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实际利润率持续低迷,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双重作用下,产业资本大量进入银行、证券、保险等虚拟经济领域,虚拟经济发展迅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爆发,重要原因之一是欧美等国家忽视了实体经济,金融创新过度,加上监管失控,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尽管“实体经济”一词运用广泛,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界定。实体经济通常与“名义经济”“货币经济”“金融经济”相对应。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就把“实体经济”看作“产品和服务的流通”,并将与实体经济相对立、并列的“符号经济”看作是“资本的运动,外汇以及信用流通”。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将整个经济体系划分为以货物和服务为形式的实体经济和以货币和信用为代表的符号经济两大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分析了虚拟资本。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实体经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息资本借助于增殖运动所带来的收入的资本化。从“资本—派生”的思路来看,凡是由金融系统派生或创造出来的资本都是虚拟资本,能够创造价值的货币资本就是实体资本。因此,可以将资本运行在金融及其派生系统中所形成的经济形态称为虚拟经济;将资本运行在“先用货币资本购买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经过生产过程变成了产品,资本家将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这样的循环系统中所形成的经济形态称为实体经济。a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实体经济界定为:“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因此,实体经济覆盖一、二、三产业,其中一、二产业毋庸置疑,尤其制造业更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第三产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中的商业、流通等部分也属于实体经济。在新形势下,实体经济的疆域也在不断拓展。《人民日报》2017年3月19日刊文指出,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正在迅速崛起。

a 王守义、罗丹:《推进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红旗文稿》2017年第12期,第19页。

一、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人类的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实体经济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加深,第三产业比重会不断提高。一方面,在更发达工业的基础上,生产性服务业将加快增长;另一方面,工业产品价格下降和服务业价格的上涨,使第三产业比重出现显著提高。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经济大国和强国崛起的强大支撑。当英国这个第一个“世界工厂”衰落之后,重视实体经济的美国和日本相继发展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发达经济体。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依靠比较优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保持了年均9.8%的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我国目前工业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比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还大。

有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生铁产量占到全球的59%,粗钢产量占全球的46.3%,煤炭产量占到全球一多半。水泥产量占到世界的60%,电解铝产量占到世界的65%。一些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高端制造业方面,很多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集成电路产值不足全球7%,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1/3。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271亿美元,连续4年超过2000亿美元,超过石油成为进口额最大的商品。现代服务业方面,无论是法律、咨询、研究开发等生产性服务业,还是教育、医疗、旅游、体育、养老、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都远低于发达国家,不少领域还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

首先,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处在中期阶段,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有迫切的需求,亟待构筑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我国13.83亿人口,有2.77亿农民工,还有5.9亿多的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目前的生活正处在一个结构调整和转变的过程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这部分人目前潜在的消费需求就会变成现实需求。广大农村的建设水平和基础设施不仅同发达国家而且同国内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还有很多短板,必须以大规模工业品生产和供应为前提。也就是说,城镇化的需求,必须以更好的工业化为其提供供给。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总体还比较低,对现代化农业先进技术的需求空间比较大;我国工业设备也正处在更新换代高峰期,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需求旺盛。这些都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拥有利用新技术创造新需求的巨大潜能。

为人们创造新需求,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通过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新需求无疑是一个突破口。其次,要解决所面临的任何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依靠发达的制造能力和先进的工业技术水平。发展问题只有通过更好的发展来解决,只有依靠更环保的绿色工业体系和更先进的技术水平,才能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制约。再次,发达的工业基础和工业体系是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产业载体,不仅本身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最重要领域,而且第一、三产业的技术进步也必须以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运用为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2013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调研时强调,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工业化对于国家强大至关重要,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同一年的8月底在辽宁考察时,他再次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工业化融合。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2014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2017年工作重点之一。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坚持多措并举,着力优化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2017年5月20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个大国,必须要做强实体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要虚实结合,以实为基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做好知识和人才的积累。

