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和地貌
地质构造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和岩层的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其基本形态为褶皱和断层。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性质、方式和强度的主要依据。通过研究地质构造,可以了解地壳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地质构造也是了解矿床贮藏的依据。
褶皱
岩石中表面构造形成的弯曲,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
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我国华山北坡大断崖。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至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断层山
断层山指由于地层断裂或错动而形成的块状山体,也称断块山。按其形态可分为地垒式断层山和掀斜式断层山。地垒式断层山是指山边线较平直,陡山坡立的断层崖。相邻的一般为地堑形态,表现为谷地或盆地,如泰山、庐山。掀斜式断层山指山形不对称,一侧为陡峭的断层崖,另一侧为缓长山坡,向谷地或盆地过渡,如恒山、太行山。
地貌
地表的各种地形总称为地貌。地貌是由地球内力与外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以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内力作用形成地表的基本轮廓,外力作用则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等作用塑造地表,使地表趋于平缓。
根据海拔高度与起伏大小将地貌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气候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按动力可分为;流水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万至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青海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也有分布。
丹霞地貌
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赤水丹霞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是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1200多平方千米,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赤水丹霞核心区面积273.64平方千米,是我国丹霞提名项目中面积最大的丹霞景观,是地貌结构分异明显的纯砂岩的高原峡谷型丹霞。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从而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
黄土地貌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仓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地域,面积约6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以黄土高原最集中。黄土在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下,沟壑纵横,岗丘连绵,形成地面十分破碎的黄土地貌。
风沙地貌
风沙地貌指在风力作用下对地表泥沙、碎屑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貌。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种类型。风蚀地貌在地表处最为明显,其主要类型有风蚀谷、风蚀残丘、风域等。
风积地貌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沙丘,尤其是在干旱地区风沙地貌最为普遍,发育最完好。在半干旱地区,大陆冰川边缘,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等风力强大的地方也发育了不少风沙地貌。
岩石圈
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的圈。厚度约为75千米至150千米,我们现在能认识到的地质作用现象大部分发生于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上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千米的软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