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世 界 历 史 研 究 所

(InstituteofWorldHistorvStudies,ChineseAc8demyofsocialsciences)中国研究世界历史的科学研究机构。原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室。1964 年 5 月组建为中国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977 年改现名。

世界历史研究所以研究世界近现代史为主,同时开展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综合对比研究,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及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历史发展的特点。在各种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专题史、国别史、地区史和世界通史著作。当前主要研究课题有:H.C.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苏联史学理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改革;法西斯主义思潮、运动和制度;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等。

该所主要研究成果,著作有《美国通史简编》、《俄国通史简编》(上、下)、《日本近代史》、《埃及近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巴黎公社史》、《托洛茨基评传》、《巴枯宁评传》、《克鲁泡特金传》、《邪马台国》等。工具书有《外国历史大事集》和《外国历史名人传》。编辑出版《世界历史》、《史学理论》和《世界史研究动态》等 3 种刊物。此外, 还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的编写工作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的翻译工作。

世界历史研究所设有社会主义史、资本主义史、亚非史、拉丁美洲史、世界古代史和史学理论等 6 个研究室。全所现有 157 人,其中正、副研究员

36 人。前任所长刘思慕、朱庭光,现任所长张椿年。

为促进世界史学科的发展,该所与国内各有关学术团体保持密切联系, 并多次组织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该所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19 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和学者建立了联系,应邀来所访问的国外学者达百余人次,研究所不断派出科研人员赴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或进修深造。

(钱明德)

ZhongguoShljieGudaishiYanjluhul

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 ( ChineseResearchAssociationofWorld Ancient History)中国研究世界古代史的群众性学术团体。1979 年成立, 会址现设在南开大学,会员约 300 人。领导机构为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理

事会。现任第 3 届理事会产生于 1988 年。名誉理事长为周谷城、吴于廑教授, 理事长为东北师范大学林志纯教授。另有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若干人。研究会下设原始社会史、西亚北非史、希腊罗马史、南亚东南亚史和东亚东

北亚史等 5 个组。其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积极促进世界古代史研究。具体任务为:提出重要研究课题;组织会员编译资料和撰写论著;举办专题学术讨论会;交流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

研究会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 3 次年会和 7 次分组学术讨论会。主要研究课题有:古代城邦史比较研究、国家的起源与文明的传播、奴隶占有制的历史地位、世界古代史上的民族迁徙等。研究会编有《世界古代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年出版)、《古代世界城邦问题译文集》(时事出版社

1985 年出版)和《世界古代史译文集》(内蒙古大学学报编辑部 1987 年出版)。在研究会负责人的积极倡导下,1985 年东北师范大学设立了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延聘国内外专家,着手培养埃及学、亚述学、赫梯学和西方古典学等方面的人才。

(钱明德)

ZhongguoShiJieJindalshIYanjluhul

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 ( ChineseResearchAssociationof world Modern History)中国研究世界近代历史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成立于 1984

年,会址设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大学。现有会员 520 人(1987)。领导机构

为全体会员协商选举产生的理事会。现任第一届理事会产生于 1984 年,会长为辽宁大学王荣堂教授。另设有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及理事若干人。研究会章程规定,研究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研究世界近代史,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团结和组织全国世界近代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互通科研情报和资料, 促进我国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具体任务是:提出研究世界近代史的重要课题;组织会员编泽资料和撰写论著;举办学术讨论会、交流教学情况和经验;发现和培养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

研究会成立 4 年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已举行过 5 次全国性学木讨论会,分别就世界近代史教学改革;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大工业体系的形成;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对人类社会影响:从商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和资产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作用;现代化概念、现代化标准、政治思想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会会刊为《世界近代史研究会通讯》。

(李祥)

ZhongguoShiJie Xiandaishi Xuehui

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ChinaWorldContem-poraryHistorySociety)中 国研究世界现代史的群众性学术团体。1979 年成立,会址设在北京师范大学。下设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华东区、中南区和西南区 6 个分会。会

员 419 人(1987)。领导机构为全体会员选举产生的理事会。研究会聘请宦

乡为名誉会长。现任第 3 届理事会产生于 1985 年,会长为北京师范学院齐世

荣教授。另设理事若干人、秘书长 1 人。研究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世界现代史,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团结和组织全国世界现代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教学经验。具体任务是:提出和研究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课题;组织会员撰写论著;编译资料;召开学木讨论会; 举办讲习班;发现和培养人才等。

研究会成立 9 年来,召开了 4 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就世界现代史的分期、社会主义道路的各种模式、民族解放运动的各种类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986 年举办了一届世界现代史中青年教师培训班。各分会共举行了 20 次专题讨论会。研究会编辑了《世

界现代史论文集》(三联书店 1982 年出版),并办有期刊《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和会刊《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通讯》。

(李祥)

ZhongguoShijie Zhongshijishi Yanjiuhui

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 ChineseResearchAssociationofWorld Medieual History)中国研究世界中世纪史的群众性学术团体。1979 年成立, 会址设在山东大学,现有会员 380 人。研究会领导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选举

产生的理事会。现任第 2 届理事会产生于 1984 年,北京师范学院戚国险教授任理事长。另有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若干人。该会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开展学术活动,推动世界中世纪史的研究。具体任务为:组织编写和翻译专著;举行学术讨论会;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等。

研究会成立以来,召开了 4 届年会和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封建制的形成、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及其历史作用、民族和民族国家、中外封建社会的比较、封建社会的解体等。研究会会刊为《世界中世纪史研究通讯》(已出 5 期),编有《世界中世纪史学术论文集》2 辑(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2、1987 年出版)、《世界中世纪史译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年出版)。

(钱明德)

ZhongguoSulian Dong’oushi Yanjiuhui

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ChineseResearchAssociationof Historyof SovietUnionandEastern Europe)中国研究苏联和东欧历史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成立于 1985 年,会址设在北京大学。有会员 150 人(1987),领导机构

为全体会员选举产生的理事会,现任第 1 届理事会产生于 1985 年,会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之骅,另有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及理事若干人。研究会章程规定,研究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和组织全国苏联和东欧历史研究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并协调学术研究活动。具体任务是:提出苏联和东欧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组织会员编泽资料和撰写论著;举办学木讨论会;交流教学和研究经验;发现和培养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

研究会成立 3 年来,举行过 3 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分别就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苏联在 H.C.赫鲁晓夫领导时期的国内外政策、俄国现代化的问题以及东欧各国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会编有

