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说的唐憎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去西安大雁塔参观的人,多留恋在唐太宗亲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面前,敬仰唐僧“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艰苦卓绝精神。

唐僧,俗名陈褂,法名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唐三藏,唐僧是他的俗称。玄奘出生在读书人家,幼年受父亲教导,学习经书,对儒学略知一二。13 岁

(或说 11 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和尚。时值隋末农民战争,中原是战场。他避难西入长安,为求师学习佛法,经汉川到达成都。学习几年,不满足, 又出川到荆州,北上相州,至赵州,返回长安。这时唐朝初建,社会还不稳定。玄奘东西南北地奔波,相当辛苦,表现出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他日后去印度取经磨练意志的初步偿试,也可以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四处学佛法, 感到各家对佛教宗旨,或者说得不明不白,或者说法不一。他想寻根究底, 就想到佛教的发源地去拜访名师,寻求经典,于是决心取道西域去印度求学。

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当时唐朝国力尚不强大, 与西北突厥人正有争斗,禁止人民私自出关。凉州都督李大亮听说玄奘要西行,强令他返回长安。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宏愿,令小徒弟慧琳、道整二人秘密送玄奘前进。他们怕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到达瓜州时,所骑的马又倒毙了。这时李大亮捉拿玄奘的公文到达,州吏李昌认为玄奘的宏愿是罕见的,不应扣留他,就把公文毁掉,催促玄奘赶快前行。玄奘买得一匹去过伊吾(哈蜜)15 趟的老瘦赤马,新收徒弟石槃陀陪同,于夜间上路。慧琳、道整二人不堪远行,遂回凉州。如此艰难的行进使玄奘进一步下定了西行的决心:不到印度,终不东归,纵然客死于半道,也决不悔恨。半夜, 他们偷渡玉门关成功。刚事休息,只见石槃陀持刀向他走来,石表示再走是死路一条,不愿同行,玄奘只好任他离去,孤身一人前进。

在大沙漠上,看不到行人,黄沙之外,人、兽的骨骸便是生灵的行迹。顺着走,有时像在前面有大队人马在行动,其实这是在孤寂与恐怖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幻觉。行进到玉门关外的第一个哨口,等到夜间偷渡,还是被守卫发现,差点被箭射中。校尉王详同情他,因他不愿东返,劝他到敦煌修行, 玄奘还是表示宁可受刑,也不停留。王详只得让他过了哨卡,并告诉他要往第四个哨口,那里有他的族人,可以放行。玄奘依言出发,过了第四哨,再前进是 800 里莫贺延碛,古代叫做沙河,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所谓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地方。玄奘只身行走,默念《般若心经》,鼓励自己。走了 100 多里地,迷失了道路,见到水,牵马饮水, 不小心把袋子掉到水里,路上用的东西都丢失了,又不知道向哪里走,于是只得重返。他边走边想,先前发过誓,不到印度不回头,今天怎么了,竟然往回走了?又想,宁可朝西走着死了,也不应该回去,想到这里,劲头来了, 便改变方向,继续西进。

今天说起玄奘继续西行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当日他在路途上,白天黄沙飞扬,如同下雨,晚上看见人兽骨骸发出的磷火,闪闪烁烁,阴森可怕。最严重的是走了 5 个白天,4 个夜晚,还没有见到水,干渴难以忍受。到第五个夜间,没有一点力气了,便躺倒在黄沙上。半夜忽然刮起风来,令人清醒, 他立即爬起,又上路了。马忽然不按路行走,拉也拉不动,原来它发现了水

