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是我国唐代唐顺宗时期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为主要目的的改革。因为发生于永贞年间,所以叫“永贞革新”。

最后因保守势力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致使以失败而告终。改革历时100余日。

805年正月,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这就是唐顺宗。唐顺宗在即位之前就比较关心朝政,对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认识,他清楚地看到,“安史之乱”带来的危害日见其深。

此时的唐王朝,贪鄙当道,贤能被逐,苛政如虎,百姓涂炭,唐顺宗认为非改革不能革除政治积弊。

在当时,因为“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失控,已经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而藩镇之乱也此起彼伏,迄无宁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抑制藩镇势力,重建中央集权,成为唐王朝君臣必须正视的问题。

“安史之乱”也导致君主不信朝臣,致使宦官得以干政,宦官竟然主管禁军,并且已经制度化。宦官因为军权在手,无所顾忌,干政益甚。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抑制宦官势力,夺回国家军权,也成为唐王朝君臣必须正视的问题。

对于唐顺宗的改革意愿,各级官员表现出保守与革新两种态度。高级官僚士大夫是保守派,他们注重既得利益,对变革新政不感兴趣。

如老宰相贾耽,对防嫌免祸非常留意,对国家安危不想关心。新宰相高郢也小心谨慎,不图政绩。他们相互携手,共同维护旧的秩序。

低级官僚士大夫是革新派,他们身无长物,不怕冒险,敢于以变革新政为己任。如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他们很想与一些朝中新进合作,共同开创新的局面。

唐顺宗即位时已得了中风不语症,但还是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让他们参与朝廷大政的决策,进行大胆改革。他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王叔文用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翰林学士掌机密诏令;同平章事为宰相。

于是,在唐顺宗的支持下,革新派围绕打击宦官势力和藩镇割据这一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是罢宫市五坊使。

唐德宗以来,宦官经常借为皇宫采办物品为名,在街市上以买物为名,公开抢掠,称为宫市。早在唐顺宗做太子时,就想对德宗建议取消宫市。

当时王叔文害怕唐德宗怀疑太子收买人心,而危及太子的地位,所以劝阻了唐顺宗。这次改革先将宫市制度被取消。另外,充任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这五坊小使臣的宦官,也常以捕贡奉鸟雀为名,对百姓进行讹诈。这次改革也将五坊使取消。这两项弊政被取消,因而人心大悦。

二是取消进奉。

当时的节度使通过进奉钱物,讨好皇帝,有的每月进贡一次,称为月进,有的每日进奉一次,称为日进,后来州刺史,甚至幕僚也都效仿,向皇帝进奉。贪官们以进奉为名,向人民搜刮财富。革新派上台后,通过唐顺宗下令,除规定的常贡外,不许别有进奉。

三是打击贪官。

浙西观察使李锜,原先兼任诸道转运盐铁使,乘机贪污。王叔文任翰林学士后,罢去他的转运盐铁使之职。京兆尹李实,是唐朝皇族,封为道王,专横残暴。

有一年关中大旱,他却虚报为丰收,强迫农民照常纳税,逼得百姓拆毁房屋,变卖瓦木,买粮食纳税。百姓恨之入骨,王叔文等罢去其京兆尹官职,贬为通州长史,百姓非常高兴,群起欢呼。

四是打击宦官势力。

这是革新措施的关键,也是关系革新派与宦官势力生死存亡的步骤。革新派裁减宫中闲杂人员,停发内侍郭忠政等19人俸钱,这些都是抑制宦官势力的措施。

革新派还计划从宦官手中夺回禁军兵权,任用老将范希朝为京西神策军诸军节度使,用韩泰为神策行营行军司马。

宦官发现王叔文在夺取他们的兵权,于是大怒,串通后约定,神策军诸军不要把兵权交给范希朝和韩泰二人,使王叔文这一重要步骤未能实现。

五是抑制藩镇。

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刘辟到京都对王叔文进行威胁利诱,想完全领有剑南三川,以扩大割据地盘。王叔文拒绝了韦皋的要求,并要斩刘辟,刘辟狼狈逃走。

从这些改革措施看,革新派对当时的弊政的认识是相当清楚的,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革除了一些弊政,受到了百姓的拥护。

但由于实力掌握在宦官和藩镇手中,革新派却是一批文人,依靠的是重病在身的皇帝,而皇帝基本上又是在宦官们的控制之中。所以,改革派随时有被宦官和藩镇势力一网打尽的危险。

805年3月,侍御史窦群、御史中丞武元衡,将革新党派列为异己,并进行攻击。同时,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等朋党相结,借唐顺宗病久不愈,欲立李纯为太子。而高郢、贾耽等宰相有的无所作为,有的称疾不起,以表示与革新党派不合作。

6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等,也相继向唐顺宗及太子奏表进笺,攻击革新党派。王伾再三上疏,请以王叔文为宰相,朝廷不应,王伾遂称病不出。

此时的形势已经不利,紧接着王叔文又因母丧离开职位,形势更急转直下。

7月28日,俱文珍等逼顺宗下制,贬王伾为开州司马,王叔文为渝州司马。王伾不久死于贬所,王叔文翌年也被赐死。

9日,太子李纯正式即位于宣政殿,是为唐宪宗。随后,其他几位革新派也分别遭贬。

9月13日,贬刘禹锡为连州刺史,柳宗元为邵州刺史,韩泰为抚州刺史,韩晔为池州刺史。

11月7日,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

14日,再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又贬程异为郴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上述10人,合称“二王八司马”。

至此,永贞年间的变革新政运动彻底失败。

“永贞革新”失败了,但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永贞革新”的主要目的是试图缓解中唐以来日益尖锐的政治、经济和阶级矛盾,为此后的消灭宦官、藩镇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做好准备。总体来说,“永贞革新”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实际上也的确为以后唐宪宗的中兴局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旁注]

宦官 又称寺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是我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

神策军 754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临洮西的磨环川,即今甘肃省临潭成立一支新部队神策军,以防御吐蕃。“安史之乱”后,神策军便成为禁军之一,实力逐渐壮大。至903年,朱温诛杀宦官,神策军被解散。

唐德宗(742年~805年),即李适,唐肃宗长孙,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26年。谥“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中兴气象;执政后期,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内增收税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

王叔文(753年~806年),唐越州山阴人,即今浙江省绍兴人。唐代著名政治改革家。805年正月,获任为翰林学士,又兼度支使、盐铁转运使,后又任户部侍郎,实行改革。后贬为渝州司户。806年被赐死。

[阅读链接]

那是在一次唐德宗的生日华诞上,略通一些佛教知识的皇太子李诵敬献佛像作为贺礼,唐德宗对太子的这一礼物很满意,就命韦执谊为画像写了赞语。

韦执谊得到太子的酬谢,按照礼节到东宫表示谢意。就在韦执谊这次来东宫拜谢皇太子的时候,身为太子的李诵郑重地向时为翰林学士的韦执谊推荐了王叔文:“学士熟悉王叔文这个人吗?他是位伟才啊!”

从此,韦执谊与王叔文相交,而且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二王”集团中地位特殊的核心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