《苏联历史手册》(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8 年出版)。会刊为《苏联东欧历史研究》。

(李祥)

ZhongguoYingguoshiYanjiuhui

中国英国史研究会(ChinaBritishHistoryAssociation)中国研究英国 历史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成立于 1980 年,会址设在南京大学,现有会员近

200 人。领导机构为全体会员民主协商选举产生的理事会,现任第 2 届理事

会产生于 1984 年。理事会聘请宦乡、范存忠任名誉会长,选举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蒋孟引任会长,另有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及理事若干人。研究会章程规定,研究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团结和组织全国英国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者,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具体任务为:提出和研究英国史的重要课题;组织会员编译资料和撰写论著;举办学术讨论会、讲习班;交流教学情况和经验;发现、培养和推荐专业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

研究会成立 7 年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举行过 1980 年、1982

年和 1981 年 3 届年会并学术讨论会,1987 年 5 月与南京大学共同举办有中、

英等 8 国学者参加的英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主要讨论英国近代化问题。还召开了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史的专题讨论会,举办了两届英国近代史讲习班。在学术讨论会上,先后就英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英国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诸问题(包括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比较研究)、英国工业化的道路、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后果、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中英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会出版不定期内部刊物《英国史研究会通讯》(己出 6

期)。编辑《英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 1982 年出版)。

(程西筠)

Zhong-Mei Shanghai Gongbao hejianjiao Gongbao

中美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 ( TheShanghaiCommunique and Joint Communiqueonthe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andtheUnitedStatesofAmerica)当代中美关系和两国建交的重要历史文献。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曾处于相互隔绝甚至彼此敌对的状态。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阻挠中国代表取得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继而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以后被迫同中国举行 136 次大使级会谈,但一再对中国提出的原则性建议进行阻挠, 因此会谈没有结果。

周恩来和 R.M.尼克松在宴会上(1972)

20 世纪 60 年代未、70 年代初,由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 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变对华政策。毛泽东主席、周思来总理从国际反霸斗争的全局出发,作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战略决策。1972 年美国总统 R.M.尼克松应邀访华(参见彩图插页第 86 页)。2 月 28 日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即

《上海公报》)。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双方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回顾了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争端。中国方面重申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全部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第一次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者, 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上海公报的发表,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从此开始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一年以后,两国在对方的首都互设联络处,两国之间的来往随之逐步增加。

经过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问努力,双方终于通过谈判达成建交协议。1978 年 12 月 16 日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简称《中

美建交公报》)。决定自 1979 年 1 月 1 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建交公报载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问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公报还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同意的各项原则,重申反对霸权主义,并再次强调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美国政府还声明将在中美建交之日通知台湾,与之结束外交关系; 美国与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将按该条约的规定予以终止;美国在台湾的军事人员将在 4 个月内撤出。中国政府也发表声明重申解决台湾归回祖国, 完成国家统一的方式,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中美建交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 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它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李存训)

ZhongmeizhouLianbang

中美洲联邦(CentraIAmericanConfedera-tion)1823~1838 年由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组成的联邦国家。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上述地区同属危地马拉都督辖区。1821 年宣布独立。次年合并于墨西哥。1823 年 7 月脱离墨西哥,另组中美洲联合省。1824 年 11 月, 立宪议会通过宪法,定国名为“中美洲共和国联邦”。联邦由原殖民地省份建立的 5 个“自由与内政独立”邦组成,联邦议会分众参两院,众院由各邦

按人口比例选出的代表组成,有制定法案的权力;参院由每邦推出 2 名议员组成,其职责是审议众院所通过的法律,监督联邦政府高级官员,充当总统顾问。联邦总统任期 4 年。

中美洲共和国联邦成立后,代表封建庄园主和天主教会利益的保守派与代表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自由派斗争激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冲突频起。1825 年,萨尔瓦多人 M.J.阿尔塞在自由派支持下当选为联邦总统,但当政不久即倒向保守派。1826 年,联邦政府与危地马拉自由派政府发生冲突,危地马拉的自由派政府被颠覆。这一事件导致联邦内战爆发。1829 年 4 月,F.莫拉桑率领的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自由派联军进入联邦首都危地马拉城,阿尔塞政府被推翻。次年,莫拉桑当选为联邦总统,1835 年连任。在其执政时期, 联邦政府与各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废除教会什一税,宣布信仰自由,建立陪审团制度等。莫拉桑还担心危地马拉保守派控制联邦,于 1834

年将联邦首都迁往圣萨尔瓦多,并着手修改 1824 年宪法。但反教会的改革遭到维护教会特权的保守派的极度仇视,迁都行动又引起部分危地马拉人的不满,对宪法的修改终因各邦意见不合而未能成功。1837 年,危地马拉的保守派煽动印第安人叛乱,莫拉桑率兵前往镇压,联邦再次陷入内战。次年,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先后退出联邦,联邦陷于解体。1839 年 2 月1 日,莫拉桑任期结束,新总统的选举未再举行。4 月,R.卡雷拉夺得危地马

拉邦统治权,宣布脱离联邦。此后,共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国虽多次试图恢复中美洲联邦,都未成功。

(朱理胜)

Zhong’ou CaijunTanpan

中欧裁军谈判(TaiksonDidarmamentinCentral Europe)全名“关于在中欧共同减少部队和军备以及有关措施的谈判”,简称“共同均衡裁军”

(MBFR)。是苏、美两国在“裁军”的名义下,为加强各自主中欧的军事地位,加紧争夺欧洲而举行的谈判。

1964 年 12 月 14 日苏联在第 19 届联大会议上,通过波兰外长建议召开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968 年 6 月 25 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议同华沙条约组织就欧洲特别是中欧地区相互均衡减少部队问题举行谈判,以此作为同意召开苏联倡议的欧安会条件。1972 年苏、美最高级会谈就两者达成妥协,同意欧安会与中欧裁军谈判“分别但又是平行”地举行。1973 年 1~6 月在维也纳举行中欧裁军谈判筹备会议,确定谈判为大使级,有决定权内国家 11 个(北约的美、加、英、联邦德国、荷、比、卢,华约的苏、波、民主德国, 捷),观察员 8 个(北约的意、丹、挪、希、土,华约的匈、保、罗);每

