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党要顺利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一部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不断取得中国革命、建设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道路上的一个新任务。2005年2月21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今天,我们完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再次取得胜利,应该始终不忘老祖宗,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应该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愿望和方略选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需要理论方面的指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主张,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体现和发展。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的实际,构成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社会主义至今仍然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是世界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人士不断追求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英文为socialism,由“社会的”一词衍生而来,“社会的”来源于拉丁文socialis,意思是“同辈的”、“同伙的”。“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827年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刊物《合作杂志》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者主张资本应该公有,即归社会拥有,到30-40年代开始流行。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目睹资本主义带给人们的重重压迫以及社会的苦难,憧憬着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未来理想社会——社会主义。众多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纷纷描绘、设计,美好的、平等的、自由的、和谐的等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所描绘的理想王国,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人们头脑中美丽的肥皂泡,无法真正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现实,结合无产阶级运动的实际,科学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理设想,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构建起自身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指导人们不断斗争,使他们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变成了现实,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内涵。由此,社会主义具有了多种涵义:一是指思想、学说,即空想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理论;二是指社会制度,即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三是指社会运动,即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影响下的工人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从思想层面分析,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从运动层面分析,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从社会制度层面分析,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建立在科学的、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与空想社会主义一样,马克思恩格斯也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了一些描绘,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一些预测。而空想社会主义脱离社会实际,仅仅从头脑中主观地去推断未来新社会的特征,依靠思辨推导出一个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模式。而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有充分的历史根据的,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建立在对于以往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现存实际情况(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出现的事实和发展构成的)的革命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恩格斯自己就指出了这一点,他说:“实际的社会主义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个方面的一种正确认识。”后来,列宁也明确的阐述过这一点,“这里所根据的是,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从道德和理性原则出发去设计未来社会的根本缺陷。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第一块理论基石,它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客观规律,第一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来探求未来社会。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第二块理论基石,第一次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来探讨未来社会,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正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得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此,社会主义就再也不是某个天才人物偶然的灵感,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计不管包含了多少合理的因素,但是它始终未能找到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社会力量。他们大多只是同情人民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命运,对人民群众创造人类社会的历史知之甚少。他们通常寄希望于仁慈的君主因为被他们所描绘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所打动自动实行社会变革来建立新社会,而这种希望常常被无情的现实打碎。只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进行研究,指出人民群众才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同时还指出占人民群众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最革命的和最先进的阶级,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还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空想社会主义总是幻想通过改良、示范的方法,依靠富人的帮助来实现他们的理想社会。如欧文曾在1824年用钱在美国印地安纳州买了一块地来进行他的“新和谐公社”的试验,结果1848年试验失败。只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才指明了要实现社会主义,只有无产阶级起来进行社会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建立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新社会。

第五,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空想社会主义总是非常详细地描绘它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对此毫不吝惜笔墨,甚至规划了未来理想社会城市的布局。但是这些都只是空谈,没有真正指明未来理想社会由谁来建设?怎样建设?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才指明建设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方向,只有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进行奋斗,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私有制,逐步建立以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建立起体现平等的经济基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坚持“人”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才能实现人的最终解放,从而把社会建设成为始终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人民群众满意的理想社会。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当前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胡锦涛同志的这一段话清楚地表明,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科学设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剥削,消灭私有制,真正实现人人平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种矛盾,积极维护社会稳定;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努力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个人、集体、社会等各方的利益,努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无一例外都是社会主义的要求、表现。

因此,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者、广大人民群众斗争的思想武器。20世纪的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建立了革命政权。世界上许多政权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政权;许多政治组织和政党自称信仰马克思主义。可以说,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纪。

