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方向,奋发图强 为美好的信仰矢志不渝
我们的先人有着强烈的民族气节观。自古以来,不管是对某一个朝廷, 还是对本民族,许许多多的先人都是可歌可泣的。而今,炎黄子孙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正处于改革大潮中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少年朋友该以怎样的面孔去出现在这面历史巨镜前呢?我们不该忘记我们的前辈前赴后继,赴汤蹈火的奋勇拼搏精神,更应该时时刻刻不忘记在新形势下大显身手时,在为了我们的理想去奋勇拼搏时⋯⋯做到明辨方向、奋发图强。有不少先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对国家、民族无比的忠诚, 为了它而任劳任怨,不怕流血牺牲。尽管从某些方面讲,他们的目标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确有一大批人,不顾身家性命,经历种种灾难的磨练, 向着他们的信仰而奋勇拼博。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琢磨和学习。
西汉王朝与北方匈奴和战关系,是重大的问题。汉武帝以前,匈奴处于攻势,武帝时期改变了这一状况,屡次派兵出征。这中间也有和好的时候。苏武(?~前 60)就是在武帝时出使匈奴,苦节 19 年而扬名于后世的。苏武的父亲苏建官游击将军,跟从大将军卫青出征,有过失,被免为庶人。苏武的哥哥苏嘉为奉东都尉,弟弟苏贤为骑都尉,苏武则任移中厩监。
公元前 99 年,汉武帝要释放被扣留的匈奴使者。苏武带着助手张胜、常
惠及士卒 100 余人到了匈奴。恰巧匈奴内部有人谋反,其中有人与张胜熟识, 因而张胜也被牵涉到事件中。匈奴单于镇压反对势力,张胜怕被人揭发,便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苏武。苏武说,我们是使者,本来不应该管人家内部的事,现在犯了事,要被人家处死,这不是使国家受辱吗?我对不起国家,说着就要自杀,被张胜等制止了。
单于果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派人叫苏武投降,不再治罪。苏武回答说, 我是凭着汉朝节仗来的使臣,哪能苟且偷生,将来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他不想活了,拔出佩剑刺向自己,后被旁人拦住没有死成。苏武晕死过去, 经人抢救半天才苏醒过来。单于看他是个有气节的人,更加要他投降,一早一晚派人来探望他。原为汉臣,投降匈奴的卫律劝苏武说:我归顺后,被封为王,有部众数万,马牛满山,富贵到了极点。你若顺从了,也会像我一样, 要不然,他们会把你放逐到大草原,谁还知道你呢。苏武内心蔑视他没有骨气,不理睬他。卫律受辱发怒说,你听我的投降了,就和我是兄弟,若不听我的劝,将来想找我也不可能了。苏武实在忍不住,责骂他说:你不顾廉耻, 背叛汉朝,我为什么还想见你!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还帮助单于要我屈服,这不是制造汉匈矛盾吗?
单于越看苏武坚贞不屈,就越想把他罗致在麾下,他企图用肉体上折磨的方法来削弱苏武的意志,便把苏武囚禁在地窖里,不给食物和水。苏武饿急了就吞食节仗上的毛,渴了就吃地上的雪,坚持了几天。匈奴人以为他是神,便把他放逐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叫他放羊,并说若公羊能生出奶水, 才放他离开。意思是让苏武死在那里。
苏武拿着汉朝的节仗去放羊,只要早上一起身就拿起节仗,表示不忘汉朝。就这样住了十来年。牛羊被游牧民族丁令人偷走,苏武陷于困境。他的友人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由于内心的羞愧,不敢见苏武。一天他奉单于的命
令到北海探望苏武。他说,你在这里是白受苦,你讲忠义,谁又和你讲信义呢。你的哥哥因大不敬的罪名自裁了,你的弟弟因公事不能完成而喝毒药死了,你老母已故世,你的妻子已另嫁他人,家里只剩下两个妹妹,两个女儿, 一个儿子,现在也不知他们的死活。李陵又说,人生像早上的露水,一会儿就化没了,你何必在这里受苦呢!
