民工,困难很大;有的强调地形复杂,部队展开困难;有的顾虑战役时间拖得很长,部队体力消耗大,减员大:有的顾虑在少数民族地区作战群众基础薄弱;有的担心主力转向西北,敌人可能进犯富寿地区。胡志明主席对西北作战十分重视,亲临会议,针对这些顾虑,作了耐心说服.并给予鼓励。他要求中国军事顾问团要自始至终给予具体帮助。

9 月下旬,胡志明秘密访问北京,就开辟西北战场,进行西北战役以及夺取抗法战争胜利的战略计划问题,与中共中央领导人进行商谈。中共中央向胡志明提出先夺取西北和上寮,逐步向南推进,以创造条件最后夺取红河三角洲的战略建议。胡志明接受了这一建议。9 月 30 日,胡志明从北京电告罗贵彼、武元甲:“与中共商量决定,西北战役只打义路,不打山罗;打胜义路后,即向周围发展,建立革命根据地,修筑安沛至义路公路。并告,韦国清奉命回越南,帮助组织指挥西北战役。”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西北战役于 1952 年 10 月 14 日揭开序幕,至

10 月 23 日,第一阶段战斗基本结束。共攻克大小据点 35 处,俘敌 1200 余

名,毙伤敌 513 名,解放土地 2000 平方公里。在这一阶段中,法军从河内先

后空运四个营增援西北。截止 10 月 23 日止,西北敌兵力有 7 个机动营、4 个守备营,外加地方伪军和从黑水江以北溃散回去的人员,在山罗、莱州地区共约 1 万人左右,分布在长达 300 公里、宽 50 余公里的狭长地带。

法国侵越总司令塔西尼,为了钳制人民军在西北的行动,10 月 29 日调集了 3 个机动兵团,由北部地区指挥官戴·里那莱指挥,向富寿地区进犯, 企图破坏人民军后方以解西北之围。进犯之敌遭到人民军在富寿地区的两个主力团协同地方部队的坚决阻击。同时,活跃在平原敌后地区的人民军主力部队也主动出击,迫使进犯富寿之敌撤退。该敌撤退途中,在二号公路遭人民军伏击,被歼 400 余人。

越人民军前线指挥部,为了巩固与扩大第一阶段作战的胜利成果,解除安沛、富寿、和平的侧背威胁,打开进入上寮开展游击战争的通道,巩固黑水江以北地区,11 月 15 日开始了西北战役第二阶段作战。人民军以 6 个主

力团的兵力,渡过黑水江,向预定地区发起进攻。经 6 昼夜连续作战,解放了木州、安州、顺州、巡教等重要城镇,消灭了大量敌人。在历时两个月的西北战役中,共歼敌 1,38 万名,解放 2.85 万平方公里土地和 25 万人口。

整个西北,除山罗省的那产和莱州省的北半部外,全部为越南人民军所控制。至此,越北根据地更加扩大和巩固了。

西北战役结束不久,韦国情奉命帮助越南组织上寮战役。上寮是法军在印度支那的重要战略地区的后方。法军在越南西北地区遭受失败后,加强上奈的防御,把桑怒建成有较强防御工事的重要据点。该据点有 3 个营加:个

炮兵连,共约 1500 人防守,在桑怒以南与之互为依托的川扩及芒绥,共有 3 个营的兵力防守。发动上素战役的目的是破坏美、法在桑怒、川圹的空军基地,支援老挝人民的武装斗争,为老挝抗战政府开辟根据地;巩固西北战役的成果,并吸引那产之敌前往增援,相机歼灭之,使越南西北与老挝北部连成一片。因而,这一战役也是西北战役的延续,并为 1953 年至 1954 年冬春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上寮战役于 1953 年 3 月 20 日开始,越南人民军两个师由富寿地区南进,

