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地形
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水体的总称。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13.5亿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
海岸
广义的海岸指海滨与陆地之间的逐渐过渡地带,范围并不十分明确。狭义的海岸指海滨倾斜角度较大的海岸断崖部分,在涨潮时最高潮面上。按构成物质不同可将海岸分为岩石海岸和沙砾海岸;按其成因可分为侵蚀海岸和堆积海岸。
湖泊
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成的比较宽广的水域。按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冰川湖、堰塞湖、潟湖、人工湖等,按湖水盐度高低可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
湖泊因其换流异常缓慢而不同于河流,又因与大洋不发生直接联系而不同于海。在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湖泊的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湖泊不断演变。湖泊广而不长,与内陆河道不同。具有调蓄水量、发展航运、养殖、灌溉等功效。
岛屿
岛屿指四周被水包围,而比大陆小的陆地,一般大者称岛,小者称屿,岛与屿并无明确界限,通常由砾、砂、泥构成。岛屿按照其成因可以分为大陆岛、海洋岛和冲积岛,其中海洋岛又可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世界上岛屿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7%。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高原
高原指海拔较高,面积广大,顶面起伏较小,开阔,平缓,四周较陡的高地。通常周围有高大山脉环绕,高原上都有山脉分布。按其成因,可将高原分为三种:地变高原、熔岩高原和侵蚀高原。高原海拔大于平原,起伏小于山地。世界上最大高原是南美的巴西高原。
山地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按山的高度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
山地是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别于单一的山或山脉。山地与丘陵的差别是山地的高度差异比丘陵要大。高原的总高度有时比山地大,有时较小,但高原上的高度差异较小,这是山地和高原的区别,但一般高原上也可能会有山地,比如青藏高原。
丘陵
丘陵一般指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平缓的低矮山丘。是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形状,丘陵的起伏与坡度大于平原而不及山地。丘陵地质构造较之山地比较单纯。但丘陵地区各地发达,切割明显,山顶多为平而圆的形状。
我国有许多丘陵,如江南丘陵等。
平原
平原是指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起伏小的广大平地。平原海拔较低,以区别于高原,起伏较小区别于丘陵。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冲积平原。
我国有三大平原,分布在我国东部。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海拔200米左右,广泛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华北平原是我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地势低平,河网纵横,向有“水乡泽国”之称。
冰川
冰川指在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倾斜方向移动的巨大冰块。冰川移动速度很慢,多年只有几十米,快的可达几百米。冰川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沉积、粒雪化、成冰作用。
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可形成不同冰川类型:大陆冰川、山岳冰川。目前全世界冰川总面积约1600万平方千米,冰川水的储量约2400万立方千米,约合地球淡水储量的68.7%,有“固体水库”之称。
河谷
河谷是指河流在自身流动中在地面塑造而成的长条形的U形凹地。这是由河流流水的冲击、搬运、沉积等作用形成的。河谷被河水覆盖的部分称为河床,一般来说,上游河谷深直陡峭,中下游河谷则逐渐变宽变浅,河床宽广,河漫滩发育完好。
一般河谷形态类型有: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等。与岩层状况关系可分为顺向河谷、次成谷、逆向谷、偶向谷。其他还有纵谷、横谷的地质构造分类,幼年谷、壮年谷、老年谷的侵蚀轮回分类,以及古河谷、谷中谷等。
三角洲
河流在流入海洋或湖泊时,由于流速减小,河流所携泥沙在河口淤积而形成的类似三角形的地形就是三角洲。
三角洲的顶端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地势低平。
三角形包括海面上与海面下两部分。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导致海面上部分不断加厚,面积增加,致使三角洲年年向外伸长,腹地不断扩大,最后多变为土壤肥沃的农耕地区,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
沙丘
沙丘指在风力作用的搬运、堆积下形成的沙质丘状地貌。按其形态可分为: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纵向沙丘、蜂窝状沙丘、抛物线沙丘等。按其流动程度可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沙丘流动时,可淹没道路、村庄、农田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极为不利。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量流动沙丘,目前正在治理中。
荒漠
荒漠指气候干燥、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植被稀少的地区,一般位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带。荒漠地带风力作用强大,地表水贫乏,多盐碱土分布。植被具有耐旱、耐盐碱、生长期短等特性,多为灌木林。
荒漠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度至50度之间的地带。其中,15度至35度之间为副热带,是由高气压带引起的干旱荒漠带;北纬35度至50度之间为温带、暖温带,是大陆内部的干旱荒漠区。
戈壁
处于干燥地区的一种由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一般称为戈壁滩、戈壁荒漠,蒙古语译为“草木难以生长的地方”。按成因可分为风化的砾质戈壁、水成的硬质戈壁和风成的沙质戈壁。
戈壁上气候干燥,降水量小并且易被地表的粗砂、砾石吸收,草木无法生长,在我国的内蒙古北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的山麓都有戈壁分布。戈壁滩只有在近水源的地方引水灌溉,才能进行农业、牧业生产。
草原
草原是在半干旱条件下,由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根据水热组合的差异,可形成不同的草原类型: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甸草原。
草原也属于土地类型的一种,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草原上生长的多是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分布最广的。
绿洲
绿洲指沙漠中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有草木生长的地方。绿洲上植物生长较好,与周围的戈壁、荒滩景观迥异,是沙漠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的地方。一般分布于河流附近、高山冰雪消融流经地带及地下水出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