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春季攻势

战略反攻美伪惊,春季攻势乘东风; 势如破竹歼敌寇,东方发白雄鸡鸣。

1972 年的春天,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春天,印度支那 3 国 4 方军民开始了战略反攻,发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春季攻势。如果说美伪在各条战线上都遭受了极大的打击的话,那是由于印度支那人民和武装部队之间配合得极好的缘故。

据西哈努克介绍,这次联合作战是这样配合的:武元甲指挥的坦克、重武器从北越方面开来;巴特寮的武装部队从纵深方面保护着南北补给供应线,并在老挝西部地区进行牵制性的攻击;民族解放阵线的正规军和游击队在南越各省发起进攻和暴动;柬埔寨的人民解放武装部队在柬埔寨东部和东南各省向敌人进攻,特别是在鹦鹉嘴地区、连接金边与西贡的一号公路沿线以及沿着柬埔寨一南越边界的各战略要点发挥了显著的威力。老挝、南越和柬埔寨人民在发动春季攻势之前,英勇地作出了 1 年以上的努力,不顾敌人疯狂的空袭,帮助运输和储备了大量的战略物资。

西哈努克说:“从军事上讲,通过柬埔寨境内的鹦鹉嘴地区是通向西贡距离最短的道路。战略上重要的南越中部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同我国已完全解放的东北诸省相毗邻。通过我国东南诸省同循公河三角洲的游击队取得联系,乃是把配备重武器的部队渗透进来的最简便的途径,而游击队的老战士中就有不少属于在那里定居的几十万柬埔寨少数民族。因此,在南越解放的最后阶段中,柬埔寨是起了关键作用的。我们一向认为,南越的解放与我们自己的最后胜利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部队一面防守我们自己的解放区,并继续对金边本身的敌军设施进行猛烈的攻击,同时也在边境地区发起主要攻势,为我们的盟国打开进入南越的渗透路线。”

1970 年 4 月的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已经预见到这种协同作战方式了。这个会议的最后公报指出:“从每一个国家的解放是其本国人民的事务这一原则出发,各参加国保证尽一切力量,根据有关国家的愿望,并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彼此相互支援。”它还进一步规定:“印度支那 3 国人民在胜利的推动下,将最充分地利用他们主动进攻的态势,在各条战线上毫不停顿地向前推进,加强战斗。”

印支 3 国 4 方每一方都忠实地执行了这一规定。在整个 1971 年和 1972 年的头几个月,主要的战场似乎已经转到了老挝和柬埔寨,正是在各条战线的配合作战为在南越的春季攻势铺平了道路。

在发动总攻的前夕,束埔寨的民族解放武装部队,在金边地区首先发起猛烈的进攻。3 月 16 日,金边的波成东机场的一个大军火库被炸毁。3 月 21 日,对该机场的军事设施和金边的主要电台发起了另外一次猛攻。3 月 24 日, 金边市中心横跨洞里萨河的重要大桥——水净华大桥的中段被炸毁。对金边市内的袭击,迫使敌人从其他地区抽调军队回来保卫首都。柬人民武装在其他战线也很活跃。3 月 20 日,柬人民游击队炸毁了金边东南 25 英里西贡军

队的一个重要军火库,还把位于其东 5 英里的另一军火库炸毁了一部分。这些只是在发起主要进攻之前,旨在最大限度地分散敌军兵力的几次重要的行动。

为了统一协调这次军事行动,2 月份西哈努克前去河内。那正是尼克松

总统访问北京的前夕。在河内期间,越;老、柬 3 方领导人对春季攻势的全面计划进行了讨论。3 国 4 方一致认为:“谁也不用想拿某种新的日内瓦会议的胜利来欺骗我们了。我们觉得,我们以前老是受西方的愚弄,这次非要把那些美国傀儡政权彻底粉碎不可。”

在研究了印度支那形势的各个方面之后,他们一致认为,现在有如顺水行舟,而且背后还有“顺风相助”,因此,这次春季攻势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武元甲深信,西贡傀儡目前已无能力进行像 1971 年 3 月入侵老挝南部和

