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万提斯的其他重要作品
塞万提斯在其坎坷贫困的一生中,目睹了十六、七世纪西班牙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亲身体验了社会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对人民的渴望与要求有深切的理解,因而他能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卓越超群的艺术才华,创作出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光辉的作品。除著名的《堂吉诃德》之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其他小说。尽管这些作品与《堂吉诃德》的成就相比,逊色不少。但作品的基本主题和主要倾向是反封建的,并对贫苦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较高的文学成就。
《巴尔纳索神山游记》作者于 1614 年出版的一首长诗,是他诗歌中最好的一部。巴尔纳索神山是古希腊中部的山名,相传阿波罗神和九位掌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居住在此山,后来就以巴尔纳索神山代表“诗文之府”。塞万提斯这首长诗共分九章,叙述巴尔纳索神山被一些庸劣的诗人所侵袭,因此阿波罗神召集真正的诗人来保卫这座神山,于是他派水星神投书给塞万提斯, 让他召集西班牙诗人前来参战。诗人们乘船抵达巴尔纳索神山,用诗歌作子弹,展开了战斗。战斗结束后,塞万提斯等人回到了西班牙。
这首诗的重要意义在于,作者在这首诗中介绍了当时西班牙的重要诗人,并对他们作了评价。作者在诗中赞扬了他所推崇的诗人,其中许多在当时文坛上属于二、三流的诗人,嘲讽了他所厌恶的诗人,那怕是当时公认一流的文人。塞万提斯还在诗中叙述了自己的身世,介绍了自己的作品以及他对这些作品的评价。他在诗中尽情表露了他贫困的苦衷。比如,他告诉阿波罗诗神,他连一件大衣也没有。对那些迎逢附势的诗人,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愤慨和不满。这些内容使该诗成为研究塞万提斯及当时西班牙文坛状况的极好资料。
作者还在诗中总结了他的文艺创作思想。他认为文学艺术应当真实地反映现实,表现生活,他强调虚构也应该尽量切近真实,作品的内容愈逼真愈能使读者喜欢。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虚构近似真实, 就能令人满意; 如果写得又优美,
一定能使贤愚都欢喜。
这种现实主义的描绘与浪漫主义的夸张、想象和谐交织的文艺主张,象一根红线贯穿于他一生的创作实践之中。
《奴曼西亚》塞万提斯 1584 年写成的一部杰出的爱国主义悲剧。它以古代西班牙奴曼西亚军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历史为题材,其写法类似于中古时期的道德剧,剧中出现许多寓意性很强的人物。奴曼西亚人在罗马军队的围困下坚持了长达十四年的英勇抗战,他们的遭遇惨绝人寰,但始终英勇不屈, 最后城中只剩一位少年,其余人都饿死了。这时罗马军队破城而入,这位少年拒绝向敌军交出象征着投降的城门钥匙,毅然坠塔殉国。这出悲壮动人的历史悲剧歌颂了西班牙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性格,深受人民喜爱。当时演出后就极为成功,它也永远成为西班牙人民热烈的爱国主义的象征。1808 年
西班牙独立战争时,萨拉哥萨被拿破仑的军队围困,城内就演出了这出戏, 以砥砺士气和振奋人心。1936——1939 年,马德里被法西斯匪军包围时也曾上演这出戏。
