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士兵

1569 年十二月,塞万提斯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他出国的原因现在无从查考,但我们确知他在意大利期间曾做过红衣主教胡利奥·阿括维瓦的扈从;有人说他是这位红衣教裘的西班牙文教师,也有人说他只是一名仆人而已。不管怎样,他在罗马期间曾跟随阿括维瓦到过许多著名的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威尼斯、帕尔马等,从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这时的意大利仍然是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文学、艺术、绘画、雕刻、建筑和科学欣欣向荣,繁花似锦。仅绘画而言,这一时期产生了达·芬奇(1452——1519 年)、拉斐尔(1483——1520 年)、米开朗基罗

(1475——1564 年)、提善(1477——1576 年)等杰出人物。这无疑给塞万提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感受。同时在红衣主教的左右,他也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文人学士,并能利用他主人的丰富藏书,阅读到许多经典著作和意大利的优秀文学作品。他贪婪地吮吸着新鲜的人文主义乳汁,并写诗来赞美罗马这座辉煌的城市,他甚至想动手创作一部田园小说。总之,塞万提斯在意大利饱受了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学艺术的熏陶。但是不久,他这种优游岁月便结束了。

这时候,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正在地中海集结起强大的军事力量。它利用基督教国家之间的不和,准备向这一地区的基督教国家大举进攻, 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年青的充满爱国主义热忱的塞万提斯立即响应祖国参军卫国的号召,于 1570 年 6 月离开了红衣大主教阿括维瓦的宫廷,参加了西班牙驻扎在意大利的军队,在乌尔宾纳指挥的蒙卡达联队当了一名普通士兵,这支部队当时正驻扎在那不勒斯。是年,塞万提斯 23 岁。

当时西班牙有句俗语:“教堂、海洋、伺候君王”,即年轻人求富贵、谋出路有三种途径:一是读书当教士;二是出海经商;三是进宫廷或为国王打仗(见《堂吉诃德》第一部,第三十九章)。出身于绅士阶层的子弟入伍当一名小兵并不算辱没身分。许多名门后裔,为了挣个光辉前程,都是从行伍起家。只要表现得勇敢,就有升迁军官的希望。塞万提斯参军却不只是挣个前程,也是出于强烈的为国争光的愿望,他认为这是年青人应尽的职责。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借主人翁之口,表达了他对当兵打仗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只为五件事才该不顾生命财产,拿起武器奋战。“第一是保卫正教; 第二是保卫自己的生命——这是人情天理;第三是保卫自己的名誉、家庭和财产;第四是正义战争中为国王效忠。假如我们再要加第五件,那就是保卫自己的国土⋯⋯”(第二部,第 206 页)当时西班牙在海上正受到异教徒土耳其人的军事威胁,受到严格宗教教育和熏陶的塞万提斯,认为当一名基督教士兵抵抗侍奉异教帝国的侵略更是无比光荣的事。当然不可否认,此时血气方刚、正在谋求出路的塞万提斯,恐怕也把参加这次战争作为出人头地的良好机遇。

1570 年,土耳其的苏丹王派遣舰队,直逼威尼斯共和国属下的塞浦路斯岛,攻下了该岛的首都尼科西亚,大肆烧杀掠夺,把这座美丽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塞万提斯所属的部队奉命出海救援塞浦路斯,但援兵还未赶到, 尼科西亚已落入敌手,陷进熊熊大火之中。尼科西亚人民的悲惨命运给塞万提斯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激励了他的战斗决心。四十多年后,塞万提斯还感慨尼科西亚的失陷,他在小说《慷慨的情人》中写下了悼念它的诗句:

“哎,不幸的尼科西亚的悲惨废墟啊⋯⋯ 唉,你那化为齑粉的城楼⋯⋯”

在大敌当前、基督教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西班牙、罗马教廷和威尼斯共和国终于达成了联合协议,决定派遣一支联合舰队,由西班牙查理一世的私生子(腓力普二世的异母兄弟)奥地利的堂胡安任统帅,与土耳其人决一死战。塞万提斯所属的联队也从那不勒斯调遣到联合舰队的集中地墨西拿。1571 年 9 月,这支拥有二百多艘战船和两万六千名士兵的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出了港口。10 月 7 日,联合舰队与土耳其海军相遇,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勒邦多(Lepanton)海上战役。战役发起时, 塞万提斯正发着高烧,舰长和战友们看到这种情形,自然都劝他到船舱里休养。可塞万提斯却坚定地请战,他说:“我宁愿为王上作战而死,也不愿躲在船舱里偷生。舰长先生,请您把我放到最危险的岗位上,我一定在那里坚守到底,流出我最后一滴血。”他的话使舰长深受感动,也就不再坚持让他躺下,而是派他带领几个枪手在战舰“侯爵夫人号”所属的一条作战小艇上待命。敌舰逼近了,塞万提斯和他指挥的士兵投入了战斗。一时间杀声震耳, 炮火连天,塞万提斯带领伙伴率先登上敌舰,进行短兵相接的战斗。在战斗中,他胸前中了两发子弹,又被打伤了左手,但他仍然坚持到战斗结束。勒邦多战役以联合舰队的全胜而告终,土耳其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地中海的基督教国家解除了受土耳其人奴役的威胁。