草。饮饱吃足,休息了一天,然后又出发。走了两天,出了流沙,到达伊吾, 随后到高昌。可以说这是玄奘取经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经过这番磨练,玄奘西行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高昌王热情款待了玄奘,崇拜他,希望他留下传播佛教。玄奘的目的是往印度取经,于是他婉言谢绝。高昌王再三挽留他,玄奘还是不同意留下。高昌王以为用扣留的方式可以使玄奘屈服。玄奘用绝食来回答,三天滴水不沾。国王深为他的精神感动,遂放他西行,还给他剃度 4 个徒弟,30 匹马, 25 个侠役,并写了 24 封公文,给玄奘西行将要经过的各个地区的行政首脑, 请求关照。高昌王的礼遇,是玄奘以前没有经过的,此后上路,在物质条件上,比前一段路程好多了。玄奘至层支国,因大雪封路,停留了两个月。走到葱岭北边的竣山,终年不化的积雪,使玄奘一行行走艰难,晚上就卧在冰上休息。这样又经过 7 天才走下山。同伴死了三四成,牛马死之更多。到了康国,由于居民不信佛教,要用火焚烧玄奘的两个徒弟,幸而国王制止,玄奘等才平安通过。到缚喝国,玄奘留住一个多月,学习佛教经书。以后他不顾旅途疲劳,多次在一些地方停顿读经,并与当地佛学大师辩难。玄奘有时遇到强盗,衣服资财全被掠夺,同行者悲哀哭泣,他劝慰众人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保住了,损失的衣物算什么,鼓励徒众,继续前进。一次, 在恒河,强盗认为玄奘体貌魁伟,适合祭祀突伽天神,便把他绑上祭坛,即将行凶。玄奘毫不畏惧,镇静地默念佛经。谁知这时狂风骤起,吹断树枝, 暴徒以为老天责怪他们作孽,慌忙向玄奘表示歉意,他这才躲过一场灾难。

一道道难关过后,玄奘走遍印度各地,搜集和学习了各种佛学经典,出席了戒日王主办的全印度佛旨辩论会,玄奘为论坛主人。由于他高深的佛学造诣和威望,竟没有人敢向他发难;有人想暗杀他,但阴谋没有得逞。玄奘求学的目的达到了,便带着佛经取道回国。在渡信度河时,遇到风浪,50 来夹经书落水,玄奘痛惜万分,便设法弥补。他派人到乌长那国补抄。到了于田,又派人去屋田、疏勒等地方访寻经书,并在那里等候求书人的到来。

贞观十九年(649 年),经历了 17 个春秋,玄奘携带梵文经书 357 部回到长安。随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翻译佛经,译书 75 部,1335 卷,并著有《大唐西域记》,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玄奘历尽千辛万苦赴西域取经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是坚韧不拔精神的典范。

除了玄奘能百折不挠地奋斗而外,我国历史上这样的杰出人物可谓层出不穷。唐人陆贽(754~805)的《翰苑集》问世以来,受到上至皇帝下至臣子的普遍关注。陆贽人虽故世,其影响则长期存在。司马光、苏轼、年羹尧等名臣对他投注极大的兴趣。他的文章的形成,是他人生艰苦历程的记录, 也就是他一生历尽磨难而奋斗不息的记录。陆贽幼年丧父,他发奋苦学,18 岁中进士,出任华州郑县县尉,不久被罢官。这是他在官场第一次遭受打击。后任翰林学士。时逢泾原节度使朱泚叛乱,进攻长安,称汉帝,历时半年, 许多官员都归降他。唐德宗逃亡到奉天。陆贽追随德宗,建议德宗承担责任, 在被采纳后,陆贽在代德宗起草的众多诏书中痛责自己,感动了骄兵悍卒, 血战沙场,消灭了朱泚集团,陆贽立了大功。可德宗是个极愚蠢的皇帝,用苏轼在《辩奸论》中的话说是“鄙暗”之人。他不喜欢陆贽的正直,相信佞臣卢杞等人。宰相窦参也嫉妒陆贽的才能,当陆贽责窦参贪赃时,遭到压制, 陆贽只好蹭顿官场。窦参被德宗讼罪以后,陆贽出任宰相。但德宗宠信户部

侍郎裴延龄。百官看出裴的奸诈,但不敢揭发,只有陆贽屡次在德宗面前陈述裴的罪行。德宗不听,反而听信裴诬陷陆贽的话,罢免了陆氏的宰相职务, 降为太子宾客,但陆贽依旧关心国事。

