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石

一种理论要从空想变为科学,从幻想变为理想,一定要具备现实可能性,既包括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来源,更应该具备现实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其他东西方思想家们的思想,不是人们“头脑”中关于理想新社会的臆造,而是把这种对未来理想社会建设的探索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即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1883年马克思去世后,他的挚友恩格斯在其墓前这样说: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先前无论社会主义批评家或者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是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才豁然开朗。列宁也曾经指出,《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很明显,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二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基石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新的更多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条件,并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一切离开这个基础(唯物主义——引者注)的倾向都是极端错误的,马克思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因此,他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正是以唯物史观为重要基石,马克思恩格斯从宏观层面,以社会发展的角度阐明资本主义旧社会被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所取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结果,从而创立了社会建设理论。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都出生于19世纪德国的莱茵省,当时的莱茵省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等各种思潮的影响。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经信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在政治上都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后来两人积极参加工人运动,逐渐脱离黑格尔,又走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政治上开始转向共产主义。他们在亲身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新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

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他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就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它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我们如果从它们本身来理解或者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都是错误的。唯物史观的根本思想即物质生活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思想已经提了出来。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著作也为制定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本书里,恩格斯第一次以大工业为例阐述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得出社会意识来源于物质生活关系的结论。

1844年8月底,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面之后,成为亲密的战友。1844年9月至11月,两人写了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通过对以鲍威尔为核心的青年黑格尔派所坚持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论战,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他们写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宗旨就是改造世界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他们指出人类历史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生活,吃、喝、住、穿以及其他的一些物质生活资料是必然需要的,所以,人们必须通过生产,来创造自己生活所需要的所有物质生活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历史产生了。

13年后的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成熟的形式把新的历史观表述了出来,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著名论述。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所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且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就是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即现实基础——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并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被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制约。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此时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为生产力的桎梏,社会革命的时代也就随之到来了,而由于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将随着发生变革。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将这一新历史观命名为“唯物主义历史观”。