柬埔寨那样的作战行动了,朗诺军也无能力支持另一个类似 1971 年 8—12 月在柬埔寨六号公路沿线的“真腊二号”那样的作战行动了。由于伪军中训练、装备最好的部队都遭受了惨重损失,进行那样大规模的行动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然而,印支各国人民武装却有能力举行大规模进攻,因为从总的方面来说,人民革命的力量在不断发展壮大。

各方面提供的情况表明,敌人营垒内部四分五裂。南朝鲜雇佣军看不起西贡的军队。西贡军队的主力部队看不起一般的正规军。西贡正规军又看不起朗诺的军队。在老挝的泰国军队和苗族雇佣军则看不起万象的军队。这些情绪大大影响了他们的整个士气。西哈努克说:“在我们这一边,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一致。在这同时,随着我们武装部队的发展,我们协同作战的能力和由于有共同的目标所产生的团结精神都有所加强。”

“在 1971 年春季冒险入侵柬埔寨与老挝时,尼克松错误地消耗了西贡军

的战略后备力量,这就为我们武装部队在 1972 年采取攻势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印度支那革命力量的声势在我访问河内时已接近高潮了。”西哈努克说, “我们柬埔寨部队是印度支那大家庭中最年轻的一支部队。我只要用我们部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尺度,就可以对那些具有作战经验的老大哥们的素质有一定的了解了。在一个短得令人不可置信的时间内,我们的部队就已经变成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并且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我们以前从未有过的武器。在春季攻势的前夕,敌军的士气更低落了,而我军的士气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从抵抗根据地来的一切报道都证实了这一点。”

西哈努克进一步指出,在提高战斗精神方面,正义的事业、战场上的胜利以及人民的支持等等因素具肴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在河内会议上的估计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尼克松对战场上的失败作出多么凶残的反应——我们之中任何人都没有低估他的野兽般的报复能力——但那也只能提高我们部队的士气和决心。”

在河内期间,西哈努克同越方领导人孙德胜主席、范文同总理、武元甲国防部长和劳动党总书记黎笋等人举行了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必须竭尽全力,团结一致,争取全胜,并根据这种精神签订了一项联合公报。公报说:只要尼克松政权还继续在印度支部各国推行其新殖民主义阴谋,继续推

行“尼克松主义”,柬埔寨人民和越南人民就决心竭尽全力、并肩战斗,直到彻底胜利⋯⋯柬埔寨人民方面决心毫不妥协、绝不动摇地进行斗争,把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西贡和曼谷走狗以及它们所有的武装力量和军事人员从柬埔寨赶出去,推翻和消灭美帝国主义走狗朗诺、施里玛达和山玉成集团的反人民、反民族和反宪法的法西斯政权,以便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独立、主权、中立、和平、民主和繁荣的柬埔寨。

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暴力、任何蛮横威胁或任何险恶阴谋都不能使印度支那 3 国人民背离他们的崇高目标:解放整个印度支那,使印度支那成为一个

由独立和主权国家组成的自由和和平的半岛,确保越南南方、柬埔寨、老挝有权沿着独立、和平与真正中立的道路前进。

西哈努克说,也许由于全世界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尼克松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结果方面,所以当时才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个历史性的文件。但是, 春季攻势正是在这面旗帜下发动的,3 国 4 方人民正是根据这种精神在进行攻势之前和在攻势过程中互相合作,赢得了印度支那人民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胜利。

关于尼克松访问中国的问题,西哈努克说,在基辛格第一次访华离开北京返回华盛顿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于 1971 年 7 月 12 日凌晨“坦率地对我谈了对形势的估计”。尼克松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离开上海后没几天,周恩来总理又向柬埔寨国家元首作了通报。关于印度支那部分,中美讨论的情况是:

