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常见伤病防治蚊虫叮咬的防治

发生在森林、草原、河谷、荒漠等偏僻地区的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传回归热、恙虫病、北亚蜱传热、野兔热、Q 热、鼠疫等,主要是老鼠、野兔、旱獭和家畜等动物的疾病。当人们进入这些疾病的流行区之后,由于不慎,可能会感染得病。这些疾病的流行区一般有一定范围。如新疆出血热病,主要发生在半荒漠的胡杨林地区。森林脑炎,仅在森林和草原才有,而且主要是在东北长白山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杉树、松树、桦树、杨树等针阔叶混交林地带,以及新疆天山林区和苏联中亚地区的雪岭云杉树稀疏、而灌木丛和杂草很密的山地阴坡。又如恙虫病主要发生在云南、广西同越南接壤的山岳丛林地区,以及澜沧江、元江、金沙江、怒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这些地方性动物传染病的发病时节也有严格的季节性。如新疆出血热于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发病较多;蜱传回归热主要在 4~8

月最多;森林脑炎多在 5 月底至 6 月下旬发生,其它季节则很少发病,甚至

没有。恙虫病多在夏秋季节发生,在云南以 8 月为最多;北亚蜱传热也主要在 5~6 月流行。

这些疾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由昆虫传播给人类,它们在叮咬发病的动物后,再叮咬人时,就会将病原体注入人的血液而发病。在青藏高原的某些地区,许多人得野兔热和鼠疫主要是由于在疫区狩猎野兔引起的。因此,在进入上述地区进行活动时,应采取措施防蚊虫叮咬,禁止在疫区狩猎。

热带丛林中真正的危害却是在昆虫,其中许多昆虫可传播疾病,使人生病。1941 年 6~7 月,国民党远征缅甸的军队,在撤退途中,因丛林中蚂蝗、蚊虫的叮咬而引起的破伤风、疟疾、回归热等传染病,使数万名士兵丧命。仅以第 5 军为例,军直属队、200 师、新 22 师、96 师共计 4.2 万人,战斗伤

亡仅 7300 人,而死于疾病的就达 1.4 万余人。

热带丛林中传播疾病或病原体的昆虫主要有: 蚊、蜱、恙、蠓、牛虻、蚋等。

蜱是一种长相与蜘蛛相似的小虫子。西南边疆的群众叫它马鹿虱、鹿子虱、或称它为竹子。蜱专附在动物皮肤上吸食血液,也经常爬在人的皮肤吸食人血,有些蜱还有病毒,能将疾病传播于人,在山林活动要特别注意防蜱。目前尚无人有效的化学驱避齐对付蜱,防蜱主要是靠扎紧衣袖、裤管,防止蜱钻入衣裤内。在森林中休息时不要靠在树干上或坐在杆枝落叶上,以免藏匿在这些地方的蜱爬进衣裤内,应先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再坐下休息。无论休息或活动时要随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的皮肤上有无异物蠕动或叮咬。一旦察觉蜱已叮在皮肤上不要慌张,先观察蜱是刚叮上去还是已叮很久,如果是刚刚叮上去的,应迅速抓住蜱的腹部快往外拉,通常可以将蜱拔掉。如果蜱已在皮肤上叮较长时间,则不可快速猛拉,因蜱的头部进入皮肤后,其前部的鳖肢便紧紧的钩在皮肤里,用力猛拉的结果便是把鳌肢拉断留在里面。鳌肢细小,不易察觉,常在皮肤里引起发炎,患处经常化脓红肿。对于在皮肤上叮咬了很长时间的蜱,要拉一下,放一下,反反复复轻轻地往外拉,直到把蜱完整地拉出来为止。如果不小心把蜱的鳌肢和假头拉断留在皮肤里, 应用消过毒的手术刀片把伤口略微扩大,用镊子或针把蜱的鳌肢和假头弄出来,然后用碘油或消毒酒精对创口进行消毒。

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常年驻守边防的战士说的好:“不怕蚊虫闹得欢,野艾野蒿一缕烟。”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如果被昆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膏涂抹患处止痒消毒。

蚂蟥也是危害很大的虫类。蚂蟥的种类很多,有生长在阴湿低凹的林中草地的旱蚂蟥,也有生长在沼泽、池塘中的水蚂蟥,还有行长有山溪、泉水的寄生蚂蟥(幼虫呈白色,肉眼不易发现)。蚂蟥吸血量很大,可吸取相当于它体重 2~10 倍的血液。同时,由于蚂蟥的唾液有麻醉和抗凝作用,在其吸血时,人往往无感觉,当其饱食离去时,伤口仍流血不止,常会造成感染、发炎和溃烂。

遇到蚂蟥叮咬,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打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 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

在行进中,应经常注意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 4~8 小时左右。此外,蚂蟥和蛇类对生蒜的气味也不敢靠近,将大蒜汁涂抹在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