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洞庭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考古发现表明,八百里洞庭湖,也是中国人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面积 2820 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鱼米之乡”的誉称。
湖南考古工作者自两年前在洞庭湖首次发现旧石器以来,到目前已先后发现旧石器遣址 60 多处以及大量新石器遗存。考古专家袁家荣称,这些发现将洞庭湖地区及整个湖南的人类活动历史推前了几万年至几十万年。
这里不仅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遗址均有发现,而且同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时期及新石器时代和商、周等各个历史时代的遗址,都有比较全面、集中而丰富的遗存。考古专家认为,已发掘的这些遗存不仅资料丰富,而且文化序列清楚,充分说明洞庭湖地区也是人类早期活动中心之一。
最近考古工作者在洞庭湖滨澧县彭头山发掘的一处新石器早期遗址,出土大量石、陶器,据测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八九千年,早于中原地区目前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属国内目前已发现的最早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这处遗址面积达 400 平方米,发现有灰坑、墓葬、柱洞、灶和居住面残迹,还有大量石器、精美磨制石制装饰品,有的还刻有符号, 另有大量制作水平比较成熟的陶器。在陶片和红烧土中还发现了水稻谷壳痕迹,这对研究中国农业起源,及重新认识把洞庭湖地区排除在水稻起源地之外的看法,有重要参考价值。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是国内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考古工作者最近在洞庭湖西岸宋家溪还发现一处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遗址,出土大量以盆状器为特征的打制石器。专家认为,这些以细石器为特点的过渡性文化,说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是多元化的,从而否定了传统的“简单过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