虽然在20世纪末,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全世界遇到了危机,遭受到挫折,一些马克思主义政权垮台,一些政治组织放弃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批西方思想家、政治家们大肆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就要死了”的言论。但是,当人类进入新千年的时候,欧美一些国家评选千年思想家时,马克思依然是人们的第一选择;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意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权执政时期是最好的日子,希望回到过去;一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策和主张纷纷获得民众的支持;金融危机到来时,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人们解决危机的利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远远没有死去,依然在全世界产生着影响。萨特曾说,“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是处于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可以说,在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世界人民的最佳选择。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末遭受的挫折,不是马克思主义死亡的证明,恰恰是因为人们没有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偏离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论证的真理。它是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做了宏观分析,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做了微观分析,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入手,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客观规律,先进生产力必然会不断取代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取代,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人类理想社会,一定要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剥削、动荡、分化等一系列弊端,消灭剥削,消除分化,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自然客观规律是不可能会被人的意志所改变的。20世纪的人类社会历史,逐渐地呈现未来社会的美好前景,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呢?是否应该完全照搬呢?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从来没有一成不变地对待自己的理论。早在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写序言时,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时代、形势发生了变化,在运用这些原理时不能完全不改变,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当地的实际情况为转移。在恩格斯的晚年,当时欧洲各国共产党中都出现了教条主义倾向,对此,恩格斯非常担心,并花了很大的精力来纠正。他强调要科学地对待他们的学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活的行动理论,即同工人阶级在其每个可能的发展阶段一道工作的理论”。可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导师的谆谆教诲,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指人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前认真地、客观地研究它,在运用这一理论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考虑它的真正出发点,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现成的结论,教条式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言论来指导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回答?在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时,同样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也就是说,在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之前要客观地、认真地研究,运用这一理论时,要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逐步深化。

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建设历史为我们科学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开始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进行社会建设,但是在2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偏差和重大的失误,如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主义片面理解为生产资料的单一公有制和高度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上权力过分集中;忽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错误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长期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等等。这些模糊的错误的认识,不仅仅是教条主义的错误,还有我们对社会建设的主观臆断和附加。这些认识使我们的社会建设遭受巨大的挫折。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邓小平同志领导发起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社会大讨论,才纠正了错误的思想认识,从而开启了一条中国社会建设的康庄大道。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建设的探索中也走了不少的弯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20世纪70年代,面对资本主义咄咄逼人的态势,面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各社会主义国家都开始了改革。然而,到了80年代,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出现了一种脱离社会主义、盲目崇拜、效法西方模式的倾向,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打击,从而也中断了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苏东剧变后,亚洲、美洲等社会主义国家挺住国内外的重重压力,认真对本国社会建设进行总结,坚定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在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围剿中巍然屹立。这些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建设时,既不能违背社会主义的方向,也不能背离“老祖宗”——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中国进行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以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即,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理论指针。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地来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否则,我们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一定要遵循革命导师的教诲,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不断地去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用新眼光、新角度、新创造来不断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用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来指导不断变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共产党,《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目的是领导无产阶级和其他一切被压迫的劳动人民,通过革命斗争夺取政权,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是从总体上研究无产阶级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律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身理论的时候,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亲自组建能够指导无产阶级斗争运动的先锋队——政党,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

1847-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作为“同盟”的纲领,确立“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公开发表党纲——《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者同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最早的共产党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亲自指导下成功创建。在轰轰烈烈的1848年欧洲革命中,“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党员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最前列,坚决地、积极地参加斗争。革命失败后,总结经验教训,创办党报——《新莱茵报》,继续进行理论宣传和革命斗争。在反动的德国普鲁士政府的迫害和大肆扑杀下,大批同盟成员被捕,《新莱茵报》被迫停刊。1852年11月17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布解散。

1864年,马克思指导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确立协会的性质为各国工人团体联络、合作的中心,协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采用经济、政治等手段,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无产阶级自己去争取权利,去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第一国际积极领导世界各国工人组织,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人运动。特别是在法国,由国际的巴黎支部成员瓦尔兰等人的直接领导和影响下,法国工人阶级在1872年3月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第一次制定、实施了代表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利益的政策,人民群众第一次当家做主。逃往国外的法国反动政府,勾结普鲁士政府,集结十余万军队,血腥镇压巴黎公社。7万多公社战士在对敌作战中英雄牺牲,3万多公社成员被枪杀,6万多巴黎工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个独立的组织严明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的外部环境恶化,内部矛盾加剧,处境艰难,不再适应各国工人革命斗争的需要,各国工人纷纷开始组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1876年7月,第一国际宣布解散。

1869年8月,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亲自帮助和指导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消灭一切阶级统治而斗争的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国家内的无产阶级政党宣告成立,制定、实施代表工人利益的理论政策和斗争策略,领导德国工人和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1875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与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合并,成立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消除了德国工人群众之间的对立状态,经过马克思恩格斯对党内拉萨尔主义和杜林主义的思想批判,克服了思想混乱,积极组织工人群众开展合法和非法相结合、议会内和议会外相结合的斗争。在1890年议会选举中,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成为国会中最强大的政党之一。1879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亲自帮助下,法国工人党在马赛成立,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为目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开展夺取政权的一切斗争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在1893年众议院选举中获得数万张选票、十余个议席……