1890年9月,恩格斯在给约·布洛赫的信中谈到,他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反杜林论》“这两部书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把唯物史观表述如下:“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写于1886年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在该著作中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其晚年的一系列书信中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恩格斯首先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一步论证了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同时,着重论述了社会意识作为不同于社会存在的领域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并对社会存在产生深刻的影响与能动的反作用,弘扬了历史辩证法,同历史机械论、宿命论划清了界限。其次,论述了合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指出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是人们又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历史运动要通过人们的意志和活动,但又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在历史发展中个人意志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最后,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杠杆”,阐明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价值。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理想就成为可以实现的一种现实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正是建立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第一,唯物史观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客观规律,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真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运用唯物史观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很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而发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通过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关于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也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唯物史观的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阶级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阶级斗争,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等一些基本原理,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原则出发来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缺陷,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把无产阶级视为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希望通过开明的统治者发善心,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构想的积极因素,摒弃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消极因素,在唯物史观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设计了未来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分析资产阶级制度下剥削的必然性,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必然产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并从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从而证明社会主义新社会取代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而之前的所有社会主义者认为只要指明群众在当前制度下受压迫的事实,只要指明某种制度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己生产成果的优越性,只要指明某个理想制度适合理性道德生活概念、适合‘人的本性’等等就足够可以论证自己的观点了。马克思认为不能以这种社会主义为满足。他在评价和斥责现代制度的同时,还科学的解释了这个制度,把不同的现代制度在各个国家的表现归结为一个共同基础,即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客观分析了这个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他指明这个制度下的剥削的必然性)。同样,他认为不能以主观社会学家(即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其渺小的模仿者)所说的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适合人的本性的断语为满足。他通过客观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找到了创造和建设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列宁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功绩就是他们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列宁说:一方面,当时许多正直的或不正直的人,有才能的或无才能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工人能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看不见资产阶级利益同无产阶级利益的对立,而只是醉心于反对皇帝、神父和警察的专横暴戾的斗争,醉心于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另一方面,当时的很多幻想家(有的甚至是天才人物)幻想不经过斗争就实现社会主义,以为只要说服统治阶级和统治者相信现代社会制度不合理,这样就可以轻易的在世界上确定普遍福利和和平。同时,几乎当时所有的工人阶级的朋友和社会主义者,都把无产阶级看作是一个脓疮,并且怀着恐惧的心情看着无产阶级如何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扩大。因此,他们都设法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无法阻止工业和无产阶级的发展。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却与这些害怕无产阶级发展的普遍心理相反,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的不断增长和发展上,他们认为无产者人数越多,革命阶级的力量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接近社会主义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参加社会主义的宣传和社会运动时的见解是完全新的东西,这些观点已为现在正在争取自己解放的全体无产阶级所领会。列宁同时指出,在恩格斯以前有很多人对无产阶级的痛苦描写过,并且一再提到必须帮助无产阶级解除痛苦。是恩格斯第一个阐明无产阶级不单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正是它所处低贱的经济地位才迫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只有战斗中的无产阶级才能够自己帮助自己前进。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方可成为一种力量,而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最终认识到,他们除了选择社会主义再没有别的出路。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社会;离开阶级斗争,希望实现社会主义新社会就是幼稚的幻想,从而找到了实现未来新社会的正确途径。列宁说过,‘立即’消灭所有一切剥削的愿望是人类许多世纪以来,甚至几千年以来就有过的。但是,在全世界千百万被剥削者还没有联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坚决的、彻底的斗争,以争取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自身发展方向来改变这个社会以前,所有的愿望都只能仅仅是愿望。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把一定阶级的斗争同改变现状的渴望联系起来后,社会主义的愿望才变成千百万人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因此,社会主义离开阶级斗争就是空话或者幼稚的幻想。既然有产阶级不但不感到自己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全力反对,所以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革命的政党来组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列宁在《论合作制》一文中谈到这一点时说,“为什么说自罗伯特·欧文以来所有的关于旧日合作社工作者的计划都是幻想呢?因为他们对阶级斗争以及工人阶级推翻剥削者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这样的根本问题没有估计到,而梦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因此这种‘合作’社会主义我们有理由把它看作是彻头彻尾的幻想,把以为只要实现居民合作化就能让阶级敌人变成阶级朋友、使阶级战争变为国内和平的梦想,看作浪漫主义的,甚至庸俗的东西。毫无疑问,从当代的基本任务看来,我们是正确的,因为不进行争取国家政权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

第二,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思想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控制自己、自己创造自己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是个人在生产劳动中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定的个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并发生一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一切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生产同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思辨和神秘的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是什么”的回答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拥有一切、创造一切并且进行斗争的活动过程,并不是‘历史’把人当作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通过自身对自然界的生产活动,不断推动人自身的发展,从而不断推动人们之间的交互活动,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并推动着这些关系的发展变化,由此,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创造了连绵不断的历史。历史是由人自身的生产活动创造的。

人类为什么会创造社会历史?也就是说,人类为什么要从事生产活动呢?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是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从事生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即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同时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为了生活,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是首先需要的,因此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人们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这一历史活动是人们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都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活动,这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人类要独立的生存下去,最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类必须学会制造生产工具,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生产劳动解决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因此,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就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那么是谁创造了物质生活资料呢?既然人类是通过生产劳动来创造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么正是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双手不断地创造着从原始的石器工具到现代的机械工具,从而源源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所以说,劳动人民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必然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思维、想象、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同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宗教、政治、道德、法律、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同时进行的,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同时,不仅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物质生活前提和物质手段,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了科学知识,不断地造成新的观念、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就这样,人类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着从单纯形式逐步发展到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完善的丰富的精神财富。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同一切事物一样,社会的发展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的相互转化来进行的,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是什么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呢?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而生产力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劳动者,正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生产工具,不断地积累生产经验,不断地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从而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所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一不是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结果。没有奴隶的暴动,封建制度就不可能取代奴隶制度;没有农民和平民的革命运动,资产阶级制度就不可能取代封建制度。恩格斯说过,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争得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而不是资产阶级自己争得的。如果没有这些城市平民和自耕农,资产阶级绝不可能单独把斗争进行到底并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在这次斗争中,资产者跟往常一样胆小如鼠,不敢对本身的利益进行捍卫。从攻破巴士底狱以来,一直是平民进行干预并不得不为资产者完成种种工作,否则旧制度每一次都会战胜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会被资产者同宫廷结成的同盟镇压下去。可见,只是这些平民才把革命完成的。

