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是思考者——逻辑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需要我们开拓非常规思路,但任何思路的转换、创新,又总是与演绎、分析和推理等息息相关。可见,创新自始至终都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在对待事物和处理问题时,会沉着冷静,有条不紊。

思维学堂:创新离不开逻辑思维

提到逻辑思维,大家似乎很容易就想到这是哲学家的专利。事实并非如此。逻辑思维人人都有,人人都在用,只不过思考程度有深有浅罢了。例如人们总是强调说话要有条理,写作文的时候老师也要求有理有据,做数学、物理等理科习题的时候更离不开分析、推理和思考了……那么,到底什么是逻辑思维呢?具体说来,“逻辑”一词是由英文“logic”音译过来的。它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指思想、理性、规律性等,常被称为“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换句话说,逻辑思维就是理性的思维,也就是有规则和规律的思维。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看来,似乎逻辑思维与创新沾不上边儿。事实并非如此,逻辑思维不仅本身具有创新功能,而且还能为人们的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

美国华盛顿广场上的杰斐逊纪念堂年久失修,建筑物表面斑驳陆离。后来还出现了裂缝。虽然美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还是没办法控制。后来,专家调查发现:冲刷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腐蚀作用。而该纪念堂墙壁每天冲刷的次数,要大大多于其他建筑物,加剧了对外墙的腐蚀。

问题是该纪念堂为什么每天要进行冲洗呢?因为纪念堂每天被大量的鸟粪弄脏。为什么这栋纪念堂有那么多的鸟粪呢?因为纪念堂周围聚集了特别多的燕子。为什么燕子要聚在那里呢?因为这里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那里的蜘蛛多呢?因为那里有很多蜘蛛爱吃的飞虫。为什么那里的飞虫多呢?因为那里的灰尘适合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的尘埃适宜繁殖呢?并不是这里的灰尘特别多,而是从窗子里照射进来的过于充足的阳光,升高了温度,加上灰尘中的有机物,就形成了特别适合飞虫繁殖的温床。有了温床,飞虫就以超常的速度繁殖,这给蜘蛛提供了大量的美餐,又引来了许多燕子,在纪念堂墙壁上留下了大量粪便。

问题的本源找到了,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拉上窗帘,遮住过多的阳光。

这像不像我们熟知的食物链?其实就是,从某方面来说,逻辑思维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最后找到新的方法。而这也恰恰是逻辑思维的真正魅力所在。

实际上,创新思维是一个过程,创新的过程离不开逻辑论证。一个人只有具有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直觉和灵感的作用。下面我们简单地看一下逻辑思维对于创新的积极作用。

首先,逻辑思维能对人们提出的创新性思想进行逻辑论证。当一个人偶然迸发出一个灵感后,紧接着就要用逻辑思维进行加工,这样才能有说服力。例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等新的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都是如此。

其次,运用逻辑思维能直接提出一些比较具有创新性的新思想。例如,门捷列夫利用他发现的元素周期律,从理论上预测了许多当时化学界中未知元素的存在,并对这些元素的某些性质做了描述。后来,这些元素果然被发现了,并且它们的性质也和门捷列夫所预见的相符。

最后,逻辑思维还有利于人们筛选和评价新的思想。不管采取哪些创新思维的方法,都有可能提出两种以上甚至更多的新思想。这时就要借助逻辑思维对每个新的思想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进而做出判断,决定取舍,这就是逻辑思维的任务。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当注重培养和发挥逻辑思维的力量。通过积累,大家会发现,创新无处不在!

创新基因:启动大脑思考装置

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做事过过脑子”、“多用大脑想一想”。这些话无疑都表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大脑具有天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大脑会越用越灵活,就如同学外语,一旦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再学第三门、第四门就容易多了。

大脑思考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人们对它后天的开发与培养。能否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是否从小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综观世界上那些有杰出贡献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思考。

世界巨富比尔·盖茨从小显露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停地思考。当母亲叫他吃饭时,盖茨置若罔闻,甚至整日躺在他的卧室里不出来。当母亲问他干什么的时候,比尔·盖茨总是说:“我正在思考!”

甚至有时他还责问家人:“难道你们从不思考吗?”

