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地 理历 史 地 名
**【一鲲身】**古岛屿名。原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海中。自南而北,绵亘七屿,号七鲲身。一鲲身位于北端,当*大员港入口处,广约三平方公里许。十七世纪荷兰殖民者建热兰遮(Zee1andia)城堡于屿上,华人称为台湾城, 街为台湾街。郑成功收夏台湾后改城名为王城,街名为安平镇。十八世纪后港湾逐渐淤法,1882 年遭遇一次特大洪水,港湾填淤成平地,岛屿遂与今台南市西郊陆地相连接。
**【二江】**古代郫、捡二江的总称。战国秦李冰任蜀守时,兴修岷江水利工程*都江堰,在今四川省灌县西北,分岷江为二支:北支叫郫江,又名北江; 南支叫捡江,又名流江、南江。分流经过成都城北面和南面,然后合而南流。对便利交通和灌溉衣田,为利甚大。今成都市北的油子河和市南的走马河, 大体即古郫、捡二江所经流。
【二京】东汉都洛(雒)阳,称为东京,又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京,合称“二京”。张衡有《二京赋》。
【二陕】陕东、陕西的总称。
**【二殽】**殽,一作崤。东崤、西崤的总称。在今河南洛宁县北,西北接陕县界,东接渑池县界。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殽之险。”汉以前河南、陕西间交通要道,在二殽(东、西二崤相距三十五里)同南谷中。曹操用兵巴汉,见南道险阻,更开北道,自后行旅多由此,但有时也走南道。
【二十二省】清旧制内地分置十八省,边疆地区不置省。光绪中除蒙古、青海、西藏仍沿旧制外,新疆、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陆续建省,但台湾旋被日本侵占,故合内地原有十八省,共有二十二省。民国初年因袭不变,至1928 年始有增改。
【二十三路】宋神宗初因袭真宗以来旧制,分内境为*十八路,熙宁五年(1072 年)以后续有分置,至七年共为二十三路,即淮南分为东西二路, 陕西分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京西分为南北二路,河北分为东西二路,京东分为东西二路。元丰八年(1085 年)颁行的《元丰九域志》,即依据这二十三路编制而成。参见“十五路”。
【十道】唐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依自然形势分全国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开元以前,曾先后设置十道存抚、巡察、按察等使,皆不久即罢。开元二十年(公元 732 年)置十道采访处置使,始定为常制,职掌和汉武帝所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参见“十五道”。
【十薮】中国古代十个泽薮的总称。 据《尔雅·释地》:“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雲)焚、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馀)祁、郑有圃田、周有焦护,十薮。”
**【十二州】**①传说中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书·尧典》:“肇十有二州。”谷永、班固都解释作“尧遭洪水,天下分绝为十二州”,在禹置九州之前。到马融才解释作舜在禹治水后,就禹所置九州分置幽、并、营三州,合为十二州。后世释经家多采用马说。近代学者认为十二州的传说,当由于汉人影射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而起;马氏所释十二州名,乃杂取《职
方》、《尔雅》所载《禹贡》九州以外州名拼凑而成。②西汉元始五年(公元 5 年)王莽为了要符合古经义,废除司隶校尉部和十三刺史部,改置雍、豫、冀、兖、青、徐、扬、荆、益、幽、并、交十二州。东汉光武帝罢十二州,恢复西汉旧制。③三国魏分境内为司隶、冀、豫、兖、青、徐、荆、杨、雍、凉、并、幽十二州。
【十八省】清初对长城以南的明代故土,仍沿用明制分为*十五省,改其中的北直隶为直隶省,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初分陕西为陕西、甘肃两省, 湖广为湖北、湖南两省,江南为江苏、安徽两省,共为十八省(边疆地区由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驻藏大臣等统辖,不置省)。清光绪年间,新疆、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陆续建省后,仍沿称这十八省为内地十八省。
【十八路】宋太宗末年分境内为*十五路,至真宗时又分西川、峡(即峡西)路为益州(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江南为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共为十八路。经仁宗、英宗至神宗初年不变,是北宋一代维持最久的路制。
【十九州】西晋沿袭东汉以来旧制,分境内为十七州。太康元年(公元280 年)平吴后,共有司、冀、兖、豫、荆、徐、扬、青、幽、平、并、雍、凉、秦、梁、益、宁、交、广十九州。
**【十九路】**金沿袭宋制,分境内为若干路。大定末共分中都、上京、咸 平、东京、北京、临潢、西京、南京、河北东、河北西、山东东、山东西、大名府、河东北、河东南、京兆府、凤翔、鄜延、庆原、临洮二十路。章宗时并临潢路于北京路,是为十九路。
【十三州】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其中十一部沿用《书·禹贡》、《周礼·职方》中的州名,习惯上称十三州。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 8 年)罢部刺史,改置州牧,州就成了正式名称。其后州牧又改为刺史。东汉晚期以后, 刺史的辖境即不再称部,专称为州。
【十三省】明初袭元制,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 年) 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故十三布政使司又称为十三省。
【十五省】明初沿袭元制,境内分设一个中书省直辖区,若干行中书省辖区。洪武九年(1376 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十三年(1380 年) 裁撤中书省,以所领府、州直隶京师。自宣德三年(1428 年)以后,全国的府、州分统于两京(京师,即北直隶;南京,即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 但习惯上仍称一个直隶区或一个布政使司为一省,合称十五省。
【十五道】唐贞观初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 分关内道置京畿道,分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山南西二道, 分江南道为江南东、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合原有河东、河北、陇右、淮南、剑南、岭南共为十五道。各道置采访处置使,并有固定治所。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废除。此后“十道”、“十五道”即变为地理区划名,一直沿用到五代。
【十五路】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节度使统辖支郡制度,分境内为若干路。设监司,掌管一路财政、刑狱,并督察地方官吏。其初分并增省未有定制,至道三年(公元 997 年)始分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甫、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即峡西)、广南东、
广南西十五路。
**【十三万户】**藏籍对元代在前藏、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元沿金制,全国均设万户官职。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 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前藏、后藏各万户,始置于至元五年(1268 年)。据《西藏王臣记》载:前藏有六:嘉玛、止贡、蔡巴、塘波且巴、帕竹、雅桑;后藏有六:拉堆洛、拉堆绛、古尔摩、曲弥、襄、霞鲁;前藏、后藏间有羊卓,共计十三。其他藏籍有不同说法。
【十三刺史部】汉元封五年(公元前 106 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境内为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与交趾、朔方十三区,各置刺史一人,巡察境内地方 官吏与强宗豪右,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一称“十三州”。至征
(延)和四年(公元前 89 年),又以京师附近七郡设置司隶校尉部,性质略同刺史部。东汉时朔方并入并州,交趾改称交州,加上司隶校尉部仍合称十三部或十三州。但性质已逐渐变成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并设有固定治所。
【十一行中书省】元代从至治后到至正前,境内除京师附近地区直属于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共没有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征东等“十一行中书省”,简称“十一行省”。
【十三布政使司】明自宣德三年(1428 年)以后,境内的府、州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十三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俗称十三省,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丁奚城】**古城名。在今宁夏灵武南。东汉永初六年(公元 112 年), 汉阳人杜季贡降于滇零羌,别居丁奚城,即此。
**【七闽】**古指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注:“闽、蛮之别也: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也。”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后亦泛指今福建省之地为七闽。苏轼《送张职方赴闽漕》诗:“空使吴儿怨不留, 青山漫漫七闽路。”
**【七洲洋】**我国南海一部分的旧称。得名于海上有七洲列峙,即海南岛东北的七洲列岛。宋、元、明时代指令七洲列岛附近一带洋面,见宋吴自牧
《梦梁录》、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明张燮《东西洋考》等。清代或沿袭旧义,或用以泛指整个南海西部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直至越南昆仑岛一带,见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谢清高《海录》等。
**【七星关】**①在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下临乌江上游六冲河,当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通冲要。相传诸葛亮率军南征,在此祭旗。明初傅友德进兵云南,得此关后直取东川、乌蒙、芒部诸路。②又称望星关。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西南。唐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高骈置戍于此。关南栈道,极为险峻。明嘉靖年间又凿崖增修。
**【七盘关】**在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交界处的七盘岭上,为川陕间重要关隘之一。明曾驻兵屯守;崇祯十年(1637 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自陕西进兵四川,即取道于此。
**【卜奎】**一作卜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旧城区的原名。“奎”是满语
“克伊”的切音,因有音无字,故以“奎”或“魁”代。
**【卜魁】**见“卜奎”。
**【八川】**古代关中地区长安附近霸(灞)、产(滻)、泾、渭、酆(豐、澧)、镐(滈、鄗)、潦(涝)、潏(泬)八川的总称。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终始霸、产,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余委蛇,经营其内, 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
**【八关】**①东汉中平元年(公元 181 年)为了阻止黄巾起义军的进攻, 特设八关都尉驻雒阳西南散关城(今宜阳东北洛水北岸),统函谷、广城、伊阙、大谷、( 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②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于腾越州西北至西南境边界内,即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八关。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虎踞、天马、汉龙三关划属缅甸。
**【八陉】**见“大行八陉”。
【八闽】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宋时始分为八个府、州、军; 元分为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元吴海《游鼓山记》:“福为八闽都会。”明邓应奎《君山歌》:“八闽丘壑称奇绝。”
**【八薮】**古代八个泽薮的总名。《汉书·严助传》:“以四海为境,九州为家,八薮为囿,江汉为池。”颜师古注:“八薮谓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纡、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
**【八公山】**在安徽省淮南市西。俯瞰平野,形势险要。东晋太元八年(公元 383 年)“肥水之战”时,前秦苻坚登寿阳城(今寿县)望八公山草木, 以为晋兵,即此。
**【八激堤】**古堤名。在今河南原阳西古黄河南岸。《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八激堤北。汉安帝永初七年(公元 113 年)令谒者泰山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
**【八百大甸】**土司名。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年)改八百等处宣慰使司为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辖境相当今缅甸掸邦东部萨尔温江以东,湄公河以西地区。嘉靖间地入缅甸。参见“八百媳妇”。
**【八百媳妇】**土司名。相传其部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故地在今缅甸掸邦东部,西至萨尔温江,东至湄公河。元泰定四年(1327 年)以其部分地区设置蒙庆宣慰司,至顺二年(1331 年)改置八百等处宣慰使司统辖全境。明洪武时改置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
【九山】《书·禹贡》:“九山刊旅”,指九州的名山。《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墬形训》以会稽、泰、王屋、首、太华、岐、太行、羊肠、孟门为九山。《史记·夏本纪》司马贞《索隐》以汧、壶口、砥柱、太行、西倾、熊耳、❖冢、内方、汶为九山。
【九川】《书·禹贡》:“九川涤源”,指九州的大川。《史记·夏本 纪》司马贞《索隐》以弱、黑、河、瀁、江、沇、淮、渭、洛为九川。
【九边】明北方九个军事重镇的合称。明王朝为防御中国北部境内一些游牧部族的侵扰,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分命大将,统兵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榆林)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太原 与固原以近边亦称二镇,合称“九边”。
**【九州】**①传说中的我国中原上古行政区划。起于春秋、战国时代。说 法不一。西汉以前,都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所划分,州名未有定说:《书·禹
贡》作冀、兖(兗)、青、徐、扬、荆、豫、梁、雍;《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汉书·地理志》始以《职方》九州为周制; 三国魏孙炎注《尔雅》,始以《尔雅》九州为殷制;后世经学家遂合称之为三代九州。《吕氏春秋》因为不是经,故经学家并未为之立说。实际上九州都只是当时学者各就其所知的大陆所划分的九个地理区域。各家所说各州境界亦多出入。如泰山以东北地区于《禹贡》属青州,于《职方》属幽州,而
《职方》的青州,则相当于《禹贡》徐州的大部分和豫州的一部分。②泛指全中国。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禹 贡 九 州 图
**【九江】**①《书·禹贡》:荆州,“九江孔殷”,“九江纳锡大龟”。后人解释可分为三派:(1)《汉书·地理志》:寻阳,“《禹贡》九江在南, 皆东合为大江。”这是说九江在汉寻阳境内,即今湖北广济、黄梅一带。汉唐诸儒一般皆主此说,但对九江的江源又有不同说法:《汉书注》引应劭、郭璞《山海经注》、《尚书伪孔传》都认为源自大江,派分为九;《书正义》引郑氏则认为九江各自别源,出自山溪,《经典释文》引六朝人《浔阳记》、
《缘江图》,并列举九江名目,而二书互有出入。(2)《晋太康地记》:“九江,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这是汉人别说,以注入彭蠡(今鄱阳湖)的湖汉水(今赣江)及其八大支流合称九江。(3)宋人胡旦、朱熹、蔡沈等皆以注入洞庭湖的沅、湘等水为九江,各家所举名目也不尽相同。按:
《禹贡》下文导山、导水二章都提到“过九江”,其地望在大江北岸,故三说中以第一说为比较符合于原义。寻阳在汉代虽地属扬州西境,于《禹贡》应属荆州东境。②郡名。秦置。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辖境约当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以九江在境内得名。秦末、楚、汉之际割西境置衡山郡,割南境置庐江、豫章二郡。汉初改置淮南国,元狩初复为九江郡。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地区。三国魏改为淮南郡。③府名。1361 年朱元璋改江州路置。治所在德化(今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和德安、湖口、瑞昌、彭泽等县。1912 年废。
**【九有】**即九州。《诗·商颂·玄鸟》:“奄有九有。”毛传:“九有, 九州也。”亦作“九囿”。《通鉴外纪·包牺以来纪》:“[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势,财(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囿。”《说文解字》段注:“凡分别区域曰囿。常道将引《洛书》曰:‘人皇始出,分理九州为九囿。’九囿即
《毛诗》之九有,《韩诗》之九域也。”
**【九夷】**古时谓东夷有九种。《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疏: “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臾、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又《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注“九夷在东”。疏引《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九围】**即九州。《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孔颖达疏: “九围者,盖以九分天下各为九处规围然。”元稹《月》诗:“迢递同千里, 孤高净九围。”
【九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九服,指京畿以外的九等地区,即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
藩服。后泛指藩属。《宋书·武帝纪中》:“王略所宣,九服率从。”参见“九畿”。
【九河】《书·禹贡》记载当时黄河流至河北平原中部后“又北播为九河”,据《尔雅·释水》说是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絮、钩盘、鬲津等九条河,今已不能确指。近人多主张九河不一定是九条河,而是 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派的总称。
**【九真】**郡名。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所置。公元前 111 年入汉。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三国吴末以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平陈废。
**【九原】**①九州。《国语·周语下》:“汩越九原,宅居九隩。”②古县名。本战国赵邑,秦置县。为九原郡治所。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秦末地入匈奴,郡、县俱废。西汉元朔初复置,为五原郡治所。东汉建武中徙废。③郡名。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取匈奴河南地后置。治所在九原(今包头市西)。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后套及其以东至包头市,黄河南岸的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地入匈奴,郡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丰州为九原郡。
**【九陌】**谓都城中的大路。《三辅黄图》卷二谓汉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骆宾王《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限,万户千门乎旦开。”亦指田间的道路。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
**【九域】**即九州。《晋书·孙惠传》:“今明公名著天下,声振九域。” 陶潜《赠羊长史》诗:“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参见“九有”。
**【九野】**①古代指天的中央和八方,即中央的钧天,东方的苍天,东北的变天,北方的玄天,西北的幽天,西方的颢天(亦作昊天),西南的朱天, 南方的炎天,东南的阳天。见《吕氏春秋·有始览》及《淮南子·天文训》。又《广雅·释天》谓:东方皞天,南方赤天,西方成天;余同。②指九州之地。《后汉书·冯衍传下》:“疆理九野,经营五山。”
【九塞】(—sài)古代的九个要塞。《吕氏春秋·有始览》:“何谓九塞?大汾、冥、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按《淮南子·墬形训》所载九塞,与《吕氏春秋》同;惟大汾作太汾,冥■作渑阨, 殽作殽阪。
**【九畿】**先秦时理想中的一种行政区划。以王畿为中心,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见《周礼·夏官·大司马》。
**【九德】**①古县名。三国吴天纪二年(公元 278 年)分九真郡之咸◻县置。治所在今越南荣市。五代以后地入交趾。三国至唐历为九德郡、德州、
- 州治所。②郡名。三国吴置。治所九德,辖境相当今越南义安省大部和河静全省。隋平陈废。
**【九薮】**古泽薮总称。(1)《周礼·职方》指扬州的具区、荆州的云
(雲)梦(瞢)、豫州的圃田、青州的望诸、兖州的大野、雍州的弦蒲、幽州的貕养、冀州的杨纡、并州的昭馀祁。(2)《吕氏春秋·有始览》指吴的具区、楚的云梦、秦的阳华、晋的大陆、梁的圃田、宋的孟诸、齐的海隅、赵的钜鹿、燕的大昭。(3)《淮南子·墬形训》指越的具区、楚的云梦、秦的阳纡、晋的大陡、郑的圃田、宋的孟诸、赵的钜鹿、燕的昭馀。
**【九宫山】**在湖北通山县与江西武宁县间。因山自下而上,高峰九层,
故名。山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墓。
【九疑山】“疑”一作“嶷”。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相传虞舜葬此。《汉书·武帝纪》:“望祀虞舜于九疑。”《水经·湘水注》:“九疑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
**【三山】**①山名。(1)“三”一作“参”。在山东掖县北。战国、秦、汉时帝王祭祀“八神”中的第四神“阴主”于此。(2)在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以有三峰得名。长江从西南来,此山突出江中,当其冲要。六朝都 建康(今南京市),三山为其西南江防要地,故又称护国山。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三山半落青天外。”(3)江苏镇江市长江江滨和江中的金、焦、北固三山夹江相峙,世称京口三山。(4)见“三神山”。②福建福州市的别称。以旧福州城内东有九仙山、西有闽山(乌石山)、北有越王山得名。
**【三川】**①郡名。战国韩宣王置,以境内有河(黄河)雒(洛)伊三川得名。秦庄襄王时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一说在荥阳(今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水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汉高帝二年(公元前 205 年)改为河南郡。②唐中叶后以剑南西川、剑南东川
及山南西道三镇合称“三川”。永贞元年(公元 805 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求都领剑南三川,即此。
【三卫】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通称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简称“三卫”。牧地在今西拉木伦河北岸、洮儿河流域及嫩江下游一带;永乐以后南徙至今河北省东北部长城线外及辽宁省西部一带。十六世纪中叶后渐为蒙古部落所合并。
**【三户】**①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北,公元前 491 年晋执“戎蛮子”以畀楚师于三户,即此。②古津渡名。在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公元前 207 年,项羽与秦兵战,引兵渡三户,即此。
【三巴】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后又改为巴、巴东、巴西三郡,称为三巴。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南朝宋泰始五年(公元 469 年)分益州之巴郡、巴西、梓潼、荆州之巴东、建平五郡置三巴校尉,领巴郡太守。
**【三齐】**古地区名。秦亡,项羽以齐国故地立故齐王族人田都为齐王, 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今平度东南); 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今泰安东南):称为三齐。相当今山东省大部地区。不久,田荣击走田都,杀田市、田安,并有三齐之地。
**【三关】**古代三个关的总称。(1)即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在今山西。上党关一说在今屯留县境,一说在今晋城南;壶口关在今黎城东北; 石陉关无考,一说即井陉关。《后汉书·冯衍传》:“上党东带三关,”即此。(2)即*阳平关、*江关、白水关。阳平关在今陕西宁强西北,江关在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在今四川广元西北。《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刘氏据三关之险。”即此。(3)见“义阳三关”。(4)即*淤口关、*益津关、
*瓦桥关。在今河北:淤口关在今霸县东,益津关在今霸县,瓦桥关在今雄县。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世宗北取瀛、莫等州,以三关与契丹分界, 即此。一说三关中有*草桥关(今河北高阳东),而无淤口关。(5)明代以今河北境内沿内长城的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为“内三关”;今山西境内沿内长城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外三关”。京师恃为外险,北边有
事,必分列戍守于此。
**【三江】**①《书·禹贡》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职方》扬州:“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一说以今吴淞江和芜湖、宜兴间由长江通太湖一水,并长江下游为南、中、北三江,说本《汉书·地理志》;一说以今赣江、岷江、汉江为南、中、北三江,说本《初学记》引郑玄: 一说以长江上、中、下游为南、中、北三江,说本盛弘之《荆州记》;一说以《汉书·地理志》的分江水(这是一条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水道,据说起自今安徽贵池,分长江水东出至浙江余姚入海)、中江、北江为“三江”,说本《水经注》;又有浙江、浦江(浦阳江)、剡江(曹娥江)说,见《吴越春秋》;有松江(吴淞江)、钱塘江、浦阳江说,见韦昭《国语》注;有岷江、松江、浙江说,见《水经注》引郭璞;有松江、娄江(浏河)、东江
(已堙塞)说,见顾夷《吴地记》。近人认为这些说法都很牵强,“三江” 应为众多水道的总称,而非确指某几条水。②古时各地有“三江”之名的水道很多,如《山海经·海内东经》称大江、南江、北江为岷三江;郭璞注《山海经·中山经》称长江、湘水、沅水为三江;《元和郡县志》称岷江、澧江、湘江为西、中、南三江;杨慎《病榻手吹》称岷江、涪江、沱江为外、中、内三江,是为蜀之“三江”。其他不备举。
**【三吴】**古地区名。三国吴韦昭有《三吴郡国志》,其书久佚,所指“三吴”不详。从《三国志》、《晋书》中有关记载看来,当从《水经注》的吴郡、吴兴、会稽为三吴,《通典》、《元和郡县志》的吴郡、吴兴、丹阳为 三吴,二说比较合于原意。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以吴郡、吴兴、义兴为三吴,按义兴始置于晋,则三国时不应已有三吴之称。至于宋税安礼《历代地理指掌图》以苏、常、湖三州为三吴,明周祁《名义考》以苏州为东吴,润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那更是后起之说。
【三迤】清代云南有*迤东、*迤西、*迤南三道,合称“三迤”。
**【三河】**①汉人称*河东、*河内、*河南三郡为“三河”,与*三辅*弘 农同视为畿辅之地。《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 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②镇名。在今安徽庐江县北。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三水贯其间,故名。1858 年,太平军与清军大战,击毙李续宾、曾国华于此。
**【三姓】**城名。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筑城,故址在今黑龙江依兰。又名依兰哈拉,满语“依兰”为“三”,“哈拉”为“姓”,因努叶勒葛、依克勒、湖西哩三族赫哲人居此得名。雍正七年(1729 年)设副都统驻守。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改置依兰府,1913 年降为县。
【三莒】春秋时“三莒”邑,确址无考:一在齐国东部。《左传》昭公 三年(公元前 539 年):“齐侯田于莒”;一为周邑。《左传》昭公二十六
年(公元前 516 年):“阴忌奔莒以叛”;一为鲁邑:又作莒父。《春秋》
定公十三年(公元前 497 年):“城莒父”,即此。孔子弟子子夏曾为此邑宰。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案莒系以‘父’,鲁人语音。如梁父、亢父、刚父是也。”
【三峡】“长江三峡”的简称。长江三峡,其说不一。一般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秦】秦亡,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地区:司马欣为塞王,领有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
董翳为翟王,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合称三秦。
**【三都】**①东汉称雒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
②晋左思作《三都赋》,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为“三都”。
③唐都长安,显庆二年(公元 657 年)建洛阳为东都,天授元年(公元 690 年)建晋阳为北都,与长安合称“三都”。
**【三晋】**古地区名。春秋末晋国的卿: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是为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历史上称为三晋。三晋疆域屡有变迁,战国晚期约当今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和河北省南部、中部。近代又用作山西省的别称。
**【三毫】**即*北毫、*南毫、*西毫的总称。一说有*东毫而无北毫。
**【三涂(塗)】**古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河北岸。《左传》昭公四年(公元前 538 年):“四岳、三涂⋯⋯九州之险也。”《左传》昭公十
七年(公元前 525 年):“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涂,”皆指此。或谓指太行、( 辕、崤渑三道,孔颖达以为非。
【三辅】汉景帝二年(公元前 155 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不久改主爵都尉)同治长安城中,所辖皆京畿之地,故合称“三辅”。
《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改左、右内史、主爵都尉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后世政区分划虽时有更改,但直至唐,习惯 上仍称这一地区为“三辅”。
**【三湘】**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泛指湖南全省。
**【三楚】**古地区名。(1)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三楚。《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按南郡与淮北诸郡隔绝,不应同属西楚,项羽都彭城称西楚霸王,则彭城当属西楚,《货殖列传》所载疑有误。
《汉书·高帝纪》注引孟康《音义》称旧名江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西楚约当今淮水以北,泗、沂水以西;南楚北起淮、汉, 南包江南;东楚跨江逾淮,东至于海。又《太平寰宇记》以郢(即江陵)为西楚,彭城为东楚,广陵为南楚,这是后起之说,与秦、汉时初义不符。(2) 宋周羽翀撰《三楚新录》,载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事,因三国都在古楚地,故亦称三楚。
【三蜀】汉初分蜀郡置广汉郡,武帝又分置犍为郡,合称三蜀。其地约当今四川中部、贵州赤水河流域、三岔河上游及云南金沙江下游以东和会泽以北地区。左思《蜀都赋》:“三蜀之豪,时来时往。”
**【三万卫】**卫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置于斡朵里(今吉林珲春附近),次年内迁至开原城(今辽宁开原县北)。地居辽东北端,为明时东北要地。明末废。
**【三元里】**在广东广州市北。村中有三元庙,是 1841 年广州人民抗英斗争的平英团旧址。解放后修建三元里抗英斗争烈士纪念碑、纪念馆,陈列抗英斗争史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危山】**俗称升雨山。在甘肃敦煌东南。属祁连山脉。三峰耸峙,其
势钦坠,故名。西与大沙山间有著名的敦煌石窟。《书·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一说即此;一说在甘肃陇西县西北。
**【三岔坪】**在湖南吉首县西南。清乾隆六十年(1795 年)乾州苗民起义于此。
**【三神山】**古代传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为神仙所居,总称“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相传山形如壶,故又称“三壶山”。又传上有不死药,以黄金白银为宫阙。战国齐威王、宣王、燕昭王,及秦始皇皆曾遣人入海访求此三山。
**【三鵶路】**古道路名。“鵶”一作“鸦”。自河南南阳盆地循今白河支流口子河谷北行,逾伏牛山分水岭循瀼河谷抵鲁山,北通汝洛。路经三鵶, 自南而北,第一鵶在今南阳市北古向城县(今皇路店)北百重山;第二鵶在分水岭北麓;第三鵶即鲁阳关,在今南召鲁山二县界上。山路险峻,但为洛阳南阳间最近捷的通道。北周置三鵶镇于今鲁山县西南三鵶道上,为控扼重地。
【三十六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完成统一,普遍推行郡、县制度,分全境为三十六郡。郡名不见于《史记》本文,裴骃《集解》作“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颖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清以来学者多数认为裴说不足尽信,但各家说法又各不相同:一说认为内史不应在郡数内,补以郯郡;一说认为除内史外九原、鄣郡亦不应在内,或补以东海(即郯郡)、广阳、楚郡, 或补以闽中、陶郡、河间,或补以闽中、广阳、陈郡(即楚郡)。又诸家都认为三十六是始皇二十六年的郡数,其后续有增析,至秦末共有四十余郡。
**【三天子都】**古山名。或称三天子鄣、天子鄣。始见于《山海经·海内南经、海内东经》,所在地说法不一:三国魏张氏《土地记》说是东阳永康县(今属浙江)南的石城山;晋郭璞注《山海经》说是新安歙县(今属安徽) 东的三王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是寻阳的庐山(今属江西);《大清一统志》说是今江西婺源西北黟山支脉的率山。近人或谓天子都本有三,各称三天子都,即石城山、三王山、庐山是。
【三受降城】(降 xiáng)见“受降城②”。
【三音诺颜部】外蒙古旧部名。即“赛音诺颜部”。清雍正三年(1725 年)分土谢图汗部西境置,乾隆中加汗号,是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二十四旗,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牧地约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后杭爱、巴彦洪戈尔等省和前杭爱、扎布汗、南戈壁等省各一部分。
**【干(乾)时】**古地名。春秋齐地。见“时水”。
**【干(乾)封】**古县名。(1)唐麟德三年(公元 666 年)正月高宗封禅泰山,改年号为干封,并改博城县为干封县。治所即今山东泰安。总章初又改博城,神龙初复改干封。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改奉符。(2)唐干封元年(公元 666 年)分长安县置。治所在怀真坊(在今陕西西安市)。
武周长安二年(公元 702 年)废入长安县。
**【干城】**古地名。春秋时卫地。《诗·邶风·泉水》:“出宿于干。”
今河南濮阳县北有干城村。
**【干崖】**土司名。明永乐元年(1403 年)置长官司,正统九年(1444 年)升为宣抚司,与南甸、陇川两宣抚司合称为“三宣”。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东北干崖镇。辖境相当今云南太平江流域。辛亥革命后改为于崖行政区, 1935 年改置盈江设治局。
**【于湖】**古县名。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 281 年)置,东晋侨置淮南郡于此,隋代郡县并废。故址在今安徽当涂县南。《资治通鉴》晋太宁元年(323 年),“[王]敦移镇姑孰,屯于湖。”胡三省注:“于湖县,本吴督农校尉治,武帝太康二年,分丹杨县立于湖县。”
**【于阗】**①古西域国名。又作于寘。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居民从事农牧, 多桑麻,产美玉。有文字,西汉时传入佛教,北宋时改信伊斯兰教。西汉通西域后,属西域都护。东汉初为莎车所并。至广德为王:击灭莎车,势力强大。和帝永元六年(公元 94 年)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击败焉耆。西晋封其王为“亲晋于阗王”。南北朝时属北魏。唐于其地置毗沙都督府,属安西都护府。后晋天福三年(公元 938 年)封其王李圣天为“大宝于阗王”。北宋时为回鹘黑韩王所并。②唐军镇名。故地在今新疆和田西南。为*安西四镇之一。约贞元六年(公元 790 年)后废。
**【于都斤山】**古山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东支。参见“郁(鬱) 督军山”。
**【于巳尼大水】**古水名。又名北海,即今贝加尔湖。《魏书·乌洛侯传》: “又西北二十日行有于巳尼大水,所谓北海也。”
**【土河】**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老哈河。相传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于潢河
(今西拉木伦河)、土河二水合流处。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本名统漠镇,唐初高开道所置。后讹为“土木”。明永乐初置堡。正统十四年(1449 年)英宗率军与瓦剌作战,被俘于此,堡毁。后嘉靖、隆庆间又曾重修。
**【土伯特】**即“图伯特”。
**【土喇河】**又作土赖河、土拉河、图拉河。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明洪武五年(1372 年)李文忠败元太师哈剌章于此。
**【土护真水】**古水名。一作吐护真河,即今内蒙古老哈河。隋时称为托纥臣水,辽时称为陶猥思没里,皆一音之转。唐时奚族居留附近一带。
【土谢图汗部】外蒙古旧部名。原十七世纪时喀尔喀三部之一。清雍正三年(1725 年)分设三因诺颜部(本土谢图汗部西境)后,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二十旗,会盟于土拉河南汗山。牧地约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央、色楞格、中戈壁、布尔根等省和前杭爱、东戈壁、南戈壁等省各一部分。
**【下关】**见“龙尾城”。
**【下江】**①地区名。(1)古称长江自南郡(今湖北西部)以下为下江。新莽地皇三年(公元 22 年),绿林军中以王常、成丹为领袖的一支进驻南郡, 号称“下江兵”。(2)云南、贵州、四川各省人民泛称长江下游江苏、安徽、浙江等省为下江。②江苏省的别称。旧以江苏省居于安徽省的长江下游,故称安徽省为上江,江苏省为下江。③水名。太湖尾闾之一娄江亦称下江。
**【下阳】**古邑名。春秋虢地。在今山西平陆北。《左传》僖公二年(公元前 658 年):“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即此。
**【下邳】**①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南朝梁改名归政,
东魏复故名。金移治今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初废入邳州。东汉以后历为下邳国、下邳郡、东徐州、淮阳军、邳州等治所。位沂、泗两水交会处,自古常 为淮北战场。汉末刘备为徐州牧屯此,为吕布所袭取。其后曹操攻吕布,城破,斩布于南门白门楼下。②郡、国名。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 72 年)改临淮郡置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辖境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盱眙和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清江市。南朝宋改为郡,隋初废。大业时又曾改邳州为下邳郡。
**【下邑】**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北魏孝昌元年(公元 525
年)移治今河南夏邑。明初改今名。公元前 208 年,刘邦取砀,攻拔下邑, 即此。
**【下邽】**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陕西渭南东北。其后屡有废、置,元初并入渭南县。西魏时,曾为延寿郡治所。
【下相】(—xiàng)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江苏宿迁西南,因地处相水下游得名。北齐废。项羽即此县人。
**【下隽】**古县名。西汉置,因隽水得名。治所在今湖北通城西北。隋 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并入蒲圻。西晋太安二年(公元 303 年)义阳蛮族张昌起义,为陶侃所败,逃入此县山中,次年被害。南朝梁陈时曾为隽州及上隽郡治所。
**【下博】**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深县东南。北魏移治今深县南。宋雍熙四年(公元 987 年)改名静安。公元 622 年以刘黑闼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曾在此大败唐军。
**【下蔡】**①古邑名。公元前 493 年蔡昭侯自*新蔡迁都州来,称为下蔡。故址即今安徽凤台县。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凤台县。明初废。南北朝时曾为下蔡郡、汴州、汴郡治所;五代周、北宋、金时曾为治所。濒淮水北岸,与淮南重镇*寿春隔水相对,为南北分裂时期军事重镇。
**【下马陵】**古地名。在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本西汉董仲舒墓,一说汉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此下马,故称下马陵;一说董的信徒过此皆下马,因以为名,俗称*虾蟆陵,见李肇《唐国史补》。
**【下城父】**古地名。在今安徽涡阳东南,因地近古城父县(今安徽亳县东南)得名。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被叛徒庄贾杀害于此。
**【大宁】**①路、府、卫名。蒙古至元七年(1270 年)改北京路为大宁路。治所在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老哈河、奈曼旗以南, 辽宁医巫闾山、大凌河以西,河北滦河以东及其长城线以北地。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改为府,后废;二十年(1387 年)置大宁卫,永乐元年(1403 年)徙废。②都司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置。治所在大宁卫。辖境相当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次年改名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 年)复旧,移治保定府(今保定市)。所领卫所或废、或移治长城以南。清初废。
**【大同】**①府、路名。辽重熙十三年(1044 年)升云(雲)州为大同府, 并建为西京。治所在大同(今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大同市、阳高、天镇及河北怀安、阳原等县地。元改为路,明初复为府。辖境相当今山西桑干河流域及灵丘县地。1912 年废。②古城名。隋为防御突厥所筑。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唐*天德军西南约二公里)。开皇十九年(公元 599 年),突厥突利可汗奏言,都蓝可汗作攻具,欲攻大同城,诏发六总管分道出塞迎击,
即此。唐时名永济栅,亦作永清栅。③军镇名。明“九边”之一。治所在今大同市。防区相当今山西外长城以南,东自山西、河北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明初在此置卫屯田。永乐中放弃兴和所后,成为京师西北门户。
**【大名】**①府、路名。五代汉乾祐元年(公元 948 年)改广晋府置府。治所在元城、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宋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成安、广平、威县、临西、馆陶和山东临清、夏津、冠县、莘县,及河南内黄等地。元改为路,辖境西南移。明改为府,并移大名于今治。清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及河南南乐、清丰、濮阳、长垣及山东东明等县地。1913 年废。位当河南、河北交通要冲,宋时为防守汴京的门户,庆历初建号北京。其后金立刘豫为齐帝,曾建伪都于此。境内漳、卫二水经流,宋时为黄河所经,故历为河防要地。明初府城即因漳、卫泛溢而塌毁。②路名。(1)宋庆历八年(1048 年)置大名府路,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治所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成安、威县,山东徒骇河西北,河南濮阳、浚县及卫河上游以西、黄河以北、淇河以南地。建炎元年(1127 年)改置河北东路。
(2)金正隆二年(1157 年)置。治所在大名府。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河南范县、山东夏津、恩城以西,山东东明、河南长垣以北和河南濮阳以东地。蒙古废。
**【大兴】**①古城名。隋开皇二年至三年(582—583)筑于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南侧。三年,迁都于此。故址在今西安城和城南、城东、城西一带。东西十八里一百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城北中部为宫城,宫城南为皇城,宫城、皇城南及东西三面有纵街十一,横街十四,列置一百八坊, 东西两市。规制宏伟而整齐。唐复称长安城或京城,大体即沿袭隋旧,仅有部分改筑。②古县名。隋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改万年县置,与长安县同
治大兴城内。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复改名万年。③府名。金贞元元年
(1153 年)改析津府置。自会宁府迁都于此,建为中都。府治在析津(后改大兴,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永定、北运河流域间地。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年)改为大都路。
**【大阳】**①古县名。春秋晋邑,汉置县。治所在今山西平陆西南。北周改名河北。②黄河津渡名。古名茅津,汉后属大阳县,通称大阳津。南岸当河南陕县西北。东汉建武元年(公元 25 年),邓禹围安邑,更始遣将樊参渡
大阳欲攻禹;唐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史朝义据洛阳,征回纥兵自陕州大阳津渡河进讨朝义,皆即此。近代称大阳渡,俗名上河头。③桥名。在大阳津下游,南岸当陕县西北。唐贞观十一年(公元 637 年)造舟为浮梁,长七十六丈,广二丈。《唐六典》载天下河桥有三,此其一。不久废。
**【大员】**古地区名。指令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本为当地平埔族番社名,读如 Tayovan 或 Tyouan,闽南人用闽南语音汉译为大员,一作大圆, 又作大湾。见明季陈第《东番记》等著作。至明末崇祯年间始作台湾。
**【大定】**府名。(1)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 年)置。治所在大定(今内蒙古宁城西)。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以南、河北滦河流域以东及辽宁大凌河上游。元改为大宁路。辽中京、金北京皆建于此。(2)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治所在大方城(今大方)。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地区和水城县地。1913 年废。
**【大都】**①元首都。蒙古至元四年(1267 年)在金中都城东北另筑新城, 九年(1272 年)改称大都,二十年(1283 年)筑成。蒙古人称为汗八里,意
即汗城。城东西二面相当今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抵今东西长安街,北抵今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都城规模宏大,宫殿壮丽,户口繁庶,商业发达;附郭居住各国商人甚多。为当时世界少有的大城。②路名。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年)改大兴府置。辖境相当今北京市辖区县及河北怀来、涿、霸等县以东,怀来、延庆及长城以南,遵化及蓟运河下游流域以西,武清、大城以北地区。明初改为北平府。
元大都城位置比较图
【大索】(—sè)古城名。一作大栅。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南朝宋元嘉末于此破魏将拓跋仆兰;北魏太和中移荣阳县治 此。其北四里有小索城。参见“索”。
**【大航】**即“朱雀航”。
**【大陵】**①古邑名。本春秋晋平陵邑,战国赵改名。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北。公元前 344 年赵肃侯游大陵,即此。②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北,北魏废。境内产铁,西汉置有铁官。东汉末年,久居塞内的匈奴族,分为左、右、前、后、中五部,其中部六千余落居于此。
**【大理】**①古国名(937—1253)。宋代以“白蛮”为主体所建立的封建领主政权。辖境相当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部等地,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冶铁技术均甚发达,接近汉族水平。主要以马与内地进行贸易。其王曾受宋封为云南节度使、大理王。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统治集团通用汉文。佛教流行。蒙古宪宗三年(1253 年)忽必烈征云南, 灭大理,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建云南行省。国王段氏被任为世袭总管, 原军政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②路、府名。蒙古至元七年(1270 年) 置路。治所在太和(今云南大理)。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改为府。辖境相当今云南大理、祥云、宾川、洱源、云龙等县地。1913 年废。产盐、铜。
**【大梁】**古城名。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战国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 年。一说魏惠王六年或九年)自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于此,是
当时最大都市之一。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 225 年)王贲攻魏,决河及大沟水灌大梁,城毁,魏降。隋、唐以后,又通称今开封市为大梁。
**【大棘】**①古地名。一名棘壁。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左传》宣公二年
(公元前 607 年):宋华元及郑公子归生“战于大棘。”《史记·梁孝王世家》:“吴楚先击梁棘壁”。索隐:“《左传》宋华元战于大棘,杜预云在襄邑东南,差即棘壁也。”②古城名。又名棘城。故址在今辽宁义县西北。公元 294 年鲜卑慕容廆徙此,建前燕国后即以此为都城,至公元 342 年始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
**【大隧】**古隘道名。在今河南信阳南豫鄂界上。即义阳三关中的武阳关, 一说即黄岘关。《左传》定公四年(公元前 506 年)吴伐楚,楚左司马戌请塞大隧等三隘,即此。
【大九州】故国齐人邹衍的一种地理学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邹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小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这种学说,反映出由于当时海上交通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海外地区极为广大。
**【大仪镇】**在江苏仪征东北。南宋绍兴四年(1134 年),韩世忠败金兵于此,史称“大仪之捷”。
**【大辽水】**即今辽河。《汉书·地理志》:“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
(今辽宁营口东南汤池)入海。”
**【大庆关】**故址在今陕西大荔东。本蒲津关,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改名。明置巡司、税课局于此,为陕西、山西间黄河重要渡口。1929 年分朝邑、华阴两县地置平民县于此,今废。
**【大阳山】**在湖北京山县北:大洪山的南支,大、小富水发源于此。南北朝时为“大阳蛮”所据。宋泰豫元年(公元 472 年)“大阳蛮”酋桓诞拥沔水以北、滍叶以南八万余落降于魏。
【大伾山】《书·禹贡》导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伾”或作“岯”、“邳”。汉晋南北朝以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北成皋故城所在之山为大伾,见《水经·河水注》《济水注》及所引汉晋资料。唐以后以今河南浚县城东黎阳东山为大伾,见《括地志》等。宋人所镌摩崖石刻“大伾伟观”四字,至今犹存。
**【大谷关】**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大谷口,接登封县界。东汉中平元年(公元 184 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置*八关,此即其中之一。
**【大陆泽】**古泽薮名。又名巨鹿泽、广阿泽。《书·禹贡》导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十薮:“晋有大陆。”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三县之间。源出今内丘以南,太行山区的河流都汇注于此,下流泄入漳水。唐时湖面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清通称南泊,称其下游宁晋泊为北泊。今已淤成平地。一说古大陆泽兼包清代南泊与北泊,后世淤断,始专以南泊为大陆,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记载不合。
**【大非川】**即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唐咸亨元年(公元 670 年)薛仁贵、阿史那道真等援送吐谷浑还故地, 为吐蕃论饮陵战败于此。
**【大金川】**①土司名。明属金川寺演化禅师,清雍正元年(1723 年) 置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辖境相当今大金川流域。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改流,置阿尔古直隶厅,四十四年并入美诺厅。参见“金川②”。②大渡河的上游。在四川省西北部。
**【大沫崓】**山名。一名柱子崓。在山东费县西南。金贞祐三年(1215 年),红祆军首领刘二祖与金兵大战于此,被俘就义。
**【大泽乡】**古地名。在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于此。有故台遗址,相传为起义军向群众宣传处,后人在此建有祠庙。
**【大厘城】**本“河蛮”所筑,唐开元末为南诏所取,重加修筑。故址在今云南大理北喜洲镇。城濒洱海,夏季天气清凉,南诏王常在此避暑。
**【大昭寺】**在西藏拉萨市中心。七世纪所建。殿高四层,上覆金顶,宏伟壮丽,金碧辉煌,具有唐代建筑风格。寺内供有文成公主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带去的觉卧佛像,故藏语称为“觉卧康”,意为释迦佛殿。藏有七世纪以来历代文物甚多。在寺院西门外有标志汉藏两族亲密友好的“唐蕃会盟碑”。
**【大胜关】**①在河南罗山县南。宋宝祐末蒙古忽必烈等分道南侵,出光山,渡淮,入大胜关。明、清时,曾置巡司于此。②在江苏南京市西南大城港合板桥、新林等浦流入长江处,自古为江防要地。本名大城港,1360 年朱
元璋大败陈友谅于此,因改大城港为大胜港,并置大胜关于此。
【大琉球】明代称今琉球群岛为大琉球,以别于小琉球(今台湾)。