年举行全会 3 次,每次一般 10 周左右。1973 年 10 月 30 日在维也纳开始正

式谈判,至 1985 年 7 月,双方共进行了 36 轮会谈、数百次会议。

谈判中,双方各自先后提出了多种裁军方案和建议。争论的主要问题有:

①裁军原则。华约主张采取“对等裁减原则”,即双方各按同等数量或同样百分比裁减军队。目的在于继续保持华约在中欧的军事优势,北约则坚持“均衡裁减原则”,即双方按不同数量裁减地面部队,最后达到同等最高限额, 目的在于削弱华约的地面部队优势。②裁减对象及步骤。北约主张裁军地区应包括联邦德国、荷、比.卢、捷、波、匈等国,华约则坚持把匈排除在外。华约主张各参加国应承担具体裁减义务,即规定“各国军队的最高限额”, 同时进行裁减。北约则坚持采用“集体裁减原则”,即只规定两个军事集团的“集体最高限额”,至于各参加国如何裁减,则由双方内部自行决定。北约并主张第一阶段只裁减苏、美在中欧的驻军,其他参加国以后裁减。③裁减的军种。北约主张只裁减地面郎队,不包括空军及核武器;华约则坚持陆、空军和战术核力量“三位一体”裁减。④双方驻中欧部队的实际人数,是双方争执最激烈的问题。华约在谈判中宣布,至 1976 年 1 月 1 日止,华约各参

加国在中欧军队总数为 98.73 万人,与北约同时在中欧的军力 98.1 万人(包

括法国在中欧驻军)“大致相等”。北约则认为华约至少少报了 15 万人,拒绝接受此数字。

经过谈判,双方在下列一些次要问题上作了些妥协:①匈牙利不包括在中欧裁军地区范围之内;②双方最高限额定为各 90 万人,其中地面部队 70

万人、空军 20 万人;③各参加国都进行裁减,第一阶段先由苏、美按一定数额裁减,第二阶段起再裁减其他国家军队。但在驻中欧军队实际人数,军备如何裁减及如何监督协议实施等问题上,双方寸步不让,谈判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欧洲是苏、美战略重点所在,双方势在必争,谈判过程实际上是苏、美双方在欧洲进行军备竞赛,争夺军事优势的过程。因此谁也不能在谈判中作出真正的让步,谈判将会长期进行下去。

(戴天 王文)

ZhongtudaoZhanyi

中途岛战役(BattleofMidwaylslands)见太平洋战争。Zhongyang TiaoyueZuzhi

中央条约组织(CentraITreatyOrganization)前身为巴格达条约组织。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英、美两国为控制中东地区和遏制苏联而筹组的军事集团。成员国包括伊拉克、土耳其、巴基斯坦、英国和伊朗。美国以“观察员”身份参加。

1955 年 2 月 24 日,伊拉克和土耳其在巴格达签订《互助合作公约》,

即《巴格达条约》。英国、巴基斯坦和伊朗分别于同年 4 月、9 月和 10 月在

该条约上签字。同年 11 月 21 日,巴格达条约组织正式成立。其最高机构为常设理事会,分为两级:部长级理事会由缔约国总理或外交部长参加,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大使级理事会由部长助理或大使参加。理事会下设军事、经济、反颠覆、联络等委员会。美国先后参加该组织的经济委员会、反颠覆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该组织在英、美操纵下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一起形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

1958 年 7 月 14 日伊拉克爆发革命,推翻了亲西方的费萨尔王朝(见伊

拉克革命)。翌日,伊拉克革命政府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同年 10 月

17 日,巴格达条约组织总部迁往土耳其安卡拉。1959 年 3 月 24 日,伊拉克正式宣布退出该组织。8 月 19 日巴格达条约组织易名为现称。美国虽为非缔约国,但在 1959 年 3 月,先后分别与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签订双边军事合作协定,在该组织中享有正式成员的地位,参加常设理事会。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央条约组织成员国之间在关于以色列侵略、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经济和技术合作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扩大,组织内部趋于瘫痪。1979 年 3 月,伊朗和巴基斯坦宣布,因该组织不再能起到保护成员国安全的作用,决定退出。接着,土耳其也宣布退出。同年 4 月 30 日,该组织举行会议,与会的英、美、巴、土四国代表决定,该

组织于 1979 年 9 月 28 日不复存在。

(赵增泉)

Zhongnongxuepai

重农学派(Physiocrates)流行于 18 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为 F.魁奈、A.-R.-J.杜尔哥和 P.S.杜邦·德内穆尔。杜邦·德内穆尔在 1767 年编辑出版魁奈著作时,曾以“重农主义”为书名,后来便把该派称为重农学派。该派经济学家相信社会受某些固定不变的规律所支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着“自然秩序”

不受任何地区、政府、集团约束或干预;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阐明“自然规律”,使“人为秩序”符合“自然秩序”,而实现“自然秩序” 的唯一途径是实现经济自由。因而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反对重商主义所奉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各项政策。魁奈在《经济表》(1758)、杜尔哥在《论财富的形成与分配》(1776)等著作中提出在农、工、商等经济活动中,只有农业劳动创造“纯产品”。“纯产品”指所创造的产品量超过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的财富——种子、年口粮的消耗;而工业只能改变物质财富的形态, 商业只能转移财富的地点,两者都不能创造新财富。据此他们把社会分为 3 个阶级:生产者阶级(农、渔、矿等);不事生产者阶级(商、工、医、律师等),占有“纯产品”的土地所有者阶级。

该派经济学家在 18 世纪 60~80 年代倡导改革,要求提高农业在国民经

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进农业耕作技术,发展大农场;提倡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粮食在国内外市场自由买卖,取消国内关卡、行会特权和封建义务,实行单一土地税,废除对租地农业资本家以及工商业者所征收的一切租税,把赋税全部加在“纯产品”占有者地主身上。杜尔哥在 1774~1776 年任财政大臣时试行重农学派的某些经济纲领:取消了谷物贸易限制,废除行会组织,规定特权阶级必须纳税等。但遭到封建贵族扣软会的激烈反对而失败。

(王荣堂)

Zhou Gucheng

周谷城(1898~ )中国当代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湖南省益阳县人。

1917 年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英语部。1921 年毕业后在湖南省第一师范执教。

1927~1930 年在上海暨南大学附中和中国公学任教。1930~1933 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1933~1941 年任暨南大学教授兼历史社会学系主任。1942 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至今,曾兼任历史系主任、教务长等职。

