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探索精神
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宋朝庆历年间的一位印刷工匠毕昇发明的。他总结前人在印刷方面的经验,大胆进行改革,经过多次试验,发明了一种先进的印刷方法。在毕昇发明印刷术以前,人们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用梨木、枣木雕成书板,刻绘图画,然后印成书。一部书的雕版,可印几百本或更多的书籍,是印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但是,雕版印刷还存在很多缺点。雕刻好的印板上一旦发现错别字,就得报废,没有更改的余地;刻一套书板,需要几年时间,而书一印完,雕版就没用了。毕昇十多岁进书坊学习印刷技术,在学习和工作中,他心里都是琢磨着:能不能想个好办法,克服这些弊病?几年以后,有一次他从一幅画的几枚图章上得到启示:要是把一个一个的字刻在一块一块的木头上,要用时,拼在一起,用完后拆散,这不就解决了吗?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工匠兄弟,得到大家的支持。
开始试验时,毕昇把刻有字的小木块拼在一起,可是稍一使劲,一个个小木块字就扭动起来,甚至散开来,无法印书。怎么办呢?毕昇同大家研究后,找来带有粘性的松脂和蜡,把小木块字粘在一起,散开的问题总算解决了。但是小木块字粘在一起后,要分散开第二次再用,很不容易;而且木块的纹理有疏有密,沾上墨水以后,纹理疏的地方浸胀了,纹理密的地方没有变化,版面高低不平,印刷效果又不好。
几经失败,有些人泄气了,说:“算了吧,普通工匠搞不出什么发明的。”毕昇可不这么看,他把鲁班的例子讲给人家听,同时用来坚定他本人的意志。
一天,毕昇看到一个人在刻图章,忽然受到启发。他想,石头不怕水, 遇水后不膨胀,要是用石头代替木头不是很好吗?可是转而一想,普通石头不能刻小字,用图章石刻字成本太高,所以觉得石头并不好。回到家里以后, 他一边在灶前帮妻子烧火,一边念叨着我理想的刻字材料。妻子见他那副痴
呆的样子,指指瓦罐笑道:“这不就是不吸水的东西吗!可就是不能在上面刻字。”一句话提醒了毕昇。他想,先用泥坯刻字,然后再进窑煅烧,不就可以成为不吸水的泥活字了吗?他兴奋得整夜没有睡好觉。
第二天,他就来到黔首谷窑场,在窑工们的支持下,用胶泥做了几个半寸见方的刻字的小土坯,随着大盆小罐一起进窑煅烧。出窑后,毕昇拿出一个个乌黑发亮的“泥活字”,可有的有小孔,有的有裂缝。这给毕昇出了又一道难题。毕昇不由得叹了口气。一个小帮工见毕昇为此发愁,从怀中抽出一个小泥猴。毕昇接过一看,泥猴十分精致,轮廓清楚,线条细腻,没有一点缝孔。当他得知卖泥猴玩具的老人住在离窑场 20 里外的小山村时,立即动身寻找。老人被毕昇的钻劲所感动,把和泥、制坯、掌握火候等一套技术, 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毕昇回到家中,按老人说的,自己搭了一座小窑,请来书坊中的工人帮忙,在十几天内刻成了 5000 多字块。毕昇亲自点火烧窑,日夜守候,一套不吸水、笔划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终于制成了。毕昇根据字的音韵进行分类,将字块一格一格排列起来,为了印书方便,他把每个字都准备了好几个,常用的字特地多备几个。这种活字拿去印刷,果然效果良好。他先把一个个字拣好,放在一块铁板上,排一版,四周围上个铁框,刷上墨,就可以印刷。为了加快印刷速度,毕昇又想出使用两块铁板轮流印刷的办法,一块排好付印,另一块排字制板;一块印完,第二块已作好准备。如果想把活字拆下来,也不难。拆下来的字,下次可以再用。这就克服了原来雕板只能使用一次,刻错的字难以改正的缺点。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不仅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明,而且对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贡献。当时,这项技术很快传到了邻邦朝鲜,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等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科学文化的传播。公元 1450 年,德国有个叫谷登保的人,按照毕昇的活字印刷原理,制造了拼音文字活字版,印成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本。他比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晚了 400 多年。
毕昇为了发明活字印剧术,刻苦钻研,反复试验,整整花了 8 年时间。他从画上的几枚图章想到一个一个地排活字,从陶工烧制陶瓷想到用陶瓷和胶泥刻活字。他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对事业的热爱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外,他虚心学习群众的经验,坚持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是说他的锲而不舍,从一点一滴做起的钻研精神,促成他最后取得了成功。
