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击敌之“耳目”

“眼有明兮耳有聪,能与千里决雌雄。神机才动情先泄,密计方行事已空。”这是《封神演义》第 90 回开头的一首诗。赞颂的是两个十分神奇的人: 一个叫高明,外号“千里眼”,能看千里之远;一个叫高觉,外号“顺风耳”, 能听千里之遥。由于他俩有此神通,遂对姜子牙的用兵、布阵一清二楚,结果多次打败号称“所向披靡”的西周军队。迫使姜子牙不得不用“红旗招展” 和“锣鼓齐鸣”的办法对他们的视觉和听觉施加干扰,才敢议论军机、运筹帷幄。这当然是一则神话故事。

纵览我国历代兵书,将通信联络喻为军旅中的耳目,早已有之。生活在公元前 6 世纪、号称“中国兵学鼻祖”的孙子,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有“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的记述。《春秋左氏传》中,也有关于“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的论断。然而这些“耳目” 都是最简单的声光通信。由于人体生理结构的局限性,人类仅仅借助于自身的耳目传递信息。无疑要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直到上一世纪中叶,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电话、电报和随后发明了雷达等电气通信工具后,神话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才奇迹般地变成了现实。

无线电通信(简称通信)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战争结缘。世界大战的例子暂不说,国内战争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

1927 年 8 月 1 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央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

德、刘伯承等人领导的 3 万多北伐军将士,在江西省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 打响了反对同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新时期。

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大都编有通信分队,使用的主要手段是电话、运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这些负责通信联络的战士,就是我军最早的通信兵。起义开始前,叶挺领导的第 24 师交通队中的电话分队,在起义总指挥部设立了电话总机,在其他领导人所在地安装了电话机,使总指挥部和各部队之间沟通了电话通信。从 8 月 1 日凌晨两点开始,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战斗, 歼灭了南昌守敌,取得了起义的胜利。我军最早的通信兵为保障起义的作战指挥和各部队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了不朽功勋。朱德元帅有诗道,“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其中,也包括有我们通信兵。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作战样式的不断演变,通信在军队中的使用愈来愈广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哪里有部队,哪里就有通信兵;哪里有作战行动,哪里就离不开通信兵。上至天空、下至海底,到处都有通信兵的足迹和身影。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这个复杂机体中不可缺少的神经系统。军事通信之所以成为敌对双方电子打击的重点目标,是由于它在现代战

争中起着其他兵种所起不到的重要作用。

通信联络是保障军队作战指挥的基本手段。纵观中外战史,战争的胜负与通信联络对作战指挥的保障息息相关。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失败和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从反、正两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

1941 年 6 月 22 日拂晓,希特勒指挥德军向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

击,仅仅半个多月时间,前苏联就有近 90 多万人被俘,损失坦克 2500 余辆,

大炮 1500 多门,苏联的大片领土迅速沦丧,德军长驱直入,很快兵临莫斯科

城下。苏联为什么败得这么惨?一个关键性的原因,是由于通信联络没有搞好。正像苏联编写的《1941~1945 年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历史》一书对此总结说,“在战争初期,妨碍对我军战争行动进行战役指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总参谋部同各方面军的通信联络,而且也没有各方面军指挥部同所属各集团军的通信联络。”

1950 年冬季,我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二次战役打响了。为速战速决,我志愿军参战部队采取了正面进攻与穿插迂回相结合的战术,在前后夹击下,敌军向南溃退。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志愿军领导机关当机立断,通过无线电通信信号命令前线部队勇起直追,断敌退路。终于取得了整个战役的全胜。无线电通信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上述两例,从不同角度雄辩地说明了“胜由信息通”的道理。

通信联络是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纽带。综观世界风云,协同通信是否顺畅,对现代战争的胜负关系极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 年 7 月 25 日, 举世瞩目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了。为了给登陆部队开辟通路,盟军空军在登陆前沿阵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但由于空中和地面的协同通信不灵,结果, 美军轰炸机将重磅炸弹投掷到自己的步兵头上,还当场炸死了一名将军。由于协同通信顺畅而取得胜利的战例当然也是不胜枚举的。

1973 年 10 月 6 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了。这是埃及和叙利亚两个国家联合反击以色列的一场闪电式作战。参加战斗的有海军、陆军,还有炮兵、坦克、工程兵以及导弹部队,几乎囊括了全部的军兵种。合成程度之高是当时有史以来所罕见,当天下午。埃及先以炮兵打头阵,2500 余门大炮齐轰合击,接着 200 余架飞机升空,对以色列阵地上的主要军事目标进行全面轰炸。在正面战场,埃及以步兵为骨干组成先头部队,在大饱和飞机的掩护下,乘艇横渡苏伊士运河,击毁了河对岸以军的许多坦克。在先头部队的掩护下,4 万多名主力部队随后过河。工程兵迅速架通了浮桥,500 多辆坦克很快过河投入了战斗。与此同时,埃及海军舰艇在多处海域同时向以色列海军开战。在此期间,叙利亚也以空降部队、集群坦克和其他力量联合作战,一举夺取了以军占领的戈兰高地,不到一昼夜,一向被喻为坚不可摧的巴列夫防线很快被突破了。被打得晕头转向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只好连连向美国哀求,“救救以色列吧!”这次战役获胜的因素固然很多,协同通信搞得好,不失其为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这样,在战役过程中,诸军兵种之间,不但没有误伤, 而且配合得十分默契。充分发挥了协同作战的威力,有人把合成作战中的通信联络比喻成“粘合剂”是很有道理的。

