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奋起斗争

亲王奋起要斗争,熊熊烈火美伪惊: 中国政府作后盾,密林深处起枪声。

关于金边政变的消息,西哈努克是在前往莫斯科机场的路上知道的。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在 3 月 18 日下午离莫斯科动身去北京。在汽车去机场途中,柯西金总理转身对我说:‘你们的国民会议举行了一次剥夺您的权力的表决。这是什么意思?’这时我们已快到机场了。”随后西哈努克和柯西金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西哈努克:“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我已被废黜了!” 柯西金:“您打算怎么办呢?”

西哈努克:“我当然要进行反击。”

柯西金:“您可以绝对信任苏联对您的斗争的支持。我们将永远支持您, 而且支持到底。您将会看到中国人对这采取什么态度。当您在金边掌权时他们是帮您的,但是您现在不再掌权了,您将会看到他们会怎么办!”

西哈努克:“谢谢你们的支持。我将继续前往北京,取得我的老朋友周恩来对我的支持。然后我将返回莫斯科。”

柯西金:“不管您怎么干,您都可以指望我们支持您。”

在莫斯科机场上,西哈努克对前来为他送行的柬埔寨人说,他已被废黜, 但是鉴于莫斯科和北京不会承认新政权,他将考虑成立一个民族团结政府来组织抵抗运动。

此时此刻西哈努克的心情既复杂又沉重。他最坏的考虑竟得到了证实。朗诺成了一名叛徒。施里玛达干出这种事倒不使他感到意外,因为从童年时代起,施里玛达就仇恨他。施认为应该由他的叔父西索瓦·莫尼勒亲王而不应由西哈努克来继承王位。他甚至还认为,他施里玛达应该被选择来继承王位。西哈努克早就听说,施里玛达在东京以及后来在马尼拉当大使时,就同美国中央情报局有联系。可是朗诺会同施里玛达结成联盟,这使西哈努克震惊。今后的斗争将是相当艰巨的。

飞机一起飞,西哈努克就同宾努及其他随员在一起开会,并且一致决定要呼吁柬埔寨人民开展抵抗斗争。但是西哈努克的夫人莫尼克却安慰丈夫说:“你做了那么多工作,你已经把你的一生贡献给你的国家,而现在他们却废黜了你。或许我们退休到法国去住会更好一些。”

“不,决不!”西哈努克说,“这绝对不是我们可以隐退的时刻。如果我们听任柬埔寨不仅变成一个军事独裁的国家,而且还将再次沦为殖民地, 那历史将会谴责我们。我整个一生都在梦想着我国的独立,并为独立进行了战斗。我从法国人手里赢得了独立并不是为了现在又加以放弃。我们的君主政体现在决不能袖手旁观。美帝国主义肯定要在印度支那被打败,而我们必须参加这一斗争。越南人,我们的红色高棉以及我们,将在一起打败美国人。巴特寮也将在老挝取得胜利。和人民站在一起是君主政体的责任。”

莫尼克立即理解了这一点,他们坐在一起,开始起草号召进行抵抗的宣言和告人民书。在那次飞行中,他们谁都没有休息。当飞机在北京机场着陆时,这个文件的主要部分已经写成了。

当西哈努克在北京机场走下飞机后,周恩来总理走上前去热烈地拥抱了他。为了支持西哈努克的斗争,周恩来把整个外交使团的成员都召集来了。

周恩来对西哈努克说:“您仍然是国家元首,而且是柬埔寨的唯一的国家元首,我们决不承认别人。我们将通过新华社和中国报纸发表前来欢迎您的每一个大使和代办的名字,以此强调您仍被承认为束埔寨的国家元首。”

在机场举行欢迎仪式之后,这时已接近 19 日中午了,西哈努克被废黜的消息传出来已经一整天了。在前往钓鱼台宾馆途中的汽车里,周恩来和西哈努克又进行了如下的谈话:

周恩来:昨天我和毛主席讨论了局势。我只有一个问题: 您准备进行战斗吗?

西哈努克:我准备进行战斗,而且战斗到底!