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机遇和挑战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从机遇看,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大放异彩的根基:一是产业基础。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种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分类的国家,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我国在一些领域拥有竞争优势,例如高铁和核电技术。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高技术企业,例如华为公司,拥有超级网店平台,例如淘宝。二是技术根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专利大国。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我国很多新技术领域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有机会实现超越发展,例如在大数据技术领域。大数据技术以开源为主,迄今尚未形成绝对技术垄断。在云计算方面,国内运营商与国外相比没有差距,并且在我国这个巨大的互联网市场上具备本土化优势。云计算的技术特点和开源化趋势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局部突破的良好契机。

例如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我国有实力雄厚的阿里巴巴、百度等;在3D打印技术方面,我国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航空航天方面,我国正在成为竞争力中心;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我国居于领先地位。因此,我国可以参与新一轮产业革命,而且可以在一定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三是有战略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蓝图,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提升中国制造水平;“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推动分享经济和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正在推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正在推动我国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

从挑战看,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遭遇瓶颈。

据测算,近几年我国工业平均利润率为6%左右,而银行业利润率接近40%,是工业的7倍。《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也折射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冰火两重天的状况:排名靠前的10家银行净利润总和达1.15万亿,占到了500家企业净利润总和的42%。资本是趋利的,这就导致了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从制造业抽离,过度向投机性的金融、房地产交易等领域集聚,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脱实向虚”。这种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但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在自身。遏制“脱实向虚”,归根结底要提高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含金量”,核心是创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借助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将重新振兴制造业作为应对竞争、实现就业与经济重回增长的基本手段和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基本内容,大力发展高技术并鼓励高附加值产业回归。世界主要国家为迎接新科技革命,纷纷把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出台一系列创新战略和行动计划。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2.0,以互联网激活传统制造,发挥技术优势,占据制造业上游;德国提出工业4.0,用信息物理系统(CPS)将生产设备智能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他们都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重要领域加强布局,更加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产业结构,驱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力图保持科技前沿领先地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这就意味着,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发达国家高端发展对我国的产业升级会形成一定的冲击,增加我国转型升级的难度。

三、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WEF)从增长动力角度将经济增长划分为5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换阶段、效率驱动阶段、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按照WEF的标准,一个国家人均GDP在9000—17000美元(2006年现价美元)之间时处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阶段,超过17000美元就进入了创新驱动增长阶段。经济增长从需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资本积累到主要依靠效率和创新,这个过程符合经济学的一般规律。相对于效率和创新而言,要素投入和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而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技进步、教育、创新体系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共同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将要处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阶段,我们应该做好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创新,为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驱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最重要的驱动力。19世纪末的电气革命和20世纪中叶的电子革命所带来的一批又一批新产品和新产业,实现了经济近半个世纪的持续增长。20世纪70年代之后,伴随着部分产业进入成熟期,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但是经济增长的低谷,往往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高峰即将来临。数字化的信息革命已带来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十年的经济繁荣。当前,新的科技革命正在进行,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

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而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1.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基础研究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体现。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不仅能引领该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甚至能开创出一个新兴战略性领域,使一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保持领先地位。我国高度重视对基础研究超前部署,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确保基础研究水平的稳步提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较大差距。美国在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研发经费的比重约为15%至20%;日本在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研发经费的比重约为12%至17%;德国和法国通常在20%左右。多年以来,我国基础投入强度不足6%。

一是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解决基础研究作为公共品而导致的社会资金投入不足困境,引导社会力量提高对基础研究的关注,为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构筑坚实基础。在强化竞争性项目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应加强对进行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的支持,提高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的经费补助以及设备更新支持。另外,在强化对基础研究财政投入的同时,也应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力量开展基础研究。一方面,引导要使其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对技术竞争力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在改善宏观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多下功夫,提高企业自主进行基础研究的意识。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或与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建立实验室,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从而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为创新驱动发展筑就充满市场活力的微观基础。二是应重视对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培养。人才就是科技创新之本,应采取积极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投身基础研究活动。(1)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扶持力度,支持理工类院校和相关学科的发展,鼓励高水平人才报考理工科,提高自然科学领域基础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2)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参与基础研究,给予其充足的科研经费和优越的科研环境,激发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其在基础科学领域开拓创新。(3)支持青年人才独立开展基础研究,探索前沿性科学领域,推出高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确保科研人员自主决策,开展原创度高、探索性强的科研活动,产生更多高质量的成果。根据科技人才发展规律,中青年时期一般是科学家取得突破性创新的峰值年龄。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年龄看,科学家完成突破性创新的高峰期约30至40岁。应大力培养和使用具有高水平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在严格遴选的前提下,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使我国在前沿性科技领域取得掌控力。

