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后患无穷

痛苦的淮河

在安徽省北部的淮河岸边有一座历史名城叫蚌埠,由于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加之这里物产丰富,所以在很早之前便成了商家必争之地,成了商品的集散地。商贾如云,店铺林立,引来了无数人到此经商,于是这里又成了商埠,蚌埠也就闻名于天下了。在蚌埠的历史上有着无数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是1995年9月发生在蚌埠市街头巷尾的景观却让初来乍到者百思不得其解。在那年9月中旬的几天里,大街小巷的居民来去匆匆,他们手提肩扛的所购商品并非他物,全都是矿泉水,一时间蚌埠市的矿泉水竟然出现了脱销。蚌埠人怎么了?难道他们的生活水平突然提高了?难道他们对饮用水标准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到非饮这种价格不菲的矿泉水、纯净水不可的地步?都不是,因为蚌埠市的市民们无水可喝,千百年来饮用水的水源——淮河水臭不可闻,几经过滤仍无法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蚌埠人在远水难解近渴的情况下,不得不慷慨解囊购买矿泉水救急,这是他们惟一的,也是无奈的选择。

生长在淮河岸边的人们常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是淮河儿女的骄傲,淮河曾经是一条美丽的大河,它犹如镶嵌在祖国东部大地上的一条玉带,蜿蜒1000多千米。淮河所到之处无不用它那甘甜的水灌溉着两岸的肥野沃土,用母亲般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淮河两岸的人民。河中白浪翻飞,帆影点点,岸边稻花飘香,人杰地灵。永不停息的淮河水流走了多少岁月,带去了人间无穷的烦恼。就是这条被淮河两岸的人们称之为母亲河的黄金水道,在它的历史上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便顿失了往日的风采,成了人们惟恐躲闪不及的祸水。这是淮河的悲哀,更是人类的悲哀。

淮河水何以变臭?答案只有一个:人为所致。淮河两岸、淮河流域那数也数不清的污染源持续不断地向淮河排污。

淮河是支流最多的河流,淮河流域也是乡镇企业最密集的地区,据说有100多万个。这类企业厂小排污量大,举个例说吧!河南漯河市第一造纸厂,每年造纸35000吨,每年排出比酱油汤还稠的黑水500万吨,这些脏水自然只能往淮河排。

淮河边上有个赫赫有名的“中日合资莲花味精集团”,在淮河流域数以万计的污染大户中,“莲花集团”是头号污染大户。

这个集团由老味精厂、淀粉厂、化肥厂及纸箱、塑料等配套企业组成,分别设有好些排污口。国家环保部门的排污检测表明:该集团每天排污水7万余吨。国家对农业灌溉水要求是很低的,规定COD限量25mg/L,而“莲花集团”排污口COD含量竟达39500mg/L,超标1580倍,真可怕呀!

建造正规制革厂要求是很高的,可是那些乡镇小厂却十分简陋,他们只用钱弄个许可证,什么卫生特征分析、人群健康、固体废弃物、有害气体等等、一概不管。

制革鞣皮,整个过程像在滚筒洗衣机里洗衣服,能产生10余种含毒物质。因为鞣皮时必须使用一种叫“红矾”的剧毒物,毒性比砒霜还大,所产生的“铬鞣废液”对动植物危害极大。其中含有的铬,人体只要摄入0.5克,就会致癌,再多一点点马上会死。

制革废气中还含有砷,也是剧毒物。制皮人只要钱不要命,制革厂的剧毒污水也都排入淮河。淮河被这些“小杀人工厂”杀害了,水变得又黑又臭。黑到什么程度?黑到写大字不用磨墨。有人问河边的小孩:“河水是什么颜色的?”八岁以下的孩子都这样回答:“黑的。”因为淮河有的支流,有10年水始终是乌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