**【大通河】**见“通惠河”。
**【大梁水】**又名东梁水,即今太子河。《汉书·地理志》:“大梁水西南至辽阳(今辽宁辽中东)入辽。”
**【大野泽】**古泽薮名。又名巨野泽。《书·禹贡》:“大野既潴,”《周礼·职方》兖州:“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 皆即此。故址在今山东巨野县北,古济水中流在此通过,向东又有水道和古泗水相接。东晋时桓温、刘裕曾加疏浚,以利航运。唐湖面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五代后南部涸为平地,北部成为梁山泊的一部分。
**【大庾岭】**五岭之一。古名塞上、台岭;相传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有大庾之名;又名东峤、梅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 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古岭道崎岖险峻,唐开元初张九龄另开新路通驿。五代后又荒废,宋嘉祐中江西提刑蔡挺与弟广东转运使蔡抗重加修筑, 遂成坦途。为花岗岩断块山地。东北-西南走向。海拔 1,000 米左右。
**【大清池】**古湖名。释文见“古代中西交通”类。
**【大清河】**一称上西河。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河北省中部。源出太行山和恒山南麓,由拒马河、唐河、潴龙河等水汇合而成,东流经大片洼淀地区,在天津市汇子牙河后入海河。长 448 公里。上游多支流,源短流急,汛期同时涨水,下游宣泄不畅,解放前水灾频繁。解放后在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整修河堤,下游开掘独流减河,排洪入海:以减免水患。
【大清渠】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开凿。在今宁夏汉、唐二渠之间。自宁朔(今银川市)汉渠口上游五里,引黄河水北流七十余里,至贺兰县界合唐来渠。两岸共有支渠十余道,溉田一千余顷。
**【大帽山】**在江西寻乌县南。地当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交界处。中有 老虎隘,鸟道纡回,林木深阻。明正德年间何积钦、嘉靖末年叶芳等领导农民起义于此。
**【大渡水】**古水名。(1)《汉书·地理志》以青衣水为大渡水。(2) 一作大度水。《水经·若水注》以旄牛檄外的鲜水为大度水。即今四川康定县西的坝拉河。西南流入雅砻江(古若水)。(3)隋、唐以后以沫水为大渡水, 即今大渡河。
**【大雁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城南大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公元 652 年),
玄类为贮藏印度取回的经像而建。塔高 5 层。武则天时重修,增高为 10 层,
后经兵火,只存 7 层,高 64 米。历代曾屡加修茸。塔的门楣有唐代线雕画, 门旁嵌有“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为西安市著名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雷戍】**镇戍名。东晋置,因戍东雷水得名。在今安徽望江县。当江防要地,为东晋、南朝军事重镇。义熙六年(公元 410 年)刘裕攻卢循,进军于此。
【大震关】北周天和元年(公元 566 年)置。在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东坡。相传汉武帝至此遇雷震,故名。唐大历初凤翔节度使李晟出大震关破吐蕃于临洮,即此。大中六年(公元 852 年)陇州防御使薛逵徙关于今陕甘界上,更名安戎。此后称大震为故关,安戎为新关。两关相去三十里。
**【大小榆谷】**古地区名。大榆谷、小榆谷的合称,一作二榆。在今青海
贵德东河曲一带。土地肥美,北阻大河为固,近得西海(今青海湖)鱼盐之利,宣畜牧,东汉时羌族居此,借以强大。章和元年(公元 87 年)迷唐率诸羌攻陇西塞,失利,引还大小榆谷,即此。
**【大斗拔谷】**一作“达斗拔谷”或“大斗谷”。即今甘肃民乐县东南甘、青两省交界处的扁都口隘路。自古为甘肃河西走廊通青海湟中的捷径。《通鉴》:隋大业五年(公元 609 年),炀帝自张掖(今甘肃张掖)东还,“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士卒冻死者太半,马驴什八九”。
【大相国寺】(相 xiàng)即“相国寺”。
**【大慈恩寺】**即“慈思寺”。
**【兀的河】**一作乌第河、乌达河,皆同音异译。源出外兴安岭,东流入鄂霍次克海。明于此置兀的河卫。1689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乌第河以南,外兴安岭以北地为待议地区。后被沙俄侵占。
**【万年】**古县名。汉高帝葬太上皇于栎阳北原,陵号“万年”,因分栎阳县境置万年县以为奉陵邑,与栎阳县(今陕西临潼北)同城而治。北周移治京都长安城(今西安市西北)中;隋改名大兴,仍与长安县同治都城(今西安市)中,辖都城东偏。唐复名万年,天宝、至德时曾改名咸宁,五代梁又曾改名大年,宋宣和七年(1125 年)改名樊川。
**【万全】**都司名。明宣德五年(1430 年)置。治所在宣府卫(今河北宣化)。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内、外长城间的赤城、怀来以西和宣化、阳原以北 地区。位于京师门户居庸关外,在开平、兴和等卫所徒废后,地位特别重要, 分屯置军:倍于他镇。清初废。
**【万州】**州名。(1)南朝梁大同二年(公元 536 年)置。以州界内有耕地万余顷得名。治所在石城(今四川达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县附近。西魏废帝二年(553 年)改通州。(2)唐贞观八年(634 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万县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万县、梁平等县地。宋以后缩小。元至元二十年(1283 年)废南浦入州。明洪武六年(1373 年)降为县。(3)明洪武元年(1368 年)改万安军置。治所在万安(今万宁)。辖境相当今广东万宁、陵水二县地。清不辖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改为县。
**【万安】**州、军名。唐龙朔二年(公元 662 年)置州。治所在万安(今
万宁北,宋移今县),开元九年(公元 721 年)迁治陵水(今陵水县东北)。
贞元元年(公元 785 年)迁还万安。辖境相当今广东万宁、陵水二县地。宋熙宁七年(1074 年)改为军。明洪武初改为万州。
【万仞关】腾越*八关之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猛弄山上。
**【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市南,跨锦江上。三国时蜀费祎出使吴,诸葛亮于此设宴送别,祎称“万里之行始于此”,因以名桥。唐杜甫草堂在此桥之西,故杜诗有“万里桥西一草堂”句。
**【万里长沙】**古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的名称。见 明黄衷《海语》等。
**【万里长城】**见“长城”。
**【万里石塘】**一作万里石床。古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的名称。见宋赵汝适《诸著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等。
**【弋阳】**①郡名。三国魏分汝南、江夏两郡置。治所在弋阳(今河南潢
川西)。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灌河以西及湖北东北角。西晋后屡有伸缩。北魏只辖今潢川一带,北齐移治定城(今潢川)。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光州为弋阳郡。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潢川西。三国魏以后为弋阳郡治所。北魏分置南、北两弋阳县,北齐时合并,改名定城。
**【寸金淀】**在今河南开封市北,为黄河泛溢时汇积。宋端平元年(1234 年),赵葵入汴京,蒙古军曾决此淀以灌宋军。
**【上元】**旧县名。唐上元二年(公元 761 年)改江宁县置。治所在今南
京市。光启三年(公元 887 年)置升(昇)州于此。五代吴又分上元地置江宁县。自此下迄明清,上元、江宁二县同城而治,历为升州、金陵府、江宁府、建康府、集庆路、应天府洽所。1912 年并入江宁县。
**【上关】**即“龙首关”。
**【上阳】**①古都邑名。春秋虢国都城。在今河南陕县李家窑村。《左传》僖公五年(公元前 655 年):八月,“晋侯围上阳”;十二月,“晋灭虢”。
②宫名。见“上阳宫”。
**【上谷】**郡名。(1)战国燕置。秦代治所在沮阳(今怀来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及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地。北魏废。(2)隋大业初改易州置。治所在易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今河北拒马河以南、以西,满城、容城以北,府河上游以东地。唐初复为易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为上谷郡。隋大业十一年(公元 615 年) 王须拔、魏刀儿等农民军起义于此。
**【上邽】**古县名。本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市。公元前 688 年秦武公取其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北魏时因避道武帝珪讳,改名上封;隋大业初复名上邽。处渭水上游,又当陇山外围,汉唐之间为秦陇地区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晋以后常为秦州治所。唐代安史乱后地属吐蕃,大中时收复,改为镇。
**【上京】**①古都名。(1)渤海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故址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2)契丹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3)金初沿袭辽制,仍称临潢府为上京, 天眷元年(1138 年)改为北京,以京师会宁府为上京,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正隆二年(1157 年)削除上京称号,大定十三年(1173 年)复称上京。②辽五京道之一。契丹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置,治所在临潢府(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东部、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和苏联西伯利亚南部。金初改为路,辖境缩小。天眷元年(1138 年)改名北京路。③路名。金天眷元年(1138 年)置,治所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正隆二年(1157 年)改会宁府路;大定十三年(1173 年)复旧。蒙古废。
**【上洛】**郡名。西晋泰始二年(公元 266 年)分京兆郡置。治所在上洛
(今陕西商县)。辖境相当今陕西丹江上游、河南熊耳山西北洛河上游地区。其后辖境缩小。隋开皇三年(583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商州为上洛郡。
**【上郡】**郡名。战国魏文侯置。秦代洽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汉辖境约当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乌审旗等地。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废。
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分别改鄜城郡、绥州为上郡。位于北方边区, 秦始皇时蒙恬统兵三十万屯此以御匈奴。东汉初铜马等农民军在此立孙登为帝。
**【上都】**①古都名。(1)唐时称长安为上都。《旧唐书·吐蕃传》: 广德元年(公元 763 年)十二月,“乘舆还上都”。又《回绝传》:“今知天可汗(按:指唐代宗)见在上都。”(2)蒙古宪宗六年(1256 年)忽必烈营建城郭宫室于滦水北。中统元年(1260 年)即帝位于此,称开平府。四年加号上都。自后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上都规模大于成吉思汗时期的和林,而小于大都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②路名。蒙古中统四年(1263 年)置上都路于开平府,至元五年(1268 年) 省府入路。治所在*开平,辖境东至河北承德市、滦河,西至山西广灵、灵丘, 南至河北涞源、长城,北至内蒙古多伦、正蓝旗一带。明初改设开平卫。
**【上党】**①郡名。战国韩置,其后入赵、入秦后仍置。治所在壶关(今长治市北),西汉移治长子(今长子西)。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 沁水流域以东地。东汉末移治壶关。其后屡有迁移,辖境渐小,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潞州为上党郡。②古县名。隋开皇时置。治所在 今山西长治市。明洪武二年(1369 年)废入潞州。历为上党郡、潞州、隆德府治所。
**【上海】**道名。(1)苏松太道的通称。(2)1914 年 1 月置,驻上海。辖上海等五县。不久仍辖前苏松太道区域。6 月改为沪海道。
**【上庸】**①古县名。本庸国,春秋楚置县。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隋开皇初移治武陵故城(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宋开宝中并入竹山县。魏晋南朝,曾为上庸郡治所。②郡名。东汉建安中分汉中郡置。治所在上庸(今 竹山县西南)。西晋辖境相当今湖北竹山、竹溪及陕西平利县地。南朝梁废。
**【上蔡】**①古邑名。在今河南上蔡西南。本蔡邑,周武王封弟叔度于此。其后蔡平侯自此迁新蔡,蔡昭侯又自新蔡迁州来,改州来为下蔡,因称此为上蔡。②郡名。战国韩厘王置,因治上蔡得名。辖境约当今河南上蔡一带。
③县名。战国韩置。治所在今县西南。南朝宋移治悬瓠城,故址在今河南汝南。隋大业初改名汝阳,后又置上蔡县于今治。在河南省中部。洪河斜贯境 内。
【上阳宫】唐宫名。在唐洛阳皇城西南禁苑内。故址在今洛阳城西约二公里洛水北岸,唐高宗时建。武则天常居于此,兴修更广。玄宗时,宫人被谪常置此宫。故白居易有《上阳人》乐府,描述上阳宫中白发宫女的凄凉情况。
**【上林苑】**古宫苑名。(1)秦都咸阳时置,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 212 年)营建朝宫于苑中,*阿房宫即其前殿。汉初荒废,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 年),许民入苑开垦。武帝时,又收为宫苑,周围至二百多里,苑内放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并建离官、观、馆数十处,司马相如《上林赋》极言其侈。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2)东汉置。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西。《后汉书·明帝纪》:永平十五年(公元 72年),“车骑校猎上林苑”,即此。
**【口北】**①地区名,又名口外。泛指长城以北。因长城关隘多称口,如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杀虎口等,故名。②道名。清康熙三年(1664 年) 改怀隆道置。驻宣府镇城(今河北宣化),辖境同宣府镇(后改设宣化府及
张家口、独石口、多伦诺尔三厅)。民国初年专辖外长城以南旧宣化府境。1928 年废。
**【口外】**即“口北”。
【口北三厅】清雍正中先后置张家口、多伦诺尔、独石口三厅,隶口北道,合称口北三厅。黄可润著有《口北三厅志》。
**【山丹】**州、卫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 年)升山丹县置州(今甘肃山丹)。明洪武初废。二十三年(1390 年)改置山丹卫。清雍正二年(1724 年)改为县。
【山左】山东省旧时的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左(东)得名。
【山右】山西省旧时的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右(西)得名。
**【山东】**古地区名、路名。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与当时所谓关东含义相同。一般专指黄河流域: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领土。春秋时晋国、建都平城时代的北魏、五代时晋国,以地居太行山西,故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金改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此后山东就成为政区名。东路洽所在益都府(今山东益都),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山以北,沾化、商河、禹城、长清以东,又沂河流域以东, 和江苏新沂、清江市以东、淮河以北地。西路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东平), 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山及高唐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菏泽以东,成武、金乡以北和江苏邳县、泗阳以西,旧黄河以北地。元时皆废。
**【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遁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 与当时所谓关中含义相同。《史记·太史公自序》:“萧何填抚山西。”其后则通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隋末李渊为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明置山西行中书省,山西就成为政区名。
**【山后(後)】**古地区名。五代刘仁恭据卢龙,在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置山后八军以防御契丹。至石敬瑭割燕云(雲)十六州时, 才有山后四州的名目。北宋末年所称山后,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后、代北失地的全部。当时曾预将山后一府(云[雲]中)八州(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之地置云(雲)中府路,相当今山西、河北两省内外长 城之间地区。
**【山阳】**①郡、国名。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兀前 144 年)分粱国置山阳国,建元间改为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独山湖以西,郓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兼有湖东的邹县、兖州的一部。晋泰始初改为高平国。西汉在此置铁官;公元前 14 年铁官徒苏令等起义于此。②郡名。晋义熙中分广陵郡置。治所在山阳(今江苏淮安)。辖境相当今江苏清江市、淮安、宝应、建湖、盐城等县地。隋开皇初废。③古县名。战国魏邑,汉置县,以在太行山之阳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北齐废。曹丕即魏帝位,以汉献帝为山阳公,即此。④旧县名。晋义熙中置,为山阳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淮安。隋至宋为楚州治,元明清为淮安路、淮安府治。1914 年改名淮安。
**【山阴】**旧县名。秦置。因在会稽山之阴(北)得名。治所即今浙江绍兴。隋改名会稽。唐又分会稽置山阴,与会稽同城而治,此后历为越州、会稽郡、绍兴府、绍兴路治所。1912 年两县合并,改名绍兴。
**【山南】**道名。唐贞观十道之一。辖境相当今四川嘉陵江流域以东,陕 西秦岭、甘肃❖冢山以南,河南伏牛山西南,湖北涢水以西,自四川重庆市
至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开元时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东道治所在襄州(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今四川涪陵、万县、陕西洋县一线以东;西道治所在梁州(后改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辖境相当东道以西地。
**【山前】**古地区名。从五代至宋金,习惯上将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军都山、燕山迤南地区,统称为山前。初无确定的地域,至石敬瑭割燕云(雲)十六州时,才有山前八州的名目。北宋未年所称山前,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南失地全部,当时曾预将山前一府(燕山)九州(涿、檀、蓟、顺、易、平、营、经、景)之地置燕山府路,相当今河北省大清河以北、内长城以南地区。
**【山都】**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湖北襄阳西北。北周并入安养县。东汉建武中,岑彭攻秦丰于邓县,夜勒兵马,诈称明旦西击山都,即此。
**【山口镇】**在安徽怀宁东北,因地当皖水入长江之口,又名皖口镇。元末陈友谅追胡伯颜至山口镇:即此。
**【山阳渎】**古运河名。隋开皇七年(公元 587 年)为沟通江、淮漕运而开凿,因北起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境得名。自今淮安东南流经射阳湖,南至江都东,西折经扬州市南入长江。一说即大业元年(公元 605 年)所开邗沟。
**【山东运河】**见“会通河”。
**【千亩】**古邑名。在今山西介休南。《史记·晋世家》:晋穆侯“伐千亩”;《周本纪》:周宣王“战千亩”,均即此。
【千乘】(—shèng)①古邑名。春秋齐地,因齐景公有马千驷,猎于境内的青田而得名。在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跨古漯水两岸,分南北两城。晋废。南朝宋复置, 治所移至今广饶北。金改名乐安。《后汉书·王景传》永平十二年(公元 69 年)王景治河,“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即此。③郡名。西汉置。治所在千乘(今高青县高苑镇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滨县等地。东汉改为乐安国。
**【千佛山】**一称历山。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主要由石灰岩组成。相传舜曾耕田于此,故又称舜耕山。岩壁多北魏及隋时石刻佛像。有龙泉洞、观音堂等名胜古迹。
**【千里长沙】**古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的名称。见宋赵汝适《诸蕃志》等。
**【千里石塘】**古籍中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的名称。见明顾玠《海槎余录》等。
**【川边】**旧特别区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设川、滇边务大臣, 统辖四川打箭炉厅(今康定)及所属各土司和西藏的康部。1912 年改为川边经略使,1914 年,以其地为川边特别区,因在四川的西边故名。治康定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及西藏昌都地区。1939 年并入西康省。
**【川州】**州名。辽应历元年(公元 951 年)改白川州为川州。治所在咸康(今朝阳东北)。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义县北部地。金大定中并入懿州;承安中复置,移治宜民(今辽宁北票东北)。泰和中并入义州及兴中府。元复置,明初废。
**【夕阳亭】**故址在今洛阳市西。汉晋时为饯别之所。东汉延光三年(公元 124 年),杨震至雒阳城西夕阳亭;西晋泰始七年(公元 271 年),贾充
出镇关中,公卿饯送于夕阳亭,均即此。唐改名河亭。
**【丸都城】**古城名。故址在今吉林集安西北。公元 209 年高句丽自国内城移都于此,427 年迁都平壤。
**【广州】**①古县名。汉置,因城中有长河得名。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 广川镇。北齐天保七年(公元 556 年)废入枣强。②郡、国名。(1)汉景帝
前二年(公元前 155 年)改信都国置国,治所在信都(今河北冀县)。辖境相当今河北武邑、景县以南,南宫、故城以北,滏阳河西岸以东,和山东德州市地。不久改为信都郡,旋复为广川国,甘露四年(公元前 50 年)改信都
国。东汉永初元年(公元 107 年)又分置广川国,治所在广川(今景县西南
广川镇),建光元年(公元 121 年)废。(2)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分清河郡置郡,治所在枣强(今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枣强、故城县地。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 487 年)废。
**【广平】**①郡、国名。汉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 149 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鸡泽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征(延)和时改置平干国,五凤时改为广平国,东汉废入巨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辖境扩大。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洺州为广平郡。②路、府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 年)改洺磁路置路。治所在永年(今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鸡泽、永年、磁县、邯郸、曲周、武安、成安、肥乡、广平等县地。明改为府,1913 年废。
**【广东】**路名。即广南东路。见“广南”。
**【广汉】**①古县名。汉高帝置。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南。南朝齐改名小汉。
②郡名。(1)汉高帝六年(公元前 201 年)分巴、蜀二郡置。治所在乘乡(一作“绳乡”,今四川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西汉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以南,四川旺苍、剑阁、蓬溪以西,潼南、遂宁、新都以北,什邡、北川以东地区。其后渐小。隋开皇初废。(2)东汉永初三年(公元 109 年)改广汉北部都尉置广汉属国都尉。治所在阴平道(今甘肃文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川甘两省交界的白水江流域及四川涪江上游地区。三国魏改阴平郡。
**【广宁】**①府、路、卫名。金天辅七年(1123 年)升显州置府。治所在山东县(后改广宁县,今辽宁北镇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西,阜新市、彰武以南和医巫闾山以东地区。元初改广宁府路。明初改置广宁卫。明九边之一的辽东镇即设于此。清初废。康熙三年(1664 年)复置广宁府,次年废。
②旧县名。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 年)改山东县置,元初废。清康熙三年(1664 年)复置。1914 年改名北镇。
**【广西】**①路名。即广南西路。见“广南”。②路、府、州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置广西路。治所在今泸西。辖境相当今云南泸西、师宗、丘北、弥勒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改为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改为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县。
**【广州】**州、路、府名。三国吴永安七年(公元 264 年)分交州置州。治所在番禹(今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区除广东廉江以西、海南岛、广西桂江中上游、容县、北流以南、宜山以西北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南朝以后渐小。元改为路,明改为府。清辖境东至今龙门、增城、东莞、深圳,北至清远,西至新会、台山,南至海。1911 年废。唐以后置市舶司及海关于此,为外商海舶凑集之地。又历为岭南道、广南东路、广东省治所。公
元 879 年黄巢起义军攻克此地,五代时南汉定都于此;1841 年英军侵略广州, 府城人民即组织平英团,起而武装反抗;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运动,曾多次起义于此。
**【广阳】**郡、国名。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 226 年)灭燕后置郡,汉初改置燕国。元凤初复为广阳郡。本始初改为国。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大兴县及河北固安县地。东汉初废入上谷郡。永元中复置郡。三国魏太和六年(公元 232 年)改燕国。为河北经济发达的地区。东汉末黄巾起义,此地农民即攻杀郡太守,起而响应。
【广阿】(—ē)①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河北隆尧东。东汉废。北魏太和中复置。隋仁寿元年(公元 601 年)改名象城。汉初为任敖侯邑。② 大陆泽的别名。大陆泽在《吕氏春秋·有始览》九薮中作巨(钜)鹿泽,高诱注作广阿泽。
**【广武】**①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 相距约二百步,中隔广武涧。楚、汉相争时,刘邦屯西城,项羽屯东城,互相对峙。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西代县西南。北魏移治今代县。隋开皇中避太子广讳,改名雁门。
**【广昌】**旧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涞源北。北魏废。北周大象二年(公元 580 年)复置,隋改名飞狐。明初复原名。1914 年改名涞源。
**【广宗】**古县名。东汉永元五年(公元 93 年)置。治所在今河北威县
东。隋仁寿元年(公元 601 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东汉末张角领导黄巾军在此击败卢植进攻。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
**【广南】**①路名。宋开宝中置岭南转运使,亦称广南路。端拱后分为东西两路;至道三年(公元 997 年)划分十五路,定称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东路治所在广州(今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贺江、罗定江、漠阳江以东地区。简称广东。元初废入江西行中书省。西路治所在桂州(今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全区及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简称广西。元初废入湖广行中书省。②府名。明洪武十七年(1384 年)以元广南西路宣抚司改置。治所在今广南。辖境相当今云南广南、富宁县地。1913 年废。
**【广衍】**古县名。西汉置,东汉末废。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瓦尔吐沟。
**【广信】**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隋开皇中改苍梧县。自汉至南朝,为苍梧郡治所。②府名。明初改信州路置。治所在上饶(今市)。辖境相当今江西贵溪县以东的信江流域地。1912 年废。
**【广陵】**①郡、国名。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 120 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今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射阳湖西南、 仪征以东地区。东汉建武中改为郡。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三国魏移治淮阴(今清江市)。东晋后还治广陵,辖境渐小。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扬州为广陵郡。东晋、南朝时称为大镇。《南齐书·州郡志》: “晋末以广陵控接三齐,故青、兖同镇。”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杨州市西北。隋开皇中改名邗江,大业中改名江阳,五代南唐复名广陵,治所在 今扬州市。宋熙宁五年(1072 年)并入江都。自古为东南都会,西汉为荆、吴、江都、广陵等国治所;东汉、东晋、南朝为广陵郡治所;南朝又为南兖州治所。
**【广德】**军、路、州名。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 年)分宣州置军。治所在广德(今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郎溪县地。元升为路,明初改广兴府,洪武四年(1371 年)改为广德直隶州。1912 年废,改本州为县。地当江、皖、浙交通冲要,为杭州西北重镇。金兀术,元阿剌罕进攻临安,均取道于此。
【广平淀】辽四*捺钵之一,位于辽永州境内。在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余里,地多沙碛,饶榆柳,冬季气候较暖,辽主常驻此与大臣会议国事和接见各国使臣。
【广源州】唐置,属邕管经略使。五代时属交趾(一作阯)。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十一世纪中叶当地首领侬全福(一说作存福,《宋史》作全福)、智高父子先后起兵,建立以长生、大历、南天为称号的割据政权。宋平智高后还属交趾。
**【广固城】**古城名。故址在今山东益都西北。十六国时汉青州刺史曹嶷筑城于尧山南,因有大涧甚广,易于防守,故名。为青州治所。南燕慕容德建都于此。东晋义熙五年(公元 409 年)刘裕克广固,城毁。
**【广成关】**故址在今河南临汝西。东汉中平元年(公元 184 年),为镇压黄巾起人置*八关,此为其中之一。
**【广济河】**即“五丈河”。
**【广济渠】**①唐改隋*通济渠为广济渠。②元中统二年(1261 年)开浚的灌溉渠。起自今河南太行山麓沁口古迹,筑堰遏沁水入渠东流循古朱沟、沙沟等水入黄河,溉济源、河内(今沁阳)、河阳(今孟县)、温、武陟五县民田三千余顷。后二十余年淤废,天历中修复。今济源、沁阳、温县境内犹有广济河,是其遗迹。③明景泰五年(1454 年)左佥都御史徐有贞主持所开浚用以疏导黄河决流的渠道,在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沁水运河之间。先是正统末黄河决流冲毁山东寿张县东沙湾运河堤,漕运阻绝,屡塞复决。至是有贞开渠西接黄河、沁水,东抵张秋(沙湾北十二里),使决流不复东冲沙湾,改自张秋北出济运。逾年功成,沙湾遂塞,漕运复通。弘治后全河南趋入淮,渠道堙废。
**【广通渠】**古运河名。隋开皇四年(公元 584 年)因渭水流浅沙深,漕运不便,命宇文恺率水工开凿。起自大兴城(今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东绝灞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东至潼关达于黄河。因渠经渭口广通仓下,故名; 时人仍习称为漕渠,又以渠下人民颇受其惠,亦称富民渠。仁寿四年(公元604 年)又改名永通渠。不久淤废,唐天宝初韦坚征集民工,复加浚治。见“漕渠”。
**【义宁】**①州名。清嘉庆六年(1801 年)改宁州置。治所在今江西修水, 辖今修水县地。1912 年改为县,1914 年改名修水。②旧县名。五代晋天福八年(公元 943 年)改义宁镇置,治所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1951 年并入临桂、灵川两县。
**【义兴】**①郡名。晋永嘉四年(公元 310 年)分吴兴、丹阳二郡置。治所在阳羡(今宜兴)。辖境相当今江苏宜兴、溧阳县地,隋开皇九年(589 年)废。②古县名。隋初改阳羡县置。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宋太平兴国初, 避太宗赵匡义讳,改名宜兴。
**【义州】**州、卫名。金天德三年(1151 年)改宜州置义州。治所在弘政
(今义县)。辖境相当令辽宁义县地。明洪武初废。二十年(1387 年)置义
州卫,清初废。雍正时夏置州,1913 年改为县。
**【义阳】**①郡、国名。三国魏文帝置郡。治所在安昌(今湖北枣阳东南), 不久废。西晋复置国,治所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其后屡有迁移,东晋末改为郡,移治平阳(今信阳市)。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罗山等市、县和桐柏县东部、湖北应山、大悟、随县等三县部分地区。南朝齐改名北义阳。梁复旧。北周改名宋安。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分别改义州、申州为义阳郡。地当南北交通要冲;有平靖、黄岘、武阳三关之险,为东晋、南朝北边要郡。南北朝历为司州、南司州治所。②古县名。(1)三国魏以平氏县义阳乡置。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北。晋废。南朝宋复置,隋废。(2)隋初改平阳县置。治所在令河南信阳市南。宋改名信阳。
【义昌】唐方镇名。见“横海”。
【义阳三关】南北朝时义阳郡(治今河南信阳)南平靖、黄岘、武阳三关的总称。在今豫鄂界上。三关与郡城势如首尾,为南北兵争要地。《南齐书·州郡志》:义阳“有三关之隘”。
**【尸乡】**一作尸氏,即西亳。在今河南偃师西。《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公元前 516 年):“刘人败王城之师於尸氏。”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召齐王田横至洛阳,田横行至尸乡自刭,皆即此。
**【卫】**①古国名。始封之君为周武王弟康叔。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 武庚的反叛后,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他,成为当时大国。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公元前 660 年被翟击败,靠齐的帮助,迁到楚丘
(今河南滑县),从此成为小国。后又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公元前 254 年为魏所灭,后来在秦的支持下复国,迁到野王(令河南沁阳),作为秦的附庸。公元前 209 年为秦所灭。②旧时西藏四部之一。在诸藏之中,故一名中藏;又与康合称前藏。东邻康(一作喀木)境,西接藏界,约当今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西部、那曲地区中部和山南地区。
**【卫州】**州名。北周宣政元年(公元 578 年)置。治所在朝歌(隋改卫县,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初移治汲县(今县)。唐辖境相当今河南新多市、 汲县、辉县、浚县及淇县等地。金大定间曾移治共城(今辉县),贞祐间移治胙城(今延津北),蒙古时复旧。中统元年(1260 年)升为卫辉路。
**【卫辉】**路、府名。元中统元年(1260 年)升卫州置路,治所在汲县(今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市、汲县、获嘉、辉县及延津县北部等地。至元以后并辖今淇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 年)改为府,清辖境渐扩大至今封丘、滑县、浚县、兰考北部一带。1913 年废。
【卫藏】(—zàng)地区名。旧时西藏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和康(一作喀木)四部,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 乌思藏,清译为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四部。
【飞狐】“飞”一作“蜚”。①要隘名。在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迤逦蜿蜓,百有余里,古代为河北平原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楚汉之际,郦食其请刘邦“距飞狐之口”,即此。②古道路名。(1)
《后汉书·王霸传》:建武十三年,“诏霸将弛刑徒六千人与杜茂治飞狐道, 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按飞狐口在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南,自代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不经飞狐口而称为飞狐道,当由于自河北平原北趋边郡,此道实为飞狐口谷道的延伸之故。(2)唐时称北魏所凿*灵丘道为飞狐道。此道不经飞狐口,当以道出飞狐县南境而得名。建中四
年(公元 783 年)李晟引兵自定州出飞狐道,昼夜兼行,至代州,即此。③ 古县名。隋改广昌县置。因县北飞狐口得名。治所即今河北涞源县治。明洪武初复改名广昌。
【小沛】汉沛县的别称。秦置沛县(今属江苏),汉高祖刘邦是本县人。两汉时为沛郡或沛国的属县,郡、国的守、相治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 因称沛县为小沛。东汉兴平元年(公元 194 年),曹操攻陶谦,刘备援谦, 屯兵小沛,即此。
**【小其】**古地名。在今江苏句客县东南。三国吴孙权在此凿运河(后名破冈渎)以通漕运。《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赤乌八年(公元 245 年), “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今丹阳县西南),通会市,作邸阁”。
**【小黄】**①古邑名。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战国魏邑。《国策·秦策》:黄歇说秦昭王曰,“以临仁、平兵、小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矣”。
②古县名。或称下黄,因黄水得名。汉置。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北齐废入陈留。唐初夏置。移治今开封县西南,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废入浚仪。
【小榖】春秋时,曾为齐国管仲采邑。《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 年):“城小榖,为管仲也。”一说小榖非榖,乃鲁地,在今山东曲阜西北。
**【小平津】**古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北,为古代黄河重要渡口。东汉中平元年(公元 184 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在津上置关戍守,为八关之一。
**【小辽水】**古水名。或作小辽河,即今辽宁浑河。
**【小金川】**①在四川省西部。源出邛崃山,西流到丹巴附近入大金川。下流称大渡河。②土司名。明属金川寺演化禅师,清顺治七年(1650 年)内附授职。治所在今四川小金。辖境相当今小金川流域。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改流,置美诺直隶厅,四十八年(1783 年)改为懋功屯务厅。参见“金川②”。
**【小黄河】**①元明时俗呼卢沟河为小黄河,即今永定河。②元末贾鲁治河,导黄河自黄陵冈东出徐州。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年)河决河南原阳西黑洋山,自后黄河主流改行他道,贾鲁所浚故道虽未断流,但水脉微细,时称*贾鲁河,俗称小黄河。嘉靖后淤废。
【小琉球】明代称今台湾岛为小琉球,以别于大琉球(今琉球群岛), 清初仍有人使用此名。
**【小雁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城南大荐福寺内。建于唐景龙元年至三年(公元 707—709 年)。塔高 15 层,约 45.8 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年),
受地震影响,塔身中部纵裂,上 2 层震塌,现存 13 层。1965 年重新加以整修,为西安市著名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头】**①古城名。又名马头戍。(1)故址在今湖北公安北,与长江中的江津戌相对,为江防要地。东晋末,桓振挟安帝屯江津戍,刘毅率诸军追击至此。(2)东晋成帝时,侨置当涂县于江南,废古县为马头城。故址即今安徽怀远南淮河南岸的马头城。当淮河津渡要冲,为东晋、南北朝淮南军事要地。曾先后为马头郡及荆山郡治所;东晋时又曾为豫州治所。(3)故址在今安徽寿县西北,为南北朝时淮水南岸戍守要地。梁太清二年(公元 548
年),侯景反于寿阳,西攻马头,即此。②古县名。北齐在废当涂县马头城置,为荆山郡治所。隋开皇初改名涂山。③郡名。(1)东晋安帝置,因山形立名。治所在马头城。辖境约当今安徽怀远及蚌埠市西部地区。北齐改名荆山。(2)东魏天平中置。治所在建平城(今夏邑西南马头寺)。辖境约当今 河南永城、夏邑、柘城和睢县东部地区。北齐废。
**【马邑】**①古县名。(1)秦置。治所在今山西朔县。西晋永嘉中废。西汉初为韩王信都,既而为匈奴所攻取。后还属汉。元光二年(公元前 133 年)汉伏兵马邑旁,欲诱致匈奴邀击之,单于既入塞,谋泄,引兵还。史称“马邑之谋”。(2)唐开元五年(公元 717 年)置。治所在大同军城(今朔县东北)。金贞祐二年(1214 年)升为固州,元复旧。清嘉庆元年(1796 年)废入朔州。唐建中时,曾为朔州治所。②郡名。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朔州置。治所在善阳(今朔县)。辖境约当今山西宁武县和恒山以北: 黑驼山、洪涛山、左云县以东地区。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复改朔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朔州为马邑郡。隋末,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割据于此。
**【马服】**山名。一名紫山。在河北邯郸市西北。战国属赵,因赵奢葬此而得名。一说赵封赵奢为马服君,因此山为山号。
**【马城】**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怀安西。为代郡东部都尉治所。东汉末废。
**【马陵】**古地名。春秋卫地。在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公元前 584 年晋景公与诸侯会盟于此。战国属齐。公元前 341 年齐将田忌用孙膑计,大破魏军于此,从此孙膑“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马湖】**①古县名。三国蜀汉置。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北,晋初废。②路、府名。元初置路,治所在今云南绥江县西北金沙江南岸;大德九年(1305 年) 移治今四川屏山县治。明改为府。辖境约当今雷波以下屏山以上金沙江两岸地。清雍正五年(1727 年)废。③湖名。在四川雷波东北大凉山中,唐宋时有“马湖蛮”屯居。④江名。即金沙江下游自四川雷波至宜宾市一段,因流经古马湖县境得名。
**【马阁山】**在四川平武东北。山高道险,三国魏将邓艾攻蜀,至此路不 得通,乃凿山作栈道,始通江油(今四川平武东南)。因当时悬东束马,造桥作阁,故名。
**【马嵬坡】**在陕西兴平西。相传晋人马嵬在此筑城,故名。唐安史之乱, 玄宗从长安西奔成都,缢死杨贵妃于此。
【马訾水】(訾 zǐ)即鸭绿江。《汉书·地理志》:“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今浑江),西南至西安平(今辽宁宽甸西南)入海。”
**【马鬢山】**即“磨旗山”。
**【马兰峪关】**古关名。简称马兰关。在今河北遵化西北。关外有牵马岭, 与此相犄角。由此而东,经三十一关口而至大喜峰口。明正德以后,朵颜、俺答均曾攻此。清为东陵所在,特设总兵官驻守。
**【子午道】**古道路名。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古人以“子”为“北”、“午”为“南”,故名。西汉元始五年(公元 5 年)王莽通子午道,从杜陵
(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直绝南山(今秦岭)至汉中。南口在今安康县境。三国时为魏、蜀交争的要道。南朝梁另开新路,略向西移,自今西安市而南至
宁陕县。唐天宝间剑南涪州贡生荔枝,即由此道以达长安。
**【元江】**路、府、州名。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 年)置路。治所在今云南元江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改为府。辖境相当今云南元江、墨江两县。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改为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县。
**【元和】**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 年)分长洲县置。与吴县、长洲同治苏州府城(今江苏苏州市)内,辖府治东南偏。1912 年并入吴县。
**【元城】**旧县名。汉置。战国时为魏公子元食邑得名。治所在今河北大 名东,其后屡有迁移。北齐废,隋开皇中复置。唐初曾并入贵乡县,开元中移治今大名东,与贵乡(五代汉改大名)同城而治。五代唐曾改名兴唐,元初又曾并入大名县,后均夏旧。明初移治今大名。1913 年并入大名县。三国魏及晋为阳平郡治所,唐与贵乡县并为魏州治所,宋以后历与大名同为大名府、大名路治所。
**【云(雲)中】**①郡名。(1)战国赵武灵王置。秦代治所在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西汉辖境缩小,东汉末废。(2)唐天玉元年( 公元 742 年)改云(雲)州置。治所在云中(今山西大同市)。辖境同
云州。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夏改云州。②古县名。(1)秦置。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东汉末移治今山西原平县西南,北魏废。(2)唐开元十八年(公元 730 年)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蒙古至元二年(1265 年)废入大同县。③府名。宋宣和四年(1122 年)改辽大同府预置。治所在今大同市,为云中府路治所。是宋、金联合攻辽盟约中预定归还宋人之地。其后金人失约,地遂入金,仍改名大同。
**【云(雲)内】**州名。辽清宁初升代北、云、塑招讨司置。治所在柔服
(今土默特左旗西北)。辖境的相当今内蒙古固阳县、土默特右旗及土默特左旗一带。元不辖县,明洪武五年(1372 年)废。1123 年,辽天祚帝被金败于白水泺(今内蒙古察哈永右翼后旗奈北),遁入云内州,即此。
**【云(雲)州】**州名。(1)北魏永熙中改朔州置。治所约在今山西祁县西,北齐废。(2)唐贞观十四年(公元 640 年)置。治所在定襄(后改名云中,在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长城以南,桑干河以北地。天宝、至德间曾改为云中郡。辽重熙十三年(1044 年)升为大同府,建西京。(3) 元中统四年(1263 年)升望云(雲)县置。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辖境相当今赤城县。明初废。(4)明方氏二十六年(1598 年)改大侯土州置。治所在大侯城(今云南云县南)。不久移治大栗树(今云县)。1913 年改为云(雲)县。
**【云(雲)阳】**古县名。(1)秦置。治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 212 年)筑*直道,从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至此,
以加强关中与河套地区联系,并移民五万家于此。西汉太始元年(公元前 96 年)又汪各地豪强于此。三国魏改置护军。(2)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 年)置。治所在今泾阳县西北。元至元初废入泾阳。
**【云(雲)杜】**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北京山县。西魏废。王莽地皇二年(公元 21 年)绿林起义军大破王莽荆州兵于此。
【云(雲)间】江苏旧松江府的别称。因西晋文学家陆云(雲)字士龙, 家在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
**【云(雲)南】**①旧县名、州名。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祥云东南云南
驿。南朝梁大宝后废。南诏及大理时改置云南州,元初降为县。明初移治今祥云,1929 年改名祥云。②郡名。三国蜀汉建兴三年(公元 225 年)分建宁、永昌、越巂三郡置。治所在云南(今祥云东南云南驿)。辖境相当今云南大理和姚安、牟定、大姚、丽江、宁蒗、永胜等县地。南朝梁大宝后废。③府 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改中庆路置。治所在昆明(今市)。辖境相当今云南禄丰、易门、晋宁、宜良、嵩明等县间地。1913 年废。明、清为云南省会所在。
**【云(雲)梦】**①古泽薮名。《国语》、《左传》或单称“云”,或单称“梦”。《楚辞》或称“梦”,或称“云梦”。《国策》、《周礼·职方》、
《尔雅·释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皆作“云梦”。《书·禹贡》一本作“云梦土作乂”,一本作“云土梦作乂”。后世说法不一:一说本二泽,一名“云”或“云土”,一名“梦”,以相近故合称“云梦”;一说本一泽,省文则单称“云”或“梦”,全称则为“云梦”:一说楚人名“泽” 为“梦”,“云梦”就是“云泽”;一说江北为“云”,江南为“梦”;一说江南江北随处都可以叫做“云”或“梦”。据《汉书·地理志》等汉、魏人记载,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今潜江县西南)南,范围并不很大。晋以后的经学家将古之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大,一般都把洞庭湖包括在内,与汉以前记载不符。②据今人考证,古籍中的“云梦”(或单称“云”或“梦”) 并不专指以“云梦”为名的泽薮,一般都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此区大致包括整个江汉平原及东、西、北三面一部分丘陵山峦,南则春秋时兼有郢都以南的江南地,战国时改为限于江北。在这个区域内,也不全属于“云梦”,错杂着许多已经开垦了的邑居聚落。
**【云(雲)梯关】**在今江苏滨海西南。明中叶以前为黄河海口所在,设关戍守。万历初潘季驯治河告成后,黄河所挟带泥沙全部由此输送出海,海岸迅速扩展,至 清康熙时海口已下移五十余里,下至 1855 年黄河改道由山东入海时,关址已距海一百四五十里。故自清中叶后,其地即已不再置戍守, 仅存云(雲)梯关之名。
【云(雲)中都护府】唐都护府名。龙朔三年(公元 663 年)置,治云(雲)中古城(即北魏云(雲)中郡治盛乐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统碛南突厥部落诸府州,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阴山河套一带。麟德元年(公元 664 年)改名单于都护府。
**【开元】**路名。金末蒲鲜万奴割据辽东时(1215—1233)置。治所在今黑龙江东宁县三岔口附近。1233 年蒙古灭万奴,移治建州故城北石墩寨(当在今牡丹江流域), 1235 年移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辖境西起今辽宁开原、吉林四平及松花江流域,北抵黑龙江口,南及今朝鲜东北部地区,东至于海。大德后,于黑龙江下游地区分置水达达路,辖境缩小。元至正二年
(1342 年)又移治咸平(今辽宁开原县城北)。明初废。
**【开平】**府、卫名。蒙古中统元年(1260 年)定都于此,置府。治所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辖境相当今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一带。四年,加号上都。至元四年(1267 年)迁都中都(今北京市),次年, 升开平府为上都路。明初改置开平卫,宣德五年(1430 年)移治独石堡(今河北独石口),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年)并入赤城县。
**【开州】**州名。(1)唐武德元年(618 年)改万州置。治所在盛山(后改名开江。今开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开县地。明洪武六年(1373 年)降为
县。(2)辽开泰中改开封府置。治所在开远(今凤城),辖境相当今辽宁凤城以南至鸭绿江下游一带。金废。(3)金皇统四年(1144 年)改澶州置。治所在濮阳(今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濮阳、清丰、长垣、范县西北部地。明代略有缩减,清不辖县。1913 年改为县。
**【开封】**府名。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 907 年)升汴州置。治所在开封、浚仪(今开封市)。宋代辖境相当今河南原阳、鄢陵以东,延津、长垣以南, 兰考、民权以西,太康、扶沟以北地。元改南京路,又改汴梁路。明复为开封府。1913 年废。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皆建都于此,梁号东都,晋至宋号东京。金自宣宗后亦都于此,号南京。为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明、清时为河南省省会。
**【开泰】**旧县名。清雍正五年(1727 年)改五开卫置。治所在今贵州黎平,为黎平府治所。1912 年废。1914 年复置,移治锦屏乡(今贵州锦屏东南), 改名锦屏。
**【开原城】**在辽宁开原县北。本元开元路治开元城,明初废开元路,并改开元城为开原城,置三万卫、辽海卫、安乐州于此。永乐间设马市,同各族贸易。清康熙三年(1664 年)置县。
**【井陉关】**又名土门关。故址在今河北井陉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 乃井陉西出之口。《吕氏春秋·有始览》以此为九塞之一。公元前 229 年秦
王翦伐赵,出兵井陉;公元 396 年拓跋魏伐后燕,出井陉直趋中山,皆指此。是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的隘口,为“太行八陉”之一。
**【无终】**古县名。(1)秦置。治所在今天津蓟县。项羽封韩广为辽东 王,都无终,即此。隋大业初改名渔阳。(2)唐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分
渔阳县置。治所在今河北玉田。贞观初废,后复置。万岁通天二年(公元 697 年)改名玉田。
**【无盐】**古县名。战国齐邑,秦置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东,北齐废。曾为汉东平国和南朝宋东平郡治所。
**【无虑】**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辽宁北镇东南。因西有医无虑山(即医巫闾山)得名。晋废。
**【天水】**郡名。(1)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 年)置。治所在平襄
(今通渭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通渭、静宁、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 74 年)改为汉阳郡,并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三国魏仍改天水郡。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北魏辖境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 县地。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秦州为天水郡。(2)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 446 年)置。治所在水南(今甘肃礼县东)。西魏改为长道郡,隋开皇初废。
**【天临】**路名。元天历二年(1329 年)改潭州路置,治所在长沙、善化
(今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衡山以北的湘江流域,安化以东的资水流域
(沅江县除外)地区。至正二十四年(1364 年)朱元璋改为潭州府。
**【天津】**①卫名。明永乐二年(1404 年)筑城置戍,三年移天津卫及天津左卫、四年移天津右卫皆治此。故城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汊口附近。自迁都北京后,此地为京师东南转漕戍守重地。清顺治九年(1652 年)裁天津左卫、右卫并天津卫,清雍正三年(1725 年)改为直隶州。②州、府名。雍正三年改天津卫为直隶州,九年(1731 年)升为府。治所在天津(今
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及所辖静海县、河北青县、沧州、南皮以东诸县及山东宁津、庆云二县。1913 年废。位当海河水系交通总会,为南粮北运入京的咽喉和长芦盐的运销中心。1860 年以后沿海对外贸易发达,渐为华北最大商港。咸丰时曾置三口通商大臣于此;同治后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钦差大臣驻所。清末又为北方近代工业基地。
