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信不信由你——质疑思维
质疑是人类创新的出发点,创新常常从“问号”起步。一个个不平凡的问号,为人们画出了一条条创新成功的起跑线。不管你知识多么渊博,经验多么丰富,都要保持质疑的习惯。请带着问题学习,让自己的思想真正迸发出卓越的光彩来!
大胆质疑:用怀疑眼光看世界
小时候,大家常常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说明人们天生就有质疑的能力。事实上,质疑能力还是人们进行创造的敲门砖。
那么,到底什么是质疑呢?所谓质疑就是从平常的道理中发现问题,发现矛盾,从而产生疑问,引起思考。
美国一位教授,在洗澡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总是向左旋转,也就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这是为什么呢?教授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为了弄清这一现象背后潜藏着的科学奥秘,教授开始了实验操作,他设计了一个底部有漏孔的碟形容器,先用塞子堵上,往容器中灌满水,然后重复演示这一水流现象。
教授注意到,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时,容器中的水总是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旋涡。
这证明:放洗澡水时,旋涡朝左旋转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一种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经过长期不懈的实验探索,教授终于揭开了水流旋涡左旋的秘密。他发表论文指出:
水流的旋涡方向是一种物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的话,拔掉澡盆的塞子,水流不会产生旋涡,由于人类生存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地球自转产生的方向力使得该地的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教授还指出:北半球的台风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其原因与洗澡水的旋涡方向一样。他由此推断:如果在地球的南半球,情况则恰好相反,洗澡水将按顺时针方向形成旋涡,而在地球赤道则不会形成旋涡。
教授的论文发表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实教授的结论完全正确!
教授之所以能够从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取得惊人的发现,得益于他敢于对“洗澡水旋涡的方向性现象”提出质疑,即“旋涡方向背后隐藏的规律是什么?”
他从这一质疑开始,对人们常见的旋涡现象进行深入探索,并由此联想到地球的自转现象,联想到台风的旋转方向,通过实验得出了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论证,揭开了现象背后的奥秘。
教授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其隐藏的科学奥秘的实例告诉人们,要取得创新成功就要敢于质疑。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表现。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
质疑思维的关键在于对各种问题都持怀疑、好奇的态度进行思考。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思考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当自己感到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该怎么办”时,思维才是主动的,才能真正深入思考。善于质疑的人总会有所成就的。
爱因斯坦的成功就在于他对自己学过的知识都加以批判性地接受,都抱着质疑的态度。正是由于这一点,他才想出“万有引力的规律在地球上是如此,出了地球就不是如此”的问题。
学会质疑就要学会在思维时尽可能多地给自己提一些“假如……”“假定……”“否则……”“或者……”之类的问题,强迫自己换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想自己或别人未想过的问题。
学会质疑是一种冷静的自我反省,是对自己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并不断给予完善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是学会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总之,质疑能力是一个人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人们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
问题猎人:从问号到惊叹号
质疑,是人类创新的出发点,创新常常从“问号”起步。一个个不平凡的“问号”,为人们画出一条条创新成功的起跑线。所以才有人说,创新的过程是从“问号”到惊叹号的过程。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瑞利是个喜欢思考、喜欢问问题的人。有一天,瑞利的家里来了客人。妈妈端茶出来的时候,由于碟子很光滑,茶碗在上面滑动了一下,结果茶洒了一点在碟子上。
这件小事却引起了瑞利的思考:“为什么开始时很容易滑动茶碗呢,而当碟子上洒上了热茶后,茶碗却纹丝不动了呢?”
