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侯原】即“鸣条”。

**【高梁水】**古水名。(1)又作高梁河高良河。发源今北京西直门外紫竹院公园,东流至今德胜门外,折东南流斜穿今北京内外城,至今十里河

东南注入古■水(今永定河前身)。公元 979 年宋辽高梁河之战,战场在当时幽州城东郊今北京外城一带。金元时开凿漕渠,导高梁河水自今北京城中东注通县潞河,此后下游遂断流。中游自后被圈入城内,故道渐堙,今什刹海一带湖泊,即其遗迹。上游故道犹存,但自以后己被改造成为长河的一部分。(2)三国魏时开车箱渠,导■水自今石景山南东接高梁水上源, 又自今德胜门外分流东向至令通县东注入潞河,亦称高梁水高梁河北魏时尚存,唐宋时已不见记载。

【毫】(bó)古都邑名。商汤时都城。共有三处:(1)在今河南商丘县 东南,相传曾居于此,又名南亳。(2)在今河南商丘县北,相传诸侯拥戴为盟主于此,又名北亳。(3)在今河南偃师县西,相传攻克时所居,又名西毫。灭后还都北亳。解放后在偃师二里头发现代早期宫殿基址。参见“二里头遗址”。

**【亳州】**州名。北周末改南兖州置。治所在谯县(今亳县)。辖境相当今安徽亳县涡阳蒙城河南鹿邑永城等县地,辖境缩小,不辖县。1912 年改为县。刘福通起义,立韩林儿为帝,曾建都于此。

**【离堆】**①《史记·河渠书》:战国秦蜀守李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碓”,《汉书·沟洫志》作“■”,皆古“堆”字。《华阳国志》作“溷崖”。据《太平寰字记》引《益州记》,在今四川乐山县境,又据同书引《郡国志》,在今汉源县境,都是古沫水即今大渡河经流处。②在四川灌县西南岷江分流处,即都江堰所在。其地古名观坂,《宋史·河渠志》始称离堆。当由于都江堰亦系李冰所筑,致与离堆事相混。③在四川南部县东南。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有山曰离堆,斗入嘉陵江,直上数百尺,⋯⋯不与众山相连属,是之谓离堆。”④即四川苍溪县东的白鹤山。《大清一统志》:“旧志以此为离堆山。”

**【唐】**①即陶唐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乃其酋长。②古国名。(1)相传为姓:后裔。在今山西翼城西,为周成王所灭,后为其弟叔虞的封地。(2)姓,在今湖北随县西北唐县镇,公元前 505 年灭于。③古邑名。即鲁国*邑。在今山东金乡东。《春秋》隐

公二年(公元前 721 年):“公及盟于”,即此。

**【唐兀】**见“唐古特”。

**【唐盂】**古地名。一作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公元前 469 年):“六子在唐盂,将盟之。”

**【唐古特】**一作唐古忒代文献中对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时蒙古人称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政权为唐兀唐兀惕,后渐用以泛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诸部。初曾沿用此称,作唐古特。今蒙古语仍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为唐古特

**【唐徕渠】**一作唐来渠,或称唐渠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黄河西岸灌溉渠道。相传始凿于而复浚于,故名。渠口在青铜峡附近,引黄河水北流经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平罗县止。经历代整修,一直沿用。解放后经改建,扩大了灌溉面积。

**【唐麓岭】**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界的唐努山。《元史·地理志》:“唐麓岭之北⋯⋯地沃衍,宜稼,夏种秋收,不烦耘耔。”于岭北谦河(今叶尼塞河)流域设置谦州益兰州等。

**【唐努乌梁海】**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以境内有唐努山,故名。分为五

旗四十六佐领。旗各设总管一员,由驻扎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选拟奏补。1864 年中俄签订《塔城界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被沙俄割去西北部十佐领,相当今苏联哈卡斯自治州克麦罗沃州的南部地区。1911 年后中部二十七佐领为沙所强占,东部九佐领为当时宣布“独立”的喀尔喀封建主所占领。十月革命后中东部三十六佐领一度由中国政府收复,并派遣专员驻扎其地。但不久又被迫撤退。东部九佐领之地今属蒙古人民共和国库苏古勒省。中部占二十七佐领之地于 1924 年宣布成立“乌梁海共和国”,

1926 年改称“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 年被并入苏联版图,称“图瓦自治共和国”,1948 年又宣布改为“图瓦自治州”。中国政府迄今未予以承认。

【剖阿里】代所辖东北诸部族之一。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活动中心在今苏联境内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及其附近地区。辽圣宗(983—1030) 时属黄龙府都部署司,兴宗(1031—1054)时改由五国部节度使管辖。