《伽拉苔娅》 塞万提斯于 1585 年出版的一部田园牧歌体小说。小说出版后影响不大,但它文体优美,情节曲折动人,作者本人还是很得意的,他屡次声明要续写第二部,但最终仍没写出来。
《伽拉苔娅》描写了一对好朋友在爱情上的纠葛,情节十分感人。西列里奥与齐姆布里奥从小要好,被人们称为“两朋友”,他们也总是互相帮助, 互相支持,竭力不辜负这一称呼。一天,齐姆布里奥与本城有名的绅士普兰希列斯发生激烈争吵,齐姆布里奥悲愤出走,并准备与绅士决斗。西列里奥听说后,不顾自己的病痛,追踪而去,到处找他。结果在某城发现他被当作强盗头子,押上了行刑的十字架,正准备处以绞刑。西列里奥心急如焚,不顾眼前的危险,拔剑向人群猛冲,斩断绞索,解救了齐姆布里奥,但他却被行刑队捉住,准备第二天处以极刑。逃走的齐姆布里奥听说这一消息后,很受震动,他宁可自己死,也要救出西列里奥,于是他亲自到国王那里申辩情况,要求赦免西列里奥。正巧,当天晚上,土耳其人入侵了这座小城镇,烧、杀、抢、掠,城内被洗劫一空。西列里奥和齐姆布里奥便乘混乱之际,分别逃出城外,乘船去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在那不勒斯,齐姆布里奥爱上了城中最富有而且美丽迷人的小姐尼西达,但顾虑地位与财产,不敢求婚,终于积忧成疾,卧床不起。西列里奥为朋友的忧伤而忧伤,他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财产,并扮成丑角去接近尼西达为他的朋友求婚。西列里奥的歌声赢得了尼西达全家的喜爱,但不幸的是他也爱上了尼西达的美貌。齐姆布里奥得知朋友的心思,十分悲痛,但他还是流着眼泪说:“我真诚的朋友西列里奥,努力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吧!我要牺牲自己的幸福远离你们,去流浪。”西列里奥千方百计地劝阻齐姆布里奥出走,并违心地说他实际上爱的不是尼西达,而是尼西达的妹妹布兰卡。但西列里奥的做法使尼西达十分伤心。
齐姆布里奥准备与绅士决斗了,行前他给尼西达写了一封信。尼西达为他的勇气和真情所打动,她爱上了齐姆布里奥,而且崇拜他。她不敢去决斗场观看决斗,便与西列里奥约定,让西列里奥告诉她决斗结果,如果齐姆布里奥取胜,就在袖子上系白手帕;如果失败就什么标记也不戴。决斗结果齐姆布里奥获胜,但他并没有杀死普兰西列斯绅士,他的高尚行为受到人们赞赏。西列里奥激动地向尼西达报告消息,却忘了戴白手帕。尼西达远远地看见他跑来,却没有戴取胜的标记,以为齐姆布里奥已死,精神受到很大刺激, 竟昏死过去。齐姆布里奥听到尼西达死的消息,悲痛万分地去流浪。尼西达姐妹也逃离了家。西列里奥痛苦不堪,便扮作隐士躲进远离人世的窑洞。
经过一番艰难曲折的寻觅,尼西达姐妹终于找到了齐姆布里奥,但在回家的海上航行时,不幸遭到土耳其海盗的袭击,并被俘虏。后来海盗船遇到了风暴,他们三人又幸好遇到了武装的西班牙人,才终于得救。他们一起寻找西列里奥,最终“两朋友”欣喜若狂地相见。齐姆布里奥告诉西列里奥说, 布兰卡早就爱上了他。于是,西列里奥换上了未婚夫穿的服装,两对爱人各得其所,唱起幸福的赞歌。
这部小说歌颂了真诚的友谊和忠贞的爱情,赞美了那种为友谊而不惜牺牲自己幸福以至生命的无私慷慨的奉献精神。小说的故事是理想化的,人物
也是“理想的”。
《训诫小说集》塞万提斯于 1613 年出版的一部风格独特的短篇小说集。初版时共十二篇,1814 年再版时又增加了一篇新发现之作,共十三篇。中文选译本名为《惩恶扬善故事集》,选译了其中五篇。原作十三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模仿意大利当时的流行小说,以情节取胜,内容主要是描写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如《吉卜赛小姑娘》、《慷慨的情人》、《英国的西班牙姑娘》、《血的力量》、《科尔内妮亚夫人》、《两个少女》。第二类是带有流浪汉小说特点的现实主义作品,内容偏重于揭露和讽刺现实。如《里柯内特和柯塔蒂略》、《忌妒的义斯德勒马都拉人》、《大名鼎鼎的洗盆子姑娘》、《骗婚记》。第三类是两篇哲理性的对话作品,即《玻璃博士》和《狗的对话》。