周恩来明确地对尼克松说,如果他想解决柬埔寨问题,或越南问题、老挝问题,那他就应该自己去同柬埔寨、越南和老挝抵抗运动的领导人打交道, 直接同他们讨论问题。周恩来总理解释说,尼克松对于同西哈努克亲王会见不表示热心,因为如果同西哈努克亲王见了面,那就意味着朗诺政权会马上垮台,而尼克松还不想看到它垮台。印度支那抵抗运动的领导人在这些问题上决不会放弃他们的主权;而中国人的观点是这样的:美国应该承认,抵抗运动领导人才是他们各自人民的真正代表,因为他们是为他们国家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美国的傀儡们则并不代表人民的愿望。尼克松总统应该首先决定同抵抗领导人谈判。第二,他应该认真对待他们的要求,因为那些要求都是合法的。第三,中国奉劝美国不要干涉印度支那人民。

“走开吧!这才是你们应该做的。”周恩来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你们不这样做,我们中国人忠于我们对正义和与一切被压迫民族团结的信念,将给予印度支那人民一切必要的援助他们为了获得解放所可能需要的一切。我们将支持他们到底。我们决不会从这个立场后退,因此最好还是让你们知道这一点。我们的对话只应该讨论与中国和美国双方有关的事项。印度支那问题是你们与印度支那人之间的问题。这不是你们同我们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只告诉你们,我们认为你们该怎么做。就我们来说,我们通知你们, 我们对全面支持和援助抵抗运动是决不会犹豫的。”

周恩来告诉西哈努克,尼克松当时的反应只是说他注意到了这是中国所持的立场。但是这个问题在讨论台湾时又出现了,因为尼克松声称。“在该地区紧张局势未减少以前”,美国军队仍将留在那里。周恩来坚持说,这个地区存在紧张局势,主要是由印度支那战争引起的。他对尼克松说:“可是你们却不准备撤出印度支那。”

“你们继续推行你们把战争越南化、高棉化和老挝化的政策,而这种政策是印度支那人民和他们的真正领导人所不能接受的。”周恩来在北京对前来访问的美国总统说,“你们继续撤出军队,但你们也在不停地轰炸印度支那人民。你们企图通过雇佣军——拿你们钱的人——来维持你们在印度支那的地位。只要印度支那战争不停止,紧张局势也就谈不到缓和,因此你们就将赖在台湾一直到死。我们说,假如你有诚意想要改善同我们的关系,那么就要停止你们对印度支那的干涉。那样一来,紧张局势也就不存在了。我们永远也不会进攻美国,你们也没有权利无限期地赖在台湾。为了使这个地区不再存在紧张局势,以便你们能够离开台湾,你们必须结束印度支那战争。

这是无可辩驳的、无懈可击的逻辑。”

西哈努克亲王在长篇回忆录中继续写道,周恩来总理在我们谈话一开始和结束时都作了以下的表示:“我们中国人和你们印度支那人民完全团结一致。美国同我们之间的大问题是台湾。不过在台湾还没有战争,而在印度支那则仍然战火熊熊。你们的人民还在遭受痛苦。只要我们能力消除这种痛苦作出贡献,我们一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美国人说: ‘就台湾而言,我们是能够耐心等待的。可是就印度支那而言,我们要求你们结束这场战争。如果你们想使我们之间的关系正常化,这一点是你们必须做到的。’”

至于说召开一次新的日内瓦式的会议——这是尼克松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中国不能接受这样的会议,因为印度支那的主要当事国不想开这样的会,所以中国也将依照它们的愿望行事。周恩来非常了解, 越南人、老挝爱国战线党人和西哈努克为国家元首的柬埔寨都根本不想开这样的会。

西哈努克说:“尼克松访华后,中国对我们的支持并未动摇。具体的证据是,尼克松离开后不久,中国就加快了对我们抵抗部队进行援助的步伐—

—这种援助本来就已很可观——答应给我们所最需要的物资还加上运送这些物资的手段。”

“尼克松之所以在访问北京之后又访问莫斯科,也许背后有这么一个目的:他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防止我们在(美国)总统竞选前的最后一个作战季节里发动攻势。”西哈努克说,“他在 1970 年和 1971 年先后两次对柬埔

寨和老挝的‘胜利’攻势都失败了,因此他一定担心 1972 年将会怎样的问题。如果他期望中国人会施加某种压力来阻止我们发起攻势,那他可就大错特错了。在整个 1971 年和 1972 年的头几个月,中国人对我们和我们越南战友的援助都在稳步增长,而且中国对我们加强春季攻势的计划的鼓励从未动摇过。”

