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三爹杨璐

长沙县春华镇洞口村外,有一座山冈。半山腰上,青松翠柏环绕着一拱青石板彻围水泥盖顶的坟墓。清明前后,来扫墓的人络绎不绝。你也许会想, 这坟里躺着的,不是一位曾经权势显赫的要人,就是一个几孙满堂的老者。但你看看碑文,就会发觉,这里长眠着的,原来是一位独身老人。墓碑上刻着:张公松云之墓——洞口村全体村民敬立,1994 年 2 月。

张松云何许人也?为什么一村之民为他建坟立碑?说起来话长。如果你到洞口村来打听张松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你要是问“和尚”三爹,这方圆几十里的老老少少,却无人不晓。其实,“和尚”三爹就是张松云。据说张松云小时候常去白云寺玩,寺里的慧民禅师看他颖慧忠厚,戏言要收他做弟子。虽然不曾受戒剃度,却因他独身一人,终生未娶,人们便称他为“张三和尚”,到 40 多岁时,尊之为“和尚”三爹,渐渐地把他的大名给忘了。

三爹在学校当工友,从小学到中学,一干就是 20 多年。人们都说当工友又累又脏又呕气,可三爹却干得乐呵呵的。他为师生种菜做饭,就像为自家人操劳一样,起早忙晚、不知疲倦。有人说,三爹种的菜园像花园,真是一点也不夸张。园子里的菜蔬四时不断,八节长青。花开时节,引来蜜蜂、蝴蝶翩翩起舞,一畦畦的菜花鲜叶茂,就像一首首清新的诗。不要说去摘菜, 就是到园子里走一走,也觉得心旷神怡。很多人说,三爹为人,“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学校里的师生,校园周围的乡亲,谁有个头疼脑热,三灾两难的,三爹心中都有个数。不用你开口,茶水汤药,钱粮财物,就送到了你手里。尤其是学生伢子,没有一个跟三爹合不来的。

人道孔夫子有门徒三千,三爹虽然不是先生,但敬慕他的弟子只怕连他自己也数不清。单说有一个叫张力的学生,进中学不久,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为了不使张力失学,三爹用自己菲薄的工资替张力交纳每期的学费,支付生活费。张力也争气,考取了高中,又考上了大学。张力参加工作后,对三爹的资助铭记不忘,常常回来看望三爹。

在认识三爹的人的心目中,三爹是个善良忠厚的大好人,按说这样的大好人,活他 100 岁也不嫌多,谁料三爹刚填好退休登记表,还未来得及告别工作一辈子的学校,竟在农历癸酉年大年三十晚上,无疾而终,与世长辞了。讣告发出,大家有如痛失亲人,涕泪淋漓。一些远地的人闻讯,也赶来参加三爹的追悼会。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三爹的难得之处,感人之处就在于他一辈子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地做好事。他虽然没读过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也不会高谈阔论共产主义的大道理,但他一生奉行的,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老百姓,用他一生的奉献谱写了一曲不朽的乐章。他的美德对后人的影响,将同刻在墓碑上的名字一样长存。

愿更多的人了解“和尚”三爹这个人,愿更多的人学一学三爹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