这部小说集是塞万提斯的重要作品之一,从艺术上的成就来说,并不亚于《堂吉诃德》,也可以看作是《堂吉诃德》的补遗。作者自己也认为这部小说集在艺术上有其独创性,它是第一部“用西班牙文写的小说”,而且这些小说是他“自己写的,不是模仿别人,抄袭别人;是我的天赋孕育了它们, 我的笔给它们接生。”这些短篇放在一起,就象一幅幅画卷,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当时西班牙的社会生活现实。它不但描写了名流贵族等上层社会的豪华奢侈生活,而且也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他们的贫困和愿望, 展示那个时代的风貌。可以说,它和《堂吉诃德》一样,是当时整个时代的史诗。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部小说集是“社会的变形”,“可以从每一篇里吸取到一个有益的教训”,“不论是整个的还是一篇篇分开来,都可以尝到鲜美有益的果子”(《训诫小说集》作者序)。我国西班牙文学专家孟复先生指出:“即使塞万提斯没有写过《堂吉诃德》,单是这部作品,已足以使他名垂不朽。”今天来看这部作品,仍有其深刻的认识意义和教育作用。
《吉卜赛小姑娘》讲述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位个性自由、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新女性形象。
有个贵族青年堂·璜尼哥爱上了美丽活泼的吉卜赛姑娘普莱秀萨。他前去向她求爱,说自己出身名门贵族,是一个骑士,并得过西班牙最高勋章, 而且还是独生子,能继承一大笔财产。普莱秀萨对他说,她出身低微且贫困, 只有一件珍宝,把它看得比生命还宝贵,那就是贞洁。她说:“我不愿接受人家的谎言和礼物把它出卖⋯⋯而且如果它可以买得到,那么它的价值一定很低。”如果他想得到这个“珍宝”,除非和她结婚,同时必须答应两个条件:“首先,她先要了解一下堂·璜尼哥是否诚实,象他自己所说的一样; 其次,他必须同吉卜赛人住两年,彼此加深了解后才决定是否婚嫁。”堂·璜尼哥答应了她的所有条件,姑娘又说,自己是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决不能让忌妒来束缚或妨碍我的自由。”但他尽可以放心,她有多么自由,“就有多么诚实”,并说“你对我要绝对信任;因为一开头就忌妒的爱人,不是傻瓜就是缺乏信任。”普莱秀萨还给他起了一个吉卜赛名字—— 安德鲁·卡巴勒罗。
普莱秀萨亲自调查了堂·璜尼哥的一切,情况和他本人所说的一样。于是,她把堂·璜尼哥作为安德鲁带回了吉卜赛营地。从此,安德鲁“放弃他的骑士身份,和出身名门那种虚幻的荣誉”,做了个吉卜赛人。安德鲁接受吉卜赛人的规则,尊重普莱秀萨的自由意志,但他不接受偷东西的风气。他
宁愿自己拿钱来抵偿一个假期可能偷到的东西。他心地善良,看见穷苦的人被师父偷后痛苦时,就掏出钱来赔他们。
普莱秀萨在与安德鲁相处的过程中,渐渐爱上了他的优秀品格,她唱到:
只要两人的灵魂平等, 论起美德和正直,
世上最低微的小厮,
也可以和最高贵的人竞争。我内心的这些思想,
替我把卑劣的一切变得美好, 请你们,千万要记牢,
威严和受情不建筑在共同基础上。
