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忠告

塑料大棚所形成的温室效应

水是生命之源泉,万物之根本。是水孕育了生命,也正是因为有了水,人类居住的地球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水不能枯竭,同时水也不允许污染,否则,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物种只有死路一条。诚然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水,有相互连通的四大洋,有陆地上纵横交错的大江大河,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有更多的好像人体毛细血管似的小河小溪,有南极的冰山大陆,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所有这些构成了地球上宏大的水圈。据测算,在这庞大的水圈里有大约13.86亿立方千米的水储量。但是,在如此巨大的水储量里,能够直接利用的水很少,能够直接供人畜饮用的水就更少了。我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我们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我们有占世界总人口20%的人口,但我国可利用的水资源只占世界的8%。就这8%的水资源在时空的分布上也很不均匀,南方富水,北方干旱。在一般年景下,有许多省份大面积洪涝成灾,江河横溢,同时又有许多省区大面积干旱少雨,土地龟裂,农作物绝收或大幅度减产。雨季汪洋一片,旱季河床干涸,这种现象在我国许多地区已司空见惯。这就是在时间和地域上出现的水资源严重失衡的现状。这种状况给我国的水利建设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高江河堤坝,防止洪涝灾害;另一方面还得不惜一切代价打井汲水,保证生产和生活。地下水也是有限的,随着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不断增加;井也越打越深,以致整座城市出现下沉的情况也时有报道。

一条大江、一条大河被污染之后,只要下决心治理,其实是可以达到目的的。比如截断污染源,雨季几次大水冲刷,水质就会立竿见影大有好转。但是,如果我们的水圈被污染,治理起来可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了,更何况大气污染也直接影响水污染的治理。例如1998年4月上旬相继发生在北京和济南的泥雨现象。大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质,它们也会随着降水回落到地面的水体中。

无论我们面临的水污染形势多么严峻,治理起来多么困难,我们也要下决心治理,因为不治理是没有出路的。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淮河两岸1亿多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哪怕是只为了让淮河岸边的人有水喝,淮河也不能这样污秽不堪了。国务院提出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来治理淮河的污染,以1998年1月1日零时为最后期限,让淮河水初步变清,达到饮用水的最低标准。治理淮河的污染,必须彻底堵住淮河流域的污染源。中央和国务院断然决定,具备污水治理的大型企业,必须让工业废水得到净化后再排放;不具备污水治理能力的小企业在规定限期内坚决关掉,停止生产,或者转产其他无污染或污染轻微的行业,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著名的治淮“零点行动”。一时间马达轰鸣,喧闹不止的淮河两岸冷清了许多,那无以计数的排污口断流了。零点行动过后不久,淮河这条不堪污染重负的大河,随着状如黑墨的臭水渐渐远去,上游的来水逐渐变清了。零点行动指挥部里,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通过中央电视台宣布:根据淮河不同地段水环境监测站的报告,淮河水质明显好转,治理淮河水污染的第一战役初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