**【天雄】**唐方镇名。见“魏博”。
**【天门关】**故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山势险阻,旁有深沟。1041 年夏元昊攻宋麟、府两州,宋将高继宣率兵营陵井,抵天门关,即此。
【天马关】腾越*八关之一。故址在今云南瑞丽县西边界外,明、清时中缅旧界那仑寨之东四十里,汪公瓦、盏戛二寨之北三十里。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时,划属缅甸。
**【天井关】**又名太行关。在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因关南有天井泉三所得名。形势险峻,当太行南北要冲,历代为兵争要地。东汉初,冯异由河内北攻此关,进拔上党二城。五代汉初,以契丹北还,议取河南,苏逢吉请出天井关。宋靖康元年(1126 年)改称雄定关,元末亦名平阳关。
**【天津桥】**古浮桥名。故址在今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洛水上。隋大业元年(公元 605 年)始建,用铁锁连接大船,南北夹路对起四楼。隋未为李密烧毁,唐、宋屡次改建加固,金后废圮。
**【天德军】**古军镇名。本天安军(一作大安军)。唐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753—755)筑城于大同川西,约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五加河东岸。乾元后改名天德军,权置军马于西南三里永清栅(一作永济栅),移治所于西一百八十里*西受降城。元和时西受降城为河水冲毁,还治大同川西旧城。辽初废,不久夏置,移治永清栅,未年天祚帝为金所逼,亡走至此。金废。
【夫椒】(fú— )古山名。在令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一说即洞庭西山; 一说夫、椒为二山。《左侍》哀公元年(公元前 494 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
**【夫人城】**故址在今湖北襄阳西北。东晋太元初,前秦将苻丕围攻襄阳城,守将朱序之母韩氏自登城履行,以西北角城不固,率城中妇女在其内斜筑城二十余丈,故兵来攻,西北隅果溃。晋兵移守新城,苻丕乃退。当地人民为纪念她的功绩,称为夫人城。
**【王官】**古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闻喜南。《左侍》文公三年(公元前 610 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
**【王城】**古城名,(1)西周的东都,成王时周公所筑。公元前 770 年
平王东迁,定都于此。前 516 年敬王以王子朝之乱迁于*成周城。赧王时又还都于此。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西濒涧水;近年曾勘察出一座范围颇大的东周城垣,或即其遗址。战国时改建为河南城。(2)春秋时大荔戎筑以为都。故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久为黄河泛滥改道所淤没。《左侍》 僖公十五年(公元前 645 年):“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史泛·秦
本纪》:厉公十六年(前 461 年)“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皆此。
**【王险城】**公元前二世纪古朝鲜的都城。在今朝鲜平壤市。
【丰(豐)】(fēng)亦作酆。古都名。见“丰(豐)京”。
**【丰(豐)州】**州名。(1)隋开皇五年(公元 585 年)升永丰(豐) 镇置。治所在九原(今临河东)。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其迤北一带。唐未地入党项。(2)辽置。治所在天德(今呼和浩特市东白塔慎)。辖
境相当今内蒙古阴山以南的大黑河流域。明废。(3)宋开宝初置。庆历初地入西夏,不久收夏。嘉祐时复置,并移冶府州之萝泊川(今陕西府谷西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河套东南一部分和陕西府谷县以北。金废。
【丰(豐)京】“丰”亦作“酆”,与镐京同为西周国都。在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河以西。周文王伐崇侯虎后自岐迁此。《诗·大雅。文王有声》: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武王虽迁于镐,而丰宫不改,仍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灵台,唐初遗址尚存。
**【韦曲】**镇名。因唐诸韦居此得名。即今陕西长安县。前有潏水,风景清丽。与迤东五里的杜曲,唐时并称韦杜。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木邦】**土司名。一作“孟邦”、“孟都”。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置路。治所在今缅甸兴威。辖境相当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改为府,永乐二年(1404 年)改为军民宣慰使司;万历三十四年(1606 年)地入缅甸。清初曾再度内属,乾隆后又属缅甸。
**【木叶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是契丹族的先世居地。辽世山上建有始祖庙,每行军及春秋时,祭于此。
**【匹播城】**古城名,故址在今西藏穷结。一作跋布川。《新唐书·吐蕃传》:“其赞普居跋布川或逻娑川。”
**【五水】**古代对江汉汇合以东,长江北岸支流巴水、蕲水、希水(今作浠水)、西归水(今倒水)、赤亭水(今举水)的总称。东晋、南朝时因曾在西阳郡境内,故称“西阳五水”。“五水蛮”即因居于其旁而得名。
【五汶】山东泰安*汶水及其四条主要支流的合称。晋郭缘生《述征记》: “泰山郡水皆名曰汶。汶凡有五:北汶、嬴汶、牟汶、柴汶、浯汶,皆源别而流同。”《元和郡县志》沿用。据《水经注》,五汶应为经流及牟汶、北汶、石汶、柴汶:(1)经流上游流经古嬴县南,应即《述征记》、《元和志》 所谓嬴汶。(2)牟汶出莱羌县东古牟县南,西流至泰安东入汶。今图或以此为汶水正源。(3)北汶今名泮河。源出泰山西北谷,南流至泰安西南,古代折东至牟汶口南入汶,今改道南流入汶。(4)石汶一名环水,今名梳洗河。源出泰山南麓,南流折东入北汶。(5)柴汶一名淄水。上源即令新泰西北羊流河,西南流合今小汶河西径古柴县北,折西北至泰安南大汶口入汶。今小汶河上游乃古代洙水上游,本西南流入泗水,后世改道西流合柴汶,遂通你上下游为小汶。近世国籍或以泰山东南麓董家河为柴汶,或以汶水发流上游为柴汶,皆误。《述征记》、《元和志》所渭浯汶,即浯水,见《说文》。源出今莒县北,东流至高密西入潍河。既不在古泰山郡境内,亦非汶水支流,不应在“五汶”之列。
【五岳】“岳”一作“嶽”。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传说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多往祭祀。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尔雅·释山》有两种五岳说,后世对它有不同解释。据今人考证,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 旧传尧舜时即已有之,乃汉代经学家的附会。汉宣帝确定以今河南的嵩山为中岳,山东的泰山为东岳,安徽的天柱山为南岳,陕西的华山为西岳,河北的恒山(在曲阳西北)为北岳。其后又改今湖南的衡山为南岳,隋以后遂成定制。明代始以今山西浑源的恒山为北岳,清代移祀北岳于此。参见“恒山
①”。
**【五岭】**即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的总称。在湘、赣和粤、桂等省区边境。《史记·除馀传》:秦“南有五岭之戌”。一说有揭阳而无都庞,参见“揭阳岭”。
**【五京】**①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改西京京兆府为中京,凤翔府建号西京,成都府建号南京,合原有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共为五京。②渤海从大仁秀(818—830)后建有五京:上京龙泉府,中京昱德府,东京龙原
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渌府。③契丹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南京为东京辽阳府,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即 1012 年改府名为析津),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 年)增建中京大定府,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 年)又升云(雲)州为西京大同府,合称五京。④金自贞元元年(1153 年)定都中都大兴府后:除中都外又有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五京。
**【五都】**①战国齐置五都,性质略同于其他各国的郡。都没有选练的常备兵,齐宣王曾用五都之兵灭燕。五都可能是临菑、平陆、高唐。即墨和莒。
②西汉时首都长安以外的五个大都市,即雒阳、邯郸、临菑、宛、成都。王莽时设五均官于此。③ 三国魏都洛阳,黄初二年(公元 221 年)又以长安(西汉故都)、谯(皇室本贯)、许昌(汉献帝旧都)、邺(曹操时魏都)与洛阳合称五都。④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以京兆府为上都,河南府为东都,凤翔府为西都,江陵府为南都,太原府为北都,合称五都。
**【五原】**①郡名。汉元朔二年(公元前 127 年)置。治所在九原(今包头市西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后套以东、阴山以南、包头市以西和达拉特、准格尔等旗地。东汉初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此,未年废。隋大业初曾改丰州为五原郡。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东汉末废。
【五陵】西汉元帝以前,每筑一个皇帝陵墓,就要在陵侧置一个县,令县民供奉园陵,叫做陵县。其中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县,都在渭水北岸今咸阳市附近,合称五陵。《文选·班固<西都赋>》:“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刘良注:“宣帝杜陵、文帝霸陵在南, 高、惠、景、武、昭帝此五陵皆在北。”因地近都城长安,且迭次迁来很多富豪,风俗奢纵,故杜甫《秋兴》诗有“五陵裘马自轻肥”句。
**【五鹿】**①古地名。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大名东。相传周穆王东征,舍于五鹿,即此。春秋时属卫,后属晋。《左传》哀公元年(公元 前 494 年):“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亦即此。②古邑名。春秋卫地。今河南濮阳东北。晋公子重耳出奔过卫,卫文公不礼,出于五鹿,即此。一说在今河北大名东。
**【五湖】**①先秦古籍常提到吴越地区有五湖,六朝以来有多种解释:一说是太湖的别名;一说是太湖东岸的五个与太湖相通连的湖,实即五个湾; 一说指太湖附近的五个湖。按《周礼·职方》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浸五湖”,具区就是太湖,可见五湖不是太湖,也不能包括太湖在内。从《国语·越语》和《史记·河渠书》看来,五湖的原意当系泛指太湖流域一帝所有的湖泊。②五个太湖的总称。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具区、洮滆、彭蠡、青草、洞庭;一说是具区、洮、滆、彭蠡、青草;一说是彭蠡、洞庭、巢湖、震泽、鉴湖;一说是太湖、射阳、青草、丹阳、宫亭;一说是洞庭、震泽、青草、云梦、巴丘。近代一般以洞庭、鄱阳、太湖、巢湖、洪泽为五湖。
【五管】唐永徽后分岭南道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交州五都督府, 由广府都督统摄,总称“岭南五管”。其后都督称号屡变,广府为岭南节度使,桂、容、邕三府或为经略使,或为视察使,又改交府为安南都护府,咸通后又分置岭南东(广)、西(邕)、静海三节度,但“五管”之名不废。
**【五丈河】**古河名。河广五丈,起自今河南开封市即北宋东京城,东经今兰考、山东定陶,至巨野西北注梁山泊,下接济水。定陶附近一段本系菏水的西段,其余部分本系南济水的中下游。五代周显德中始于京城西疏汴水
入五丈河,以通京师东北漕运。宋建隆初又在城西汴水上架槽引金水河东注为五丈河源。开宝六年(公元 973 年)改名广济河,为北宋漕运四渠之一。此后直至南宋建炎初宗泽留守东京时,屡加浚治,金后堙废。
**【五丈原】**古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公元 234 年蜀汉诸葛亮伐魏,出斜谷,驻军屯田,相持百余日后,病卒于此。
**【五父衢】**古道路名。故址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礼记·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左侍》襄公十一年(公元前 562 年): 季武子将作三军,“诅诸五父之衢”。
**【五尺道】**古道路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联系,开筑了一条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因道宽五尺得名。当即汉武帝时唐蒙所修治的通西南夷道和隋、唐时代石门道的前身,北起今四川宜宾市,南抵今云南曲靖。
**【五羊城】**筒称羊城。广州市的别称。传说古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至此。其后州厅梁上绘画五仙人和五羊像。一说谓战国时此地属楚,南海人高固任楚相,有五羊街谷至其庭,以为祥瑞,因以为地名。以前一说流 传较广。
【五阮关】(阮 juàn)古关名。汉置。在今河北宣化西南。建武二十一年(公元 45 年)伏波将军马援将三千骑出五阮关,即此。
**【五国城】**古城名。辽时今黑龙江省依兰以东至乌苏里江口的松花江两岸有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等五国部落归附,设节度使领之,称为五国城。其中越里吉即在今依兰,称为五国头城。宋徽宗被金人所俘,囚死于此。剖阿里即今伯力(哈巴罗夫斯克)。
【五京道】契丹太宗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置上京道、南京道,并改旧南京道为奈京道,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 年)置中京道,兴宗重熙十二年(1044 年)置西京道,合称“五京道”。
**【不韦】**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保山金鸡村。汶武帝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于此,为彰其先人之恶,故名;一说奏汉时徙吕不韦子弟宗族于此,因以为名。东晋废。东汉、魏、晋为永昌郡治所。
【不其】(—jī)古县名,西汉置,因山为名。治所在今山东崂山县西北。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夏置,同年并入即墨。汉高帝封吕种于此为侯;晋及南朝宋曾为长广郡治所。
**【不夜】**古城名、县名。相传“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 以‘不夜’为名”(见《汉书·地理志》注引《齐地记》)。故址在今山东荣成北。西汉置县,东汉废。境内成山,汉时有日祠。
【不耐】汉县名。为乐浪郡东部都尉治所。故地在今朝鲜德源、永兴一 带。
【不羹】(—láng)古城名。春秋楚地。《左传》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 年):“楚子城陈、蔡、不羹。”有东、西二不羹城:东不羹在今河南舞阳西北;西不羹在今河南襄城东南。
**【不咸山】**古山名。即今吉林、朝鲜界上长白山。《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
**【不儿罕山】**山名。在斡难河发源处。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山东南斡山之必儿喀岭,蒙古族早期世居于此。必儿喀为不儿罕之异译。
**【太平】**州、路、府名。(1)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 977 年)升南平
军置州,取年号首两字为名。治所在当涂(今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当涂、繁昌、芜湖等县地。元升为路,明改为府。1912 年废。1360 年陈友谅攻朱元璋,守将花云于此拒战。城陷被杀。(2)元置太平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府。治所在崇善(今崇左)。清代辖境相当今广西凭祥市及崇左、宁明、龙州、大新等县地。1912 年废。
**【太丘】**①古地名。春秋、战国时宋地。《史记·六国年表》周显王三 十三年(公元前 336 年):”宋太丘社亡。”今地无考。②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春秋宋犬丘邑。西汉置敬丘县,东汉明帝改名太丘,晋县废城存。
**【太和】**①古县名。隋初改乌突县置,为太和郡治所。治所在今山西临县北。唐初改名临泉。②旧县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置。治所在今云南大理。明清时为大理府治所,1913 年改名大理。
**【太岳】**古山名。即霍山,亦称*霍太山。在山西霍县东南。《尚书·禹贡》:“壶口、雷首,至于太岳。”
**【太原】**①郡、国名。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 246 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秦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汉以后渐小。汉文帝改为国,不久复为郡。晋又为国。北魏复为郡。辖境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隋初废。大业时又曾改并州为太原郡。②府、路名。唐开元十一年(公元 723 年)升并州置府。治所在太原(今市西南晋源镇)。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曲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和阳泉市、平定、寿阳、昔阳、盂县等地。宋太平兴国时改为并州。移治阳曲(今太原市)。嘉祐时复为太原府。元初改为路,大德时改名冀宁。明复改太原府。清辖境相当今榆次、太谷以西,至黄河东岸兴县及岢岚、岚县等地。1912 年废。唐及五代唐曾建为北京。五代未为北汉国都。宋金先后为河东路、河东北路治所。明清为山西省会。③旧县名。隋开皇十年(公元590 年)改晋阳县置,治所与晋阳(改龙山置)同城,在今太原市西南。唐五代为太原府、河东节度使治所,后周时北汉都此。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 年)平北汉,废两县改置平晋县。明洪武八年(1375 年)复名太原。1914 年改名晋源,1951 年撒销,并入太原市。①军镇名,又名三关镇。明九边之一。初治所在偏头(今山西偏关东北),寻移宁武(今县)。防区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西起黄河、东抵太行山。境内偏头、宁武、雁门三关并列。自明中叶东胜、开平等卫内迁后,鞑靼南下,此地首当其冲。
**【太和岭】**元时称今苏联高加索山为太和岭。《元史·速不台传》:“速不台上奏,请讨钦察,许之。遂引兵绕宽定吉思海(今里海),展转至太和岭,凿石开道,出其不意。”
**【太和城】**本“河蛮”所筑,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 737 年)为南诏王皮罗阁所取,次年重加修建,周十余里:徙都于此。至八世纪末异牟寻自此徙都阳苴咩城。故址在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公元 766 年阁罗凤在城中所立的蒙国“大诏碑”(即“南诏德化碑”),至今犹存,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太液池】**古池名。(1)汉太液池亦称蓬菜池,在长安建章宫北,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开凿。周回十顷,水源引自城北渭水。池中筑渐台,高二十余丈;起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仙、龟、鱼之属,(2)唐太液池在长安城北大明宫北,即令陕西西安市北偏
东。池分京、西两部,西部较大,中间以渠道相连。水源当来自大明宫以北, 或引自当时禁苑中的漕渠,(3)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市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亦称西华潭,明又称金海。
**【太鲁水】**古水名。或作太岳鲁水、他鲁河,即令内蒙古和吉林境内嫩江支流洮儿河。唐贞观初以奚族度稽部为羁縻太鲁州,即在此水流域。
【太行八陉】(行 háng)亦称“八陉”。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即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和军都陉。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犬丘】**古邑名。(1)在今陕西兴平东南。周懿王自镐迁都于此。秦更名废丘。汉置槐里县。(2)春秋宋地,在今河南永城西北。《左传》襄公元年(公元前 572 年):“郑子然侵宋,取犬丘”。东汉改名*太丘。一说《左传》犬丘当作太丘,误。
**【尤来山】**一作尤崃山,即*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东南。公元 24 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樊崇曾以此为根据地,号尤来军。
**【历下】**古邑名。春秋、战国时齐地。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因南对历山, 城在山下得名。《史记·田儋传》:“汉三年(公元前 204 年),韩信袭破
历下军”,即此。又《史记·晋世家》:平公元年(公元前 557 年)“伐齐, 齐灵公与战靡下。”靡下一说即历下。西汉置历城县。
**【历山】**相传舜耕历山,其所在说法不一,较著名的有:(1)在山东省济南市东南。又名舜耕山、千佛山。《水经·济水注》:“山上有舜祠, 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2)在山东菏泽东北。《水经·瓠子河注》:“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有陶墟,为舜耕陶 所在。”(3)在山西垣曲东北。为中条山主峰之一。山上有舜王坪。(4) 在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水经·河水注》:“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
《括地志》:“雷首山亦名历山”。(5)在浙江省余姚县西北。相传舜后裔居此。(6)一名釜历山。在浙江省永康县南。圆峰屹立,状如覆釜。山巅有田、井、潭,皆以舜名。(7)在湖南省桑植县西北。澧水发源于此。
**【历阳】**①古县名。秦置。因县南历水得名。治所在今安徽和县,明初废入和州。晋以后历为历阳郡、豫州、南豫州及和州治所。隋未杜伏威起义, 以此为根据地。②郡名。晋永兴元年(公元 304 年)置。治所在历阳(今和
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两县。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和州为历阳郡。
**【比水】**即“沘水”。
**【比阳】**古县名。西汉置。以在比水之阳得名。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元初废,并入泌阳(今唐河)。自北魏至唐历为东荆州、淮州、显州、唐州治所。
**【扎萨克图汗部】**即“札萨克图汗部”。
**【瓦岗寨】**在今河南滑县南。隋未翟让、李密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此为根据地,号称“瓦岗军”。
【瓦桥关】唐置。在今河北雄县西南。五代晋初,地入契丹。周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收复其地,建为雄州。与益津、淤口合称“三关”。
**【车里】**土司名。一作彻里、撤里或车厘。元世祖至元末置军民总管府, 明改为军民宣慰使司。治所在今云南景洪。辖境大部分相当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启后废,清顺治未复置宣慰使司,移治今景洪东九龙江流沙河会
口之东南。雍正七年(1729 年)分九龙江内六版纳地置普洱府,江外六版纳仍归宣慰司管辖。乾隆元年(1736 年)以江外六版纳宣慰司及所属各土司分隶府属宁洱县与思茅厅。辛亥革命后江外改流,初设八行政区,后改为车里等县。
【车臣汗部】(汗 hán)外蒙古旧部名。原十七世纪时喀尔喀三部之一。清雍正三年(1725 年)分设三因诺颜汗部后,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二十三旗,会盟于克鲁伦河北巴尔和屯,牧地约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肯特、苏赫巴托尔等省和东戈壁省的一部分。
【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今属河北),分为屯氏河,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广深与黄河正流相等。至永光五年(公元前 39 年)黄河又在下游鸣犊口(今山东高唐南)决口,屯氏河遂淤绝。《水经注》中仍有屯氏河故渎,下游又支分为屯氏别河故渎,别河又支分为南北二故渎,这些故渎的经行路线与元封永光间的故道不尽相同,当系永光后决徙所形成,其遗迹至今犹散见于山东、河北两省接壤处各县境内。后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其在今山东境内一段(即今卫河)。一部分即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
【区水】(ōu—)古水名,《山海经》:“申山,⋯⋯区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即今陕西延河。
【区粟城】(区ōu)古林邑国城名。故址一说在今越南承天顺化南香江南岸;一说在今越南广平灵江南岸高牢下村。城周围六里余,在二水之间, 三方际山,南北瞰水,形势险要,林邑国兵器战具悉在此城。
**【巨(鉅)阳】**古邑名。战国楚地。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 253 年)自陈迁都于此。故址在今安徽阜阳北。
**【巨(鉅)定】**一作巨淀。①古湖名。即今山东广饶东北清水泊的前身。汉时为一大湖,淄水、时水、女水、浊水、洋水等皆汇于此,北出为马车渎, 东北流入海。汉武帝时曾在此穿渠引水灌田。北魏时面积尚广,后因上游诸水改道,逐渐淤塞。②古县名。西汉置。因巨定湖得名。治所在今山东广饶东北。东汉废。
**【巨(鉅)鹿】**①郡、国名。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 222 年)置郡。治所在巨鹿。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缩小至今滹沱河以南、平乡以北、柏乡以东、束鹿、新河以西地。东汉移治廮陶( 今宁晋西南)。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永安中郡分为二:一属殷州,治所在廮遥(今宁晋),北齐废;一属定州,治所在曲阳(今晋县西),隋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邢州为巨鹿郡。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河北平乡西南。为巨鹿郡治所。北魏时改名平乡。公元前 207 年项羽率领楚兵救赵,在此大败秦军。汉未县人张角以太平道组织黄巾军起义。
【巨石关】腾越*八关之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息马山上。
**【巨(鉅)桥仓】**古仓名。故址在今河北曲周东北古衡漳水东岸。仓侧水上古有大桥,因名。《史记·殷本纪》:殷纣王厚赋税“而盈巨桥之粟”; 又《周本纪》:武王灭殷,“发巨桥之粟以振弱萌隶”。北魏时遗址犹存, 见《水经·浊漳水注》。
**【巨(鉅)野泽】**即大野泽。《史记·彭越列传》“常渔巨野泽中”, 即此。
**【少习】**古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南。山道险厄,为自楚入秦要隘。山下古时有武关,故一名武关山。《左传·哀公四年》:“将通于少习以听命。”
《水经·丹水注》:“丹水自商县东南流注,历少习,出武关。”
【少陵】(Shào—)在今陕西西安市南。汉宣帝许后葬于鸿固原,因其陵较小于宣帝杜陵,故名。唐诗人杜甫居于陵西,因自号少陵野老,世又称之为杜少陵。
**【少梁】**古邑名。在今陕西韩城南。本西周梁国,春秋时灭于秦,称少梁邑。后属晋。战国属魏,魏文侯筑城于此。屡为秦魏战地。后又入秦。秦惠文王十一年(公元前 327 年)改名夏阳。
**【日南】**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治所在西卷(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辖境约当今越南中部北起横山南抵大岭地区。东汉未以后,郡境渐为林邑国所有。
**【中人】**古邑名。在今河北唐县西南。春秋鲜虞国、战国中山国地。《左传》昭公十三年(公元前 529 年):“晋荀吴自著雍以上军侵鲜虞,及中人”, 即此。
**【中山】**①古国名。春秋时白狄别族所建立。又称鲜虞,在今河北正定 东北。战国初期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县)。公元前 406 年被魏攻灭。不久复
国,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东北)。前 323 年与韩、燕、宋同时称王。前 314
年齐宣王乘燕内乱,攻破燕国;中山也同时攻取得燕许多领土,前 296 年为赵所灭。②郡、国名。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市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和滹沱河以北地区。十六国后燕慕容垂都于此。隋开皇初废。③府名。宋政和三年(1113 年)升定州置。治所在安喜(今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定县、唐县、新乐、完县、望都、曲阳、无极等县地。明洪武二年(1369 年)降为*定州。宋时为防守河北的重镇,靖康元年(1126 年)金兵南下,进围京师,诏割三镇于金。此为其中之一。
**【中华】**①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在四夷之中,后世 因称其地为中华。《魏书》:“下迄魏晋,赵秦二燕,虽地据中华,德祚微浅。”其初,但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②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北齐书·高昂传》:“于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
**【中庆】**路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改善阐路置。治所在昆明(今市),为云(雲)南行省省会。辖境相当今云南昆明市和禄丰、安宁、晋宁、易门、宜良、嵩明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改云(雲)南府。
**【中州】**古地区名。即中土、中原。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桓温《平洛表》:“今中州既平,宜时绥定。”广义的中州或指黄河流域,《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者以百数。”或指全中国而言,唐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诗:“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
**【中江】**①《书·禹贡》导江:“东为中江,入于海。”汉以后有多种解释:(1)《汉书·地理志》指自今安徽芜湖东经江苏高淳、东坝、溧阳至宜兴通太湖一水(此水在东坝附近穿越茅山余脉,当出于人工开凿,明初筑断东坝,已不通流);(2)《初学记》引郑玄说指岷江(长江)在会合北江
(指汉水)、南江(指赣江)以下的经流;(3)盛弘之《荆州记》指长江经
流自今湖北江陵以下至江西九江一段,参见“三江①、②”。③今四川沱江, 六朝以来有中江之称,亦称中水。《通鉴》:义熙九年(公元 413 年),刘裕命朱龄石伐蜀,“臧熹从中水取广汉”,即此。③古县名。北周天和二年
(公元 567 年)置,以县滨中江得名。在今四川内江市西。隋改名内江。
**【中兴】**路名。元天历二年(1329 年)改江陵路置。治所在江陵(今县)。辖境相当今湖北潜江、监利以西,江陵以南,石首以北,枝江、松滋以东地。至正二十四年(1364 年)朱元璋改为荆州府。
**【中阳】**①古邑名。战国赵地。即今山西中阳。《史记·赵世家》惠文 王十四年(公元前 285 年):“与秦会中阳”,即此。②古县名。汉置。治所即今山西中阳。三国魏移治今山西孝义。晋永嘉间废。
**【中牟】**古邑名。《论语》:佛肸为中牟宰;战国赵献侯元年(公元前423 年)自耿(今山西河津南)迁都中牟,皆即此。故址传说不一,《史记·正义》:“相州汤阴县西有牟山,中牟当在其侧。”其说较近,在今河南鹤壁市西。
**【中吴】**①江苏旧苏州府的别称。宋龚明之著《中吴纪闻》,即记载苏州的风土、人物等事。②江苏旧镇江府的别称。明周祁《名义考》:“润州, 中吴也。”润州是镇江府的古称。参见“三吴”。
**【中国】**古时“中国”含义不一:或指京师为“中国”。《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以其在四夷之中)。
《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又《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而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晋书·宣帝纪》:“盂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称为“中国”。《史记·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家全部领土,不作他用。
**【中京】**①古都名。(1)东晋、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一直沿用到初唐、盛唐。(2)唐都长安,自高宗建洛阳为东京,因称长安为西京。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建凤翔为西京,改称长安为中京。(3)渤海以显德府为中京。故址即今吉林敦化西南敖东城;一说即今吉林桦甸东北苏密城。
- 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 年)建中京大定府于故奚王牙帐地,此后常为辽帝驻跸之所,故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西大明城。金初仍辽旧称,贞元元年(1153 年)改称北京。(5)金兴定元年(1217 年)改河南府为金昌府
(治洛阳,即今洛阳市),建号中京。②辽五京道之一。治所在中京大定府。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克什克腾旗以南,辽宁医巫闾山、大凌河以西,河北滦河以东地区。金贞元元年(1153 年)改为北京路。
**【中都】**①古邑名。(1)春秋晋地。在今河南沁阳东北。公元前 540 年晋平公执齐使陈无宇于中都,即此。(2)春秋晋地,后属赵。在今山西平遥西南。《史记·秦本纪》:“伐取赵中都、西阳。”一说即《左传》昭公 二年(公元前 540 年):晋侯执陈无宇处。(3)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汶上西。
《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②古县名。(1)汉置,治所在今山西平遥西南。北魏移置于今榆次东,北齐移治今榆次。隋开皇十年
(公元 590 年)改名榆次。汉文帝为代王都中都,即此。(2)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平陆县置,治所在今山东汶上。金贞元元年(1153 年)改名汶阳。③古都名。(1)唐蒲州(今山西永济西蒲州)是东西二都即长安与洛阳间的交通枢纽,开元九年(公元 721 年),改为河中府,建号中都。同年削
除京、府称号,仍为蒲州。(1)公元 859 年,南诏王世隆称帝,改国号大理, 其国都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旧称西京,至此改称中都。(3)金贞元元年
(1153 年)迁都燕京,改燕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在今北京城西南隅。蒙古初仍称燕京,至元元年(1264 年)复号中都。四年,改筑新城于旧城东北, 遂定都于此,即今北京城的前身。九年,改称大都。(4)元建行宫于兴和路
(今河北张北),其地为往来大都、上都、和林、西域间的交通枢纽,至大元年(1308 年)建中都于此,四年罢。(5)明洪武二年(1369 年),以太祖生地临濠府为中都,七年,改府名凤阳(今安徽凤阳)。①路名。金贞元元年(1153 年)改燕京路置,治所在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贞元二年以后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河北大城、文安、高阳、清苑、满城以北,内长城以南,抚宁、昌黎以西和紫荆关以东地区。1215 年地入蒙古,改名燕京路。
**【中原】**地区名。即中土、中州,以别于边疆地区而言。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先秦时代已有雒邑(今河南洛阳市)和陶(今山东定陶)是天下之中的说法,其后华夏族活动范围扩大,古豫州仍被视为九州之中,故称此地为中原。《明实录·永乐十四年》:“伏维北京,南俯中原。”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或指整个黄河流域而言。诸葛亮《出师表》: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在南北分裂时期,常以此和江东等词相对称。
**【中宿】**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广东清远西北。隋初废。
**【中渡】**①古镇名。在今河南光山县北淮河南岸。南宋在此置榷场,与金贸易。②津渡名。位于雅砻江东岸。为自康定入理塘界的要津。清末置河口县于此,民国改名雅江,解放后移治西岸。
【中书省】元代及明初政区名。指直隶中书省的地区,以别于各行中书省辖区。元代辖境相当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内蒙古自河套以东至哲里木盟、河南的黄河以北(原阳、延律、封丘除外)及虞城、山东的东明、江苏的丰县和沛县、安徽的砀山等县。通称腹里。明洪武元年(1368 年)废。辖境分属河南、山东两行省。同年罢江南行中书省,以所领府州直隶中书省,仍称中书省;十三年(1380 年)罢中书省,以所领直隶六部,改称京师或直隶; 相当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
**【中渎水】**即*邗沟。《水经·淮水注》:“中渎水,首受江于广陵郡之江都县,自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未口入淮。”
**【中■城】**古城名。因建城于河中沙洲上,故名。有二:一为*河阳三城之一:一在古蒲津关下黄河中流,隋建,大业十三年(公元 617 年)李渊引兵自河东济河而西,朝邑法曹靳孝谟以蒲津、中■二城降,即此。
**【中滦镇】**古镇名。“滦”一作“栾”。在今河南封丘西南黄河北岸。元初为南北漕运中继站,江南漕米由江淮溯黄河至此,转陆运至淇门(今河南浚县西南),入御河(今卫河)运至大都。自改海运后,日趋衰落。明初徐达取河北,由此渡河。
【中受降城】(降 xiáng)唐三*受降城之一。本拂云祠所在,景龙二年(公元 708 年)朔方总管张仁愿主持筑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黄
河北岸。自开元二年(公元 714 年)至天宝八载(公元 749 年),安北都护府治此。
**【内史】**古政区名。奏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宫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市东北)。辖境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汉景帝时分为左、右内史与主爵都尉,合称“三辅”。武帝时改为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
**【内三关】**见“三关(5)”。
**【内方山】**古山名。《书·禹贡》:“导❖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即今湖北钟祥西南的章山,一说即今武昌大洪山。
**【贝丘】**古地名。或作浿丘、沛丘。在今山东博兴东南。《左传》庄公八年(公元前 686 年):“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即此。
**【贝州】**州名。北周宣政元年(公元 578 年)分相州置。治所在武城(隋改清河,今河北南宫东南)。唐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山东临清和武城、夏津两县地。宋辖境缩小。庆历七年(1047 年)王则起义于此。次年义军失败后,改名恩州。
**【毛】**古国名。姬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子叔邦。在今陕西岐山、扶风 一带。遗物有“毛公鼎”。
**【牛川】**古地区名。“川”即平川。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公元386 年拓跋珪即代王位于此。
**【牛头山】**即“牛首山”。
**【牛首山】**一作牛头山。在南京市西南。双峰角立,形如牛首,故名。相传东晋初欲立阙,丞相王导指牛头山为天阙,故又名天阙山。《文选·陆倕<石阙铭>》:“乃假天阙于牛头。”南宋建炎四年(1130 年)岳飞大破金兀术于此。
**【牛渚山】**又名牛渚圻。在安徽当涂西北长江边,北部突入江中,名采石矶。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军事上必争之地。
**【升(昇)州】**州名。唐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改江宁郡置。上元中废,光启中复置。治所在上元(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县地。五代吴改金陵府,南唐改江宁府。宋开宝间复为昇州,天禧二年(1018 年)升为江宁府。
**【长勺】**古地名。春秋鲁地。因商遗民长勺氏居此得名。故址在今山东 莱芜东北。《春秋》庄公十年(公元前 684 年):“公败齐师于长勺”,即此。
**【长广】**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莱阳东。北齐移治今平度, 隋仁寿元年(公元 601 年)改名胶水。西汉在此置有盐官,②郡名。汉建安
初置。治所在长广(今莱阳东),旋废。晋咸宁三年(公元 277 年)复置, 治所在不其(今崂山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市、崂山、莱西、海阳、即墨、莱阳等县地。北魏移治胶东城(今平度),北齐移治黄县(今属山东), 隋初废。
**【长平】**①古城名。故址在今山西高平西北。公元前 260 年秦将白起大
破赵将赵括,坑杀赵降卒于此。②古地名。在今河南西华东北。公元前 242 年,秦始皇派蒙驁取魏长平,即此。③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西华东北。晋以后屡有废置,隋开皇未改名鸿沟,大业初改名西华。④郡名。北
魏永安中置。治所在玄氏城(今高平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高平县一带。北齐废。
长安城变迁图
- 汉城区 2.随唐城
3.明西安城 4.今西安市区
**【长安】**①我国古都之一。汉高帝五年(公元前 202 年)置县,七年定都于此。此后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定都于此,东汉、三国魏、五代唐皆以此为陪都。 西汉末绿林、赤眉,唐未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汉唐时代, 又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西汉时城内有专为外人而设的居住区,唐侨居的外人,来自亚洲各地,远至波斯、大食,多时数以万计。故城有二:汉城筑于惠帝时,在今西安市西北,周围二十五公里;隋城筑于文帝时,号大兴城,包有今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周围三十六公里。唐末天祐元年(公元904 年)迁都洛阳后,因城中民房大半被拆毁,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解放后,对汉隋二城遗址,都进行了考古发掘。②西汉、隋、唐皆建都于长安,故唐以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唐李白《金陵》诗:“晋朝南渡日,此地旧长安。”晋朝南渡后以建康(今南京市)为国都,建康古称金陵,故李白称金陵为长安。
**【长坂】**在湖北当阳东北,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曹操自襄阳追击刘备,张飞、赵云拒曹军于此。《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即指此。
**【长芦】**①古县名。北周大象二年(公元 580 年)置。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市西。隋唐曾为景州治所。宋熙宁四年(1071 年)废。②见“长芦盐区”。
**【长沙】**①郡名。战国秦置。治所在临湘(今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东部、南部和广西全州,广东连县、阳山等地。西汉改郡为国,东汉仍改为郡。辖境渐小。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潭州为长沙郡。②府名。明洪武五年(1372 年)改潭州府置。治所在长沙(今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及汨罗江以南,资水流域以东,安化、湘乡、攸县、茶陵县等县以北地。1913 年废。清为湖南省省会所在。
**【长社】**①古邑名。在今河南长葛东。本春秋郑长葛邑,相传后因社庙 树木猛长,改名长社。战国时属魏,《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 274 年),“客卿胡伤攻魏长社,取之”,即此。②古县名。西汉置。
治所在今河南长葛东。东魏武定六年(公元 548 年)围攻西魏将王思政于此, 次年攻克,因城多崩坏,移治颍阴(今许昌市),北齐改颍阴为长社。隋升皇初改名颖川,唐初复名长社,明初废入许州。北魏以后历为颍川郡、颍州、 郑州、许州及颍昌府治所。
**【长岭】**府名,渤海置。治所在瑕州,故址一说在今吉林桦甸东北苏密城;一说在今吉林海龙西南山城镇。为渤海入营州的主要通道。
**【长河】**古县名。隋仁寿元年(公元 601 年)改广川县置。治所在今山
东德州市东。唐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移治白桥,在今德州市西卫河西岸; 其后又移小胡城,在今德州市。五代周废入将陵县。
明代长城图长城
【长城】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 656 年)“楚国*方城以为城”,长城始见记
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元前 214 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犹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达十八次,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称为“边墙”。宣化大同二镇之南,直隶山西界上,并筑有内长城,称为“次边”。总长约六千七百公里。大部分至今仍基本完好。居庸关一带墙高 8.5 米,厚 6.5 米,顶部厚 5.7 米,女墙高 1 米。气魄雄,乃是世界历史上大工程之一,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光辉见证。
**【长春】**①宫名。北周隋唐行宫。故址在今陕西大荔东北寨子。北周宇文护所筑,隋开皇中曾增构殿宇。唐时同州刺史多帝长春官使。五代初废。杜甫诗“天晴宫柳暗长春”,即此。②州名。筒称春州。辽重熙八年(1039年)置。治所在长春(今吉林乾安北)。辖境相当今以吉林查干湖为中心的嫩江、松花江以西及洮儿河下游一带。金天德二年(1150 年)废。州东北有
*鸭子河泺,为辽春捺钵所在。③厅、府名。清嘉庆五年(1800 年)因垦民日众,在郭尔罗斯前旗之长春堡(今吉林长春市南)置厅,道光五年(1825 年)移治宽城子(今长春市)。光绪十四年(1888 年)升为府。辖境相当今吉林伊通河、饮马河流域。1913 年改为县。
**【长洲】**①古苑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太湖北。春秋时为吴王阖闾游猎之处。《越绝书》:“阖闾走犬长洲。”②旧县名。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 696 年)分吴县置,取长洲苑为名。治所与吴县同城,在今江苏苏州市。1912 年并入吴县。自唐至明,与吴县历为苏州、平江府、平江路、苏州府治所。清与吴县、元和县同为苏州府治所;又与江宁(今南京市)并为江苏省省会。
**【长陵】**古县名。西汉五陵县之一。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 195 年)筑陵置县。治所在今咸阳市东北。高帝死后葬此。三国魏废。
**【长湖】**见“镜湖”。
**【长干巷】**古建康里巷。六朝时建康南五里秦淮河两岸有山冈,其间平地,为吏民杂居之所,江东称山陇之间为“干”,故名。左思《吴都赋》: “长干延属,飞甍舛互。”有大小长干巷相连,大长于巷在今南京市中华门外;小长干巷在今南京市凤凰台南,巷西通长江。
**【长白山】**在山东邹平南,章丘和淄博市之间。因山中云气常白得名。隋大业七年(公元 611 年)王薄起义,以此为根据地。
【长乐宫】(乐 lè)西汉主要宫殿之一。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汉高帝五年(公元前 202 年)以秦兴乐宫改建,至七年建成,周围十公里。汉初皇帝在此视朝,惠帝后朝会移未央宫,长乐宫改为太后居地。现已圮毁。近年经考古钻探,宫垣东西长约 2.900 米,南北宽约 2.300米。面积几占汉长安城的四分之一,是当时范围最大的宫。
**【长芦盐区】**在河北省、天津市渤海沿岸,为北起山海关南至黄骅县盐场的总称,元始设河间盐运司,明初改名长芦,以运司驻在长芦镇(今沧州市)而得名。清康熙后运司移驻天津,而长芦之名不改。
**【仁和】**旧县名。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 年)改钱江县置,治所在今杭州市。1912 年与钱塘县合并为杭县。宋元明清与钱塘县同为杭州、临安
府、杭州路、杭州府治所。
**【仇池】**①山名。以山上有仇池得名:又因山上有平地百顷,亦称百顷山 。在甘肃成县西西汉水北岸。山形如覆壶,四面陡绝,山上可以引泉灌田, 煮土成盆。魏晋南北朝时氐族杨氏累世居此。②郡名。东晋时仇池杨氏内附, 置仇池郡。北魏初置仇池镇,后复为郡。治所在洛谷城(今甘肃成县西北洛谷镇)。西魏废。
**【介山】**在今山西介休东南。春秋时介之推隐居此山,故名。又因山下有绵上之田,亦称*绵山。
【仑头】西域古国名。一作轮台。在今新疆轮台东南玉古尔地。公元前102 年被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攻占后于其地置校尉屯田,以供应往返西域使者。
**【仓亭津】**古津渡名。仓,一作“苍”。在今山东阳谷县北古黄河上。为东汉以后黄河南北重要渡口。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曹操于此击破袁绍军。
**【分水关】**①又名大关,在福建崇安西北分水岭上,接江西铅山县界。当闽、赣交通的冲要,自古有“入闽第一关”之称。五代在此置寨,宋开庆间并置大安驿。元废。明洪武初复置关,设巡司戍守。②在广东饶平东南接福建诏安县界。明代在此筑石城,设巡司戍守。
**【月支】**即“月氏”。
【月氏】(—zhī)“氏”一作“支”。①古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前元三至四年(前 177—前 176)间,遭匈奴攻缶,大部分人西迁塞种地区(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月氏人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人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②唐羁縻都督府名。龙朔元年(公元 661 年)在吐火罗境内阿缓城(Awar)置。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孔杜兹(Kunduz)城附近。的公元八世纪中叶后因大食势力东进而废弃。
**【丹州】**州名。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汾州置,以丹阳川得名。治所在义川(今陕西宜川东北,唐迁今宜川,宋改宜川)。辖境相当今宜川县地。蒙古至元六年(1269 年)废。
**【丹阳】**①古地区名。在今陕西、河南两省间的丹江以北。《通鉴》周赧王三年(公元前 812 年):“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胡注:“此丹阳谓丹水之阳。”②古都邑名,(1)在今湖北秭归东南,周成王封熊绎于 “楚蛮”,居丹阳,即此。后世称为西楚。(2)在今湖北枝江西,一说在枝江东北沮、漳二水会流处。春秋时楚文王自丹阳徙都于此,仍名丹阳。后世因区别于西楚,称为南楚。③古县名。“阳”一作“杨”。秦置。治所在今安徽当涂东北小丹阳镇。因汉以后属丹阳郡,又称小丹阳。唐贞观初并入当涂县。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 210 年)东巡,曾过此至钱塘。①郡名。“阳”
一作“杨”。(1)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改鄣郡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脉以西及浙江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三国吴移治建业(今南京市),其后辖境渐小。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时又曾改蒋州为丹阳郡。(2)东魏置。治所在秣陵(今沈丘)。辖境相当今河南项城。沈丘、郸城等县地。隋初废。
**【乌支】**古县名。见“乌氏”。
【乌氏】(—zhī)古县名。(1)又作阏氏、焉氏。本乌氏戎地,战国秦惠王置县。治所在今甘肃平凉西北。东汉作乌支,北魏未废,秦乌氏倮以畜牧致富,始皇令比封君。(2)北魏末置。在今甘肃泾川东。西魏废。
【乌江】秦置乌江亭,因附近有乌江得名。在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楚汉之际,项羽垓下战败,至此自刎。晋置乌江县,明初废。
**【乌林】**古地名。即今湖北洪湖县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赤壁战后,孙权与刘备联军大败曹操于此。
**【乌垒】**古城名。故址在今新疆轮台以东的小野云沟附近。西汉及东汉 初。以地当西域中心,为西域都护府治所。唐时曾置羁縻乌垒州于此。
**【乌程】**旧县名。秦置。相传有善酿酒的乌、程二姓居此故名。治所在 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治今吴兴。宋初分置归安县,同治一城。1912 年仍并为吴兴县。三国后历为吴兴郡、湖州、湖州路、湖州府治所。
**【乌蒙】**土司、路、府名,本乌蒙部地,元初属乌撒乌蒙宣慰司,后分置乌蒙路。治所在今云南昭通。明洪武中改为土府,清雍正六年(1728 年) 改流,并置永善县(今云南永善县南)为治所。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牛栏江以北地区。九年(1731 年)改名昭通府,移治恩安(今昭通)。
**【乌撒】**土司名。本乌蛮乌撒部,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置路,二十四年(1287 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后分为乌撒、乌蒙两路。乌撒治所即今贵州威宁,辖境相当今威宁、赫章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改为土府,清康熙五年(1666 年)改流,改为威宁府。
**【乌延城】**古城名。又名乌水城、乌城。故址在今陕西横山县南。唐长庆四年(公元 824 年)节度使李祐筑五城以护塞,此为其中之一。北宋元丰中沈括请复城乌延以御西夏,未果。
【乌思藏】(藏 zàng)一作乌斯藏。元明两代对西藏前后藏的称谓。藏语 Dbus-Gtsang 的音译。Dbus 译为“乌思”(清译为“卫”),指前藏;Gtsang译为“藏”,指后藏。这一地区,元属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明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参见“卫藏”。
**【乌桓山】**古山名。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公元前三世纪末东胡为匈奴所灭,部分残部退保乌桓山,后称乌桓人。
【乌斯藏】(藏 zàng)即“乌思藏”。
**【乌里雅苏台】**①清政区名,指驻扎于乌里雅苏台城的定边左副将军的辖区。乾隆中叶后统辖喀尔喀四部和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区。相当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的图瓦自治州、戈尔诺阿尔泰州、哈卡斯自治州和克美罗沃州的南部,和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北部。清季通称*外蒙古。②旧城名。清雍正间筑,为定边左副将军和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的驻所,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扎布汗省省会扎布哈朗特。
**【风陵渡】**在山西省芮城县西南端、黄河北岸、同蒲铁路线上。古称风陵关,唐圣历元年(公元 689 年)于风陵堆南置关,又称风陵津。相传风后葬此,故名“风陵”。为晋、陕、豫三省交通要冲。
**【凤阳】**①府名。明洪武七年(1374 年)改中立府置。治所在凤阳(今安徽凤阳)。辖境相当今安徽天长、定远、霍丘以北地区,清代缩小,1912 年废。府在明代为皇室先世陵墓所在,因建为中都。②巡抚名。明景泰初置。驻淮安府(今江苏淮安),辖南直隶江北诸府大部(唯安庆一府在外)。清废。
**【凤翔】**①府名。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升凤翔郡为府。治所在天兴(今凤翔),唐未辖境相当今陕西宝鸡、岐山、凤翔、麟游、扶风、眉县、周至等地。清代扩大,相当今麟游、扶风、眉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1913年废。唐时为长安西边重镇,曾建为西京;未年李茂贞据此称歧王;宦官韩全海曾劫唐昭宗至此。②路名。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 年)置。治所在凤翔府。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麟游、扶风、周至以西,甘肃葫芦河流域以东,崇信、平凉以西,和宁夏同心、海原以南地区。元初废。
**【文山】**山名。在江西吉安东南,宋文天祥取以为号。
**【文州】**州名。北周明帝二年(公元 558 年)置。治所在建昌(隋改长松,今文县西)。隋大业初废。唐初复置,移治曲水(今文县西)。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一带。宋末废,元复置。治所在今文县。明洪武四年(1371 年)降为县。地处陇、蜀之间,岩涧险仄,绵延千里,有阴平道,为入蜀捷径。
【六川】《吕氏春秋·有始览》:“何谓六川?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高诱注:“河出昆仑东北陬;赤水出其东南陬。辽水出 砥石山,自塞北东流直至辽东之西南入海。黑水出昆仑西北陬。江水出岷山, 在蜀西徼外。淮水出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也。”《淮南子·墬形训》作“六水”,水名同。
【六安】(lù)①郡国名。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改衡山郡置国。洽所在六县(今六安县北)。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霍丘、六安以东和河南固始县地。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 37 年)并入庐江郡。②军、州名。北宋政和八年(1118 年)置军。治所在六安(今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霍山等县。元改为州,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1912 年废,改本州为县。