一天,他们在一个客店住宿时,女店主的女儿爱上了安德鲁,但遭到拒绝。她便把一些值钱的项圈、银章、首饰藏在安德鲁的行李中,诬告他行窃。安德鲁在被捕时,不甘受辱,将镇长的侄子用剑刺死。镇长将他们逮捕入狱, 并要对安德鲁处以绞刑。市长和市长夫人闻知普莱秀萨的美貌,要见见她。普莱秀萨为营救爱人,痛不欲生地向市长夫妇求情。这时吉卜赛老太婆拿出证据,表明普莱秀萨就是市长夫妇丢失的女儿。市长夫妇认了自己的女儿, 并答应把她嫁给安德鲁。镇长得了一笔赔偿费,撤回了诉讼。普莱秀萨与安德鲁这对情侣终于结合。女店主的女儿承认自己为了爱而犯了诬告罪,但她并没有受到惩罚,因为这个欢乐的时节消除了人们的复仇之心,而重新唤起了仁慈宽大的胸怀。
作者在《吉卜赛小姑娘》中表明对社会下层受压迫人民的深切同情,认为吉卜赛人流浪、偷窃的生活方式是现实逼迫得他们不得不如此,并热情歌颂了吉卜赛女郎为争取自由、婚姻自主、男女平等而斗争的精神,赞扬了安德鲁抛弃门第和贵族偏见的忠贞不渝的爱情。作者认为,这两个青年人的爱情基础是“共同”的,灵魂是“平等”的,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使人的心灵变得“崇高无比”。这些都反映了作者积极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
《大名鼎鼎的洗盆子姑娘》是一个情节与思想主题都同《吉卜赛小姑娘》比较相似的作品。它描写贵族青年阿凡戴诺爱上了客店里年轻美貌的洗盆子女仆考丝丹莎。这位姑娘长得很美,“她一边脸蛋象太阳,一边脸蛋象月亮; 一边是玫瑰花做的,另一边是康乃馨做的,当中呢,是百合花和李馨合起来的。”连市长都认为她漂亮得应是“女公爵”,市长的儿子也看中了她。但是她心肠硬得象“打火石”,“象荆棘一样的碰不得”,她品德高尚得象“圣人”。阿凡戴诺为了博得她的爱,到客店里当了马夫,他记帐记得清,分燕麦分得快,深得店老报赏识。他对好友说:“爱情已经使你所谓的这个低微的洗盆子姑娘在我眼睛里显得多么高贵,多么显赫,所以我明明看到了她低微的身份,都等于没有看见,明明知道,却等于不知道。”他说,他对考丝丹莎的爱是一种纯真的热情,除了“想使她爱我,使她用我的正当的爱情应得的爱来报答我以外,我什么也不想。”经过一番喜剧性的风波,一个外地贵族发现考丝丹莎原来是他和另一位贵妇人的私生女。他高兴地当众认了女儿,并把她嫁给了假扮马夫的贵族青年阿凡戴诺。考丝丹莎和忠实的“马夫” 一起过着幸福的日子。
《英国的西班牙姑娘》讲述了一个浪漫的爱情传奇故事。1596 年,英国海军舰队袭击了西班牙的一个沿海城市,掳走了一个西班牙小姑娘,把她带到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抚养长大。她和一个英国贵族的儿子相爱,得到女王的准许。然而好事多磨,由于小人的挑拨,她和情人不幸分离,并找到了生身父母,返回祖国。这时,她的情人也被俘到阿尔及尔。正当她悲痛欲绝准备进修道院时,见到了获得自由的情人,两人幸福地团聚了。这个故事表明塞万提斯对于曾经是西班牙敌国的英国,并不象西班牙统治者那样抱有强烈的宗教偏见和狭隘的民族思想,他对持有不同信仰的异国人民的态度是友善、民主的。
《忌妒的义斯德勒马都拉人》写了一位七十岁的老头儿娶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的故事。在义斯德勒马都拉的一个镇子里,居住着一个在美洲发了大财的绅士费列波·德·卡里萨斯,他看中了一位十三、四岁的家境贫寒的小姑娘莉奥诺拉,女家贪财,于是婚姻告成。婚后,这位忌妒的老人对年轻妻子防范极严,他准备送给她很多衣服,但不准裁缝量她的身,便从街上找了一位高矮、身段同莉奥诺拉差不多的乡下女人替她。老头儿把临街的窗子都用隔板遮起来,房子的平顶四周砌了高墙,使里边的人除了天什么都看不见。老头儿到处上锁,一把总钥匙由他亲自掌管,二门上设有一个转箱, 以便往里面送东西,任何人不许进二门,管大门的黑人阉仆不行,甚至连公猫公狗都不许养。这位可怜的少女实际上过着囚禁的生活。老头白天担着心思,夜里不睡觉,他是这座房子的哨兵,没有一个男子跨进过院子。老头和他的朋友都是站在街上谈买卖。