从以上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人类社会归根到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主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由此得出没有剥削压迫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真正主人理所当然是人民群众,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三,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思想的主要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首先,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两对矛盾贯穿于始终,它们的相互作用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不断地向高级阶段发展,它们同人类社会共存亡。同时,这两对矛盾是促进每一个社会形态产生、发展和灭亡的根本动因和根本动力。把握了它们就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次,这两对矛盾涉及的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整个社会有机体。抓住了这两对矛盾,就能全面地把握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全貌,掌握社会的本质特征。再次,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中体现了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三者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内在地反映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成为社会运动的历史过程和主要线索。最后,这两对基本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是一个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来揭示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所展现的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结合,内在地反映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规律,正是由这两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所支配,使社会发展成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把握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两对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也就把握了社会发展、运动的一般过程。

那么,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产生的一个崭新的未来理想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那么,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当然也就是这两对矛盾。毛泽东指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以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过,同旧社会相比,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虽然具有其他社会形态中基本矛盾的共性,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具有它的个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两种状况: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处于基本适应的状况;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部分不适应的矛盾状况。

1.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基本上是适应的,这同资本主义旧社会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不适应的状况完全相反。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基本上是适应社会生产力要求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以前各阶级社会的私有制生产关系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否定私有制为前提,结束了几千年来剥削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起来了,彻底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同社会化的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目的,生产不再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供剥削者消费,而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各方面的需求;在产品分配方面,遵循“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再有不劳而获或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现象存在。由于生产资料不再是被私人占有,因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再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是一种崭新的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同时,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它的社会生产力当然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即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可见,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由于“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实现了人与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平等,从而能够实现“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满足所有人需要的规模”,由此而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中,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基本上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对未来新社会制度做了这样的阐述,“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一句话,无产阶级或无产者阶级是19世纪的劳动阶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他们认为,在英国可以直接建立,因为英国的无产者已经占了人民的大多数。但在德国和法国只能间接建立,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民除了无产者外,还有小资产者和小农,而小资产者和小农的一切政治利益的实现在越来越依赖无产阶级,他们正处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过渡阶段。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所设计的未来新社会以广大人民和无产阶级阶级为统治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本质表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在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后,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从而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旧社会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建立起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理想社会建设理论主要解决的就是无产阶级如何实现自身的解放,建立、建设一个理想新社会的问题。以这样的思想作为未来新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理所当然维护的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也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无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2.社会主义社会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还有矛盾的一面。

第一,由于人的生活需要的不断发展,人总是不断地创造新的劳动工具,社会生产力随之被不断地推动而发展。正是由于落后的生产力不断地被先进的生产力取代,从而社会不断进步。生产关系作为人类在生活的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的反映,总是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断进步的社会生产力同相对滞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就呈现出矛盾的一面。

第二,因为上层建筑作为经济基础的反映,总是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除了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面,还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因此它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各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因此它必然会带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印记,其上层建筑也必然会带有资产阶级以及其他剥削阶级思想的印记,如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平均主义等等;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必须有一个从建立到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来参考,因而在制度层面、运行层面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缺陷。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有矛盾的一面。

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虽然还存在着矛盾,但是这一矛盾的表现,与资本主义社会旧社会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旧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对抗性的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一矛盾是基本适合情况下的非对抗性的矛盾。因为,在资本主义旧社会中,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榨取金钱以维护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客观规律的发展是要变更他们的这种统治地位,因此他们拼命地抵抗这种客观规律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直接占有者,不断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等生活的需要是他们的根本利益,因此他们只需要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发展办事,不断调整不适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这部分生产关系和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的那部分上层建筑,就能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

总之,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正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使得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得以建立,并且推动着未来社会的建设。也就是说,未来理想社会的建设必须依赖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因此,在建设未来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