【六诏】唐西南夷中乌蛮六个部分的总称。“诏”义为王或首领。其中越析诏在今宾川县;浪穹诏在今洱源县;邆赕诏在今洱源县东南邓川县境; 施浪诏在今洱源县东;蒙巂诏与蒙舍诏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境,蒙舍诏因地居其他五诏之南,又名*南诏。至开元中六诏为南诏所统一。
【六镇】北魏初年为防御柔然侵扰,在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以北,阴山以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今内蒙古五原北)、怀朔(今固阳西南)、武川(今武川西土城)、抚冥(今四子王旗东南土城子)、柔玄(今兴和台基庙东北)、怀荒(今河北张北县境)六个军镇,合称“六镇”。一说六镇有御夷无沃野,不足据。六镇起义后,魏下诏改镇为州,时六镇已尽为义军所据,乃以所改州寄洽并州界。起义军失败后,六镇故地皆荒废。
六 镇
**【六门堰】**古代水利工程。一名六门陂。在今河南邓县西。西汉元帝时 南阳太守召信臣主持修筑;平帝时更开三门,为六石门,利用湍水溉田,达五千余顷。西晋太康时镇南将军杜预复加修治,大为民利。
**【六辅渠】**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又名六渠、辅渠。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在左内史皃宽的主持下,于*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道小渠,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约起自今陕西淳化西南, 至泾阳西北的云阳镇北。至唐元和中尚有留存。
【六都护府】唐代自贞观中初设安西、燕然两都护府,其后续有增改分并,至开元、天宝时,西有安西、北庭两府,北有安北、单于两府,东有安东府,南有安南府,合称六都护府;用以统辖诸羁縻府、州,控制各降附部落、属国。安史乱后渐次撤废,自贞元以后但存单于、安南两府,会昌中又
改单于为安北。
【亢父】(gāng fǔ)①古地名。战国齐地。在今山东济宁市南。《国策·齐策》:“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得过也。”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东济宁市南。北齐废。公元前 208 年, 项梁率兵攻亢父,即此。
**【方丈】**古代传说中的三神山之一,又名方壶。《史记·封禅书》:“自威、宣(齐威王、宣王)、燕昭(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方丈涉海费时节,玄圃寻河知有无。”
**【方城】**①春秋时楚国所筑长城。北起今河南方城县北,南至今泌阳县 东北。战国时又展筑,自今方城北西向循伏牛山脉,折南循白河、湍河间分水至今邓县北。楚恃以守卫其北境。《淮南子·墬形训》列为九塞之一。② 山名。(1)在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西连伏牛山脉。春秋时楚国所筑方城经此山东麓。(2)在湖北竹山县东南,山顶平坦,四面险固。古时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方城。《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元前 611 年):“楚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即此。
**【方山原】**古地名。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宋绍兴中,吴玠曾与金兵交战于此。
**【火州】**古城名。本汉魏以来高昌城,西州回鹘时音讹作火州,一作和州。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的哈拉和卓堡西南。约在元明之际迁建于今哈拉和卓。明前期察合台汗后裔在此建立封建割据政权,居民以畏兀儿族为主,十五世纪中叶为西邻吐鲁番所并。
【火鲁火疃】金谋克名。在今黑龙江北结雅河上游外兴安岭南麓。为金北方边缘之地。《金史·地理志》:“金之壤地⋯⋯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参见“蒲与”。
**【斗城】**①汉长安城的别称。因城北凸出形似北斗,城南屈曲形似南斗得名。②春秋郑地,在今河南通许东北。《左传·襄公三十年》:伯有死, 子产“葬诸斗城”,即此。
【巴】(bā)古族名、国名。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相传周以前居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廪君为著名首领,后向川东扩展。武王克殷。封为子国,称巴子国。春秋时与楚、邓等国交往频繁,对鄂西、川东的开发有重要贡献。周慎靓王五年(前 316 年)并于秦,以其地为巴郡。族人在川境的,部分称*板楯蛮;南移到今湘西的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先后移到今鄂东的,东汉时称为江夏蛮,两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
**【巴水】**①即湖北东部的巴河。《水经·江水注》:“巴水出雩娄县之下灵山,即大别山也。⋯⋯南历蛮中,吴时旧立屯于水侧,引巴水以溉野。又南径巴水戍,南流注于江,谓之巴口。”②在四川省东北部。有东西两源, 出自陕西南郑、镇巴境内米仓山,南流至四川通江县南会合,西南流至平昌南注入南江。《水经注》所谓巴水,兼指今平昌以下的南江及南江下游的渠江和嘉陵江。
**【巴东】**郡名。(1)东汉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改固陵郡置。治所在鱼复(復)(今四川奉节东。三国蜀汉改永安,晋复名鱼复)。辖境相当今四川开县、万县以东,巫山西部以西长江南北和大宁河中上游一带。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信州为巴东郡。地控三峡之险,三国时为蜀汉东部门
户,有重兵屯守于此。(2)东汉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刘璋分巴郡置巴东属国。洽所在涪陵(今四川彭水)。辖境相当今四川东南部的黔江、彭水、武隆、西阳等县地。建安未刘备改涪陵郡。
**【巴丘】**山名。在湖南岳阳。相传夏后羿杀巴蛇于此,骨堆如丘,故名。三国时为吴重镇,鲁肃、万或等皆曾率重兵屯戍于此。
**【巴西】**郡名。(1)东汉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刘璋改巴郡置。治所在阆中(今阆中)。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武胜以东,广安、渠县以北, 万源、开江以西地区。其后缩小。东晋未改北巴西郡。隋大业时又曾改隆州为巴西郡。(2)西晋永嘉后侨置,与梓潼郡同治涪县(今四川绵阳东),合称巴西梓潼二郡。
**【巴江】**古水名。《三巴记》的巴江指令四川嘉陵江:《太平寰宇记》的巴江指今四川通江县巴水;《元丰九域志》始称《水经注》的北水为巴江, 即今四川南江、巴中、平昌境内的南江。
**【巴郡】**郡名。战国秦于古巴国地置。治所在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三国蜀汉移治今重庆市区。南朝齐改垫江,北周又改巴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西充、永川、綦江以东地区。东汉兴平元年(公元 194 年)
刘璋分为巴郡、永宁、固陵三郡,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改巴郡为巴西; 改永宁为巴郡。辖境相当今四川铜梁、綦江以东,武胜、垫江以南,忠县、涪陵、南川以西,贵州桐梓以北地区。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渝州为巴郡。
**【巴陵】**①郡名。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 439 年)分长沙郡置。治所在巴陵(今湖南岳阳)。辖境相当今湖南岳阳及湖北监利、通城、崇阳等县地。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岳州为巴陵郡。隋未罗县令萧铣起兵,即以此为根据地。②旧县名。晋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置,传说夏后羿斩巴蛇于洞庭,积骨如丘陵,故名。治所在今湖南岳阳。晋以后历为巴陵郡、巴州、岳州、岳州路、岳州府等治所。1913 年改名岳阳。
**【邓】**①古国名。曼姓。在今湖北襄樊市北,一说疆域到达今河南邓县。公元前 678 年为楚所灭。②古邑名。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郾城东南。
《左传》桓公二年(公元前 710 年):“蔡侯、郑伯会于邓。”③古地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左传》隐公十年(公元前 713 年):“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盟于邓。”
**【邓州】**州名。隋开皇七年(公元 587 年)改荆州置。治所在穰县(今邓县)。唐辖境相当今河南伏牛山以南的丹江、湍河、白河流域。明清不辖县。1913 年改为县。位于南北交通孔道,为防守荆、襄的外围要地。南宋时宋、金双方争夺剧烈。
**【邓县】**古县名。春秋邓国,秦置县。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北。汉为南阳都尉治所。南朝梁未入西魏,后废。
**【双州】**州名。辽太宗置。治所在双城(今辽宁铁岭西)。辖境相当今辽宁法库东南,大蛇山子以东一带。金皇统三年(1143 年)并入沈(瀋)州。
**【双岛】**岛名,在辽宁金县西南海中,两岛南北相对(相距十里),故 名。明末袁崇焕斩毛文龙于此。
**【双屿港】**即双屿山,在浙江鄞县东南海中。明嘉靖间奸商王直勾结倭寇盘据于此,出没剽掠,后为巡抚朱纨所破。
**【双城子】**在绥芬河下游北岸,傅尔丹河西岸。城名傅尔丹,以有东西二城,相距四里许,故称为双城子。明置双城卫。清为吉林宁古塔副都统辖地。1860 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订立不平等的《北京条约》,遂被沙俄割占, 初以尼古拉斯克为名,今名乌苏里斯克。
**【允川】**古地区名。东汉时曾为烧当羌所居,在大榆谷、小榆谷之西, 去*赐支河曲数千里,相当今青海省青海湖东南、贵德西北的黄河以北地区。永元十三年(公元 101 年)烧当羌迷唐复还赐支河曲,将兵向塞,汉护羌校尉周鲔与金城太守侯霸破之于此。
**【水东】**土司名。明贵州宣慰司同知宋氏辖地,在宣慰使安氏辖地*水 西(大部在鸭池河以西)之东,故名。治所在宣慰司城内(今贵阳市)。辖境相当今贵州开阳县地,兼领今贵阳市附近十长官司。崇祯初改流,以其直辖地改置开州。
**【水西】**土司名。元在今贵州境内土司即有水西、*水东之称。明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市)由安氏世袭宣慰使,宋氏世袭宣慰同知,两宣慰各有分地;安氏辖境约当今省境西北部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地区,以大部分在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通称水西宣慰。宣慰使初与同知宋氏(辖水东)同治宣慰司城内,非有公事不得擅还本土,成化以后始常居水西。崇祯三年(1630 年)削其水外(指鸭池河以东)地设置卫所,辖境遂以水西为限。十年废宣慰使,分其地为十二州,不久复旧。清顺治十五年(1658 年)改称水西宣慰使,康熙五年(1666 年)改流,设黔西、平远、大定三府。吴三桂乱后复宣慰使职,但不废三府,不久以绝嗣停袭。
**【水逻城】**古城名。在今四川奉节东。北周天和元年(公元 566 年), 信州蛮冉令贤曾在此起义。
**【水达达路】**一作女直水达达路。元中叶分开元路置,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兴凯湖以东,包括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境内水达达部族不事耕稼,以鱼为食。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年)派军士在此屯田,后又设置屯田总管府。
**【邗】**古城名。公元前 486 年吴筑,故址一说在今扬州市西蜀冈上,一说在今市东南濒江处。
**【邗沟】**古运河名。春秋时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在 江淮间开凿。《左传》哀公九年(公元前 486 年):“吴城邗,沟通江淮”(一作“吴城邗沟, 通江淮”)。又名邗江、邗溟沟、渠水、中渎水。故道自今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县西,折东北入射阳湖,又西北至淮安县北入淮。东汉建安初广陵太守陈登改凿新道,自今高邮直北径达淮安,大致即今里运河一线。但魏晋时淮安迤南一段仍须绕道射阳湖,不能直达。隋大业元年(公元 605 年)发淮南丁夫十余万重开邗沟,略循建安故道。此后江淮间运道即自扬州直达淮安,不再东向绕道。唐改称漕河、官河或合渎渠。
**【邗】**古国名。亦作“于”,在今河南沁阳西北邗台镇。殷纣时鄂侯所居,周武王封子邗叔于此。《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邗、晋、应、韩, 武之穆也。”一说即盂。“盂鼎”出土于今陕西眉县礼村,即其地。
**【玉河】**古水名。即今新疆的和田河,见《梁书·西北诸戎传》、《新唐书·西域传》等。今和田县东的玉龙喀什河,古代又称白玉河;县西的喀拉喀什河和它的一条支流,古代又称黑玉河及绿玉河。均见《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 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关城方形如盘,北、西两面有门,北门外不及百公尺即疏勒河。和西南的阳关同为当时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门户,出玉门关的为北道,出阳关的为南道。六朝时自今安西通哈密一道日益重要,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宋以后,中国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
**【玉笥山】**又名石帆山,在今湖南汨罗县汨罗江北岸。相传屈原披流放于此,诗篇《九歌》即在此写成。清乾隆时建有屈子祠。
**【玉梁渠】**古代人工灌溉渠道。隋仁寿中筑,在今河南息县西北。唐开元中县令薛务征集民工更加疏导,为陂十六所,溉田三千余顷。
**【玉壁城】**古城名。西魏大统四年(公元 538 年),以玉壁险要:筑城以御东魏。移东道行台兼置并州镇此。故址在今山西稷山西南。城周八里, 四面并临深谷。东魏高欢屡攻不克。北周置勋州于此,又尝移绛州治此。
**【未央宫】**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内西南隅。汉高帝七年(公元前 200 年)丞相萧何筑,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周围二十八里(见《三辅黄图》)。宫成后常为朝见之处。新莽未毁。东汉未董卓劫迁献帝至长安,复葺未央殿。前赵刘曜、西魏均曾修葺。唐未央宫在禁苑中,会昌年间重修,唐未毁。近年经考古勘察,宫垣东西长约 2,300 米,南北宽近 2,000 米。前殿台基今仍保存在马家寨村,南北长约 200 米,东西宽约100 米,北端最高处达 10 余米。
**【邛州】**州名。南朝梁置。唐初治所在依政(今邛崃东南),显庆中移治临邛(今邛崃)。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大邑、蒲江等县地。明初降为县, 成化中升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邛崃县。唐时州境大邑产瓷器,轻坚质美。
**【邛池】**即“邛海”。
**【邛都】**古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以邛都夷地置。治所在今四川西昌东南,南朝齐废。两汉、三国及南朝宋时为越巂郡治所。
【札萨克图汗部】外蒙古旧部名。原为十七世纪时喀尔喀三部之一。清雍正后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十九旗,会盟于札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牧地约相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扎布汗、库苏古尔、乌布苏等省各一部分和戈壁阿尔泰省。
【古回鹘城】(鹘 hú)古城名。故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喀拉和林遗址之北。《辽史·太祖纪》天赞三年(公元 924 年)“次古回鹘城”,即此。
**【艾县】**古县名。春秋吴艾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江西修水县西。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入建昌。
**【艾陵】**古地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春秋·哀公十一年》:“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
**【正定】**府名。本名真定,清雍正元年(1723 年)因帝名胤祯,避讳改名。治所在正定(今河北正定)。辖境相当今河北无极、晋县以西,藁城。元氏、赞皇以北,新乐、行唐、阜平以南地区。1913 年废。
**【甘州】**州、路、卫、府名。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西凉州为甘州,因甘峻山为名。治所在永平(隋改名张掖,今甘肃张掖),辖境相当今甘肃高台以东弱水上游,其后屡有伸缩。唐永泰后地入吐蕃,大中后入回鹘,宋天圣中又入西夏,改为宣化府(《宋史》仍称甘州)。蒙古复改甘州,
至元后改甘州路。明改置为甘州左、右、中、前、后五卫。清雍正初改为府。1913 年废。唐为河西节度使、元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治所。清初回族领袖米喇印、丁国栋曾据此起义。
**【甘肃】**①元行省名。元至元十八年(1281 年)置,治所在甘州路(今张掖)。元贞元年(1295 年)后辖境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宁夏大部和青海黄河以北,日月山以东地区。明初废。②军镇名。明*九边之一。镇守地区相 当今甘肃嘉峪关以东,黄河以西及青海西宁市附近一带。总兵官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③巡抚名。明宣德十年(1435 年)置。驻甘州卫。统甘肃兵备、西宁兵备、庄浪兵备三道,陕西行都司之甘州左右十二卫、镇夷等三所城堡,赤斤蒙古等六卫,朵甘等卫及宣慰招讨等司,西海丙免诸部贡市。清顺洽五年(1648 年)移驻兰州(今兰州市),康熙元年(1662 年)移驻凉州卫(今武威),旋又还驻兰州,乾隆十九年(1754 年)废。
**【甘泉】**①旧县名。清雍正九年(1731 年)分江都县置,因县西北有甘泉山得名。与江都同治扬州府(今江苏扬州市)城内,辖府治西北偏。1912 年并入江都县。②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林光宫,汉武帝增筑扩建。武帝常在此避暑,接见诸侯王、郡国上计吏及外国客。扬雄著有《甘泉赋》。
**【甘松岭】**亦称甘松山,又名松叶岭、松子岭,以产甘松得名。在四川松潘县境(一说在今县治西南十五里;一说在今县治西北三百里)。古时谓江水发源于此。十六国前凉之甘松护军、西秦之甘松郡、北魏之甘松县、唐之松州、明之松潘卫、清之松潘厅和今之松潘县皆因此山得名。唐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吐蕃请交马于赤岭,互市于甘松岭,即此。
**【甘露寺】**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三国吴始建,相传建寺时甘露适降,故名。唐李德裕加以增辟。晚唐卢肇《题甘露寺》待有“北固岩端寺” 之句。宋迁建今址,后又屡毁屡建。寺北有多景楼遗址。
【可敦城】回鹘古城,古代鲜卑、突厥,回鹘、蒙古等族称可汗之妻为“可敦”,可敦城即其建牙地(政治中心)。见于《辽史·地理志》的有三:
- “云内州开远军下节度,⋯⋯有古可敦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阴山北麓。(2)“镇州建安军节度,本古可敦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布尔根省南。(3)“河董城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市西。
**【石州】**州名,北周建德六年(公元 577 年)改西汾州置。治所在离石
(今属山西)。隋唐辖境相当今山西三川河、湫水河流域。宋以后辖境缩小, 明洪武初省离石入州,不辖县,万历二十三年(1595 年)改名永宁。
**【石阳】**①古县名。东汉永元八年(公元 96 年)分新淦县置。治所在
今江西吉水县东北。晋太康中移庐陵郡治此。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 年)改
名庐陵。②古城名。故址在今湖北黄陕西。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 226 年) 孙权攻魏江夏,围石阳,即此。
**【石汶】**古水名。见”五汶”。
**【石城】**古城名。(1)即石头城。《文选·左思<吴都赋>》:“戎牵盈于石城。”《注》:“刘曰:‘石城,石头坞也,在建业西,临江。’”
- 故址在今云南曲靖。唐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以爨族首领爨归王为南
宁州都督,居此。南诏时为石城郡。公元 937 年段思平借兵爨族三十七部,
起兵石城,讨平杨干真,建大理国。公元 971 年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于此,
立有石碑,清康熙十八年(1679 年)出土,置曲靖城内,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石砫】(—zhù)土司、厅名。宋景定时置安抚司,元初为军民府, 不久升军民安抚司,明天启元年(1621 年)升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石柱。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置厅,二十六年升为直隶厅。1913 年降为县,明末在此与衣民军张献忠对抗的女将秦良玉,即土司马千乘之妻。
**【石窌】**古邑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长清东南。《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 589 年):“予之石窌。”
**【石梁】**①郡名。北周改沛郡置,治所在石梁(今天长西石梁),辖境相当今安徽天长县境。隋开皇初废。②古县名。(1)东晋置戍,并侨沛县于此。北周改沛县为石梁县。治所在今安徽天长西石梁。隋大业初改名永福。北周时,曾为石粱郡治所。(2)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置,以在石梁山得名。治所在今云南曲靖东北,明永乐初废。③堡坞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洛河之北。西晋永嘉未,将军魏浚聚流民屯洛北石梁坞,即此。
**【石门道】**古道路名。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路经今四川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当在秦开辟的*五尺道的基础上经历代修筑而成。起自今四川宜宾市,南抵云南曲靖县,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
**【石牛道】**古道路名。又称金牛道。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趋剑门关,是古代联系汉中和巴蜀的交通要道。相传战国奏惠文王欲伐蜀,因山道险阻,作五石牛,言能屎金,以欺蜀王;蜀王命五丁开道引之,秦军随而灭蜀。“石牛”、“金牛”由此得名。后代屡加修造,元明以后通称南栈:又名蜀栈。
**【石头城】**古城名。简称石城,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本楚金陵城,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 212 年)孙权重筑改名。东晋义熙时又加固。六朝时,江流紧迫山麓,城负山面江,南临淮(秦淮)口,当交通要冲,为建康军事重镇,隋平陈,在此置蒋州,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 为杨州治所,八年,扬州移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此城遂废。
**【石岭关】**在今山西阳曲东北。形势险要,为山西北部要冲。唐驻兵于此,以防突厥南下。宋与契丹屡次在此交战。明初筑土城,万历中又建石城。明清曾置巡司干此。
**【石船山】**简称船山,因山形似船得名。在今湖南衡阳县西北曲兰。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于明亡后隐居于此,学者称船山先生。今山下有其故居湘西草堂。
**【石梁河】**即安徽巢县东南濡须水。因濡须水流经七宝、濡须两山间, 两山对峙,中有石梁,凿石通流得名。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 年)刘锜大破金兀朮于此。
**【石梁涧】**又名石梁溪或石梁河,即今安徽天长县境内的白塔河。南朝宋泰始中,萧道成破薛安都兵,进屯石梁涧北,即此。
**【石堡城】**古城名。一名铁刃城。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新唐书》谓在赤岭[即今日月山,在西宁市西]东二十里)。唐时防御吐蕃的军事重镇, 也是唐蕃交通要冲,曾先后置振武军、神武军及天威军于此。
**【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唐杜甫有《石壕吏》诗。
**【石大兴安岭】**一作大兴安岭,今作外兴安岭,位于东西伯利亚勒拿河
流域和黑龙江流域之间。1689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此山和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作为中俄东段边界。1858 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瑗珲条约》后被划入沙俄境内。
**【左江】**道名,明置,因境内左江得名,属广西省。清代驻南宁府,初辖泗城、南宁、太平、镇安四府;光绪中太平府改隶太平思顺道;增辖郁林直隶州和上思、百色二直隶厅。1913 年改置邕南、田南等道。
【左辅】汉*三辅之一左冯翊的别称。因在京兆尹之左(东)得名。后世亦通称京东之地为“左辅”。唐杜甫《沙苑行》:“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绕以周墙百余里。”
**【友人城】**古城名。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春秋、战国之际赵襄子派新稚穆子攻狄,取左人:即此。北魏孝昌二年(公元 526 年)鲜于修礼率领北镇流民起义于此。
【左冯翊】(冯 píng)官名、政区名。汉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改左内史置。职掌相当于郡太守,辖区相当于一郡,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 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中、下游地区。东汉移治高陵(今县西南)。三国魏去“左” 字改辖区为冯翊郡,官名为冯翊太守,移治临晋(今大荔)。
**【左里城】**古城名。“里”一作“蠡”。因在彭蠡泽(古鄱阳湖)之左得名。故址在今江西都昌西北左蠡山下。东晋义熙六年(公元 410 年)卢循率军在此抗击刘裕的进攻。
**【左担道】**古道路名。自令甘肃文县东南至四川平武东。因山径险窄, 自北而南,担在左肩不得易右肩,故名。三国魏将邓艾曾由此入蜀。
**【左国城】**古城名。故址在令山西离石东北。东汉初匈奴南单于率部入居西河郡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公元 140 年发生内乱,又自美
稷移驻此城;公元 304 年匈奴族首领刘渊反晋,即以此为根据地,并曾建都于此。
**【左蠡城】**即“左里城”。
**【右江】**道名。明置,因境内右江得名。属广西省。清代驻柳州府。辖柳州、庆远、思恩、浔州四府。1913 年改置柳江道。
【右辅】汉*三辅之一右扶风的别称。因在京兆尹之右(西)得名。后世亦通称京西之地为“右辅”。唐李商隐《行次西郊》:“右辅地畴薄,斯民尝苦贫。”
**【右北平】**郡名。战国燕置。秦治所在无终(今天津市蓟县),西汉移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承德、天津市蓟县以东(长城南的滦河流域及其以东除外),辽宁大凌河上游以南、六股河以西地区。东汉移治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北部辖境缩小,以今长城一线稍北为界。 西晋改为北平郡。境内有卢龙塞道,地势险要,历代为北方重镇。
**【右扶风】**官名、政区名。汉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改*主爵都尉置,分右内史西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 为* 三辅之一。洽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奏岭以北, 户县、咸阳、旬邑以西地。东汉移治槐里(今兴平东南)。三国魏去“右” 字改辖区为扶风郡,官名为扶风太守。
【布特哈】清政区名。康熙中以分布于嫩江及其两岸支流的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打牲部落编置佐领,设布特哈(满语,意为“渔
猎”;汉译“打牲处”)总管,驻嫩江西岸宜卧奇(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光绪二十年(1894 年)升布特哈总管为副都统,徙治嫩江东岸博尔多站(今黑龙江省讷河县)。三十二年(1906 年)裁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划分为东、西两路布特哈,仍各设总管,分驻博尔多和宜卧奇。宣统二年(1910 年)于东布特哈置讷河直隶厅,1915 年于西布特哈置布西设治局。
【布达拉宫】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在西藏拉萨市西北角布达拉山上。相传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始建,后世屡有修筑,至清顺治二年(1645 年)达赖五世大加扩建后,始具今日规模。原为西藏农奴主政教合一的中心。内有宫殿、正厅、灵庙、佛殿、经堂、平台和庭院等。依山垒筑,高十三层, 达 178 米,东西长 400 余米。群楼高耸,崇阁巍峨。五座宫顶,覆盖镏金瓦。外观气势雄伟,建筑风格体现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也是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宫内藏有大量雕塑、壁画、明清两代的敕书、印鉴、礼品、匾等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 达 拉 宫
**【龙支】**古城名。(1)即*龙耆、龙夷。(2)又名龙支堡。故址在今青海化隆南。十六国时羌族首领梁饥曾屯兵于此。北魏置北金城县,西魏改为龙支县,唐至德后地入吐蕃,(3)宋元符二年(1099 年)改吐蕃宗哥城为龙支城。故址在今青海西宁市东南,一说即唐龙支城。
**【龙门】**①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黄河至此, 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②又名伊阙。在河南洛阳市南约 12.5 公里处。以有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隔伊河夹峙如门,故名。自汝、颖北出,必经此处,为洛阳南面门户。北魏迄晚唐间,建寺凿窟,有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香山寺、白居易墓等名胜古迹。参见“龙门石窟”。③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 446 年)改皮氏县置。因县西北有龙门山得名。治所在今山西河津县。唐开元时于县西置龙门仓。北宋宣和二年(1120 年)改名河津。北朝时曾为龙门郡治所:唐初曾为泰州治所。
**【龙冈】**山名。又名卧龙山,蒙古语名巴罕呼喇呼山。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元筑上都城于山南。
**【龙夷】**古城名。又作*龙耆、龙支。
**【龙州】**①州名。(1)西魏废帝二年(公元 553 年)置。治所在江油
(今平武东南)。唐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改龙门州,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复改龙州。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青川、平武等县地。元省县入州,至正中移治今江油东北,明洪武中又移今平武。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升龙安府。(2)辽置。即黄龙府。(3)十世纪初党项族李继迁改北宋石堡镇置。治所在今陕西靖边东南。十二世纪初又为北宋所有,改为威德军。②州、厅、府名。唐置州。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北。元改为万户府,移治今龙州。明洪武初复为龙州。清雍正三年(1725 年)废。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置厅,1912年升为府,次年改为龙州县。清末为对越南的通商要地。
**【龙安】**①古县名。唐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置,因龙安山为名。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北。宋宣和初改名安昌;不久复旧。宝祐后曾为石泉军治所。蒙古中统五年(1264 年)废入安州。②府名。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改龙州宣抚司置,治所在今平武。清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江油、北川、青川等县地。1913 年废。
**【龙阳】**旧县、军、州名。三国吴分汉寿县置县。治所在今湖南汉寿。南宋绍兴五年(1135 年)升为军,移治黄城砦(今汉寿东南);不久因地低近湖,复还故治。三十年(1160 年)仍降为县。元元贞初又升为州,辖境相当今湖南汉寿、沅江两县地。明洪武九年(1376 年)又降为县,1912 年改名汉寿。南宋建炎四年(1130 年)杨么起义,曾以此县为根据地。
**【龙城】**①“龙”一作“茏”,又称“龙庭”。匈奴祭天,大会诸部处。
《汉书·匈奴传》:“五月,大会龙城。”其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②古城名。又名和龙城、黄龙城、龙都。故址 在今辽宁朝阳。公元 341 年十六国前燕慕容皩在此筑城,营建宗庙、宫阙, 置龙城县;次年自棘城迁都于此,号新宫为和龙宫。慕容儁迁都蓟后,建留台于此。公元 397 年后燕慕容宝复以此为都。公元 409 年冯跋在此建立北燕。
公元 436 年北魏攻取此城,置镇,后置营州。
**【龙泉】**府名。渤海置,并建号上京。八世纪中叶大钦茂定都于此。治所在龙州(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县一带。
**【龙耆】**古城名。又作“龙支”、“龙夷”。故址在今青海海晏县。新莽时为西海郡治;东汉和帝时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屯此。
**【龙原】**府名。一名栅城府。渤海置,并建号东京,治所在庆州,故址一说即今吉林珲春八连城。辖境约当今吉林珲春及苏联大彼得湾北岸一带, 大钦茂未年曾迁王都于此,钦茂死后,还都上京龙泉府。渤海和日本之间往来皆取道于此。
**【龙勒】**古县名。西汉置,因龙勒山得名。治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北魏为寿昌郡治所。北周时郡县俱废入鸣沙县。
**【龙凑】**古城名。故址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临古黄河渡口,为军事要 地。东汉初平三年(公元 192 年)袁绍败公孙瓒于此。
**【龙涸】**古城名。又作龙鹤、龙鹄。故址在今四川松潘。西晋未吐谷浑自辽东西徙止于枹罕,自龙涸以北,皆其牧地。见《北史·吐谷浑传》。北周天和元年(公元 566 年)置嘉诚县,为扶州、龙涸郡治所。
**【龙湾】**①吉林农安县的旧称。②在江苏南京市城区西北。南宋建炎四年(1130 年)岳飞败金兀朮于牛头山,兀朮趣龙湾,飞破之于新亭。
**【龙编】**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东汉至南朝曾为交州及交趾郡治所;唐武德时曾为龙州治所。
**【龙口城】**亦称龙首关。故址在今云南大理北上关。八世纪初南诏王皮罗阁筑关,为南诏、大理立国时都城北面的防戍要地。蒙古忽必烈曾由此取大理。因位于洱河上游,故后又名河首关、上关。
**【龙尾城】**亦称龙尾关。故址在今云南下关市。八世纪初南诏王皮罗阁筑关,为南诏、大理立国时都城南面的防戍要地。明将蓝玉等曾由此取大理。因位于洱河下游,故后又名河尾关、下关。
**【龙首山】**①古山名。一名龙首原。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起于渭水南岸汉长安故城,止于樊川,长六十余里。首高二十丈,尾高五、六丈。汉筑长安城于北坡,未央宫等都依山而建,唐筑长安城于南坡,大明、含元等宫殿都建于山原较高处,营建城郭宫殿后,山原已渐堙平。②在甘肃省西部, 西北一东南走向,与合黎山合称走廊北山。主峰在山丹县北。明万历中,夷
人青把都,自昌宁湖移驻于此,被巡抚田乐击走。
**【龙首关】**即“龙口城”。
**【龙首渠】**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汉武帝时为灌溉今陕西北洛水下游东岸一万多顷咸卤地而开凿。相传开凿时掘到龙骨,故名。自今澄城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今大荔西仍入洛。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下,土松渠岸易崩,乃凿井在井下开渠通水,长十余里。最深的井达四十余丈,发动兵卒万人,历十余年始通,北周时重加开浚,至唐仅存尾闾一段,称为干坑,即今人民引洛渠的前身。②隋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为营建大兴城、解决东城及内苑用水而开凿的渠道。自城东马头埪(今马登空村)引浐水北流,至长乐坡附近分为二渠:东渠西流至通化门外,沿城北上转西折入内苑及大明宫,西渠西南流至通化门南入城,西流入皇城转折北上入宫城,汇为山水池及东海。唐扩建宫苑,此渠多有引伸。其后历经疏浚,明、清时王要在发展西渠,而水道及引水口均有改变。其东渠及城内渠道,已日渐堙废。今城外故道尚有若干遗迹存在。
**【平水】**①集市名。在浙江绍兴东南,傍平水溪。唐时已成市,见元稹
《白氏长庆集》序。光启二年(公元 886 年)钱镠讨刘汉宏,自诸暨出平水, 凿山开道五百里。附近盛产茶,号“平水茶”。②旧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市)的别称,以城西南汾水支流平水得名,金元时称平阳所刻书籍为“平水 版”。
【平卢】唐方镇名。开元七年(公元 719 年)升平卢军使置,为玄宗时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营州(今辽宁朝阳)。领平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屯营、平二州之境,相当今河北滦河下游以东,辽宁大凌河以西地区。安禄山反唐,即以此为根据地之一。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以后,
王玄志、侯希逸起兵归唐,先后为平卢节度使。上元二年(公元 761 年)侯希逸为史朝义之奚族所逼,举众南迁淄青,号*淄青平卢节度使。
**【平州】**州名。(1)东汉末公孙度据辽东,自号平州牧。三国魏分幽州东部地区置。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不久仍废入幽州。晋泰始十年(274 年)复置。永嘉后移治昌黎(今辽宁义县)。北魏改营州。(2)北魏天赐四年(407 年)置。治所在肥如(今河北卢龙北)。唐代移治卢龙(今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陡河流域以东、长城以南地区。1215 年蒙古改为兴平府。北宋末金人灭辽,宋人欲得平、滦地,即此。其后金兵南下,南路都统斡离不即由此进军燕山。
**【平江】**府、路名。宋政和三年(1113 年)升苏州为平江府。治所在吴县、长洲(今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市及吴县、常熟、昆山、吴江 和上海市的嘉定等县地。元改为路,明初改苏州府。宋时平江号称东南都会,有丝织、造纸、造船等手工业。
**【平阳】**①古邑、县名。相传尧都于此。春秋时为晋羊舌氏邑,战国时为韩邑,秦置县。治所在今山西临汾西南。十六国时为汉刘渊都。隋初改名临汾,移今治。②郡名。三国魏正始八年(公元 247 年)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今临汾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北魏以后缩小。隋初改名平河,后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晋州为平阳郡。③府、路名。宋政和六年(1116 年)升晋州置府。治所在临汾(今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洪洞、浮山、霍县、汾西、安泽等市县地。元初改为路,大德时改名晋宁。明初复为平阳府。辖境略有扩大。1912 年废。产铁、
矾,宋置有矾务。金时产白麻纸,为雕版印刷业中心。
**【平阴】**①古邑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平阴东北。《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 555 年):晋平公会诸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即此。②古
地名。春秋周地,在今河南孟津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 519 年):王子朝作乱,晋人过之,“晋师在平阴”,即此。③古县名。秦置。在今河南孟津东北。三国魏改名河阴。④古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北。为黄河重要渡口之一。《通鉴》秦二世三年(公元前 207 年)“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南,战滩阳东”,即此。**【平林】**古地名。在今湖北随县东北。 西汉未陈牧、廖湛等在此领导农民起义,号称平林兵。西晋置县,唐初废。
**【平城】**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公元前 200 年汉高帝亲率军迎击匈奴的入侵,被围于城东白登山。东汉灵帝时废。建安中复置,移治今代县东。公元 913 年拓跋猗卢城盛乐以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以为
南都。北魏天兴元年(公元 398 年)自盛乐迁都于此;又为司州、代郡治所。起鹿苑,营宫殿,颇具规模。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恒州、代郡治所。孝昌二年(公元 526 年)被六镇起义军攻破,州、郡、县并废。
**【平原】**郡、国名。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县。东汉、魏、晋或为郡,或为国;南朝宋后为郡。北魏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德州为平原郡。东汉未刘备曾以平原令领平原相。隋未李德逸领导的农民军起义于此。
**【平凉】**①郡名。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平凉(今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西北一带。北魏移治鹑阴(今华亭县西),辖境相当今甘肃华亭、平凉西南及东南一带。北周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原州为平凉郡。②府名。金置。治所在平凉(今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泾源县地。明扩大,东至今甘肃泾川、镇原,西至庄浪、静宁,兼 有今中宁县南部以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清初略小,同治后仅有今平凉、静宁、华亭及宁夏隆德县地。1913 年废。
**【平陵】**古县名。西汉五陵县之一。汉昭帝筑陵置县。治所在今咸阳市 西北。昭帝死后葬此。三国魏改名始平。
**【平越】**①卫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升平越防御千户所置。治所在今贵州福泉。清康熙十一年(1672 年)改为县。②府、州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置府,治所在平越卫。清嘉庆三年(1798 年)改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贵州福泉、瓮安、湄潭、余庆等县地。1914 年废,改本州为县。
**【平襄】**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通渭西北。北魏废。西汉为天水郡治所,新莽为镇戎郡治所。公元 23 年隗嚣起兵于此。
**【平阳关】**即天井关。在今山西晋城南太行山上。元至正十七年(1357 年)扩廓帖木儿守此,保据泽、潞二州。
**【平虏渠】**古运河名。(1)东汉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 年)曹操将北攻乌桓,为便利军运而开凿。起自呼沲(今作滹沱河,故道下游经今河北饶阳、献县、青县南,东入海),下入泒水(上游即今沙河,下游经今饶阳北、 河间、任丘西、文安、静海北至天津市区入海)。故道所在说法不一:一说在今饶阳西;一说在今沧县东北,唐姜师度主持下所开的平虏渠即其故迹; 一说即今青县至独流镇间一段南运河的前身。(2)唐神龙中河北道支度营田使姜师度主持下所开,傍海穿渠,借以避免海运的艰险。故迹在今河北沧县
东北。
【平靖关】*义阳三关之一。居“三关”之西,一名西关。在河南信阳西南,与湖北应山县接界。因山为障,不筑濠隍,故名平靖。宋代一名行者坡,又作行者关;后又讹为恨这关。
**【平地松林】**古地区名。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一带,南至河北围场以北,东至内蒙古扎鲁特旗以西。地势宽广,古多松林,为奚族和契丹族最早的活动地区。辽、金时称为平地松林,也叫千里松林。
**【打狗】**①旧地名。一作打鼓。木台湾平埔族番社 Tancoia 译音,日据时改为日语发音相同的高雄,沿用至今。②旧山名。狗一作“鼓”。日据时改称高雄山,在今高雄市西北海滨。
**【打箭炉】**旧地名。即今四川康定县。相传诸葛亮南征,命部将郭达造炉打箭于此,因而得名。实则其地为达、折二水汇流之处,藏语谓汇流为“渚”, 故称达折渚,音讹附会为打箭炉。清雍正十一年(1733 年)置打箭炉厅治此, 辖厅治迤西诸土司。全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及西藏宁静山以东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 年)升为直隶厅。其后所属各土司陆续改流,分设厅、县,辖境日减,至宣统三年(1911 年)改为康定府。1913 年改府治为县。
**【打牲乌拉】**古城名。简称乌拉。故址在今吉林市北乌拉街。本明代海西女真乌拉部所筑,称乌拉城。努尔哈赤灭乌拉部后,即以打牲乌拉为城名,言其人以打牲(渔猎)为生。旧城临松花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为防水患,于旧城之东另筑新城。
**【东川】**①唐方镇名。见“剑南东川”。②土司、府名。大理时置东川郡,后为閟畔部。蒙古宪宗时置閟畔万户府,元至元中改军民府,二十八年
(1291 年)改东川路。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改东川土府。治所初在今云南会泽县境,后移会泽县治。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改设流官,置东川府。辖境相当今云南东川市及会泽、巧家两县。1913 年废。
**【东平】**①郡、国名。汉甘露二年(公元前 52 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东)。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市、汶上、东平等县地。南朝宋改为郡,北齐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郓州为东平郡。西汉在此置铁官。②府、路、州名。宋宣和元年(1119 年)改郓州为东平府。治所在须城(今东平)。辖境相当今山东汶上、平阴、东平、梁山、肥城、阳谷、东阿等县地。元改为路,明洪武时降为州。清不辖县。1913 年改为县。
**【东宁】**古省名。1669 年郑经改东都承天府为东宁省,治所在今台湾台南市。辖今台湾岛和附近澎湖等岛屿。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改置台湾府。
**【东关】**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濡须山上。三国吴诸葛恪筑,隔濡须水与七宝山上的西关相对。北控巢湖,南扼长江,为吴、魏间的要冲。南北朝时仍为军事重地。
**【东江】**①古代太湖尾闾之一。一名上江,晋顾夷《吴地记》、庾阐《 扬都赋注》、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皆以此为《书·禹贡》三江之一。故道自太湖之东七十里三江口分松江经白蚬湖东南流入海。自八世纪以来,久已湮塞。②令广东北江上游浈水的古称,一称东溪,又因在始兴县境内,也称始兴水。
**【东阳】**①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左传》哀公八年
(公元前 487 年):吴伐鲁,“克东阳而进”,即此。②古地区名。春秋晋
地,战国卫地,后属赵。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地区。《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520 年):“荀吴略东阳”,即此。③古县名。(1)秦置,治所在今安徽天长西北。南朝陈废。秦末陈婴为县今史,东阳少年杀县令推婴为首,领导县民二万人参加项梁起义队伍。(2)汉高帝置。治所在今山东武城东北。东汉废。隋开皇六年(公元 586 年)分枣强县复置,十八年改名漳南。
④郡名。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 266 年)分会稽郡置。治所在长山(今金华)。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江、衢江流域各县地。南朝陈天嘉三年(公元 562 年) 后改名金华。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婺州为东阳郡。⑤古城名。南临阳水,阳水世亦称东阳水,故名。故址在今山东益都县北。东晋义熙中青州刺史羊穆之筑。北齐移益都县治此。隋在阳水之南另建南城,以此城为北城。金天会中颓废,县治移于南城。东晋、南北朝时为兵争要地,历为青州、齐郡治所;隋以后历为青州、北海郡治所;宋为京东东路、金为山东东路治所。
**【东牟】**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牟平。有铁官、盐官。南朝宋废。②郡名。(1)西晋置,不久废,北魏复置。东魏治所在黄县(今山东黄县东南黄城集)。辖境相当今山东蓬莱、栖霞、海阳以东地区。北齐天保七年(公元 556 年)并入长广郡。(2)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登州置。治所在蓬莱(今县)。辖境与东魏东牟郡同。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复改登州。有鱼、盐之利;又为对高丽、新罗、百济和日本海上交通的重要港口。
③古山名。(1)为渤海靺鞨大祚荣的根据地,一说在今吉林敦化东北;一说即今吉林桦甸东北苏密城西老岭。(2)牟山之别称。在今山东文登西北。
**【东吴】**①三国吴因地处江东,亦称东吴。②古地区名。或泛指太湖流 域全境,或专指旧苏州一府。参见“三吴”。
**【东里】**古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县城内。春秋郑国大夫子产居此,故世称东里子产。
**【东冶】**①古地名。在今福建福州市。汉高帝五年(公元前 202 年)立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即此。②古县名。东汉改冶县置,在今福建福州市, 晋废。其地滨海,为通交趾的主要港口。《后汉书·郑弘传》:“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治泛海而至。”
**【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东。北宋元丰年间苏轼谪黄州住此,自号东坡居士。
**【东瓯】**古族名、地区名。古越族中的一支,亦称瓯越。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瓯江、灵江流域,相传是越王句践的后裔。首领摇助汉灭项羽, 惠帝时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温州市),俗号东瓯王。武帝初遭闽越攻击,迁居江、淮二带,后世亦以东瓯或瓯越为温州及浙南一带地区的别称。
**【东昌】**路、府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改博州路为东昌路。治所在聊城(今属山东)。明初改为府,清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冠县、高唐、茌平、莘县等县和临清、平原、武城等县部分地区。1913 年废。自元以来, 为南北漕运要冲。1861 年宋景诗在此起义;清未又曾为义和团活动中心。
**【东京】**①古都名。(1)东汉都洛阳,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又以建都地点代表这两个朝代,故又称西汉为西京,东汉为东京。(2)北周大象元年(公元 579 年)以洛阳为东京。隋文帝
罢东京,炀帝即位,又营洛阳为东京,大业五年(公元 608 年)改称东都。
- 唐显庆二年(公元 657
年)以洛阳为东都,一称东京,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定称东京。(4)渤海以龙原府为东京。故址即今吉林珲春八连城。
- 南诏王寻阁劝时(808—809)以善阐为东京。故址在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南门外。(6)五代唐同光元年(公元 923 年)李存勖即帝位于魏州,改魏州
为兴唐府,建号东京,三年改东京为邺都。(7)五代晋天福三年(公元 938 年)迁都汴州,改汴州为开封府,建号东京,历汉、周至北宋不改。(8)契丹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改南京为东京。故址在今辽宁辽阳市。②道、路名。辽五京道之一。治所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辖境西起医巫闾山、嫩江,北达外兴安岭,东至于海,南及朝鲜东北部地区。金改为路,辖境仅今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地区。金未废。
【东河】清雍正七年(1729 年)改河道副总督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驻济宁(今山东济宁市),后移驻兖州(今山东兖州), 寺管防治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与运河,时称总督为“东河总督”,所管诸河为东河。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裁东河总督。参见“南河”、“北河①”。
**【东垣】**古县名。(1)战国中山邑,后属赵,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北 石家庄市东,因河东已有垣县,故名。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 196 年)改名真定。(2)东汉改垣县置。治所在今山西垣曲东南。东晋以后废。东汉未张白骑衣民起义军攻东垣,即此,(3)东晋末置。治所在今河南新安东,隋大业初改名新安。公元 386 年前秦苻丕被西燕慕容永战败奔此。
**【东城】**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定远东南。南朝宋废。公元前 209
年陈胜将葛婴至东城:前 202 年,项羽败至东城,皆即此。
**【东胜】**州、卫名。辽置州。治所在榆林(金改东胜,蒙古废入州,即今托克托)。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托克托及准格尔旗东北部。明洪武四年(1371 年)改为卫,后分为左、右卫。所属兵民耕牧河套中。永乐元年(1403 年) 左卫内迁至今河北卢龙;右卫内迁至今河北遵化,明末废。
**【东洋】**①元、明以今南海东部(约自东经 110°以东)及其附近诸岛
(今加里曼丹岛及菲律宾群岛等)为东洋。见元汪大洲《岛夷志略》、明张燮《东西洋考》。②清以来,因日本在我国之东,又称日本为东洋。
**【东郡】**郡名。战国秦王政五年(公元前 242 年)置。治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东阿、梁山以西,山东郓城、东明、河南范县、长垣北部以北,河南延津以东,山东茌平、冠县、河南清丰、濮阳、滑县以南地区。东汉以后辖境缩小,三国以后废置无常。十六国前燕移 治鄄城(今山东鄄城北旧城)。北魏移治滑台城(今河南滑县旧治)。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初又曾改兖州为东郡。东汉初平二年(公元
191 年)白绕领导的黑山起义军与曹操大战于此。
**【东都】**①周武王都镐,成王时周公管建雒邑,作为镇抚东方的政治中心,因称镐为西都,雒邑为东都。②新莽都长安,始建国四年(公元 12 年) 准备迁都雒阳,以长安为西都,雒阳为东都。③东汉都雒阳,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称东京,一名东都。班固有《东都赋》。④隋大业五年(公元609 年),改称东京洛阳为东都。⑤唐显庆二年(公元 657 年),以洛阳为
东都。武后光宅元年(公元 684 年)改称神都,神龙元年(公元 705 年)复
称东都。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称东京,上元二年(公元 761 年)停京
号,次年复称东都。⑥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 907 年)都汴,以汴州为开封
府,建东都。⑦五代唐同光三年(公元 925 年)改洛京为东都。至晋天福三
年(公元 938 年)迁都汴州,改称西京。⑧五代南唐都江宁府称西都,以吴
旧都江都府为东都。⑨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置承天府于赤嵌城,号东都明京。
**【东莱】**郡、国名。汉高帝置郡。治所在掖县(今属山东)。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东汉后治所屡有迁移,西晋改为国,南朝宋仍为郡。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莱州为东莱郡。汉在此置盐、铁官。
【东莞】(—guǎn)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南朝宋移治今莒县,隋初改名东安。②郡名。(1)汉建安初分琅邪、齐郡置。治所在今沂水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临朐、沂水、蒙阴、沂源等县地。北齐改名东安。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的祖籍在此。(2)东晋侨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南朝齐末废。
**【东原】**古地区名。《书·禹贡》:“东原底平。”据郑玄注,即汉东平郡地,相当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
**【东徐】**州名。(1)北魏献文帝置。治所在团城(今山东沂水)。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水、沂源、蒙阴、莒县、莒南、日照及江苏赣榆等县地。太和二十二年(公元 498 年)改南青州。(2)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宿预(今宿迁东南)。南朝梁辖境约当今江苏淮河以北,睢宁南部、宿迁、沭阳南部以南,涟水以西地区和安徽五河、泗县东部。东魏武定七年(公元 549 年)
改东楚州。(3)北魏孝昌元年(公元 525 年)置。治所在下邳(今睢宁北)。辖境相当今江苏邳县、新沂、睢宁及山东郯城、临沂等县。南朝梁中大通五年(公元 533 年)改名武州。东魏武定八年(公元 550 年)又改东徐州。北周改邳州。