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工人群众相继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为了与其他的非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政党相区别,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各国工人政党纷纷改名为“共产党”,领导工人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其中以俄国共产党为杰出代表。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宣布,俄国无产阶级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要坚决地与资本主义做斗争。1900年,列宁创立党报——火星报,开始改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确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党纲。1913年,将党内机会主义分子——孟什维克开除出党,成为独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1917年,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亲自指挥下,领导俄国工人、士兵和农民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俄国沙皇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到1918年2月,革命在俄国全国范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立,并开始了巩固政权、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指导和影响了全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与人民群众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行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20世纪“一战”后。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组织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当时叫“社会党”。同一时期,在法国勤工留学的蔡和森,在写给毛泽东的书信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来发动、领导、组织革命运动。到了9月上旬,“社会党”改名为“共产党”。随后,各地纷纷成立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23日,由全国各地共产主义组织推选出来的毛泽东、李达等12名代表和旅日的党组织代表、共产国际的代表齐聚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采用革命的手段,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工人、农民和劳苦大众,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历经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将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的新面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将革命进行到底,经过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并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在2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国防体系,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经济发展速度总体上较快,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逐渐提高。同时,也有失败的教训,大跃进、共产风、十年“文化大革命”,违背人民群众利益,使我国的社会建设遭受了极大的损失。1978年,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拨乱反正,统一思想认识,制定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带领我国各族人民群众开始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征程,经过30多年的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极大地改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综上所述,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社会建设理论开始,就一直坚定地以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带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斗争,从而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共产党开始,就始终坚持以自身的理论作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只要人民群众的行动缺乏以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作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行动就必然会遭受挫折,甚至是完全失败。中国人民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探索、发展的全部历史也证明,“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在21世纪提出的新的时代任务,是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道路上,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创立与发展证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理论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被证明、不断地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世界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才能真正建立、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

四、坚持中国特色的实际

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通常用来形容一件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色彩、风格等特征,是其独特的、特有的、独有的表现,其他事物不具有这样的表现。“实际”出自晋朝王羲之的《为干和尚进表》一文,“实际以无际可示,无生以不生相传”,指的是佛教的“真如”、“法性”境界。后来发展为真实存在的事物或状况。《辞海》对特色的解释:①客观的事物和情形。②实有的;具体的。③合乎事实的;确实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有广义和狭义两重涵义。广义的“实际”指的是一切客观的、真实存在的事物、情况;狭义的“实际”指的是与实践相关的事物、情形或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社会建设理论时,就反对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进行凭空的猜测和空泛的华丽辞藻的描绘。“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这些论述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科学性的主要表现就是研究“现有”社会中的人和社会的事实,从而预测“应有”——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和社会的表现。实践性的主要表现为:理论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活动的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世界各国工人群众运用他们的理论来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建立和建设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多次强调,不能直接照搬现成的理论条文,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结合所在国家的社会实际,即当时当地的客观的、真实存在的情况;另一方面,结合所在国家的工人群众的实际,即工人群众运动的实践(事实)情况。恩格斯在1887年1月27日写给美国社会主义者弗洛伦斯·凯利一威士涅威茨基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强调美国的工人群众有自己的特色,美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工人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时,应该从美国工人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解决美国社会革命的实际问题,不要照搬现成的理论。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挪威、波兰、美国、俄国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人运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建设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时,反复强调每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应该由该国家的人民群众独立地选择,每个国家、民族都应该拥有自由发展的权利。“至于这些国家要经过哪些社会和政治发展阶段才能同样达到社会主义的组织,我认为我们今天只能作一些相当空泛的假设。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他国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胜利。”显然,这段话告诉我们,就如同条条道路通罗马一样,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建设是各具特色的,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社会革命、社会建设都应该由本国人民自己选择,每个国家的人民群众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办法来建立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应该以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导。在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必须遵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诲,结合本国的实际,坚持自己的特色,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实际。具体地说:一是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二是结合中国的人民群众实际。