罢相的第二年春天,大旱,边防军队缺乏粮草。陆贽上书发表议论,裴延龄居然给陆扣上动摇军心的罪名,激起德宗的恼怒,要杀陆贽。幸亏御史阳城等的救援,才免于一死,被贬到忠州做别驾,这时他才 42 岁。剑南节度使韦皋愿意把自己的职位让给陆贽,可是德宗不答应。陆贽担心再被陷害, 不再与官员交往,也不再着书议论政事,于是潜心研究学问。他大量搜集医书,为治疗瘟疫,编成《陆氏集验方》50 卷。当时人十分相信它,用它治病。及至唐顺宗即位,下诏书征召陆贽还朝重用,但诏书还没有到达忠州,陆贽便去世了,时年 52 岁。陆贽被贬斥十年,断送了政治生命,然而他可贵的奋斗精神和政论文章却留给了后人。

所谓“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768~824),字退之,与陆贽一样,幼小没有父亲,由受贬到岭南做官的堂兄收养,不久堂兄又死了。痛苦的经历使他很早就懂得了读书的道理,不用人督促,便勤奋学习,中进士,任监察御史。他曾上书详细陈述唐德宗宫中的弊政,顺宗护短,反而惩办韩氏,把他贬斥为连州阳山县令,江陵掾曹。唐宪宗继位又把他召回京城,出任职方员外郎。后又因为他对华阴令柳涧事件了解情况不全,被贬为国子博士。这时他的生活困苦,到了冬天,孩子没有棉衣,又不能生火,号哭叫冷。妻子也因为米不够吃,钱不够花,常常哭哭啼啼。韩愈自己也头发脱落,牙齿掉了不少。在这种环境下,他坚持教育学生,写出《进学解》,表示不以失意和贫穷为念。宰相看了文章,同情他,推荐他出任比部郎中、中书舍人。忌恨他的人又提出新问题,原 来韩愈被贬江陵时,得到荆南节度使裴均的照顾, 裴均的儿子裴锷为人鄙劣,韩氏和他有来往,给他写文章,有人就此说韩氏行为不检点,被改任太子右庶子。宰相裴度平定蔡州吴元济叛乱时,请韩愈为行军司马。胜利后韩氏撰写《平淮西碑》,被认为是吹捧裴度的文字,后来碑石被打破。

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把风翔法门寺佛骨迎到长安宫中赡仰三天, 又送到佛寺供奉,引起贵族、百官以及市民的敬佛狂热。有人卖家产献给佛寺,有人燃烧头顶和手指、手臂供佛,生产停止了,浪费巨大。韩愈为扼制这股风潮,上书宪宗,表示反对。他说,自东汉明帝奉佛以来,凡信佛的王朝都不长久,是“事佛求福,乃更得祸”,激起宪宗盛怒,认为韩愈是在诅咒唐朝要灭亡,要把他处以极刑。宰相裴度等竭力援救,连皇亲国戚都认为处死刑太重了。宪宗众情难违,遂把韩氏贬斥为潮州刺史,韩愈不敢停留, 听到命令的当天便起程,到任时立即上表谢恩。宪宗有召回他起用的意思, 但宠臣皇甫镈忌讳韩愈直言,从中阻挠,于是将韩氏稍向内移动,命为袁州刺史,后内调为京兆尹,御史大夫,这是他在官场最得意的时候。但御史中丞李绅与他闹纠纷,他很快又被改任吏部侍郎,不久亡故。韩愈身后,享有盛句,被尊为文章泰斗,和他在世的坎坷不能相提并论。他生前在经受磨励, 艰难困苦的时刻,不忘研究学问,写作文章。他的业绩和雄心理应受到后世的尊敬,可见百折不挠,必有收效。

上文曾提到过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唐朝历史上还曾出现过一位弘扬佛学文化而历尽千辛万苦的高僧——鉴真。鉴真俗名淳于,唐代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14 岁出家,20 岁到洛阳求学,22 岁在长安接受大戒(具足

