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热情讴歌科学与民主
凡尔纳继承笛福等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唯物主义思想,随着对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对社会风尚、政治、历史的发展变化的考察,逐渐摈弃他父亲因循守旧的观点和有神论的陈腐观念。他在二十五岁时发表的具有寓言色彩的中篇小说《扎夏里尤斯师傅或失去灵魂的钟表匠》,就明显地表露了他对科学进步的赞赏跟他的宗教观念发生的冲突。直至他死后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永生的亚当》,在这部小说中更是进一步发展了事物无限循环、不断反复的概念,毫不留情地否定永恒的上帝的存在。他的作品的主人公,大都是崇尚科学、不避艰险的勇士(其中有许多是王子、爵士、船主、商人、富翁⋯⋯),他们足智多谋,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面对各种危难而始终抱有乐观的态度。他们相信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凭借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一定能够克服自然的障碍,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他们的行动,反映了正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传统习俗的束缚,解放生产力,促进科学民主的发展,以显示自己的力量,确立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另一方面,凡尔纳以敏锐的观察力,洞悉他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他既肯定新兴资产阶级具有积极进取的一面,又无情揭露和鞭挞他们的贪婪、残忍、奸诈和虚伪的本性。《机器岛》这部别具一格的作品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亿万富翁为寻求奢华的享受,在太平洋上建造了一个人造岛屿,在这个休养地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然而,表面的奢华掩盖
不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两个资本家集团终因争权夺势而导致分裂,使这个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机器岛倾覆海底。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不仅辛辣地揭露了资产阶级表面温文尔雅、背地里尔虞我诈的丑恶嘴脸,而且预见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在《蓓根的五亿法郎》中,作者通过描写两个学者所走的不同道路,不仅表达了他们渴望用科学造福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且谴责了苏尔策这类战争狂人的卑劣伎俩。
凡尔纳是一个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这一点无疑必须肯定,但他出身在父亲令出必行的家庭里,从小受着法律和罗马天主教的双重压力。在他的青少年时代,他不得不把精力消耗在摆脱这双重桎梏的努力中。因此,他日益倾向无政府主义和较为普遍化的自然神论,在政治上则常常采取保守态度。他厌恶斗争,他的作品虽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社会生活的真实风貌,对惨无人道的黑奴制度和巧取豪夺的殖民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对那些为自由而战的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却从不涉及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急风骤雨般的阶级斗争现实。他颂扬科学与民主,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以及虚伪的民主、不公正的司法制度深恶痛绝,但他所追求的却是抽象的人的自由。尼摩船长就是按他的理想创造出来的一个典型。尼摩虽曾领导过反抗殖民主义的起义,但斗争失败、家人全遭杀戮后,他就“躲避人类”,隐身海底,采取无政府主义的方式去发泄他的愤懑。到了晚年,他的一些作品尤其流露出对人类前途的悲观情调。此外,他的作品还常常表现出明显的种族偏见,甚至有些地方还为殖民主义涂脂抹粉。
凡尔纳是我国拥有最大量读者的外国作家之一。早在凡尔纳生前,他的作品就开始被介绍到中国来。在本世纪初,除鲁迅翻译的《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即《地心游记》)外,还有《八十日环游记》(即《八十天环游地球》)、《十五小豪杰》(即《两年假期》)、《秘密海岛》(即《神秘岛》)等译本流行,甚至同一部作品有多种译本,如《八十天环游地球》这一名著就有六种译本之多,简直出现了“凡尔纳热”。他的这些作品,对于破除禁锢中国人民千百年的封建迷信思想,启发青少年崇尚科学、追求自由、奋发图强、振兴中华起过良好的积极作用。解放后,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已被陆续译成中文出版,总发行量达三百多万册,在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 中有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