战后,塞万提斯被送进墨西拿的医院里接受治疗,结果胸部的创伤痊愈了,但是左手被截去,成了残废(后世尊称他为“勒邦多的独臂人”)。塞万提斯在战斗中的英雄行为也得到了舰队统帅堂胡安的称赞,堂胡安曾到医院去看望他和其他受伤士兵。塞万提斯为勒邦多战役的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他没有丝毫怨言,他认为这是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最光荣的事情。在《堂吉诃德》第二部的前言中,他就别人嘲笑他是个残废而坚定地回击: “我的胳膊是从古到今最伟大的战役里残废的⋯⋯尽管我的创伤看来不漂亮,知道底细的人至少不会轻视。阵亡远比逃命光荣,我是这样看的。所以, 假定我竟有回天转运的本领,对过去的事我可以重新抉择,我宁愿伤残了身体,还是要参与那场惊天动地的战役。战士脸上和胸口的伤痕好比天上的星, 能指引旁人去争取不朽的声名,应得的赞誉。”勒邦多战役对西班牙来讲, 无疑是一场有关民族存亡的卫国战争,因此塞万提斯所说的“为王上”而战, 实质上就是为祖国而战。塞万提斯不仅用慷慨的言词,而且以英勇的实际行动表现了崇高的爱国英雄主义精神。事实上,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要是缺乏这种热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就决计写不出象《奴曼西亚之围》和《堂吉诃德》这样不朽的作品来。

勒邦多海战后,基督教国家的内部摩擦又起,西班牙国王又嫉妒他弟弟堂胡安在战争中赢得的声望,有意扼制他的势力,于是在兵员、给养等方面故意拖延,使联合舰队的修整和恢复工作十分缓慢。这样土耳其方面有了充分的时间休养生息,半年后又组建成一支新的舰队。1572 年,土耳其舰队再次侵犯地中海,而西班牙国王腓力普却迟迟不下决心,直到九月天气渐渐变坏,他才下令让舰队出发迎敌。这时海上起了风暴,战舰无法前进,只得中途返港。威尼斯共和国没有参加这次出征,它已经以割让塞浦路斯岛为条件, 单独与土耳其人媾和了,至此联合舰队不复存在。

塞万提斯残废后,本该退伍,但当时他没有其他的生活出路,他的左手

虽然残废,还勉强可以托住一支火枪,或许他还希望留在军队得到升迁,于是他于 1572 年 4 月离开医院,转入另一支联队继续服役,并随舰队参加了 9 月份的这次出征。1573 年 10 月,他参加了堂胡安舰队攻打突尼斯的战争。突尼斯是西班牙查理五世出征时夺得的殖民地,并在此留下了一处要塞果雷塔,后来这块地方落入了土耳其人之手。堂胡安的这次出征十分顺利,未经攻打敌人就投降了。堂胡安加固了岛上的果雷塔要塞,并派驻了军队。然而1574 年秋天,土耳其人不甘心放弃突尼斯,发起反攻,堂胡安派出的救援部队又遇风暴,损失惨重,只好返回。结果果雷塔被七万五千名土耳其人的军队团团围困,守军只有七千人,经过激烈战斗,守军绝大部分兵士英勇阵亡, 果雷塔要塞陷落。塞万提斯后来在《堂吉诃德》中以十分悲愤和辛酸的心情诉说了这个悲壮的故事,赞美了保卫要塞士兵们英勇不屈的精神,同时也谴责了统治阶级不顾士兵死活、只管炫耀武力的自私自利的态度。

1575 年,塞万提斯驻防在那不勒斯,并在此遇到了和他一样服兵役的弟弟罗德里戈(他继用父名,1550 年生,比塞万提斯服役还早)。他们商议请求回国,舰队统帅堂胡安准许了塞万提斯的要求,并为他写了一封请求国王把塞万提斯升迁为军官的推荐信,西西里的塞萨公爵也给他写了同样的保荐信,信中对塞万提斯在舰队的表现和英勇作战的事迹给予了充分的赞扬和肯定。塞万提斯把这两封信郑重地收藏在身,于 1575 年 9 月 26 日同弟弟罗德里戈乘“太阳号”兵船从风平浪静的那不勒斯港启程回国。这位天性乐观的青年仿佛看到了一条铺着玫瑰花瓣的人生坦途,却万没想到一场横祸即将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