周恩来:那么我们就全力支持您。不过您在精神上要有充分准备,在获得必然的最后胜利之前,这条道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苦的,而且您在途中还会遇到挫折。

西哈努克:我知道我的想法也就是所有高棉爱国人士的想法。他们将同我站在一起,并肩作战,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傀儡⋯⋯

在西哈努克到达北京的第二天,3 月 20 日,范文同总理从河内来到北京。他和西哈努克一见面,就高兴他说:“我们从此是战友了。我们对您参加到我们反对美帝斗争的阵营里来感到骄傲。您看我们能够为您帮点什么忙?”

“军事教员。”西哈努克说,“我们不缺人力,而且中国人已经答应提供武器。我们缺乏有训练的干部。打我们将要打的那种战争,你们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有训练的干部。”

范文同说:“我会告诉武元甲派几千名最优秀的干部给你们。”随后他们又在一起详细讨论了协调印度支那 3 国人民斗争的最好方式,召开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的想法就是在这次讨论中萌发的。

后来,在庆祝 1970 年“五·一”这一天,在天安门城楼上,西哈努克和毛泽东进行了很有意义的谈话。毛泽东很详细地向西哈努克询问了朗诺的情况,他在头一年 10 月 1 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20 周年的节日活动中会见过朗诺,但朗诺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印象。毛泽东对柬埔寨发生的一切以及西哈努克在柬埔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都很关心。

毛泽东对西哈努克说:“我宁可同像您这样的爱国的亲王握手,而不愿同像某些所谓‘人民的儿子’那样的国家元首握手。您起了颇为光辉的作用。您必须告诉我们,您需要什么?只要我们有,我们就给您。我们给您的任何东西,同您通过您领导柬埔寨人民的斗争所给予我们的东西是没法相比的。”

在西哈努克 3 月到达北京的头几天里,周恩来和范文同都向他明确保证,柬埔寨在赢得胜利以后将会是“独立、自主、中立的国家,并且没有任何越南驻军”。

周恩来说:“中国是中国,柬埔寨是柬埔寨;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柬埔寨应该保持它的中立。”

西哈努克说:“中国从一开始就尊重我的思想和行动的独立性,尊重我的君主主义,民族主义、佛教和我的尊严。他们为我提供慷慨的财政援助, 而且出于尊重我的感情,他们很微妙地把这种援助叫做‘贷款’,可以在胜利后 30 年偿还。”

“法国大使带来了他的政府给我的信息,”西哈努克说,“其大意是: 如果我隐退到法国,他们将为我提供一座别墅、一辆小汽车和一名司机。我对他表示了谢意,并且说:‘中国政府刚为我提供了这些东西,而且这些东

西只不过是头一部分。第二部分则是对我的事业的支持。因此,我必须接受他们为我提供的包含两部分内容的建议,而拒绝你们的建议。’”

西哈努克亲王,在他的长篇回忆录中还谈到,他在北京最早的官方行动之一就是接见苏联代办。他说:“我提到了我同柯西金总理的谈话,并说我现在已经得到了中国支持我的保证,欢迎苏联根据柯西金对我所作的非正式保证的大意发表一项公开声明。苏联代办给我的答复是,由于我现在在中国境内,让中国人首先发表一个公开声明比较好。苏联将会这样做。为了报答他们在中国之前向我提出了非正式的保证,我原来以为让他们首先宣布他们的正式支持,实际上给予苏联一个他们理应享受的政治好处。可是这番谈话, 竟毫无下文,石沉大海了。”

在西哈努克由莫斯科来到北京的头几天里,前来看望他的外交官中,有柬埔寨驻北京的大使瓦朗丹,西哈努克请这位柬大使为他的秘书处送些办公设备(一架文件复印机和几架打字机)来。他照办了,但没过几天,他又派人来把这些东西取走了,同时告诉西哈努克说,他接到了朗诺一封很重要的长电报。

“这份电报实际上是要停止我的一切活动,不准我发表公开声明。”西哈努克说,“我立即召集在北京的柬埔寨人士,当着这位大使的面宣读了这一电文。瓦朗丹问我,‘您怎么答复朗诺呢?’我把电报撕碎,扔在地上, 又踩了它几脚,说,‘就这样!把这作为答复,发给他吧!’这位大使捡起被撕碎的电报就退出去了。”

西哈努克对古巴外交部长劳尔·罗亚所树立的榜样倒是很欣赏的。政变后不久,柬埔寨大使要求见他,并且像朋友一样受到了他的欢迎。

古巴外交部长问这位柬埔寨大使:“你是否将站在西哈努克亲王的一边进行战斗?”