1972 年 3 月 31 日,越南的天主教徒正忙于做耶稣受难日祈祷,北越人

民军 4 个整师,在大批苏制坦克和远程大炮掩护下,突然冲过了非军事区。这次进攻的时机和规模,都使包括基辛格在内的大多数美国官员为之震惊。基辛格原以为“敌人会在 1 月底或 2 月初——在尼克松总统去北京之前或访

问期间——发动一次攻势”,规模也没有想到这样大。但是,直到 3 月中旬, 还不见动静,基辛格料想北越人也许是改变了主意。他想:“可能由于北京最高级会谈进行得很顺利,因而逼得河内重新考虑它的战略了。也可能是由于美国飞机频繁袭击共产党据点,使敌人的攻势发动不起来了。”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有道理,最后竞认为共产党根本不会发动什么攻势了。

美国人完全想入非非了,几个月来,越南北方一面准备发动一次突然进攻,一面做出有可能进行认真谈判的姿态来吊基辛格的胃口。1 月 26 日,也就是尼克松戏剧性地透露基辛格同黎德寿的秘密会晤已进行了几个月,但会谈已陷于僵局后的第二天,尼克松给河内送去了一个信息,提议重开秘密谈判。几个星期后,北越接受了尼克松总统的建议,表示 3 月 15 日以后哪一

天都可以。基辛格马上提议 3 月 20 日,河内同意了。但是,到 3 月 6 日,北

越就开始拖延了,建议会晤推迟到 4 月 15 日。基辛格答称,那时他正在日本;

4 月 24 日怎么样?10 天过去了,河内没有答复。美国为了表示等得不耐烦, 便让接替布鲁斯的威廉·波特大使,中断了巴黎例行的半公开会谈。

到了 3 月 31 日,基辛格终于收到了河内的回信,同意 4 月 24 日会晤,

条件是例行的巴黎会谈必须同时恢复。他立即起草回信,确定在 4 月 24 日举

行秘密会晤八月 13 日恢复半公开会谈。但是,他的信还没有来得及译成密码

电报拍发出去,河内的攻势就打响了。基辛格后来才知道,早在 1971 年 10 月黎德寿得了“外交病”时,河内就已“决定诉诸武力”。

到了 4 月 1 日,星期六,越方的攻势扩大了。基辛格急了。尽管美国在

1970 年对柬埔寨境内的“共军庇护所”进行过“出击”和连续轰炸,但那些。“庇护所”依然存在,威胁性反倒比以往更大了。几千名北越解放军从那里越过边界,向南直插安禄市;另一支几千名北越军从南面的庇护区柴桢挥戈东进。

60 公里外就是西贡,那里已经告警,但还没有陷入惊慌。基辛格博士同尼克松总统、艾布拉姆斯将军和邦克大使商量了好几次,但在军事上没有决定采取什么对策。

4 月 2 日,星期日,北越军队长驱南下,进入广治省,没有经过考验的南越阮文绍的伪第三师顶不住这股压力,望风披靡,节节败退。基辛格无可奈何地得出结论说,美国正面临南越遭到“大学入侵”的局势,他又一次对越方的意图估计错了。自 1968 年初的春节攻势以来,北越军队对南越的进攻

还没有达到过这样的程度。这一次北越几乎出动了全部兵力,把其 13 个地面

战斗师中的 12 个投入了这一进攻。越方的战略意图是:夺取 1 座省城,宣布为临时革命政府的临时首都,争取外交支持,然后谈判组织联合政府,取阮文绍而代之。

就在北越解放军对南越美伪军发动进攻的前后,越南南方解放阵线所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也向敌人展开了进攻。3 月 24 日—4 月 4 日,西原人民解放武装力量进攻了敌人的数十处基地、重要驻兵点及指挥所、后勤区域、机场、炮兵阵地和交通线,歼灭和俘虏敌军近 1400 人,击落、击毁敌机 41 架,