戒)。学成之后,回到故乡大明寺,传授徒弟,专门研究戒律,成为律宗大师,是当时淮南江左的第一位权威。同时他的知识面很广,对医学、建筑、艺术也有研究。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在长安看到唐朝僧人举行受戒仪式, 才算真正入了佛门,并有讲授佛学的资格,而日本没有传戒人,便打算请唐朝高僧去日本传授戒法。

天宝元年(742),他们在扬州向高僧鉴真提出请求。鉴真认为到日本弘扬佛法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因为他认为这样有助于佛学的广泛传播,更有助于祖国文化的发扬光大,于是他就问弟子谁愿意去。众人以为涉足茫茫大海, 有去无还,不敢应承。鉴真说,要传授佛法,怎么能顾得上生命,你们不去的话,我将一人独往。弟子祥彦、思托、道航、如海等 21 人在师父的策励下表示愿意随行,当即打造船只准备起身。但是弟子如海次年到官府诬告,说鉴真他们勾结台州、明州洋面的海盗。官府逮捕了日本僧人和道航,没收船只和干粮。这样,鉴真第一次东渡还未成行就告失败。

睿荣等还求鉴真东行,但是缺少办法。鉴真告诉他们不要发愁,另想主意。他出钱向岭南道廉访使购了一条军船,于天宝二年十二日登船启航。到了长江口正遇上大风,船被击破,众人都往岸上跑。这时正赶上潮水,到了人的腰部。已经 56 岁的鉴真,站在乌蓲草上,忍受着寒风和海水的侵袭,他内心的痛苦更是一般人所忍受不了的。一个月后船修好了,再次出发。到了浙江海面,船触礁沉没,淡水和大米全没有了。鉴真和众人饿了三天。后被人发现,又被官府安置到明州鄮县阿育王寺。鉴真以此为基地,应邀到附近州县讲解律学和授戒,并和睿荣、祥彦等人研究继续东渡的办法,被越州僧侣告发,睿荣再次被捕。这样,鉴真还没有成型的计划,又告破产。

很快,鉴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派人到福州置办船只,预备从那里启航。

744 年冬,鉴真道经台州,走山路。大雪纷飞,跋涉没膝的涧水,寒苦难当。正在这时,唐朝政府派人逮捕鉴真一行。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祐等人,以为师父东渡未成,已历尽艰辛,即便渡海也生死莫测,便告到官府,希望以官府的力量阻止鉴真东渡。官府将鉴真押回扬州。鉴真没有放弃心愿,经过精心准备,748 年他从扬州再次上船出发。到了浙江海面,遭到风浪,被冲向南航行。船上淡水已经用完了,鉴真等人就嚼大米充饥。由于口干舌燥,米粉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便喝海水。结果肚子胀,呕吐, 身体痛苦,难以忍受。后来船漂到海南岛洋面,鉴真等人只好上岸。睿荣、祥彦病死。普照辞别鉴真,往明州阿育王寺。

鉴真说,为传授戒律,他决心东渡,不到日本,决不甘心。鉴真经历五次打击,毫不灰心。可是这时他受不了岭南的炎热,眼睛失明,遂取道江西回扬州。鉴真的五次出行,是应日本僧侣的邀请,到 753 年日本遣唐使藤原

清河等人到扬州,代表政府礼请鉴真。年已 66 岁且又双目失明的鉴真,为实现宿愿,欣然同意。可是扬州僧俗不愿高僧出国,加以阻拦。鉴真秘密乘船到达黄洄浦(今江苏沙洲市鹿苑镇),在江边为 24 个沙弥授戒。然后乘坐日

本遣唐使的船只启航。随行的有和尚、尼姑、道士等 24 人,携带佛教经卷

48 部,王羲之行书帖等杂体书 50 帖,于年底到达日本。

在日本,鉴真传播佛学,开始授戒。由于他的活动,开创了日本的律宗学派,并使日本佛教有了正规戒律的规范,推动了信徒对佛学经典的学习。鉴真还把中国的建筑学、医药学、雕塑及书法艺术传播到日本。他著有《鉴