**【东亳】**古邑名。东汉郑玄以为商汤故都“三毫”之一,故址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北。清魏源以为在今河南商丘。但近代学者多不采“三亳”中有东亳之说。
**【东海】**①古时东海名称,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相当于今之黄海。《礼记·王制》:“自东河至于东海。”注:“徐州域。”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战国策·楚策》:“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秦汉以后,始以今黄海、东海同为东海。明代以后,北部称为黄海,南部仍称东海,其海域始和今日东海相当。②郡名。(1)秦置。楚、汉之际也称郯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东汉以后缩小。南朝齐移治涟口(今涟水),并改北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公元 549年) 改海西郡。(2)东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今常熟)北境侨置。永和中移治京口(今镇江市),南朝宋改南东海郡。(3)东魏武定七年(公元 549年) 改北海郡置。治所在安流(今连云港市东南)。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隋开皇初废。(4)隋大业初改海州置。治所在胸山(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东海、沭阳、涟水以东,淮水以北地区。唐初改海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海州为东海郡。
**【东陵】**①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清代帝王陵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有清太宗皇太极后昭西陵、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以及慈禧慈安定东陵等。以在京东,对易县的*西陵而言,故名。②即“福陵”。
**【东淀】**一称三角淀。在河北省中部霸县和雄县境内。系大清河、中亭河堤间狭长洼地潴水而成。冬、春干涸,夏、秋成湖。解放后经改造,富航运、灌溉、水产之利。
【东番】明中叶后称台湾为东番,意谓东方番族聚居之地。陈第著有《东番记》。
**【东湖】**旧县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置。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 为宜昌府治所。1912 年改名宜昌。
**【东楚】**①古地区名。“三楚”之一。跨江逾淮,东至于海,约当今江苏除西北部以外、安徽东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区。于全楚位居东北,对西楚而言,故名。②州名。见“楚州(3)”。
【东燕】(—yān)①古县名。西晋末改燕县置。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隋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改名胙城。东晋十六国时为东燕郡治所。
②郡名。东晋初置。治所在东燕,辖境相当今河南延津、滑县等地。北魏废。
【东三省】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在清末与北洋政府时代的总称。以在山海关之东得名;亦称“关东三省”,民国以后又称“东北三省”。
【东女国】唐时西羌的一支。以女子为首领。在今四川西北、青海东南一带。辖四万余户。以农牧业为主。子从母姓。历受唐朝册封。唐天宝(742
—756)后乃以男子为首领。
**【东平陵】**古县名。西汉以旧齐国平陵邑置。因右扶风有平陵,故加“东” 字。治所在今山东章丘西。西晋改名平陵。历为济南郡治所。
**【东四盟】**旧内蒙古六盟中的东部四盟,即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四盟。卓索图盟已于 1950 年撤销,划归热河、辽宁、内蒙古三省区
(今为河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辖地)。
【东兴堤】三国吴孙权、孙亮时筑。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与巢县相接。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黄龙二年(230 年)筑东兴堤遏(巢)湖水,后⋯⋯废不复修,恪以建兴元年(252 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 左右结山峡筑两城。”
**【东运河】**一称夏镇新河,见“泇河”。
**【东库伦】**旧地名。(1)旧时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市街分三部:中为宫殿区;西为喇嘛区,俗称西库伦:东为商业区,俗称东库伦或买卖城。(2)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克鲁伦河西岸克鲁伦城,旧称东库伦。
**【东府城】**古城名。简称东城。故址在今南京市通济门附近,临秦淮河。为东晋、南朝宰相兼扬州刺史的府第所在地,因在扬州旧城以东得名。每建康有事,必置兵镇守。梁绍泰末焚毁,陈天嘉中迁至府城东的齐安寺,陈亡 后废。
**【东宕渠】**郡名。南朝齐置,以在南宕渠郡之东得名。治所在垫江(今 四川合川)。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武胜及南充市南部地区。梁时缩小。西魏恭帝三年(公元 556 年)改垫江郡。
【东受降城】(降 xiáng)唐三*受降城之一。景龙二年(公元 708 年) 张仁愿筑于黄河东北岸今内蒙古托克托南,隔河与胜州相对。宝历元年(公元 825 年)徙置绥远烽南,即今托克托城。
**【北口】**指河北省长城诸口,以别于*西口。
**【北山】**①指关中平原北面诸山。唐建中四年(公元 783 年)朱泚攻奉天(今陕西乾县),李怀光自蒲城引兵趣泾阳,并北山而西,败泚兵于醴泉
(今礼泉县东北)。②指天山,以在塔里木盆地北边得名。《汉书·西域传》: “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循)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
**【北平】**①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北。有铁官。北周改名永乐。东汉建武元年(公元 25 年)农民起义军尤来、大抢、五幡与刘秀军大战于此。(2)北魏改蒲阴县置。治所在今河北完县东南。五代唐改名燕平,宋初复旧。金改名永平。宋庆历中置北平军于此。(3)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方城东南。隋改名真昌。北朝时曾历为宣义郡及襄州、北南阳郡治所。②郡名。西晋改右北平郡置。治所在徐无(今河北遵化东)。辖境约当今河北兴隆、天津市蓟运河下游以东,河北遵化、丰润、唐山市以西地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 446 年)废。其后分辽西郡复置。治所在新昌(今河北卢龙)。北齐辖境相当今河北长城以南、滦河流域以东地。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平州为北平郡。③府名。明洪武元年(1368 年)改元大都路置。治所在大兴、宛平两县(今北京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长城以南、天津市武清、宁河以北和河北廊坊地区以及唐山地区西部。初属山东省,后改属北平省,并为北平布政使司治所。永乐元年(1403 年)建为北
京,改名顺天府。①古省名。明洪武二年(1369 年)分河南、山东两行中书省置北平行中书省,简称北平省。九年(1376 年)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永乐元年(1403 年)罢布政使司,以所领直隶北京行部。其后又罢行部直隶六部。见“直隶”。⑤行都司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置大宁都司,治大宁卫
(今辽宁宁城西),二十一年(1388 年)更名。辖境相当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永乐元年(1403 年)复名大宁都司,侨治保定府(今河北保定市)而故地废。
**【北邙】**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在河南省洛阳市北。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东汉梁鸿《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唐王建《北邙行》:“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后亦泛指墓地。《红楼梦》第九十七回:“竟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
**【北地】**郡名。(1)战国秦置。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辖境 相当今宁夏贺兰山、青铜峡、山水河以东及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东汉末地入羌胡。(2)东汉末置。寄治冯翊郡界,三国魏割冯翊之祋祤为实土,相当今陕西耀县、富平。其后辖境时有伸缩,西魏改为通川郡。(3)北魏置西北地郡。治彭阳(今甘肃庆阳西南),北周改名北地郡。隋开皇中废。(4)隋大业初改豳州置。治所在定安(今宁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县、合水、正宁、庆阳南境及陕西旬邑、彬县。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改为宁州。
【北江】《书·禹贡》扬州:“三江既入”;导漾:“东为北江,入于海。”旧释皆以为北江即三江之一。《汉书·地理志》毗陵(今江苏常州市), “北江在北,东入海”;徐锴《说文系传》“江至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市) 为北江”:皆指长江干流的下游。《初学记》引郑玄说指长江北岸的大支流汉江。
**【北杏】**古地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东阿县境。公元前 681 年,齐桓
公会诸侯于此。《春秋》庄公十三年(公元前 681 年):“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春秋时以诸侯而主天下会盟之政,自此始。
**【北汶】**古水名。见“五汶”。
**【北京】**①古都名。(1)西晋时,江南人称洛阳为北京,见《晋书·张翰传》。(2)南朝宋时,称丹徒(实指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为北京,见《宋书·文帝纪》。(3)十六国夏昌武元年(公元 418 年),赫连勃勃于长安置南台,以统万城为北京,见《晋书·赫连勃勃载记》。(4)北魏自平城迁都洛阳后,称平城为北京,见《魏书·肃宗纪》。(5)唐和五代唐、晋、汉三代都以它的发祥地太原府为北京,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参见“北都”。
- 宋庆历二年(1042 年),仁宗为了抗拒辽对*关南地区的土地要求,表示准备“亲征”,把从前真宗“亲征”时曾经驻跸的大名府建为北京,故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7)金天眷元年(1138 年)改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天德二年(1150 年),撤销北京名号。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波罗城。
(8)金贞元元年(1153 年),因中京大定府在新迁都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市)之北,改称北京。故址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9)明初有意定都北宋故都,洪武元年(1368 年),建开封府为北京。十一年,因漕运难以恢复而撤废。故址即今河南开封市。(10)明永乐元年(1403 年),成祖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即今北京市;十九年,自应天(今江苏南京市)迁都顺天,改北京为京师。洪熙元年(1425 年),拟
还都应天,仍改京师为北京。正统六年(1441 年),定北京为国都,复称京师。此后京师之称历清至辛亥革命后不改,但习惯上自明永乐以后相沿都称北京。②路名。(1)金天眷元年(1138 年)改上京路置,治所在临潢府,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北部(翁牛特旗以北)、哲里木盟与吉林白城地区的大部分和内蒙古嫩江西岸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至扎赉特旗一带。天德二年(1150 年)改名临潢府路。(2)金贞元元年(1153 年)改中京路置,治所在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辖境东至今辽宁锦州市、阜新市,北至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古北口间长城一线。大定后又并有原临潢府路辖境。蒙古废。③古省区名。明永乐元年(1403 年)建北京,撤销北平布政使司,以所领府州县直隶北京,即称这一辖区为北京。十九年(1421 年)定都北京,改称京师,这一辖区亦即改称京师。
**【北兖】**州名。(1)东晋侨立兖州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义熙六年(公元 410 年)刘裕灭南燕,复兖州旧地,因南方已有兖州,改旧兖州为北兖州。治所在滑台(今河南滑县旧滑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泰山以南汶、泗流域及鲁西平原,河南滑县、延津、杞县以东地区。南朝宋初复名兖州。
(2)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 466 年)侨立兖州于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南朝齐改名北兖州。曾移治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后复旧。辖境约当今江苏淮河以南,运河以西和高邮湖以北一带。南朝梁改名淮州。
**【北河】**①清雍正八年(1730 年)置直隶河道水利总督,驻天津(今市), 掌防治北河,即直隶(今河北省及北京、天津二市)境内的南北运河、永定、大清、子牙、滹沱等河,称为北河总督。乾隆十四年(1749 年)后北河总督例由直隶总督兼理。参见“南河”、“东河”。②清以前黄河自今内蒙古磴口县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北支约当今乌加河,时为黄河正流,对南支而言, 称为北河。汉元朔初卫青取河南地为朔方郡,架桥于北河上,即此。参见“南河”。
**【北胜】**州、府名。元至元十七年(1280 年)改施州置北胜州。后升为府。治所在今云南永胜,辖境相当该县一带。明改为州。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升为永北府。
**【北庭】**①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二单于,史称北单于庭为北庭。②唐 方镇名。先天元年(公元 712 年)始设,以辖境在伊州以西,故称伊西;以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亦称伊西北庭。统辖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开元后与碛西四镇节度使时分时合。贞元六年(公元 790 年)地入吐蕃。
**【北洋】**地区名。清末至民国时称今江苏省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等沿海各省为北洋,而称其以南沿海各省为南洋。
【北宫】汉宫名。在汉长安城中未央宫北,周围十里。高帝创建,武帝 增修。中有前殿,广五十步,珠帘玉户,如桂宫。见《三辅黄图·汉宫》。杜牧《长安杂题》诗:“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
**【北都】**①西晋末鲜卑拓跋猗卢筑*盛乐城以为北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南土城子。②武周长寿元年(公元 692 年)因并州是武氏的故里, 建为北都;唐神龙元年(公元 705 年)罢。开元十一年(公元 723 年)又因
并州为唐高祖的发祥地,复升为太原府,建北都。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
改称北京,上元二年(公元 761 年)停京号:次年又称北都。③五代唐同光
元年(公元 923 年)四月升镇州为真定府,建号北都,十一月罢都。④五代唐同光元年十一月,改西京太原府为北京,一称北都,沿至晋、汉不改。
**【北徐】**州名。(1)东晋义熙七年(公元 411 年)分徐州置。治所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约当今山东箕屋山、沂山、蒙山及江苏沛县以南,河南商丘以东,安徽太和、蒙城、泗县及江苏淮河以北地区。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 421 年)改名徐州。(2)南朝齐改徐州置。治所在燕县(今安徽凤阳东北)。辖境约当今安徽淮河以南,蚌埠市、定远、滁县以东(天长县除外)和江苏六合县地等。东魏武定七年(公元 549 年)改名楚州。(3)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 529 年)置。治所在即丘(今临沂东南)。辖境相当今
山东临沂、费县、平邑、蒙阴、苍山等地。北周宣政元年(公元 578 年)改名沂州。
**【北亳】**古邑名。一名蒙毫。商*“三亳”之一。见“亳”。
**【北海】**①所指因时而异:初为北方远僻地域泛称;春秋战国时又或指今渤海。《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 656 年):齐候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 “君处北海。”《孟子·梁惠王》:“挟太山以超北海。”秦汉后凡塞北大泽,往往被称为北海。《史记·大宛列传》:奄蔡“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指今里海。《汉书·苏武传》:“乃徙武北海无人处”,指今贝加尔湖。《通典》引《经行记》:“岭北流者尽经胡境而入北海”,指今巴尔喀什湖。②郡、国名。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 148 年)分齐郡置。治所在营陵
(今山东昌乐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市及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县。东汉改为国,移治剧县(今昌乐西)。魏、晋国郡改置不常,北齐改名高阳。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青州为北海郡。隋末郭方预起义于此。汉末孔融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唐代李邕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③ 古县名。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下密县置。治所在今山东潍坊市。唐以后潍州治此,明洪武初废入潍州。④在北京市故宫西北侧,本为元代太液池的一部分,系引玉泉山诸水流注城内的积水湖泊之一。面积 583 亩。辽、 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亭台别致,游廊曲折,湖光荡漾,景色绮丽。有永安寺、万佛楼、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琼华岛耸立湖中,上有藏式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 年)。1925 年开放为公园。解放后,更增辟文化娱乐场所,为游览胜地。
【北假】秦汉称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为北假。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蒙恬北逐匈奴,据阳山(今阴山)、北假中,即此。
**【北港】**①古地区名。一名魍港,亦作蚊港。指今台湾北港溪下游一带。为台湾岛上汉族移民最先到达、开拓的地区。故明代曾一度称台湾为北港。其地渔业极盛,又为海船出入港口,与澎湖、漳、泉之间往来频繁。《读史方舆纪要》:“澎湖为漳泉之门户,而北港即澎湖之唇齿”。“北港在澎湖之东南,亦谓之台湾”。清代又称笨港。初年仍为台湾与大陆交通主要港口之一;其后因港口淤塞,海舶遂稀。今有北港镇在北港溪下游北岸。②即笨港。
**【北邙山】**亦作北芒山。见“北邙”。
**【北向(嚮)户】**古地区名。简称“北户”。因当地居民往往向北开门户,故名。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秦地“南至北向(嚮)户”。又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 年)琅邪
台刻石:“皇帝之土,南尽北户。”唐段公路著有《北户录》,专记岭南风土物产。一说指汉日南郡,即今越南中部地区。《汉书·地理志·日南郡》颜师古注:“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开北户以向日者。”晋左思《吴都赋》: “开北户以向日。”刘渊林注:“日南人北户。”
**【北直隶】**简称“北直”。见“直隶”。
【北固山】“固”亦作“顾”。在江苏省镇江市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回岭斗绝,形势险要,故称“北固”。南宋建炎四年(1130 年)韩世忠曾在此截击金兀术。山上有甘露寺、铁塔等名胜。
**【北宕渠】**郡名。南朝粱普通三年(公元 522 年)在故宕渠郡地置,以在南宕渠郡东北得名。治所在今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广安等县地。北周武成元年(公元 559 年)改名流江。
**【北栈道】**自陕西凤县东北草凉驿入栈,西南至凤县折东南经留坝又南至褒城旧治北鸡头关出栈。北段即古*故道,南段即古褒谷道。五代以前自褒谷北上的或趋斜谷出郿县(今眉县),或西经故道出陈仓(今宝鸡市)。宋后专用西道,修筑栈阁至二千余所,元明以来称为连云栈;为别于自汉中南下蜀中的栈道,通称北栈,一名秦栈。
**【北神堰】**在今江苏淮安北五里古*邗沟入淮处。古邗沟水高于淮水, 故立堰以防其泄。五代周显德五年(公元 958 年)世宗率战舰攻南唐,欲自淮入江,为北神堰所阻,另浚鹳水以通。宋天圣后废。
**【北清河】**见“清河”①(2)。
【北庭都护府】唐六都护府之一。长安二年(公元 702 年)分安西都护府置。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统辖天山北路突厥诸羁縻府州,辖境东起今阿尔泰山、巴里坤湖,西达今咸海(一说今里海)西突厥诸部族。安史乱后地入回纥葛逻禄,至贞元六年(公元 790 年)府治亦为吐蕃所攻占。
**【卢龙】**①古塞名。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一带。古有塞道,自今蓟县东北经遵化,循滦河河谷出塞,折东趋大凌河流域,是从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一条交通要道。东汉未曹操与辽西乌桓作战,东晋时前燕慕容隽进兵中原, 都经由此道。②唐方镇名。见“范阳①”。
**【卢奴】**古县名。西汉置。相传城内有池,水色黑而不流,水黑曰“卢”, 不流曰“奴”,故曰“卢奴”。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定都于此,改名弗违。北魏复名卢奴,北齐废入安喜。汉、晋为中山国治所,北魏为中山郡及定州治所。
【卢阳】贵州旧铜仁府的别称。因唐时曾置卢阳郡而得名。
**【卢龙山】**古山名。即今南京市内狮子山。西临长江。晋元帝初渡江, 见其山岭连绵,险要似塞北卢龙,故名。元末朱元璋大破陈友谅于此。
【卢沟河】“卢”或作“芦”。今北京市和河北境内永定河的古称,通用于辽金以后、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定名为永定河以前。“卢”意即“黑”,因河水呈黑色得名。金世宗大定十一年(1171 年)开卢沟河,导至京城北入壕,东至通州(今通县),北入潞水(今白河),欲通漕运,渠成后因地峻水浊,不堪舟楫。参见“浑河①”。
**【归州】**州名。唐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分夔州秭归、巴东两县置。治所在秭归(今县,明废入本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秭归、巴东、兴山等县地。南宋端平三年(1236 年)因蒙古进兵江北,移治江南。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升为路,不久又降为州,明初废。不久复置,嘉靖中移回江北旧治。清不辖县,1912 年改为归州县,1914 年改名秭归。
**【归安】**旧县名。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 982 年)分乌程县东南境置, 治所与乌程同城,在今浙江吴兴。1912 年与乌程县合并为吴兴县。历与乌程同为湖州、安吉州、湖州路、湖州府治所。
**【归顺】**州名。元置。在今广西靖西县,明初废,弘治九年(1496 年) 复置,1912 年降为县。
**【归善】**旧县名。南朝陈祯明三年(公元 589 年)置。治所在今广东惠阳东北,五代南汉移今惠阳。1911 年改名惠阳。隋以后历为循州、龙川郡、祯州、惠州、惠州路、惠州府治所。
**【归德】**府名。金天会八年(1130 年)改应天府置。治所在宋城(今商丘县南,后改睢阳;明初废入本州,嘉靖中于今治置商丘)。辖境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商丘、虞城、夏邑、宁陵、柘城,及山东曹县等地;元以后扩大。明初降为州,嘉靖中仍为府。清辖境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商丘、睢县、宁陵、柘城、鹿邑、夏邑、郸城、永城等县地。1913 年废。
【叶(葉)】(yè,旧读 shè 涉)古邑名。在今河南叶县南。春秋楚地。公元前 576 年楚迁许灵公于此,为楚国附庸。战国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
292 年)取叶后,又名叶阳。汉置县。
**【叶(葉)榆】**叶(葉)一作“楪”。①古县名。本西南夷地,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置县。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北。南朝梁大宝后废。② 古泽名。在古叶榆县东。即今云南大理东的*洱海。③古水名。汉晋南朝时期称今云南西洱河为叶榆水。源出今剑川南罢谷山,南流积潴而成叶榆泽,又东南入今漾濞江。古人不明瞭叶榆水源流,故《水经》及《水经注》记载此水多错误。如《水经注》说它自叶榆县东南至滇池,再东过温水(今南盘江) 至温水以东地区。以今水道和地形而论,都不可能。
【且兰】(jū—)古县名。西晋改故且兰县置。治所在今贵州黄平、贵定一带;一说在今凯里西北。南朝梁废。当西通宁州要道。南朝齐时,曾为南牂柯郡治所。
**【田地】**古县名、郡名。公元 327 年前凉张骏置县,治柳中城,即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麴氏高昌时升为郡。唐贞观中平高昌改置柳中县。
**【田州】**州、路、府名。唐开元中置州。治所在都救(今田阳东南)。辖境相当今广西百色、田阳、田东等县地。大历后为羁縻州。元改为路,末年移治今田阳。明洪武初改为府,嘉靖七年(1528 年)仍为州。清光绪元年
(1875 年)改置恩隆县。
**【田横岛】**相传西汉初齐王田横率部属五百人逃亡于此。故名。在山东省即墨县东北海中:一说即*郁洲,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
**【由拳】**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浙江嘉兴南。《水经·沔水注》:“由拳县秦时长水县也。⋯⋯秦始皇恶其势王,令囚徒十余万人掘污其土,表以恶名,改曰囚卷,亦曰由拳也。”三国吴黄龙中改名禾兴,赤乌五年(公元 242 年)又改名嘉兴。
**【申】**①古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居今陕西、山西间。周宣王时一部分被东迁,分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期为楚文王所灭。其留在原地的部分,称西申,或称申戎,也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联合犬戎攻周,并拥立周平王。后为秦所灭。②上海市的别称。以境内黄浦江
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而得名。
【申江】春申江的简称。
**【四川】**地区名。宋咸平四年(1001 年)分西川路、峡路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总称“川峡四路”,后简称四川。南宋设有四川宣抚、制置、总领等职,统辖四路军政财赋,元合四路置四川行中书省。
【四明】浙江旧宁波府的别称,以境内有四明山(传说山上有方石,四 面如窗,中通日、月、星宿之光,故称四明山)得名。
【四京】宋都开封,初沿袭五代旧制,以开封府为东京,河南府为西京; 大中祥符七年(1014 年)增建应天府为南京;庆历二年(1042 年)又增建大名府为北京,合称“四京”。
**【四海】**①指中国四周的“海疆”。《书·禹贡》:“四海会同。”本为泛称之词,九州之外,即为四海。《礼记·祭义》具体提到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不过对举而言,没有确指海域。后人因文求实,直以四海为环绕中国四周的海,于是东、南、西、北海,便有方域可指。但亦因时而异, 说法不一。如其中西海,因中国西方陆地广远,湖海复杂,无正确海域可定, 故古籍中言西海者特多,有五、六处。②指四邻各族居住地域。《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四辅】**古地区名。(1)唐开元中称近京畿的同州、华州、岐州、蒲州为“四辅”。(2)宋崇宁、政和时,曾以颖昌府为南辅,拱州(初名辅州)为东辅,郑州为西辅,澶州(开德府)为北辅,为京畿四面的辅郡,合称“四辅”。
**【四渎】**古人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川的总称,即 江(长江)、河(黄河)、淮、济。见《尔雅·释水》。古代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即指五岳与四读, 见《礼记·王制》。其时淮、济犹独流入海,故得与江、河并列。唐始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为金、明各代所沿袭。
**【四镇】**①《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四镇与五岳并举,指可为一方之镇的大山。据郑玄注,即扬州的会稽山(在今浙江)、青州的沂山(在今山东)、幽州的医巫闾山(在今辽宁)、冀州的霍山(在今山西)。②北魏河南四镇,即碻磝、滑台、洛阳、虎牢。③即唐安西四镇。
【四十郡】《晋书·地理志》谓秦始皇初统一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后来南取百越,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共四十郡。但自清以来,多数学者都说秦末有四十余郡。参见“三十六郡”。
【四大镇】明清四个工商业城镇的合称。即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朱仙镇)、景德镇(今江西景德镇市)、佛山镇(今广东佛山市)和汉口镇(今湖北武汉市的汉口区)。
**【四安镇】**即“泗安镇”。
**【出河店】**古地名。在今黑龙江肇源县西。1114 年女真阿骨打大破辽兵于此。
**【代】**古国名。(1)在今河北蔚县。公元前 476 年为赵襄子所灭。襄
子把它封给其侄赵周,称为代成君。公元前 228 年秦攻破赵国,赵公子嘉出奔到代,自立为代王。后六年为秦所灭。(2)汉初同姓九国之一。高帝六年
(公元前 201 年)以云中、雁门、代三郡五十三县置,都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十一年去云中郡,益太原郡,并徙都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一说徒都晋阳(今太原市南)。辖境约当今山西离石、灵石、昔阳以北和河北
蔚县、阳原、怀安等地。汉文帝刘恒以代王入为皇帝。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 年)废。
**【代北】**①古地区名。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以北地区。《资 治通鉴·唐纪》乾符五年(公元 878 年):“代北荐饥,漕运不继。”②唐方镇名。见“雁门”。
**【代州】**州名。隋开皇五年(公元 585 年)改肆州置。治所在广武(后改雁门,今代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四县地。金、元一度缩小。清雍正后为直隶州,1912 年废,改本州为县。1644 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亲率主力战败明总兵周遇吉于此。
**【代郡】**郡名。(1)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代县(今蔚县西南)。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的内、外长城间地,和长城外的东洋河流域。东汉移治高柳(今阳高西南)。西晋末废。北邻匈奴、乌桓等族,故为北方要郡。有五原、常山等关。(2)北魏置。治所在平城(今大同市北)。辖境相当今山西外长城以南的大同市、左云县地。孝昌中废。孝文帝迁洛以前为京都所在;又历为司州、恒州治所。
【仙(僊)海】《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塞外有仙海。即今青海省 青海湖。两汉、魏、晋时又名鲜水海、*西海、卑禾羌海、■海,北魏以后通称青海。
**【仙人关】**在今甘肃徽县南。为渭河流域通往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隘。南宋绍兴四年(1134 年)吴玠于此打败金兵,确保巴蜀。
【仙井监】北宋熙宁五年(1072 年)置陵井监,因有盐井相传为汉张道陵所开得名。宣和四年(1122 年)改名仙井监。治所在仁寿(今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两县地。南宋隆兴元年(1163 年)改为隆州。
**【仙娥河】**一作仙萼河。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色楞格河。《新唐书·地理志》:回鹘衙帐“北六、七百里至仙娥河。”参见“薛灵哥河”。
**【他郎】**厅名。清雍正十年(1732 年)以旧他郎寨地置,治所在今云南墨江县。1913 年改为县,1916 年改名墨江。
**【仞】**古地名。春秋楚地。一说在今湖北竹山县境。一说在今湖北均县境。《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元前 611 年):载楚军分二队以伐庸,其一即经此。
【白下】东晋南朝时建康(今南京市)附近滨江要地。本名白石陂,相传东晋陶侃讨苏峻,筑白石垒,后人在此筑白下城。故址在今南京市金川门外。南朝齐、梁时曾为南琅邪郡治所。唐初曾移金陵县治于此,改名白下县。旧时因此又以白下为南京市的别称。
**【白山】**①即今长白山。北魏勿吉及隋靺鞨七部之一的白山部居此一带,并以此得名。②即天山。因冬夏积雪,故名。亦称折罗浸山。
【白门】南京市旧时的别称。六朝时,都城建康(今南京市)的正南门宣阳门,世称白门,故名。
**【白马】**①古县名。春秋卫国曹(一作漕)邑,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城东。东汉末关羽斩袁绍将颜良,解白马之围,即此。北魏初移治滑台城,即今滑县旧滑县治。此后至隋历为兖州、东郡治所,隋以后为滑州治所。明初废入滑州。②古津渡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秦、汉白马县西北古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在金代黄河南徙以前,历为军事上争夺要地。
**【白水】**①水名。(1)在今山西晋城县境。有二源:东为白河,西南流;西为黄沙河,东南流会于晋城南,又东南历天井关入丹水。东晋太元十五年(公元 390 年)朱序追西燕主慕容永至白水,即此。(2)即今白水江。源出今四川松潘东北,屈曲东南流,经甘肃文县,至四川广元西南入今嘉陵江。汉、魏、南北朝时期,白水羌、宕昌羌及邓至羌皆聚居在沿江附近一带。魏、晋以后,以今白龙江至今甘肃文县境与白水合流,故亦有白水之名。(3)在湖北枣阳县境。源出县东大阜山,西南流经县南又曲而西流入唐河。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 年)金兵围枣阳,孟宗政破之于此。②山名。(1)在今广东增城东,山巅有瀑布如练,故名。有佛迹岩。北宋苏轼曾著《游白水山佛迹岩记》。(2)在浙江余姚西南,为四明山西麓。山顶有泉,倾泻而下,故名。③关名。(1)在今四川广元县东北。为蜀北边门户。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 年),命隗嚣从天水伐蜀,嚣上言:“白水险阻,栈阁败绝。”即此。东汉末,刘备取益州,由此攻取涪城,进围成都。(2)在今云南沾益东北。为通贵州、四川的要冲。旧设白水关驿,清移白崖巡检驻此,兼管驿务。④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四川青川东北。隋开皇初改平兴县,不久又改景谷县。南北朝时,曾先后为白水郡、南白水郡、平兴郡治所,又曾兼为北益州、沙州治所。⑤郡名。南朝宋置。治所在白水。辖境约当今四川广元县地。粱改为平兴郡。
**【白羽】**古邑名。在今河南西峡县。《左传》昭公十八年(公元前 524 年):“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实白羽。”参见“析”。
**【白沙】**古地名。在今江西南昌东北,团其地沙白如雪得名。汉元鼎六 年(公元前 111 年)东越王余善发兵拒汉,攻入白沙,即此。
**【白沟】**①本为一小水,在今河南浚县西,发源处接近淇水东岸,东北流下接内黄以下的古清河。东汉建安九年(公元 204 年)曹操将进攻袁尚, 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使成堰,遏 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运。此后上起枋堰, 下包今河北威县以南的清河,皆被称为白沟,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至隋炀帝后才为永济渠所代替。故道南段相当今河南淇河口至河北大名县南的卫河,亦即隋代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北段流经今大名县西,北流至威县东下接清河,今堙。②本指自督亢泽南岸泄泽水南注巨马河一小水,即今河北新城县东自北而南的白沟河。五代后用以泛指西东流向的巨马河。故道自今白沟河店北东流经霸县城关镇与信安镇北,东抵天津与南北来诸水会。五代晋开运二年(公元 945 年)契丹南侵,败于阳城,逾白沟而去,即此。宋、辽以此为界,故亦称界河。明永乐末自白沟河店改道南出与南易水合而东注,故道遂堙。③古济水流经今河南原阳县东南潴为白马渊,渊水东流为白沟,又东经封丘县南、开封市北,下流与济水合,《水经注》目为南济的一部分。唐载初元年(公元 689 年)引汴水注白沟以通曹、兖赋租,水色湛洁,称为湛渠,即此。宋金犹见记载,后堙。①古瞧水流经今安徽濉溪县南分一支东北流至今江苏铜山县西注入获水,《水经注》称为白沟水,一名净净沟水。宋代统称其上游所承睢水亦为白沟。古睢水本上承菠荡渠于今开封市东南,自隋开通济渠后,睢水已淤废。宋世白沟遇雨潦时可通航载重百斛的船只,经月不雨即涸竭;至道、熙宁中屡议开浚,意欲使其成为汴渠以外另一自京师通向东南的漕渠,未实现。
**【白陉】**一名孟门,太行八陉的第三陉。在河南辉县西。为豫北、晋南之间的交通隘道。
**【白岩】**古城名、县名。故址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北。本高丽白岩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 年)在此置岩州,次年州废。辽置白岩县,为岩州治所。金改县名石城,元废。
**【白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 95 年),用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在郑国渠南开凿,故名;也称白公渠。自谷口
(今陕西礼泉东北)分泾水东南流,经高陵、栎阳(今镇东北)东至下邽(今镇东南)南注入渭水。长达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约合今二十八万亩)。渠成,民得其利,歌云:“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
■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 亿万之口。”唐时自北而南,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总称三白渠。宋、元以后,渠工渐废。其上游历有修改,如宋凿丰利渠,元凿王御史渠,明凿广惠渠、通济渠,清凿龙洞渠,而下游则仍其旧。清末渠身缺漏,灌田仅二百顷。1930 年以后改筑为泾惠渠。
**【白道】**古道路名。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为阴山南北重要通道之一。因路口千余步土色灰白,故名。北魏时南各口有白道城,城北有白道岭、白道川。正光间六镇各族起义,破六韩拔陵扼守此道,屡破魏军。
**【白檀】**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滦平东北兴州河南岸, 因白檀山得名。东汉废。建安中曹操征乌桓路经白檀,即此县故城。(2)北魏置。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东北,为密云(雲)郡治所,北齐时废人密云(雲) 县。
**【白马寺】**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为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传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顶有白光,遣使蔡愔等赴西域求佛法,在月氏遇到来自天竺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以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用白马驮载经像而归洛阳,次年因仿天竺式建寺于当时洛阳城西,以“白马”命名,中国有佛寺自此始。后世屡经废圮重建修葺,早已非复旧观,惟寺址大致犹在原处。寺门内两旁有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僧墓;寺内许多佛像、罗汉像,神采奕奕如生,极富艺术价值。其伽蓝殿原有的石雕弥勒菩萨像,已被盗往美国,藏于波士顿美术馆。寺外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 年)建造的齐云塔。现设有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堆】**简称龙堆。在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省玉门关间。属砾质荒漠(戈壁)。系古代湖积层及红色砂砾层的隆起高地遭受风力侵蚀而成。海拔 1,000 光左右。散布许多高出地面 25—40 米的方山、岩塔和土柱。东北一西南走向,沟谷内有流沙堆积,婉曲如龙,故名。古代为西域交通要道。
《汉书·西域传》:“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儋粮,送迎汉使。”
**【白波谷】**在今山西襄汾永固镇。东汉中平五年(公元 188 年),郭大领导的一支黄巾军以此为起义根据地,并筑白波垒于此。
**【自驹场】**地名。在江苏大丰西南。盛产盐。元末白驹场人张士诚领导盐丁和农民起义于此。
**【白帝城】**古城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公孙述筑城。述自号白帝,故以为名,并移*鱼复(復)县治此。其后历为州、郡洽所。城居高山,形势险要,三国时蜀汉以为防吴重镇。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此城,后死于城西之永安宫。
**【白狼山】**古山名,即今白鹿山,蒙古语名布虎图。在今辽宁喀喇沁左
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境。《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 年)曹操征乌桓,“登白狼山”,即此。
**【白狼水】**即白狼河。(1)在山东省东部,源出昌乐南,北流经潍坊市东注入莱州湾。唐长安中,窦琰为北海令时在古营丘城东北穿渠,引白狼水曲折三十里以溉田,称窦公渠。(2)古水名,即今辽宁省境内的大凌河,因发源于白狼山得名。始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两《唐书·奚传》说奚国国境南至白狼河,即此。
**【白狼城】**古城名。故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西汉置县,因白狼山得名;东汉废。十六国后燕、北燕皆为重镇,为并州治所; 北魏为建德郡治所。
**【白崖城】**古城名。相传公元三世纪时龙祐那所筑,本名彩云城,后改 白崖城。八世纪时,南诏王阁罗凤又在旧城东北扩建新城。故址在今云南弥渡西北。唐天宝十载(公元 751 年)鲜于仲通进攻南诏,进薄此城,大败引还。
**【白鹿原】**地名。在陕西蓝田西灞、浐二水之间。南连秦岭,北至灞岸, 东西十五里,南北四十里。相传周平王时有白鹿出此原得名。原上有汉文帝霸陵,亦称霸陵原。公元 354 年,东晋桓温伐秦,与符雄战于此。
**【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公元前 200 年,汉高帝亲率大军北进, 抗击匈奴南侵,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此。
**【自鹭洲】**①古代长江中的沙洲。在今南京市水西门外。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即指此。宋将曹彬在此败南唐兵。后世江流西移,洲与陆地遂相连接。②在江西吉安市东赣江中。南宋知吉州江万里建白鹭洲书院于此,文天祥曾在该院读书。
【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的合称。旧以此泛指中国东北地区。
**【瓜州】**①古地名。春秋时为允姓之戎所居,在今甘肃敦煌县境。②州 名。(1)北魏孝明帝置。治所在敦煌(今县西)。辖境相当今甘肃酒泉以西地区。唐武德五年(公元 622 年)改为西沙州。(2)唐武德五年置。治所在晋昌(今甘肃安西东南)。辖境相当今安西附近一带。公元八世纪后期至九世纪中叶曾属吐蕃,五代时依附回鹘,1036 年后属于西夏,夏亡后废。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复置,后废。
【瓜步】“步”一作“埠”。①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古时南临大江。南北朝时屡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 450 年,北魏太武帝攻宋,率军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②镇名。在江苏六合东南瓜步山下,因山得名。滨滁河东岸,明清设巡检司于此,今为县属较大镇市。
**【令支】**①古国名。一作冷支、离支、离枝、不令支、令疵。其地约在今河北省滦县、迁安县间。公元前 664 年为齐桓公所灭。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迁安西。西晋永嘉年间辽西鲜卑段辽都于此。前燕、后燕时为辽西郡治所。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 446 年)并入阳乐县。
【令狐】(líng—)古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临猗西。公元前 636
年晋重耳从秦返国,渡河,围令狐;公元前 620 年晋败秦兵于令狐,皆即此。
【令居】(lián—)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永登西北。晋废。前凉复置,旋废。地当自湟水流域通向河西走廊的要冲,汉武帝时,筑塞, 通渠,置田官吏卒于此。两汉护羌校尉皆尝洽此。
**【外黄】**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河南民权西北。西汉时,陈留郡都尉
治此。唐贞观六年(公元 632 年)废。秦末农民起义,项羽、刘邦自雍丘还攻外黄,即此。
**【外三关】**见“三关(5)”。
**【外蒙古】**地区名。指蒙古高原北部,以别于高原南部的内蒙古。原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清代分为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三音诺颜汗、车臣汗等喀尔喀四部和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两区,归驻割在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统辖。1911 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1915 年,中、俄、蒙三方在恰克图缔结《关于外蒙古自治之三国协定》规定,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外蒙古承认中国宗主权,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十月革命后,沙俄政权覆灭,外蒙古遂于 1919 年放弃“自治”。1921 年初,外蒙古封建主在当时盘据中俄边境的白俄残匪唆使下,再次宣布“独立”,同年 6、7 月,蒙古人民革命军在苏联支持下击溃白俄残匪,解放库伦,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 年 5 月《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仍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同年 11 月,外蒙古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人民共和国。1946
年 1 月,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外兴安岭】**一作“大兴安岭”、“石大兴安岭”。在勒拿河流域和黑龙江流域之间。
**【处州】**州、路、府名。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置州。洽所在括苍
(今丽水县东南。唐改名丽水,移今丽水县西,元移今丽水县)。旋改名括州,唐大历末复为处州。辖境相当今浙江丽水、缙云、青田、遂昌、龙泉、云和等县地区。元改为路,明改为府。1912 年废。产茶、漆;又产瓷器,始于宋,以龙泉窑最为著名。
【乐平】(lè— )①郡名。东汉末分上党郡置。治所在沾县(今山西昔阳西南)。三国魏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泉市、平定、昔阳、和顺等县地。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公元 448 年)废。孝昌中复置。治所在乐平(沾县改)。隋
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废。②古县名。东汉末分沾县地置。治所在今山西昔阳。北魏太平真君中并入沾县。孝昌中又改沾县为乐平,北齐移治今昔阳西南,唐后复旧治。清嘉庆元年(1796 年)废入平定州。北魏曾为乐平郡治所;隋唐曾为辽州治所。
【乐安】(lè— )①郡、国名。东汉永元七年(公元 95 年)改千乘郡置国。洽所在临济(今高青县高苑镇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等县地。三国魏改为郡,移治高苑(今博兴西南),南朝宋移治千乘(今广饶北)。隋初废。②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博兴,晋废入博昌。(2)北齐改乐陵县置。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南,隋改名博昌。(3)金改千乘县置。治所在今山东广饶,1914 年改名广饶。
【乐都】(lè— )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乐都,十六国时前凉所筑。后凉吕光置乐都郡。公元 399 年南凉秃发乌孤自西平迁都于此;公元 414 年为西秦乞伏炽磐攻破,南凉遂亡。
【乐浪】(lè— )郡名。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 年)置。治所在朝鲜(今朝鲜平壤市南)。辖境约当今朝鲜平安南道、黄海南北道、江原道和咸镜南道地。西晋末地入高句骊。
【乐游原】(乐 lè)古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城南、大雁塔东北。本秦宜春苑,西汉宣帝建乐游苑于此,故名。唐时在长安城内,为士女节日游赏胜
地。
【句无】(gōu—)古地名。在今浙江诸暨南。《国语·越语上》:“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即此。
【句町】 (qù tǐng)古县名。“句”一作“钩(gōu)”。古句町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县。治所约在今云南广南县境内。南朝梁废。
【句绎】(gōu—)古邑名。春秋邾地。在今山东邹县东南。《春秋》哀公二年(公元前 493 年):“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
【句章】(gōu—)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浙江余姚东南。东晋隆安中刘牢之和孙恩作战,移治今宁波市南,并改筑县城。唐武德八年(公元 625 年)废。东汉为会稽东部都尉治所,唐初为鄞州治所。
【句渎】(gōudòu)古地名。又名谷(榖)丘。春秋宋地。在今山东菏泽北。《左传》桓公十二年(公元前 700 年):“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
(《春秋》作“公会宋公、燕人盟于榖丘”)。
【句注山】(句 gōu)又名陉岭、雁门山、西陉山。在今山西代县北。因山形勾转,水势流注得名。为《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形训》所称九塞之一。《史记·张仪传》:“赵襄子欲并代,约与代王遇于句注之塞”,即此。古为北方军事要地,唐置雁门关。
【氏道】(dī—)古县名。西汉置,因其地为氐族所居,故名。治所在今甘肃武山县东南。东汉末废。
**【玄菟】**郡名。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 年)置。治所在沃沮城(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辖境相当今辽宁东部东至朝鲜咸镜道一带。后移治辽河流域,辖境缩小。北魏以后,地入高句骊。
**【玄武门】**①唐长安太极宫(又名西内,即隋之大兴宫)北面正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武德末李世民于此发动“玄武门之变”。②唐长安大明宫(又名东内)北面正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龙首原上。贞观八年(公元 634 年)始建宫,德宗时重建门楼。门外设两廊,有禁兵宿卫,称为“北衙”。唐宫廷政变,如李隆基(玄宗)除韦后,李豫(代宗)除张后, 皆发难于此。
**【玄扈水】**古水名。洛水支流之一。一说即今陕西洛南县北石门川,源 出玄扈山,南流至洛南县注入洛水。《山海经·中山经》谓雒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即此。
**【兰州】**州、府名。隋开皇元年(公元 581 年)置州。治所在子城(后改金城,又改五泉。今兰州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兰州市及临洮县等地。唐辖境仅有今兰州市附近。安史乱后地属吐蕃。宋元丰中复置。辖境相当今兰州市及榆中县一带。明洪武初降为兰县,成化年间复升为州。不领县。清乾隆时移临洮府来洽,改名兰州府,并置皋兰县(今属甘肃)为治所。辖境相当今甘肃兰州市及临洮、榆中、靖远、渭源、临夏等县地。1913 年废。
**【兰亭】**在浙江省绍兴西南,地名兰渚,渚有亭。《水经·渐江水注》: “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日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勗封兰亭侯,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古亭几经迁移,今亭为清康 熙十二年(1673 年)重建。
**【兰陵】**①古县名。(1)战国楚置。治所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令,即此。其后屡有废复。隋大业初废。(2)东晋初侨
置。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南朝梁废。东晋、南朝,曾先后为侨兰陵郡及侨南兰陵郡治所。(3)南朝梁改武进县置。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并入曲阿县。(4)隋大业初改氶县置。治所在今苍山县兰陵镇。唐初仍改为氶县。金明昌六年(1195 年)又改兰陵。贞祐末移治今枣庄市峄城镇南,后为峄州治所。蒙古移今峄城镇,至元二年(1265 年)废入峄州。②郡名。(1)西晋元康元年(公元 291 年)分东海郡置。治所在氶县(今枣庄市峄城镇)。辖境相当今山东枣庄市及滕县东部、东南部。隋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废。(2)东晋初侨置。治所在兰陵。南朝宋改名南兰陵。
**【半线】**古地名。即今台湾彰化。1662 年郑成功置半线安抚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废。雍正元年(1723 年)改置彰化县。
**【半洲】**古城名。“洲”一作“州”。在今江西九江市西。三国吴孙虑为镇军大将军,开府治半州;东晋时庾怿为梁州刺史、褚裒为江州刺史镇半洲,皆即此。
【冯翊】(píng—)①郡名。三国魏改左冯翊置。治所在临晋(今大荔), 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黄龙以南,白水、蒲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北魏移治高陆(今高陵),辖境缩小。北周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同州为冯翊郡。②古县名。隋大业初改武乡县置。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元废。 隋为冯翊郡治所,唐以后为同州治所。
**【汀州】**州、路、府名。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 736 年)分福州、抚州置州。洽所在长汀(今县)。辖境相当今福建三明市、永安、漳平以西地区, 大历以后屡有变动。元改为路,明初改为府。1913 年废。南宋时丘文通、晏彪等起义于此。
**【汉中】**①郡名。战国楚怀王置,公元前 312 年秦惠王又置,因水为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东)。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 乾祐河流域以西和湖北郧县、保康以西,粉青河、珍珠岭以北地。西汉移治西城(今陕西安康西北),东汉复还旧治。建安后辖境屡减,北周时只有今陕西汉中、南郑、城固等地。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梁州为汉中郡。魏晋南北朝时历为梁州、北梁州治所。东晋、南朝时,又曾侨置秦州及其所属郡、县于此。②府名。明洪武三年(1370 年)改兴元路置。治所在南郑(今汉中)。洪武五年以后,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洵河流域以西,凤县、宁强以东地区。万历后东境缩至今佛坪、西乡、镇巴一线。1913 年废。
**【汉阳】**①古城名。在今福建浦城北。《史记·东越传》: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武帝用兵东越,“故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即此。②古县名。(1)西汉置。以在汉水(今贵州三岔河)之北得名。治所在今贵州威宁、水城一带。南朝梁废。西汉为都尉治所,三国蜀汉曾为汉阳郡治所。(2)北魏置。治所在今陕西汉阴西南,为魏明郡治所。 北周废。(3)西魏改兰仓县置。治所在今甘肃礼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 年)改长道县,并移治今礼县东。西魏为长道郡治所;北周为天水郡治
所。③郡名。(1)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 74 年)改天水郡置。治所在冀县
(今甘谷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陇西、礼县以东,静宁、庄浪以西, 黄河以南,❖冢山以北地。三国魏复名天水。(2)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 年)置。治所在兰仓(西魏改汉阳,今礼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一
带。北周废。(3)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 446 年)分天水郡置。治所在黄瓜(今天水市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天水市与武山县之间地区。北周废。(4)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成州置。治所在上禄(今礼县西南)。辖境相
当今甘肃礼县、西和及成县西北部地。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复改成州。
④军、府名。五代周显德五年(公元 958 年)置军。治所在汉阳(今武汉市汉阳)。宋辖境相当今湖北汉阳、汉川及武汉市长江以西地区。元改为府。 清辖境扩大,相当今湖北长江以北、黄陂以西、孝感、汉川以南、沔阳以东地区。1912 年废。1356 年红巾军首领徐寿辉迁都于此。清末在此设兵工厂、铁厂。