第四,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人的最终解放”思想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实践着的人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细胞”,各种社会关系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纽带”。马克思把社会称之为“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指出,机体是从少数简单形态到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并一直到人类为止的一个发展系列,也就是说,有机体的系列发展是从简单形态的生物有机体发展到复杂形态的社会有机体。生物有机体由DNA遗传特性决定,而社会有机体不仅有与生物有机体相同的共性,与DNA遗传特性有关,同时由于社会有机体是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交往联系中形成的,因此具有自身的个性。

社会为什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呢?马克思在观察人类社会结构时把社会比喻成一座大厦,这座大厦有基础,有上层建筑。他认为,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改变变化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关系,从而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且具有独特性的社会。因此,社会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恩格斯接着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只有在满足基本的吃、喝、住、穿后,才能从事政治、宗教、科学、艺术等活动,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基础,人们关于法的观点、国家设施、艺术以至宗教等观念,都是从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此指出,社会形态是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有机统一体。

那么,什么是社会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这里的“人”指的是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个人。社会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自然基础,有生命的个人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用以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物质生产活动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人运用劳动资料改造自然以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这就是生产力,即人在生产活动中发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说,如果从结果和产品的角度考察物质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那么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就表现为生产劳动。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劳动(即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生产资料。劳动者就是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改造的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是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关键;劳动资料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即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桥梁,是人们在劳动(即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最重要的就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就是未经人们加工过的和已经经过人们加工过的一切物体,具体来说,究竟包括哪些东西呢?土地、水、矿石、树木、鱼等一切原料。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对象作了非常详细地阐述,他把劳动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而存在的一般对象,如土地(也包括水)最初以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食物;第二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即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如从水中捕获的鱼,从地下矿藏中开采的矿石,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树木;第三类是已经被以前的劳动滤过的劳动对象即原料,如已经开采出来正在洗的矿石。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交往关系。人们在生产中影响自然界的同时也互相影响,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活动才能进行生产,而正是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了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同时,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同一个东西,相对于生产力来说,就是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就是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而且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的物质条件,是物质生产领域以外的一切社会现象的基础和根源。所谓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总和,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着旧社会经济基础的残余和未来社会经济基础的萌芽,但是旧社会经济基础的残余已经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了,只能在现实社会发展的后期才能产生未来社会经济基础的萌芽,因此在一个新社会形态刚刚建立和发展的时期,必然就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适合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决定现实社会的性质、结构、面貌和发展方向,才能把这一社会形态同其他的社会形态区别开来。

有关上层建筑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和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因此,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政治设施和法的设施以及哲学的、宗教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所有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所形成的现实基础来说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设施和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制度,构成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就构成了社会的观念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就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

以上的分析显示,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论包含两个角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是一个纵横交织的复杂统一体。纵向上,社会由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这三个基本层次组成。在三者之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横向上,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组成;经济基础由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具体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上层建筑有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同时,在生产力中,劳动者决定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反过来也影响着劳动者;在经济基础中,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决定着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这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反过来也影响着和制约着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在上层建筑中,思想和政治上层建筑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同时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是根据一定的思想上层建筑并与之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结构论的出发点是人,核心是人的生活的社会生产。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且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生产关系,这种关系是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便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在此结构中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同时又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由此可见,人在生产和再生产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社会关系,由此建立了社会的大厦。因此,社会结构是人为了自己的生活进行社会生产的产物,包含了各种社会关系。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等,其中,物质生活是其他生活的基础,决定和制约着其他各种生活的生产。在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由此建立经济体制等社会组织;在政治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从而建立国家等政治制度;在精神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由此建立意识形态机构;在社会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由此建立社会群体等社会组织。所以,社会就是由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另外,唯物史观这两个角度的社会结构论是交织在一起的。政治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反映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和思想关系;生产关系反映人的物质生活,主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生产力体现了人在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的关系,属于人的自然关系。“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另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结构与他们共同创立的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结构一样,归根结底是人的生活的社会生产的产物,涵盖了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旧社会中,人的各种生活中所反映的人的各种社会关系是非人性的,成为“纯粹的金钱关系”,在发达的交换制度以及货币关系中,事实上人的血统差别、教养差别、依赖纽带等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所有人看起来似乎都是在自由而独立地互相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但事实上是那些没有考虑个人互相接触的条件即生产条件的人的看法。取代资本主义旧社会的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中的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必然摆脱了这种“非人”的状态,消除物——金钱对人的各种关系的统治,使得人成为人自身的共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未来理想社会的建设中,要注意把握人的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人为中心,解决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人类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了人的最终解放。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基石之二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他们自己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从微观层面,即经济发展的角度证明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取代资本主义旧社会是必然的、客观的结果。恩格斯说,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正是以剩余价值理论作为另一块重要基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才得到了完善。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论证了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认识到这三种基本收入对应的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基本阶级——工人、地主和资本家,并对剩余价值进行了一些研究。马克思曾说,“李嘉图揭示并说明了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斯密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但是,他们都只是从利润、地租等特殊形式上来考察剩余价值,并没有深入地去探索、研究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以及剩余价值本身的问题。

