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德、社会至上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最能反映一种文明的特征,它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的传统历来十分强调人的价值,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人的道德;道德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在人的道德价值中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而忽视人的个人价值。道德、社会至上的价值观便是我们民族传统中一个突出的特征。

道德至上

就儒家而言,自孔子始,道德价值已被推崇到最高地位,孔子很重视生命的价值,但认为道德价值高于生命本身的价值,在必要情况下,人应当杀身成仁,而不可求生而害仁。而且,事实上,儒家并不把道德仅仅作为调节人际关系,完善人自身的规范来看待,他们把伦理原则扩大到宇宙,讲究天人合一,认为道德是世界的本质,是宇宙的普遍法则,使道德尺度绝对化、普遍化。在他们看来,道德不只是“善”,而且是最高的“真”,是统率宇宙万物(包括人自身)的绝对权威。因此,人的实践活动是要践行天理,人的认识活动是要体察天理,一言以蔽之,道德价值是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 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最高尺度。

道德尺度的至高无上,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

在政治上,主张以道德训条来管理国家,以宗法式的伦理规范来维持社会的和谐,此即“德治”,重视道德教化作用。孔子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便表述了道德比法律更有用的道理。中国古代政治是人治政治,德治政治。提出仁义礼智忠孝节义,意在维护家庭宗族和谐,维系既定的社会关系。而中国的老百姓做起事来,考虑的也是如何践履道德义务。

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主要不在于去探讨美,而更多的是要表现善。“诗言志”、“文以载道”是一贯之道,强调文学艺术要表现善,强调艺术品的道德教化作用等等,都是传统文学艺术的基本取向。欣赏文学作品也不是看它是否美,而是先要评判它的正与邪,它的道德意趣, 它所表现的“理”,它的社会功用。善的价值应该高于美的价值,这是传统文化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

在科学技术方面,把道德价值作为人的最高追求目标,无疑影响着科技的发展。这种以修身出发以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政治理想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人,把人的兴趣引向了道德修养和政治活动,读书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而不是引向对自然的征服和对物质世界的剖析,获得知识。

历代科举入仕,只需颂“四书五经”,无需考究技艺。相反,在有德君子眼中,技艺之类往往被视为小人之事,不值一顾。故此,到了近代,西方科技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中国却大大地落伍了。但不管如何,崇尚道德价值, 使中国获得了“礼仪之邦”、“温文而雅之乡”的美誉,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道德遗产,对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当然我们还需看到,一味地强调道德至上,把道德看成是绝对的尺度,易于使人法律观念淡薄,忽略了法制的重要性。

重社会、整体而轻个人

孔子宣称“君子义以为上”,孟子对“义”的意义作了说明,他认为: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还强调“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即认为各人图谋私利必然要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以,必须舍弃个人利益。

儒家注重道义,主要是告诫人们不要为了个人的私利而破坏社会的秩序。这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条件下,也符合于社会整体利益。这样,注重道义也就是强调人的社会价值。

强调群体利益,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这是传统价值观中非常积极的一个方面。历代仁人志士,或慷慨捐躯,或从容就义,为了民族大义,不惜自我牺牲。在和平时期,致力于发展学术文化,或不畏权势而尽心尽力与不良势力进行斗争,直至今天仍被人们所称颂、敬仰、学习。的确,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讲个人的社会价值,只求满足一己之私利,那么社会就无法稳定和发展。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个人的价值必须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就这个意义上讲,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相当正确的。

但传统的价值观只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人需要的满足,特别是个人的正当利益,则是错误的。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儒家提倡的社会整体利益,有时是指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名的统治阶级的基本利益,所以,宋明理学的所谓重义轻利,实际上是在维护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重义轻利

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是伴随着道德尺度至上性、绝对性而来的。中国思想史上,“义利之辩”备受重视,其实质是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之争。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把义、利区别开来,他所谓的义是指行为必须遵循的原则;他所谓的利是指个人的私利。他主张“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统利,反对见利忘义。孟子则把义、利相对,他曾告诫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墨家则相反,认为义、利可以统一。《墨经上》云:“义,利也。”道家老庄既不重利也不重义,主张超越义利,他们所追求的是个人精神的自由。据《史记》所载,楚威王闻知庄子贤能,于是派了大使,带着重礼去聘请他做卿相。庄子笑笑,对来使说,千金的确是重利,卿相的确是尊位,然而你难道没见过天子在祭山川鬼神时所用的牺牲吗?这些牛被饲养多年,然后给它穿上彩绣的衣服,送到太庙去做牲品。在这个时候,它想要做只安分的小猪已经来不及了。请你快离开,不要损害我的人格。我宁愿在污秽的小渠沟里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约束,我宁愿终身不做官,以使自己的心志快乐。老庄这种不求利也不求义的思想, 实际上是消极避世、自我陶醉。

汉代董仲舒提出关于义利问题的两句名言,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引作:“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经过了《汉书》的宣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二语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宋明道学,大讲“存天理,灭人欲”,把利与义完全对立起来。程

颢强调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义、利已是势不两立。重义轻利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 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从积极的影响来看。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提倡的是精神追求应高于人的物质利益追求。倘若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便降低了做人的资格,与禽兽别无两样。重义轻利的观念所要求的是,对利的追求必须合乎义。人应当追求

物利,但是,决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③又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 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④荀子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考虑个人的利益,然而应该使关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服从道德原则的指导,这种见利思义的道德观念是应当大力提倡的。

正是重义轻利的思想的影响,使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崇尚道义,轻视功利;坚持正义,反对邪暴,不为物利所引诱,为了道义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这种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然而重义轻利的观念也有其消极影响的一面。它极力鼓吹道义,把义利对立起来,无疑是不正确的。颜元曾说:“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世有荷网持钩而不计得鱼者乎?⋯⋯盖正谊使谋利、明道便计功,是欲速,是助长,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不重功利,无论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发展都没有益处。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便与重义轻利有关,不务功利, 不图民富国强,势必导致国衰民贫。本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却适得其反, 这正是它的消极之所在。况且,耻言欲利,否定人的合理需要,既压抑了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努力,又容易导致假道学式的虚伪性。我们主张既要强调义,也不要忽视利,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富民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