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黄永华驾机飞回大陆
- 黄永华和李纯在阅览室墙上挂着的全国大地图前,研究驾机起义的飞行计划。
- 黄永华按照起义信号,放下起落架,低空盘旋一圈,然后再收起轮子,在潮安河滩上安全降落。
- 黄永华驾驶飞机绕过澎湖马公岛,飞了1个多小时后,终于看见了祖国大陆的海岸线和高山。
奠定起义思想
1950年1月9日,国民党空军军官校飞行生黄永华从台湾台南机场驾驶AT-6教练机起飞,飞回大陆,在广东潮安降落。
1925年9月25日,黄永华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1941年春,日寇铁蹄踏遍半个中国,日本飞机到处狂轰滥炸,连梧州市这个西江口小小的山城也屡遭日本飞机的空袭,弹痕累累。在黄永华幼小的心灵里,激起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在这民族危亡,苦难深重的紧要关头,年仅16岁的黄永华抱着“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他毅然投笔从戎,独自一人奔赴桂林,于1941年考进了国民党空军幼年学校第二期。
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黑暗,也在空幼学生的心灵上打下烙印。特别是高中那几年,正式抗战的最后阶段,有些从西南联大调来的进步老师,他们经常给同学们思想启迪,教同学们放眼国事。
黄永华和同学陈泽群、李世平、莫少澜、朱修他们志趣相投,结为知己。课余、假日常在一起畅谈国事,抒发爱国之情。
当时,幼校教官队伍里有一个教官叫林莽,在同学中组织了一个“蒲涛读书会”,经常介绍同学们阅读一些进步书刊。黄永华、陈泽群和第四期的张陶普同学等,都是这个读书会的成员。
后来,读书会被学校当局勒令解散,林老师被勒令离校,后来,林老师也去做我党的地下工作了。张陶普也离开了学校,参加了我地下党组织。这些黄永华最尊敬的人的出走,给他留下了深深的思索,使他逐渐看清人生的道路。
1948年2月,黄永华在国民党空军幼年学校整整呆了7年后毕业了。黄永华告别蒲阳镇,转入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第28期学习。
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反攻,解放大军以磅礴气势驰骋在东北、西北、华北的中原大地上,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的节节胜利,祖国大地成片地从国民党统治下解放出来。
在地处沪杭地区的笕桥航校里,黄永华和同学们一面学习初级飞行技术,一面关心形势的发展变化,寻找阅读革命理论书籍和进步刊物。
革命理论武装了黄永华等人的思想,后来也成为他们发动群众、团结群众的思想武器。
在杭州市清波门外紧依西子湖的一个僻静小巷里,黄永华等找到一个秘密活动的地方。
那是一所叫“薇园”的中西合壁园林式的别墅。这原来是一个逃走的资本家的房子,委托空军军官学校第28期一个同学代管。
这位同学很支持同学们的进步活动,黄永华等就经常在那里看书学习,畅谈国事,研究问题。
这个时期,薇园留下了同学们为革命形势胜利发展的欢乐与激情,至今仍令黄永华难忘。也奠定了黄永华他们以后驾机起义的思想基础。
准备驾机起义
1949年,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迁往台湾。
1949年3月初,这是一个晴朗日子,笕桥机场上马达轰鸣,接送人员的C-46型飞机到达机场。每驾飞机准乘25名飞行生,同学们都各自带着行李上飞机。黄永华把一些革命书刊,秘密地塞在棉被胎里,绑进行李内。
黄永华和陈泽群、朱修、李纯等肩负着地下党组织的嘱托,登机飞往台湾,踏上了新的征途。
原来,在1949年初,全国解放战争将获得最后胜利的时候,国民党上下,人心惶惶。
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也显得特别混乱。由于同学们的羽翼初长,黄永华等商议计划趁此机会驾机起义。但是,由于1月份学校教官谢派芬、蒋声翰及第27期同学周正、李延森等先后驾机起义,学校严加管理,不久就下达了停飞命令,准备迁往台湾。致使黄永华等在杭州起义的计划没能实现。
在经常活动的薇园,黄永华等再次商量,都表示坚决不去台湾,准备开小差离开学校,投身革命。
黄永华把飞行服装偷着拿出来,收藏在薇园里,并要李世平去上海找牧野,与地下党联系。
李世平去上海后回来告诉大家,上海方面叫等待一下。不久,上海地下党组织派张陶普赶到笕桥找陈泽群联络。陈泽群趁机叫上黄永华和朱修到中山室俱乐部见张陶普。
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室内烧着航空滑油取暖,里面同学有的打康乐球,有的打扑克、闲聊,人声嘈杂。黄永华感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便带张陶普等来到室外僻静的游泳池旁坐下谈话。
当张陶普知道这几个人准备开小差后,劝大家留下随国民党迁往台湾,留在空军中继续做策反工作,团结力量,组织同学驾机起义。