20世纪初的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社会实际完全不同:虽然有少量的资本主义生产,但是并没有完整的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虽然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依然是国家的经济基础;虽然被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但是依然由中国政府统治;虽然农村土地辽阔,但是统治力量相对较弱……当时中国人民群众的事实也不同于其他国家:虽然有集中的工人阶级,但是人数最多的是农民;虽然存在资产阶级剥削,但是一部分资产阶级又遭受压迫;虽然其他阶级的革命都未成功,但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详细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调查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实际状况,才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大敌人,工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根本动力,团结了知识分子、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农村为根据地,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形式,实施武装斗争,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诞生在20世纪中叶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实际,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被帝国主义敌视、打击;虽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制度,但是社会生产力依然是手工劳动为主;虽然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依然很低……中国共产党人及时调整政策,顺应中国社会实际的发展变化,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和重视。

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实际,即结合中国的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实际,才能取得革命、建设的胜利。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所说,“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总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实际。换句话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21世纪初中国的真实的、客观的情况出发,结合中国人民群众的事实情况,并随着这些情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不仅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指引,而且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提供帮助。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指导主要集中在四个层面:实践方向——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相一致;发展前景——坚持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相一致;道路选择——坚持自然—人—社会的协调发展;目标保障——坚持以人为本。

一、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相一致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客观规律出发,指出,建设未来理想社会的经济条件是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由于私有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社会关系的对立等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些社会问题。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新社会消灭了私有制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以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这种“个人所有制”是“社会所有”与“个人所有”的有机结合,包含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和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于社会,每一个生产者(劳动者)都可以自由支配或使用生产资料。生产者(劳动者)掌握生产所需要的资料,从事劳动生产,创造出物质的、精神的等产品,归劳动者所有,是人类生产劳动的本来之义、本质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劳动者)不拥有生产资料,在资本家的工厂中从事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产品不归生产者(劳动者)拥有;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自己不从事生产劳动,拥有生产者(劳动者)生产劳动创造的产品。马克思恩格斯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的极其不合理,强调,生产资料应该属于全体生产者(劳动者)所有,在未来新社会中,生产者(劳动者)个人联合起来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国家的主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就属于社会(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或劳动者个人),每一个生产者(劳动者)自由使用生产资料从事生产劳动。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是指,每一个生产者(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使用生产资料创造出来的用于人生活的社会产品的一部分,归社会全体成员或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有,同时每一个人都可以支配(使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未来社会中,在机器大生产的主要社会生产力的作用下,生产者(劳动者)个人联合其他的生产者(劳动者)个人,从事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社会产品,除去重新用作生产资料的一部分外,其余用作人生活的部分,归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劳动者)个人所有,每一个生产者(劳动者)都可以支配(使用)这部分社会产品。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无论是消灭私有制,还是建立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机器生产等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态时,才具备消灭私有制的物质前提;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高度发达的机器生产、甚至是更高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态时,劳动者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社会产品才能满足每一个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生存、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只有不断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人们才能创造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从而使人摆脱贫困状态,在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前提下,继续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

