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危机临近
江河湖泊的水体污染日趋加重是近年来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淮河遭受严重污染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计,1988年我国污水排泄达到了368亿吨,这些污水基本未做任何处理就全部流入江河湖泊之中。经国家对境内532条河流的长年跟踪监测,其中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所有的污染都来自工业废水的排放。尤其是那些工艺水平较低,设备比较阵旧的乡镇企业,往往一个工厂就能毁掉一条河流。在我国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某省,1986年有37个小城镇地区的河流出现黑臭情况,总河流水面积达到575平方干米,其中有174平方千米的水面处于全年黑臭状态。
能够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很多,把它们分门别类,归纳起来主要有热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属污染、病原体污染等。受到污染后的水具有生物毒性,水体缺氧和富营养化水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在这种水中,鱼虾无法生存,像水污染严重的淮河,鱼虾已荡然无存。人畜饮用了受污染的水之后会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也会导致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例如,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发生的血吸虫病,就是因为水体污染而导致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其实因为水体污染而导致传染病流行,造成人中毒或死亡的范例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鲜见,除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之外,世界上75%的国家水体卫生状况都不尽人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大约1000万人死于饮用污染水或间接死于饮用污染水。即便是一些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由于在工业生产中化学工业的发展,在环境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品,他们同样面临化学品污染水源的问题。在世界不同地方的水体中已先后发现有1700多种化合物,也已多次发生过水被砷、镉、铜、汞、铅、硝酸盐污染的实例。世界卫生组织对水体有毒物质定出了最高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可以说是毒水,不但人畜不能饮用,就是长期用它浇灌土地也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积淀,破坏土壤结构。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三废”、农用化学物质、生活污水和垃圾源源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排入江河、湖泊,大大超过了水的自净力,造成水资源日益严重的污染。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就要排放十多亿吨废水,8亿多吨垃圾;施入农田的化肥、农药有1/3流入江河、水库和湖泊等水域;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等,排入天空后,与湿空气混合产生化学反应,又以酸雨的形式降下来污染自然水体。有资料表明,各国在淡水中已检测出有害有毒物质达2347种,其中有765种存在于饮用水中。经专家们鉴定认为其中的12类48种污染物具有“三致”(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的危害。如卤代烃类、苯类、酚类、氯代苯类、硝基苯类化合物。农药中的六六六、滴滴滴、敌敌畏、乐果、除草醚,以及氰化物、重金属等。据专家估计,全球每天约有1亿~1.5亿立方米的水体被污染。全世界河流的稳定流量有40%左右遭污染,有些江河由于污染太利害,已无法复原。污染严重的河流,因水中氧气耗费殆尽,从鱼类到微生物都已无法生存。
1997年,中国废水排放总量已达41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227亿吨,生活污水189亿吨。这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已使82%的江河、湖泊、45%城市地下水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七大水系和47000多千米的河段均未逃脱污染的厄运。最大的长江水系就有30000多个污染源,排放江中的废水已达128亿吨,污染物达40多种。淮河污染到使沿河流域几千人民无水可饮的严重地步。据对11个省、市、区的不完全统计,有2800千米河段污染特别严重,鱼类基本绝迹,25000千米的河流水质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监测表明,中国27个主要大中城市的地下水因遭污染,水质变差的占77.8%。太湖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而今,污染后水不能饮,鱼不能吃。前水利部长钮茂生警告说: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我国的干净饮用水就将枯竭。
据外国专家预测,如果人类仍保护目前的用水方式,到2000年全球内陆水将有一半以上是排放的污水,中国的淡水资源将有70%遭污染。由于地表、地下水源都遭到污染,到下一个世纪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将可能出现不宜人类居住的危险!