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执教期间,与当时担任该校小学部主事的毛泽东结识,担任湖南农民协会顾问、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讲师和全国农民协会宣传干事。40 年代,积极从事民主进步活动。受聘为民主政团同盟顾问。与陶行知等人发表共同宣言,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与张志让等人组织大学教授联谊会。和翦伯赞等人共同起草反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 1952 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先后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衣工民主党中央主席。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主席。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的组织工作,曾任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会长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等职。1985 年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周谷城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在大学任教过程中,除讲授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课程外,首次在国内开设世界文化史课程。在中国通史方面,他强调“历史完形论”,着重阐明将历史事件组成为统一整体的必要性,提出了见解独特的中国历史分期法。在世界通史方面,他主张着眼全局,重视各个地区之间的相互往来、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反对“欧洲中心论”,但不排斥某一时期以某一地区为重点。他不仅兼擅中国史和世界史,而且涉足美学、哲学、逻辑学、社会学等诸学科。60 年来著述数百万字,出版专著 10 余部,发表论文 200 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史论》3 卷(1931)、《中国通史》2 卷(1939)、《中国政治史》(1940)、《中国史学之进化》(1947)、

《世界通史》3 卷(1949)、《形式逻辑与辩证法》(1960)、《史学与美学》(1980)等。其有关史学的部分论文收入《周谷城史学论文选集》(1983)。他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丛书》和《世界文化丛书》正在陆续出版。

(赵建民)

Zhouxinguo

轴心国(AxisPowers)见三国同盟(1940)。ZhulalonggongGaige

朱拉隆功改革(Chulalongkorn’Sreforms)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暹罗

(今泰国)曼谷王朝国王朱拉隆功(拉玛五世,1868~1910 在位)领导的革新运动。19 世纪后期,暹罗己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后来又成为英法在中南半岛争夺的“缓冲国”。当时国内商品生产明显发展,对外往来有所加强,而古老的生产关系却束缚社会的前进,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缺乏效能。朱拉隆功亲政时期,以敏锐的眼光洞察社会弊端,立意革除各种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促进国家向近代化建设发展。因此获得朱拉隆功大帝称号。

改革的主要措施是:①改革国家行政机构。1874 年 5 月设立咨议院,其职责是协助国上处理政务,并对将要颁布的法律进行讨论。8 月设立枢密院, 作为国王的私人咨询机构。从 1875 年起调整中央原来 6 个厅的职责,纠正各厅权力分配混乱的流弊。1892 年按照西方国家式样改厅为部,各部多聘请欧洲人任顾问。1895 年 1 月颁布国务院组织法,规定成立国务会议代表咨议院。地方设省、行政区,下设县、村,由中央选派地方官员。废除萨克迪纳制代之以薪俸制。新的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立。②改革赋税制度,废除居民徭役,改为收入头税。1899 年正式下令废除每个平民都必须编制在一个封建主属下的规定。③废除奴隶制度。国家分步骤解除奴隶人身依附关系,1874 年宣布凡是在 1868 年变为奴隶者,到年满 21 岁时便自动

成为自由民。1879 年宣布在当年 12 月 16 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包括奴隶的子女,都不能自己卖身为奴,也不能被强迫出卖。1900 年下令废除奴隶制度, 这就为商品生产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④整顿财政,实行金汇兑本位制; 改革包税制度,增加国库收入。取消国家赋税由私人承包的办法,一切赋税收归政府办理。又规定王室岁费和王族薪俸、国家预算与王室预算分开,纠正王室挥霍无度的流弊。⑤改募兵制为征兵制,按照西方建制改编陆军,创建海军,聘请欧洲人任教官。又增设京畿警察和地方治安部队。⑥兴建全国铁路网,兴修水利和创设邮电事业。⑦进行教育改革。1894 年设教育部。聘请西方教师任教,选送皇族富豪子弟出国学习。逐步兴办世俗学校,改进旧的初等教育制度。

朱拉隆功改革被称为暹罗历史的转折点,它有力地打破了古老的僵化的社会结构,经济上为商品生产开辟道路,政治上维护了形式上的独立。

(张映秋)

Zhuluo

朱罗(Chola)古代和中世纪印度泰米尔三王国之一。又译乔拉。中国史籍称注辇、珠利耶,早期都城乌罗尤尔(今蒂鲁奇拉帕利),晚期都城坦焦尔。

大约从公元 1 世纪起,朱罗的一些酋长分别统治了泰米尔人的各个地

区。卡里卡拉(主要活动在 2 世纪晚期)是朱罗王国早期最著名的国王,在

文尼战役中,打败潘地亚、哲罗和 11 个酋长国的联军,在泰米尔建立霸权。以后朱罗受潘地亚、帕拉瓦和遮娄其王国兴起的影响而衰落。7~8 世纪朱罗沦为帕拉瓦和遮娄其王国的附属国。9~12 世纪朱罗再度兴起,成为印度次大陆最重要的王国。毗查耶拉耶统治时(850~871),朱罗战胜遮娄其,以坦焦尔为首都。巴兰答伽一世(950~955)时吞并潘地业,侵入锡兰。在 950 年的塔抖兰战役中,朱罗败于拉喜特拉库塔王国。罗阎罗阎一世(985~1014 在位)和拉金德拉一世(1014~1044 在位)时,朱罗王国鼎盛,以强大海军为基础,征服哲罗及锡兰北部,并挥师北上战胜孟加拉的帕拉王朝,占领恒河下游,在恒河三角洲建立新都恒伽孔达-朱罗普兰,并在此修建大型水库和

干渠。

为争夺印度洋海上交通控制权,保障印度对中国及东南亚的直接贸易联系的利益,朱罗王国在 11 世纪.与其海上劲敌室利佛逝进行百余年的争夺印度洋霸权的斗争。1025 年一度占领马来半岛、东苏门答腊及南缅甸。10~11 世纪,印度向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的殖民扩张和文化传播,以及侨居地的普遍建立达到高潮。与此同时,朱罗的贸易使团曾多次访问中国。

公元 9~12 世纪,朱罗的计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是泰米尔封建制度的典型。朱罗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国家行政管理由组织完善的官僚政治机构负责。王国政府直接管辖村社,朱罗王朝晚期才出现王国与村社之间的封建领主势力。

