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盛世明君

秦汉至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中古时期。其时间跨度1100多年,是一个强势政权数次更迭的历史时期。强势政权造就了激情帝王和开明盛世。秦始皇一统天下,汉武帝时形成统一的汉民族,此后经历动荡,隋文帝结束割据复归统一,而唐太宗的成就更是深远地影响了世界。

历代帝王心系社稷,励精图治,在我国中古时期奏响了强劲的帝国之音,其志可嘉,其功可颂。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也称赵政。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统帅。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他统一了古代我国,结束了当时四分五裂的局面。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嬴楚去世,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在政权更迭之际,身居相位的吕不韦,竟然参与朝廷内部势力的叛乱活动,秦王政果断免去了他的相位,将他逐出封地,最后迫使他饮毒酒自杀。

秦王政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在做秦王之初,他就广纳人才,并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比如他采纳了李斯“统一六国”的政治主张,又实行了张仪“连横”的外交策略。

由于秦王政采取了英明决策,秦国日渐强大,从此走上了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道路。

公元前227年,秦王嬴政派秦国战将王翦、辛胜大举进攻燕国,在易水之西打败了燕国代国联军。

第二年,嬴政又征调大军支援王翦,打败了燕军,攻陷燕都蓟城,燕王逃向辽东。后被秦将李信追杀。

此后,秦王嬴政又先后灭掉了魏国、楚国、齐国、燕国等六国,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参照以秦国以前的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全面改革。

秦国群臣认为秦王平定天下,功业空前,远超三皇五帝。嬴政也觉得自己功盖三皇五帝,决定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取号为“皇帝”,尊号为“秦皇”,因为他是第一真正皇帝,后人就称他为“秦始皇”。

秦始皇又把他的“命”改为“制”,“令”改为“诏”,并自称为“朕”。他批准“制”、“诏”、“朕”作为皇帝专用术语,不许任何人使用。

秦始皇又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把天下划分为36郡,郡以下设县。他又在中央朝廷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廷尉、治粟内史等重要的官职协助他治理国家。所有这些官员都归他任免和调动,一概不得世袭。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他决定。

秦始皇还把原六国的兵器全都收缴到京城咸阳来,回炉熔铸成12个大铜人和许多铜器,并把铜人和铜器立在咸阳宫殿前面的两边,象征着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中原。

秦始皇还以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他下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如尺寸、升斗、斤两等。这样各地经商和做买卖就没有困难了,因而促进了经济繁荣。

原六国的车辆和道路也都不同,这样很不方便。于是,秦始皇下令,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间的距离,一律都定为6尺。他又修筑了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个重要地方的道。

在战国时期,各国文字也不尽相同,所以秦始皇又下令统一文字,规定用一种叫做小篆的字体,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后来命令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做隶书。隶书跟后来的楷书已经很相像了。

通过统一文字,各地的文化交流就方便多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北方匈奴势力对秦王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匈奴经常派兵抢夺秦国军民的财物。为了保证中原地区的安定,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攻匈奴,攻取了北方许多地方。并在北方设置了34个县。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从中原地区迁移30000多户人家到北方垦荒种植,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维护了边关的稳定。

接着,秦始皇便开始大范围地修筑长城。他在秦、赵、燕三国长城原有的基础上,加以连接和修补,构筑了西起陇西临洮和东至鸭绿江,长度达万余里千米的长城。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秦王朝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旧贵族们还大量存在,拥有大批奴隶的大商人还大量的存在,而代表这些旧势力的儒生也大量存在。于是,李斯提出了焚书的建议。秦始皇立即批准了这个建议。

由于大量焚书,引起不少读书人和方士的不满,他们继续大造舆论,谩骂和攻击秦始皇。秦始皇大为恼火,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先后逮捕了460多个儒生,把他们全部坑杀在咸阳。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总认为自己功盖三皇五帝,认为自己应该长生不老。所以,他不断出巡,寻求能长生不老的仙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巡游。他从咸阳出发,首先来到南方的云梦一带,在九疑山祭祀了虞舜。然后顺江东下,由丹阳登陆,来到钱塘,绕道向120里渡江登上会稽山,在山上祭祀了大禹。

祭罢大禹,秦始皇在会稽山刻石留念,然后下山,经吴中北上。秦始皇一行从江乘渡江,一直沿着海边向北,又来到琅琊。他总想能在海边有所收获,遇见仙人或得到仙药,所以一直靠着海岸走,然而仍一无所获。

秦始皇求仙无望,便决定返回咸阳,在途中病倒了。于是秦始皇和随从一路疾驰,准备赶回咸阳,不料到了沙丘,秦始皇就病逝了,终年50岁。

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对我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

[旁注]

秦庄襄王(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又称秦庄王,战国末期的秦国君主,嬴姓名楚。秦孝文王之子。本名异人。曾经在赵国邯郸做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在灭六国、称皇帝尊号后,追封其为太上皇。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出生于卫国濮阳。在赵国邯郸经商时结识邯郸的秦王孙异人,认为“奇货可居”,游说秦国立子楚为嫡嗣。后做秦国丞相。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还组织编写了《吕氏春秋》。

张仪(?~公元前309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我国纵横家鼻祖。张仪运用纵横之术,游说各个诸侯国归附于秦,为秦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张仪为后世的外交家们在辞令和外交技巧等方面提供了一种范式。

蓟城“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都城所在地,即今天的北京。秦统一中国后,将全国分为46个郡,原来的燕国被分为上谷、渔阳、广阳等六郡,其中广阳郡的治所就在蓟城。蓟城从一个诸侯国的都城,变为汉族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重要边镇。

三皇五帝 后世对远古时期帝王的简称。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比如有的认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无论史书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

咸阳 著名古都之一,为我国第一帝都。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九嵕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俱为阳,故名咸阳。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蒙恬(?~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山东省人。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他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因其政治主张为后世效法,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

会稽山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东南部。因为秦始皇登临此山,所以又名秦望山。会稽山是我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秦始皇登上会稽山,一是祭祀东巡病死在会稽的禹帝;二是在山顶以望南海,以寄托他对修仙和长生不死的痴迷和向往。

[阅读链接]

战国后期,日渐强大的秦国加快了兼并诸侯六国的战争步伐。

从公元前237年开始,秦王嬴政就开始谋划统一全国的战争。其作战的总谋略是由近及远,先取赵国、魏国、韩国,再取燕国、楚国、齐国。经过20多年的战争,秦国最终灭掉六国,统一了天下。

嬴政一统中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秦的统一,结束了500余年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创立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推进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