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注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思想。一方面,不断改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劳动人民(生产者)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静态上,生产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关系、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分配,从而决定了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决定了社会产品的分配;动态上,生产关系贯穿人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生产是指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产品的过程和行为,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精神资料的生产、人类种族的生产繁衍。分配是指将人们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分给社会成员的过程和形式。交换是指人们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和形式。消费是指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消耗劳动产品的过程和行为。在人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都是生产关系的核心要素。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措施就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坚持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全体劳动者。当今世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物质财富丰富,社会保障广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保护良好,注重社会管理。相比较而言,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反而出现社会保障、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虽然物质财富在不断增长,但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社会管理缺乏经验。但是,不能以此判断:资本主义制度下能建成和谐社会。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基础只能是社会主义。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分化、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精神无所归依等社会问题重重,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这些社会问题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得到解决,使社会走向和谐;发达国家将环境污染的恶果、社会保障的成本转嫁给了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更大的全球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不和谐的问题的基础上,指出,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因此,我国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在生产关系上首先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接着,在生产关系上,逐步实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即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和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诚然,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地实现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方面,是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我们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需要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一是调整社会分工,从而改善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分工造成的城乡、区域、阶层、行业等各种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关系的不和谐;二是完善分配制度,进一步地注重公平,从而改善由于分配不公造成的贫富差距扩大、强势与弱势群体的对立等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包括自然界在内的一切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发生变化,从而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因为,没有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劳动者就无法创造出足够的社会财富,来解决诸如贫富差距、阶层差别等社会矛盾,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社会生产力随着劳动者的生产劳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因为,经过教育,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比普通劳动者强多了;拥有现代高科技的劳动资料,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型机器体系的劳动工具,将劳动效率和劳动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劳动对象已经发展为再生型和扩展型资源,将劳动范围扩大到了外太空、虚拟空间等全新的领域。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要注重采取两个具体措施:一是大力发展教育,加大教育的投入,才能培养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鼓励创新,充分发挥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而实现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的革新,拓展空间,开拓更加广阔的劳动范围,进而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注意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的一致。社会生产力是很革命的因素,总是不断地发生着变革,而生产关系相对固定,因此总是滞后于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历程中,我们党和政府一直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得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向前发展。但是,在21世纪初,我国社会却出现了重重社会问题,群体、地区、个人和集团之间出现了既复杂又多样的矛盾。一句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一致、不同步了。生产发展了,怎样分配?谁来消费?这些出现了混乱。换句话说,改革开放做大了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怎样切蛋糕、分蛋糕呢?谁来承担蛋糕大了的成本和代价呢?这些都属于生产关系的领域。我们恰恰忽视了这些方面,没有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从而产生了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因此,必须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协调各方利益,才能不断推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走向和谐。

二、坚持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相一致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从“社会”出发,指出,“人”——完整的人与社会不能分离,“人”生产着社会,社会也生产着“人”。“人”——完整的人是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类的人的结合体。可以说,“人”是社会整体的人,也是社会个体的人。没有个体的人,就没有社会,同时,个体的人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的至高无上性,使得个体的人的发展被压制,无法自由发展;社会的发展被资本控制,成为资本家赚钱的工具;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完全脱离。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个人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性,强调,在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中,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互为前提,个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因为,第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的基础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的人的需要,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进行生产劳动,从而与其他的个人发生联系,由此创造了社会。第二,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的衡量尺度都是人的交往。生产与交往不可分离,个人要从事生产必然与他人发生交往,可以说,交往是个人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正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的交往形式越发达,社会发展的程度就越高。第三,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同的动力——生产力。生产力既是人的生产能力,也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产物。生产力包括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个人生产力的总和构成社会生产力。个人的能力得到发展后,个人生产力得到发展,个人的体力、智力、创造力、天赋潜能等都得到发展,从而不断推动着个人的自我发展,随着个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得到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可见,生产力,尤其是个人生产力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注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一致的思想。一方面,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以实现社会的现代化。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由贫穷落后跨入到总体小康。但是经济GDP的发展不能代替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我国农村还有大量人口处于温饱线以下,没有脱贫,城市还有大批下岗职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某些东部城市已经发展得如同曼哈顿,一些西部农村却像非洲。GDP上去了,犯罪率也上去了,生产事故也上去了,资源消耗率也上去了,基尼系数也增高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跛腿,不正常。只有经济的现代化,缺乏精神、政治、社会等其他方面的现代化,这样的国家发展是片面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要注重社会整体的发展,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具体的措施有:一是加快社会结构建设。协调好城市农民工、乡村医生、私营企业主、城市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构建新型的社会群体结构,注意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化社会结构的协调一致发展。二是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积极规划,健全法律制度,着力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社会事业的建设,构建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养老、医疗保险、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慈善事业。三是积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着力于政府职能的改革,减少政府的过多管理,加大政府的社会服务投入和引导,公开党务、政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公民个人的管理、服务社会的作用。四是构建新型的社会规则体系。21世纪,世界的潮流、信息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等等,极大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我们原有的高度集中的社会规则体系开始崩塌,迫切需要构建一个新型的社会规则体系,来加强人们的社会规则意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活动,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人与人的平等,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注重个人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社会的整体发展,强调个人应该服务于集体、国家,强调国家、集体价值的巨大作用,忽视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强调国家、集体利益,忽视了个人利益的需要,主张个人利益应该让位于国家、集体利益,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们以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换取国家、集体的利益。“蜗居”、“蚁族”、“失独”、“裸婚”……这些流行词语说明,个人的发展受到制约。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注重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保障个人价值的体现。具体措施有:一是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扶持。对于失独家庭、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扶持与财政投入,社会组织给予帮扶,个人志愿服务。二是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一次分配,建立正常的劳动报酬增长机制,促使劳动收入的增长与企业利润、国民经济的增长相匹配。二次分配,以制度来保障分配的公平。三次分配,建立管理、监督、激励机制来遏制“灰色”收入、打击取缔非法收入。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普通劳动者的个人收入,维护全体中国人民群众之中的每一个人的合法利益,推动每一个人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使每一个个人都得到保护和发展。