村社是真正的基层行政单位,也是独立自治的实体。自治权高于印度其他地区,王朝或封建领主的盛衰不能从根本上影响村社。村社内部行政管理实行高度发展的委员会制度,由按不同职业分区居住的村社成员的代表组成村社总会,分“乌尔”和“萨巴”两种。“乌尔”是普通村社里交纳祖赋的农户所组成的总会。“萨巴”是婆罗门村庄里的婆罗门所组成的总会。

村社制与种姓制相结合。村社里的阶级关系在外貌上表现为种姓关系, 阶级统治表现为种姓统治,社会分工表现为种姓的传统职业。种姓制的特点是:种姓基本上分为婆罗门与非婆罗门两大类,非婆罗门属于中间种姓,他们中间等级界限并不森严:婆罗门既是宗教首脑,也是经济头目,掌握着土地,还兼营商业。

土地制度原则上是国有制,但实际上存在着村社土地所有制和个人土地所有制,农户基本上是国家佃户。

寺庙是社会中心和经济中心。商人行会拥有大量财富,往往购买整个村庄捐献给寺庙,并向村社总会和商业企业提供贷款,牟取重利。

朱罗盛行毗湿奴教。巴克蒂运动的领袖罗姆罗阇早期曾以朱罗为活动中心。

(高兴)

zhujiao Xurenquan

主教叙任权(investiture)授予主教和修道院长以封地和职权的权力。通常以两种物品作为象征:权戒象征宗教权,权标象征世俗权。在神圣罗马帝国,11 世纪中叶以前,主教由皇帝任命,皇帝授予主教权戒和权标,主教向皇帝效忠并提供赋税和服役。11 世纪中叶以后,教会势力增强,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要求教会摆脱世俗权力的控制,力主主教和修道院长应由教皇任命,从而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之间爆发争夺主教叙任权的斗争。许多封建诸侯同罗马教廷结盟,反对皇权,使得斗争更加激烈。1122 年,皇帝亨利五世(1106~1125 在位)和教皇卡利克斯图斯二世(1119~1124 在位) 签订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规定皇帝放弃对教会的统治,承认僧侣依据教规选举主教;教皇承认选举主教时必须有皇帝或其代表在场,选举中意见不一致时,皇帝有决定权。主教叙任权之争暂告中止。除神圣罗马帝国外,英、法等国也发生过 类似的斗争。

(陆世澄)

Zibenzhuyi Shehui

资本主义社会(capitalistsociety) 继封建社会之后出现的最后一个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工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出现在西欧。14~15 世纪,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这些地方是当时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中心。商业的发展扩大了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生产, 促进了封建制度瓦解和阶级分化的加剧,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被剥夺了劳动手段而转化为雇佣工人。16 世纪,美洲的发现和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疯狂的殖民扩张和罪恶的奴隶贸易导致了原始资本积累的迅速扩大,荷兰、英国和法国成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核心地区。

早期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形态是工场手工业。资本家把原料交给劳动者去加工,让他们各自在家里操作;或者把他们聚集到一个工场里一起劳动。但在封建社会里。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束缚,行会特权、地方特权和等级特权的存在,使统一的民族市场难以形成,阻碍着生产技术的改进,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不到社会的承认,经济利益也得不到保障。解除种种封建桎梏,一般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来实现,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则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完成。1640 年开始的英国革命和 1789 年开始的法国革命是在欧洲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要求,结束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建立了代议制国家,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在欧洲开始确立。政治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经济领域更深刻的变革。18 世纪 60 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蒸气机的发明和使用,使机器作业战胜手工劳动,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工业生产。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他们以大工业生产的价格低廉的商品为武器,不仅摧毁了国内的手工业生产,使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在全社会逐步居于统治地位,而且得以征服一切落后的民族。打破他们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开拓了世界市场。与此同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也不断上升,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新兴的资产阶级具有时代的进取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他们把原来属于小农和手工业者所有的分散、简陋的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并不断改进和扩大,使之变成日益强大的生产力,促进了民族市场的形成和国家的统一。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确立以后,其本身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就暴露出来了。各种矛盾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这种制度下面,各个企业都用自己得到的原料为市场生产,彼此进行激烈的竞争。从而推动每个企业的资本家不断改进机器,改进劳动组织与结构,提高生产能力,目的是保证取得利润。机器的不断改进,加深了劳动者的贫困。更多的城乡小生产者破产了,工厂工人也被排挤,从而形成一支赤贫的失业工人后备军。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贫困的积累意味着市场的缩小,人民群众的消费被限制到最低水平,无法消化大工业生产出来的日益增多的产品。生产过剩引起经济危机,整个社会陷入混乱。资产阶级用来克服危机的办法,一方面是大量消灭生产力和过剩的产品,另一方面是抢占殖民地,夺取新的市场。这些办法暂时使经济复苏,但随着生产不断扩张,危机也变得更全面、更猛烈。1825 年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从英国开始,随后就周期性地每隔 10 年左右爆发一次,在 30 年代越出英国范围,到 1847 年演变成世界规模。

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阻碍,生产力起来反抗生产关系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产生了这些矛盾冲突, 同时也创造了解决这些矛盾冲突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它把成百成千的工人集合在一个工厂里劳动,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从而具有社会的集体主义的性质。同时,工人由于被组织起来,受到纪律的培养,从而达到革命的团结。这样,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就发展起新的、更高的因素,使这个社会逐渐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既然生产形式改变成社会的集体主义的形式,它最终必然把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引向社会的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为自己造成了掘墓人,这个掘墓人或迟或早要把它送进坟墓。

从 19 世纪 30 年代起,英法两国无产阶级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48 年 6 月,巴黎爆发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的国内战争,整个欧洲都被它所惊动。法国资产阶级开动全部国家机器来捍卫自己的利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起义的血腥镇压,揭去了资产阶级国家是所谓“理性的王国”的面纱,充分暴露了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血的事实教育了无产阶级:一切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无论是君主国还是共和国,都是资本奴役劳动的工具。无产阶级要掌握政权,必须首先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1871 年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次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革命,是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英勇尝试。

米兰证券交易所

帝国主义时期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在一些先进国家,首先是德国和美国发展到新的阶段,变成帝国主义。在帝国主义时期,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达到了不能相容的地步。经济危机不再是每十年一次,而是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破坏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出现了垄断组织。这是竞争和经济危机引起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在竞争过程中以及在经济危机时期,一些资本家打垮许多资本家,大量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被少数采用新技术的大企业所兼并。新型的大企业又彼此结成垄断同盟,往往在一个工业部门里垄断其生产总量的十分之七八。银行业也发生了同样的过程,形成少数最大的银行,把持了全国资本和货币收入很大一部分。它不仅吞并中小企业,还控制垄断组织,把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溶合成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对其他形式的资本的优势使金融寡头占居统治地位。它把分散的经济统一为全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把过剩的资本输出国外,输往落后国家,使金融资本的密网布满全世界,使世界分为极少数高利贷国和绝大多数债务国。因此,帝国主义时代又称金融资本时代。