当地一位闲荡的青年洛依萨出于好奇,在他一帮朋友的怂恿和策划下, 决心攻破这座堡垒。他化装成一个瘸腿乞丐,首先以歌声打动黑人,进入了大门。之后又通过转箱上的一个小洞,利用琴声、歌喉和漂亮的仪表征服了女管家和女奴们,然后由她们说动莉奥诺拉,用安眠药膏使老人鼾睡不醒, 偷出总钥匙,把洛依萨放了进去。女管家半劝半推,把莉奥诺拉送入这个青年怀中。
老头醒来后,发觉妻子正睡在一个年轻人的怀里。他满腔怒火,起初想杀死他俩,然后把房中所有人都杀死,他气昏过去。最后,他决定不采取普通的报复手段,因为“我的报复将落在我的头上。”他对妻子说“在所有人当中,我是最该受责备的一个,我早应该想到,一个十五岁的姑娘,跟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在一起过活,是多么的不相配。我就象条蚕,是作茧自缚。给引上邪路的姑娘啊,我并不怪你。”临终前老头立下遗嘱,要把留给莉奥诺拉的遗产倍上加倍。还建议她,等他死后嫁给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他说,“我活着的时候,总想使她高兴⋯⋯我死了以后,也还是想使她幸福,想要她跟她一定很爱的那个人结合。”莉奥诺拉被说得痛哭流涕,这种报复手段很残酷。老头死后,莉奥诺拉进了修道院,洛依萨很失望,远走去了西印度群岛。
塞万提斯通过这个故事,严厉谴责了不以真正爱情为基础的违反本人意志的婚姻,表明真正的爱情是锁不住的,不合理的婚姻没有好结果。他大胆地同情这些所谓犯奸的女人,从而对荒谬的封建道德予以批判。
《慷慨的情人》是一篇杰出的讽刺文学作品。它描写三个土耳其达官贵人为争夺一名漂亮女奴,耍阴谋,搞诡计,以致相互残杀,落了个可耻的悲惨下场。
塞浦路斯即将卸住的总督阿里与继位总督哈森,在欢迎仪式上同时迷上
了姿色无比的女奴莉奥妮莎,在场的大法官也垂涎三尺。阿里愿出四千杜勃隆把她从犹太贩子手中买下来,心怀鬼胎的哈森却说,“这个美丽无比的奴隶,咱们都不配受用,只有皇上一个人才配,所以我说我要为他买下来”。眼看到嘴的肉吃不到口里,阿里气急败坏地说,他也是为了“献给皇上”“博取皇上的欢心”。二人都打着“为皇上”的名义想据为己有,闹到简直要动刀子的地步。诡计多端的大法官“也是一心想把她占为己有,欲望的强烈, 也不下于那两位巴夏”,于是他出了个主意。他说:“既然你们是为皇上买的,她是属于皇上的,那么她就得由皇上来支配。”他要两人各出二千,奴隶由他来看管,由他以两位总督的名义把女奴送到君士坦丁堡,献给皇上。两位总督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个办法,但私下暗中贿赂法官,法官只是表面应酬,他自己也为如何占有女奴而心神不安。法官的妻子哈里玛对男仆理卡多想思重重,而理卡多则对女奴莉奥妮莎怀着真挚的爱情。经过几方勾心斗角地较量和各怀打算地密谋,法官决定将女奴送往君士坦丁堡,并在航途中将妻子哈里玛推下海去,对皇上说莉奥妮莎死了,然后暴力占有她。当法官正准备结束哈里玛性命之时,哈森的兵船追来,哈森命令士兵只留下莉奥妮莎,其余人都杀掉。正在这时,又有一只船队冲杀过来,原来这是阿里的船, 他为了同一目的,早就埋伏在这里。法官发现自己腹背受敌,绝望地呼喊起来,“是那一个魔鬼叫你们造这样大的反?你们怎么敢为了满足你们主子的淫欲,不惜听凭他的调遣,干起反抗皇帝的勾当来?”但没有什么人理他, 一场混战开始了,阿里被杀死,哈森的士兵也全都被杀。理卡多与莉奥妮莎回到家乡,结成美满姻缘;法官的妻子哈里玛只好跟了仆人马茂。法官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要发疯。
在这篇小说中,塞万提斯把封建统治者的腐化堕落、荒淫无耻,揭露得淋漓尽致,刻画得入本三分,给封建统治阶级以极为无情地鞭挞。小说虽描写的是土耳其人的故事,但当时西班牙的豪门贵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狗的对话》与《玻璃博士》是两篇荒诞的哲理性小说。它们通过动物和疯子之口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的社会思想,充满了强烈的幽默感。