瑞利想,这太有意思了,我一定要弄清楚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瑞利进行了反复的试验和分析,最后,他得出这样结论:茶碗和碟子表面总有一些油腻,使它们之间的摩擦减小了,所以茶碗容易滑动。等洒上了热茶后,表面的油腻就消除了,摩擦加大,所以不容易滑了。
接着,他又开始研究油在固体摩擦中的作用,提出了润滑油减少摩擦力的理论。后来,润滑油被广泛应用。瑞利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看吧,“问号”就是这样神奇,它就像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真的是应了一位哲人的话:“当你提出一个笨问题时,通常可以得到一个聪明的答案。”
其实,提问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事,也是人们生存的一种本能。不过,随着人们的成长,很多人似乎已经丢掉了好奇心,这真的很遗憾。事实上,由于好奇而一时冲动提出来的问题,往往包含着更多的创新性思维的火花。
爱因斯坦八岁时,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个罗盘,谁也没想到他竟然围绕着罗盘提出了二三十个问题。父母不能给他满意的答案,他就找到一个从事技术工作的叔叔来专门给他讲解。
武汉市有个超常儿童和爱因斯坦一样,也是带着“为什么”学习的孩子。她14岁时被武汉大学破格录取为少年预科班的学员。她能从别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找到问题。
比如,她发现月亮有上下弦之别,就问:“月亮为何经常变形状?”她见家门、厂门、校门不同样,就问:“门为什么有许多样子?”她乘船时见船是铁制的却可在水中航行,就问:“船为什么不沉底?”太多太多的“为什么”将她引领进了创新思维的王国。
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提问是培养创造力的领路人,是开启创新的突破口。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提问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例如“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人会生病?”“为什么瓷器坚硬却易碎?”这类问题属于简单的提问,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通常可以帮助人们获取未知的答案。
还有一类问题,则是“别有用心”的,或者说是人为设计以达到某种目的的问题。例如“如何提问才能获得他人的信赖?”“如何通过反问来回避让自己尴尬的问题?”“如何通过提问才能缓和对方的对立情绪?”通过这类提问,往往能让人们提升很多,学到很多知识。
每一个天才,都是真正的“问题猎手”。因此,大家平时一定要养成凡事多问“为什么”、“如何”的习惯。即使是一件貌似平常的小事,如果不断地询问“为什么”和“如何”,说不定就能通过问题的答案,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呢!
穷追不舍:打破砂锅问到底
小时候,大家是否与妈妈进行过这样的问答呢: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你是妈妈生出来的。”
“那妈妈是哪里来的?”
“妈妈是你的外婆、妈妈的妈妈生出来的。”
“那我的外婆又是哪里来的?”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最早的人类是从古类人猿变的。然后,每个人都是妈妈生出来的。”
相信,小时候的大家都向妈妈问过类似这样的问题,而且往往对妈妈的回答不满意,总是一直“为什么”地问下去。其实,这在无意之间,大家就用了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追问。事实上,这种追问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质疑思维的表现。
一般来说,任何事物都有其原因和结果、表象和本质,有其发展规律和脉络。通过结果,可以探出事物的原因;通过表象,可以发掘事物的本质。只要善于运用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线索步步深入地追究下去,从已知到未知,从现实到可能地加以思考,最后就容易产生出创造性成果。
追问思维就是由第一个“为什么”引出的问题,再提问并一直追问下去,用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直到找出问题根源,并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过程。
有一天,牛顿与朋友在花园里的一棵苹果树下休息,一起谈着物理学中的各种问题。突然有一个苹果落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牛顿的头上。
牛顿看着这个苹果,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苹果为什么落下来呢?它为什么不往天上飞呢?是什么力在吸引它吗?吸引它的可能是地球。这个力朝向地球的中心,所以地球上所有物体都会往地上掉,牛顿这样推测。
既然地球吸引着苹果,那么苹果是不是也一定吸引着地球呢?牛顿继续追问,在头脑中进一步思考着。但是,为什么只看见苹果落地,不见地球向苹果飞去呢?
可能是因为苹果吸引地球和地球吸引苹果,引力的大小是一样的。只是苹果很小,地球引力很容易使它运动,而地球的质量非常大,苹果对它的引力则显得微乎其微、小得可怜,对它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了。
那么,可不可以把天上的月亮看作是一个很大的苹果呢?地球对它也有一个引力,可它为什么不像苹果一样落向地球呢?月亮难道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吗?牛顿继续思考,他认为月亮肯定也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只是月亮在天空中做着圆周运动,这样就会产生一个离心力。
这很像下雨时转动雨伞,水珠会沿伞边沿的切线方向飞出去一样。而月亮既受着地球的引力,又因为自身圆周运动而产生离心力。于是月亮既不飞走,也不掉向地球。
就这样,牛顿从一个苹果落在头上想起,一步一步地追问,深入地思考,想到了地球,想到了月亮,想到了太阳,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后来,他又进一步思考万有引力的大小,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
由砸在头上的一个苹果,引发了牛顿一连串的追问,进而发现宇宙间一条普遍的规律。真的很神奇啊!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颠覆熟知:离经叛道有何妨