随着高新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未来战争将是诸军兵种参加的,海、陆、空、天、电一齐展开的立体战。协同通信的纽带作用显得尤为必要。在高技术条件下,在诸军兵种合成作战中,不管是哪个军兵种,无论其地位多么重要,所起的作用多么重大,对于作战全局来说,只能是一个局部。协同搞好了,战斗力就会成倍增长,反之就会造成成倍衰减的恶果。

通信联络是军队快速反应的先决条件。“兵贵神速”,“时间就是军队”, 这些兵家格言道出了一个道理:要夺取作战胜利,必须“快”。在这“快” 字中,打头阵的是通信联络要快。通信联络不快,信息不灵,指挥员就不能及时决策,上情不能及时下达,下情不能及时上报,部队不能及时展开,武器不能及时运用,一句话,就会贻误战机,被动挨打。在这方面,美国珍珠港被日军偷袭可谓一例。据资料介绍,在日军发动袭击前 12 小时,美军驻东

京的情报部门就已破译了日海军已出发去袭击珍珠港的密码电报。但由于破译等种种原因,这一情报传到美军陆军部时就用了很长时间。陆军部在战前两小时才向太平洋有关基地发出预警电报。但由于军用信道阻断,只好将预警电报送到地方电报局去拍发,开战前 22 分钟,电报才传到夏威夷群岛。

1941 年 12 月 7 日上午 7 时 55 分,日军对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同太平洋舰队发起了空中袭击,美国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和飞机以及大量人员纷纷遭日机击毁、击毙,这时(11 时 45 分),电报才由夏威夷电信局送到美陆军指挥部。经过一小时的译电和登记,直到下午 3 点,美驻珍珠港指挥官才看

到这封电报。但这是日军袭击已基本结束 3 个多小时以后的事了!美军太平洋舰队惨遭灭顶之灾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出在通信联络“慢”这个字上。

在军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式兵器,特别是战略武器的射程、射速和威力空前增大,军队的机动能力空前提高,战争节奏空前加快, 使得未来的战争很可能以闪电般的速度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决出胜负。时间的军事价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有时信息早来或迟到一刹那,往往会给战争结局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通信联络的快速性将成为作战取胜的关键因素。

通信不仅是己方作战指挥的“耳目”、协同作战的“纽带”和快速反应的基础外,通过巧用谋略,还可引敌自相厮杀。这方面的情况,在世界通信史上不乏其例。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就开始用无线电通信模拟方法实施军事欺骗,造成敌人错觉,乃至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成了敌方的“指挥官”。据资料记载,1943 年,西西里岛战役期间,德军在获取了美军将向西西里岛空运部队的情报后,便用无线电通信冒充美军基地向美军空运机群发出指令,将美空运机群调集到英美舰队上空 5000 英尺的高度。由于英美舰队刚刚

遭到德国航空兵在 5000 英尺高度的轰炸,余惊未消,所以误认为临空的又是德国航空兵。于是,指使炮兵万炮齐发,对临空机群进行猛烈射击。殊不知, 搬起炮弹砸了自己的头,庞大的空运机群成了己方舰队的靶子。美国飞行员还不知道是乍回事就一头扎进了大海,惨遭有史以来罕见的厄运。

在中东战争中,利用无线电通信,冒充敌台,以假充真,乱中取胜的事例也有。交战双方都十分重视破译对方的通信密码,不仅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军事情报,而且是为了向其通信信道输入假的信息、指令。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破译了埃及的通信密码,然后胃充埃军司令部,用埃及的无线电通信呼号和频率,向所属部队下达作战命令。他们命令埃及军队一支运送弹药和油料的车队,在途中临时改变行驶方向,径直进入以色列的伏击圈。结果,不仅运输车队全部被歼,而且使急需油料补充的坦克部队“断水断粮”,成了一堆废铁。“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还直接指挥埃及重炮向自己的部队开炮轰击达 2 小时之久”,使其主力损失殆尽。这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窝里斗”的现象,恐怕是当年赫兹发现电磁波时,所始料不及的。曹操说得好,“兵无常势,以诡诈为道。”尽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然而只要有人用诈,就会有人继续上当。

如果说,通信联络因其在战争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成了敌军的“眼中钉”,那么,号称“国防千里眼”的雷达就将成为其“肉中刺”了。

雷达起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当时是为了防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飞机对战局影响日趋显著,如何及时、准确地打掉敌机,成了交战双方颇为关注的问题。“雷达”以其拥有一副特殊的“眼睛” 登上战争舞台,肩负着国土防空“了望哨”的重任。

有了“远警雷达”能及时察觉企图入侵我领空的敌方飞机和导弹,为领导机关及时制定作战方案提供准确情报。有了“炮瞄雷达”,可及时“抓” 到飞临我重要目标上空的敌机,为高射炮兵提供准确的射击目标。有了“制导雷达”可使导弹准确寻的,使其在特定空域击毁来犯的敌机或导弹。

如果将上述种种“地面防空雷达”搬上天,放到飞机上成为“机载雷达” 时,则会使它大开眼界、更显神通。据报道,“远程警戒雷达”上天后,可探测 1000 公里远的低空飞行目标,能发现更远的敌机或导弹,为防空系统提供更长的预警时间。

如果让雷达下海,成为“舰载雷达”时,它将成为海军作战的得力助手。“舰载对空警戒雷达”可以使军舰发现几百公里以外来袭之敌机;“舰载对海警戒雷达”,可以发现几千公里以外敌人的军舰;“舰载导航雷达”,可以透过茫茫大雾为军舰充当向导,保证军舰安全航行,神通之大,不胜枚举。雷达在国防,尤其是在防空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显而易见,一个主权国家,如果一旦雷达和通信系统遭敌电子打击,就会致盲致瞎。国防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祖国的领空将任人侵略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