张陶普语重心长地说:“打入敌人心脏不易,你们现在不要走,要留下扩大你们的作用。”黄永华等认为张陶普代表地下党组织,讲的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意见。
过了几天,一位署名“余时钦”的人从南京发来信件,对大家的态度表示欢迎,并希望大家到台湾后获得新朋友。
在1949年3月,满载空军军官学校学生的飞机降落在台湾冈山机场。
到台湾后,黄永华等立即在同学中开展工作,争取人员,扩大力量。他们计划,等学校开始试飞后,就组织同学起义。
同时,黄永华他们经常借假日外出的时机,搜集国民党到台湾后的一些情况资料。黄永华还结识了台湾籍的一位机械师,请他教台湾话,以准备进一步做好台胞的工作。
陈泽群、朱修串联的10多位同学,如李银波、石家忠、石家海、王初平等,搞了一个读书会,不幸,事情被发现后,几个同学因此被捕。
当时,处境险恶,黄永华等商量,考虑到陈泽群、朱修受牵连的可能最性大,所以,他们决定尽快让他俩先走。
1949年12月3日,陈泽群、朱修乘“盛京”轮船离台经香港回大陆。俩人回大陆后,将黄永华、李纯准备驾机起义的情况,向中共华南分局饶彰凤部长写了书面汇报。
1949年12月,在送走陈泽群、朱修后,黄永华和李纯约定有事碰头的暗号:用手拢头发。
平时,为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黄永华和李纯一般不接触。
两人就这样一直坚持等到开始练习飞行,进入高级训练,而且是学校快放单机飞行时,他们才见面。
一天,黄永华去找李纯,李纯正在俱乐部休息室打扑克。黄永华用手拢了拢头发,李纯会意地离开座位。两个人来到旁边没有人的阅览室。
在阅览室,黄永华和李纯利用墙上挂着的全国大地图,秘密研究驾机起义的飞行计划。因为,当时黄永华和李纯都没有能上飞长途训练课目,所以飞行时不发航行图。
虽然,从台湾到大陆约200多海里,但是,由于当时金门岛还没有解放,怕有飞机起飞拦截。黄永华和李纯就计划先向西飞,取270-300度左右航向,中途要注意绕过澎湖列岛,在飞抵大陆后,再向南沿岸找地标城市降落。
在定好计划后,黄永华和李纯两人约好,谁先单飞,就抓住时机先飞走,要坚定、勇敢、沉着。分手时,两人互相拥抱以鼓励驾机起义成功。
1950年1月3日,李纯驾驶AT-6型教练机从冈山机场单独飞行时,就驾机起义了。
当天有些薄雾,同学们议论,恐怕是飞行失事掉下海了。
在此前的两个多月,第27期魏昌蜀同学也驾一驾AT-6型教练机起义回福州了。
接连已有两架飞机起义,使学校警惕起来,宣布单飞要控制油量。但是,这也是说说而已,实际并没有认真执行。
因为,当时训练飞机很多,初、高级同时训练,一天飞行上百架次,飞行教官不管控制油量这事,加油车只管加油,没有监督。这也给黄永华飞回大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冒险飞回大陆
1950年1月9日,黄永华开始第一次单独飞行。
按规定,第一次单独飞行在台南空军部队的机场,只在本场飞两个起落航线即完事。第二次后的单独飞行,才可以离开本场飞空域。
可是,恰好那天冈山机场的航线和空域都不够用,只得借用外场台南空军部队的机场。这天,黄永华就分配到台南机场放单独飞行。
按一般人的想法,第一次放单独飞行,飞机在众目睽睽之下,是不会有人敢于此时冒险飞走的,所以,对单独飞行起落航线的飞机加油量没有限制,照常加满。何况黄永华又是在外场,加多少油更无人控制。
因此,黄永华决定抓住此次机会,作拼命一搏。虽然,黄永华看到指挥台下的停机坪上,还有三架P-51型战斗机防卫,但他顾不得那么多了。
9时,一架AT-6型教练机刚刚加满油。黄永华就按教官的命令迅速起飞,他刚飞到第一边航线上,就急转向海上俯冲。
为了避免被雷达搜索发现,黄永华加大油门,紧贴海面,当时高度表已指到0,朝着270-300航向,作超低空飞行。
为了干扰空中飞机的空地通讯联络,黄永华卡死话筒,直到飞机快飞越过台湾海峡才松开。
黄永华驾驶飞机绕过澎湖马公岛,飞了1个多小时后,终于,他看见了祖国大陆的海岸线和高山。
黄永华操纵着飞机开始升高,转向西南,他沿着海岸线飞了一段,就发现了一条入海的河流。于是,黄永华沿河飞到了广东潮安。
这时,黄永华仍然没有发现机场,而飞机里的油已经快耗尽,所以,他只得迫降。
黄永华按照在台湾收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起义信号,放下起落架,再低空盘旋一圈,然后,再收起轮子,在潮安河滩安全降落。
此时,黄永华才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激动地走出机舱,投入了人民的怀抱。
此后,黄永华参加了人民空军,先后在山东省济南空军五航校、山西省临汾空军某航校任教。1958年后,黄永华转业到地方工作。
1950年初,在广州市越秀山体育场,召开的动员青年参军抗美援朝万人大会上,黄永华再次驾驶那架起义过来的AT-6教练机,奉命在会场上空低空散发传单。后来,这架飞机被调到东北老航校,作飞行训练使用。
这架飞机退役后,被收入北京军事博物院,供后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