诗人布莱克说:“打破常规的道路,通向智慧之宫。”一个人若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要打破定式思维,勇于求新求异。
有一个小男孩从幼儿园回家,向父母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一样新东西,想在爸爸面前显示下。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
“苹果里面是果核啊!”爸爸笑着说。
“你确定吗?让我切给您看看吧!”说着,小男孩把苹果横着一切两半。
爸爸看着儿子的切法,心想:“哪有这样切苹果的?”大家都知道,通常的切法是从茎部切到底部凹窝处。而小男孩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
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爸爸面前:“爸爸您看,里头有颗星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形状。
大家发现过这个秘密吗?很多人在吃苹果时,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发现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
人们习惯用过去的方式去做新的事情,这也是人们不能跳出框框、及时创新的原因。有时候有人抱怨自己脑子太笨,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没开动脑筋,总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中打转转。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跳蚤放在一个广口瓶中,用透明的盖子盖上。这时跳蚤会奋力跳起来,撞到盖子,一次又一次。但慢慢的,科学家发现跳蚤虽然还在向上跳,但跳起的高度,已经不足以撞到盖子了。
最后当科学家拿掉盖子时,跳蚤也不会跳到广口瓶以外去了。这是为什么呢?理由非常简单,跳蚤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已经适应了这种情况,不再改变自己了。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嘲笑可怜的跳蚤,其实,人也是这样的。人的头脑在筛选信息、分析问题、作出决策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以前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而不善于另辟新路。那种熟悉的方向和路径便是人的思维定式。
在创新的路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思维定式是必须克服的障碍。在学习的过程中墨守成规,无疑是将自己推向了死胡同。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别人打破常规写出了新意,而自己还是墨守成规按着旧的思想去写,那肯定是要落后的。
打破常规不仅能帮助人们走出困惑,同时也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有心理学家说:“任何人都可以打破他们的精神枷锁,成为自由思考的人,能想出令人赞叹的好主意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关键是要认识到这些法则的存在,然后用正确的新思想打破这些法则。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回归童年。在童年玩游戏时,人们就会不断制定出新的规则。
当然,不能否认常规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规则是前人们总结出来的,应该怀着尊重、怀疑的态度去看待。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用一些老的规则来解决新的问题,很可能就行不通了。所以,大家要勇于放下成规,去寻找新的规则。
那么,要如何打破这种“习以为常”的思维呢?国外思维训练师发明了一种“乔治热身练习”法,有助于认识日常习惯中的合理部分与不合理部分,培养人们的质疑思维,大家不妨一试。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在家里看喜剧时,你会不会大声笑出来?会不会跟在电影院里看喜剧一样频频大笑,为什么?
第二,如果你穿43码的鞋,有一双鞋标的是42码,但是却很合脚,你会不会拒买这双鞋?为什么?
第三,你有没有向医生请教过与治疗无关的问题?为什么?
第四,你喜欢歌剧吗?为什么?
第五,如果有人拿走你的财物,你会大发雷霆吗?
第六,你的信仰是否跟父母相同?为什么?
循规蹈矩的人固然不容易犯大错误,但是也难于成就大事业。人们常说要有个性、发扬个性,其实真正个性就是善于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不被生活与学习中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思想真正迸发出卓越的光彩。
挑战权威:权威也会犯错误
在知识的夜空中,有无数颗星星熠熠生辉。他们是知识界的泰斗、学术中的权威,他们是人们学习的偶像、心目中的英雄。权威们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但是,在这个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大家是不是也应该换个角度看待权威?的确,人们尊重权威、需要权威,但更需要拥有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伯特兰·罗素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也是西方颇具影响力的学者。
有一次,罗素去讲学,听讲的大多是研究部门的学者。罗素一登上讲台,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问题:“2+2=?”接着,罗素开始征求听众的答案。
会场变得异常寂静,每个人心里暗暗琢磨:黑板上写的不可能是简单的算术题,大数学家可能发现了鲜为人知的新观点。
尽管罗素一再强调希望有人将答案告诉他,但是听众中没有一个人敢贸然作答。当罗素请台前一位先生谈谈自己的答案时,这位先生竟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地说自己还没有考虑好。
罗素见状,笑着说:“二加二就等于四啊!”
众人恍然大悟。
罗素的这一逸闻饶有趣味,这位崇尚创新的大学者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幽默地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过于崇拜权威会使人陷于迷信,会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的智慧——在权威面前连简单的事实也不敢承认,难道还敢质疑权威,开拓创新吗?