“不。他被赶下台了,而且人人都支持朗诺。”

罗亚说:“滚出我的办公室!别再玷污了我的椅子。我限你在 24 小时内离开哈瓦那。你不但背叛了西哈努克,而且也替你们柬埔寨人民丢尽了脸。不,我不同你握手,而且我还因为在你进来时同你握了手而感到遗憾!”

在平壤的苏联官员告诉北朝鲜外交部说,北朝鲜从金边撤回他们的外交官是错误的,“你们一旦撤回,就很难再回去了”。有人把这一情况告诉了金日成。金日成回答说:“留在朗诺统治下的柬埔寨,不如离开没有西哈努克的柬埔寨!”

在西哈努克到达北京的第四天,3 月 23 日,他向新闻界发表了他的告同胞书和 5 点庄严声明。这将成为西哈努克本人发展的一个历史里程碑,而且将为柬埔寨历史打开新的一章。西哈努克以国家元首的名义宣布:

——谴责犯有叛国罪的朗诺政权,坚决解散朗诺政府和两个议会;要求全国同胞不承认和不执行由朗诺一施里玛达一郑兴集团制定的各项法令。

——将组成一个民族团结政府,领导人民进行抗战,对外开展友好关系。

——将成立临时协商会议,由包括“各个爱国、进步和反帝派别”的最广泛阶层的代表参加。

——将建立一支人民解放军,同美帝国主义及其在柬埔寨境内的代理人进行斗争。

——组成一个民族统一战线,担负解放祖国、同美帝作斗争、战胜敌人后重建国家的基本使命。

他号召柬埔寨人民作出抉择,奋起推翻朗诺一施里玛达政权。西哈努克说:“我十分怀念我所热爱的祖国,我现在和将来活着,就是为了我所热爱的祖国。我也非常怀念我可怜的母亲,怀念僧侣和我所热爱的人民。如果我没有在我国爱国的和进步的人民以及我们自己共同进行的斗争中牺牲的话, 我一定在击败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而取得必然胜利的时候,向他们致意和拥抱他们。”

“在这场斗争中,我要求一切不能再容忍叛逆者的不公正的压迫,并且具有解放祖国的勇气和爱国的子民们(包括军民)到丛林中去打游击,以便同我们的敌人进行斗争。”西哈努克说,“如果你们已经有了武器,并已掌握了军事的话,我可以向你们及时提供弹药和新的武器。如果你们手里没有武器,而又想学习军事的话,那么,我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你们到距离你们的兵营和村庄较远的、敌人不能发现和找到的柬埔寨民族统一战线的军事学校里去。

侨居欧洲和欧洲附近的子民们(同胞们),如果愿意参加解放军或柬埔寨民族统一战线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话,就请你们到北京找我。”

西哈努克亲王在 3 月 24 日,还写信给同柬埔寨人民友好的各国人民政

府,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支持印度支那 3 国争取从美帝侵略、干涉和占领下解放出来的斗争;指出美帝国主义是使印度支那人民遭受动乱、危机、灾难和贫困的罪魁祸首,恳请各国政府和人民给予柬埔寨民族统一战线以支持和外交上的承认。

西哈努克声明发表后,事态迅速发展,发展得比西哈努克在 3 月 18 日金边政变时所能想象的还要快。极其重要的是,进步知识分子对他的号召的立即响应。他的号召由北京和河内电台予以广播,由柬埔寨境内的收听站予以收听和录音,由全国各地的数千个扩音器予以转播。对此,朗诺束手无策。朗诺曾经极其小心地准备了他的政变的军事方面,并准备了完成政变的政治阴谋。但是,他忽视了公众舆论,他对西哈努克私人生活的诽谤宣传,无法打动人心。原因是人民关心的是有关国家独立、防御外来侵略的一类根本问题。