**【汉皋】**①旧时汉口的别称。“皋”谓水边之地。因在汉水入长江的北岸,故名。②山名。又名万山。在湖北襄阳西北。《韩诗外传》:“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
【汉龙关】腾越*八关之一。故址在今云南瑞丽县南边界外龙川江东岸约十五、六里。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时被划属缅甸。
**【汉延渠】**相传始凿于汉,唐称汉渠,元后始有汉延之称。渠长二百三十里,自今宁夏吴忠西南引黄河水入渠,北流经银川市东又北合*惠农渠,东西两岸有支渠十余道。历代迭加疏浚,溉田自数千顷至万顷。
**【氾水】**古水名。故道在今山东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 县北,注入古菏泽。久湮。公元前 202 年汉高祖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阳。
【氾光湖】“氾”一作“范”,或误作“汜”。在江苏宝应县南。古时湖面东西宽,南北窄,南通津湖,西南通洒火湖。明以前为漕运所经,后因风大浪高,漕船有颠覆之险,万历十二年(1584 年)在其东另开越河以通漕运。今大部淤为平地。
**【宁】**①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河南修武。《左传》文公五年(公元前 622 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②江苏省南京布的简称。因隋代以后历为江宁县及江宁郡、江宁府的治所而得名。
**【宁母】**古地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金乡东南。《春秋》僖公七年(公元前 663 年):“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母,”即此。
**【宁州】**州名。(1)晋泰始七年(公元 271 年)分益州置。治所在味县(今云南曲靖);一说在滇池(今晋宁东)。辖境约当今云南大部和贵州广西小部,其后东部扩大至贵州大部。南朝齐移治同乐(今陆良东北),梁大宝以后废。(2)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豳州置。治所在定安(今宁县),隋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县、正宁及陕西彬县、旬邑、长武、永寿等县地。唐以后辖境南部缩小,大体上不出今甘肃境。1913 年降为宁县。(3)元至元十三年(1270 年)置。治所在今云南华宁,辖境约当今云南华宁、通海、峨山等县地。1913 年降为县,寻改名黎县,后又改名华宁。(4)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 年)置。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清嘉庆六年(1801 年)改名义宁。
**【宁江】**州名。辽清宁中置。治所在混同(今吉林扶余东石头城子)。金初废。公元 1114 年女真族阿骨打起兵攻辽,首先攻克此城。
**【宁安】**府名。清宣统二年(1910 年)改绥芬府置。治所在宁古塔城(今宁安)。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一带。1913 年降为县。
**【宁远】**①卫、州名。明宣德五年(1430 年)置卫。治所在今辽宁兴城, 为明山海关外的重要军事据点。清康熙二年(1663 年)改为州。1913 年降为
县,次年又改名兴城。②旧城,县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筑宁远城于固勒札(土名金顶寺,即今伊宁市),为伊犁九城之一。伊犁地区商民聚居于此,设有阿奇木伯克以下诸伯克及粮员。1871 年沙俄侵占伊犁后拆毁惠远、拱宸、广仁、瞻德等城用其木材砖瓦扩建此城,成为侵略军据点。1882年收回伊犁后设同知于此;1888 年改县,为伊塔道驻所;1913 年改名伊宁。
**【宁县】**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万全。西晋废。西汉为上谷郡西部都尉治所;东汉为护乌桓校尉治所。
**【宁国】**府、路名。南宋乾道二年(1166 年)升宣州置府。治所在宣城
(今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宣城、宁国、施德、泾县、南陵、太平等县地。元改为路,明改为府,1912 年废。
**【宁波】**府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改明州府置。治所在鄞县(今宁波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县、镇海、象山、岱山、奉化、定海、普陀、嵊泗和慈溪东南部地区。1912 年废。鸦片战争时,当地人民曾抗击英国侵略军于室海,后又组织黑水党,反抗英侵略军在当地的暴行。
**【宁夏】**①路、卫、府名。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 年)置路。治所即今宁夏银川市。辖境相当今宁夏西北部黄河沿岸地区。明洪武三年(1370 年) 改为府,旋废;二十六年(1393 年)置卫。清雍正二年(1724 年)又改为府。1913 年废。②军镇名。明*九边之一。镇守地区相当今宁夏北部黄河沿岸一带。总兵驻今宁夏银川市。下设都司一员,管理水利屯田事务。③道名。清置。辖宁夏一府。民国废府留道,1928 年废。④旧省名。元初置宁夏行省于西夏故地,以西夏故都中兴府(后改宁夏路,治今银川市)为治所。继又于甘州分设甘肃行省,元贞元年(1295 年)罢宁夏行省并入甘肃行省。1928 年,以原甘肃省宁夏道八县合宁夏护军使所辖西套蒙古阿拉善、额济纳二旗置宁夏省。1954 年撤销,以县、市并入甘肃省,以蒙旗并入内蒙古自治区。1958 年又以甘肃省的银川、吴忠两市及银川专区和固原、吴忠两回族自治州为基础改建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海】**军、州名。金天会中刘豫在牟平县置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 年)升为州。治所在牟平(今山东牟平,明初废人本州)。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大姑河以东地区。清不辖县,1913 年降为县,次年改名牟平。地当山东半岛东端,明清时为海防要地。
**【宁古塔】**城名。相传清皇族远祖有兄弟六人居此,满语“六个”为“宁古塔”,故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有新旧二城:旧城即今黑龙江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康熙五年(1666 年)迁建新城,即今宁安县城。顺治十年(1653 年)置昂邦章京、副都统于此;康熙元年(1662 年)改昂邦章京为宁古塔将军;十年移副都统驻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十五年移宁古塔将军驻吉林乌拉,复移副都统来驻。雍正五年(1727 年)置泰宁县于此。旋废。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裁副都统,侨置绥芬厅于此;宣统元年(1909 年)绥芬厅还驻三岔口,改置宁安府于此。1913 年废府置县。
**【宁武关】**故址在今山西宁武。明景泰元年(1450 年)所筑。东连雁门,西接偏头,于太原“三关”(即“外三关”)为中路,太原镇总兵初驻偏头,后移驻于此。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下此关后,进攻大同、宣化,遂入京师。
**【永平】**路、府名。元大德四年(1300 年)改平滦路置。治所在卢龙(今河北卢尤)。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明洪武初改为平滦
府,四年(1371 年)改名永平。1913 年废。背山阻海,为通辽东咽喉。滨海产盐,清有归化、济民、石碑等盐场。
【永乐】(—lè)古城名。在今陕西米脂西。宋元丰五年(1082 年)于永乐川筑,前据银州大川,赐名银川砦,并迁银州于此。位于横山东北,近无定河,为边防要地,旋为西夏攻陷。崇宁四年(1105 年)宋军收复银州, 次年废为银川城。
**【永宁】**①古县名。(1)东汉永和三年(公元 138 年)分章安县置。
治所在今浙江温州市。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名永嘉。东晋、南朝时曾为永嘉郡治所。(2)北魏改日勒县置。治所在今甘肃山丹东南,为西郡治所。西魏改名弱水。(3)北周武帝改汉丰县置。治所在今四川开县南。隋开皇末改名盛山。北周及隋开皇初曾为万安郡治所。(4)隋义宁二年(公元618 年)改熊耳县置。治所在今河南洛宁东北。其后屡有迁移,金徒治今洛宁。1914 年改名洛宁。②郡名。南朝宋明帝改长宁郡置。治所在长宁(今荆门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荆门西北沮水中游与蛮河中游问地区。北周废。
③州名。(1)元军元十六年(1279 年)置。治所在今贵州关岭西南永宁镇北。不辖县。至正中废。明洪武中复置,治所屡有迁移,天启中徙今永宁镇。1913 年改为县。(2)明隆庆元年(1567 年)改石州置。治所在今山西离石。不辖县。1912 年改为县。(3)明隆庆五年(1571 年)升古田县置。治所在今广西永福西北寿城。辖境相当今永福及临桂县一部。清代不辖县。1912 年改为县。(4)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改叙永直隶厅置直隶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辖境相当今叙永、古蔺两县地。1913 年废,本州改叙永县。④ 路名、土司名。元初置西南番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 年)改永宁路。治所在今四川叙永西南。辖境相当今叙永、筠连、古蔺等县地。至正中改宣抚司,明洪武中改安抚司,后又升宣抚司,天启三年(1623 年)废。
**【永州】**州、路、府名。(1)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置州。治所在零陵(今县)。唐辖境相当今湖南零陵、东安、祁阳和广西全州、灌阳等县地。五代晋分置全州,元改为路。明改为府,以道州及所领诸县来隶。1913 年废。(2)契丹部族的发祥地,位于潢河与土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耶律阿保机建南楼于此。辽乾亨三年(公元 981 年)置州。金废。州治东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东南有广平淀,为冬*捺钵所在。
**【永安】**①古县名。东汉顺帝改彘县置。治所在今山西霍县。北魏太平真君中并入禽昌,正始初复置,移治仇池壁(今洪洞赵城镇东北),北魏末复迁今霍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改名霍邑。②郡名。北魏建义元
年(公元 528 年)置。治所在永安(今霍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霍、洪洞两县地。隋开皇初废。③州名。明成化十三年(1477 年)置。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辖境相当今蒙山县地。1912 年改蒙山县。1851 年太平军攻克此城,为起义后占领的第一个州城:次年春突围北上。
**【永昌】**①郡名。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 69 年),以新置哀牢人居地二县、并割益州郡西部六县置。治所在不韦(今保山东北)。辖境相当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及哀牢山以西地区。东晋成帝时废。为对外通商要地,与掸国、天竺、大秦等进行铜、铁、毛织物、象牙、犀角、珠宝等贸易。②府名。八世纪时南诏置。治所在今云南保山。清时辖境相当今永平、保山、施甸、龙陵、永德、镇康等县地。1913 年废。
**【永顺】**①古县名。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分新兴县置。治所在今
广东云浮东。宋开宝五年(公元 972 年)并入新兴。②州、路、土司、府名。北宋置州,元至元中改为路。后为宣抚司,明洪武初升为宣慰司。辖境逐渐扩大。清雍正时改土归流,置府。治所在永顺(今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1913 年废。③土司名。明弘治五年(1492 年)分广西宜山县置。有正副两长官司:正长官司在宜山县西南,长官邓姓; 副长官司在县东北,长官彭姓。1928 年废入宜山县。
**【永济】**古县名。唐大历七年(公元 772 年)分临清县置。以西滨永济渠得名。治所在今山东冠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 年)废。
**【永嘉】**郡名。东晋太宁元年(公元 323 年)分临海郡置。治所在永宁
(今温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温州市、永嘉、乐清、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唐天宝、至德时曾又改温州为永嘉郡。
【永丰仓】隋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置广通仓于华阴县东北渭水南岸广通渠口,大业初改名。为当时京师附近的重要粮仓,隋末杨玄感、李渊起兵,皆曾攻占此仓。后世渭水南移,仓址隔在渭北,今在陕西大荔县境。
**【永宁寺】**又名永安寺。故址在今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内。北魏熙平元年(公元 516 年),胡太后在宫侧修建,浮图九层,僧房千间,极为侈丽。
【永乐宫】(乐 lè)也叫“纯阳宫”。元道观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原在山西芮城县永乐镇,相传是道教祖师之一唐吕嵓(亦作巗,字洞宾,号纯阳)的故居,初为吕公祠,金末改祠为观,后毁于火。蒙古中统三年(1262 年)重建一部分,名为大纯阳万寿宫,后改称永乐宫。建筑规模宏伟,明清间迭经修建,现存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七真殿,保存着元代建筑的面貌,并有元代壁画《朝元图》、《纯阳帝君仙游显化之图》等。永乐宫全部建筑连同壁画,已于 1959 年按照原样迁建在芮城县北龙泉村五龙庙附近。
**【永兴军】**路名。宋熙宁五年(1072 年)分陕西路东部置。治所在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庆阳、宁县和陕西长武、武功、户县、镇安、山阳以东,陕西米脂、吴旗以南,山西闻喜、河津以西南,河南三门峡以西地区。金皇统二年(1142 年)改置京兆府路。
**【永安宫】**故址在今四川奉节县。公元 222 年,蜀汉先主刘备自猇亭败后,驻军白帝城,建此宫。次年死于此。
【永济渠】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 608 年)为便利河北地区军事运输所开的运河。《隋书·炀帝纪》:“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黄河),北通涿郡(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长二千余里。“南达于河”,即疏浚今沁水下游。“北通涿郡”的故道:自今河南武陟沁水东岸至汲县一段用沁水支流,即今孟姜女河(天雨有水,平时干涸);自汲县至天津市一段,用清水下接淇水(即白沟)、屯氏河、清河,略同今卫河(自内黄至武城在卫河西,自武城至德州在卫河东);自天津至涿郡故城一段,用沽水上接桑干水,即今武清以下的白河与武清以上至北京市西南郊的永定河故道。涿郡附近一段不久即埋废。自今天津以南,唐后即专以清、淇二水为源,与沁水隔绝,宋后通称御河,金元以来屡经改道,至明称卫河,经流同今。
【永宁寺碑】明代碑刻。明永乐七年(1409 年)建立奴儿干都司后, 内官亦失哈等多次奉命至其地对当地少数民族进行宣谕抚慰。永乐十一年亦
失哈第三次到奴儿干时,建永宁寺于都司城之西南、黑龙江恒滚河口的对岸山上。宣德七年(1432 年)第十次到其地,见寺已被毁,次年特委官重建。两次建寺皆立碑寺前:前者额题“永宁寺记”,碑文首行为“敕修奴儿于永宁寺碑记”;碑阴刻有女真文、蒙古文,碑侧刻有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后者额题“重修永宁寺记”。两碑记述了设置奴儿干都司的经过,亦失哈等屡次宣谕镇抚其地的情况。永宁寺虽久已堙圮,两碑则屹立原址几达五百年。沙俄侵占我黑龙江北岸乌苏里江东岸后,1885 年曹廷杰奉清廷命对被侵占区进行调查时,将碑文拓下携回,介绍干世,引起了中外学者重视。1904年两碑被沙俄拆运至海参崴博物馆,后又移至伯力博物馆。
**【弘农】**①古县名。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 年)于旧函谷关地置。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北。东汉灵帝改名恒农,晋复旧。北魏献文帝又改恒农, 北周复旧。隋大业中移今灵宝。唐神龙初又改恒农,开元中复旧。宋初改名常农,后改名虢略。历为弘农、恒农、凤林等郡及虢州治所。②郡名。西汉元鼎四年(么元前 113 年)置。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东汉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农。晋以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初废,大业初复置,后改名凤林。汉时置有铁官。
【邔】(jì 忌)古县名。战国楚邑,秦置县。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县北。南朝梁废。
**【尼丘】**即山东曲阜东南的尼山。《史记·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得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尼布楚】**城名。亦作尼布潮、尼布抽、尼布绰、尼不楮,又作泥朴处、泥扑处、你不楮,皆同音异译。在黑龙江(今黑龙江北源石勒喀河)与尼布楚河(今石勒喀河支流涅尔查河)合流处。本中国蒙古族茂明安部游牧地, 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被沙俄侵占后,沙俄在此建筑城堡作为东侵雅克萨(今苏联阿尔巴金),南侵额尔古纳河一带的据点。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尼布楚划归沙俄管辖,即今苏联涅尔琴斯克(乃尼布楚的转音,后面加上俄语字尾)。
**【司州】**州名。(1)三国魏通称司隶校尉部为司州,西晋始定为正式名称。治所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西晋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山、霍山以南、沁水以西,河南濮阳、汲县、朱仙镇以西、外方山以北,及陕西黄河、华山以东,山东冠县、莘县,河北邢台市、任县、鸡泽、丘县、馆陶以南等地。永嘉后废。(2)南朝宋元嘉未侨置。治所在悬瓠(今河南汝南)。北魏献文帝改为豫州。(3)南朝宋泰始中置。治所在平阳(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竹竿河以西,湖北省大洪山以东,澴水以西,应城黄陂以北。梁大通二年(公元 528 年)改名北司州,东魏武定七年(公
元 549 年)改名南司州,北周平北齐改名申州。(4)北魏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置司州以统辖近畿诸郡。太和中迁都洛阳,改司州为恒州。
(5)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 493 年)自平城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 旧置洛州于洛阳,至是改为司州。东魏天平初迁都邺,复以司州为洛州。(6) 东魏天平元年(公元 534 年)自洛阳迁都邺(今河南安阳县境);旧置相州
于邺,至是改为司州。北周建德六年(公元 577 年)灭北齐,改司州为相州。
【司隶】司隶校尉部的简称。
【司隶校尉部】西汉征(延)和四年(公元前 89 年)置。掌京畿七郡
捕督奸猾,察举百官以下犯法者。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陇县、彬县、黄陵、洛川、宜川以南,山西永和、汾西以南,霍县、沁水、阳城以西和河南安阳、新乡、中牟以西、新郑、汝阳、西峡以北地区。东汉成为行政区,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三国魏辖境减缩,西晋改名*司州。
**【奴儿干】**①古地名。一作弩儿哥。在今苏联境内黑龙江口附近一带。
《元史·地理志》:“海东青由海外飞来,至奴儿干。”奴儿干之名始见此。元设东征元帅府于此。②都司名。明永乐七年(1409 年)置。都指挥使、同知、佥事等职用流官,所统卫所的指挥、千户等职用土官。治所在今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下距江口约一百五十公里。辖境约包括今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参见“永宁寺碑”。
【召】(shào)古邑名。周初召公爽采邑。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周东迁后,别受采邑,在今山西垣曲东。
【召陵】(shào—)古邑名、县名。春秋时楚邑。在今河南郾城东。《春秋》僖公四年(公元前 656 年):“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战国时属秦。西汉置县。东汉末,黄巾起义军大败汝南太守赵谦军于此。西晋改邵陵县。
**【皮氏】**①古邑名。战国魏地。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史记·秦本纪》: “惠文君九年,渡河,取汾阴、皮氏。”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 446 年)改名龙门。汉武帝时,河东守番系请穿渠引汾溉皮氏,即此。
**【皮岛】**一名椵岛。在朝鲜西朝鲜湾内。地势险要,易于扼守。十七世纪初后金攻占辽东后,明将毛文龙曾退居此岛,以图恢复。
**【台(臺)东】**州名。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升卑南厅为台东直隶州。治所在今台东。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台东、花莲地。二十一年(1895 年) 为日本所占领,改名为台东厅。
**【台(臺)北】**府名。清光绪元年(1875 年)置。洽所在淡水艋舺(今台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新竹、宜兰以北地区。光绪二十年(1894 年) 为台湾省省会。次年被日本占领,府废。
【台州】(tāi—)州、路、府名。唐武德五年(公元 622 年)改海州为台州,以境北天台山得名。治所在临海(今县)。辖境相当今浙江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县地。元改为路。明改为府。1912 年废。有渔、盐之利,元末州民方国珍起事于此。
**【台(臺)城】**古城名。本三国吴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为东晋、南朝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故名。侯景之乱,梁武帝饿死于此。故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乾河沿北。今习称鸡鸣寺北与明城墙相接的一段为台城遗址,乃后人附会。
**【台(臺)南】**府名。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改台湾府置。治所在安平(今台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台南、高雄、嘉义等市、县和澎湖列岛。光绪二十一年被日本侵占,府废。
**【台拱】**厅名、旧县名。清雍正十一年(1733 年)置厅,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1914 年改为县,1942 年改名台江。清咸丰五年(1855 年)苗族张秀眉起义于此。
**【台(臺)湾】**①古地区名。明末将*大员改写为台湾,所指仍为今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扩大至包括承天府治所即今台南市
一带。清康熙中改郑氏东宁省为台湾府,更扩大为指今台湾全岛。②古城名。明末称荷兰殖民者在台湾一鲲身岛上所筑热兰遮(Zeelandia)城堡为台湾城。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改名为王城。故址在今台南市安平镇。③古市集名。明末称热兰遮城堡外的市集为台湾街,1662 年郑成功改名安平,即今台南市安平镇。④府名。(1)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置。隶福建省。治所在台湾县(今台湾省台南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光绪元年(1875 年)以后缩小。十一年改隶台湾省。十三年改名台南府。(2)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 置。治所在台湾县(今台湾省台中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苗栗以南,云林以北的中部地区。光绪二十一年被日本侵占,府废。⑤旧县名。(1)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置。治所在今台湾省台南市,为台湾府治所。光绪十三年(1887 年)改名安平。(2)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分彰化东北境置, 治所在今台湾省台中市,为台湾府治所。光绪二十一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台中市。
**【辽左】**地区名。辽东的别称。南朝梁徐陵与王僧辩书:“起管宁于辽左。”旧亦通称今辽宁省一带为辽左。
**【辽东】**①郡、国名。(1)战国燕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阳市), 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以东。西晋改为国。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丽。北燕又侨置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北齐废。(2)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洪武四年(1371 年)置定辽都卫, 八年(1375 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阳市)。辖区相当今辽宁大部。自正统后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 自天启元年(1621 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 年)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
③军镇名。明代“九边”之一。相当辽东都司的辖境。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隆庆元年(1567 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市)。明末废。④ 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与辽左同义。
**【辽西】**郡名。战国燕置。秦汉治所在阳乐(今辽宁义县西)。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乐亭以东、长城以南,辽宁松岭山以东、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其后辖境渐小,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今河北迁安南),北燕又移治肥如(今卢龙北)。北齐废入北平郡。
**【辽州】**州名。(1)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置。治所在乐平(今昔阳西南)。大业初废。唐初复置,移治辽山(今左权)。辖境相当今山西左权、和顺、榆社等县地。明洪武初省辽山入州,升为直隶州。1912 年改本州为县。(2)唐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 年)在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置。后废。(3)辽置。治所在辽滨(今辽宁新民东北辽河西岸辽滨塔)。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滨塔以北至庆云堡一带地。金废。
**【辽阳】**府、路名。契丹天显十三年(公元 938 年)置府。治所在辽阳
(今市)。辖境相当今辽阳布附近地区。元改为路。辖境约当今辽宁辽河下游以东,太子河以南和阜新、彰武、新民等市、县地。明初废。清顺治十年
(1653 年)复置府,十四年(1657 年)移治沈(瀋)阳,改为奉天府。辽金置东京于此。辽东京道、金东京路、元辽阳行省皆治此。
**【辽海】**①地区名。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魏书·库莫奚传》: “及开辽海,置戍和龙。”《唐书·薛仁贵传》:“仁贵威震辽海。”一说
《魏书》之辽海当专指辽河上游地区,因有广大沙漠,一望如海,故名。②
卫名。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 年)在牛家庄(今辽宁海城县西北牛庄)置, 属辽东都指挥使司。二十六年(1393 年)移治三万卫城(今辽宁开原)。清初废。
**【辽阳行省】**古省名。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 年)置。治所在东京路
(后改为辽阳路,治今辽宁辽阳市)。辖境西起滦河、辽河、嫩江,南及朝鲜东北部地区,东至于海,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以北大片土地。明初废。
**【邢】**①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始封之君为 周公之子(名失传)。在今河北邢台。公元前 662 年翟攻邢,后来齐桓公联
合宋、曹救邢,把它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公元前 635 年为卫所灭。
②(gěng)古地名。亦作“耿”。《史记·殷本纪》:“祖乙迁于邢。”在今河南温县东;一说在今山西河津。
**【邢丘】**古邑名。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在今河南温县东。公元前 603
年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公元前 266 年,秦攻魏取邢丘,皆即此。汉置平皋县。
**【邢州】**州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置。治所在龙冈(北宋末改名邢台,今河北邢台)。唐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泜河以南, 沙河以北地。北宋宣和初升为信德府。金复为邢州。蒙古中统三年(1262 年) 升为顺德府。唐、宋时烧造瓷器,号称“邢窑”。白瓷尤为佳品,陆羽《茶经》比之银、雪,与“越窑”齐名。
**【邧】**古邑名。一作“刓”。春秋秦地。在今陕西澄城县境。《左传》文公四年(公元前 623 年):“晋侯伐秦,围刓、新城。”
**【戎州】**①古邑名。春秋戎己氏邑。在今山东曹县东南。《左传》哀公十七年(公元前 478 年):卫庄公“人于戎州己氏”,己氏“杀之而取其璧”。汉置己氏县。②州名。南朝梁大同十年(公元 544 年)置。治所在僰道(今宜宾市西南,唐移今宜宾市)。唐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市及宜宾、南溪等县地。当巴蜀地区通向云贵地区门户,为唐和南诏交通的枢纽。宋政和四年(1114 年)改名叙州。
**【巩州】**州名。(1)唐仪凤二年(公元 677 年)置。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辖境相当今珙县南部附近地区。宋熙宁后废。(2)宋崇宁三年(1104 年)升通远军置。治所在陇西(今县)。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通渭、漳县、武山、定西等县地。金正大中升为巩昌府。
**【巩昌】**府名。金正大中改巩州置。治所在陇西(今县)。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通渭、漳县、武山、定西等县地。其后屡有伸缩,清辖境相当今临潭、岷县以东,定西、会宁以南,通渭、甘谷以西和宕昌、西和以北地区。1913 年废。元曾置宣慰使司兼便宜都总帅府于此。
**【圯桥】**古桥名。敌址在今江苏睢宁县北古下邳城东南小沂水上。相传秦末张良遇黄石公于圯上,即此。圯上即楚语桥上,但唐时已有圯桥之称。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今已毁废。
**【朸县】**古县名。“朸”或作“扐”。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文帝封齐悼惠王子刘辟光、武帝封城阳顷王子刘让为侯国,皆在此。东汉废入般县。
**【吉州】**州、路名。(1)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 年)置州。唐治所在庐陵(今吉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新干、泰和间的赣江流域及安福、永新
等县地。元初改为路,元贞元年(1295 年)改名吉安。五代以来为瓷业中心; 宋时在州南永和市烧造的白、黑两种吉州窑,和宋末的碎器窑,均称佳品。
(2)金明昌元年(1190 年)改耿州置。治所在吉乡(今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及乡宁县地。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改为散州。1912 年改为县。产铁,明初在此置有二冶铁所。
**【吉安】**路、府名。元元贞元年(1295 年)改吉州路置路。治所在庐陵
(今吉安布)。辖境相当今江西吉水、万安间的赣江流域。明改为府。1912 年废。
**【协州】**州名。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置。治所在东安(今云南彝良),辖境相当今彝良、大关一带。天宝中地入南诏。
【芍陂】(quèbēi)古代淮水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在今安徽寿县南。因引渒水经白芍亭东积而成湖,故名。相传此陂即期思陂,系春秋楚相孙叔敖所造,不可信。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自东汉至唐,王景、邓艾等屡经修浚,陂周至二三百里,灌田至万余顷。隋唐后以陂在安丰县境内,又名安丰塘。宋元后渐就堙废,今安丰塘即其残存的一部分。
**【芒部】**路、府名。“芒”一作“茫”。元至元年间置路。治所在今镇 雄北(明迁今镇雄)。辖境约当今云南镇雄、彝良、威信等县地。明初改为府,嘉靖初改名镇雄府。
【芒砀】芒山、砀山的合称。见“砀山”。《汉书·高帝纪》:“隐芒砀山泽间”。
**【共】**古国名。(1)在今甘肃泾川北。《诗·大雅·皇矣》:“侵阮徂共。”(2)在今河南辉县,西周时为共伯封国。《左传》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大叔出奔共。”不久为卫所兼并,成为卫邑。
**【考亭】**在今福建建阳西南。相传五代南唐时黄子棱筑以望其父(考) 墓,因名望考亭。简称考亭。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居此,建沧洲精舍。宋理宗为了崇祀朱熹,于淳祐四年(1244 年)赐名考亭书院。此后称其学派为“考亭学派”。
**【老丘】**古地名。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城北。《左传》定公十五年(公元前 495 年):“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即此。
**【西口】**指山西省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
**【西川】**①唐方镇名。见“剑南西川”。②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所在益州(今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大竹、邻水、永川、合江以西,邛崃山、大雪山、大凉山以东和江油、北川以南地区。咸平四年(1001 年)分置益州路和梓州路。
**【西平】**郡名。东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治所在西都(今西宁市)。辖境相当今青海湟源、乐都间湟水流域地。十六国南凉曾建都于此。北魏改置鄯善镇。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鄯州为西平郡。
**【西宁】**州、卫、府名。宋崇宁三年(1104 年)改鄯州置州。治所在今青海西宁市。辖境相当今西宁市及大通、互助、湟中等县地。1136 年后属西夏。元仍为西宁州,明初改为卫,清雍正二年(1724 年)升为府,并置西宁县(今市)为治所。道光以后辖境相当今青海省门源、贵德、互助、乐都、民和、化隆、尖扎等县地。1913 年废。
**【西州】**①汉晋时称涼州为西州,以在中原之西得名。《晋书·张轨传》: 永宁初出为涼州刺史,有治绩,“遂威著西州,化行河右”。②州名。唐贞
观十四年(公元 640 年)灭鞠氏高昌以其地置。洽所在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宝应初改名前庭)辖境相当今吐鲁番盆地一带。地当东西交通要道, 贞观十四年至显庆三年(公元 658 年)间设安西都护府于此。贞元七年(公
元 791 年)后地属吐蕃。九世纪中期回鹘人由今鄂尔浑河流域西迁,主要的一支即移至西州建国,史称西州回鹘。
**【西关】**见“东关”。
**【西安】**①古县名。唐咸通中改信安县置。治所在今浙江衙县境,北宋宣和中移今衢县。1912 年改名衢县。历为衢州、衢州路、衢州府治所。唐宋时产银,宋置南、北二银场。②府名。明洪武二年(1369 年)改奉元路置。治所在长安、咸宁(今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周至以东,铜川市、韩城以南,镇安、山阳、商南以北。清代缩小,相当今周至、铜川市、渭南、宁陕间地。1913 年废。明清时为陕西省省会。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建为西京。
**【西阳】**①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光山西。西晋为西阳国治所,永嘉以后废。(2)西晋永嘉后移置。治所在今湖北黄冈东。东晋、南北朝,曾为西阳郡及戈州治所。隋开皇初废。②郡、国名。西晋元康初分戈阳郡置国。治所在西阳(今湖北黄冈东)。东晋改为郡。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湖北倒水以东、长江以北和蕲水以西地区。北周辖境缩小,相当今湖北黄冈县地。隋开皇初废。
【西吴】浙江旧湖州府的别称。参见“三吴”。
**【西县】**古县名。(1)秦于故西犬丘地置。治所在今甘肃天水西南。晋废。三国蜀汉建兴六年(公元 228 年)诸葛亮屯兵西县,及街亭败后,乃
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2)隋大业二年(公元 606 年)改❖冢县置,以县西南有西乐城得名。治所在今陕西勉县西。元至元二十年(1283 年)废入略阳。隋置百牢关于县西,为入蜀要隘。
**【西垂】**①古地区名。殷、周时对约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的泛称。《史记·奏本纪》秦国的祖先中潏“保西垂”,又秦庄公“为西垂大夫”。②古邑名。即“西犬丘”。
**【西京】**①古都名。(1)西汉都长安,东汉改都雒阳,因称雒阳为东京,长安为西京。又引申为称东汉为东京、西汉为西京。(2)隋炀帝建雒阳为东京,因称长安为西京。(3)唐显庆二年(公元 657 年)以洛阳为东都,
因称长安为西都,一称西京,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定称西京,至德二年
(公元 757 年)改称中京。(4)唐至德二年收复两京,还都长安,因凤翔是
两京未复时肃宗的驻地,改凤翔郡为凤翔府,建号西京,上元年(公元 760 年)明废京号。(5)渤海以鸭渌府为西京。故址一说即今吉林浑江市旧临江县;一说即今浑江市旧临江县西南鸭绿江南岸长城里。(6)南诏王寻阁劝时
(公元 808—809 年)以太和(指阳苴咩城)为西京,至世隆称帝(公元 859
年)改称中都。(7)五代唐同光元年(公元 923 年)四月李存勗即帝位于魏州,以魏州为东京兴唐府,以即位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为西京,十一月复唐 旧制改西京为北京。(8)五代唐同光元年十一月复唐旧制以京兆府为西京, 至晋天福三年(公元 938 年)罢京。(9)晋天福三年自东都河南府迁都汴州, 以汴州为东京开封府,改东都河南府为西京,汉、周及北宋沿袭不改。(10) 辽重熙十三年(1044 年)升云(雲)州为大同府,建号西京,沿至金代不改。
②道、路名。辽“五京道”之一。重熙十三年(1044 年)置,治所在大同府
(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当今河北张家口地区、山西雁门地区和内蒙古乌
加河、东胜县以东,多伦以西地区。金改为路。蒙古废。
**【西卷(捲)】**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东晋后地入林邑。隋大业元年(公元 605 年)复置,不久又入林邑。两汉及三国吴曾为日南郡治所。
**【西河】**①古称西部地区南北流向的黄河为西河。《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史记·吴起列传》:魏“武侯浮西河而下”,指今山西陕西界上自北而南一段。《史记·卫将军列传》:“度西河,至高阙”,指今宁夏、内蒙古间自南而北一段。②古地区名。(1)春秋卫地。指卫之西境当时的黄河沿岸地区,即今河南浚县、滑县及其迤南、迤北一带。《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答卫灵公问时说到蒲(今长垣县境)的“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即此。(2)战国魏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在今河南安阳,其时黄河流经安阳之东,西河意即河西。一说在今晋、陕间黄河左右,又分为陕西大荔、合阳、韩城和山西汾阳等说。③郡名。(1)战国魏置。一称河西。文侯时吴起曾为西河守。辖境相当今陕西华阴以北,黄龙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地区。公元前 330 年地入秦,郡废。
(2)汉元朔四年(公元前 125 年)置。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山西吕梁山、芦芽山以西、石楼以北及陕西宜川以北黄河沿岸地带。东汉永和五年(公元 140 年)移治离石(今县)。三国魏北境地入羌胡,辖境缩改为今山西离石、中阳、石楼、汾阳、介休、灵石等县地,移治兹氏(晋改隰城,今汾阳)。隋初废。大业初又改介州,唐天宝、至德间又改汾州为西河郡。④古县名。唐上元元年(公元 760 年)改隰城县(今汾阳)置,为汾州治所。明洪武初废入汾州。
**【西城】**①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陕西安康西北,西魏移今安康。北周天和中废。唐复改金川为西城,治所仍旧。元废。历为汉中郡、西城郡、魏兴郡及梁州、金州治所。②郡名。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分汉中郡置。治所在西城(今安康西北)。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至安康间汉水流域一带。三国魏改名魏兴。隋大业初复改金州为西城郡,唐初又改金州。
**【西洋】**①元明时把今南海以西(约自东经 110°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远至印度及非洲东部),概称为西洋。明永乐至宣德时郑和七次(一说八次)率领船队远航南海,通常即称为下西洋。②明末清初以后,指大西洋两岸即欧、美各国为西洋。
**【西都】**①古都名。(1)周武王都镐,至成王时别营雒邑为东都,因称镐京为西都。(2)新莽始建国四年(公元 12 年)建雒阳为东都,因称常安(新莽改长安为常安)为西都。(3)东汉都雒阳,因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班固有《西都赋》。(4)唐显庆二年(公元历 7 年)以洛阳为东都,因
称长安为西都,又称西京。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定称西京。(5)唐肃宗
元年(公元 762 年)以凤翔府为西都,不久罢。(6)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
907 年)建都开封府,号东都,因改唐东都河南府为西都。(7)五代唐同光
元年(公元 923 年),复以京兆府为西京,又称西都,至晋天福三年(公元
938 年)罢。(8)五代吴都江都府,至南唐改都江宁府,因称江都府为东都, 江宁府为西都。②古县名。东汉建安间分临羌县置。治所在今青海西宁市, 为西平郡治所。北魏废。
**【西徐】**州名。南朝粱大通元年(公元 527 年)改涡州置。治所在涡阳
(今蒙城)。辖境相当今安徽蒙城、宿县、涡阳等县地。东魏武定七年(公
元 549 年)改名谯州。
**【西毫】**古邑名。又名*尸乡。商*“三亳”之一,见“亳”。
**【西海】**①《山海经》所说“西海”,其确实海域不详。后世地理知识渐广,被称为“西海”的渐多,都因远在我国西部或以西而得名:《史记·大宛列传》:“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所指非今咸海即里海:《汉书·西域传》:“条支国临西海。“指今波斯湾、红海、阿拉伯海及印度洋西北部;西汉末于今青海附近置西海郡,是指青海为西海;东汉末于今内蒙古居延海附近置西海郡,是指居延海为西海。《水经·河水注》:“敦薨之水, 自西海径尉犁国。”指今新疆博斯腾湖为西海;《通典》引《经行记》:拂菻国“西枕西海。”指今地中海为西海。②郡名。(1)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 年)王莽在羌族中置。治所在今青海省海晏,辖境约当今青海湖附近一带,新莽末废。(2)东汉建安时置。治所在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辖境约当今居延海附近一带。北魏废。(3)隋大业五年(公元 609 年)在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古*伏俟城置。辖境约当青海湖附近一带。隋末废。
**【西陵】**在河北省易县西梁各庄。清代帝王陵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之一。当太行山、恒山之汇,群山环抱。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以在京西,对遵化县马兰峪的*东陵而言,故名。
【西域】汉以后对于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有二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都在内。汉武帝派张骞初通西域,汉宣帝始置*西域都护。唐在西域设安西、北庭二都护。 以后各代,中原与狭义西域也均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亚、欧海运畅通前,横贯西域的大路长期是东西往来要道,便利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十九世纪末年以来,西域一名渐废弃不用。
**【西鄂】**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南朝宋废,北魏复置,北周又废。东汉科学家张衡即本县人。
**【西淀】**即“白洋淀”。
**【西隃】**古山名。即雁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尔雅·释地》:“北陵西隃,雁门是也。”《史记·赵世家》作“先俞”。
【西楼】契丹楼名。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阿保机秋季狩猎多在此地举行。后建城,置*祖州。
**【西楚】**古地区名。*三楚之一。在淮水以北,泗水、沂水以西,当今豫东、皖北和江苏省西北部地区。位居全楚西北,对东楚而言故称“西”。秦亡,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西楚、东楚与梁地共九郡,建都于西楚的彭城。
**【西蕃】**一作西番。①吐蕃异称。宋人也称吐蕃唃厮罗为西蕃唃厮罗。
《元史》也称吐蕃诸宣慰使司为西蕃诸宣慰使司。明《华夷译语》以西番译藏文 bod(蕃)字。《明史》西蕃诸卫指甘青一带藏族地区诸卫。②宋以后史籍用西蕃(番)泛称甘青一带各少数民族。
**【西疆】**旧时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别称。因地处国境西部而得名。
**【西二盟】**旧内蒙古六盟中伊克昭、乌兰察布二盟的合称。
**【西山城】**古城名。唐时于阗国都城。故址即今新疆和田南下库马提(又名喀拉马哈常)古城(在南山中,位玉龙喀什河西岸),当地人称为什斯比尔,译言三道墙。
**【西犬丘】**古邑名。在今甘肃天水西南。原名犬丘,因另有一*犬丘在东,故改名。西周时,秦国祖先大骆、非子居此。非子后改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自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后人因称西犬丘为西垂。其后襄公、文公均曾居此。
**【西州城】**古城名。东晋筑。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朝天宫西望仙桥一带。因在台城之西,且为扬州刺史治所,故名。
**【西兴镇】**在浙江萧山县西北。初名固陵,六朝名西陵,五代吴越改今名。宋置镇,清废,习惯上沿称为镇。地当钱塘江渡口,隔岸与杭州相对, 又为浙东运河起点,水陆交通便利。古代在此设渡置驿,为商旅辏集之地。元、明、清又置有盐场。今仍为浙赣铁路线上重要的商业市镇。
**【西安平】**古县名。西汉置,故址在今辽宁省宽甸县南鸭绿江北岸。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骊,后为泊汋城,或省称安平。晋咸康七年(公元 341 年)后赵遣将率舟师自海道袭破前燕安平,即此。
**【西库伦】**旧地名。(1)旧时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市街分三部,西为喇嘛区,俗称西库伦。(2)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 清代名额尔德尼招,一称西库伦。
**【西宕渠】**郡名。南朝齐置,以在南宕渠郡之西得名。治所在宕渠(今 四川盐亭西北)。辖境相当今盐亭、射洪两县。西魏恭帝移治涌泉山,改名涌泉郡。
**【西倾山】**在青海省东部和甘肃省西南边境。《北史·吐谷浑传》作西强山。《水经注》、《元和郡县志》作■台山。西北-东南走向。属秦岭西端。 黄河及其支流洮河、白龙江分水岭。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
【西受降城】(降 xiáng)唐*三受隆城之一。景龙二年(公元 708 年) 张仁愿筑。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古黄河)北岸。开元初为黄河冲毁,后于城东另筑新城。乾元后移天德军来治。元和八年(公元 813 年)城西南隅又为河水所坏,次年移天德军于大同川西旧城。
**【西套蒙古】**旧称贺兰山以西、河西走廊以北阿拉善额鲁特、额济纳旧土尔扈特二旗为西套蒙古,以在河套之西得名。
【西域都护府】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 60 年)所置的行政管辖机构。治所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野云沟附近)。辖玉门关、阳关以西天山南北, 西包乌孙、大宛、葱岭这一范围内的西域诸国(初为三十六国,后增至五十国)。王莽天凤三年(公元 16 年)后西域不通,都护府亦废。东汉时曾两度复置西域都护(74—76,91—107),并移治龟兹它乾城(今新疆新和县西南大望库木旧城)。后凉吕光也曾于公元 394 年一度置大都护,治所在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都护的设置,对巩固中原地区与狭义西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关系,发展西域地区的生产,保护东西商路畅通,都有积极的作用。
**【列人】**古邑、县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肥乡东北。汉置县。北齐废。魏惠王八年(公元前 362 年)伐邯郸,取列人;更始初故赵王子刘林说刘秀决列人河水以灌赤眉,均即此。
**【百顷山】**即仇池山。山上有平地百顷,故名。东汉建安以后为氐族杨氏所据,即以百顷为号。参见“仇池①”。
**【百花潭】**在四川成都市西郊。潭北有唐著名诗人杜甫的草堂。《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今辟为公园。
**【厌次】**古县名。(1)秦置。治所即今山东惠民东桑落墅;一说即今
陵县东北神头,东汉始移治桑落墅。西汉改名富平。东汉复故名。晋移治马岭城(今山东阳信东),北齐废。(2)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置。治所在今山东惠民东南。唐以后治所屡迁,北宋迁至今惠民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
**【有庳】**古地名。库一作“鼻”。又名鼻墟、鼻亭。在今湖南道县北, 接零陵县界。相传舜封象于此。古有象祠,唐元和中道州刺史薛伯高毁之。
**【达斗拔谷】**即“大斗拔谷”。《新唐书·突厥传》:武德元年(公元618 年),西突厥吐乌过拔阙可汗与甘州曹琼联兵,“共击李轨,兵不胜, 走达斗拔谷,与吐谷浑相辅车”。
**【成】**古邑名。一作郕。春秋属鲁。《春秋》桓公六年(公元前 706 年): “公会纪侯于成。”杜预注:“在泰山钜平县东南。”故址约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
【成乐】(shèng—)古县名。汉置。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为定襄郡治所,东汉改属云(雲)中郡。东汉末废。
**【成都】**①旧县名。战国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公元前 311 年)置县。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唐贞观中分置蜀县(乾元初改华阳)。1952 年撤销。历为蜀郡、益州、益州路、成都府路治所;又为三国蜀汉、五代前蜀、后蜀国都。北宋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都于此;明末张献忠起义军在此建立大西政权, 建号西京。②府、路名。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改蜀郡置府。治所在成都、蜀县(后改华阳,今成都市)。元初改为路,明初复为府。清辖境相当 今四川灌县、崇庆以东,彭县、什邡以南,金堂、简阳以西,新津以北地区。1913 年废。宋为成都府路治所,元、明、清为四川省治所。③路名。宋嘉祐四年(1059 年)改益州路置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府。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山以东、大渡河以北、龙门山西南,及沱江以西大部分、以东一小部分地区。元初废。
**【成皋】**①古邑名。在今河南荣阳汜水镇。春秋郑国*虎牢,后改成皋; 战国属韩。形势险要。公元前 249 年秦伐韩,韩献其地。②古县名。汉置。
治所在今河南荣阳汜水镇。隋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改名汜水。唐武德
四年(公元 621 年)分汜水县复置,贞观初又并入汜水。秦汉之际,刘邦、项羽曾相持于此。晋以后历为司州、北豫州、成皋郡、荥州、郑州等治所。
【成德】唐方镇名。又名恒冀、镇冀。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置。为收抚安、史余众而设置的河北三镇之一。治所在恒州(后改镇州,今河北正定)。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恒、冀、深、赵四州,相当今河北沙河、滹沱河下游以南,献县、阜城、景县以西,临城、柏乡、南宫、枣强以北地。历为李宝臣、王武俊、王庭凑及其子孙所割据。公元 922 年为晋所并。五代
唐仍置。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 977 年)废。
**【成国渠】**古代关中地区的人工灌溉渠道。汉武帝时开凿。自今陕西眉县东北的渭水北岸,引渭水东流经今扶风南,武功、兴平、咸阳之北,至灞、渭会合处东注入渭水。三国魏卫臻征蜀时,征集民工又自陈仓(今宝鸡市东)引汧水东流,和汉成国渠相接,总称成国渠。北魏时已湮塞。西魏大统时重修筑堰,唐贞观后亦屡有修治,溉田甚多。宋涸废。
**【成周城】**古城名。传说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白马寺之东,汉魏雒
(洛)阳城故址一带。周成王时周公所筑,迁殷民居此。公元前 516 年周敬王以王子朝之乱由*王城迁都于此。晋侯合诸侯之力,扩大成周城,把城东北
的狄泉也包括在内。赧王又还都王城。战国时改名*雒阳。
**【成皋关】**古关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自古为黄河以南东西交通孔道和战争要塞。《太平寰宇记》引《洛阳记》:“洛阳在四关之内,左成皋关。”
**【夹谷】**古地名。春秋齐地。《春秋》定公十年(公元前 500 年):“夏, 公会齐侯于夹谷”;《左传》:“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即此。故址有三说:旧说在今江苏赣榆西;一说在今山东莱芜南;一说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西南。皆见顾炎武《山东考古录》。
**【夹漈山】**一名东山。在福建莆田西北。旁有西岩,为南宋史学家郑樵读书处,故世称樵为夹漈先生。
**【扞关】**古关名。(1)故址在今湖北长阳西。公元前 377 年巴伐楚, 楚筑扞关以拒之。东汉初公孙述东据扞关,尽有益州之地。后世亦称楚关。
(2)即江关。故址在今四川奉节东赤甲山上,传为巴、楚相争时所筑,后移于长江南岸。
**【扬子】**①古津渡名。在今江苏邗江南,有扬子桥。古时在长江北岸, 由此南渡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为江滨要津。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 年),
杨素自此渡江击朱莫问于京口;大业七年(公元 611 年),炀帝升钓台,临此津,寻置临江宫(亦名扬子宫)。唐开元以后,江滨积沙二十余里,为沙洲所隔。二十五年(公元 737 年)齐澣开伊娄运河自此南达瓜洲渡口,遂复为往来通津。今去江已远,但仍通运河;舟运西自仪征,南自瓜洲,至此汇合而北,仍为交通要地。②古县名:(1)治所在今江苏邗江南。隋末杜伏威曾置戍守于此,名扬子镇。唐永淳元年(公元 682 年)废镇置县,因镇为名。五代南唐改名永贞。地当运河与长江之交,为南北交通要地:唐大历以后, 盐铁转运使置巡院于此。(2)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县。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 年),改永贞县置,并移治于此。南宋建炎元年(1127 年),升为扬子军, 四年(1130 年)复为县,绍兴十一年(1141 年)又升军,明年又复为县,明洪武二年(1369 年)改名仪延。宋、元时为真州治所。③江名。长江在今仪征、扬州市一带,古称扬子江,因扬子津及扬子县而得名;近代外国人又通 称长江为扬子江。
**【扬州】**①古“九州”之一。《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淮” 指淮水,“海”指东海,“江”指长江。②州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商城等县地。东汉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 末年移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魏、吴各置扬州:魏治在寿春:吴治建业(今南京市)。西晋灭吴后复合。治所在建邺
(建业改名,后又改建康)。其后辖境渐小。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为蒋州,移治石头城(今南京市清凉山)。唐初又曾屡改蒋州为扬州,乾元初改为昇州。③州、路、府名。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治所在江都(今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扬州市、泰州市及江都、高邮、宝应等县地。元改为路,明改为府。清辖境相当今江苏宝应以南,长江以北,东台以西,仪征以东地。当运河交通冲要。唐时为对外贸易海港之一,经济、文化繁荣,有“扬一益二”之称。明清为两淮盐运中心。
**【扬武谷】**古地名。一作羊武、阳武。在今山西原平西北,为雁门西偏
的要隘。公元 936 年五代唐节度使石敬瑭据河东叛变,求援于契丹,契丹耶律德光将兵自扬武谷南下,即此。
**【邪龙】**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县境。梁末废。《水经·葉
(叶)榆河注》“又东南径永昌邪龙县”,即此。
**【毕郢】**即“程”。
**【毕原】**古地区名。又名毕陌。在今陕西咸阳、西安附近渭水南北岸, 境域很广。周初王季建都于毕,武王封毕公高,都在渭水北岸,今咸阳市西北;亦称咸阳原、咸阳北坂。相传周文王、武王、周公坟墓,都在镐东南杜地(今西安市东南),则在渭水南岸。
**【匡】**古邑名。(1)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扶沟西南。《左传》定公六年(前 504 年):“公侵郑取匡。”(2)春秋卫地。在今河南睢县西。《春
秋》僖公十五年(前 645 年):“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