**【朔方】**①北方。《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②古县名。

(1)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 年)置。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东汉未废。十六国复置。前秦以后又废。西汉时曾为朔方郡治所。(2)唐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改岩绿县置。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红■界公社白城子未以后党项族拓跋氏世居其地,后遂为西夏领土。废。历为夏州朔方郡夏绥银节度使、定难军节度使治所。③郡名。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年) 置。治所在朔方(今杭锦旗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东汉移治临戎(今磴口北)。未年废。东汉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此,助守边。④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银川壶口黄河流域, 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宜川宁县一线。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 35

年)废入并州。⑤方镇名。又称灵盐灵武灵州唐开元元年(公元 713 年)为防御突厥朔方行军大总管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初期辖境较广,其后逐渐减缩,较长期领有灵威二州、定远等军及丰宁等城,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直辖各县旗地(盐池县除外)。僖宗光启三年(公元 887 年)后为韩遵韩逊等割据。公元 929 年为五代唐所并。

**【朔平】**府名。清雍正三年(1725 年)置。治所在右玉(今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朔县平鲁左云右玉内蒙古凉城等县地。其后略有变迁, 1912 年废。

**【朔州】**州名。北齐天保六年(公元 555 年)置。治所在新城(今朔县西南)。不久移至招远善阳,今朔县)。辖境约当今山西朔县一带。不辖县,1912 年改为县。五代时为石敬瑭割给契丹幽蓟十六州之一。公元986 年杨业所败,遇伏被俘于此。

【剡县】(Shàn—)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浙江嵊县西南,三国吴移今嵊县治。五代吴越改名赡县初复旧。宣和三年(1121 年)改名嵊县

【剡溪】(shàn—)在浙江嵊县,即曹娥江上游。溪水制纸甚佳,古代以产藤纸、竹纸著名。唐皮日休《二游诗》:“毫利若凤,纸光于月。”

【郯】(tán)古国名。相传为少皡的后裔,在今山东郯城北。战国初年灭于

**【郯县】**古县名。(1)置。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北。初废入下邳县。历为东海郡郯郡治所。秦嘉朱鸡石等起义,围东海太守于此。(2) 东晋永和中侨置。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市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

晋南朝先后为徐州东海郡南徐州南东海郡兰陵郡治所。

**【益州】**①州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四川折多山云南怒山哀牢山以东,甘肃武都两当陕西秦岭以南,湖北郧县保康西北,贵州除东边以外地区。东汉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北)。中平中移治绵竹(今德阳东北),兴平中又移成都(今成都市)。东汉以后辖境渐小。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为蜀郡唐武德开元北宋太宗时,曾先后改蜀郡、成都府益州。州境有成都平原,自以来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之一,诸葛亮《隆中对》誉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②郡名。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置。治所在滇池(今云南晋宁东)。辖境相当今中缅边境高黎贡山以东,云南洱海以西及姚安元谋东川市以南:曲靖宜良华宁蒙自以西哀牢山以北地。东汉以后辖境缩小。三国蜀汉建兴三年(公元 225 年)改建宁郡。③路名。北宋咸平四年(1001 年)分西川路置。嘉祐四年(1059 年)改成都府路

**【益兰州】**州名。置,在今苏联叶尼塞河上游唐努山北麓。至元年间刘好礼吉利吉思撼合纳谦州益兰州等处断事官驻此,陶冶、造船业较盛, 是谦河(今叶尼塞河)流域的政治经济中心。

【益津关】置。故址在今河北霸县五代晋初地入契丹周显德六年

(公元 959 年)世宗收复其地,建为霸州。与瓦桥淤口合称三关。北宋时仍为边防重镇。

**【凉州】**州、卫、府名。西汉武帝凉州,为*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三国魏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以后辖境缩小,只限于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十六国前凉后凉北凉皆在此建国。唐时辖境仅及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公元八世纪后期至九世纪中叶曾属吐著五代西夏时又称西凉府,元降为西凉州明洪武初改为凉州卫清雍正二年(1724 年)改为府。治所在武威(今县)。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永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县地。1913 年废。

**【浢津】**古黄河津渡名。“浢”或作“■”。因北有浢水流入故名。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公元 452 年)北伐,封礼浢津南渡赴弘农,即此。未在此置关,唐贞观初废,仍置津渡。

**【浭水】**也叫庚水梨河。即河北省境内蓟运河的上游。

**【涝水】**在陕西户县周至两县界上,源出秦岭,北流入。下游屡经迁改,《水经注》时代西北注入甘水,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