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字太多了

民国时,各地办起许多学堂,提倡白话文。但在偏僻乡间,还留着一部分私塾,仍教古文。

有个私塾老先生也想翻翻新样,找朋友去打听。朋友说:“这有何难, 无非是‘的了吗呢’罢了。”那老先生觉得有道理,也不再向内行人请教请教,就贸然教起白话文来。然而他用惯了“之乎者也”,对“的了吗呢”总是用不好,用不好还要用,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也可想而知了。

这天,有个学生向他交来一篇作业,一共二十句话,有一半的句子都有个“了”字。私塾先生一边看一边摇头,然后拿起笔批道:

了字太多了, 文章不通了, 省去几个了, 文章就通了。

学生看看批语,不服气道:“先生,您的‘了’字胜我多了!” “放肆!”私塾先生听了火冒三丈。他托了托老花眼镜,在纸上认真数

了起来,数好后,边用戒尺在桌上笃笃地敲,边说:“你用了十个‘了’字, 我只用了五个‘了’字。你说,到底谁多了?”

学生说:“先生,您是只用加减,不问归除!” “归除怎么了?” “我无非是‘二一添作五’——”

“我呢?” “你岂止‘逢四进一十’啊!”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