击毁军车 150 辆。

3 月 30 日—4 月 3 日,治天军民向美伪发起进攻,攻占敌军多处据点,

取得了出色战绩。毙俘敌军 6500 人,歼灭和重创敌人 5 个旅团,击毁和缴获

大炮 110 门,坦克和装甲车 100 辆,击落、击毁飞机 45 架,摧毁了敌人设在东河、爱子、拉旺的全部机场和仓库系统。4 月 7—14 日,广治人民武装又在洞翁油地区歼敌 1200 多人,歼灭和重创伪 1 个营和 4 个主力营,击落飞机

16 架,击毁坦克和装甲车 33 辆。

4 月 17 日—7 月 17 日,在整个南方军民的进攻和奋起斗争高潮中,九

龙江平原军民从 4 月初开始发动进攻,破坏敌人从康济渠至鹦鹉嘴之间的边

界防线、乌明地区的 100 多公里内的拦阻线和同塔梅地区的多层防线。经过

100 天的英勇战斗,共歼灭、俘虏和瓦解敌军 57000 人,击落、击毁飞机 130

架,击毁军车 150 辆,击毁战斗船艇 145 艘,逼降和逼退了 600 个敌人的据

点和哨所,解放了 1100 个村庄。

4 月 9—19 日,平定地区军民歼敌 3400 人,俘敌 370 人,缴获和击毁军

车 84 辆,击落、击毁飞机 12 架。

为了进一步掀起对敌斗争的新高潮,越南南方各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指挥部发布如下命令:

——振奋决战决胜和敢打必胜的精神,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大力协助敌占区同胞,广泛地发起进攻和奋起斗争。

——严格执行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各项政策,将“敌运”和作战紧密结合起来,大力策动敌军官兵反战、兵变、起义,脱离敌营,回归人民。

4 月 27 日—5 月 1 日,广治全省获得解放,共解放人民群众 30 多万,消灭和击溃了敌军以 6 个步兵和陆战队团、4 个装甲团组成的最强的防御集团, 歼灭敌人万余名,缴获和击毁大炮 100 门,军车近千辆,击落、击毁飞机 46

架。5 月 12 日广治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并颁布了对新解放区的 10 项政策。主要是:废除美帝国主义和阮文绍伪政权的统治制度,实行民族和解的大团结政策,保卫革命,维护秩序和安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关心人民生活和就业,保护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设施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民主自由权利,尊重信仰自由,实现各教派的团结和平等,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互助等。

面对印支人民武装的猛烈进攻,美伪十分恐慌。4 月 3 日,星期一,基辛格召集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自 1969 年春以来他处理危机的机构)开会。

接连 6 个星期,这个小组几乎每天开会,有时一天两次,把各方面的原始材料集中起来,供基辛格出主意和尼克松下决心。

4 月 4 日这天,白宫作出了两项重大决定。一项是政治的,一项是军事的。第一项决定涉及苏联。这次攻势一开始,基辛格就清楚地知道,北越人要是没有苏联提供的坦克和远程大炮根本不可能进攻南越。基辛格认为,俄国人是在支持一场轻率的军事冒险,必须通过外交途径,给予适当的警告。第二项重大决定主要是关于美国在军事上对北越进攻所作的反应。那天上午,五角大楼正式宣布,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步骤保护还留在南越的美军”。随后非正式告知记者,有一二十架 B—52 战略轰炸机刚离开北卡罗来纳空军基地,不远万里飞往泰国。

于是美国在印度支那的海空力量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加强。在北越攻势开始后的 1 个月内,北部湾内就集中了 6 艘美国航空母舰,5 艘巡洋舰,40 艘驱逐舰。关岛的 B—52 机群增加到近 100 架。泰国的乌塔堡驻有 53 架 B—52 轰炸机和 224 架战斗轰炸机,岘港驻有 113 架战斗轰炸机。到 4 月底,共有

1000 多架美国军用飞机用于作战。

从 4 月 6 日开始,美国不顾 1968 年关于无条件停止对越南北方轰炸的约

束,出动了战斗轰炸机袭击非军事区以北 60 英里的地方。对于这种所谓“保护性反应”,美国没有作什么表白,也不强辩。穆勒海军上将当天警告河内说,除非共产党方面停止攻势,否则美国的攻击将“逐步向北推进”。这个警告毫无效果。4 月 7 日,西贡西北的禄宁为挺进的北越军队所占领,安禄和广治郊区发生了激战。