苏武听到家里这些不幸的消息,全然不顾,回答说:我父亲、兄弟没有功劳,皇帝还赐与爵禄,所以我们早就有为皇帝效力直到死亡的决心。现在兄、弟被杀,也是实践了我们的志愿。臣子对皇帝如同儿子对老子一样,为了父亲而死,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你不要再劝我了, 我不会考虑背离汉朝的事。李陵知道他的决心不可动摇,感动地说,在你面前,我和卫律都是罪大恶极了。李陵敬重苏武,帮助他生活,派人给他送去牛羊,怕不接受,不敢说是自己送的,说是妻子送的。后来,李陵又来报告汉武帝故世的消息, 苏武伤心痛哭,吐出血来。汉昭帝即位后,汉匈关系改善,匈奴应汉朝要求, 放回苏武等几人。
苏武在匈奴 19 年,去时是壮年,回来已是须发斑白,一生的黄金时期在困苦中消磨了。他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忍受孤寂的痛苦,经受了磨练, 成为富有民族气节的象征典型。苏武辞世后,汉宣帝在麒麟阁绘制名臣像, 有霍光等 11 人,苏武名列其中。后人崇拜苏武,以他为楷模。苏武的精神, 还影响到朝鲜人。1637 年清太宗把朝鲜世子作为人质押到沈阳,朝鲜国王仁祖听说世子在路上接受别人送的棉布,认为世子办事不妥当。他说:当了人质,还想像在宫中一样享福还行?应该效法苏武那样吃苦。
比苏武略早一点的汲黯,对汉武帝的过失直言不讳,因而多次受到打击。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示要行仁政。汲黯当面揭露他的矛盾性,说陛下的欲望很多,好大喜功,必然要劳民伤财,怎么能实行仁政?把武帝气得脸都变了色,愤愤地说汲黯太呆傻。匈奴浑邪王率领部落来投奔汉朝,武帝下令发车 2000 乘去接,长安令征发不到这么多车,武帝便要杀他的头。汲黯说,长安令没有罪。匈奴人来降,让老百姓受骚扰,不是把好事办成坏事了吗?武帝听了无话可说。长安市民与浑邪王部落交易,朝廷认为违法,要杀500 人。汲黯求见武帝,说过去在边境与匈奴人贸易有罪,现在国家要他们到长安,百姓和他们做买卖,却拿边境的法来治罪,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武帝不能正面回答汲氏的批评,只说我好久没有听到汲黯的说话,今天他又发起呆气了。
不久,汲黯被免官,随后派他任淮阳太守。汲黯临走以前,对位列九卿的李息说:把我贬到地方去,不能对朝廷发表意见,这我知道。现在是御史大夫张汤掌握舆论和大权,这个人心术不正,善于搞文过饰非,又能说会道, 他有可能把好的建议压下来,蒙蔽皇帝,所以我希望李君要弹劾他。岂知这个李息害怕张汤,没敢说话。后来武帝诛杀了张汤,又听说了汲黯的话,把李息也查办了。然而仍不重用汲氏,终于使他死在任所。
他屡受打击,怀才不遇,就是因为他始终对皇帝持批评态度。当时人就说他是非分明。“好直谏,死守节义”。他遵守大臣要对皇帝谏诤的大节, 真正是维护皇帝的统治。他不让皇帝做错事、坏事,影响王朝的权威和稳定, 这种作风,是那些专门搞逢迎的庸臣、奸臣所不能比的。诤臣自然不容易被哪些颐指气使的人主所容纳,很可能遭到不幸。汲黯明知会有这种结果,却坚持以做诤臣策励自身。当众朝臣数说他缺少心眼,不知顺着皇帝时,汲氏
说:天子任命公卿辅佐,难道是让大家揣摩他的意思,奉承迎合,使他陷于不义不道吗?不是,我们既然在朝做官,怎么能光为保全自家性命,不顾朝廷名声呢!这种诤臣,识大体,顾大局,以砥励名节为人生的奋斗目标。
东汉中后期,朝廷中宦官和外戚争掌政权,为此互相杀伐,甚而害死皇帝,导致政权混乱,民不聊生。一部分朝臣和士人为维护刘氏社稷,与外戚、宦官作斗争,屡受迫害,因而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太尉李固就是为维护刘氏政权而受外戚、大将军梁冀杀害的“守节触祸”的典型。
他也是一名勤奋得出奇的典型。李固少年好学,为了投拜名师,不怕步行千里,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出了名。地方官推荐,中央征召,他都不去。133 年他应诏上书,因为当时是外戚梁商当政,他要求外戚退出政坛,让权力回到天子手中,又要求限制宦官的权力,不许官员奉荐他们的弟侄和义子。汉顺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准备封他为议郎。可是宦官嫉恨他,假造检举信诬陷他,顺帝遂停止了对他的任命。朝臣大司农黄尚,仆射黄琼等为他辩白, 才使他出任议郎。他对梁商抱有幻想,希望通过劝说,能使其自动退职,便给他写信说:天下的事就怕达到顶点,你家名位已到了顶点,不如退职,颐养天年。但是梁商贪恋权位,不听他的忠告。李国出任荆州刺史时,因南阳太守高赐贿赂接任梁商职务的梁冀而参劾他,梁冀不让李固参劾他,李固却坚持上奏,梁冀就把他调任太山太守,失去了弹劾的权力。