4 月 6 日到达木州地区,10 日渡过马江,组织一个轻装营日夜兼程,准备以

迅速突然动作占领桑怒机场,切断敌人退路。但在 11 日晚,人民军一个侦察

排长投敌,泄漏了人民军的计划,桑怒法、伪军于 13 日拂晓在人民军到达前

便向南撤退,进攻战遂变为追击战。4 月 15 日,终于在桑怒西南 30 公里处的那侬村追上了敌人,歼其一个营。

18 日余敌逃窜至七号公路,为人民军西进部队拦截,大部被歼。这一仗

毙俘敌千余名,敌逃回查尔平原的仅有 220 余人。

与此同时,从奠边府南下的人民军进展也很快。4 月 16 日在会昏、索闹歼敌近 200 人。同日,老挝人民武装在越南人民军配合下,进逼芒夸,守敌南逃,沿七号公路进入老挝的越南人民军消灭了农黑地区的法、伪军后,法军放弃扳班和川圹,逃至查尔平原,并派兵增援。在丰沙里和芒赛方向,人民军攻占 4 个据点,法军向琅动拉邦逃窜,并调集 4 个机动营加强琅勃拉邦

的防御。上寮战役于 1951 年 5 月 3 日结束。共歼敌 3 个营和 11 个连,解放了桑怒全省和川圹省、丰沙里省各一部分,扩大了老挝的抗战根据地,使它与越南的西北、越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整个印度支那抗法战争的大后方。

在西北、上素战役中,越南人民军歼灭了法军大量有生力量,解放了西北和上寮广大地区,进一步改变了抗法战争的战略态势,吏法军的塔西尼计划完全破产,迫其撤换沙朗,改派纳瓦尔担任印度支那远征军总指挥。1953 年 5 月,纳瓦尔一上台,就制定了一项企图摆脱被动、争取主动、在三年之内使侵略战争转败为胜的计划。

纳瓦尔计划的要点,主要有二:一是扶持伪政权,大力扩充伪军,驻守据点,将法军集中组成主力集团,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二是实行充南后北的军事方针,妄图于 1954 年春季以前。全部占领南部、中南部解放区和游击区。以稳定印度支那法军的后方。1954 年冬至 1955 年春,在组建好机动主力集团的基础上,集中全部兵力,与越南人民军主力在北部决战,夺取决定性的胜利。

纳瓦尔计划一出笼,就受到美国政府的赏识和支持。朝鲜停战后,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加紧对印支的干涉,决定对法国的军援增加 50%,并专拨 4 亿美元用以组建越南伪军,提供大量军事装备,以补充法军和武装伪

军。为了施行纳瓦尔计划,法国从其本上和北非抽调了 12 个营增援侵越远征

军。保大傀儡政权下令进行总动员,大抓壮丁,扩充伪军。从 1953 年 5 月至

1954 年 3 月,扩编伪军 107 个营,共增加 9.5 万人。

1953 年 8 月,法军撤出那产,把那产全部兵力空运至北部平原,加强机

动力量。至 1953 年秋,法军在印支战场共集中了 84 个营的机动兵力,以便加紧对越南南部、中部和北部各敌后根据地和游击区进行清剿、扫荡。

纳瓦尔计划是法帝国主义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为了摆脱屡直失败的困境,企图用军事手段解决印支问题所作的最后努力。粉碎纳瓦尔计划,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不断扩大胜利成果,进而夺取抗法战争的最后胜利,成为越南革命战争指导者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1953 年 8 月 13 日,越南劳动党中央电请中共中央“对情况认识和今后作战方向问题”,“帮助提供意见”。出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中共中央于 8 月 27、29 日两次复电中国驻

越代表罗贵波并转告越南劳动党中央,对纳瓦尔上台形势作了分析,对应采取的军事措施,特别是较长远的战略计划,提出了意见。在 8 月 29 日的电报中指出:

首先消灭莱州地区之敌,解放率国北部和中部,然后逐步将战场推向豢南部及高棉,威脉西贡。这样做,就可以缩小伪乓源、财源,分散法军乓力, 使之陷于被动,扩大人民军本身,主动地各个歼灭敌人和逐步地削弱敌人。这是夺取赵北平原的先决条件。

这一战略计划的实现,足以击败法帝在越、寮和高棉的殖民统治。但必须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必须作长期打算。

先夺取西北和上寮、逐步向南推进的战略方计,是中共中央研究了印支战场情况,于 1952 年秋在北京向胡志明、长征提出来并为越南劳动党中央所接受了的。这时,中共中央就这一方针,进一步提出更具体的建议。这一战略方针与纳瓦尔计划的战略指导方针是针锋相对的。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将使纳瓦尔集中机动兵力、夺取战争主动权、先南后北地解决印支问题的企图完全落空。