【夷门】河南开封市的别称。本战国魏都大梁城东门,故址在今开封城内东北隅,以在夷山之上得名。后人遂径以夷门指开封。
**【夷水】**古水名。(1)即今湖北西部长江支流清江及其上游小河。《后汉书·南蛮传》:“[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2)即今湖北中部汉水支流蛮河,东晋桓温避父彝讳,改名蛮水。
【夷洲】东汉三国时称今台湾为夷洲。三国吴黄龙二年(公元 230 年) 卫温、诸葛直曾率甲士万人至此。
**【夷陵】**①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278 年),秦将白起战败楚军,烧楚先王墓于此。②古县名。西
汉置,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 222 年)改名西陵。
晋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又改夷陵。南朝齐移治今宜昌市西北,唐移今宜昌市;南宋迁治不常,元代还治今宜昌市。明洪武九年(1376 年)废入峡州。南北朝至宋先后为宜州、拓州、峡州治所;元为峡州路治所。③郡名。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峡州置。治所在夷陵(今宜昌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市和宜昌、宜都、远安等县地。唐初改为峡州。天宝初又改夷陵郡。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复改峡州。④州名。明洪武九年(1376 年)改峡州置。治所在今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市和宜昌、长阳、宜都、远安等县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升为宜昌府。
**【夷道】**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北宜都西北。唐贞观中废入宜都县。东汉永和初“武陵蛮”起义,攻夷道。魏、晋、南北朝时,曾为宜都郡治所。
**【夷播海】**古湖名。即今巴尔喀什湖。《新唐书·地理志》:“又西行千里至碎叶(葉)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
**【光州】**州名。南朝梁置。治所在光城(今光山),唐太极元年(公元712 年)移治定城(今潢川)。辖境相当今河南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地。明扩大至息县。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潢川县。濒淮河上游,自古为南北兵争重地。南宋在此置榷场,与金贸易。
**【光禄塞】**古障塞名。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 102 年)光禄勋徐自为防御匈奴在五原塞(五原郡的边塞,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固阳县一带)外筑城、障,列亭,述者千里,西北至户朐山(约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阴山北麓),称为光禄塞。《汉书·地理志》稒阳:“北出石门障(今包
头市西北),得光禄城(今固阳县西南)。”宣帝时呼韩邪单于请居光禄塞下,保受降城,即此。
**【当涂(塗)】**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安徽怀远东南,三国魏废,晋太康初夏置。东晋侨立于江南,此具遂废。相侍本涂山国,夏禹娶涂山氏,并合诸侯于此。有禹墟。(2)东晋成帝在丹阳郡于湖县侨立,晋末割于湖县地为实土,治所在今安徽南陵东南。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移治姑孰,即今当涂县治。
【吐蕃】(—bō)中国古代藏族政权名。公元七至九世纪时在青藏高原建立。是由雅隆(在西藏山南地区)农业部落为首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奴隶制政奴。在赞普松赞干布时,降服苏毗、羊同等部,定都拉萨,建官制, 立军制,定法律,创文字,形成了以赞普为中心的集权的奴隶主贵族统治。八世纪后半,赞普墀松德赞时,最为强盛,曾辖有青藏高原诸部,努力达到西域河陇地区。九世纪中赞普达磨死后,统治集团分裂,奴隶、属民起义, 吐蕃瓦解。计传位九代,历时二百余年。生产以在牧业为主,有冶炼、毛织等手工业,接受大量汉族工艺技术。原信本教,后崇尚佛教。文就有大量碑铭、文书,及汉梵医术、历算、佛经等藏文译本。赞普松赞干布、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联姻,唐蕃通使频繁,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吐蕃是唐人对这一政枚的称谓,在吐蕃政权崩溃后,宋、元、明初史籍仍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部为吐(土)蕃,或称西蕃(番)。
**【吐护真河】**即“土护真水”。
**【同州】**州、府名。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华州置州。治所在武乡(隋改名冯翊,今陕西大荔)。唐辖境相当今陕西大荔、合阳、韩城、澄城、白水等县地。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 年)升为府。治所在大荔(今县)。增辖今蒲城、华县、华阴、潼关等县。1913 年废。当河中通长安孔道,西魏宇文泰常居此地以御北齐。
**【同谷】**古县名。西魏末改白石县置。治所在今甘肃成县。唐宝应中地入吐蕃。咸通末夏置,为成州治所。元初废入成州。唐代安史乱起时,诗人杜甫寓此,因感伤离乱,作《同谷七歌》。
**【吕】**一作“甫”。亦称有吕。古国名。姜姓。《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传为四岳之后。在今河南南阳西。春秋初年为楚所灭。
**【回中】**①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 年)出巡陇西、北地(今宁夏和甘肃东部),东归时经过此处。汉文帝
十四年(公元前 166 年)匈奴从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深入,烧毁此宫。
②古道路名。南起汧水河谷,北出萧关,因途经回中得名。为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西汉元封四年(公元前 107 年)武帝自雍县(今陕西
凤翔南)经回中道,北出萧关。东汉建武八年(公元 32 年)来歙由此攻取隗嚣割据下的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回疆】**一称回部。清代对新疆天山南路的通称。因天山南路为维吾尔族所聚居,清代称维族为“缠回”,故名。
【回洛仓】隋大业二年(公元 606 年)筑,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隋洛阳故城北七里。仓城周围十里,穿三百窖,储积粮谷。大业十三年,瓦冈农民起义军一再攻破此仓,并以此为据点向洛阳进攻。
**【回洛城】**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公元 538 年东魏、西魏邙山之战,东魏兵败,诸军皆渡河桥北撤,万俟洛独勒兵不动,高欢因名其所营地为回洛。唐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击王世充,怀州总管黄君汉遣舟师裘回洛城克之。旧说以为即隋所筑回洛仓城,误。
**【回溪阪】**在今河南洛宁东北。东汉建武三年(公元 27 年)冯异被赤眉起义军击败,逃至回溪阪,即此。后俗称回坑。
**【曲先】**卫名。一作苦先。明洪武四年(1371 年)置。约在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一带。成化中为吐鲁番所侵扰;正德七年(1512 年)为青海蒙古所蹂躏,部族流徙,遂废。
**【曲江】**①即今江苏扬州市南的一段长江,古时以水流屈曲得名。西汉 枚乘《七发》“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即此。郦道元注《水经》,误引
《七发》之曲江入《渐江水》,其后遂有广陵之曲江即浙江之说。②即*浙江。以江流屈曲得名。
**【曲州】**州名。唐武德八年(公元 625 年)改恭州置。治所在朱提(今云南昭通)。辖境相当今昭通、鲁甸一带。天宝中地入南诏,徙置于今四川宜宾县安边镇西南七十里,唐末废。
**【曲池】**古地名。一名殴蛇,即区蛇。春秋鲁地。在今山东宁阳东北。
《春秋》桓公十二年(公元前 700 年):“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即此。
**【曲阳】**古邑名。战国赵地。在今河北曲阳西沙河之东。因在太行山曲之南得名。赵武灵王进攻中山,集兵于此。
**【曲沃】**古邑名。(1)在今山西闻喜东北。东周初晋昭侯封叔成师于此,至成师孔称灭晋代为晋君。此后曲沃仍为别都,又名新城、下国,简称沃。(2)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魏邑,后入秦。公元前 327 年归魏,前
314 年又入秦。
【曲阿】(—ē)古县名。本战国楚云阳邑,秦置曲阿县。治所在今江苏丹阳。三国吴改名云阳,晋又改曲阿,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名丹阳。东汉未刘繇为扬州刺史,曾治于此。
**【曲逆】**古县名。秦置,因曲逆水(今完具曲逆河)得名。治所在今河北完县东南,东汉元和三年(公元 86 年)改名蒲阴。秦时有三万余户,汉初仍称大具。汉高帝封陈平为曲逆侯于此。
**【曲靖】**路、府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置路。治所在南宁(今曲靖)。辖境相当今云南陆良、罗平以北,牛栏江上游以东地区。明洪武十五年(1382 年)改为府。1913 年废。地当南盘江上游,水陆交通四达,为云南京部门户,明初傅友德、蓝玉、沐英等曾由此进取云南。
**【曲江池】**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曲江公社。本天然池沼,汉武帝造宜春苑于此,以池水曲折,故名曲江。周六里余。隋初迁筑长安城,池被包入外城东南角,开黄渠导城东浐水穿城入池,改池名芙蓉池,苑曰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重加疏凿,池面七里,其西南为芙蓉园;筑紫云楼等殿宇楼阁亭榭于池岸。花卉环周,烟水明媚,为都中第一胜景。都人游览,盛于中和(二月初一)、上巳(三月初三)等节日。自帝王将相至商贾庶民, 莫不毕集。每年上巳日玄宗赐宴臣僚,每科新进士宴集同年,皆在其地。安吏乱后,建筑物圮废,而士大夫岁时游赏不废。文宗太和中重建了一部分楼馆,仍未能恢夏开元、天宝旧貌。唐末迁都洛阳后黄渠断流,池遂涸竭。
**【曳咥河】**古河名。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唐显庆二年(公元 657 年)苏定方败西突厥沙钵罗可汗于曳咥河西。
**【竹堑】**旧地名。即今台湾新竹。清雍正十年(1732 年)置竹堑巡司, 乾隆二十年(1755 年)移淡水同知治此。光绪元年(1875 年)改置新竹县。
**【朱虚】**古县名。西汉置,相传为帝尧之子丹朱之虚,故名。治所在今山东临朐东南,北齐废。汉高后二年(公元前 186 年)封齐悼惠王子刘章为朱虚侯,即此。
**【朱崖】**即“珠崖”。
【朱提】(shúshí)①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昭通。南朝梁废。唐武德初在此置安上县,不久又改名朱提。天宝中地入南诏。东汉时曾为犍为属国治所;三国至南朝曾为朱提郡治所;唐初曾为曲州治所。境内有朱提山,产银多而美,后世因以“朱提”为高质银的代称。(2)唐天宝中移置。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为曲州治所。唐末废。②郡名。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 年)刘备改犍为属国置。治所在朱提(今云南昭通)。辖境约当今云南会泽东北及贵州威宁,四川高县一带。晋以后逐渐缩小。南朝梁废。
**【朱仙镇】**在河南省开封县西南境。南宋绍兴十年(1140 年)岳飞大败金兵于郾城,乘胜进军至此。元代贾鲁河开通后,货运至此转陆运到达开封,商业繁盛。明清时与景德、佛山、汉口合称四大镇。有岳王庙等古迹。
**【朱雀航】**古浮桥名。“航”一作“桁”;又名朱雀桥。故址在今南京市镇淮桥稍东,跨秦淮河上。三国吴时名南津桥,东晋咸康后因在朱雀门外改名。又因在都城正南,通称“南航”;其时淮(秦淮)上有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航长九十步,广六丈,有警,则撤航为备,为当时都南门户。隋灭陈后废。
【朱圉山】“圉”一作“圄”。在今甘肃甘谷西南,自汉以来无异说。但《书·禹贡》导山“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列朱圉于西倾、鸟鼠之间,今本《禹贡》则把朱圉列在鸟鼠之后,方位次序不同。
**【迁陵】**古县名。汉高帝五年(公元前 202 年)置。治所在今湖南保靖县东南。南朝齐改零陵,梁夏名迁陵,隋废入大乡县。
**【休屠泽】**古泽名。《汉书·地理志》武威郡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 “休屠泽在东北。”约在今民勤东北西渠、东镇一帝。西汉时以泽在匈奴故休屠王地,故名。或以为即《书·禹贡》雍州的猪野泽,唐以后称为白亭海。
**【伏羌】**旧县名。唐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改冀县置。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至德后地入吐蕃。宋建隆初置寨,熙宁中为城。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夏置县,1928 年改名甘谷。
**【伏龙观】**在四川省灌县城西离堆上。秦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制限水患,后世修观纪念。有观澜亭,登亭了望,都江堰内外分流情况, 可一览无余。殿宇内有李冰父子像。
**【伏虎林】**辽四*捺钵之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伦河源之白塔子(察罕城)西北,为辽帝秋季射鹿游猎之所。侍说景宗率数骑往猎, 虎伏草际不敢动,因以为名。
**【伏俟城】**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公元540 年吐谷浑夸吕可汗建都于此。隋大业五年(公元 609 年)置西海郡。
**【伊州】**州名。本隋伊吾郡,唐贞观四年(公元 630 年)改曰西伊州,
两年后又改名伊州。治所在伊吾(今新疆哈密)。辖境相当今新疆东部哈密县地区。地当中西交通的冲要。安史乱后为吐蕃所占领;大中五年(公元 851
年)为沙州人张义潮所收夏;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 981 年)王延德使西域时其地尚称伊州。州将陈氏自称自唐开元以来世守其地。
**【伊吾】**①古地名。即“伊吾户”。②古县名。(1)晋置。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北。北魏废。(2)唐贞观四年(公元 630 年)置。治所在今新疆
哈密。为伊州治所。安吏乱后地入吐蕃。③郡名。隋大业六年(公元 610 年) 置。治所在今新疆哈密。末年地入西突厥。
**【伊犁】**①旧边疆政区名。(1)指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年)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以后,光绪十年(1884 年)新疆建省以前伊犁将军的辖区。其时将军驻惠远城,统辖天山南北路各驻防城,即当时的新疆全境。(2)指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年)以后伊犁将军和参赞大臣的直辖区,相当于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伊犁河流域和拜卡达姆以东的塔拉斯河、吹河、伊塞克湖流域。鸦片战争后至 1882 年,沙俄通过多次出兵占领和强迫清朝政府笠订不平等条约, 吞并了我国今边界以外的大片土地。(3)指清末 1884 年新疆建省后伊犁将军的辖区,相当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直辖区和塔城地区。②府名。清光绪十四年(1888 年)置。治所在绥定县(今霍城县驻地水定镇)。辖境相当旧* 伊犁九城。1913 年废。
**【伊曼】**亦作亦麻、伊瞒、尼满,为同一满语的译音,意即“山羊”。在乌苏里江东岸伊曼河口南岸。明置亦麻河卫。清为吉林三姓副都统辖地。1860 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订立不平等的《北京条约》,遂被沙俄割占。1972
年 12 月苏联政府改为达利涅列饮斯克,意为“远河”。
**【伊阙】**①山名。又名阙塞山、龙门山。因两山相对如阙门,伊水流经其间,故名。参见“龙门②”。②古关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伊阙山上。东汉中平元年(公元 184 年)为镇压黄巾起义军,设置*八关,此即其一。③古
县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改新城县置,以伊阙山为名。治所在今河南伊川西南,宋熙宁五年(1072 年)废。隋大业二年(公元 606 年),炀帝自江都(今江苏扬州市)北回,经此县入东京(今河南洛阳市)。
**【伊吾卢】**古地名。简称伊吾。是西域门户。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 73 年)置宜禾都尉,屯田伊吾。汉代旧城约在今新疆哈密县西四堡。南北朝初, 西凉残部唐契为伊吾王。隋大业六年(公元 610 年)置郡,治所在今新疆哈密。唐为伊州,下设伊吾等三县。
**【伊逻卢城】**古城名。唐代龟兹国都。故址即今新疆库车县治。
【伊犁九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至四十五年(1780 年),先后在伊犁河北今伊宁市、伊宁、霍城二县境内筑塔勒奇、绥定、惠远、惠宁、宁远、广仁(地名乌克博多素克,土名芦草沟)、熙春(地名哈拉布拉克)、瞻德(地名察罕乌苏,土名清水河)、拱宸(地名霍尔果斯)等城。惠远、惠宁(地名巴颜岱)二城为满营驻所,将军驻惠远城,绥定(今霍城县治) 等六城为绿营驻所,总兵驻绥定;宁远城(今伊宁市)为堆族商民聚居处, 设有阿奇木伯克等员。总称“伊犁九城”。
【华州】(huà— )州名。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东雍州置。治所在华山(今华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初复置。治所在郑县(今华县, 元废入本州)。圣历后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及渭北的下邽镇附近地。后曾一再改名,辖境屡有变迁。清不辖县。1913 年改为县。州前据华
山,后临泾、渭,左控潼关,右阻蓝田关,历为关中军事重地。
【华阳】(huà— )①古地区名。因在华山之阳得名。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和云南、贵州一带。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即记载此地区历史。②古县名。(1)南朝宋侨置。寄治白马城,在今陕西勉县西北。北魏改为实土,移治今勉县东。隋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废。南北朝时,曾为华阳郡治所。(2)南朝宋置。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南。西魏改名黄安县。③郡名。南朝宋侨置。治所在华阳(今勉县西北,北魏移勉县东)。北魏改为实土,辖境相当今陕西勉县、宁强县地。隋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废。
**【华亭】**①古地名。又名华亭谷。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三国吴封陆逊为华亭侯于此。②旧县名。唐天宝十年(公元 751 年)以嘉兴、海盐、昆山三县地置。治所即今上海市松江县。宋时称为东南大县,置有市舶务。元为松江府治所,1914 年改名松江。
**【华胥】**传说中的国名。《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斯,离开。后因用为梦境的代称。
**【华容】**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南朝梁废。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曹操在赤壁战败后北归,取道于此。
**【华林山】**在江西奉新西南、高安西北。周围百里,有玄秀峰,附近有主岭、南北岭、三宝岭,山势危峻。明正德间陈福一、罗光权等领导农民军, 以此山及附近仙女寨、鸡公岭等为根据地起义,称华林军。
**【华林园】**①六朝时宫苑名。三国吴建。故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古台城内。南朝宋元嘉时扩建,筑华光殿、景阳楼、竹林堂诸胜,其后齐、梁诸帝,常宴集于此。南宋时尚有残存遗迹。②三国魏至东魏宫苑名。本东汉芳林园,魏正始初因避齐王芳讳改。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洛阳故城内。有瑶华宫、景阳山、天渊池诸胜,东魏天平二年(公元 535 年)毁。③十六国、北朝宫苑名。后赵石虎都邺后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古邺城北。园墙周围数十里,有凌云城、金花洲、光碧堂诸胜。北齐武成帝扩建后,华丽似神仙所居,因改名仙都苑。
**【华清池】**在陕西省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唐贞观十八年(公元 644
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公元 671 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栽(公元 747 年)再行扩建并改名华清宫,以后又名华清池。天宝十五载宫毁于兵火。解放后辟为公园,建有温泉浴室、游泳池、疗养院等。
【华不注山】(华 huā,不 fū)古山名。又名华山、金与山。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孤峰特拔,下有华泉。《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 589 年): 鞌之战:“齐师败绩,(晋)逐之,三周华不注”,即此。
**【向】**①古国名。姜姓。在今山东莒县西南。春秋初年为莒所并。《春秋》隐公二年(公元前 721 年):“莒人入向。”②古邑名。春秋周畿内之地。在今河南济源南。《诗·小雅·十月之交》:“作都于向。”③古地名。
(1)春秋郑地。在今河南尉氏西南。《左传》襄公十一年(前 562 年):“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2)春秋吴地。在今安徽怀远。《左传》襄公十四年(前 559 年):“吴告败于晋,会于向。”
**【延平】**路、府名。元大德六年(1302 年)改南剑路置路。治所在南平
(今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市和沙金两溪中下游及尤溪流域等地。明初改为府。1913 年废。境内负山阻水,形势险要,古有“铜延平”之称。
**【延州】**州名。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东夏州置。治所在广武
(今延安东北),唐在肤施(今延安东北,宋移今延安)。唐时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安塞、延长、延川、志丹等具地。宋元祐四年(1089 年)升延安府。东带黄河,北控灵夏,自西夏兴起,遂为北宋边防重镇。向产石油,见 沈括《婪溪笔谈》。
**【延安】**①郡名。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延州置。治所在肤施(今延安东北)。辖境相当今陕西延河、清涧河、仕望河、周河等流域。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改为延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延州为延安郡。②府名。北宋元祐四年(1089 年)升延州置。治所在肤施(今延安)。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甘泉、延长、延川、安塞等县地及大理河上游一带地区。元改为路,辖境略有扩大。明复为府,1913 年度。宋、金时为防御西夏的重地。明末为农民大起义最先发动地区,张献忠、李自成都起义于此。
**【延城】**古城名。汉代龟兹国都。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北魏时已荒废。
**【延津】**古津渡名。古代黄河流经今河南延津西北至滑县以北的一段, 为重要渡口,总称延津。据《水经注》记载,其在今延津西北的,亦名灵昌津;其东又有棘津,亦名石济津或南津;其在旧滑县之北的,亦名延寿津。 历代作战时常为行军所经,唐以前并在今新乡市东南置延津关。宋以后黄河改道,延津遂湮。
**【延陵】**①古邑名。春秋吴邑,季札所居。故址即今江苏常州市。②古县名。西晋太康二年(公元 281 年)分曲阿县置。治所在今江苏丹阳西南。隋开皇中移治丹徒县(今镇江市),并丹徒县入内。唐初夏分,还旧治。宋熙宁五年(1072 年)废为镇。东晋咸和四年(公元 329 年)苏峻故将张健率舟师自延陵入吴兴,即此。
**【延绥】**军镇名。明九边之一。初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成化七年
(1471 年)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此后通称榆林。防地东至黄河,西至定边营。清初废。
**【后(後)庭】**古县名。唐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改金满县置。在今
新疆吉木萨尔北,为庭州及北庭都妒府治所。贞元六年(公元 790 年)后废。
【后(後)藏】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并称前藏;藏部称后藏。参见“卫藏”。
**【邠】**同“豳”。
【邠宁】唐方镇名。乾元二年(公元 759 年)置。治所在邠州(今陕西彬县)。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邠、宁、庆三州,相当今甘肃东部的坏江、马连河流域以东及陕西彬县、永寿、旬邑、长武等县地。大历时曾一度罢并朔方。光启元年(公元 885 年)号静难军。其后为王行瑜、李继徽等所
割据。五代梁乾化四年(公元 914 年)为梁所并。
**【邠州】**州名。唐开元十三年(公元 725 年)改豳州为邠州。治所在新平(今彬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四县地。明废新平县入州。清雍正三年(1725 年)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旬邑、淳化、永寿四县地。1913 年降本州为邠县。
**【全宁】**府、路、卫名。元大德元年(1297 年)置府,七年(1303 年) 升为路。治所在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赤峰以北。明初改为卫,永乐元年(1403 年)废。
**【全州】**州、路、府名。五代楚天福四年(公元 939 年)分永州置州。治所在清湘(今全州西,宋移今全州治)。辖境相当今广西全州、灌阳两县。元改为路,明初改为府,不久降为州。清不辖县。1912 年改为全县。当越城岭路冲要,为湖南、广西间交通孔道,自古为军事上必争之地。1647 年郝摇旗等在民军曾在此大败清军。1852 年太平军由此进军湖南。
**【合州】**州名。(1)南朝梁普通四年(公元 523 年)分广州置。治所
在徐闻(今广东海康)。辖境约当今雷州半岛。太清元年(公元 547 年)改
为南合州,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又改为合州。大业初废。(2)南朝梁
太清元年(公元 547 年)改南豫州置。治所在汝明(今合肥市)。辖境约当今安徽合肥市及肥东、肥西两县。此后略有扩大。隋开皇初改为庐州。(3) 西魏恭帝三年(公元 556 年)置。因涪江与嘉陵江合流于此得名。治所在石镜(宋初改石照,今合川)。隋开皇初改为涪州,唐初又改合州。辖境相当 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县。南宋淳祐三年(1243 年)移治钓鱼城
(今合川东),元初复移故治。清不辖县。1913 年改为合川县。南宋开庆元年(1259 年),王坚守合州,蒙古宪宗亲攻不克,死于此。
**【合伯】**古地名。一作合膊。战国属韩。在今河南舞阳南。产利剑,相传韩卒所用剑戟,都出于合伯等地。
**【合浦】**郡名。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治所在合浦(今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开平以西南(海南岛除外),广西容县、横县以南地区,三国吴后逐渐缩小。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分别改禄州、廉州为合浦郡。海中产珠,世称合浦珠。
**【合懒路】**即“曷懒路”。
**【合剌温山】**即“哈刺温山”。
**【会川】**①古县名。(1)唐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置。治所在今四川会理西。天宝末地入南诏。(2)金贞元元年(1153 年)改乾宁县置。治所在今河北青县。为清州治所。明初废入清州。②府、路、所、卫名。南诏置会川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会理西,辖境东与南至今金沙江,西至雅砻江,北抵大渡河。大理时改为府,辖境缩小至今米易、宁南以南。元至元中改为路, 辖境相当今会理、会东京两县。明初改为千户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升为卫。清雍正六年(1728 年)废。
**【会宁】**府名。金初定都于此,地名按出虎,置会宁州;太宗升为府。治所在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辖境约当今松花江以南以东,牡丹江、老爷岭以西及长白山以北地。天眷元年(1138 年)加号上京,贞元元年(1153 年)迁都燕京,不久削除上京称号,旋又恢复。金末地入蒙古,府废。
**【会州】**州名。西魏废帝置。治所在会宁(今甘肃靖远)。北周保定二年(公元 562 年)废。唐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改置西会州,贞观八年(公
元 634 年)改名粟州,同年又改为会州。治所仍在会宁。辖境相当今甘肃靖远、景泰、会宁及宁夏海原等县地。公元八世纪后期、十一世纪前期曾先后 属吐蕃、西夏。宋元符二年(1099 年)再置会州,并于崇宁三年(1104 年) 置敷川县(今靖远)为治所。辖境相当今靖远、定西、会宁等县地。十二世纪后期又属西夏,金乃侨寄会州于会川城(今靖远西南)。元初移治西宁(今甘肃会宁东),其后又省西宁县入州。辖境相当今会宁县地。至正十二年(1352 年)改会宁州。
【会稽】(guì— )①山名。见“会稽山”。②郡名。秦始皇二十五年(公
元前 222 年)于原吴、越地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地。西汉时扩大: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 浙江省大部(仅天目山、淳安县以西小部地区除外)及福建全省。顺帝时移治山阴(今绍兴)。其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初有今浙江浦阳江(浦江县除外)、曹娥江、余姚江、奉化江、甬江流域。后改为越州。③旧县名。隋开皇九年
(公元 589 年)分山阴县置。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其后历为会稽郡、越州、绍兴府治所。1912 年与山阴县合并为绍兴县。东汉时太守马臻在此创修镜湖,自后多灌溉之利。
**【会稽山】**在浙江省中部绍兴、嵊县、诸暨、东阳间。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与曹娥江的分水岭。近南北走向。主峰在嵊县西北。相传夏禹至苗山(或作茅山、防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春秋时越为吴所败,勾践退居于此。又传秦始皇登此以望南海,故又名秦望山。
**【会通河】**古运河名。北段即今山东卫河、黄河间的运河故道,中段即 今黄河、昭阳湖间的运河,南段久已堙塞。创始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 凿渠起自今山东梁山县安山西南,北抵临清,上接*济州河引汶水北流,下达御河(今卫河),长二百五十余里,建闸三十一座以蓄节水势。河成命名会通,南来漕艘即无须远涉渤海,可经由此河直达京畿。自此下迄泰定二年(1325 年),又陆续在北起今临清南至江苏徐州市的运道上,兴建拦河、隘船诸石闸,此后遂将这一段运道包括安山以北的会通河,安山、鲁桥间的济州河, 鲁桥、徐州间的泗水统称为会通河。但因水源不稳定,河道时患浅涩,不胜重载,故终元一代漕粮北运仍以海运为主;末年竟废弃不用。明初会通河已淤断约三之一,永乐九年(1411 年)命工部尚书宋礼开复。礼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筑东平戴村坝,遏汶水南入汶上南旺湖,分流南北济运;又自汶上袁口开新河于旧河东,北至寿张沙湾接旧河;置闸三十八,东岸设水柜,西岸 设陡门。河成运道畅通,遂罢海运,岁漕四百万石皆取道于此。其后南段因时遭黄河快流淤填,隆庆、万历间改开东运河于昭阳湖东,湖西旧道渐废。清代通称北、中二段旧道及南段新道为山东运河。清末罢漕运,不久黄河以北悉归堙塞,黄河以南惟区段尚可通航。
**【邬】**古邑名。春秋郑地,后入周。在今河南偃师西南。公元前 712 年周桓王取邬之田于郑,即此。
**【邬县】**古县名。公元前 514 年晋分祁氏邑置七县,邬居其一。治所在今山西介休东北。晋末废,北魏太和中复置,北齐废。
**【朵甘】**古地区名。即“朵甘思”。
【朵颜】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置。牧地在今内蒙古洮儿河流域一带。永乐以后南徙至今河北省东北部长城线外。十六世纪中叶后依附蒙古哈喇嗔(喀喇沁)部,渐为所同化。
**【朵甘思】**一作朵甘。古地区名。藏语 Mdo-Khams 的音译。Mdo 译为“朵”
(即今安多),指今甘青两省藏族地区及四川阿坝藏族自洽州北部地区;Khams译为“甘思”或“甘”(清译为“康”或“喀木”),指今西藏昌都地区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作为总称,泛指前藏以北、以东广大藏族地区。这一地区,元代分属吐蕃等处及吐蕃等路两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代设朵甘都指挥使司,并置若干卫所、土司,分隶陕西、四川两省。
**【杂谷】**土司、厅名。明永乐五年(1407 年)置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
理县杂谷脑。清乾隆十七年(1752 年)改厅,移治今茂汶羌族自治县薛城镇。二十五年升为直隶厅。辖境相当今大金川和岷江间的梭磨河、杂谷河流域地。嘉庆八年(1803 年)改理番厅。
**【负夏】**古邑名。又作负瑕,在今山东兖州北。《史记·五帝本纪》: “舜就时于负夏。”
**【负黍】**古地名。又名黄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春秋时属周,公元前504 年,郑攻负黍,即此。战国时,韩、郑、楚屡在此交争,公元前 256 年自韩入秦。
**【负瑕】**古邑名。一作瑕丘、负夏。春秋鲁地,在今山东兖州北。《左传》哀公七年(公元前 488 年):鲁季康子伐邾,俘邾子益,“囚诸负瑕”, 即此。
**【多伦诺尔】**①湖泊名。在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共有七小湖, 蒙古语“七”为“多伦”,“湖”为“诺尔”,故名。汉名七星潭,一称多伦泊。②厅名。元上都路故址,清初为察哈尔牧场,地名多伦诺尔,以多伦泊在其东南得名。1691 年康熙帝大会喀尔喀蒙古诸部于此。1732 年置厅。治所在今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因康熙中在此建有喇嘛教汇宗寺,俗称喇嘛庙。1913 年废。
**【凫山】**山名。在山东邹县西南,因形如凫飞得名。《诗·鲁颂·閟宫》: “保有凫、绎。”相传伏羲画八卦于此,故俗亦称八卦山。
【邟乡】(káng—)古地名。在今河南临汝县东。东汉时,黄琼、袁绍曾封为邟乡侯。
**【刘】**古邑名。一作留。在今河南偃师南。春秋初期为郑国之邑。公元前 712 年为周平王所取得。至周匡王封其少子于此,是为刘康公,传至贞定王时绝封。
**【刘家港】**即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元海运漕粮由此出海。明永乐三年
(1405 年),郑和下西洋,亦由此出发。嘉靖年间,因倭寇登岸侵掠,设重兵驻守。明末港口淤浅,海运遂衰。
【交州】东汉建安八年(公元 203 年)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治所在广信(今广西梧州市),旋移番禺(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 的大部,和越南承天以北诸省。三国吴分交州为交、广二州,交州治*龙编, 辖境限于今越南部分及广西钦州地区、广东雷州半岛。南朝宋后南界移至今河静广平省界,东界移至今广西南流江口。梁以后仅限于红河三角洲一带。唐代限于今河内附近一带。
**【交阯】**即“交趾”。
**【交河】**古县名。唐贞观十四年(公元 640 年)灭麴氏高昌,以其交河郡改置。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约五公里处*交河城故址。贞元六年(公元790 年)后陷于吐蕃。
**【交趾】**趾,一作“阯”。①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韩非子》、
《尚书大传》都说帝尧之地,南至交趾(阯)。因地在南方,故又称南交,
《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②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东汉改为交州。③郡名。公元前二世纪初,南越赵佗置。公元前 111 年归汉。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西汉治羸■(今河内西北),东汉移治*龙编。后辖境逐渐缩小,限于红河三角洲一带。隋平陈废。大业初又曾改交州为交趾郡。④古县名。本汉羸■县
地,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 年)置。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西汉时交趾郡曾治于此,因以为名。唐末废。唐初曾为慈州及南慈州治所。⑤古省名。明永乐五年(公元 1407 年)置。治所在交州府(今越南河内)。辖境相当今越
南北部、中部地区。宣德二年(公元 1427 年)地入安南。⑥旧对安南、越南的别称。越南自十世纪三十年代独立建国后,北宋称其国为交趾,南宋后虽先后改称为安南和越南,但以其国本古交趾地,也别称为交趾。参见“安南”。
**【交河城】**古城名。故址犹存,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约五公里处,雅尔湖村之西,处于两条小河交叉环抱的一个柳叶形小岛上。自西汉至后魏,车师前王国皆都于此。公元 450 年后为高昌所并。麴氏高昌时,置交河郡于此。唐灭高昌后改置交河县。八世纪末地入吐蕃,九世纪中叶又属回鹘。元末并入吐鲁番,城废。
**【亦集乃】**路名。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 年)置。治所在今内蒙古额 济纳旗东黑城。辖境约当今额济纳旗境。元初曾于此凿渠屯田,明废。
**【充县】**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附近为“充中蛮”分布之地。晋废。
**【齐】**①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在今山东北部,开国君主是吕尚,建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前 567 年齐灵公灭菜, 疆土扩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春秋末年君权逐渐为大臣陈氏(即田氏)所夺。前 386 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田和传三代到齐威王,进行改革,国力强盛,打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此后长期与秦国东西对峙。前 284 年五国联
合攻齐,齐被燕将乐毅攻破,从此国力衰弱。前 221 年为秦所灭。②地区名。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为战国时齐地,汉以后仍沿称为齐。
**【齐州】**州名。①中州,犹言中国。《尔雅·释地》:“岠齐州以南。” 郭璞注:“岠,去也;齐,中也。”②北魏皇兴三年(公元 469 年)改冀州置。治所在历城(今济南市)。唐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市、历城、章丘、济阳、禹城、齐河、临邑等县地。北宋政和中升为济南府。
**【齐郡】**郡、国名。西汉改临淄郡置郡(旧说秦即称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属淄博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自汉至晋,或为国,或为郡。隋初废。
**【齐子岭】**又名秦岭,在河南济源西。当东西交通冲要,北齐、北周以此分界。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 546 年),高欢围玉壁,别使侯景将兵趋齐子岭;北周建德五年(576 年),周主攻齐晋州,分遣大将军韩明守齐子岭, 皆此。
**【庄浪】**①路、州名。元初置路,治所在今甘肃庄浪西北。大德八年(1304 年)降为州。明初又降为县。②卫、所名。明洪武十年(1377 年)置。治所在今甘肃永登。末年降为千户所。永乐元年(1403 年)复为卫。清康熙二年
(1663 年)又降为所。雍正二年(1724 年)改为平番县。当长城要冲,为军事要地。
**【庆元】**府、路名。南宋绍熙五年(1194 年)宁宗即位,改明年为庆元元年,以明州为潜邸所在,改为庆元府。治所在鄞县(今宁波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甬江流域及慈溪、象山、定海、岱山、普陀等县地。元改为路,
1367 年朱元璋改为明州府。宋、元时均置有市舶司,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庆州】**州名。(1)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置。治所在合水(唐改安化,今庆阳)。辖境相当今甘肃庆阳、环县、合水、华池及陕西志丹县西部。宋辖境缩小,相当今庆阳、合水、华池等县地。庆历元年(1041 年) 后为环庆路治所。宣和七年(1125 年)改为庆阳府。(2)辽圣宗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伦河源之白塔子(察罕城)。城周五里,有行宫。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巴林右旗的一部。金辖境扩大。元废。州西北有*伏虎林,辽时为秋*捺钵所在。
**【庆阳】**府名。宋宣和七年(1125 年)改庆州置。治所在安化(今庆阳)。金辖境相当今甘肃庆阳、合水以北,环县以东,陕西志丹以西,定边以南地区。为庆原路治所。明、清两代辖境相当今甘肃庆阳、宁县、环县、合水、华池、正宁等县地。1913 年废。
**【庆远】**府、路名。南宋咸淳元年(1265 年)以宜州为度宗潜邸所在, 升为庆远府,治所在宜山(今县)。元改为路,又改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明复为府。清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山、东兰、忻城、环江、河池等县地。1913 年废。
**【庆原】**路名。金皇统二年(1142 年)并宋泾原、环庆两路置。治所在庆阳府(今甘肃庆阳)。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镇原、泾川以东,灵台以北和陕西长武、彬县、永寿、旬邑、淳化等县地。蒙古废。
**【州】**古国名。(1)姜姓。建都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春秋初年为杞所并,为杞都。(2)偃姓。在今湖北洪湖东北,春秋时为楚所灭。
**【州来】**古国名。春秋楚邑,公元前 529 年为吴所灭;其后又属楚,公
元前 519 年又入吴。公元前 493 年,吴王夫差迁蔡昭侯于此,此后遂改称下蔡。故址在今安徽凤台。
【羊城】广州市的别称。见“五羊城”。
**【羊肠坂】**①太行山上的坂道,萦曲如羊肠,故名。《史记·魏世家》: “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蔡泽传》:“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
《说苑》:“桀之居,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皆指此。有二:一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见《汉书·地理志》。一在今山西晋城县南,见《史记正义》。《大清一统志》以为战国时所言羊肠,当指后者。②在今山西交城县东北。一名羊肠山。东汉永平中在此屯田积粟,称为羊肠仓。隋炀帝改称深谷岭。
**【羊膊岭】**在四川松潘西北岷山之麓,岷江发源于此。古人以为岷江是大江(即长江)的主源,因而有大江发源于此岭的说法。
**【羊苴咩城】**古城名。“羊”一作“阳”;又简称苴咩城。公元 779 年南诏王异牟寻徙都于此后筑城。故址即今云南大理县。城西靠点苍山,东临洱海,南、北有龙尾(今下关市)、龙口(今上关)二城,形势险固。此后四百多年,先后为南诏、大理国都。城周约十五里,内有五花楼,相传可容万人。
【并州】(bíng—)①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馀祁。”古恒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昭馀祁 故迹在今山西平遥西南。②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西大部和内蒙古、河北的一部。东汉治所在晋阳(隋改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辖境扩大,包有今陕西北部与河套地区;三国后渐小,唐代相当今山西阳曲
以南、文水以北的汾水中游地区。开元中升为太原府。宋太平兴国时又改为并州,移治阳曲(今太原市),嘉祐四年(1059 年)又升为太原府。
**【关中】**古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1)秦都咸阳,汉都长安, 因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史记·货殖列传》:“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改作“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是泛指自关以西战国未秦故地,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在内。但一般说法并不包括秦岭以南,故项羽、刘邦相约先入关的做关中王,后来项羽封先入关的刘邦于汉中,并诡称:“巴、蜀亦关中地也。”而另将关中之地分封秦三降将,以拒 刘邦。(2)在秦岭以北范围内。又时或包括陇西、陕北;如项羽三分美中封秦降将,其中翟王在陕北,雍王即辖有陇西,时或专指今陕西关中盆地,《史记·货殖列传》:“关中自汧雍东至河华。”(3)至于将关中解释作居众关之中,如潘岳《关中记》以为“东自函关,西至陇关”;《三辅旧事》以为 “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徐广以为“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都是后起之说。
**【关内】**①地区名。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 王畿附近叫关内,亦称关中。今河北山海关以西地区,四川康定以东地区, 甘肃嘉峪关以东地区,旧称关内,都是和*关外相对而言。②道名。唐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置。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甘肃祖厉河流域以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西、阴山狼山以南的河套等地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分今陕西中部另置京畿道,京畿、关内二道同洽长安
(今陕西西安市)。
**【关右】**古地区名。即*关西,古人以西为右。三国魏王粲《从军诗》: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关东】**①地区名。(1)泛指一般关隘以东地区。(2)秦、汉、唐等定都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东。唐刘长卿诗:“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3)旧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东,因位在山海关以东得名。②古镇名。北宋置。在今河南灵宝县阌乡西,以在潼关之东得名。当豫、陕交通的要冲。
**【关外】**①泛指一般关隘以外地区。② 秦、汉、唐等定都今陕西的王朝, 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近畿之地为关内,对关内而言,又称关东地区为关外。
③旧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在山海关以外得名。①旧称今四川康定以西地区为关外,因县治打箭炉在四川和西藏交通要隘上得名。⑤ 旧称今甘肃西部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关外,因在嘉峪关以外得名。
**【关西】**古地区名。汉唐等时代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指汉高祖)有也。”《后汉书·虞诩传》谚语:“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关南】**古地区名。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从契丹收复瓦桥、益津、淤口三关及瀛、莫二州,北宋时因称这三关以南的地区为“关南”。约当今河北省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流域以南至河间县一带。
**【关索岭】**①在今云南澄江县西北,因山岭险峻,若关隘然,攀登必牵绳索而过,故名。山上有关,明曾设巡检于此。②在云南寻甸东北,一名小关索岭。岭路盘曲,旧曾没关戌守。相传三国蜀汉诸葛亮进军南中时曾屯军于此。③在贵州镇宁西南,势极高峻,周围百余里。为黔滇之间的交通要道。
**【关中八川】**见“八川”。
**【米仓道】**古道路名。自今陕西汉中县南,循汉水支流濂水谷道和嘉陵江支流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地区。因经过米仓山得名。为汉中入四川的交通要道。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汉中张鲁为曹操所破,自南山入巴中,相传即由此道。南宋宝祐六年(1258 年)蒙古军分三路入四川,一路即经此道。
【■】(Wéi)古地名。一作■,春秋郑地。确址不详。一说在今河南鲁 山县境。《春秋》襄公七年(公元前 566 年):“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
**【江左】**古地区名。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名江左。魏禧《日录杂说》云:“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各代的根据地都在江左,故当时人又称这五朝及其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江左,南朝人则专称东晋为江左。
【江右】江西省的别称。因在*江左之右得名。
**【江东】**①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南、东北北流向,隋、唐以前, 是南北往来主要渡口的所在,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三国时江东是孙吴的根据地,故当时又称孙吴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江东。②道、 路名。唐开元时分江南道置,简称江东道。宋分江南路置,简称江东路。参见“江南”。
**【江北】**地区名。泛指长江以北。古代一般用指唐淮南道、宋淮南路地, 境域较广;近代则多专指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
**【江宁】**府名。五代南唐昇元元年(公元 937 年)改金陵府置。建都于此,称为西都。治所在上元、江宁(今南京市)。宋初改为昇州,天禧二年
(1018 年)复为江宁府,南宋初改建康府。元升为建康路,后改集庆路,明为应天府,清初复改江宁府。历为江南省江苏省治所。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六合、江浦、溧水、高淳、句容等县地。1912 年废。
**【江西】**①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从
*江东而言,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史记·项羽本纪》: “江西皆反”,即此意。②道、路名。唐分江南道置,筒称江西道。宋分江南路置,简称江西路。参见“江南”。③唐方镇名。广德二年(公元 764 年) 更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号为江南西道观察使,通称江西。龙纪元年(公元 889 年)升为镇南节度使。治所在洪州(今南昌市),长期领有洪、江、信、袁、抚、饶、虔、吉八州,相当今江西省。宋初废。
**【江州】**①古县名。(1)本巴国都,战国秦惠王置县。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区嘉陵江北岸。三国蜀汉时移治嘉陵江南岸,即今重庆市区。南朝齐永明五年(公元 487 年)改垫江县。自战国秦至南朝宋,皆为巴郡治所。(2)南朝齐永明五年(公元 487 年)置。治所在今四川江津东綦江入长江处。西
魏改为江阳县。②州、路名。西晋元康元年(公元 291 年)分荆、扬二州置州。洽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其后或治柴桑(今九江市西南),或治半洲城(今九江市西),或治湓口城(今九江市。隋置寻阳县,定治于此。唐改名浔阳,五代南唐又改德化),东晋辖境相当今江西、福建两省,湖北陆水以东、长江以南及湖南舂陵水中上游以东地区;其后渐小,唐辖境相当
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彭泽、湖口、都昌等县地。元至元中改为路,1361 年朱元璋改为九江府。
**【江关】**古关名。相传战国时巴、楚相争,于今四川奉节东长江北岸赤甲山上置关,故名。又名*“扞关”。后移于长江南岸,为瞿塘峡南面屏障, 又名*瞿塘关。
**【江阴】**①郡名。南朝梁未置。治所在江阴(今县)。辖境约当今江苏江阴县一带。隋平陈废。②军、州名。五代南唐李昪置军。治所在江阴。宋时屡有废置。元至元中升为路,不久降为州,明初降为县。倚江为险,宋南渡后,置营寨于城北君山山麓,为战守要地。
**【江表】**古地区名。指长江以南地。从中原人看来,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五十年中,江表无事。”
**【江南】**①地区名。泛指长江以南,但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春秋、战国、秦、汉时一般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②道名。唐贞观十道之一。辖境相当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和贵州东北部地区。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分为东、西两道:东道治所在苏州(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福建两省。西道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布),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资水流域以东和东道以西地域。其沅江流域以西则分置黔中道。③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所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全省、江苏长江以南,镇江、大茅山、长荡湖一线以西和安徽长江以南部分以及湖北阳新、通山等县地区。天圣八年
(1030 年)分为东、西两路;东路治所在江宁,辖境相当今安徽、江苏的镇江、大茅山、长荡湖一线以西的长江以南及江西鄱阳湖以东地区。西路治所在洪州,辖境相当今江西鄱阳湖、鹰厦铁路线以西全部、及湖北阳新、通山等县地。①古省名。清顺治二年(1645 年)改明南直隶置。治所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康熙六年(1667 年)分置为江苏、安徽两省。但此后习惯上仍合称这两省为江南。
**【江都】**①郡名。隋大业初改扬州置。治所在江阳(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淮南江北地区及镇江、丹阳、句客、安徽天长、全椒、滁县地。唐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改南兖州。隋炀帝大筑江都宫苑,定为行都, 其后即在此为宇文化及所杀。②府名。五代吴定都扬州,升为江都府。南唐迁都江宁府,以此为东都。治所在江都(今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扬州市及江都、高邮、宝应和安徽来安等县地。周显德中复为杨州。
**【江夏】**①郡名。西汉高祖六年(公年前 201 年)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辖境相当今湖北安陆、锺祥、潜江、沔阳、嘉鱼、蒲圻、崇阳以东,及河南光山、新县以西、信阳以东、淮河以南地。三国时分属魏、吴两国,各置江夏郡:魏郡治所在上昶城(今湖北云梦西南);吴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晋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灭吴后又迁治安陆,并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其后辖境渐小。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汉市武昌)。辖境相当今湖北武汉市以西,蒲圻以东长江南、北及汉水、澴水下游地区。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鄂州为江夏郡。②旧县名。隋开皇初改汝南县置。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1912 年改武昌县。隋至宋曾为鄂州及武昌军治所;元至清曾先后为武昌路、武昌府及湖广省、湖北省治所。
【江乘】(—shèng)古县名。奏置。治所在今江苏句容北。三国吴废,
晋复置,隋开皇初又废。为长江下游重要渡口,当南北交通要冲。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 210 年)自会稽还过吴,从江乘渡,即此。
**【江浙】**①古行省名。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 年)改江淮行省置,以辖区兼有宋江南东路及两浙路之地,故名。治所在杭州路(治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福建两省及江西省鄱阳湖以东,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地区。至正二十六年(1366 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②江苏、浙江两省的合称。
**【江陵】**府、路名。唐上元元年(公元 760 年)升荆州为江陵府。治所在江陵(今县)。辖境相当今湖北枝江县以东,潜江县以西,荆门、当阳以南地区。元至元中改为路,天历二年(1329 年)改为中兴路。唐时曾建为南都,五代时南平国都于此。宋为荆湖北路治所。
**【江南河】**古运河名。六朝时已开凿,隋大业六年(公元 610 年)重浚加宽,起自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绕太湖之东,直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市), 全长八百多里,广十余丈。见《南齐书·州郡志·南徐州》及《通鉴·隋纪》。
**【江津戍】**古镇戍名。一名奉城。故址在今湖北沙市南长江中沙洲上, 与长江南岸马头戍相对;当南北交通要冲,为江防要地。东晋末,桓振挟安帝出屯江津戍,即此。
【江南东道】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分江南道置。治所在苏州
(今江苏省苏州市),统辖润、常、苏、湖、杭、睦、歙、委、越、台、括、建、福、温、汀、明、衢、泉、漳等州,相当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福建两省地。参见“江南②”。
【江南西道】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分江南道置。治所在洪州
(今江西省南昌市),统辖宣、饶、抚、虔、洪、吉、袁、郴、江、鄂、岳、潭、衡、永、道、邵、澧、郎、连等州,相当今江西、湖南(沅陵以南的沅水流域除外)、皖南及湖北东部的江南地区。参见“江南②”。