真上人秘方》,为日本人所接受。他对日本文化的贡献,远远超出传播佛教的范围。鉴真在身处老年阶段,历时 12 年,经过 6 次渡海的尝试,方告成功。被逮捕押解的痛苦和耻辱,徒弟,友人不理解的告密给他带来的精神折磨, 海上惊涛骇浪及断水断粮的皮肉痛苦,跋山涉水的辛劳,双目失明的苦恼, 他都以毫不气馁的精神挺过来了,他经历的磨难常人很难想象,他的毅力和恒心也是常人很难想象的,尤其他面对种种阻挠,不屈不挠地为达到东渡的目的而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在现实中反复地琢磨,反复地学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此豪迈雄浑的词句,出自苏轼(1037~1101)的手笔。苏轼,号 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在政治上始终不得意,屡屡遭到打击。东坡幼时由母亲程氏教读,当念到《后汉书·范谤传》时,他问母亲, 若学范滂,同意不同意。原来范滂是东汉第二次党锢事件中被宦官集团迫害致死的人,他被捕前与母亲告别,母子互相鼓励,遂英勇就义。苏轼要学范滂,可见他自幼志向不凡。东坡学业勤苦,重要文献他反复阅读。他把书中的内容分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货财等几个方面,每念一遍, 以一方面内容为主,几遍下来,全面贯通了。这就是他苦读的方法,没有韧性是做不到的。

东坡出任后不久,出任签书风铜判官。知府陈希亮因知道苏东坡名声高, 故意怠慢他。东坡有事求见,他不接待,府吏尊称东坡为“苏贤良”,陈知府说是府里判官,不是什么贤良,将府吏痛打一顿,以侮辱东坡。东坡按捺胸中怒火,作诗以表白他的处境。“虽无性命忧,且复忽斯须”。宋英宗想重用东坡掌管文翰。宰相韩琦认为东坡资历不够,东坡遂被任命为史官。王安石变法时,司马光反对新法,苏轼则站在两者之间,反对王氏募役法,又不赞成司马氏的差役法,因此首先得罪了王安石。他又说宋神宗“求治太急, 听言太广,进人太锐(任用新人太快)”,引起神宗的不快,这样他便不能在中央立脚,后出任杭州通判,数次迁移,改官湖州知府。

因不满新法,不免做诗讽谕,在写《桧》诗里有句:“根到九泉无曲直, 世问唯有蛰龙知。”有人拿这首诗陷害他,对神宗曲解诗意地说:陛下龙飞在天,苏轼以为你不了解他,只有求救于在地下的蛰龙,这不就是怨恨皇帝吗!这是反对君主的杀头罪名,神宗决定逮捕他。差官到了湖州,不许苏轼与家庭告别,如赶鸡狗一样押解上路,目击者无不泪如雨下。东坡知道有被处死的可能,便写了两首绝命诗请求监狱看守保存,若他遇害则请看守交给弟弟苏辙,以求人们了解他的行事、为人,否则死不瞑目。

曲解《桧》诗既为诬陷,宋朝政府终因找不到材料,把他流放到黄州。他亲自种田、放牛,抄写《金刚经》,自号“居士”,愤恨于世事的不平。宋哲宗继位,起用东坡为起居舍人,翰林承旨,又被谗言中伤,改任颖州知府。及至哲宗打起尊崇神宗变法精神旗号,又有人控告东坡,说他在翰林任上所撰拟的文书,讥讽神宗朝政,于是被贬斥到广东惠州,三年后再次贬到琼州,只有小儿子苏过陪伴他过着孤寂的生活。

东坡终生不如意,他曾经对别人说,我平生没有快意的事情,只有作文章,我想到哪儿,就能用文字表现出来,这就是人世间的最大乐意。的确, 他留下的《东坡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东坡为人,认真理,不趋炎附势,在王安石,司马光两方面都不讨好,还是我行我素,正直敢言, 实践幼年学习范滂的志愿。他付出的代价,只有具有坚韧不拔精神的人才能