比尔·盖茨的头脑似乎时刻都在高速地运转。在微软公司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和大多数人谈话就像从喷泉中饮水,而和比尔·盖茨谈话却像从救火的水龙头中饮水,让人根本应付不过来,他会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

思考是比尔·盖茨取得今天巨大成就的秘诀之一。的确,思考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开启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灵感,从而使人们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通过思考人们利用了水能,让冷酷的洪水变为温顺的奴仆;通过思考,人们加快了水汽化的速度,从而实现了人工降雨……这就是思考的力量。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积极地开启大脑的思考装置,做一个思考者呢?也许有人会说:“有的人天生就思维敏捷,而我就是属于思维迟钝的那类,是培养不出来的。”

这种说法未免过于消极了。的确,人们的思考能力是有高低之分。因为人的思考能力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它的形成与生活、学习环境以及主观能动性是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要培养思考能力,不但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还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个人而言,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比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要重要得多。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呢?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呢?请记住下面的小建议:

第一,增加学识和见识。学识越丰富的人,思考力越强。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

第二,积极迎接挑战。要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智力面对问题,迎接挑战,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应付局面。

第三,要保持好奇心。对某些问题不妨刨根问底、深入钻研,蜻蜓点水式的思考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

第四,要学会独立思考。不怕与他人的观点不一致,对于他人的观点要认真分析,而不是不加批判地去借鉴或简单地盲从。

第五,要善于讨论。能以有条理和理智的方式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开展讨论,即使大家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分歧,也能认真地听取与自己相反的意见,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能打破思考的常规,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简单、有效地培养思考能力的方法,就是经常通过新的知识和信息去刺激脑细胞。例如:读书、看报或注意听别人的谈话,对发生在身边的事勤于思索,多问“为什么”。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保持灵活的头脑大有裨益。

另外,不妨每天给自己做一次“头脑风暴”,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具体可以这样做: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从自己所见到的、听过的任何一件事或物品开始这样的提问:“对面大楼的墙面最适合贴什么样的广告?”“这家茶馆除了卖茶,还可以卖什么?什么会是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我是刚才那个人,我会怎么解决呢?”

在一次“头脑风暴”中,除非有了20个左右的想法,否则就不要停下来。此外,不要急着对这些想法进行过滤,不管这些想法有多么荒诞,都先把它们写下来,并试着接受这些想法。

还可以每周将自己的学习计划做一次改良,或者每天把各种改进的构想记录下来,在每星期一的晚上,花几个小时检视一遍写下的各种构想,同时考虑如何将一些可行的构想应用在学习上。

在思考的过程中,有一些想法可能是轻而易举能想到的,有一些会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一些会很难想——而这部分也正是精华所在,不能轻易放弃!

多多进行这样的思考,最终会形成一种新的思考习惯。不管是这种习惯本身,还是在头脑风暴中形成的构思,都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总之,思考,就像一个隐藏在人头脑中的空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遇到事情三思而后行”,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的金科玉律。

深思熟虑:独立思考的魔力

有位科学家曾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将失去生活的最大乐趣。”遗憾的是,现在的人们或许生活太过安逸了,一切都依靠智能化,学习上有了问题点学习机、上网搜答案,却偏偏缺少了独立思考。而这恰恰与时代发展对人们的要求相悖。

要知道,人类之所以能一步步进化发展到今天这样高度文明的层次,皆有赖于无数个体的思考所汇聚的智慧积累和传承。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呢?下面就告诉大家一些小秘诀。

1.放慢思维速度

传统习惯认为思维的速度越快越好,其实这是不恰当的。有时“快”就意味着浮躁、心急,思考反而会变得肤浅。反之,遇到问题,如果能沉下心来深思熟虑,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见解,自然就不会人云亦云了。

2.用自己的话讲知识

经常用自己的话,把一段时间内学到的知识讲出来。可以讲给父母或同学听,讲得越通俗、越简单越好。把课本的话变成自己的话,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来,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边学习边思考

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边看边想的习惯。以学习为例,书本上常常是先讲定理,然后再讲推演过程。我们不妨倒过来想一想:为了得出定理,需要解决哪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新问题,又需要解决哪个问题?以此类推,步步追根,最后引出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定理证法的关键所在。而这个过程恰恰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4.置于思考的氛围中

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给自己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我们可以和同学、朋友一起开动大脑,共同思考,形成互动,创造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的氛围。