金融资本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盲目冲突,实现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一种手段。拥有亿万巨资的大财团有可能用以前远不能相比的办法来推进技术革新和设备现代化, 对市场信息作出大致的估计,霸占一定的原料来源,把生产领导权相对集中并比较有计划地进行生产。这就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容量,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以金融资本和垄断组织为标志的私人资本集体化, 并没有冲破私有制度的框框,也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在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更多地使用收买工人阶级上层的政策来维护

自己的统治,通过他们在工人中间散布各种机会主义思想。首先使用这种政策的是英国的资产阶级。但帝国主义战争的灾难空前迅速地唤醒了人民大众,促使世界人民起来同帝国主义作斗争。俄国是一个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1917 年社会主义革命在那里首先取得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东欧等许多国家也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世界历史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

近几十年来,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国家不仅掌握一部分国有企业,而且直接干预经济生活,实行“福利国家” 政策,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关系局部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某些国家甚至一度出现经济高涨。但是,70 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出现了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发的危机。这说明,无论是以集体资本家代替个体资本家的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还是以国家作为“总资本家”代替集体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终究要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潘润涵)

Zigengmong

自耕农(yeomen)见约曼。Ziyou Daxianzhang

自由大宪章(GreatCharterofLiberties)见大宪章。ZiyouFaquo

自由法国(FreeFrench)见抵抗运动。Ziyou foujuequan

自由否决权(liberaiveto) 1652~1791 年波兰贵族共和国议会实行的一种表决制度。规定议会的一切议案都必须得到全体议员赞成方能通过, 任何一名议员都有权否决议会的议案。第一次行使自由否决权发生在 1652 年。此后,波兰议会经常发生此类事件。自由否决权是操纵朝政的大贵族不顾民族利益,为了谋求私利而实行的一种政策,使国家机构陷于瘫痪状态, 便利了外来侵略势力干涉波兰事务,加速了波兰贵族共和国的衰落。1791 年的《五·三宪法》取消了自由否决权,转而采用多数通过原则。

(程人乾)

Ziyouminju

自由民局(Freedmen’sBureau)见重建时期。ZiyouMinquanYundong

自由民权运动(movementoffreedomandcivil right)日本明治初期发生的以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为主旨的政治运动。其内容包括要求开设国会、制定宪法、减轻地税、确立地方自治和修改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1874 年 1 月,因“征韩论”之争(1873)失败下野的前政府参议板垣退助和江藤新平、后藤象二郎等人,结成日本最早的政党爱国公党,提出《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揭开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序幕。《建议书》反映了被排除在政权之外的士族和地主资产阶级的参政要求,显示了“上层民权说”的局限性。但以“民选议院论争”为契机,以大井宪太郎为代表的“下层民权说”崭露头角。同年 4 月,板垣、片冈健吉等人在高知创立立志社。此后,九州、四国等地纷纷建立民权组织。1875 年 2 月上述自由民权

派组织以立志社为中心在大阪成立了全国性的结社——爱国社。但早期民权运动局限在土族的狭小圈子里,显示出“士族民权”的局限性。1877 年西南战争(见西乡隆盛)结束,封建武士叛乱告一段落。农民反对地税改革的斗争此起彼伏,要求设立地方民会的豪农豪商阶层(即中小地主兼资本家)的运动也十分活跃。在这种背景下,立志社代表于 1877 年 6 月向天皇进呈建议

书,系统地提出开设国会、减轻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等 3 大要求,以此为转机,自由民权运动逐步发展为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

1879 年 11 月爱国社第 3 次大会以后,自由民权运动主要以请愿开设国会的形式开展群众性斗争,豪农豪商阶层逐步取代土族阶层成为运动的主力。1880 年 3 月,爱国社改名为国会期成同盟,向政府递交了《开设国会请愿书》。这一年全国各地要求开设国会的请愿签名人数达 24.6 万亲人,递交

的请愿书、建议书达 70 件。自由民权派还起草和发表了许多宪法草案,现已发现的在《明治宪法》)1889 年颁布以前民间起草的所谓“私拟宪法”就有40 余种。

面对声势浩大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十分恐慌,在加紧镇压的同时, 于 1881 年 10 月将主张立宪政体的大限重信等人免除官职(史称“明治十四

年政变”),随后颁布天皇诏书,宣布 1890 年开设国会并制定宪法。1881

年 10 月和翌年 3 月,以板垣退助为总理的自由党和以太隈重信为总理的立宪改进党相继成立,自由民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明治政府兼施镇压和收买手段,分化、瓦解自由民权运动。不久,板垣出国外游,运动发生分裂。 1881 年,松方正义(1835~1924)就任大藏卿,实行通货紧缩政策,把

农民推向穷困的深渊,导致农民暴动迭起。1882 年福岛事件发生后,自由党下层党员逐渐与农民相结合,以武力反抗专制统治。相继发动起义,如群马事件(1884 年 5 月)、加波山事件(1884 年 9 月)、秩父事件(1884 年 11 月)等,均遭镇压。1884 年 10 月,自由党以失去对运动的控制为由,宣布解散。不久,立宪改进党领导人也宣布退党。自由民权运动走向衰落,1887 年 10 月发生的要求言论集会自由、减轻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所谓“三大事件建议运动”,及其前后由后藤象二郎倡导的所谓“大同团结运动”,均由于明治政府的镇压而失败。历时十余年的自由民权运动彻底瓦解。

(沈才彬)

ZiyouTairenYundong

自由泰人运动(FreeThaiMovement)太平洋战争期间泰国的一个抗日爱国组织。也泛指该组织所领导的抗日爱国运动。亦称自由泰运动。1941 年 12

月 8 日,日军进占泰国。在日军的威迫利诱下,日泰订立攻守同盟条约,次

年 1 月 25 日泰国向英美宣战。当时泰国驻美国大使社尼·巴莫反对銮披汶·颂堪政府执行亲日政策,拒绝向美国递交銮披仅政府的宣战书,并立即在华盛顿宣布建立自由泰运动,许多泰国留学生和泰国大使馆官员纷纷参加这个组