承受;他取得的成果,也只有像他那样奋斗不息的人才能取得。

《明史》中称赞王恕(1416~1508)“砥砺风节”,“具经国之远献, 蕴高君之正志”。可以说王恕有忠君报国之志,且生性豪爽。遇到不合理的事情,王恕总要仗义直言,不怕打击陷害,砥节励行,敢同贪官污吏作斗争, 因而他的奋斗道路也就成荆棘丛生,崎岖不平的了。

成化十二年(1476),王恕以右都御史身份巡抚云南。当时云南镇守太监钱能贪赃枉法,派遣指挥郭景到安南索取财贿。原来,安南同明朝联系, 只能通过广西,这时要求取道云南。王恕得知钱能、郭景贪婪事实,很可能引起边界纠纷,因此一面参劾钱能,一面派人捕捉郭景。郭景畏罪自杀,钱能请求权贵帮助,反而把王恕调离云南,到南京管理都察院。王恕到任,考选属官,拒绝请托,引起同僚的不满。钱能回到北京,向明宪宗进谗言,诋毁王恕,宪宗素来对王恕心怀不满,于是让他以右副都御史身份巡抚南直隶, 等于降了一级。宪宗派太监王敬到江南搜刮民财,引起生员不满,王敬反而诬告生员抗拒王命。王恕上书揭发王敬罪行。

王恕后改任南京兵部尚书。遇到朝中有事,王恕总要发表意见,主动上书 39 次,应皇帝的诏书上言 21 次。在这些意见书中多是指斥权幸的。宪宗

庇护亲信小人,对王恕越来越不满,在 1486 年命他改仕回乡,等于把他撤职, 引起正直朝臣的抗议。工部主事王纯上言,把王恕比作西汉名臣汲黯。宪宗大怒,指责王纯,把他流放到贵州思南。

明孝宗继位,征召王恕为克部尚书。大学士刘吉曾屡次受人弹劾,这些奏章中多称赞王恕,因而刘吉对王恕嫉妒,不允许王恕行使职权。王恕还是老脾气,对孝宗重用中官,上书反对。对孝宗给宗宣徽王朱见讳庄田,也提出不同意见。正直的朝臣要求王恕出任大学士,不欣赏王恕的孝宗自然不会答应。明朝实行南、北两京制度,南京是陪都,在那里做官,是被处在闲置位置,没有什么实际事务,所以王恕虽为都御史、尚书的高官,在南京却无事务可处理。在北京则受大学士压制,无法施展才能。王恕在 1468 年改仕返乡后曾请人作过传记,并刊刻送人。到弘治六年(1493),有人诬告他在传里自比伊尹、周公,丑化明宪宗饰非拒谏。这个诽谤君主的罪名,王恕岂能担当得起,他赶紧辩论明白,但明孝宗还是责备王恕沽名钓誉,下令把他的传文印版销毁,王恕只得再次告退返乡。

这时他已经 70 多岁了,不事休养,用力搜阅典籍,编写著作,辑成《历代名臣谏议》120 卷,撰著《石渠意见》《石渠意见拾遗》等书。耄耋之年不知疲倦,砥励终身,享年 93 岁。只有胸怀坦荡的人,不戚戚于名利,才能

如此,才能在如此折磨过程中成为后人的典范。当时民谣有“两京 12 部,独有一王恕”。内阁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南北两京共为十二部,只有一个尚书王恕独立侍行,为百官的楷模,这个颂扬,王恕当之无愧。

陆贽、韩愈、苏轼、王恕为人正直,不苟营私利,和腐败现象作斗争, 被罢官、流放、下狱,甚至是冒被杀头的危险,但他们始终不肯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他们屡遭打击,就是因为正直无私。正气和邪恶,君子和小 人, 确实是水火不同炉,双方斗争不已,只有一身浩然正气、百折不挠的人,才为后人所钦佩。

玄奘、鉴真等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同时,与恶劣环境作斗争。水草不生的沙漠,奇寒的冰山雪地,波涛汹涌的海洋,不要说是古代,就是科学发达的当代也难以征服。但他们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在对自然界的斗争中

磨励自身。他们的行为和成就说明奋斗精神在改造自然的各个领域中都是贯穿首尾的,而且是不可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