而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独立思考就是从质疑提问、探索提问、好奇提问、假设提问、猜测提问等无数提问开始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会让自己慢慢走上独立思考的道路。

为了进一步刺激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向他人请教问题时,有意识地留一点,不要把问题问透,请对方在关键地方指点一下,然后自己去思考。这样虽然费力些,但收获会大得多。

还可以收集动脑筋的故事。动脑筋的故事很多,有的是真人真事,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空的时候翻阅这些资料,讨论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在锻炼思考能力。

5.创造性地思考

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凡事多问个“为什么”。同时要自己努力寻找答案,不要坐着等待别人来告诉自己答案。要学会不断地探索谜底,钻研问题。

善于思考的人会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学会了思考,创新的灵感就会源源不断!在生活和学习中,请大家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

有因有果:善于分析强化思维

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很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令人无法一眼就看出其特点,更无法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分析。很多事情经过层层分析之后,就会变得简单化、规律化,从而可以轻松、顺畅地解答出来。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感慨地说:“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奇怪的。”这说的就是分析能力的魅力,也是我们特别强调分析能力的原因。

事实也是如此面对同一个问题,分析能力差的人往往是束手无策,而分析能力较强的人则是应对自如。所以,分析能力较强的人,容易取得成就。而且,他们往往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创意,并进入常人所难以达到的境界。

一个处理问题条理清晰、分析能力出色的人,总是让人感到羡慕,这也是许多科学家、思想家的过人之处。作为普通人,特别是处在学习黄金期的青少年,拥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学习起来会顺畅许多。

然而,分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训练,那么,如何通过后天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呢?培养分析能力并不需要什么特定的环境,也不需要什么巧妙的方法,只要抓住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可以了。

例如,在同一片草坪上,每一棵草都长得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由此我们就可以展开分析,分析后就会发现草的长势与阳光、土壤、水分等因素有关,长得不匀称是很正常的,而且这才是合理的。

再例如当自己与同学闹别扭的时候,如果能冷静地分析一下,问问自己:“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是自己的错还是双方的错?”想一想这样做会产生的后果,例如失去了与对方之间的友情,少了一个能帮助自己的人,会对他人造成麻烦。再想想,自己要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如果向对方道歉,用什么样的方式,既能保住自己的面子,又能让对方接受呢?经过这样的分析,你不但不会再冲动地做事,反而可能会找到一个富有创意的道歉方式呢!

下面与大家分享几个常用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第一,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这种分析法就是对某种事物或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然后得到解决方案。

第二,意义分析法。通过某种行为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自己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第三,归纳分析法。例如写议论文时,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回归到要证明的论点上。这种分析方法称之为“归纳法”。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养成善于分析的习惯,会让自己受益终生。有了它,我们能更好地掌控生活,驾驭自己的思维!

成长跳板:归纳总结方获新知

有一位著名企业家说过这样一段话:“能力有很多种,但我最看重的是归纳总结的能力,就是看他能否在所做过的事情中提炼、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归纳总结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在上面这段话中,同样解答了什么是归纳总结能力。

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不仅可以巩固旧的知识,还可以达到预习新知识的目的。同时,通过总结可以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有利于大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学习变得更轻松。

事实上,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创新学习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下面的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50、54、49、52、58、40、44,求这组数的和。

同学们看完题,纷纷拿起笔来开始计算,但有一位同学却没有动笔,马上就说出了答案:347。

同学们非常震惊,数学老师笑着点点头,让该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位同学说:“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50×7+4-1+2+8-10-6=347。”

听完这位同学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恍然大悟。这时,数学老师要求大家再找一找其他的方法,结果大家又说出了很多简单又快速的计算方法来。

按照常规,通常大家会把几个数一个一个加起来。这样的方法一不小心,就可能加错了。而那位同学的方法却比较巧妙,先观察特点,然后再计算。真的很有创意!这个创意就源于他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这样的方法既高效又记忆深刻。

其实,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去解决一些问题。针对题目进行观察和思考,找到解题规律,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同时,观察、思考的过程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归纳能力。

如果在将问题延伸一下,我们还会有更大的收获:上面的数学题可以这样计算,那么,这个方法是不是通用、适合不适合其他题型呢?如果适合,那就是一类题的通用解法,称为算法,也就是解这类题的一种模型。以后遇到与此相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套用这种模型来计算了。