为了进一步在实施军事战略问题上向越南提供帮助,1953 年 10 月 10 日,中共中央电告越南劳动党中央:任命韦国清为军事总顾问,负责帮助作战和军事建设方面的工作。罗贵波为政治总顾问,负责帮助地方党政建设方面的工作。毛泽东、彭德怀在韦国清赴越前,又对他当面作了指示。毛泽东提出了为实现上述战略方针应采取的几项重要措施。即用两个半师的兵力攻取莱州地区,从越北和三、四联区各抽调一批党政军干部向中寮和越南南部新区发展,迅速修建从越南四联区向中、下寮通过九号公路直达西原的战略公路。彭德怀对目前越南战争形势、作战方法、建军问题及解放西北对越南战场的战略意义等问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韦国清抵越后,将毛泽东、彭德怀的意见向胡志明、长征、武元甲作了转达,并将中国获得的纳瓦尔计划文本面交胡志明,胡志明看过纳瓦尔计划后认为,中共中央的意见是正确的,照此实施,可粉碎纳瓦尔计划。从此, 韦国清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经与越方反复研究,帮助拟定了人民军1953 年冬季作战的全面计划。

冬季作战的主要方向是莱州地区,使用 6 个团的兵力于 1954 年 1 月 10 日开始攻取莱州。得手后,以两个团的兵力于 2 月初进军丰沙里。2 月底, 该两团分别逼近琅勃拉邦并相机夺取核寨,另外以 1 个团插入川矿与琅勃拉

邦之间开展游击战争。在攻取莱州的同时,三○四师 1 个团和三二五师 1 个

团分别沿 8 号公路和 12 号公路进军中寮。会合后,相机攻占塔克,切断 13 号公路和湄公河。

在进军中寮的同时,派 1 个加强营,并配以开展新区工作所需的党政干部,插入下寮波罗芬高原以东地区。同时第五联区两个团由西原高原北部西进,造成南北夹击下察之势。这个冬季攻势的全面部署,经越南劳动党政治局于 11 月 3 日讨论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为夺取后来演变而成的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53 年 11 月中旬起,人民军各主力部队,陆续向既定的作战地域开进。

第三一六师在进军西北途中,得悉莱州之敌于 12 月 7 日向奠边府撤退,随即

遵照人民军前指的命令,追击敌人,共歼敌 24 个连。残敌逃往奠边府,莱州地区全部解放,沿 8 号公路西进的两个团,于 12 月 21、22 日分别向中寮敌据点发起攻击,在短短数天之内,即歼法军 3 个多机动营,共 2200 余人。中寮敌军惊慌失措,纷纷弃阵逃跑。人民军解放了塔克和中寮大部分地区。

1954 年 1 月 20 日,法军以 6 个机动兵团的兵力向越南第五联区的富安大举进攻,妄图实现其全部占领中南部的目的。第五联区以少数兵力应付正面之敌,集中两个主力团,按照预定部署,于 1 月 27 日向西原北部之敌发起

进攻,守敌纷纷逃跑。人民军于 2 月 5 日解放昆嵩,全歼西原北部之敌。尔

后继续南下,逼近 19 号公路,并袭击波莱古市,共解放 1.6 万平方公里土地

和 20 万人口,迫使法军不得不停止对富安地区的进攻。

人民军各路部队,捷报频传。奉命开赴下寮的人民军一○一团先遣营, 于 1954 年 1 月 31 日向芒买省会发起攻击,歼敌 1 个营并占领阿速坡。下寮守敌仅指挥官是法国人,其余都是老挝伪军,战斗力极弱。人民军乘胜前进, 迅速解放了芒买全省和沙拉湾省大部地区,约占下寮总面积的 2/3,与越南五联区新解放的西原北部地区联成一片,形成极为有利的战略态势。与此同时,越南人民军西北部队进军丰沙里,于 1954 年 2 月中旬全部解放了丰沙里

省。至此,上素解放区扩大了 1 万平方公里,与越南西北解放区联成一片。奠边府之敌更加孤立了就这样,越南人民军在老挝人民武装的配合下,向上中下寮和西北部地区的攻势获得了很大成功,这就完全打乱了纳瓦尔的战略部署,迫使他不断分散机动兵力,被动应付,疲于奔命,其气势汹汹的所谓解决印支问题的军事计划成为泡影。这对人民军夺取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在战略上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