最后,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的一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仅在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也包含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只有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达到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互助互惠、共同富裕的社会。社会发展的成果应该惠及全体人民的每一个成员。当每一个人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个人价值得以真正体现时,社会的整体力量才会强大,才会具有普遍的感召力、公信力。当然,个人的利益的保护、个人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整体的发展。大河水涨小河满。只有当社会整体得到发展之后,才有能力和实力来保护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推动个人的发展。因此,只有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达到平衡,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康,才能推动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在世界上树立起一个坚定的大国形象。

三、坚持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指出,人是社会建设的主体,自然是社会建设的客体,而自然是“人化自然”,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建设就是人的建设。自然、社会与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摆脱了对人的各种外在限制和对人的各种内在限制,人将成为它自己生存条件的统治者,实现彻底的解放。在这个社会中,人的各种关系都回归了人本身,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均实现了和谐发展,同时,这个社会的主体——人,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离开了自然,人将无法生存,人与自然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人通过劳动不断地改造着自然,使自然成为“人化自然”,同时,自然也限制、影响着人的劳动。人与自然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显露出来的特征才显示出人的特殊、人的本质属性。人正是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着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在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处于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只有到了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才能成为平等、和谐的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包含自由的发展,也包含全面的发展,涉及人的能力(体力、智力、才能、创造力以及各种潜能)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个性(个人的全面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以人的彻底解放为根本目的,着重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明确指出: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寻求摆脱内在的和外在的束缚、不断寻求物质的精神的解放乃至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历史,社会建设的理想目标状态就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要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就必须使人摆脱外在和内在的束缚,也就是要使人成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实现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注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第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3年,全国爆发非典,一个小小的病毒引发一场人类灾难。这一场灾难实际就是自然对人类的保护,是人类破坏自然的结果。可以说,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多年中,我们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很大,自然资源的消耗过高,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矛盾丛生:肿瘤、癌症等重大恶性疾病发病率上升,极端恶劣天气频发,地震、洪水等天灾多发……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具体措施有:一是注重保护自然。要对自然如己,像保护人类自己一样保护自然界。地球只有一个,是人类的唯一家园。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通过立法、行政、司法、教育等多种手段,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海洋、河流、山川、湖泊、土地、森林等资源与环境,打击盗砍盗伐、排污乱捕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二是注重科学发展。确立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合理范围,确定人对自然行为的科学评价标准,站在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承担维护生态平衡的职责,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把我国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

第二,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使得我国有些地区、有些人先富了起来,社会名流、商界精英、富人团与民工潮、留守儿童、失业大军并存,老板与打工仔并存,富裕与贫穷并存。200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农村贫困人口为2820万人。这些都说明,人与社会出现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平等,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出现了利益的分化,矛盾凸显。改革开放前,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基本相同,不存在明显的分化,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统一的。改革走向市场经济,带来市场化固有的弊端,市场经济的二重性导致人、社会的物化,加剧了人的经济不平等,导致人与社会的分化。因此,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成为有待解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非常重要。具体措施有:一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发挥市场经济提升效率的优点,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带来的人的边缘化、社会的物化的弊端,纠正市场缺失,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层面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二是在国家发展规划方面,加快对人的生存、发展等权益的保护机制的完善,不仅设立经济发展指标与规划,同样设立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指标与规划。三是注重协调利益,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增加合法劳动收入,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重点扶贫公关,注意在各种利益分化的同时寻找共同之处,趋向利益均等。

