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及其军事改革
在斐迪南费尽思虑剥夺了瓦伦斯坦的兵权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已带兵在皮内蒙德登陆,开始巩固其在波西米亚的根据地。古斯塔夫二世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战争的进程,而且对人类军事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古斯塔夫其人。古斯塔夫·阿道夫系瑞典国王查理九世之长子,1611 年继承王位。古斯塔夫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也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就军事才能而言,从古至今,古斯塔夫堪称佼佼者之一。拿破仑对他有极高的评价,认为他可以和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等人相提并论。他在 17 岁时,就已有了战争经验,而且在战争中善于学习,善于改进,敢作敢为。他在继承王位的当年,就与丹麦发生了战争,第
一次领略到了战争的真正味道。他和古希腊时代的亚历山大有相似之处,他的军事生涯也是从孩提时代开始的。古斯塔夫作为一代名将,他具备了所有名将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在战争中,他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知人善任, 因此他带领的军队的战斗力相当强大。
作为一代杰出的军事家,他敢于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古斯塔夫作为军事家,在战争艺术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他所处的时代里,他第一个认识到机动是以纪律为基础的,而纪律又是行使领导权的前提;二是他在军事方面所作的重大改革。他的改革差不多是包罗万象的,他不仅改组了每一个兵种,合并了他们的战术,也开创了近代战争史上的新纪元。这些改革集中在纪律、组织、兵器三个重要方面,他的改革及其成功,使他获得了“军事改革家”的美名。
②古斯塔夫的军事改革。古斯塔夫对军事、军队的改革,总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征兵及兵工。古斯塔夫首先改变了从前的雇佣军队为军队主力的传统模式,组建了一支由瑞典自由农民为主体的常备军。在征兵中,15—44 岁的男子按十抽一的办法服兵役,并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他的军队按省份建制,以地名为番号,建立起当时欧洲最强大的陆军。
古斯塔夫重视兵器装备,他利用本国丰富的铁矿和铜矿资源,采用先进的技术铸造火炮,组建了团属炮兵。他的火炮及炮兵经过他的改革,并因其先进的铸炮技术,使瑞典炮兵在欧洲成一支炮兵劲旅。
第二,整饬军纪。在三十年战争中,瑞典军队的军纪是值得称道的,这与古斯塔夫下力气整伤军纪分不开。三十年战争中,参战各国的军纪一团糟, 其中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军纪尤差。姑且不论瓦伦斯坦那支“以战养战”的“蝗虫”大军的抢劫行为,其他各国军队的军纪也令人目瞪口呆。据说,有一支 3 万人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其随行人员(非战斗人员)竟多达 14 万之众。14 万人之中有商贩、老弱妇孺、流氓乞丐、小偷娼妓等,无所不有, 成为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而古斯塔夫则严格要求自己的军队,在军营中严禁赌博、酗酒、说下流话,更不准许娼妓、无业游民混在军队中。他的军队里,虽有妻子和家人随军,但其它人概不允许混杂在队伍里面。
古斯塔夫的军法军纪非常严格,凡偷盗、抢掠、临阵逃脱、对女人有非礼行为者,一律处以死刑。被告士兵有权上诉,可以要求重审或直接向国王上诉。即使在城市里驻防,也须在营区内建帐篷或草屋,而不许骚扰当地居民。他还规定,士兵有权使用主人的炉灶烧水做饭,可以借用床、盐等物品, 除此之外,其他所有行为都会被视为抢劫罪。