织,美国政府也支持社尼·巴莫的行动,承认他是美国自由泰人运动的领袖。自由泰人运动在美国电台举办对泰国每日广播节目,揭露日军阴谋并进行抗日宣传。1942 年 7 月在英国的泰国留学生和泰国驻英使馆官员也建立了自由泰人运动,领袖是素巴斯瓦德·斯瓦斯滴瓦德亲王,宣布自己的目的是要帮助泰国取得自由和解放,但不卷入国内政治,目的达到之后即自行解散。美国战略服务处和英国 136 部队帮助英、美自由泰人运动进行军训。1943 年太平洋战场向有利于盟军方面转变,因此,在美国的自由泰人运动部分成员组

成远征军,取道印度、中国进入泰国;在英国的自由泰人运动部分成员渡海到达印度,在 136 部队帮助下乘潜般或空降潜入泰国。与地下反抗运动取得联系,准备同盟军配合,把日军驱逐出泰国领土。

比里·帕依荣在国内组织自由泰人运动。1942 年年初,比里打算与瑞士政府接触,通过其兄弟在国外组织自由泰政府,但没有成功。1943 年底他又派乃·星隆抵达美国与社尼·巴莫取得联系。1944 年初又同英国的自由泰人运动建立联系。至 1944 年,全国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地下抗日活动网,他们与锡兰康提盟军司令部保持无线电联系,大量传递有关日军移动、装备和军事据点的情报给对方,为盟军指示轰炸目标,对驻泰日军进行种种干扰和破坏活动;还掩护从海道或空运来的美国和英国谍报军官安全登陆或着陆,把他们送到地下反抗运动的秘密森林营地,在那里帮助训练泰国抗日游击队。到 1945 年 3 月,地下反抗运动有 13 支游击队受美国军官训练,有 11 支游击

队受英国军官训练,每支部队至少在 500 人以上。此外还有许多不受美、芙军官训练的游击队。这些部队准备在适当时机举行武装起义,歼灭日军和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是起义计划尚未实现日本便宣布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自由泰人运动分解为许多不同政治派别,各自在泰国政坛上发挥影响,社尼·巴莫和比里·帕侬荣战后(1945.9~1946.1; 1946.3~8)都分别出任过泰国总理。

(张映秋)

Ziyou xuanwangzhi

自由选王制(freeelectionofKing)波兰在 16 世纪后期至 18 世纪末实行的选举国王的特殊制度。随着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贵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取得了越来越大的发言权。自由选王制体现贵族意志。每当王位虚悬时, 由红衣大主教主持召集选王议会,选举国王。选王议会则由地方议会选出的议员组成,各地区、各派的实力决定选举的结果。自由选王制导致政局混乱和外来势力干预,削弱了国力。1572 年亚盖洛王朝王统终止,1573 年进行第一次自由选王,法国瓦卢瓦王朝的亨利三世(1574~1589 在位)当选为波兰国王。以后,又曾多次举行自由选王。1791 年《五·三宪法》取消了自由选王制。

(程人乾)

ZongdeBengde

宗德崩德(Sonderbund)德文的音译,意即分离主义者联盟。1845 年11 月瑞士 7 个信奉天主教的州为反对联邦政府而缔结的联盟。19 世纪 30~

40 年代,瑞士国内自由民主运动兴起,反教权主义者与天主教耶稣会的斗争日趋激烈。1841 年,反教权的激进派关闭了阿尔高州的天主教隐修院,驱逐耶稣会土,引起信奉天主教的卢塞思、乌里、施维茨、翁特瓦尔登、楚格、弗赖堡和瓦利斯 7 个州的不满。1845 年,为了报复激进派的行动,户 2 塞恩州邀请耶稣会士主持中学教育,激怒了激进派。3 月,激进派试图占领卢塞恩州,未遂。于是 7 个天主教派的州缔结了一项防御公约,相互承担义务, 在受到攻击时互相援助,并组成一个联合作战部。宗德崩德由此成立。1847 年 7 月,瑞士议会中的激进派要求解散分离主义者联盟,驱逐耶稣会士。同年 11 月两派发生武装冲突,史称宗德崩德之战。激进派的军队由 G.-H.杜福尔将军统帅。经过近 1 个月交战,分离主义者联盟失败被迫解散。战事平息后瑞士成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1848 年通过了新宪法。由此瑞士从一个松散的邦联成为统一的联邦国家,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

(宋钟璜)

ZongjiaoCaipansuo

宗教裁判所(inquisition) 13~19 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亦译“异端裁判所”、“宗教法庭”。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

中世纪西欧天主教会与世俗政权结合,对异己教派和异己分子一贯压制、迫害。但作为教会专司侦审异端的宗教裁判所,是从 13 世纪上半叶开始建立的。教皇英诺森三世为镇压法国南部阿尔比派异端,曾建立教会的侦察和审判机构,是为宗教裁判所的发端。霍诺里乌斯三世继任教皇(1216~1227 在位)后,于 1220 年通令西欧各国教会建立宗教裁判所。教皇格列高利九世

(1227~1241 在位)又重申前令,强调设置机构的重要,并任命由其直接控制的托钵僧(见托钵僧团)为裁判官,要求各主教予以协助。于是宗教裁判所在西欧天主教国家普遍成立。

僧侣裁判官主要由多明我派修士担任,也有少数方济各派僧团成员。最初裁判官巡回侦审,后来建立地区性的常设裁判所。裁判官掌握对本地区异端的搜查、审讯和判决大权。主教和世俗政权有协作、支持的责任,但无制约、干预的权力。异端包括不同于罗马正统教派的言行和思想。巫士亦被视为异端。不少反封建斗士、进步思想家、科学家、民间魔师、术士皆为裁判

所打击迫害的对象。异端罪的侦审秘密进行。控告人与见证人姓名保密。罪犯、恶棍乃至儿童,皆可作见证人。一经被控,绝难幸免。为被告作证、辩护,有被捐控为异端的可能,因此无人敢为。被告如认罪并检举同伙,处理从宽。苦行、斋戒、离乡朝圣、在公开宗教仪式中受鞭打、胸前或身后缝缀黄色十字架受群众凌辱等,皆属轻罚。对不认罪、不悔过者,刑讯逼供,从严定罪,处以徒刑或死刑。死刑多为火刑,交由世俗当局执行。对被判死刑、徒刑者,财产没收归教会和世俗政权分享,或由政府全部占有。没收异端财产而获得利益,是世俗政权积极支持宗教裁判所的原因之一,从而造成滥肆搜捕、定罪,株连扩大的恶果。