西哈努克的号召、声明发表后 24 小时内,原被西哈努克政府错误对待的

3 位左翼议员,即胡荣、符宁和乔森潘,即发表联合声明予以支持。这是将

近 3 年来的有关他们的第一个消息。这些著名的知识分子给予西哈努克以全

力支持的事实,对国内外的进步分子产生极大的影响。这 3 位议员在前 4 年里,遭受了莫大的痛苦。但是,他们在决定政策上,表现了他们的成熟和不顾个人得失。鉴于西哈努克已制定了一条正确的路线,他们准备忘记过去, 接受当前的这条路线,为未来而斗争。他们在声明中表明,西哈努克的号召, 符合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阶段。声明指出:“我们毫无保留地支持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 3 月 23 日在北京发表的宣言。我们呼吁我国城乡的全体同胞,不要在美帝国主义和朗诺一施里玛达一伙卖国贼的军警中充当炮灰;不要给他们交税或遵守他们的残暴的法律;忠诚地和紧密地团结在柬埔寨民族统一战线的周围;建立村、乡、县和省级的新的抗战行政机构。”这 3 位议员还呼吁士兵和公务员支持人民的斗争,参加到抗战力量的行列。他们并提到抗战运动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必须得到广泛的国际支持,特别是来自越南和老挝人民的支持。

西哈努克的声明和告人民书在柬埔寨大地上广泛传播后,立即发生了大

规模的自发性起义。法国记者波蒙蒂 1970 年 3 月 31 日在巴黎《世界报》上

提到磅湛事件时写道:“示威者(据一位目击者说约有 3000 人),散布在全城各个角落和沿公路线上,截住车辆,在车上贴上‘西哈努克万岁’的标语, 并向司机们散发西哈努克亲王的照片。随后,在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由大约 50 部卡车和轿车组成的一个车队,满载着示威者向金边开拔。”示威群众“要求解散国民议会,并且要求恢复西哈努克亲王国家元首的职位”。

《洛杉矶时报》记者杰克·福伊西从磅湛发出的报道说:“这是西哈努克的国家,其人民狂热地效忠于这位 10 天前被废黜国家元首职位的亲王。” 有两个国民议会议员奉朗诺一施里玛达之命回到这里,向他们的选民解释, 为什么他们要投票驱逐西哈努克,结果被群众打死。为了报复,“朗诺军队星期五早上入城,向群众开枪。据省长统计,打死了 26 人,打伤了 62 人。该省局势已陷于混乱”。

在人民抗战力量的打击和争取下,数以千计的朗诺军人,或者已经参加了抗战力量,或者在向抗战力量缴械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西部的马德望地区,有一个老抗战干部,一听到西哈努克的号召,马上去同驻在他的地区的一连朗诺军队接触,说服了那连军队,跟他一起进入丛林。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根据地。几天后,马德望大学的一批学生,也参加了他们的队伍。在著名的吴哥窟附近的暹粒,学生们集体离开学校,奔赴抗战根据地。

除了首都金边以外,各地的朗诺军队和行政机构,已呈现垮台迹象。据澳大利亚籍著名记者 w·G·贝却敌报道,朗诺军队原本有 50 个营,在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月内,有 10 个营已逃之夭夭,有 10 个营已被抗战部队消灭,

或向抗战部队投降,或自愿地投奔抗战部队,另有 9 个营被钉死在固定的防

守阵地上。在这种情况下,朗诺为了苟延残喘,又强行抓丁,组成另外 35 营新兵,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成为抗战部队的军火供应者。

战斗开始后的 6 个星期,原先的 6 个根据地已逐步联成一片,一支正规的解放军已经在营级组织起来。直至尼克松决定派遣美国军队和西贡伪军越过边境,企图夺回柬埔寨爱国者对柬埔寨城乡的控制时,束埔寨解放军已经解放柬埔寨的大部分地方了。

柬埔寨的抗战形势发展很快,犹如燎原大火,迅速燃遍柬埔寨大地,美国及其仆从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为了更好地协调越、老、柬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在西哈努克亲王的倡议下,1970 年 4 月 24 日至 25 日,举行了印支人民最高级会议。欲知会议情况,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