4 月 8 日,邦克大使和艾布拉姆斯将军发电向基辛格告急,说共产党方面显然是想全力搞垮阮文绍政权,这次攻势可能持续好几个月,美国海军必须大举出击,才能挡住共军。基辛格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尼克松,尼克松当即下令出动 B—52 飞机轰炸北越。用这种巨型轰炸机深入北越后方袭击军事目标,1967 年 11 月以来还是头一次。4 月 10 日,它们轰炸了非军事区以北145 英里的港口荣市。

在此后 3 天里,总统的高级顾问就 B—52 飞机轰炸河内和海防是否合适的问题进行了紧急辩论。赫尔姆斯向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会议提供了最新情报。国防部长莱尔德对轰炸不大积极,他担心国会里闹起来可能影响军费拨

款。国务卿罗杰斯也不大积极,他担心战争迅速升级可能影响莫斯科高级会谈。穆勒和基辛格两人则大力主张用 B—52 飞机轰炸北越的首都和主要港口。穆勒的理由是,这样的轰炸很快就会使共产党无力继续在南越进攻。基辛格也认为可以使共产党受到重创,但更重要的是他急于要借此向莫斯科“发信号”,表示美国决心遏制北越的攻势,即使最高级会谈因此垮台也在所不借。

尼克松听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之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又要经历一番重大决策前“独处苦思”的过程了。到 4 月 15 日,尼克松决心已下。他批准了出动 B—52 飞机在周未轰炸河内和海防的计划,代号是“自由门廊”。他要基辛格立即把这项计划落实,目的是要摧毁北越的一部分油库,迫使河内把攻势停下来。

新的轰炸行动引起了国会和舆论界的责难,这是意料中的事。4 月 17 日,

《华盛顿邮报》指责说:“约翰逊以及前几任总统在过去一二十年内坚决不于的事,尼克松总统居然在一夜之间就干出来了。他派美国飞机轰炸河内郊区和海防港,并在北越近海集结一支庞大的美国舰队。他这个决定把印度支那战争推到了同苏联直接对抗的边缘。”参院外委会的成员在 4 月 17 日和

18 日听取罗杰斯和莱尔德两位部长的证词时谴责了这次轰炸。这两位部长没有暴露自己内心的怀疑,而是娓娓动听地赞同这次轰炸。罗杰斯除表示美国不会重新派去地面部队和不会使用核武器外,不肯排除采取其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他说:“我们不打算宣布哪些事情我们不准备做。”莱尔德则更进一步警告说,美国可能在北越港口布雷。

然而,基辛格却不很在乎报刊上和参议院里提出的批评。他不相信这次轰炸就构成了一种挑衅,足以触发同俄国人的一场重大对抗。他胸有成竹, 而批评者却一无所知的是:他即将前往莫斯科了,并在那里同俄国人就限制战略武器问题达成几桩重要的双边交易。

面对美国的狂轰滥炸,越南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4 月 11 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就美帝国主义的新的战争行动发表声明说:尼克松集团越疯狂凶恶,越将招致更惨重的失败。越南人民决战决胜,一定彻底打败美帝新的军事冒险,彻底挫败“战争越南化”政策,没有任何残暴势力和威胁能够动摇越南人民为祖国独立、自由而战的决心。

4 月 15 日夜,美军继续出动大批海军、空军对北方进行前所未有的野蛮

轰炸。美海军对宜安至涂山整个沿岸实施攻击。16 日凌晨 2 时 15 分,数百架美机包括数十架 B—52 型飞机对海防市和海防港及首都河内进行狂轰滥炸。河内、海防军民狠狠打击敌人,击落敌机 15 架。

就在这一天,4 月 16 日,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向全国同胞、战士发出号召书。号召书指出:尼克松好战集团的战争行动和破坏巴黎会议的顽固态度证明,其仍在推行战争政策,妄图实现侵略我国的图谋,挽救“战争越南化”政策彻底失败的厄运。号召书要求:

——全党、全军、全民,万众一心,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决心为祖国的独立、自由,为南方的解放事业而战斗,保卫社会主义北方,进而和平统一祖国。

——各人民武装力量要勇敢前进,连续战斗,杀敌救国!