在天主教国家里,除英国和北欧国家外,先后皆有宗教裁判所活动。13 世纪法国的宗教裁判所颇为活跃。但由于王权增强,王家上诉法院——巴力门受理全国申诉案件,巴黎大学神学院亦过问异端案件,裁判所权势日衰。长期处于分裂的意大利各裁判所地位很不稳定,唯教皇直属的最高裁判所对异端的迫害有增无已。西班牙统一后,于 1480 年成立由国王控制的宗教裁判所。西班牙属地尼德兰的宗教裁判所,成为西班牙统治者镇压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工具。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历时较久,凶残恐怖较著,不仅用来镇压异端,并用来迫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1483~1820 年间,受迫害者达 30 余万人,其中 1/3 被判处火刑。16 世纪中叶,教皇在罗马建立最高异端裁判所

(参见彩图插页第 40 页)。18、19 世纪,西欧各国宗教裁判所,先后被撤销。1908 年教皇庇护十世(1903~1914 在位)把罗马最高裁判所改为圣职部, 主要职能是监视和处罚参加进步活动的教徒,查禁各种进步书刊,革除教徒的教籍和罢免神职人员等。

(胡玉堂)

ZongJiaoGaige

宗教改革(religiousreformation)16 世纪欧洲诸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是封建制度的国际政治中心,并且垄断着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而一切反封建的斗争必然采取神学异端的形式。早在 13、14 世纪,已经有了改革天主教会和建立廉俭教会的呼声。文艺复兴运动也给宗教改革以巨大推动。到 16 世纪,宗教改革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提出以信仰得救为核心和建立廉俭教会的系统理论,并且发展成遍及西欧各国的运动。

宗教改革者群像

宗教改革运动大致可分为三派:一派以 M.路德为代表,另一派以 J.加尔文为代表,第三派以英国国王亨利 八世的宗教改革为代表。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创立的教会,统称新教。

路德宗 路德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最初发难者。16 世纪初,德意志是罗马教廷搜刮的主要对象。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去兜售赎罪券,使财富源源不断地流进教皇的财库。这种赤裸裸的敛财行径,遭到德意志人民的强烈反对。路德为反对教皇的压榨,于 1517 年 10 月 31 日首先提出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的

《九十五条论纲》。《九十五条论纲》成了德意志人民反对教皇及天主教会的共同纲领和农民、平民举行反封建起义的信号。1520 年,路德又接连发表

《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罗马教皇权》、《论基督教徒的自由》

等论文,提出信仰得救,不必通过由教士主持的各种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和改革文化教育的主张,号召驱逐天主教会势力实现德意志独立。

M.路德当众焚烧教皇敕令

路德宗简化了宗教仪式,废除对圣像、圣物的崇拜,牧师可以结婚,用德语做礼拜。但在 1521 年以后,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路德转而攻击群众运动, 蜕变成诸侯手中的工具,诸侯变成路德教会的首脑。德意志北部、东北部萨克森、梅克伦堡、普鲁士、不伦瑞克等诸侯,纷纷改宗路德宗,乘机夺取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南部和西南部的诸侯多宗天主教。德意志的分裂割据依然如故。后来,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之间,诸侯和皇帝之间, 经常干戈相见。1555 年的《奥格斯堡和约》,规定“教随国定”的原则,即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信仰,路德宗遂取得合法地位。16 世纪时,瑞典、丹麦和挪威也改宗路德宗,建立完全从属王权的路德教会。至今,路德宗仍是新教中最大的一派,在德国、北欧和美国势力很大,拥有信徒约 7000 万人。

加尔文宗 是新教中的激进派,创始人为加尔文。他生于法国,传教的基地主要在瑞士。瑞士的宗教改革于 1518 年在苏黎士由 U.慈温利首倡。1531 年,慈温利战死。他的宗教改革对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有一定影响。1536 年, 加尔文来到巴塞尔,出版《基督教要义》,阐述新教教义,否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同年到达日内瓦。40~60 年代,日内瓦成为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中心。他主张信仰得救,并进一步提出“先定论”的主张。他认为一个人是否得救, 都是上帝事先就决定了的,上帝的选民注定得救,上帝的弃民一定要遭殃, 任何人都无法摆脱上帝早已决定了的命运。加尔文提出建立民主教会的主张,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适应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加尔文宗不仅是日内瓦共和党人的战斗旗帜,而且影响遍及欧洲,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至今,加尔文宗仍是新教中的一大支派,在瑞士、尼德兰、英国和美国等地拥有信徒约 4000 万人。

16 世纪前期,法国王权强大。1516 年,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与教皇利奥十世订立条约,得到任命法国教职人员的权力,但须经教皇批准。法国教会实际变成王权的支柱,对新教徒实行迫害。加尔文宗在法国称“胡格诺”

(Huguenot,源于瑞士之 Eidgenossen,意为“联盟”)。后来,胡格诺和天主教两大集团之间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宗教战争(1562~1594),国家分裂,王权危殆(见胡格诺派与胡格诺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 在位) 登位后,法国复归统一。1598 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仍为国教,但允许信仰新教自由。

16 世纪后期,在尼德兰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加尔文宗在这次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

英国的宗教改革 16 世纪,英国已经建立起专制王权。亨利八世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1534 年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不再从属罗马教皇。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不变。改革后的教会称英国国教,又叫英国圣公会(亦译安立甘教会)。大量教产转为国有,英国教会变成王权的支柱,经费由国家负担。1571 年,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正式公布《三十九条信纲》,标榜信仰得救,以圣经为信仰的唯一准则,简化宗教仪式,但仍保留主教制度。

这一改革完成了建立民族教会的任务,但并不完全适合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的需要,随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又出现了要求按加尔文宗教义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成分,脱离国王的控制而独立的清教徒。英国政府象对天主教徒一样迫害清教徒,但后者势力仍不断扩大,17 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终于在清教旗帜下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成功。

宗教改革的意义 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天主教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英国、荷兰、瑞士、北欧诸国和部分德意志,纷纷成立不受罗马控制的新教组织。天主教会虽竭力反扑,残酷镇压一切被称为异端的人,但已无法恢复以前的状况。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