严明的组织纪律,使古斯塔夫的军队在三十年战争中一枝独秀,比之其它各国的军队,瑞典军队以严明的纪律、优良的兵器和战斗组织,成为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第三,步兵建制和火枪。三十年战争初期,欧洲各国差不多都仿效西班牙军制建军,陆军体制几乎就是西班牙陆军建制的翻版。而古斯塔夫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认清了这种体制已经落伍,因此,到三十年战争爆发时,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显得笨重不堪,缺少灵活和机动性。
古斯塔夫在考察了军事组织之后,看清了战争中兵器方面的优势在于火器,特别是步兵手中的火枪。他在步兵体制改革中,减少了长矛兵的数量, 削短了他们手中的长矛,使长矛从将近 5 米缩短到 3.66 米左右,并且减轻了
步兵的装甲。据说,减轻步兵的装甲出于偶然,因古斯塔夫身上有一处旧伤, 穿甲不方便。他的步兵于是仿效他,也不穿甲,仅戴一只头盔。所以,瑞典步兵在战场上的机动灵活性比之其它国家步兵大得多。在三十年战争中,自瑞典步兵首开抛弃盔甲之风后,欧洲各国竞相效法,从而逐步废弃了自古以来的盔甲。
古斯塔夫把长矛兵和步兵(火枪兵)混合编成一个连,每连除军官外, 共有 54 名长矛兵和 72 名火枪兵。在战场布阵时,长矛兵居中央(西班牙军
的方阵中则是火枪兵居中,长矛兵居两侧),排成 6 列纵深横队。步兵组织是:4 个连为一营,8 个连为一团,两个团为一个旅。在每一个作战单位中, 始终是长矛兵居中央,火枪兵居两侧。古斯塔夫也减轻了火枪兵的负担,使火枪兵可以使用支架射击。他发明了一种新式轻滑膛枪,以齿轮打火枪来取代火柴点火射击。这种新式火枪由一个士兵就可以单独完成装填弹药,使射击速度加快。他的步兵率先采用制式装药,使用纸弹药筒,并且让士兵采用弹药带携带弹药。由于他的步兵使用新式滑膛枪,步兵身上所负载的重量降低,就可以多携带一把军刀。他既减少了长矛兵的数量,也增加了火力。他用仅 3 磅重的火枪装备部队,步兵武器达到了标准化。
古斯塔夫的步兵由于编制新颖合理,机动性强,加之新式的火器装备, 因此战斗力强于其它各国。
第四,火炮及炮兵。古斯塔夫非常重视他的炮兵。他的骑兵和炮兵均为瑞典人,而步兵则以瑞典人为核心,夹杂有苏格兰人、日耳曼人及其它国家的人。古斯塔夫堪称野战炮专家。他对炮兵及火炮进行了改革。对炮兵的改革仍以增加火炮的机动性为主。他缩短了炮身,减轻了炮架,减少了火炮种类。他的 3 磅团属炮长 1.2 米,连同炮架重 283 公斤(当时,其它欧洲国家
的 4 磅炮就重达半吨)。这种炮采用了整装式炮弹,简化了装药程序,提高
了发射速度。古斯塔夫的炮兵只使用 3 种主要类型的火炮:攻城炮、野战炮、团属炮。经过改革后的火炮口径适合发射重量为 24、12、3 磅的炮弹。团属炮是一种轻型火炮,发射 3 磅重的炮弹,每团装备两门炮。炮弹装在木盒里。
一个火枪兵射击 6 次的时间恰好是团属炮发射 8 发炮弹所需时间。在一般的战斗中,野战炮和团属炮发射葡萄弹和榴霰弹,而大口径的攻城炮发射大炮弹,以达到攻城的目的。
在古斯塔夫对炮兵体制改革之前,瑞典人常雇佣老百姓和炮手操纵火炮,这些人自由涣散,目无军纪,古斯塔夫认为炮兵是专业性极强的兵种, 火炮也是技术极为复杂的武器。因此他决定建立一种更坚强、更正规的炮兵体制。1623 年,他组建了第一个炮兵连。1629 年,他又将其扩建成由 6 个连组成的炮兵团,命他手下一个不足 30 岁的最优秀炮手托斯坦森担任指挥官。从此,炮兵第一次成为瑞典军队中一个特殊的兵种,而且主要由瑞典人担任。这在雇佣兵盛行的年代,不能不说是一大创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斯塔夫的团属炮采用整装式炮弹,简化装弹程序, 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配备这种火炮的部队,是唯一能与步兵协同作战的部队。而古斯塔夫也因此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把炮兵作为独立兵种使用的君主。而且在古斯塔夫手中,火炮变成了犀利的进攻性武器。在人类军事史上,古斯塔夫对炮兵的改革,对后世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第五,骑兵。如前文所述,古斯塔夫的军事改革包罗万象。对军队的改革也包括了骑兵。他在战争中使用两种骑兵,一是轻骑兵,另一则为龙骑兵。