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对经济学的研究中就初步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1885年为《资本论》第二卷所作的序言中指出,“当时马克思……不仅非常清楚地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这一点,从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和1847年在布鲁塞尔所作的、1849年发表在《新莱茵报》第264-269号上的关于雇佣劳动和资本的讲演,可以得到证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通过对蒲鲁东的价值理论进行批判,初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本身就是商品,“劳动的自然价格无非就是工资的最低额。”由于存在着工资的最低额,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是完全与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不等同的,资本家把工资即劳动者的报酬,也就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的价值同工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等同起来,而实际上商品的价值只包含了劳动者一定的劳动量,并不等于劳动者全部的劳动量。也就是说,劳动价值同商品的价值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马克思明确地把作为商品的“劳动”的价值与“劳动”本身所创造的价值区别了开来,认识到资本家付给工人的报酬即工资与工人劳动本身所创造的价值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也就是资本家发财的秘密,即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但是,马克思此时还没有认识到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马克思进一步地考察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机制,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他指出,工人是拿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而资本家则是拿他的生活资料来换取劳动,因此,工人的生产活动就是创造力量。工人通过这种创造力量在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的同时,还使不断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于完成“劳动力”商品这一重要概念范畴。

马克思又经过多年的研究,“在五十年代一个人埋头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劳动力商品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社会基本的前提是:劳动直接生产交换价值并生产货币,如果工人在交换中让渡自己的活动,则货币也直接购买劳动,从而购买工人。分析这段话,首先可以看出资本运动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流通过程(“货币——商品”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商品;一个是生产过程“商品——货币”阶段),即资本家用购买来的劳动力商品进行劳动使资本的价值得到保存和增殖。其次可以得知资本家用货币购买来的是工人的劳动能力,即掌握对工人劳动能力的定时的支配权,他通过支配工人的劳动能力去创造价值。劳动力作为特殊的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统一体,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由于劳动力存在于获得的人体之中,其价值就成为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而言,包括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所共同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工人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除了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以外,还会创造出新的价值,这个新的价值就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在资本方面表现为剩余价值的东西,正好在工人方面表现为超过他作为工人的需要,即超过他维持生命力的直接需要而形成的剩余劳动。”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还第一次将剩余价值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区别开来,明确地提出了剩余价值的一般概念,揭示了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阐述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从而科学地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再生产出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那部分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就是工人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所花费的那部分时间。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在其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剩余价值的第一种形式是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发生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办法来生产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资本迫使工人超出必要劳动来做剩余劳动。只有这样,资本才能增殖自己的价值,创造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第二种形式是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办法,马克思指出,工人劳动提高了的生产力,由于补偿对象化在工人身上的劳动所必需的时间缩短了,因而表现为延长了工人用在资本价值增殖上的劳动时间。马克思同时还探讨了资本的各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根据这些不同作用,马克思将资本划分为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其中不变部分即劳动之前早就存在的部分(包括原料和劳动工具)。而可变部分即可以同活的劳动能力相交换的那部分生活资料。对这一点,恩格斯这样评价:马克思确定了资本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是他第一个详尽地对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进行了阐述,这是在他之前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做到的,他对资本的这个区别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学上最复杂的问题的钥匙。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在书中,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说明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关系的实质,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从而从微观上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他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使商品生产普遍化,不仅把人们生产的劳动产品变成商品,而且把人的劳动力也变成商品,但是,人的劳动力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它是人的“活劳动”,即人的劳动能力。资本家通过付给工人工资这种劳动报酬的形式来雇佣工人为其劳动,表面看非常公平,实际上,由于人的“活劳动”——这种特殊的商品,创造的价值大于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实际劳动过程中的增殖价值,完全是不同的两个量,这个价值差额正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所看中的。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能力,并不是工人本身,而工人在劳动中创造的实际价值是要远比资本家以工资形式付给他的劳动报酬高得多的。因此,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剥削工人的基本形式。资本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对雇佣工人的剥削、赚取了剩余价值。