看吧,这就是归纳总结的魔力。很多高考状元在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时,也都提到了这种方法。他们锻炼自己归纳总结能力的方法很简单:

首先,及时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例如在学完某一门课程的一章或者几章后,把课本上写的、老师在课堂上补充的知识和自己在课外书中学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分类,有条理地整理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自己将会对学过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有时,还能促使自己发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不要小瞧这样的发现,创新思维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锻炼出来的。

其次,可以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每读完一本书,自己都应该自觉地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书中所讲的重要内容、故事梗概等,不妨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者与家长、老师和同学一起谈论。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所了解内容的一种归纳总结。

最后,不要忽略了生活中一些可以锻炼自己归纳总结能力的机会。例如,在听父母与别人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他们的谈话内容。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不妨看一看谈话类节目,跟着主持人一起归纳总结嘉宾的说话思路,这样在无形中就锻炼了自己!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了解到归纳总结的好处了吧?那还犹豫什么呢,赶快行动起来,有意识地开始锻炼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吧!

能力延伸:理解是创新的翅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知识点或某一事物,当自己了解了、理解了之后,便会感觉真的很简单,而且不经意间就会跳出一些古怪的想法来。例如学习中,记忆一些知识点时,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不但记得更牢固,而且更省时省力——这就是人类理解能力的魔力!

理解能力实际上是人的智力前提,一个人的理解力决定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理解能力是思维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进行创新所必需的条件和品质。那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呢?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学会归纳总结

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方法总结成不同的模式,然后把需要理解的细节放入不同的模式,这样就简化了细节。例如在做习题时,很多课程习题的数量很大,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找到了这些规律,然后把所有的习题都放入恰当的模式之中,自然就很容易完成了。而这个过程恰恰也是锻炼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大家每天面对的事情千变万化,模式太少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因此只有不断地创造新的模式,大家的理解力才能不断地提高。

2.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能力与大家的语言能力和美学修养也是密切相关的。语言能力是理解力的基础。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强,就意味着其思维敏捷、有条理,这是与理解能力分不开的。由此不难看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提升理解力是非常重要的。

3.培养全面思考的能力

其实,每个人都有全面思考的能力,只不过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有高有低,全面思考的能力就有强有弱了。

大家要理解事物,把握其结构层次,理解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就需要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全面思考能力,着眼于整体问题的解决。

4.提高洞察力

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家需要不断地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对问题要具有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事物、现象。

5.强化解释能力

能否对所学知识以及眼前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是判断一个人理解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所谓解释能力就是解释经验现象的能力,也就是运用观念进行逻辑推演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大家需要将学到的知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转化为自身的一种东西,当自己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的时候,就意味着自己已经理解了。

6.不断尝试新事物

理解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锻炼的结果。为了提高理解能力,大家需要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并不断地总结新事物,这样才有机会提高自身的理解力。

除了上面所说的之外,要提高理解力还需要尝试从多个角度看问题,需要努力跳出已有的细节,不断地抛弃既有的观点,使自己全面看待、理解、认知事物,这些也是理解力不断提高的表现。

找找别扭:比较中获得新想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实际上,比较法也是提高人们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任何事物的特点都是在相互比较中才显示出来的。例如研究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和区别,就需要运用比较法。在比较过程中,无形间增强了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对于青少年来说,比较法有利于大家产生创造性思维。因为比较思维能全面科学地深入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之间的异同点。而异同点的积累将产生新的规律总结,激发思维的行动性,最后再与灵感发生规律嫁接,这样新事物、新方法就会由此而产生。

在比较思维中,类比法最为可贵。通常大家所熟悉的比较是同类事物或某一事物所属几个现象间的比较,而类比不但可以如此比较,还可以在非同类事物或某一事物非同一现象间进行对比。

举个例子,当看到空中飞舞的蜻蜓时,大家会想到什么呢?相信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联想到了飞机——事实上,飞机就是科学家从蜻蜓身上受到启发并通过类比发明的。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类比方法产生的发明不胜枚举。例如,著名的大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把天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火花进行比较,推导出闪电也能用导线传导,从而发明了避雷针。再如电脑,也是根据人脑的特点通过类比法设计成功的。还有从人走路到步行机,从蛙眼到电子蛙眼,从手臂到新式掘土机……这些发明创造都是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通过仔细观察,利用类比法研发出来的。