轻骑兵有部分装甲,龙骑兵实际上是骑马的步兵。轻骑兵在中队组织中,改变了以往的 10 列纵深,而采用 3 列纵深。马匹在训练中疾速飞驰,而不是小跑、慢跑。在战争中,虽然古斯塔夫也采用传统的战术把骑兵置于步兵两翼, 但他常常把骑兵摆在每一条步兵阵线的后面,与火枪兵混杂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炮兵轰击卷起的烟尘为骑兵作掩护,骑兵借着硝烟掩护冲向敌阵, 把敌军的散兵线打败后,他们便退后,让步兵前进。炮兵第二次轰击停止时, 骑兵再度冲击,但这次冲击的目标是敌军的两翼。这样的攻击会给敌军从中央到两翼造成混乱或困难。古斯塔夫的骑兵也是十分出色的,在战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古斯塔夫横队”。“古斯塔夫横队”即著名的线式战斗队形。他在进行军事改革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步兵、骑兵、炮兵的战斗力,使这三个兵种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荷兰“摩里斯横队”基础上,完善了线式战斗队形。这种线式战斗队形中间纵深很浅,两翼是骑兵,步兵火炮配置在正面或横队中间,重炮配置在两翼。这种战斗队形的特点,在于能发挥瑞典军队火器数量多的优势。这标志着全面火力战时代的到来。但由于纵深极浅, 容易被突破,而且以侧翼受到攻击时不易相互救助。一般情况下,线式横队战术只能进行击溃战。这是因为,当时在战略上强调占领敌方的领土,却忽视了消灭敌军的主力。
第七,工兵。古斯塔夫重视工兵,重视野战工事的构筑。他一到日耳曼战场,就曾以身作则,亲自指挥构筑工事。在他的远征中,除了骑兵、炮兵、步兵之外,还拥有相当数量的工兵。他的工兵部队不但使他能贯彻自己的军事战略思想,同时也为保存实力以打败敌人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八,系统严格的训练。严守纪律的军队,都是在严格的训练中形成的。古斯塔夫对士兵训练的要求十分严格,士兵入伍后首先要接受两周的基础训练,如踩着鼓点走步、学习滑膛枪装弹和使用长矛的技术等。他还经常举行小部队和大部队的机动演习,不给部队留下一点儿空闲时间。他讲究军队的军纪严明,因此他的军队不仅训练有素,而且其军纪在当时的欧洲也十分闻名。在他的军队中,团指挥官必须每月给部下读一遍作战条例,违背这些条例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古斯塔夫的军队,举止端庄、纪律严明,这与他平素严格的军事训练是分不开的。
第九,后勤与“养战”。古斯塔夫一方面严格约束军队和士兵,另一方面也十分关心士兵。他使手下的士兵不愁衣食,专心打仗,这说明他的后勤保障相当成功。冬天来临时,他的士兵有皮毛大衣,随时备有帐蓬,不怕任何寒冷恶劣的天气。在当时,瑞典军队的野营营地和野战工事是其它任何国家军队都不能比拟的。
古斯塔夫军队的粮食由沿途仓库供给,粮食或由瑞典运来,或强迫当地百姓缴纳,但绝对不象瓦伦斯坦那样纵兵抢掠。他的仓库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他减少了行李车的数量,一个骑兵中队只有 10 辆车,一个步兵连队只准
许有 8 辆车。他还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一整套的国内价格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补给制度,使战争得以顺利进行。
古斯塔夫也采取了“以战养战”的策略。但他的“以战养战”与瓦伦斯坦的“以战养战”所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古斯塔夫依靠的是各国的津贴及所占领地区缴纳的金钱。三十年战争前,瑞典全国税收的 5/7 用于军费。而在参战的 2 年之内,军费反而降到了 1/6。原因是他在战争中获得了外国的
金钱资助。他所得到的资助主要来自法国。1631 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同意支付给他的军队 12 万里克斯(瑞典货币名称),并答应在以后的 6 年内,每
年付出 40 万里克斯,用以资助瑞典军队。古斯塔夫打仗并未花费瑞典国家很多钱,他的军队是以雇佣军的身份出现的。
实践证明了古斯塔夫军事改革的成功。在提到他的改革时,还必须看到他的独特的用人之道。古斯塔夫军队在改革中日渐强大,但要在战场上真正发挥战斗力,还必须依赖精明能干、精于战争之道的指挥官。他手下的军官多数是年轻人。他要求军官对部下要严格管理,以保证军纪严明,上令下达。在他手下,聚集了一批能干的、年轻的指挥官,如他的参谋长克尼费森将军和炮兵司令托斯坦森,后者在 1630 年时,只有 30 岁。古斯塔夫不以年龄和资历取人任官,这对他的将领们具有旺盛的斗志是十分重要的。
古斯塔夫的改革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欧洲军事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三十年战争中,他的军队将其军事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正充分说明了他的改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