马克思把剩余价值的生产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同时资本家又已经购买了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所以劳动力也属于资本家,工人们只能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为资本家的利润而生产,他们所生产出的劳动产品也被资本家占有。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家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且已经变成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工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其中的价值增殖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马克思说,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其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即自身增殖而创造剩余价值,资本用自己的生产资料这个不变部分尽可能多的吮吸剩余劳动。资本本身是死劳动,就像吸血鬼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而且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其生命就越旺盛。剩余价值规律贯穿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始终,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剩余价值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位革命导师运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说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道义上的谴责,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批判一个旧社会,论证了新社会诞生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设想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理想社会,那么,剩余价值理论就奠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第一,剩余价值论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消灭私有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存的基础是榨取剩余价值,资产阶级要维持其穷奢极欲的生活,就只有不断地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要使其投入到生产中的货币不断的增殖。恩格斯说,货币作为资本流通的形式,与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流通的形式是相反的。资本家跟简单的商品占有者不同,后者为买而卖——卖出他不需要的东西,然后以获取的货币再买进他需要的东西。但资本家却是为卖而买,他一开头就买进他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卖出去,而且要卖得贵些,通过这种方式来收回最初用于购买的货币价值,同时在货币上获得增长额。这种增长额,马克思把它叫作剩余价值。

货币如何才能增殖呢?增殖的货币就是资本,也就是说,货币如何才能转化为资本呢?马克思说,“资本是通过占有他人劳动而使自己的价值增殖。”货币要转化为增殖的货币(资本)的最根本的条件就是资本家能够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而增殖的货币实际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那么,剩余价值生产的先决条件就是劳动力要能够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那么,劳动力怎样才能成为商品呢?马克思分析了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后指出,货币占有者如果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首先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他对这里所说的“自由”进行了定义:一方面,工人是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的自由人。另一方面,他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马克思指出了劳动力要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除了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正是由于劳动者没有掌握生产资料才使得劳动者没有其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的所有权,资本家由于掌握生产资料,因此它拥有工人创造的一切劳动产品的所有权,资本家才能无偿地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阶级一无所有仅仅只有劳动力,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剥削对象的这一阶级状况是无法改变的,“雇佣劳动制度是奴隶制度,而且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越发展,这种奴隶制度就越残酷,不管工人得到的报酬较好或是较坏。”资本家为什么会掌握生产资料呢?资产阶级的学者用天赋人权来欺骗劳动人民,说这种权力是上天赐予的,神圣不可侵犯。马克思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指出,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的这种权力不是自然发生的,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的丰富、分工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经济变革的历史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的人权强调的是自由,“自由是可以做和可以从事任何不损害他人事情的权利……”私有财产这一人权就是自由这一人权的实际应用。什么是私有财产这一人权呢?就是能同他人无关地、任意地、不受社会影响地处理和享用自己财产的权利,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权利。剩余价值理论就这样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未来的新社会必然要消灭这种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剥削关系,必须铲除资本家天生就拥有生产资料的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即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不是生产商品,而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剩余价值的内在规律迫使资本家不断地扩大再生产,无止境地去追求剩余价值,这样,剩余价值就不断地再转化为资本,“这种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有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由以积累起来的价值量”。由于追求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贪欲,使得资本对工人阶级的统治越来越强,而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日益扩展,许多非无产阶级的阶层也不断地被抛进了无产阶级的队伍,从而造成了一支庞大的无产阶级队伍,“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随着资本的不断集中,社会的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日益减少的资本巨头的手中,他们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富有,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又造成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另一边,随着资本的集中是越来越多的、越来越贫困的无产阶级,又造成了整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购买商品的能力下降。这样势必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必然会导致无产阶级无法再忍受剥削而激烈反抗。马克思说,随着资本巨头的不断减少,退化、压迫、剥削、奴役和贫困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主义的垄断成了生产方式的桎梏。劳动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集中,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此时,资本主义的外壳就要炸毁了,其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与现代生产力相连的工人阶级将成为一支强大的阶级力量,他们创造着绝大部分社会财富,却遭受到最残酷的剥削,揭示出无产阶级雇佣奴隶地位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根本对立的物质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建立一个自己当家做主的理想新社会,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首先就必须炸毁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反动的资本主义制度,即消灭私有制。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思想作了经济学的论证。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资本家和无产者两个社会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无产者仅有一种商品即自己的劳动力可以出卖,他们被排除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占有之外,因此他们要占有生活资料就不得不出卖劳动力。但是由于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体现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同时也体现在它的再生产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所决定的,所以,资本家主要依靠延长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来获取无酬劳动的产品以及工人再生产的那部分由资本家付酬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取生产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首先被雇佣这部分工人的资本家所占有,然后资本家按一定的经济规律在整个资本家阶级中进行分配,最终构成了地租、利润、资本积累的基础,即非劳动阶级所积累或消费的一切财富的基础。