世上少不了权威,因为人们需要导师、顾问。尊重各个领域的权威是理所当然的,但迷信权威不可取,因为这种心态会扼杀创新精神。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开尔文是一位极富革新精神的物理学家,但他晚年却宣称:“X射线将会被证明是一种欺骗……无线电没有前途。”
发明家爱迪生,曾强烈反对使用交流电,甚至要求完全禁止使用。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竭力反对玻尔等人提出的量子力学统计解释,他也曾断言“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能从原子中获得能量”。“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也曾说过:“谁企图研究从原子转换中获得能量,那他是在干一件荒唐的事。”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权威也会犯错误。所有的事实都不是绝对的,它总是有相对情况而言的。所以,说出“绝对”二字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就已经错了。
可见,权威也会犯错误,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权威束缚了头脑,创新往往就是从怀疑权威开始的。
挑战权威不仅是怀疑一些权威人物的说法,还要敢于怀疑书本,质疑老师。正如孟子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是全对的。
迷信权威、迷信知识会使人们的思维变得懒惰而迟钝。创新思维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一切现成的概念、所谓的权威说法都打上一个问号。勇敢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读了以上内容,大家还唯权威是从吗?还在一味地相信书本和老师吗?那就太“落伍”了,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要大胆地去质疑,这才是真正的青春风采!
坚持己见:千万莫随大流
对创新者来说,有独立见解、提出独创性见解是最为根本的品质。社会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次实验:他找来七名大学生坐在一起,请他们判断两张卡片上的线段长度。第一张卡片上画着一条“标准线段”,其余的每张卡片上画着三条线段,其中只有一条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心理学家要求大学生们找出其余卡片上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并且按照座位顺序说出自己的答案。
其实,那七位大学生中,只有倒数第二位是蒙在鼓里的受试者,其余六位大学生事先已经沟通好了,他们的答案保持一致,但2/3都是错误的。这项实验的目的是测试那位受试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周围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实验的结果是,有33%的受试者由于屈服于群体的压力而说出了错误的答案。
其实,在生活和学习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经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常常会跟着别人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这就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虽然能求得一时的安全和心理慰藉,但如果一味地从众,这不但扼杀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还会使自己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机遇。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会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
但如果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最后被煮死了。
然而,青蛙真的有那么愚蠢吗?有一位生物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同学们两三位一组,分配一个容器和一只青蛙,文火加热,使水温缓缓升高,以符合“温水煮青蛙”的基本条件。同学们激动而焦急地看着显示水温的温度计和容器中的青蛙。当温度缓步升到60摄氏度时,开始有青蛙跳出。水温到65摄氏度的时候,所有容器中的青蛙全部跳出来了。
生物老师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摄氏度后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践、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要创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从别人的定论中,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才能够产生自己的新观点。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习惯遇事问一个“为什么”,要经过自己的头脑和思考,绝对不可以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意见,即使别人对自己的做法有所非议,但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还是要坚持下去。
有人说:“如果做事怕别人提出反对意见,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那你就失去了你自己。”可见,一个人最大的危险就是有依赖别人的思想。因此,要克服这种“从众心理”就要有自信,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不要因为害怕与众不同而埋没了自己的创意。
很多实践也表明,人们提出一个新观点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和怀疑,但是如果能坚持自己的独创精神,那么,他的勇气将得到回报。
另起一行:刷新知识和经验
有一个小品,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问:将一只大象放进冰箱里,一共需要几步?
如果让看过这个小品的人回答,可能很快就有了答案。如果之前没有看过这个小品,那么大多数人对于这个问题,都会回答:“这不可能,冰箱那么小,怎么可能把体型庞大的大象放进去呢?”或者说,“怎么能把活生生的东西放进冰箱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问可不可以把一只大象放进冰箱,只是问怎样做,所以答案是:打开冰箱的门,把大象放进去,然后关上冰箱门。
据说许多专业人士都没答对这个简单的问题,反而是一些学龄前的孩子们的答案是正确的,实在是让人们汗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们思想简单,他们相信这个问题是真的,所以就照问题所问的回答了。而大多数成年人,由于大脑中已拥有过多的知识,不自觉地就将问题想得复杂了,反而没了主意。
对此,法国一位生物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本质:“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没错,有些时候,经验和习惯是宝贵的,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好帮手,能够省却很多无用功。但经验和习惯又有局限性,常常会妨碍创新思考,成为创新的枷锁。因此经验和知识需要鉴别,需要不停地刷新,如此才能有所创新。
驴子在运货的途中,每次都要经过一条河,那条河上架有一座木桥。驴子运货物过河,一直都是走这座木桥。
在一次暴风雨过后,这唯一的木桥被水冲塌了,驮着货物的驴子只好蹚水过河。
这次,驴子运的货物是两袋盐,这两袋盐很重,它不想绕远去蹚浅一些的河水,因此,它直接从桥塌的地方蹚了过去。在河水深的地方,水漫过了驴子驮的货物,结果驴子上岸后,盐已经化掉了多半。
正因为如此,在剩下的后半段路上,驴子感到浑身轻松,很快就把货物运到了目的地。
第二天,驴子又驮着货物过河,它想如法炮制再偷一次懒。但是,当它走到河中间时,发觉背上的货物越来越重,以至于它无法蹚到河对岸。
结果,驴子就这样被淹死了。
原来,驴子这次驮的货物是棉花,只是它到死也没弄明白,这次驮的货物为什么浸在水里后,就越来越重了。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把过去的成功经验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但是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固守着老经验、老传统,把它当成金科玉律,那就大错特错了。
思维的力量是强大的,中国自古就有了“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的说法,现代也有各种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些都体现了对思想思维的重视。
要知道,真正的创新者善于利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因为他们知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不是灵丹妙药,大家头脑中原有的一些知识、观念有时也是值得怀疑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来分析一下。
第一,大家头脑中的各种理论知识,绝大部分并不是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得来的,它们多传承自他人,如此一来,谁又能保证其绝对正确呢?
