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申不害变法

申不害是我国战国中期法家著名代表人物,以“术”著称。他在韩国变法10多年,国家太平,兵力强盛,没有人敢侵略韩国,确实是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在韩国历史上,申不害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政治改革家。

申不害原是郑国京邑人,曾为郑国小吏。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灭亡,申不害成为了韩国人,并做了韩国的低级官员。这时的申不害大约只有二三十岁。

公元前354年,素与韩有隙的魏国出兵伐韩。面对重兵压境的严重局面,韩昭侯及众大臣束手无策。危急关头,申不害审时度势,建议韩昭侯执圭去见魏惠王。

申不害对韩昭侯说:“我们现在要解国家危难,最好的办法是示弱。今魏国强大,鲁国、宋国、卫国皆去朝见,您执圭去朝见魏王,魏王一定会心满意足,自大骄狂。这样必引起其他诸侯不满而同情韩国。”

韩昭侯采纳了申不害建议,亲自执圭去朝见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撤兵,并与韩国约为友邦。

申不害由此令韩昭侯刮目相看,逐步成为韩昭侯的重要谋臣,得以在处理国家事务上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公元前353年,魏国又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韩昭侯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询问申不害,应如何应对。

申不害担心自己的意见万一不合国君心意,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惹火烧身,便回答说:“这是国家大事,让我考虑成熟再答复您吧!”

随后,申不害不露声色地游说韩国能言善辩的名臣赵卓和韩晁,鼓动他们分别向韩昭侯进言,陈述是否出兵救赵的意见,自己则暗中观察韩昭侯的态度。

申不害终于摸透了韩昭侯的心思,于是进谏说应当联合齐国,伐魏救赵。韩昭侯果然大悦,即听从申不害意见,与齐国一起发兵讨魏,最后迫使魏军回师自救,从而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韩昭侯从申不害处理外交事务的卓越表现及其独到的见解,发现这位郑国遗民原来是难得的治国人才,便心想委以重任。

韩国自从灭亡郑国后虽然版图扩大了不少,但与其他大国相比,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从国力上讲,都不能算是强国。此时,各国的变法运动风起云涌,不变法就有落后和被别人吃掉的危险。

在当时已经进行的变法中,魏国的李悝变法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榜样。李悝是法家人物,韩昭侯也想用一个法家人物主持变法。于是,韩昭侯选中了申不害。因为申不害不仅具有临危处事的能力,他还是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

申不害少年时就崇尚黄老学派,认同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并且可以互相转化等观点。申不害是法家中主张“术治”的一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国君要以术驾驭群臣,操生杀之权,监考群臣之能。

申不害的“国君要以术驾驭群臣”,是讲国君如何控制大臣、百官,是君主驾驭臣下的手腕、手法,也就是权术。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任免、监督、考核臣下之术,史称“阳术”;二是驾驭臣下、防范百官之术,人称“阴术”。

为了能够有效驾驭群臣,申不害强调国君要“操生杀之权”,要求君主在国家政权中的独裁地位,要求臣下绝对服从君主,即“尊君卑臣”。君主要独断,要把生杀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能大权旁落。具体工作可以交给臣下,国君不必事必躬亲。

此外,国君还要“监考群臣之能”,即对群臣进行监督、考查、防范。国君任命了臣下,理所当然地要求臣下忠于职守、严格遵守法令,并要防止臣下篡权夺位。

因此臣下是否真正胜任所担负的任务?工作业绩如何?其属下臣民有何反映?有没有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现象?有没有人要搞阴谋诡计?所有这些,国君都必须进行考查。这是保证行政工作效率和国治民安的重要手段。

以上主要是“阳术”。但只有“阳术”还不够,还必须有“阴术”。因为做国君是天下之大利,人人都想取而代之。君主要集权,某些权臣、重臣也会想揽权、篡权。

因此,在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之后,防止某些权臣专权、揽权,甚至进行篡权活动就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国君善于控制臣下,及时发现臣下的毛病和阴谋。为此,君主就需要设一些耳目,及时了解、掌握臣下的情况。