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就是这样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占有方式的机制,从而揭示了整个现代社会制度得以确立起来的核心,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内和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是怎样对工人进行剥削的,由此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因此,剩余价值理论就从微观的角度,从经济学方面证明了“现代资本家,也像奴隶主或剥削徭役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酬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这种无酬劳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着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实际上就是劳动过程中劳动的日益社会化,从而生产日益社会化,和价值增殖过程中资本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作用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掘取剩余价值,变得越来越富有,产品也日益增多,而同时由于资本家不断加重的剥削,使得工人越来越贫困。于是,资本主义社会便陷入了它解决不了的矛盾中: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导致商业危机出现,工厂只能关门,工厂主破产,工人挨饿,极度贫困的现象随处可见。过了一段时间后,原来积累的过剩产品卖光了,工厂又重新开工,工人工资提高,工厂生意也渐渐地比以往更好起来。但这种情况不会长久,因为很快又会新生产出的商品不断积累过剩,新的危机随之又会到来,而且这种新的商业危机过程和前次危机完全一样。因此,从工业经常在危机时期和繁荣时期之间波动起伏,这样的危机几乎定期地每五年到七年周期性的发生一次。这种定期重复出现的商业危机显示:资产阶级已经不能控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只有等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去掌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便确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那就是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可以参加生产社会财富,而且可以参加分配和管理社会财富,并通过有计划地全部生产经营,使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可以让每个人的所有合理的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无产阶级怎样才能联合起来去掌握社会生产力,建立新的社会呢?资本家在私人手里积累财富并让资本形成和增殖,这是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雇佣劳动是资本的条件,而雇佣劳动是完全建立在工人的互相竞争之上的。由于资产阶级在无意中造成却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被他们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所代替。此时,随着大工业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不断被瓦解。所以,我们说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从而发现了资本主义形成、成长和必然灭亡的经济规律,论证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必然性,并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和谐状态,是一个少数人压迫和奴役大多数人民群众的不合理社会,使得“有产阶级胡说现代社会制度盛行公道、正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利益普遍和谐这一类虚伪的空话”,“失去了最后的立足之地”,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相就大白于天下了:和以前的一切剥削阶级社会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也是一个少数人统治、剥削绝大多数人的社会,而且这些少数统治者的数量还在不断缩减。那么,未来理想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呢?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要维护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资本家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持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每一成员不断增长的合理需要,维护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资本主义社会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的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对立物产生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的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在进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