第二,那些来自自己经验的东西同样是靠不住的,因为经验往往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未必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请大家用质疑的眼光,去反思和审查过去的一些东西,对一切认为想当然的事情都需要打一个问号。同时,大家还要不断地刷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将自己时刻置于“正在怀疑”的状态中,这样的思维才是真正有利于创新的思维。
另起一行:刷新知识和经验
有一个小品,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问:将一只大象放进冰箱里,一共需要几步?
如果让看过这个小品的人回答,可能很快就有了答案。如果之前没有看过这个小品,那么大多数人对于这个问题,都会回答:“这不可能,冰箱那么小,怎么可能把体型庞大的大象放进去呢?”或者说,“怎么能把活生生的东西放进冰箱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问可不可以把一只大象放进冰箱,只是问怎样做,所以答案是:打开冰箱的门,把大象放进去,然后关上冰箱门。
据说许多专业人士都没答对这个简单的问题,反而是一些学龄前的孩子们的答案是正确的,实在是让人们汗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们思想简单,他们相信这个问题是真的,所以就照问题所问的回答了。而大多数成年人,由于大脑中已拥有过多的知识,不自觉地就将问题想得复杂了,反而没了主意。
对此,法国一位生物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本质:“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没错,有些时候,经验和习惯是宝贵的,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好帮手,能够省却很多无用功。但经验和习惯又有局限性,常常会妨碍创新思考,成为创新的枷锁。因此经验和知识需要鉴别,需要不停地刷新,如此才能有所创新。
驴子在运货的途中,每次都要经过一条河,那条河上架有一座木桥。驴子运货物过河,一直都是走这座木桥。
在一次暴风雨过后,这唯一的木桥被水冲塌了,驮着货物的驴子只好蹚水过河。
这次,驴子运的货物是两袋盐,这两袋盐很重,它不想绕远去蹚浅一些的河水,因此,它直接从桥塌的地方蹚了过去。在河水深的地方,水漫过了驴子驮的货物,结果驴子上岸后,盐已经化掉了多半。
正因为如此,在剩下的后半段路上,驴子感到浑身轻松,很快就把货物运到了目的地。
第二天,驴子又驮着货物过河,它想如法炮制再偷一次懒。但是,当它走到河中间时,发觉背上的货物越来越重,以至于它无法蹚到河对岸。
结果,驴子就这样被淹死了。
原来,驴子这次驮的货物是棉花,只是它到死也没弄明白,这次驮的货物为什么浸在水里后,就越来越重了。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把过去的成功经验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但是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固守着老经验、老传统,把它当成金科玉律,那就大错特错了。
思维的力量是强大的,中国自古就有了“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的说法,现代也有各种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些都体现了对思想思维的重视。
要知道,真正的创新者善于利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因为他们知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不是灵丹妙药,大家头脑中原有的一些知识、观念有时也是值得怀疑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来分析一下。
第一,大家头脑中的各种理论知识,绝大部分并不是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得来的,它们多传承自他人,如此一来,谁又能保证其绝对正确呢?
第二,那些来自自己经验的东西同样是靠不住的,因为经验往往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未必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请大家用质疑的眼光,去反思和审查过去的一些东西,对一切认为想当然的事情都需要打一个问号。同时,大家还要不断地刷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将自己时刻置于“正在怀疑”的状态中,这样的思维才是真正有利于创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