水源污染后,给人类带来的另一个威胁是,水中有害有毒物质通过生物富集,浓度越来越大,当人们吃了水中生物便引起中毒,危及人类身体健康。例如水中生物对汞的富集,可构成一个有害的食物链。当水中汞浓度为每年0.01微克时,浮游生物可富集1000倍,虾可富集1万倍,小鱼可富集3万~5万倍,大鱼可富集10万倍。曾轰动一时的日本“水俣病”就是水中含汞量在食物链中逐级富集造成的甲地汞中毒事件。当人们长期吃了含汞的鱼类,经过一二年的潜伏期,这种病才开始发作,迄今为止,日本有964人因患这种病而死亡。还有2842人被确认是水俣病患者,得到有关部门的赔偿。水俣病不仅危及母亲的生命,而且还会造成胎儿畸形。1988年春,轰动中国的上海甲型肝炎流行事件,也是由于居民食用了污染的毛蚶等贝类水产品引起的。
水资源的“热污染”还会给生态平衡带来新的问题。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的五大湖区在70年代中期建有16座核电站。这些电站每天向湖区排放大量冷却水,水量超过密西西比河的流量,这些水比湖中水温度15℃,湖中鱼类不能适应这个突然变化的温度,繁殖受到影响。过去到五月才出世的昆虫,由于环境变暖而提早出世,出世后找不到食物只能饿死。到了五月,以昆虫为食的鸟类来到这里,也找不到食物,从而影响了有机质的分解。这就造成由长期历史形成的特定食物链结构瓦解,湖泊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量大减,假如人们静待大自然逐渐去建立新的适应变化了的生态结构,那就要在很长的时间内忍受由此而遭到的损失。
由于生态系统遭破坏的连锁反应,用水量增加,来水量减少,加上泥沙的淤积,莫说小河小湖,就是地球上的大江大河大湖也开始出现来水量减少甚至断流干涸苗头。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60年代来水量为12.33亿立方炉,1993年减至只有1.26亿立方米,流程从1321千米缩短为1001千米,预计到下个世纪内这条河流将从地球上消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养育中华儿女几千年之后,她的乳汁已快要被中华儿女们吸尽了,终于无可夺何地于1972年开始断流,至1997年的26年中已发生断流20年,而且越来越严重,断流时间,由70年代21天发展到1997年226天,断流里程到1997年已近700千米。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咸海,30年来,水位下降了20米,湖面缩小2/3,预计在21世纪前半期内可能完全干涸。中国东汉顺帝5年(公元145年)始建的周长300多里的鉴湖水利工程,由于历代的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湖底淤高,在“活”了800年之后终于“死亡”。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一些著名湖泊不是“死亡”,便是湖面淤高缩小。《水浒》中的“梁山泊”的水面有800平方里,位于山东的大野泽之中,由于历次黄河泛滥,人类的垦荒,水土流失,终于在1934年连同大野泽一起淤成平陆。罗布泊,蒙语为“汇入多水之湖”的意思,发源于新疆天山山脉,曾经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淡水湖,面积达3000平方千米,但罗布泊的满湖汪洋之水,现在已被可怕的满地鸟尸所代替,在本世纪罗布泊终于干涸了。新疆的第二大湖——艾比湖也正在步罗布泊的后尘。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江汉平原,1949年有大小湖泊1066个,到1998年只剩下182个,水面缩减3/4以上,目前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仅仅20年来,就被垦掉一半,现在每年有2100万吨泥沙流入,使湖底每年淤高2~3毫米。洞庭湖比鄱阳湖淤浅的速度更快,加上40多年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少3/5,容积从1949年的293亿立方米,降至现在的178亿立方米。看来,中国这两个最大的淡水湖,死亡的厄运难逃,只不过是时间的早迟罢了!有的专家给这两上大湖“算命”说,它们最多还能“活”五六十年了。曾“四死一生”的白洋淀(620年代干涸一次,70年代干涸两次,80年代干涸一次),又于1988年8月复生,蓄水五亿立方米,但接着污染的魔爪向它伸来,使1/3的水域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复生之日,便是“病入膏肓”之时。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说,中国湖泊在40年里已减少500个以上,湖面缩小133万多公顷以上,损失淡水350亿立方米。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解放后,全国兴建的86000多座水库,总库容4300亿立方米,现被泥沙淤积的库容占近1/4。
江河、湖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它的污染、断流和干涸,将最终导致这一流域或地区人类文明的断送乃至消失。
随着水危机的加剧,更危险的是可能给人类带来另一种灾难——冲突和战争。全球有将近一半的陆地依靠跨国界的河流供水,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享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源。为了争夺水资源的控制权可能引发冲突和战争,就像过去争夺石油控制权那样。约旦国王侯赛因说:水争端可能触发他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印度和孟加拉田在水资源的分配上也存在着潜在的冲突。在海湾危机中,水也可能成为一种武器,一旦再度爆发战争,土耳其可以通过切断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水源打击伊拉克。
水危机对人类来说,实在可怕,人类要想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发展就必须设法努力避免这一灭顶之灾的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