《狗的对话》写医院里的一位病人听见窗外两条狗用人的语言进行交谈的故事。这两只狗一只叫西比翁,一只叫贝尔冈萨。贝尔冈萨向西比翁讲述了它一生的遭遇,它跟随过不同的主人,有贵族、骑士、教士、大学生,也有屠夫和牧羊人。它发现人们之间总是尔虞我诈,它也经常受到欺骗和愚弄。比如,它跟随牧羊人时,主人总是喊“狼来了!”它拚命去追,总也找不到狼,回来时总有一只羊躺在血泊之中。后来,它才发现牧羊人就是狼。西比翁则象一个深通世故的哲学家。它不时地对它朋友的谈话发一些简单而又通情达理的议论。作者利用与人关系十分密切的动物——狗——的对话,通过形形色色人物的丑恶行为的描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故事情节新奇曲折,但又充满现实主义精神,十分引人入胜。
《玻璃博士》描写了一个穷苦孩子刻苦求学终于学成,尔后又受迫害发疯,最后勇敢战死的悲剧故事。故事情节是荒诞的,疯子的言论都是理智的。塞万提斯通过疯博士之口表达了他对社会上各种人和事的看法。小说讽刺的锋芒指向封建统治的黑暗和弊端。
汤麦士·路达亚,是一个穷孩子,整日以流浪做工为生。后来两位绅士念他聪明、有志,便带他到萨拉曼加,让他帮他们干活,并和他们一起读书。
路达亚主攻法律,文学也很出众,品行优良,主人结束学业后,把他带回老家,但他无法克制求学的欲望,主人同意他继续学习,他又跟随一位步兵队长回到萨拉曼加。步兵队长本想让他当兵,但他在兵站所目睹的一切令他厌恶。他看到“队长们常有的执拗性格;军需官的贪婪,和他们的不合理的要求;会计们管帐的那种方法;老百姓的抱怨;歇宿执照的买卖;无纪律的军队的横行霸道;在客店里他们与别的住客之间的争吵⋯⋯”等等“不法的事情”,他拒绝了步兵队长的好意,决心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
经过艰苦的努力,他终于获得法学博士的学位,当了一名律师。这时, 一个女人向他求爱,被他拒绝了。这个女人便怀恨在心,让他吃了一个有毒药的榅桲,使他中风昏迷,变得象个白痴,几乎失去了一切才能,成了疯子。他认为自己是个玻璃人,任何人走近他准会把他打得粉碎,所以只要人们一靠近,他就发出最可怕的叫喊。从此,他赤脚怪装,夏天露宿街头,冬天钻进稻草堆里,吃得很少,吃法很怪。每当他出现在法拉多利大街上,就吸引了一大批尾随者。他议论社会,评点事物,象社会问题咨询“医生”一样, 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仍保持着过去的机智、灵敏,并且见解独特, 他回答问题的正确,令大学里“最有学问的医药和哲学方面的教授都感到惊奇。”
朝廷里一位贵族托人请他去朝廷做事。他说:“请阁下替我向那位贵族谢绝,说我不配住在朝廷里,也不配住在宫殿里,因为我总算还留着一点羞耻心,不懂得奉承人。”他看了贵族们打猎用的数不清的鹰及其它类似的鸟之后说,“靠这些鸟儿打猎,对大贵族来说,是一种完全合适的消遣,因为花费和收获的比例是二千对一。”一个赶骡子的人说自己是被雇用的仆人, 问玻璃博士有什么看法,他回答:“主人的荣誉抬高仆人的荣誉。你们把雇用你们赶骡子的人称作你们的主人,你们看看,你们是在为什么人干活,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荣誉;你们的雇主都是这地球上所能容忍的最肮脏的垃圾。”玻璃博士看到一个刑事法官,他说:“我可以打赌,这个法官心里藏着毒蛇,墨水盒里藏着手枪,手里藏着闪电,把落到他职权范围内的人都一个个毁掉。”
作者在书中感叹到,“路达亚说了那么多贤达的话”,如果不是他那种疯病的话,“人人都只会以为他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一个人。”