汉冲帝死时,李国正担任太尉,有权对新君发表意见。他认为应该扶年岁大的有贤德的藩王,传位后能主持朝政,并建议学习周勃迎立汉文帝,霍光迎立汉文帝的做法,册立清河王刘蒜为天子。梁冀和他想的相反,他要册立小皇帝以便自己掌权,于是自作主张立了年仅 8 岁的汉质帝。汉顺帝时滥
用官员,李固奏罢 100 余人,这些人仇恨李固,又知道梁冀对他不满,因此, 再次写匿名信,造李固的谣,说他假公济私,冒充正人君子,实行奸邪的事情;说他离间近戚,自立朋党,他所荐举的人,多是门生故旧;说他还接受贿赂,作威作福。幸亏梁太后了解李固的为人,没有给他治罪。
梁冀见汉质帝聪明,怕他将来亲政后对自己不利,便把他毒死。朝廷商议嗣君的事,李固联合司徒胡成、司空赵戒提议册立刘蒜。蠡吾侯刘志要取梁冀的妹妹为妻,梁冀便提出要立刘志。双方争执不下。后来胡成、赵戒倒向梁冀,李固仍不让步。梁冀发狠,先罢了李固的官,接着册立刘志,是为汉桓帝。一年以后,刘文、刘鲔图谋拥立刘蒜,梁冀诬陷李固和他们是一伙, 把他们打入监牢。李固的门生王调等人自动带上枷锁,上书论证李固无辜受害,河内郡赵承等几十人也要带着腰斩的刑具到洛阳上诉,为李申冤。后来还是梁太后把李固释放。梁冀看到李固如此德高望重,不利于己,便把他杀害了,还下令诛戮他全家。
临刑前,李固写遗书责备胡成、赵戒的变节,表示自己的志向,他说: 我受国家的恩惠,立志扶持王室,册立长君,竭尽忠诚,不顾生死。我虽死了,得到忠义也就没有遗憾了。安定社稷的愿望,鼓舞李固砥身做官,不怕罢职,不怕诬陷,不怕杀头,成为气节坚定的人。
田敬宣,十四五岁时就到北齐宫中当宦官,尽管他在服劳役,但一有空闲就学习。他袖子里经常藏着书,早晚诵读。有不明白的地方便跑到文林馆, 顾不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赶快向学士颜之推求教。为了抓紧时间,除读书之外,他从不说闲话。每当读到古人大节大义的地方,便长久地沉思,受到激励。后来他伺候齐后主,任内侍中。577 年,北周进攻北齐节节胜利,
齐后主从邺都逃往青州。临行,命田敬宣出西门侦察周军行动,田敬宣遂被俘虏。周军问他后主跑到哪里去了,他故意说不知道。周军根据他的身份, 知道他是拒绝回答,遂用刑罚折磨他,希望获得情报。但田敬宣咬紧牙关, 四肢全被打断了,也不泄密,终于被打死。北齐的很多文臣武将和宗室成员都投降了北周,而田敬宣作为一个被人歧视的宦官却忠于自己的朝廷,不惜一死来保全了他的名节。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也许他的行为属于愚忠, 然而他的刻苦学习精神及他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实在让人叹服。
唐代初期有一名汲黯式的诤臣,名叫魏征。他的业绩要比汲氏丰富得多, 处境也好一些,但“伴君如伴虎”,死后并不美妙。
632 年有人告魏征包庇亲戚,唐太宗派人调查,知是诬告,但还是责备魏氏让皇帝怀疑他,是自身处事不妥善。魏征不服,回答说:君臣大义,如同一个整体,互相信任。如果要求做臣子的办事总为自己着想,不要让皇帝猜疑,那就没有什么忠诚好说的了。只有互相信任,国家才能兴旺,否则社会就会衰亡。太宗觉得有理,表示赏识,魏征进一步表示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太宗不明他说的良臣,忠臣的区别,要他说清楚。于是他说:良臣是其本身得到好名誉,国君得到好尊号,子孙得到福禄;忠臣因指斥昏君往往被误杀,君主名声大损,忠臣的家庭被毁,国家也受到损失,而忠臣本身虽得个好名誉,有什么用。唐太宗听了,大受感动,要求他不要忘了这些话,同时表示将以社稷为重,不随便去怀疑大臣。
魏征讲的是君臣关系,是他处世的根本观点,即要忠于社稷,做有益于社稷的良臣。在忠君观念里,王朝不可以替换,君主却可以换人。魏征正是这样的思想——忠于社稷,忠于明君,不希望侍奉暴君,要对君主实行谏诤, 帮助君主成为圣明天子。