叶天士,名桂,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在治疗外感热病方面他有很大的贡献,是祖国医学中温病派的代表人物。清代乾隆年间, 在苏南山区某处,有座古寺庙,庙里的一位老僧人除念佛修行外,还兼做治病施药的好事。一天,二十几岁的叶天士带着几担礼物,上山向老和尚拜师来了。叶天士进庙让随从放下礼物,然后向和尚行礼,并谎称自己是刘生, 想拜老和尚为师。老和尚心想,他长途跋涉来求师。真是出于一片至诚,便答应收他为徒。
叶天士从此就天天听老和尚谈经说法,看他开方治病,并不断地积累, 每到晚上,别人都睡下了,叶天士就在灯下攻《内经》《伤寒论》,十分勤奋。有时老和尚和他讨论医理,发现他很有见解,年纪轻轻的,对医学就有这样深的造诣,不由得油然生敬。一天,山上来了一名脸色萎黄、面容消瘦、
肚皮胀满的病人。老和尚经过诊断,认为患的是虫积,叫刘生开方。刘生看病人严重,就开了一副攻逐杀虫的重药。老和尚拿来一看,沉吟片刻,禁不住拍案叫绝:“虫势骤急,是得用峻厉之方,这付药开得好,开得大胆!” 忽然,他又指着其中一味药说:“唔,这付药的用量,很有江南叶天士的味道!”他掉过头问:“刘生,你是吴县人,和叶大夫认识吗?”刘生红着脸, 被迫承认自己就是叶天士。
尔后,叶天士又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意图。老和尚很感动。他说:“老僧虽有薄技在身,但已风烛残年,留也无用。你这样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我一定尽力告知你。”从此,师徒关系更加密切、融洽。老和尚将收集的秘方、行医经验全部传授给叶天士。半年后,叶天士告辞回乡。临行时,老和尚依依惜别,送给他一本珍藏的医书。
叶天士的医术主要是不断求师学来的。每听到某医生善治某种病,他就千方百计地去做弟子。10 年中,他共拜了 17 位老师。他这种积累方式,实在令人惊叹。辛勤的密蜂在百花中采集,酿成了美味的蜂蜜。
叶天士勤勤恳恳地虚心学习各流派特长,融会成了高超的医术。每天, 在他的诊所里,从厅堂到走廊,从门口到外面台阶,都坐着、抬着、站着许多等候治病的人。叶天士艺高行动快,诊病又准,对病情迅速作出推断,不费思索地开出药方来。几个钟头以后,病人便走得一空。叶天士开的药方, 常常不拘一格,不守常法,却取得良好疗效。这是他的医术熟能生巧,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叶天士的卓越医术,不但受到老百姓的赞颂,就是清代官方编写的历史书上,也承认他“治疗多哥中”、“名满天下”。据说,连当时深受皇帝信任的道教头子张天师,有一次生病,也找叶天士治病。叶天士治好了他的病之后,人们得知这位老道身为“天师”,却不能为自己治病,觉得十分可笑。张天师为了掩饰自己的窘相,便宣传说:我的病非同一般,常人不能治,只有叶天士行。因为他是“天医星”。于是,叶天士又增加了一个“天医星”的雅号。其实,这位“天医星”的本领根本不是从天上带来的, 全是靠他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的。
叶天士的弟子顾景文建议叶天士把他在医学上的那些独到见解写成书, 以供同道们切磋,后辈们学习。叶天士听了,轻轻叹了口气,如有所感。是呀,他 14 岁行医,如今已年过半百,双鬓斑白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真不少,按理说应该留些见诸文字的东西。可是对一个诊所里总是坐满病人,半夜里经常被扣门声惊醒的叶天士来说,又哪有时间去执笔推敲呢?他对顾景文说:“着书并非易事,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顾景文听后自告奋勇地说愿为老师整理行医心得。叶天士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欣然同意了。
当天夜里,师徒俩的亲密合作便开始了。叶天士慢慢地阐述,顾景文埋头记录。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叶天士的名著《温热论》终于忙里偷闲地完成了。这本书详细分析了“温病”的发病规律、症状、治疗方法,对后来的医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他首先总结的是舌诊的方法,一直到今天,仍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诊治法则。叶天士的另一部著作《临证指南》,也是他的弟子代为汇编而成的。书里记录了大量的医案,是医生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资料。叶天士被当时的人以及现代的人如此称颂,并不是他从 14 岁开始行医就造就了功名,他的成功,是他一点一滴积累,刻苦钻研而得到的经验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