两年后,路达亚被一个修士治好了病,他又回到法庭去上班,但人们照旧跟着他、蜂拥着他。他扯着嗓子说,“如果你们不离开我,我很可能就沉下去,天顶。我恳求你们,千万别再跟我了,因为你们跟我,就是折磨我、伤害我。”但是,还是有人跟着他,他只好离开这座城市,因为他已经没法再运用他的智力了。他离开时悲愤地喊到:“啊,城市和法庭啊!你们使胆大妄为的人能称心如意,却叫谦逊的劳动者失望;你们大量的支持着无耻的小丑,却听任崇高的贤士饿死;我现在就和你们告别啦。”最后,他去了法兰德斯,在军队里度过了一辈子,留下了一个最勇敢的战士和最正直的人的名声。
作者借疯子之口,对那些不顾廉耻的达官显贵,那些过着奢侈豪华生活的贵族们以及“心里藏着毒蛇”的法官们进行了无情的疯刺、谴责和鞭挞, 说他们是支撑黑暗社会的“最肮脏的垃圾”。而象路达亚这样没有靠山、只有学问的博士,只有疾病才使他扬名,一旦病体康复,反而无人问津;他想拿出真才实学替人们服务,却遭到世人的摒弃。这是一个小人得志、贤士饿
死的社会。玻璃博士的悲哀,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那个社会的悲剧。
《训诫小说集》作为西班牙最早出现的短篇小说,不仅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广阔程度,在表达作者光辉的人文主义思想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且在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也独具特色。这部作品题材广泛,主题新颖深刻,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作者十分善于从复杂的矛盾中刻划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立体感。比如,《吉卜赛小姑娘》中的普莱秀萨是一个独具个性的人物。她一开始就喜欢上了安德鲁,但因门第悬殊,她怕上当受骗;她个性自由,性情开朗,又拘于封建的伦理道德和部落宗法;她希望安德鲁融入她所熟悉的吉卜赛社会,又怕因此而失去他。在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与行为中,作者出色地展示了她理智、善良、具有叛逆精神的个性。小说的心理描写也很成功。作者善于对人物的心理活动作细致入微的刻划,从而揭示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在《忌妒的义斯德勒马都拉人》中,作者用大段篇幅从不用侧面把老年人焦虑不安的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比如,他对财富的困惑。他看着他的金块睡不着觉,“藏起来嘛,一点好处也得不到,搁在自己屋里嘛,又会引贼上门”;做买卖吧,年纪大了;救济穷人吧,又怕纠缠不休。他对婚姻也困惑不安。婚前他担心自己的精力,一想起结婚“脑子里就立刻生了种种可怕的疑惧,”决定不结婚又很不甘心; 娶了一位小妻更是终日提心吊胆,怕戴绿帽子。这种复杂多面而又精细的心理活动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为后世短篇小说的心理描写创造了范例。
《训诫小说集》对西班牙乃至世界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发展,都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
塞万提斯的一生是贫困坎坷的,但他确以自己的贫困丰富了全世界—— 丰富了全世界的文学,丰富了全人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