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

夫差(?~公元前473年),又称吴王姬夫差,阖闾之子。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73年在位。

在位期间,开凿邗沟,发展长江下游,又破越败齐,称霸一时。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攻打越国的战争中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在即位当年就以伯嚭为太宰,与老将伍子胥操演军队,准备攻打越国,以图复仇。

夫差为了使自己不忘记杀父之仇,就令一个人天天站在宫门口,每次夫差路过的时候,就让这个人说:“你忘掉越国杀死了你父亲的大仇?”

夫差回答:“杀父之仇,岂敢忘怀。”

公元前494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夫差率军与越国军队在夫椒作战。在此之前,越王勾践闻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

吴王夫差闻讯,征发全部水陆军迎战。

在夫椒之战中,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会稽城,包围会稽山。

越王无奈,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演,请其劝夫差准许越国附属于吴。

老臣伍子胥请吴王不要许诺。此时,夫差急于北上与齐争霸,不采纳伍子胥的建议,就与越国讲和,并率军回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3年后,范蠡被释放回国了。

在这一时期,吴国在江、淮之间,今江苏省扬州开凿了我国最早的邗沟运河。

在吴国开凿邗沟之前,我国东南地区和中原诸州无自然的水道直接相通,南船北上,全由长江入黄海,由云梯关溯淮河而上,至淮阴故城,向北可由泗水而达齐鲁。这既绕了路,又要冒入海航行的风险。

夫差为了北上伐齐,就从今扬州市西长江边向东北开凿航道,沿途拓沟穿湖至射阳湖,至淮安旧城北与淮河连接。这条航道,大半利用天然湖泊沟通,史称“邗沟东道”。

邗沟运河的开凿,为我国的运河工程打下基础。

公元前482年,夫差为了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地位,亲自带领甲胄鲜明的大军,池浩浩荡荡地去黄池参加诸侯大会。

在黄池大会上,夫差与各诸侯国国君并排站在封禅台上,检阅三军。吴军精锐尽出,声势壮大,夫差所到之处,三军将士必齐声鼓噪。各诸侯国国君深深畏服之。夫差志得意满。又与众人围猎,颇多斩获。

当时有人赞扬夫差说:“真上马可治军,下马可治国之君也。”夫差听到他一生中对于自己最高的评价,顿时有飞升的感觉一般,腾云驾雾。最后,夫差做了盟主,霸业既定。

越王勾践得知消息后,在吴越边境秘密集结了30000名精兵,准备乘吴军精锐尽数赶赴黄池大会之机发动进攻。当时的姑苏城只剩老弱残兵,勾践催动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进吴国国都,并杀了吴国太子友。

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

公元前473年,勾践趁吴国遭遇灾荒,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但范蠡坚决要灭掉吴国。

绝望中的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旁注]

黄池 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城南11000米处。据《封丘县志》记载:“天子东游于黄泽。歌曰:黄之池,其马喷沙,黄之泽,其马喷玉。”故春秋时叫黄池。历史上有名的“黄池之会”就在这里举行。今仅存古黄池碑一通,建砖砌碑楼加以保护。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楚国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我国儒商鼻祖,后人尊称“商圣”。他为勾践出谋划策,功劳相当之大。在很多历史文献中均记有范蠡事迹。

文种(?~公元前472年),也称作文仲,字会、少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他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继续留下为臣,却被勾践不容,受赐剑自刎而死。

[阅读链接]

吴王夫差盉,是2000多年前吴王夫差遗留下来的唯一一件青铜酒器。盉高约27.8厘米,口径11.7厘米,腹径24.9厘米。

顶上有盖,盖上有系,套在链上的一端,另一端与提梁上的小系相接。弧形提梁采用了一个龙的造型,提梁内部是中空的,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而成,这被称为透雕绞龙纹。

腹部呈扁圆形,圆口深腹。表面上也饰有变形的龙纹。圜底下置3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吴王夫差盉造型古朴典雅,堪称我国春秋晚期青铜铸造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