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少年千里测水质

1997 年农历正月初四,北京市 13 中的 5 位初中三年级学生来到北京市延庆县,在一个叫花沟村的地方找到了两处泉眼。从这里开始,沿着水流, 他们将一直去往海河入海处。这是他们开展的“沿着水走”千里测水质环保活动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采样。一个月后,在一份厚达 37 页的调查报告

打字稿中,这 5 位中学生用来之不易的详实而可靠的资料和数据,用认真而

尚显稚气的语言向政府提出了 9 条珍贵的建议。一、一个主意是怎样想出的

初见到这 5 位少年大概谁都会小小地吃上一惊:除了一个男孩以外,其

他 4 名都是女生。虽然这项调查活动总计约 2040 公里的往返行程主要是通过汽车和火车来完成的,仍然不能不让人对他们心生敬意。

说到这项活动的缘起,他们都七嘴八舌,特别有感触,小个子的梁愔愔对此最有发言权:“我最关心的就是水。我们家住在 17 层,可水管里出来的水就有股臭味儿。”

这种体会促使她留心身边的世界。在由她执笔的调查报告中她写道:“在

我们北京周围有不少河流,有的流经市区,它们有的看着清澈,有的看着混浊,我们也经常有疑问,这些河流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它们有没有被污染?它们从哪里开始变脏?为什么大多数河流进市区前还算清澈,可进入或离开市区后便污浊不堪?”

——一条河到底是怎样变脏的?一个想法浮现了出来。

辅导此次活动的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的周又红老师告诉记者,开展这项活动是为了使学生们对他们生活中的水环境问题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可是北京地区有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蓟运河等多条水系,究竟选择哪一条呢? 在商量、讨论的过程中,梁愔愔拿出了一张详尽的路线图。按照这条路线, 环保兴趣小组的成员们将先后经过怀九河、京密引水渠、海河等 6 个河段,

涉及北京市的 5 区 5 县,超过北京市所辖区县的半数,并涉及天津市的 1 县

2 区,对于考察京津地区的水环境问题来说,该路线无疑具有典型意义。周老师说:“这主意得算是孩子们自己冒出来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找来了车,甚至从规划局弄到一份北京地区的工业分布图⋯⋯

二、一条河流是怎样变脏的

当记者问起他们:“这一路苦不苦?”5 个孩子相视而笑:“苦?不苦!” 但聊得深了,这响亮的回答就成了“谎话”。去年 7 月 20 日,他们第一

次出发就碰上了雷阵雨天气,不巧一些器皿又被打碎,当时离得最近的有卖的地方是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可到了那儿一问,又正逢厂子周日休息,最后只好到天津才买来补上,而一路上,有两名女生一直都在晕车。因为整个活动都是自费,一路上饮食都尽可能节约,但在水质不好的河段采水之后,没有地方洗手,只能用原先自带的饮水冲洗。在盛夏、深秋和隆冬的节假日里, 同龄的孩子呆在家里的时候,这 5 位中学生却每人背着至少 5 个装满水样的大可乐瓶子东奔西跑。

比起气候、路况和体力来,最考验他们意志的当属在那些水质很差的水体中取样。在东便门和通县马堤村等地,水色浓黑,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 这些素爱整洁的少男少女每人心中都不禁一阵犹豫,但最终还是把手探了下去⋯⋯周老师发自真情地说:“他们是以苦为乐。在家个个都是独生子,连我都佩服他们那股执着劲儿!”

在实践中他们积极开动脑子,第一次调查过后,他们专虑到仅在一个季节一个时间内测量还不具有充分的准确性和说服力,于是又有了后来的两次调查。为了在对比中更好地说明问题,他们还乘火车去到另一流入海河的河流——大清河的源头取样。

不过,他们也并不总是那么聪明颖悟。有一次,在调查回来后做实验测定时,他们往一个水样中加错了药液,一个采样点的数据因此无法取得了, 惹得一向满面春风的周老师“雷霆大作”,直到现在提起来,几个孩子还直吐舌头。这小小的失误和遗憾换来的教训通过这样一项活动成了难忘的记忆。

通过这一路,他们确实真切地看到一条河流经城市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一路上,他们既看到了林茂山青的怀九河源头,在那里用手掬饮过清凉甘爽的源头水,也来到了水呈酱色的北运河上游,怀着本能的厌恶和恐惧,屏住呼吸取出水样。他们告诉记者,他们一路走,看着水越来越脏,然后满怀希望地来到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却发现它只能处理一部分污水,另一部分还要

继续流下去。他们的话语中仍然透着深深的遗憾。“在颐和园昆明湖那段, 就在‘禁止游泳’的牌子旁边,就有人租游泳衣、卖烤羊肉”,梁愔愔说: “那时候我们真是感到愤怒!”

在沿着水走的过程中,在看着河水由清变浊,由碧转灰的过程中,他们的心也随之忧忧喜喜。他们开始对这条河、对人们大都视若无睹、用之不尽的水产生了深切的感情。

因此,当他们在调查报告中提出建议,“加强监督力量,特别是对有排放污水现象的企业的排污口进行不定期的监测,并严格执法”,或“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命令,关闭小造纸厂、小制革厂、小染料厂”时,他们不是在照抄书本上的知识和概念,他们根据的是已刻入他们心中无法磨灭的亲身体验。

三、一个传统是怎样形成的

13 中的环境教育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是很有名的。该校学生撰写的环保

科技论文在国际国内各级竞赛中获奖的先后达 100 多篇。周又红老师告诉记者:“13 中的环境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传统,一级一级的学生之间已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这次调查,在实验操作方面就有高年级同学的帮助。”

这些成绩的取得和传统的形成,除了该校校方一直给予重视和支持外, 也极大地得力于周又红辛勤的工作和别开生面的教育思路,这位 1995 年“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奖励获得者一直有股求新的精神,像 13 中获全国中学生环保科技论文一等奖的“北京市立交桥对大气环境影响的调查”等许多立意新、角度新的文章,都凝结着她的启蒙点化之功。

(中国环境报记者 冷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