——每一位公民要成为一个抗美救国的坚强战士!

——每一个企业、工厂、农场、合作社、机关、学校、街道要成为一个

随时作战的战壕,粉碎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的一切军事冒险行动。

6 月 27 日,北方军民击落美机 16 架。至此,北方军民自北部湾事件以

来共击落敌机 3800 架,其中河内军民共击落美机 300 架,宜安省军民共击落

敌机 500 架。

且说基辛格从莫斯科一回来,就开始帮助尼克松润色行将发表的一篇关于越南问题的讲话稿。4 月 26 日,尼克松总统一上来就宣布,7 月 1 日以前再从南越撤出 20000 美军,留下的只有 49000 人了。其次他宣布,3 月 23 日以来,一直中断的巴黎例行和谈将于次日上午恢复,并称:“我们坚决希望, 和谈恢复之后,将通过一切可供利用的渠道进行有成果的会谈,并取得迅速进展。”最后,他宣布,美国的空军和海军将继续袭击北越,直到共军停止进攻。

尼克松谴责北越的措词特别强硬。他指责北越“残暴地入侵南越,显然构成一次越过国际边界的赤裸裸、无端的侵略”,“是企图把共产党政权强加于南越的孤注一掷的赌博”。在演说中,他 5 次提到艾布拉姆斯将军的名字。虽然白宫官员立即否认总统是要把艾布拉姆斯抬出来,以便西贡一旦崩溃时充当替罪羊,但尼克松显然担心越南问题可能成为总统大选一的沉重包袱,成为同他认为美国在世界上“命中注定”要起的“伟大作用”不相容的赘疣。他再次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政策,不要理睬某些批评者和国会议员提出的“立即撤军”的要求。

在尼克松总统发表讲话之前,基辛格向新闻记者作过两次情况介绍。同尼克松一样,他看来异常悲观,他承认,昆嵩,甚至波来古,都可能失陷。他说,不,“我们坚持要恢复 1968 年的谅解”;是的,“越过非军事区的共产党军队必须撤回”。但是,基辛格的本事就在于他对记者谈话时,既能忠实反映总统的情绪,又能唱出不同的调子。他强调指出,战争正处于“一个非常决定性的关头”。他发现河内的行动有一种谈谈打打的规律,并指出, 黎德寿正在回到巴黎。基辛格告诫大家说:“这并不等于说他是带着可以接受的方案来的”;但这的确说明,这次攻势“既是一个军事行动,也是一个政治行动”。

此后的一星期,南越来的消息继续使人感到不安。基辛格每天上午同总统碰头。尼克松忧心忡忡,他强调了越南问题在全球的重要性。他断言:“这里所涉及的不只是越南的和平,还有中东的和平,欧洲的和平,而且也不只是涉及今后 5 年、6 年或 7 年的和平,还可能涉及未来很长时间的和平。”

5 月 1 日,越军坦克攻人广治市。阮文绍的军队在越军猛烈炮火轰击下

溃散了,沿一号公路向南逃往相距只有 24 英里的顺化。兵败如山倒。南越伪军四散逃命,丢下坦克、枪支、装甲车和大炮。越南人民解放军开入广治时, 最后一批美国顾问正在乘直升飞机撤离这座弃守的城市。人民军队在城堡上升起一面红旗,宣告大捷。广治的失陷,对西贡来说,对美国政府实现“越南化”计划的信心来说,都是当头一棒。

在越南人民武装胜利的进军声中,巴黎会谈恢复了。5 月 2 日,基辛格带着尼克松的新建议来到巴黎,他认为这项建议可以作为迅速结束战争的基础,如果北越人同意停火和遣返美国战俘,美国就同意在 4 个月内撤离印度支那。