可见,类比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方法,人们通过对各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从类比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创造设想,才获取了更多的创造成果。

类比能启迪人们的思维,促进联想,从而扩大人们的视野,激发创新。有一个农民去山上砍柴,品尝了一种酸棘子后,联想到果子能酿酒,酸棘子是不是也能酿酒呢?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一家酿酒厂。经过多次实验,酒厂终于获得了成功,酿出了美味的酸棘子酒。

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上面提到的很多发明都是这样诞生的。通过介绍,大家是不是觉得比较思维很神奇呢?那么,就请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比较思维吧。

智力体操:锻炼你的逻辑思维

逻辑能力是一个人创造、发明、取得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知识体系、检验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因此大家的逻辑能力可能还有欠缺。

这不应是大家让自己的大脑闲置起来的理由,因为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7岁~12岁时抽象逻辑思维处于始初阶段,其中9岁~11岁时辩证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由此可知,青少年时期正是大家培养自己逻辑能力的黄金时期,不可错过。

那么,到底要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下面就告诉大家一些小秘诀,不妨试一试。

1.推陈出新法

当大家接触到一件事物时,要有意识地尽可能赋予它们新的性质,摆脱旧有方法束缚。可以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语言、新结论等反映出事物的独创性。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往往能收到推陈出新的效果。

2.生疑提问法

简单地说,这种方法就是敢于并且善于提出新观点和新建议,去质疑人们固有的观点。

具体的方法是每当观察到一件事物或一个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个“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另外,每当遇到一个棘手问题时,都要尽可能地找出其规律性,或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慢慢地,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提升了。

3.集思广益法

俗话说,集体力量大。集中众多人的集体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当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各人的起点、观察问题角度不同,研究方式、分析问题的水平不同,就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后,通过比较、对照、讨论,在这之间就会学习到对方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改进。

4.头脑实践法

这里所说的头脑实践,就是积极地利用一些活动或者游戏等调动自己的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游戏活动有很多,例如国际象棋、围棋等既好玩,又能提升自己的逻辑能力。

弈棋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弈过程中,虽说与对方对面无言,但心理斗争、智力的较量却异常激烈。对弈时常会遇到危急和困难局面,此时究竟是“弃子争先”还是“稳固防守”,都需要对弈者绞尽脑汁、深思熟虑,竭尽逻辑推理之能,方能摆脱困境。

此外,还可以多看一些逻辑推理性较强的课外书,例如《福尔摩斯探案集》等。但要注意,看推理小说、听破案故事时,不能只是机械地看或听,一定要让自己的头脑动起来,自己去推理结果,答案可能不一定正确,但要做到有理有据。通过长久的磨炼,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升。

思维测试:你的逻辑性强吗

有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进行推理的速度可以相当准确地表明他的推理能力。想知道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吗?不妨做做下面的测试题,了解一下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具体做法是:每一题题干后都有一个或若干个结论,假设这些题的说法是正确的,请根据题干的说法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果认为根据这些说法所得出的结论是真实和符合逻辑的,就打“√”,否则打“×”。举个例子来说:

例一:我比约翰高,约翰比乔高。所以:

◆我比乔高(√)

例二:我兄弟是棒球队的队员,棒球队有棒球投手。所以:

◆我兄弟是棒球投手(×)

例三:如果今夜星光灿烂,明天将很暖和,今夜星光灿烂。所以:

◆明天天气不会暖和(×)

◆明晚将会星光灿烂(×)

◆明天将会很暖和(√)

看明白例题后,请开始做题吧,请注意控制在20分钟左右。

1.大象是动物,动物有腿,因此:

◆大象有腿()

2.我的秘书还未到参加选民选举的年龄。我的秘书有着漂亮的头发。所以:

◆我的秘书是个未满21周岁的姑娘()

3.商店几乎都没有霓虹灯,但商店都有遮篷。所以,◆有些商店有遮篷或霓虹灯()

◆有些商店既有遮篷又有霓虹灯()

4.所有的A都有三只眼睛,这个B有三只眼睛。所以:

◆这个B与A是一样的()