正因为申不害有一套在当时来看很成熟的法制理论,所以,韩昭侯于公元前355年任用申不害为相国,在韩国实行变法。于是,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以“术”为主的法制改革。

申不害变法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在韩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凭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收回其特权,摧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这不但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

与此同时,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这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申不害在大行“术”治的过程中,一直反对立法行私。他认为,君主只有用法才能使群臣的行为统一起来,只有用法的标准来衡量群臣的行为,才能使行政工作正常运转。为此,国君既要掌握驾驭群臣的“术”,又要做到正直无私,这样臣下才能忠于职守。

有一天,韩昭侯对申不害感叹地说:“国家有了法制,要执行起来,可真不容易!”

申不害联系韩国当时的情况,分析道:“这为什么会难呢?要想不难,就要让执法的人赏罚分明,不讲私情,只有真正有功的人才能受赏封宫。然而君王您却不这样,经常私下里接受那些亲戚宠臣的要求,徇私情,不按法律行事,这样执行起来当然就难了。”

韩昭侯听了,连连点头,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说:“你说得对!从今以后,我懂得了怎样去执行法律了。”

申不害又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并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申不害为富国强兵,还十分重视土地问题,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同时,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所以战国时代,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

申不害在韩国做相相国10多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韩国虽然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却能相安无事,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

申不害以“术”治国,对韩国政权的巩固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世帝王在其统治政策中,也或多或少地用申不害的“术”去治御臣下,从而加强帝王的权力。

不过申不害以“术”治国的思想不够纯正,以至于为一些人搞阴谋诡计开了先河,使相当一部分大臣变得老奸巨猾起来。不纯正的思想必然不能长久,韩昭侯之后,韩国迅速衰落。

申不害研究术,有正面的领导控制方法,也有阴谋诡计,我们现在不能说他是否道德,但可以说,他的思想和研究是可以启迪后人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申不害的变法成绩作出了肯定,说申不害在韩国变法的10多年里,国家太平、富强,兵力也非常强大,使得别的国家对韩国不敢有吞并之心。因此,申不害是历史上一个不容忽略的改革家,尤其是他提出的官员考核制度,给后代的君主选拔官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旁注]

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西汉王朝总结秦朝骤亡的教训,主张黄老学派的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将它运用到政治和法制实践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国 我国古代官名。春秋时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从魏国魏文侯以李悝为相以后,列国纷纷开始设置“相”这个文官总长,以及“将”这个武官总长,文武开始分立。官分文武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强化了君权。

上将军 我国古代武将的官名。战国已有,秦因之。汉末以后,将军名号繁多,逐渐废弃。三国魏晋时只作为尊称。唐宋时期上将军官位复原。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

韩昭侯(?~公元前333年),名韩武,别称韩厘侯、韩昭厘王。战国时期韩国国君。战国七雄之中,以韩国最为弱小。韩昭侯在位期间任申不害主持国政,内修政务,外御强敌,国势安定。使韩国政治清明,国力强大,诸侯不敢侵韩。

赵成侯(?~公元前350年),原名赵种,赵敬侯之子。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公元前351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邯郸城南的漳水会盟,赵成侯被迫接受屈辱条约。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约公元前87年),字子长,生于西汉时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西南靠近龙门。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在文学上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因此,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阅读链接]

申不害曾经私下请求韩昭侯给自己的堂兄封一个官职,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

韩昭侯说:“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劳大小授以官职等级,如今又请求为没有建立功业的兄弟封官,我是答应你的请求而抛弃你的学说呢,还是推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

申不害慌忙请罪,对韩昭侯说:“君王真是贤明君主,请您惩罚我吧!”

其实,这是申不害对韩昭侯的一次试探,他看到韩昭侯真是一位贤明君主,从而坚定了助其变法革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