基辛格认为,这项决议是如此简单明了,黎德寿准会接受的。这无异于表示,尼克松如此急于要从越南脱身,他对河内的全部要求,就是给他发一

张离境证。然而,基辛格又一次错误地估计了他的对手。黎德寿轻蔑地拒绝了尼克松的建议。基辛格追忆那次 3 小时的会议,说那是同北越人进行长期谈判中最糟的一次,黎德寿一味地“强硬”、“粗暴”,“寸步不让”。

“北越人不想谈判——那时候还不想谈。”基辛格说,“他们只不过是向我宣读一下他们的公开声明。为了进行这次会晤,我们花了 6 个月的时间, 进行了多次交涉。但当双方会晤时,我们所听到的同报纸上发表的一样,完全可以把剪报邮寄给我们就行了。”

基辛格后来回忆道,在黎德寿读完声明后,“我就说,咱们来个战争降级和停火怎么样?对方答:‘打仗不是为了停火,打仗是为了取得胜利。’ 我又说,那么光是战争降级行不行?对方说:‘我们不是为战争降级而作战的。’黎德寿仗着共军广治大捷的威风,要美国帮助推翻阮文绍政权,组织不包括阮文绍在内的联合政府”。这次会晤是一大失败。基辛格又灰溜溜地回到了华盛顿。他十分担心,他谈判失败的消息加上西贡在战场上的失利, 将会迫使总统采取突然行动,莫斯科最高级会谈可能因此告吹。

面对这种情况,尼克松列举了 3 种对策。一是立即撤出全部美军,可是他说这会危害世界和平。他反对这一条。二是继续谈判,谈出一种“体面的妥协”。他同意这样做,但有一个条件。他说:“要制止这种屠杀只有一个办法,这就是使北越那班国际歹徒得不到战争武器。”尼克松于是就提出了第三种方针,这是他感到“不得不采取的”方针:美国对北越采取强大的军事行动。他列举出他要下令采取的措施如下:

第一,进入北越各港口的所有航道都将布雷,以阻止船只开进这些港口, 并防止北越海军在这些港口进行军事活动。

第二,美军在北越内河和它所宣布的领海水域内采取适当的行动,以制止运送补给品。

第三,将最大限度地切断北越铁路和其他一切交通线。第四,继续对北越军事目标进行空中和海上袭击。

尼克松接着公开了他最新的和平方案,也就是黎德寿 5 月 2 日拒绝了的那个方案。由于尼克松所宣布的军事行动非常耸人听闻,因而大多数观察家反而忽视了他这次大大降低了在越南的政治要求的意义。

尼克松在讲话的结尾,还专门对苏联说了一段话。他说:“让我们,让所有的大国只帮助自己的盟友进行防御,不要帮它们侵入邻国。否则,和平事业——我们双方在这一事业中都有重大的利害关系——将受到严重危害。”他继续说道:“我们两国在近几个月的双边谈判中,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在限制核武器和贸易等许多问题上已接近达成重要协议。让我们不要走回头路而滑到前一个时代的阴影里去吧⋯⋯我们正处于一种新关系的开端⋯⋯我们准备继续建立这种关系。如果我们不能实现这一点,那么责任在于你们方面。”

白宫的电话顿时忙起来了,据新闻发言人齐格勒次日早上说:“达到了我从未见过的程度。”白宫源源不断地收到了至少 22000 封电报,支持尼克

松决定的同反对的相比“是 5 或 6 对 1”。当时,公众并不知道这些电报有许多是由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发来的。

显然,尼克松为了赢得从越南的“体面”撤退是准备不惜牺牲他的“莫斯科高级会谈”的。几个月后,他还津律乐道他 5 月 8 日那个决定的重大历史意义。他对一批战俘的家属说,那是“我出任美国总统以来最难下决心的

一项决定”。他解释说,美国当时“面临失败,我必须选择,要么承认失败而乞怜于莫斯科,要么采取行动而力求化险为夷,我采取了行动”。

尼克松的布雷行动,激起了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反对。中国政府重申:“7 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中国并派出海军前往帮助越南扫雷,努力确保航运的畅通。

欲知印度支那战局下一步的发展及基辛格在越美和谈中所起的作用,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