5.土豆比西红柿便宜,我的钱不够买两磅土豆。所以:

◆我的钱不够买一磅(1磅=0.4536千克)西红柿()

◆我的钱可能够,也可能不够买一磅西红柿()

6.韦利·美斯是个和斯坦·茂斯尔一样强的棒球击手。斯坦·茂斯尔是个比大多数人都要强的棒球击手。所以:

◆韦利应是这些选手中最出色的()

◆斯坦应是这些选手中最出色的()

◆韦利是个比大多数人都要强的棒球击手()

7.水平高的音乐家演奏古典音乐,要成为水平高的音乐家就得练习演奏。所以:

◆奏古典音乐比奏爵士乐需要更多时间练习()

8.如果你有个孩子,你的孩子被宠坏了,打他屁股会使他发怒;如果他没有被宠坏,打他屁股会使你懊悔。但是要么是被宠坏了,要么是没有宠坏。所以:

◆打他屁股要么会使你懊悔,要么使他发怒()◆打他屁股也许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9.正方形是有角的图形,这个图形没有角。所以:

◆这个图形是个圈()

◆无确切的结论()

◆这个图形不是正方形()

10.格林维尔在史密斯城的东北,纽约在史密斯城的东北。所以:

◆纽约比史密斯城更靠近格林维尔()

◆史密斯城在纽约的西南()

◆纽约离史密斯城不远()

11.绿色深时,红色就浅。黄色浅时,蓝色就适中。但是要么绿色深,要么黄色浅。所以:

◆蓝色适中()

◆黄色和红色都浅()

◆红色浅,或者蓝色适中()

12.你正在开车行驶,如果你突然停车,那么跟在后面的一辆卡车将撞上你的车。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将撞倒一个过马路的妇女。所以:

◆行人不应在马路上行走()

◆那辆卡车车速太快()

◆你要么被后面的车撞上,要么撞倒那个妇女()

13.我住在乔的农场和城市之间的那个地方。乔的农场位于城市和机场之间。所以:

◆乔的农场到我住处的距离比到机场要近()

◆我住在乔的农场和机场之间()

◆我的住处到乔的农场的距离比到机场要近()

14.聪明的赌徒只有在形势对他有利时才下赌注,老练的赌徒只有在他有大利可图时才下赌注。所以:

◆他要不是个老练的赌徒,就是个聪明的赌徒()

◆他可能是个老练赌徒,也可能不是个老练赌徒()

◆他既不是个老练赌徒,也不是个聪明赌徒()

15.当B等于Y时,A等于Z;当A不等于Z时,E要么等于Y,要么等于Z。所以:

◆当B等于Y时,E既不等于Y也不等于Z()

◆当A等于Z时,Y或者Z等于E()

◆当B不等于Y时,E既不等于Y也不等于Z()

16.当B大于C时,X小于C;但是C绝不会大于B。所以:

◆X绝不会大于B()

◆X绝不会小于B()

◆X绝不会小于C()

17.只要X等于红色,Y就一定等于绿色;只要Y不等于绿色,Z就一定等于蓝色。但是,当X等于红色时,Z绝不会等于蓝色。所以:

◆只要Z等于蓝色,Y就可能是绿色()

◆只要Y不等于红色,Z就可能不是蓝色()

◆只要Y不等于绿色,X就不可能是红色()

18.有时印第安人是阿拉斯加人,阿拉斯加人有时是律师。所以:

◆有时印第安人不见得一定是阿拉斯加人的律师()

◆印第安人不可能是阿拉斯加人的律师()

19.前进不见得死得光荣,但是后退没死也不见得是耻辱。所以:

◆后退意味着死得光荣()

◆前进意味着不死就是耻辱()

◆前进意味着死得光荣()

20.B排士兵向敌军进攻时被敌人消灭了,也许B排只有一个叫史密斯的士兵在基地医院身体康复了。所以:

◆B排的其他人都被消灭了()

◆B排的所有人都被消灭了()

◆B排的所有人不见得都被消灭了()

计分方法:答错一题得1分,答漏一题也得1分。将得分相加就是你的成绩。此测试题平均成绩是23分。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析:

0分~13分——逻辑思维能力优秀。

14分~19分——逻辑思维能力良好。

20分~25分——逻辑思维能力中等。

26分~48分——逻辑思维能力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