第三,注重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我们今天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人自身的建设问题,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为,当前我国部分人民群众没有理想信仰,道德责任感淡漠,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盛行,诚信缺失事件频发,抑郁症等心理疾患增加,小三、包养、代孕等现象司空见惯……这些都表明中国人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问题,加强人自身的建设,提高中国人自身的综合素质,推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也成为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江泽民曾说,“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大力提高人自身的综合素质,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具体措施有:一是切实加强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培养公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注重完善教育结构,推动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均衡的发展,逐步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范围,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扩大职业教育,关心农民工子弟、学龄前儿童、残疾人等的教育问题,从而提高各年龄、各阶段、各行业的国人的素质。三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人才培养方案等等,规范教育收费,健全教育资助体系,完善教育教学法规,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使中国人能上学,上得起学,爱上学。

总之,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时,要注重协调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问题,实现自然-人-社会之间真正的和谐共生。

四、坚持以人为本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主体,这里的人是指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从事劳动的占人口多数的人民群众。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时间和空间的交错、扩展的实践活动,创造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人,这里的人也是指人民群众。社会建设就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心,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人,与不同层面的客体——自然、社会、人等之间,在实践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行为。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从事着劳动,既生产出物质产品,也创造出精神产品,从而不断改变着、建设着社会。社会建设就是人民群众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者(人民群众)与生产资料处于分离的状态,人民群众不拥有生产资料,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的物质、精神等产品的所有权都属于资本家,资本家只付给人民群众(生产者)与其创造的价值极不相称的工资报酬。人民群众的劳动成为资本家谋取利润(赚钱)的工具,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社会建设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指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掌握了生产资料,人民群众(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实现了真正的结合,不再是分离的状态。人民群众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生产劳动,不断推动着社会建设,并不断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可以说,人民群众的需要(利益)决定着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向。人民群众进行社会建设的目标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利益)。人民群众不仅进行社会生产,也分配、消费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从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决定着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向,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注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以人为本”思想。一方面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根本。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蕴含着巨大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实践的这一主体力量呢?具体措施有:一是大力解放思想。加强思想建设,不断破除各种思想认识上的障碍,鼓励人民群众打破思想僵化,从而激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使各行各业劳动人民敢于有新思维、新创意、新设计,使得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迸发。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能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协调好人民群众中的民族矛盾、干群矛盾等各种内部矛盾,大力奖励人民群众在劳动、知识、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行动,表彰他们中的优秀人员,使得人民群众乐于积极地进行社会建设的实践。三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根本动力。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才有了力量之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是一个人的事业,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必须由全体人民群众来共同建设。

另一方面,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呢?具体措施有:一是科学判断人民群众的范畴。人民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现在的中国,由于30年的改革开放,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需要重新判断。从中国目前最大的历史任务出发,只要拥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拥护中国统一的一切积极的力量都属于人民,包括农民工、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依然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人口数量最多的农民依然是最基本的中国社会建设的最基本的依靠力量,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主、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等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社会建设者,人民军队是国家发展、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钢铁长城与坚定的捍卫者。只有科学判断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范畴,才能正确区分人民群众与敌人,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二是正确认知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也有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有生理上的需要,也有心理上的需要;有安全需要,也有突破自我的需要;有低层次的需要,也有高层次的需要……同时,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等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的需要也会发生改变,呈现出多样复杂化的特点。如,同样的“吃”的需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吃饱就足够了;到了物资丰富的时期,吃好才是基本要求;到了物资过剩的时期,吃得安全又成为基本要求。只有对人民群众的需要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注重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丰富的、多样的、全面的需要。三是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根本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不能归于少数人,只能归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由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根本目标,我国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才是真正地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最后,将“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根本”和“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第一,“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根本”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的前提。首先得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才有了基础,才有人民群众共享成果。第二,“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是“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根本”的结果。人民群众的需要是人民群众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的动力。只有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才能激发人民群众为了自身发展变化的丰富的、多样的、全面的需要,不断地推动实践,才有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第三,“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根本”和“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离开了“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根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会丧失动力;离开了“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通过一段时间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出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成果用来满足了人民群众这一段时间的需要,人民群众新的多层次的复杂需要又产生了,推动人民群众进一步发展实践行动,通过发展了的实践行动又创造了更多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再次满足了人民群众新的多层次的复杂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又发展变化了,又推动人民群众的实践升级,又创造更多的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就在不断地“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根本”和“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中循环发展,周而复始,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根本”和“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根本”体现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享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果的主体。只有将“共建”与“共享”统一于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在人民群众的共建中实现人民群众的共享,在人民群众的共享中推进人民群众的共建,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