魏征原来是唐高祖的太子李建成的宫官,他见当时秦王李世民的势力蒸蒸日上,建议李建成早早设法对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得胜,指责魏征挑拨他们的兄弟关系,魏征并不恐惧求饶,并说太子若听我的话,就不会有杀身之祸了,唐太宗认为他正直,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到河北做安抚工作。魏征在路上看见原太子宫官李志安等人被押,便说太宗已下令免除太子属人的罪,当即把李志安等人释放。李志安是他原来的同事,他这样做,不怕被嫌疑,是遵循做良臣的原则。太宗知道他认真贯彻自己的政策,很高兴。
不久,他向太宗提出基本国策:为百姓创造安定的社会条件,不要兴兵打仗。唐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在贞观初年实行了“偃武修文”、“轻徭薄赋”的政策。这时西域各国要派使臣来长安,太宗令人迎接,魏征不赞成, 他说:来的使团多达千人,沿途供应,负担不起,会使国家受损。若把他们当作商人,在边境进行贸易,是双方受益的事情。太宗听了有理,立即改变了态度。
太宗长孙皇后生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太宗下令陪嫁物要多于她的姑姑永嘉公主一倍。魏征反对,认为这不合礼法。太宗告诉长孙皇后,皇后说, 我们是夫妻,我每次说话尚要看陛下的脸色,魏征敢于直言,是真正的社稷之臣。太宗虽是从谏如流的明君,但常听批评的话,也不那么舒服,有时就克制不住感情。有一次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宫里,嘴里嘟囔着:这个乡下佬, 非杀了他不可。长孙皇后一问才知道是魏征使他下不了台,真生气了。于是长孙皇后赶紧道喜,说陛下圣明君主,才有魏征进谏,所以可喜可贺。太宗这才回嗔作喜,饶过魏征。
但是魏征死后却遭了殃,原来有人说魏征的坏话,太宗听信了,把亲自给魏征写的石碑砸碎了,还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的婚约撕毁。太宗晚年攻打高丽失败,想到若魏征在世,必然劝阻他,便不会有这次高丽失败, 于是又把魏征的碑立起来。总之,魏征冒死进谏遇到了敢于纳谏的唐太宗, 还算平安无事,不枉他终身勤勤恳恳以社稷为重,终成一代名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是出自宋代大文豪范仲淹之手,这也是他一生砥节砺行的写照。范仲淹两岁丧父,后来母亲也改嫁了。他生活清苦,有时只能喝稀粥充饥,但读书却四季不停。冬天读得疲乏了,就用冷水洗洗脸,又继续阅读。后来他做了官,仍在艰苦生活中磨砺他自己和家人。他任秘阁校理时,常用俸禄帮助贫穷的士人,自家的孩子会见客人只能一个一个地进行,因为只有一套好衣服。后来他家富裕些了,但想到母亲在世时的艰难困苦,便不忍心过奢华生活。不来客人,不吃两样荤腥, 把省下来的钱买了田地,建立范氏义庄,养活同宗族的人,这大约是因为他幼时孤苦伶仃,没有同宗帮助的缘故。开办宗族义庄,是范氏的首创,后世模仿建置的不少。范仲淹以助人为乐,实践了“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
他关心天下大事,体现在反对太后干预朝政和实行庆历新政等方面。宋仁宗前期,章献太后临朝执政。范仲淹以秘阁校理身份上书,要求太后退出政坛,让仁宋亲政。太后不听,还把他放到河中府当通判,后还朝为左司谏。乃至太后死,遗诰太妃杨氏为皇太后,参决政事,范仲淹再次上书表示反对。范仲淹就是这样,为维护赵氏的宋朝,反对太后干预朝政。宋仁宗朝廷官员冗滥,对辽和西夏用兵失败,兵变、民变不断发生,社会矛盾严重。身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为改变这种局面,于庆历二年实行政治改革,限制官僚荫任子孙,不让大臣推荐子侄充当中央机要部门的馆阁职务,对官员实行严格考核制度,裁汰冗员,企图通过整顿吏治加强北宋统治,造成太平盛世。但改革触犯了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推行不下去。范仲淹本人也被攻击为搞朋党,贬到地方,死在去颖州的路上。范仲淹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并尽力去做,至于会有什么结果,他曾说过,成功和失败,不是我能把握的,我只是学习诸葛亮,不顾成败利钝,诚心去做。他一生几次遭到贬斥,然而他始终不怕挫折,时时刻刻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信念鞭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