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明确的江陵楚墓

江陵楚墓是东周时期的楚国墓葬,史籍记载此处原为楚国郢都所在地。楚以外的诸侯国家的墓葬,无论从规模、数量、密集度,还是保存的完整性,比起江陵楚墓来都显得逊色不少。

在古楚国郢都纪南城西北方向的望山和沙塚地带,有一大片地下墓葬,其中雨台山的地表土下有500余座中小型墓。在江陵,像雨台山这样的墓地已发现30多座,楚墓数量之多可见一斑。

雨台山是一条由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岭,属纪山余脉。在它的南部,是一片稻田和岗地,558座楚墓便密集地分布在这里。

在这里的楚墓级别不高,基本上都是下层贵族和平民的墓,但却有近900座墓葬,是湖北省发现楚墓最多的楚墓群。

这批楚墓约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前段共400余年,不仅数量多,而且跨度也很长。随葬器物5000余件。组合齐全的陶器、铁质生产工具、青铜器、精美绝伦的玉器和漆木器,还有竹器和丝麻织物。

在楚故都纪南城东北是一片绵延起伏的丘陵岗地,在丘陵西部边缘处的施家洼和西南的范家坡东边,密集分布着九店楚墓东周墓群。

九店墓地西南距纪南城1200米至1500米,南距江陵县城8500千米,北距九店2000米。

在九店墓地20多万平方米的广大范围内,共有墓葬597座,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墓19座,下葬年代始于西周晚期止于春秋中期偏晚,属于周文化的江汉类型;乙组墓578座,下葬年代始于春秋中期偏晚,止于战国末期,多数属于典型的楚人墓葬,极少数巴、越、秦人的墓葬夹处其间。

墓葬东北面紧靠长湖,长年累月湖水不断地吞没墓室上的封土和墓室内的填土。

其中编号为“天星观1号墓”的墓口平面、封土青灰泥堆积底部,有规整的盗洞口。洞内遗弃了一批铁质盗墓工具和陶器。从遗迹和遗物来看,盗墓年代大约在战国晚期。

“天星观2号墓”墓坑残长9.1米,宽8米,深至椁垫板底部4.5米。墓道残长5.28米,北部宽3.9米,南部宽3米。葬具为二椁二棺。

2号墓中有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古代遗物,包括青铜器、漆木器、竹器、骨角器、玉石陶料器、银器、丝麻织品和皮革等,共计1430件。

荆州地区的楚墓属于纪郢区。中心地域是以纪南城为中心的数十千米的范围。在这里有墓葬40多处,每一处墓葬分布均很密集,有的一处就可达万座以上,数十处估计总数多达数十万座楚墓。纪南城四周的楚墓最为密集,四周已发现楚墓3000余座。

楚墓形制清楚,墓具完整,有大量的随葬器物,其组合关系和演变情况有一定规律可循,江陵楚墓可分为春秋、战国两大阶段,每一阶段又可分早、中、晚期。

第一批保存较好的423座墓葬,可以分为6期。

第一期为春秋中期,共9座墓,其中无椁无棺墓两座、单棺墓7座;

第二期为春秋晚期,共65座,其中单棺墓56座、一椁一棺墓9座;

第三期为战国早期,共115座,其中无椁无棺墓6座、单棺墓45座、一椁一棺墓54座,另有10座墓的棺椁形制不清;

第四期为战国中期前段,共139座,其中一椁一棺墓118座、单棺墓20座、一椁重棺墓一座;

第五期为战国中期后段,共56座,其中无椁无棺墓一座、单棺墓24座、一椁一棺墓27座、一椁两并棺墓两座、棺椁形制不清的墓两座;

第六期为战国晚期,共39座,一椁一棺墓15座、单棺墓22座、一椁重棺墓一座、棺椁形制不清墓一座。

战国中前期的墓葬最为丰富,这也正是楚国最强盛的时候。至战国中后期,随着秦国的不断打击,楚国开始走向了衰落,这里墓葬也逐渐减少。

春秋时代的墓比战国时代的少,尤其是春秋早期和中期的更少,并且以小型墓居多,随葬品以实用陶器为主,组合主要为鬲、钵、豆、罐。春秋晚期主要为鬲、钵、长颈壶。长颈壶很有特色,为其他地区所少见。

战国以后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种类和数量均较丰富,战国早期已较多地用鼎、壶或敦一类的仿铜陶礼器陪葬。战国中期以后,小墓多使用一套陶礼器等级稍高者在两套以上。

[旁注]

雨台山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郊,相传是古时人们求雨的地方,因祈雨而得名,有丰富的祈雨文化。祈雨,早在我国西汉时期历史就有记载。是一种民间活动,是我国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人们在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中,渴望美好明天,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行为。

巴 即我国古代的巴国,字面意思是大蛇国,在先秦时期位处中原西南面、信封盆地东部的一个国家,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渝中区。始于先夏时期,于夏初加入夏王朝,成为其中一个诸侯国,在周武王伐纣时有功,被封为子国。因首领为巴子,而叫巴子国,简称巴国。

越 即我国古代的越国,又称作“于越”,是春秋战国时期位于我国东南方的诸侯国,都城在会稽,即今浙江省绍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会稽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

鬲 我国古代煮饭用的青铜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口沿外倾,有3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敦 我国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代以后渐趋消失。

[阅读链接]

1965年秋天,湖北省荆州地区开始修建漳河水库,不久,工人们就在楚国郢都纪南城西北方向的望山和沙塚地带发现了一大片地下墓葬,从此掀开了对江陵望山楚墓发掘的序幕。

1975年的深秋,江陵县政府开始了龙桥河改道工程。然而工程一开工,在地表土下就暴露出了500余座中小型墓。

1986年,为修建荆沙铁路工程,湖北省博物馆以及原江陵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又在这里发掘楚墓300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