2.要坚持产业化导向,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研发投入的78%左右是由企业投入的,人才不断向企业集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载人航天、蛟龙号深潜器、特高压输电、第三代核电、大型客机C919、高速列车等等,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地位仍不够牢固,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一是要推动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加快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及产业组织调整,健全反映稀缺性和环境影响的资源价格机制和税收体系,构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压力机制,形成促进企业创新的市场倒逼机制。优化产业环境,消除行政性垄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集群创新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要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要努力消除实际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统一的市场环境,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创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平等获得资源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产品、技术、专利等得到有效保护,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3.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各项政策的落实。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在纵向上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链条,在横向上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综合效应,推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符合知识产权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和惯例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完善教育结构,为实体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

(二)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因此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应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之一。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新兴产业统计。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因此,应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的健康发展腾出空间。二是加强传统产业技术创新。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实验室,为传统产业相关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平台和实验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或运用自主技术成果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促进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运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传统产业的高端化。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平台,推动传统产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研究开发替代劳动力的智能装备,提高传统产业生产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传统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是我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必然途径。目前,我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还不高,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从生产自动化代表性指标智能机器人普及程度看,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应大力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四是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形成能灵敏反映市场变化的触角,提高创新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三)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即“双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双创”理念由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并连续3年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国这一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显示出创新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重要动力已获得广泛国际共识。从近三年的实践来看,创业生态不断完善:全国已有超过4200家众创空间;300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余家科技企业加速器;自主创新示范区17个;国家高新区156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453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30家。创业主体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全国每年新增市场主体近千万户,同比增长超过40%;仅2015年国家高新区新增注册科技型企业超过10万家,新吸纳大学毕业生50万,已形成接续有序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培育科技创业企业和团队超过40万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近1000家,提供180万个就业岗位。未来要不断引向深入:加快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四)全面提升质量水平,注重品牌建设

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

我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上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来,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的价值理念。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当前,我国平均每年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远超发达国家,提高产品质量刻不容缓。

企业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企业要加快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淘汰落后产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发挥体系的过程性和整体性作用。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技能,培育职业精神,打造责任心强、专业素养高的从业队伍。政府要在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上有所作为,强化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努力塑造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声誉,不仅在国内市场开花,而且在国际市场名扬,创造“中国质量”的大名片。要努力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法制先行。要加快相关法规建设,完善国家标准体系,推进标准的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建设。加快国内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并轨,大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逐步消除国内外市场产品质量差距。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鼓励消费者参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价和监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倒逼质量提升,形成重视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社会价值。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我们将致力于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彻底改变中国制造现有的不良声誉,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响“中国质量”,重新塑造中国制造的形象和声誉。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因此,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在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工业产品品牌当中只有一个。品牌是产品附加值的集中体现,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竞争力的外部表征。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和振兴我国制造业的长远目标。企业在品牌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其次,应增强创新品牌的意识,要把品牌融入企业战略中去。再次,要注重品牌传播。在品牌传播路径上,随着品牌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企业应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其对品牌的参与感。

(五)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除了弥补市场失灵之外,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提供和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应由市场做主的事项,政府做到少管、不管,最大限度取消企业资质类、项目类等审批审查事项,消除行政审批中部门互为前置的认可程序和条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以“管”促“放”,深化商事制度、“多审合一”“多规合一”等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完善配套监管措施,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二是在落实好已出台各项减税降费措施的同时,完善和落实各项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加快实施普惠性财税、创新产品采购、成果转化激励等政策,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改革行业准入和市场监管、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管理等制度,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等机制,推进开放合作创新。三是营造尊重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探索容错纠错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要避免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对立起来的不良倾向,要推动虚实融合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要补齐直接融资短板,把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多层次市场体系;调整间接融资结构,加快完成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普惠金融,发展中小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完善中长期融资制度,满足准公共性产品和基础设施融资需求。

(陈宇学: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