【江东六十四屯】黑龙江省旧黑龙江城(今爱辉县黑河镇南七十里瑷珲县旧治)对面黑龙江东岸六十四个村屯的总称。1858 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订立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割占我国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惟原居住在这六十四个村屯内的满汉民户,依约得永远居住,仍归中国管辖。其地北起精奇里江,南抵豁尔莫勒津屯对岸,长约一百八十里;西起黑龙江,东面曾于1880 年、1883 年两次设封堆为界,1889 年又掘有界濠,宽约八十里。1900年,沙俄军队侵占全区,大肆烧杀,屯户男女七千余人,除泅水渡江得脱者百余人外,悉数遭难。列宁对沙俄这一暴行,曾予以强烈谴责。该地区现仍在苏联管辖下。
**【汲郡】**郡名。晋泰始二年(公元 266 年)置。治所在汲县(今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市和新乡、汲县、辉县、获嘉、修武等县地。其后治所、辖境屡有变迁。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卫州为汲郡。西晋初王宏任太守,曾在此开辟荒田五千余顷。
**【汜水】**水名。发源于河南巩县东南,北流经荥阳汜水镇西,北注入黄河。公元前 203 年楚、汉相争,楚将曹咎等在此战败自到。
**【汜水关】**故址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本虎牢关,属成皋县。隋改成皋县为汜水县,唐后因有此名。宋建炎二年(1128 年)岳飞败金兵于汜水关,即此。
**【池州】**州、路、府名。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置州,贞观初废,
永泰初复置。治所在秋浦(今贵池)。辖境相当今安徽贵池、青阳、东至等县地。元升为路,明改为府,辖境扩大至今铜陵市。1912 年废。
**【池阳】**古县名。汉惠帝四年(公元前 191 年)置,因在池水之阳得名。治所在今陕西径阳西北。俗名迎冬城。汉建池阳宫于此。西晋、北朝曾先后为扶风国、咸阳郡治所。北周建德中废。
**【汝水】**①古水名。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自郾城以下,故道南流至西 平县东会◻水(今洪河),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会涤水(今沙河); 此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以下的洪河。元至正间于郾城堨断南流,上游遂改道东出◻水(今沙河)入颖河,称北汝,下游改以◻水为源,名南汝。明嘉靖末◻水又改道东出注澺水称为洪河,南汝遂改以■水为源,如今势。②即抚河,一称旰江。
**【汝州】**州名。隋大业二年(公元 606 年)改伊州置。以州境有汝水得名。次年废。唐贞观时又改伊州(武德复置)为汝州。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辖境相当今河南北汝河、沙河流域各县。明成化时为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临汝县。自唐以来有◻、绢等织造业;宋元时烧造汝窑瓷器, 青瓷最称佳品。
**【汝宁】**府名。元至元三十年(1293 年)升蔡州置。治所在汝阳(今河南汝南)。辖境相当今河南京广铁路沿线以东,西平、项城以南,安徽颖河流域以西地。明以后一再缩小。1913 年废。元末(1337 年)陈州人棒胡率领农民起义于此。
**【汝阳】**①古县名。西汉置。因在汝水之北得名。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 西北。隋初废入溵水县(今商水)。三国魏司马师击毋丘俭屯兵于此。②旧县名。隋大业初改上蔡县置。治所在今河南汝南。1913 年改名汝南。隋至金历为汝南郡、豫州、蔡州治所;元明清为汝宁府治所。
**【汝阴】**①古县名。(1)秦置治所在 今安徽阜阳。三国后历为汝阴郡、颖州、顺昌府治所。1265 年忽必烈废县入颖州。(2)东晋改合肥县置。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为南汝阴郡洽所。隋开皇初复名合肥。②郡名。(1)三国魏景初二年(公元 238 年)置。治所在汝阴(今安徽阜阳)。西晋辖境相当今安徽颖河流域以西和河南新蔡、淮滨等县地。其后渐小。隋开皇时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颖州为汝阴郡。(2)东晋于合肥侨置南汝阴郡,南朝梁改名汝阴。隋开皇时废。
**【汝南】**郡名。汉高帝四年(公元前 203 年)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颖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移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其后洽所屡迁,辖境渐小。东晋移治悬瓠城(南朝宋移上蔡县来治,在今河南汝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分别改蔡州、豫州为汝南郡。东汉末彭脱领导黄巾军在此起义。
**【兴义】**府名。清嘉庆二年(1797 年)改南笼府置。治所即今安龙。辖境相当今贵州南、北盘江之间地。1914 年废。
**【兴元】**府、路名。唐兴元元年(公元 784 年)升梁州置府。治所在南郑(今汉中市东,宋移今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城固以西的汉江流域。元改 为路,辖境扩大。明洪武三年(1370 年)改为汉中府。唐为山南西道治所, 宋为利州路、利州东路治所。宋置茶马司,用茶、锦和邻族的马互市。
**【兴中】**①古县名。辽重熙十年(1041 年)改霸城县置,治所在今辽宁
朝阳。蒙古废。辽金时为兴中府治所。②府、州名。辽重熙十年(1041 年) 升霸州置府,治所在兴中,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和小凌河上游一带地区。金扩大至今朝阳东北和兴城县。蒙古至元七年(1270 年)降为州,辖境仅有今朝阳县地。明废。
**【兴化】**军、路、府名。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 年)改太平军置军。治所在兴化(今莆田北),后移莆田(今县)。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县地。元改为路,明初改为府。1913 年废。宋、元时泉州对外贸易商货,经此输送内地。产荔枝,宋时誉称“天下第一”。
**【兴庆】**府名。1033 年西夏升兴州置。为西夏国都。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1205 年改名中兴府。
**【兴州】**州名。(1)西魏废帝二年(公元 553 年)改东益州置。治所在汉曲(隋改顺政,今陕西略阳)。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其后略小。南宋绍兴中曾为利州西路治所。开禧三年(1207 年)改名沔州。(2)1020 年西夏李德明升怀远县置,建为国都。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阻河依贺兰山为固。1033 年升为兴庆府,但《宋史》仍称为兴州。(3)金承安五年(1200 年)改辽北安州置。治所在兴化(今滦平西)。辖境相当今河北承德市、隆化、滦平间地区。元致和后缩小。因属县所升宜兴州称小兴州,亦对称大兴州。明洪武中改为左、右、中、前、后五卫,永乐初移卫入内地,故城遂废。明初常遇春败元兵于此,遂取开平。(4)金升合河县置。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辖境相当今兴县地。明洪武二年(1369 年)降为县。
**【兴安】**州、府名。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改金州置州,后升直隶州。治所在今安康。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以东的汉江流域,清乾隆时升为府,置安康县为治所。1913 年废。
**【兴和】**路、府、所名。元皇庆元年(1312 年)改隆兴路为兴和路,治所在高原(今张北),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怀安,山西天镇,内蒙古集宁市、太仆寺旗之间地。明初改为兴和府,后废。洪武末改置兴和守御千户所, 辖今张北县地。以重兵驻守,与开平并峙。永乐二十年(1422 年)为蒙古阿鲁台袭陷,移治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清废。
**【兴京】**①后金(清)天聪八年(1634 年)以赫图阿拉为太祖努尔哈赤以前的旧都,改称兴京。在今辽宁新宾西。②厅、府名。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年)在兴京城置厅,光绪三年(1877 年)移治新宾堡,宣统元年(1909 年) 升为府。辖境相当今辽宁新宾、桓仁及吉林通化市、浑江市、集安等地。1913 年废。
**【兴洛仓】**即“洛口仓”。
**【兴教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长安县杜曲镇东。始建于唐总章年间。因唐肃宗题额“兴教”而得名。寺内有唐僧玄奘墓塔。塔高 6 层,作正方形, 底层有玄奘塑像。另有两小塔,为玄奘弟子窥基和圆测墓塔。附近山水秀丽, 为游览胜地。兴教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安运河】**即“灵渠”。
**【安丰(豐)】**①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固始东南。东晋末废。(2)东晋末置。治所在今安徽霍丘西南。为安丰郡治所。南朝梁废。
(3)南朝梁置。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南、安丰塘北。明初废。元末韩林儿、刘福通起义军曾建都于此。②郡名。(1)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 220 年)分庐江郡置。治所在安风(今安徽霍丘西南),辖境相当今安徽金寨、霍丘西南
部及河南灌河流域以东地。东晋末废。(2)南朝宋末置。治所在安丰(今霍丘西南),辖境相当今安徽霍丘地。南齐扩大至今安徽金寨、河南商城一带。东魏废。(3)南朝梁置。治所在安丰(今寿县南、安丰塘北),辖境约当今安徽寿县南部。隋开皇初废。
**【安化】**旧县名。唐神龙元年(公元 705 年)改弘化县置。治所在今甘肃庆阳。至德初改名顺化,宋乾德初复为安化。元初废入庆阳府,明洪武初复置。1914 年改名庆阳。历为庆州、庆阳府治所。
**【安平】**①古邑名。本纪国酅邑,春秋时为齐国所并,改名安平。故址在今山东益都西北。公元前 279 年齐将田单破燕军,尽复失地七十余城,封
安平君,即此。公元前 221 年秦灭齐,改置东安平县。②古县名。南朝宋改东安平县置。治所在今山东益都西北。北齐废入临淄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 年)复置,不久又废。③旧县名。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改台湾县置。治所在今台湾台南市。为台南府治所。二十一年(1895 年)被日木侵占后改置台南市。①旧镇名。1662 年郑成功改台湾街置,以郑氏故乡泉州安平镇为名。即今台湾台南市西安平港。清咸丰十年(1860 年)后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
**【安市】**古县名、城名。西汉置县。治 所在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十六国后燕末至唐初地属高句丽,称为安市城。当辽东交通要道、军事重地。唐中叶后城废。
**【安西】**①唐方镇名。景云元年(公元 710 年)以安西都护兼四镇经略大使,开元六年(718 年)始称四镇节度使,其后或称四镇,或称碛西;以治所在安西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亦称安西或安西四镇。至德至大历中,又曾改镇西。统辖安西都护府境内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一作碎叶)四镇及其余军、城、守捉。贞元六年(790 年)后,以辖境尽入吐蕃废弃。②府、路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 年)改京兆府为安西府,次年又改为路。治所在咸宁、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西至眉县, 东北至韩城,东南至商县一带。皇庆元年(1312 年)改称奉元路。③厅、府、州名。清雍正二年(1724 年)在今甘肃安西东布隆吉镇置厅,五年移治今安西县。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改为府。辖境相当今玉门市及安西、敦煌二县地。三十八年(1773 年)改为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县。
**【安成】**郡名。(1)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 267 年)分豫章、庐陵、长沙等郡置。治所在平都(今安福东南)。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和永新、安福等县。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梁大同中刘敬躬率领农民起义于此。(2)南朝梁置。治所在安城(今广西宾阳东)。隋降为县, 唐改保成县。
**【安庆】**府、路名。南宋庆元元年(1195 年)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所在怀宁(今安徽潜山县,景定初移今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长江以北, 枞阳、桐城、岳西等县以南地区。元改为路,明初改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 年)又改安庆府。清为安徽省省会。1912 年废。
**【安阳】**①古邑名。在今河南安阳东南。本战国时魏宁(寧)新中,公元前 257 年秦昭襄王攻占此邑,更名安阳。②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正阳西南。西晋改名南安阳,南朝宋又复原名。隋废。唐初复置,后废。(2)西晋置。治所在今河南安阳西南。东魏废。(3)北魏置。治所在安徽杨山县东北。隋废。
**【安邑】**①古邑名。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传夏禹建都于此。春秋时魏绛自霍(今山西霍县西南)迁此。战国初为魏国都。公元前 286 年秦攻魏, 魏献安邑,即此。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 487 年)分置北安邑和南安邑县。③旧县名。隋改南安邑县置。治所在今山西运城东北安邑城,先后为虞州、安邑郡治所。1915 年移治今运城。1918 年移回旧治,1955 年又移治运城。1958 年与解虞县及临猗(1960 年又析出)、永济(1961 年又析出)两县的部分地区合并设运城县。境内有盐池, 历为我国著名产盐区。
**【安陆】**①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北,东晋未移治今安陆县。西汉时为江夏郡治所。②郡名。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 454 年)分江夏郡置。治所在安陆(今县)。辖境相当今湖北安陆、云梦、应城等县。其后略有伸缩。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安州为安陆郡。南北朝时先后为南司州、安州及郧州治所。③府、州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 年)升郢州置府。治所在长寿(明改钟祥,今县)。明初降为州。嘉靖十年(1531 年)改承天府。清顺治三年(1646 年)复改安陆府,辖境在今湖北钟祥、京山、天门、潜江等地。1912 年废。
**【安定】**①郡名。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 年)置。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县地。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东晋 又移治安定(今甘肃径川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时又曾改泾州为安定郡,至德初改保定郡。②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北,东汉废。十六国时复置。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改名保定。曾为安定郡治所;又先后为雍州及径州治所。③旧县名。(1)明洪武初降安定州为县,治所在今甘肃定西。1914 年改名定西。(2)蒙古宪宗升安定堡置,治所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安定城。1935 年为纪念谢子长烈士,改称子长县,并移治瓦窑堡。
**【安肃】**①军、州名。宋景德元年(1004 年)改静戎军为安肃军。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辖境相当今徐水县东部。金天会时改为徐州,天德时又改为安肃州。明洪武六年(1373 年)降为县。北宋在此置榷场,与辽贸易。② 旧县名。宋宣和七年(1125 年)改安肃军置。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其后复置军,为安肃军治所,金又为安肃州治所。元废入安肃州,明洪武初复降安肃州为县。1914 年改名徐水。
【安南】唐调露元年(公元 679 年)在今越南北部置安南都护府,省称安南府,“安南”之名始此。五代晋时独立,建国号为瞿越、大越等。北宋开宝三年(公元 970 年)封其王为安南郡王,八年(975 年),又封为安南都护、交趾郡王,南宋淳熙元年(1174 年)改封安南国王,此后即称其国为安南。明永乐五年(1407 年)以其地置交趾省,宣德二年(1427 年)复独立建国,我国仍称之为安南。十五世纪以后,其南部疆土不断扩展,占有占城国全部和真腊国的一半,濒临暹罗湾。1803 年(清嘉庆八年)改国号为越南,清政府对其亦改称为越南,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民间仍沿称其为安南。 1884 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安故】**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甘肃临桃南。东汉末废。前凉复置, 兼置安故郡,旋废。
**【安陵】**①古地名。战国时魏地。在今河南鄢陵西北。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秦始皇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许,皆指此。②古县名。西
汉*五陵之一。本西周程邑,汉惠帝在此筑安陵,并置县。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惠帝死后葬此。三国魏废。
**【安济桥】**即“赵州桥”。
**【安海城】**在福建晋江县西南海滨。古名湾海。宋称安海市,为海舶入泉州时官吏榷税处,又名石井津。南宋初置石井镇,筑有土城,后圮。元置石井镇巡司。明初废巡司,仍为商民辏集处。嘉靖中以倭乱甃石拓城,设兵戍守,亦曰安平镇。此后曾为明清两代泉州府通判或晋江县县丞驻所。
【安西四镇】唐安西部护府所属的四个军事重镇。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9 年 1 月),安西都护府自西州移治龟兹,始设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永徽元年(650 年)罢,约显庆三年(658 年)复。时四镇有焉耆而无碎叶(一说贞观始置时即为焉耆)。咸亨元年(670 年)为吐蕃所陷。调露元年(679 年)安西部护王方翼筑碎叶城复置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四镇。不久罢。长寿二年(693 年)破吐蕃复置。开元七年(719 年)弃碎叶城于西突厥十姓可汗,又改以焉耆为四镇之一。安史乱后陇右为吐蕃所有,四镇虽与中原隔绝,仍坚持至八世纪九十年代初始陷于吐蕃。
【安东都护府】唐六都护府之一。总章元年十二月(公元 669 年)置。治所在平壤(今朝鲜平壤)。统高丽、靺鞨诸部族府州,辖境西起辽水,南及今朝鲜北部,东与北抵海,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两岸直抵海口之地。其后大同江中、下游南岸渐为新罗所有,今辽宁昌图、新宾、宽甸以东包括吉林、黑龙江的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以东地为渤海所据; 黑龙江下游直抵海口之地属于黑水靺鞨。治所于咸亨元年(670 年)即内迁辽东地区,旋治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又迁新城(今抚顺市北)。圣历元年(698 年)改为都督府,神龙元年(705 年)复为都护府,以幽州都督兼领都护。开元二年(714 年)又迁平州(今河北卢龙),天宝二年(743 年)又迁辽西故郡城(今辽宁义县东南大凌河东岸)。自开元七年(719 年)起都护例由*平卢节度使兼领,至肃宗上元二年(761 年)平卢节度使南迁淄青, 废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唐都护府名。(1)六都护府之一。总章二年(公元 669 年)改瀚海都护府置。治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东端,统碛北铁勒诸部族府州。辖境约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一带。垂拱元年
(685 年)后移置漠南,治所屡徒:初在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西安城(甘肃民乐西北);继移云中城(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西受降城(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乌加河北岸);开元天宝又移中受降城(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横塞军(乌拉特中后旗西阴山北麓)、天安军(后改天德军,今乌拉特前旗北乌加河东岸)。至德中改名镇北,建中时废。(2)会昌五年(845年)改单于都护府置,五代初(916 年)地入契丹,废。
【安西都护府】唐六都护府之一。贞观十四年(公元 640 年)置。初治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统辖安西四镇。显庆二年(657)至龙朔初平定西突厥并招抚原西突厥诸属部属国后,治龟兹(今新疆库车)。统辖自今阿尔泰山西至咸海(一说里海)所有游牧部族和葱岭东西,东起银山, 西包阿姆河两岸城郭诸国。约自咸亨元年(670 年)四镇为吐蕃攻陷后移治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附近);长寿元年(692 年)复四镇,还治龟兹。辖境经常因境内若干属部属国的叛乱和境外东突厥、吐蕃、大食势力的侵入而发生变化,但直到八世纪前期,唐统治这一地区的局势基本上尚能维持不变。
安史乱后随着唐朝势力的迅速削弱,葱岭以西遂为大食所并;葱岭以东地入吐蕃,贞元六年(790 年)后一二年府治为吐蕃所攻陷。
【安南都护府】唐六都护府之一。调露元年(公元 679 年),改交州都督府置。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由交州刺史充都护。至德二年(757 年)改名镇南都护府。永泰二年(766 年)又改安南都护府。辖境约北包今云南红河、文山两自治州,南抵越南河静、广平省界,东有广西那坡、靖西、龙州、宁明、防城等县边境。天宝后今云南地渐入于南诏,约于开成、大史间即大致以今我国的云南省与越南边界为界。咸通元年(861 年 1 月)府治为南诏攻陷,未几收复。四年(863 年)再陷,寄治海门镇(今越南海防省安阳县北)。七年收复旧治;置静海军节度使,以节度使兼领都护。五代初期节度使由当地首领充任,臣属于南汉。今广西南部为南汉所有,大致以今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边界为界。公元 939 年吴权起兵击败南汉,后废弃。
**【许】**古国名。亦作鄦。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开国 君主文叔,在今河南许昌东。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前 576 年迁叶(今河
南叶县西南),前 533 年迁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前 529 年复迁叶,前
524 年迁白羽(今河南西峡),前 506 年迁容城(今河南鲁山东南)。战国初期为楚(一说魏)所灭。
**【许州】**州名。北周大定元年(公元 581 年)改郑州置。治所在长社(隋改名颖川,唐复旧,今许昌市)。唐辖境相当今河南长葛、鄢陵、扶沟、临颖、舞阳间地,宋以后屡有改变。元丰中升为颖昌府。金复为许州。清为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许昌县。
**【许县】**古县名。春秋许国,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县东。东汉建安元年(公元 196 年)曹操迎献帝都此。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 221 年)改名许昌。
**【许昌】**古县名。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 221 年)改许县置。为*五都之一。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县东。魏、晋并为颖川郡治所。东魏移治今许昌市东北许田镇,为许昌郡治所。五代唐改名许田,宋熙宁四年(1071 年)并入长社。
**【祁山】**在甘肃礼县东。汉在西汉水北岸山上筑城,极为严固,即今祁山堡,为军事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曾六出祁山以攻魏,但据《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出兵攻魏仅五次,而出祁山者仅两次。
**【祁州】**州名。唐景福二年(公元 893 年)分定州置。治所在无极(今属河北)。宋景德元年(1004 年)移治蒲阴(今安国)。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国、深泽、晋县等地。元以后辖境稍有变迁,清不辖县,1913 年改为县。
**【邥垂】**古地名。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公元前 610 年周大夫甘歜败戎人于邥垂,即此。
**【寻阳】**①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东晋咸和中移治今江西九江市西。义熙八年(公元 412 年)废入柴桑县。(2)隋开皇
九年(公元 589 年)改柴桑县置。治所在溢口城,即今江西九江市。十八年
改名彭蠡,大业初改名湓城。②郡名。西晋永兴元年(公元 304 年)分庐江、武昌两郡置,治所在寻阳,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以西、湖北广济以东的长江两岸地区。其后屡有伸缩。东晋咸和中移治柴桑(今九江市西南),梁太清中移治柴桑之湓口城(今九江市),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
**【阳】**古邑名。春秋燕地。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 530 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即此。
**【阳人】**古聚名、城名。在今河南临汝西。《水经·汝水注》:“鲁公水上承阳人城东鲁公陂。城,古梁之阳人聚也,秦灭东周,徒其君于此。”
【阳山】秦、汉时称阴山最西的一段为阳山,即今内蒙古狼山。因位于当时黄河正流(今乌加河)之北,故名。《史记·蒙恬传》:“渡河,据阳山”,即此。
**【阳平】**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莘县。北齐改名乐平。隋开皇初复旧名,不久改名清邑。②郡名。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 221 年)分魏郡置。治所在元城(今河北大名东)。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馆陶、大名县东部,山东冠、莘及旧堂邑、朝城等县地。十六国后赵移治馆陶(今县)。隋开皇初废。
**【阳华】**①古山名。又名华阳。在今陕西洛南东北。《山海经·中山经》: “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水经·河水注》:“门水又东北历华阳之山。”②古泽薮名。即*杨陓。《吕氏春秋·有始》谓秦之阳华乃天下*九薮之一。
**【阳关】**①古邑名。春秋鲁地,后入齐。在今山东泰安南汶水东岸。《左传》定公七年(公元前 503 年):“齐人归郓、阳关”,八年:“阳虎入于讙、阳关以叛。”②古关名。(1)相传为战国时巴国三关之一,与扞关、江关并称。故址即今四川重庆市东石洞关。三国蜀汉刘备又置关,延熙中邓芝以江州都督治此。(2)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出玉门关者为北道,出阳关者为南道。宋以后因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
**【阳安】**①郡名。(1)东汉建安三年(公元 198 年)分汝南郡置。治所在朗陵(今河南确山县西南)。不久废。东魏复置。治所在阳安(今确山县北),辖境相当今确山县北部。北齐废。(2)唐天宝元年(742 年)改简州置。治所在阳安(今简阳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简阳县地。乾元元年(758年)改为简州。②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确山县北。东魏为阳安郡治所。北齐废。(2)西魏恭帝二年(555 年)改牛鞞县置。治所在今四川简阳西北。为武康郡治所;唐宋为简州治所。元至元二十年(1283 年)废入简州。
**【阳纡】**古泽薮名。又作杨纡、阳盱。即*杨陓。《周礼·职方》:“冀州薮曰杨纡”,《淮南子·墬形训》:“秦之阳纡”,《淮南子·修务训》: “禹之为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皆指此。
**【阳阿】**古县名。汉置。在今山西阳城西北。晋废。西燕复置,北魏太平真君中废,和平中又置,移治今山西晋城西北,北齐废入高都。西燕、北魏为建兴郡治所。
**【阳武】**旧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河南原阳东南(唐初移今原阳)。1949 年以原武县并入,改名原阳。古黄河流经县城北,金明昌五年(1194 年)黄河在此决口,灌封丘而东。元明以后改经县南。
**【阳城】**古县名。(1)春秋郑邑,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武周改名告成,唐天祐中又改名阳邑,五代唐复改名阳城,周显德中 并入登封。旧说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即本县人。(2)秦置。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东。西汉改名堵阳,新莽复故名,东汉复改名堵阳。陈胜即本县人。
《史记·曹相国世家》:秦末“从南攻犨,与南阳守齮战阳城郭东”,即此。
(3)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商水西南。东汉并入汝阳。(4)《明一统志·中都·古迹》:“阳城,在宿州南。秦县,陈胜生于此。”宿州即今安徽宿县。但唐、宋以前古籍所载秦、汉旧县,皆无此县。
【阳夏】(—jiǎ)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隋开皇七年
(公元 587 年)改名太康。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吴广即本县人。
**【阳陵】**古县名。西汉*五陵之一。本弋阳县,汉景帝五年(公元前 152 年)在此筑阳陵,并改县名。治所在今陕西高陵西南。景帝死后葬此。三国魏废。
**【阳渠】**古渠道名。本环绕古雒阳城(今河南洛阳市白马寺东)四周, 相传系周公所开。东汉初王梁、张纯又自今洛阳市附近引谷、洛水东流,过古雒阳城,东至今偃师县东南入雒水(今洛河),以便漕运。其自古雒阳城以东的一段,亦名阳渠。其后屡经修治,北魏后废,隋时乃另修*通济渠以代之。
**【阳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南。六朝时移洽今宜兴。隋改义兴县。东晋、南朝曾为义兴郡治所。
**【阳湖】**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 年)分武进县置。因县东有阳湖得名。与武进同治常州府城(今江苏常州市)内,辖府治东南偏。1912 年并入武进县。
【阳翟】(—zhái)①古邑名。在今河南禹县。相传夏禹都此。春秋为 郑栎邑,战国属韩,改名阳翟。韩景侯自平阳迁都于此。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河南禹县。秦为颖川郡治所;东魏为阳翟郡治所。明初并入钧州。
**【阳樊】**古邑名。一名樊。东周畿内地,后赐晋。在今河南济源东南。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 635 年):“晋侯辞秦师而下,次于阳樊。”
【阳山关】秦置。在今广东阳山县西北,当骑田岭路。秦末南海尉赵佗移檄告阳山关,“急绝道,聚兵自守”,即此。
**【阳平关】**①故址在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入汉水处。为汉中盆地西边门户。当川、陕交通要冲。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曹操攻汉中,张鲁使其弟卫拒守于此;二十三年刘备取汉中,曾驻军于此。② 三国蜀汉时本名* 阳安关,北宋改名阳平关。在陕西省宁强县西北。南倚鸡公山,北傍嘉陵江, 形势险要。自古为汉中循南栈道进入四川的交通咽喉。
**【阳关聚】**古地名。在今河南禹县西北。有东、西二土城,隔颖水相对。公元 23 年王莽派王邑率大军至颖川,刘秀以数千兵阻击于此。
**【阳安关】**又名关头、关城。即北宋以后的阳平关。《三国志·蜀志·法正传》:“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姜维传》:“维表后主: 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
《魏志·钟会传》:“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皆此。
**【阳城山】**俗名车岭山,又名马岭山。在河南登封东北,为嵩山东支。公元 317 年十六国汉将刘雅生攻赵固于洛阳,赵固奔阳城山,即此。
**【阳苴咩城】**即“羊苴咩城”。
**【阪泉】**古地名。相传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今地有数说:一说在今河北涿鹿东南。《晋太康地志》:“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 一说在今山西运城盐池附近,《梦溪笔谈·辨证一》:“解州盐泽方一百二
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阶州】**州名。唐景福元年(公元 892 年)改武州置。治所在皋兰镇(今武都东)。辖境相当今甘肃武都、康县等地。其后治所曾有迁移。明洪武初降为县,并移治今武都。不久复为州。清雍正六年(1728 年)升直隶州,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武都、康县、成县等地。1913 年废,改本州为武都县。
**【阴平】**①古县名。(1)西汉置,名阴平道,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为广汉郡北部都尉治所。东汉为广汉属国都尉治所。三国时去“道”字,为阴平郡治所。东晋末废。(2)东普侨置。治所在今四川江油东北。西魏改名龙安,北周仍改阴平。宋末废。东晋、南朝曾为北阴平郡治所。(3)东晋时侨置于苌阳县(今四川德阳西北)。为南阴平郡治所。北周废。②郡名。东汉建安末曹操置。治所在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文县、武都及四川平武等县地。后属蜀汉。隋开皇初废。义宁末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文州为阴平郡,治所在今文县西南。③古道路名。自今甘肃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由四川平武、江油等县,绕出剑阁之西,直趋成都。路虽险阻,但最径捷。三国魏将邓艾即由此道迸兵灭蜀;明初傅友德也由此道入蜀灭夏。
**【阴地】**古地区名。春秋晋地。今陕西商县至河南嵩县东北,凡黄河以南、熊耳山脉以北一带皆是。公元前 607 年赵盾自阴地与诸侯之师侵郑,今河南卢氏县东北古有阴地城,为当时屯戍之所。
**【阴沟】**古水名。《水经注·阴沟水》:“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今并入原阳县)蒗荡渠。”
**【防】**古邑名。(1)春秋陈地,在今河南淮阳北。《诗·陈风》:“防有鹊巢。”(2)一名东防。春秋鲁地,世为臧氏食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北。
《春秋》隐公九年(公元前 714 年):“公会齐侯于防”,即此。(3)一名西防,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金乡西。《春秋》隐公十年(前 713 年): “公败宋师于营,⋯⋯辛已取防”,即此。
**【防山】**一名笔架山。在山东曲阜东。《史记·孔子世家》:“防山在鲁东。”
**【防海塘】**①据《水经注》引《钱唐记》,防海大塘在钱唐县(今杭州市西灵隐)东一里许,汉时华信所议立。这是我国历史文献上关于建筑海塘 的最早记载。②今杭州湾南岸绍兴一带海塘的前身。始筑年代无考。唐开元、大历、太和中屡次增修,长百余里,东抵曹娥江。
【妈港】澳门的别称。因其地有阿妈神庙,故称阿妈港或妈港。外国称 澳门为 Macao,即由此而来。
**【好畤】**古县名。(1)秦置。治所在今陕西乾县东。东汉废。晋元康中复置,北周建德三年(公元 574 年)废。公元前 206 年,刘邦败章邯于此。
(2)隋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改莫西县置。治所在今乾县西北。大业三
年(公元 607 年)废。唐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复分醴泉县置。蒙古至元五年(1268 年)废。
**【好水川】**即今甜水河。源出宁夏隆德东六盘山,西流至甘肃静宁注入苦水河。宋庆历元年(1041 年)西夏攻渭州,宋将任福战败于此。
【戏水】(xī—)在陕西临潼东。源出骊山,北流经古戏亭东,又北入渭。《国语·鲁语》“幽(周幽王)灭于戏”;《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皆此。
【戏亭】(xī—)古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戏水西岸。一名幽王城、幽王垒,传说周幽王为犬戎败死于此。
【观津】(guàn—)①古邑名。战国赵地,在今河北武邑东南。赵封乐毅于此。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武邑东南。景帝母窦太后乃本县人。北魏改名灌津,北齐废。隋及唐初两度分蓨县复置观津县,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废。
**【羽山】**①在山东郯城东北。传为舜杀禹父鲧之地。《书·禹贡》:“蒙羽其艺”,“羽”即指此。②在山东蓬莱东南,亦传为舜殛鲧处。
**【买卖城】**①旧城名。清雍正五年(1727 年)和俄国订《恰克图条约》后,以恰克图旧市街归俄。于其南边界内别建新市街,称为买卖城,是当时中俄交往通商要地,库伦办事大臣所属驻札恰克图司员即驻于此。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丹布拉克。②旧日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市街分三部分,东为商业区,亦称买卖城。
**【牟汶】**水名。见“五汶”。
**【纪鄣】**古邑名。鄣,一作“障”。春秋莒地,在今江苏赣榆东北。《左传》昭公十九年(公元前 523 年):“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鄣。”
**【纪南城】**见“郢”。
**【驰道】**我国秦汉时专供帝王出巡时行驶马车的道路。秦时修建。《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治驰道。”《汉书·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汉书·成帝纪》:帝为太子时“不敢绝驰道”。这是我国古代大规模的道路建设。
**【弄栋】**①古县名。一作㘕栋。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北。三国蜀汉为云南郡治所,晋成帝后为兴宁郡治所,南朝梁大宝后废。②南诏于弄栋川即汉、晋弄栋县地置弄栋节度,为六节度之一。大理时改为统矢府(亦称姚府),元初改为*姚州。
**【麦城】**古城名。相传楚昭王所筑,故址在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漳两水间。东有驴城,西有磨城,相传伍子胥为攻麦城而筑。谚语:“东驴西磨, 麦城自破。”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蜀汉关羽为吴将吕蒙击败, 退走麦城,即此。
**【运河】**大运河在唐以前称为沟、渠、漕渠、漕河、运渠,宋代始有运河之称,元明以来渐成通称。在元代以前,著名的运河有春秋未吴所开的刊沟,战国初魏所开的鸿沟,汉武帝时所开的漕渠,东汉未曹操所开的白沟, 隋炀帝时所开的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济渠和宋代的漕运四河等。元代修浚利用一部分隋唐以来原有运河和某些天然河道,又在今山东临清、济宁间先后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在今北京、通县间开凿了通惠河,因而就形成了一条自大都(今北京)出发,可以经由通惠河、白河、御河(永济渠)、会通河、济州河、泗水、黄河、淮扬运河(邗沟)、浙西运河(江南河)直达杭州的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流域的南北大运河。元末山东境内淤废。明永乐初重开会通河,此后四百余年除通惠河一段通塞不常外,其余各段,经常通航(局部地段曾改易运道),成为当时南粮北运、公私商旅往来的主要水运通道。偶因黄河决口运道被淤断,亦旋即修复。清咸丰五年(1855 年)黄河北徙改由今道出海,运河堤被冲毁,汶水被挟东流, 运道涸竭,又因海运兴起,南北商贩日盛,白此漕粮或改折现金,或改海运,
经由运河北上的只一小部分。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终于将漕粮全部改折, 停止漕运。不久,自黄河北至临清一段运河,遂全部淤成平陆。
隋代运河图元明清运河图
**【寿州】**州名。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北周之扬州置。治所在寿春(今寿县)。唐辖境相当今安徽寿县、六安、霍山、霍丘等县地。五代周移治下蔡(今安徽凤台),北宋政和间升为寿春府,南宋乾道三年(1167 年)改为安丰军,还治寿春。元改为安丰路,明初复为寿州,清不辖县。1912 年改为县。
**【寿昌】**①旧县名。晋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改新昌县置。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县西南。隋废。唐永昌初分雉山县复置。神龙初移治今寿昌。1958 年并入建德县。②古县名。唐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分敦煌县置,因寿昌泽得名。治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其后罢置不常,安史乱后地入吐蕃,遂废。
**【寿春】**①古邑名。战国楚地。在今安徽寿县西南。公元前 241 年考烈王自陈迁都于此,命名*郢。②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晋改名寿阳,南朝宋又改睢阳,北魏复原名。明废入寿州。秦汉为九江郡治所;魏、晋、南北朝为扬州、豫州、南豫州及淮南郡、梁郡治所;隋唐为寿州治所;宋元为安丰军、安丰路治所。有芍陂,便于灌溉。濒淮水南岸,又当南北交通冲要,为南北分裂时代淮南军事重镇。
**【均口】**古地名。在今湖北均县西,当古均水入汉水的水口。东晋永和十年(公元 354 年)桓温伐前秦,水军自襄阳入均口,即此。
**【均水】**古水名。“均”《汉书·地理志》作“钧”。汉水支流之一, 上、中游即今河南淅河,下游即汇合淅河以后的丹江。
**【坊州】**州名。唐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分鄜州置,因州界内马坊得名。治所在中部(今黄陵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黄陵、宜君两县。蒙古至元六年(1269 年)废入鄜州。
**【杜】**古国名。祁姓。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周宣王时,其国君为宣王所杀。一说即唐杜氏,亦称荡社。春秋初年为秦宁公所灭。
**【杜曲】**古地名。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少陵原东南端。有樊川、御宿川流经其间。因唐贵族杜氏世居于此,故名。其南为杜固。世称杜曲为北杜,杜固为南杜。
**【杜邮】**古地名。战国属秦,又名杜邮亭。在今陕西咸阳市东。秦昭王令其名将白起自杀于此。后又名孝里亭。
**【杜县】**古县名。西周杜伯国,公元前 687 年秦武公置县。治所在今陕
西西安市东南。西汉元康元年(公元前 65 年)因宣帝筑陵于此,改名杜陵。
三国魏复改杜县,北周建德二年(公元 573 年)废入万年县。
**【杜固】**古地名。见“杜曲”。
**【杜陵】**古县名。西汉元康元年(公元前 65 年)改杜县置,因宣帝筑陵于东原上,故名。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东汉初赤眉起义军与延岑大战于此。三国魏复名杜县。
**【杜甫草堂】**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郊浣花溪畔。为唐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内有工部祠、诗史堂等建筑物和杜甫石刻像等遗迹。旁有草堂寺。旧时每年正月初七(“人日”),成都人民多游览于此。1954 年建立杜甫草堂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杞】**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姒姓。相传开国君主 是夏禹后裔东楼公。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缘陵(今山东昌乐东南),杞文公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公元前 445 年为楚所灭。
**【杨】**古国名。姬姓。在今山西洪洞东北。春秋时灭于晋,成为羊舌氏的采邑。
**【杨纡】**古泽薮名。又作阳华、阳纡、杨陓。《周礼·夏官·职方》: “河内曰冀州,⋯⋯其泽薮曰杨纡。”旧说都以为在今陕西,有在陇县、凤翔、华阴西、泾阳等说法。近人又有说约在今华阴东。
**【杨陓】**古泽薮名。《尔雅·释地》:“秦有杨陓。”见“杨纡”。
【杨刘镇】五代、宋、金镇名。疑唐时已置。故址在今山东东阿北杨柳 村。唐、宋时为黄河重要津渡。唐元和十三年(公元 818 年)魏博帅田弘正自此渡河攻郓州。五代时每在此剧战。周显德初,李穀等塞决河于此。
**【邯川】**古水名。在今青海化隆西。有东、西二水,自北南流,经古邯川城左右注入黄河,因有东邯、西邯之称。东汉永平初马武击破西羌于东邯、西邯,永元中侯霸置东邯、西邯屯田五部,皆即此。
**【邯郸】**①古都邑、县名。公元前 386 年赵敬侯自晋阳徒都于此。故址即今河北邯郸市,城周达数十里。秦置县。东魏天平初废入临漳县。隋开皇时又改易阳县复置。公元前 257 年魏、楚救赵,大败秦军于此。战国、秦、汉时为黄河北岸最大商业中心,县人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史记·货殖列传》)。秦为邯郸郡治所,汉为赵国治所,又为五都之一,王莽置五均官于此。②郡名。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 228 年)置。治所在邯郸(今邯郸市)。辖境相当今河北泜河以南,滏阳河上游和河南内黄、浚县,山东冠县西部地区。汉高帝四年(公元前 203 年)改为赵国。景帝时又曾一度改为邯郸郡。
【邴】(bǐng)古地名,即“祊。《穀梁传》隐公八年(公元前 715 年): “郑伯使宛来归邴。”《左传》作“祊”。
**【豆子■】**古盐泽名。在今山东惠民县境,负海带河,地形险阻。自北齐起常为农民起义根据地。隋末刘霸道、李德逸等在此起义。
**【豆沙河】**发源于湖北保康南,北流入南河。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平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
**【丽江】**①路、府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置路。治所在今丽江西北。辖境相当今云南怒江流域以东和兰坪、丽江、永胜、华坪以北地区。洪武中改为府,移治通安州(今丽江),辖境缩小。1913 年废。②古水名。(1)即今云南金沙江。又作丽水,南诏称为神川。《旧唐书·南诏蛮传》:异牟寻“ 大破吐蕃于神川”,即此。(2)即今广西郁江上源的左江。
【芮】(ruì)古国名。一作“内”。周文王时建立的诸侯国。姬姓。《诗·大雅·緜》:“虞、芮质厥成。”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公元前 640 年为秦所灭。
【芙蓉城】四川成都市的别名。五代孟蜀后主时,成都城上遍植木芙蓉, 因名芙蓉城,简称蓉城或蓉。见张唐英《蜀杌机》卷下。
**【芙蓉湖】**古湖名。又名上湖、射贵湖、无锡湖。故址在今江苏常州市东,江阴县南,无锡市西北。相传战国时楚国所凿,周围一万四千顷。北宋元祐中筑堤泄水为田,湖流渐塞。明宣德中巡抚周忱征集民工在湖北面筑堤阻止江水流入,四周开渠道排泄湖水,开辟农田三万七千余亩,称为芙蓉圩。
**【苍梧】**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治所在广信(今广西梧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都庞岭、大瑶山以东,广东肇庆、罗定以西, 湖南江永、江华以南,广西藤县、广东信宜以北。南朝时辖境减缩,相当今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及蒙江下游地区。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分别改封州、梧州为苍梧郡。
**【苎萝山】**相传为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的出生地。有二说:《舆地志》、
《会稽志》等谓在今浙江诸暨县南;《续汉书·郡国志·余暨》谓在今萧山县境。
**【芦关】**即“芦子关”。
**【芦子关】**古关名。又名芦关。故址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因两崖峙立如门,形若葫芦得名。唐杜甫《塞芦子》诗:“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旧说即新亭,误。三国吴筑, 为送别之所。唐李白《劳劳亭》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释皎然
《塞下曲》:“劳劳亭上春应度,夜夜城南战未回。”
**【苏州】**州、府名。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吴州为苏州,以姑苏
山得名。大业初复为吴州,又改吴郡,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又改苏州。治所在吴县(隋自今苏州市移洽市西南横山东麓,唐武德七年还旧治)。辖境相当今江苏吴县、常熟以东,浙江桐乡、海盐以东北及上海市大陆部分。五代晋后缩小为上述江苏部分及上海市嘉定、宝山二县。宋政和三年(1113 年)改平江府,元改为平江路,明初又改为苏州府。清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市及吴县、常熟、昆山、吴江等县地。1912 年废。唐为江南东道治所;明宣德后为应天巡抚治所;清为江苏巡抚治所。唐以来为丝织手工业中心。清盛时有织机三、四千张,工人万余。
**【苏昌】**一名苏城。在今海参崴(俄名符拉迪沃斯托克)东北。清宁古塔副都统(驻今黑龙江宁安县)辖地。1860 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订立不平等的《北京条约》,被帝俄侵占。1972 年 12 月苏联改为帕尔季占斯克,意为 “游击队城”。
【苏松太道】清乾隆六年(1741 年)改苏松道置。驻上海县(在今上海市区),辖苏州、松江、太仓三府、州。二十五年改为松太道,嘉庆十六年(1811 年)复旧。1912 年废。因驻上海,通称上海道。
**【赤斤】**卫、所名。一作赤金。明永乐二年(1404 年)元故丞相苦术子塔力尼降,以其所部设赤斤蒙古千户所于赤斤站,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堡。八年升为卫。正德中为土鲁番所破,部人内徒肃州之南山,其城遂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复置赤金卫,雍正改为所,乾隆初复为卫,二十四年(1759 年)并入玉门县。
**【赤水】**①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南兴海县境。公元四世纪时 吐谷浑所筑。隋大业四年(公元 608 年)宇文述攻取此地,次年置县,为河源郡治所。②古县名。本吐谷浑赤水城,隋大业中置县,为河源郡治所。隋末地复入吐谷浑。唐贞观八年(公元 634 年)分军出击吐谷浑,以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指此。③军名。唐置。治所在凉州城内(今甘肃武威),以其地有赤青泉得名。《元和郡县志》:“军之大者莫如赤水,幅员五千一百八十里,前拒吐蕃,北临突厥。”
**【赤县】**即赤县神州,指中国。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赤县扬
雷声,疆(强)项闻至尊。”
**【赤岭】**①即今日月山。在青海省湟源县西,以土石皆赤,不生草木得名。古时为中原对西南地区和西域交通的要冲。北魏宋云自洛阳到印度取佛经,唐代自陇右入吐蕃,都取道于此。②在福建崇安县南。五代南唐攻建州
(今福建建瓯),自崇安进屯赤岭,即此。③又名大赤岭。在安徽祁门县西。1861 年太平军自安徽石埭(今石台)进攻祁门,败清将黄惠清于此。
**【赤金】**卫、所名。见“赤斤”。
**【赤城】**①山名。(1)在浙江天台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土色皆赤, 状似云霞,望之似雉堞,得名。《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即此。(2)四川灌县西南之青城山,一名赤城山。宋陆游诗:“看遍人间两赤城。”自注:“青城山一名赤城;而天台之赤城乃余旧游。”② 浙江旧台州府的别称。因南朝梁曾在此置赤城郡(因赤城山为名)而得名。宋陈耆卿撰有《赤城志》。③古驿站名。元置,属云(雲)州。故址在今河北赤城。为大都至上都间的重要驿站。④古堡名。明初改元赤城站为云门驿,宣德五年(1430 年)废驿筑堡,为北方重镇。故址在今河北赤城。清康熙时置县。
**【赤亭】**①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东汉元初二年(公元 115 年),羌族起
义被武都太守虞诩镇压于此;南朝宋元嘉十八年(公元 441 年),宋将裴方明破杨和于赤亭:皆指此。②在今甘肃陇西县西。东汉建武中元末,烧当羌 的一支徙居于此,其后裔姚氏东晋时建立后秦。
【赤嵌】(—kàn)①古地名。今台湾台南市一带,原有赤嵌社之称, 是台湾开发最早的地区。相传明代郑和远航西洋,副使曾在此登陆取水。② 古城名。1653 年荷兰殖民者筑普罗文查(Provi ntia)城于今台湾台南市, 华人称为赤嵌城,亦作红毛城。1661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改置承天府。
**【赤壁】**①山名。(1)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孙权与刘备联军败曹操军于此。即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与纱帽山隔江相对。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蒲圻县(今县西北)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赤壁、乌林相去二百余里。”盖南北朝至南宋间长江江道有改变,故两地相距里数不同。)北魏郦道元《水经·江水注》: “江水左径百人山(今汉阳县南纱帽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也。”一说即今蒲圻县西北赤壁山,北对洪湖县龙口公社的乌林矶(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2)在湖北黄冈县城西北江滨,一名赤鼻矶。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故名。宋时苏轼游此,作有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念奴娇》一词,误以为赤壁之战处。有两赋堂、酹江亭、问鹤亭、挹爽楼等,风景秀丽。②古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西北。公元 318 年刘曜即帝位于此。
**【赤山塘】**又名赤山湖。在今江苏句容西南。因塘近赤山得名。南齐时沈瑀始加修治,不久堙废。唐大历年间王昕立二斗门调节蓄泄,塘周百余里, 灌田万顷。后年久失修,湖身逐渐缩小。
【赤县神州】中国的别称。战国齐人邹衍创立“大九州”学说,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简称赤县或神州。
**【杏山】**在辽宁锦县西南。明置杏山驿,有城,是当时东北的重要交通
道所经。崇祯十五年(1642 年)清军攻克杏山,毁其城。
**【杏城】**古城名。在今陕西黄陵西南。相传汉将韩胡伐杏木为栅,以抗北狄故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 445 年),卢水胡盖吴起义于此。其后曾先后为东秦州及北华州治所。西魏大统九年(公元 543 年)移中部县治此, 并为中部郡及鄜州治所。
**【杏花村】**在安徽贵池县城西。向以产酒著名。《江南通志》载:唐诗 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即指此。一说杜牧诗所指当在今山西汾阳县东部。相传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享有“甘泉佳酿”之誉。
**【杏园渡】**在河南汲县东南,古为黄河渡口,曾驻兵戌守。宋置镇。唐 杜甫《垂老别》诗:“土门壁甚坚,杏园渡亦难。”李忠臣为濮州刺史、缘河守捉使,移镇杏园渡,即此。
**【李润堡】**古地名。一作李润镇。在今陕西大荔北。十六国姚秦时为镇戍。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 487 年)曾置华山郡于此。
**【严州】**州、府名。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于桐庐(今县西北)置州,七年废。宋宣和三年(1121 年)又改睦州为严州。治所在建德(今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淳安、桐庐三县地。咸淳初升为建德府,元改为路,明初改建安府,洪武八年(1375 年)又改严州府。1912 年废。
**【严道】**古县名。(1)秦置。治所在今四川荥经。十六国成汉后废。县境有铜山,即西汉文帝时邓通铸钱处。(2)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蒙山县置。治所在今四川雅安西。北宋移今雅安。明洪武四年(1371 年)废入雅州。历为临邛郡、雅州治所。
**【两川】**地区名。*东川、*西川的合称。
**【两广】**地区名。广东和广西的合称。宋分岭南道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亦通称“两广”。元代广东、广西各置宣慰使司等官,亦通称两广。明清置两广总督。“两广”一名沿用至今。
**【两江】**地区名。清初江南、江西两省合称“两江”。康熙后江南虽已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但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总督仍称两江总督。
**【两京】**①东汉的“两京”,指首都雒阳和西汉旧都长安而言。②唐显庆二年(公元 657 年)以后,合称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为“两京”。③宋以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为“两京”。④明自永乐以后以京师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为“两京。”
**【两河】**①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经山东省西北隅折北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晋、陕间的北南流向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吕氏春秋·有始》:“两河之间为冀州。”②唐自安史乱后,合称河北、河南两道为“两河”,是当时割据藩镇集中之地。《新唐书》专为藩镇中割据最久的魏博、镇冀、卢龙、淄青、横海、宣武、彰义、泽潞八镇作
《藩镇传》,八镇都在两河。③宋代合称河北、河东地区为“两河”。《宋史·宗泽传》:“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两部】**①东汉都雒阳,称为东都,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合称两都。班固有《两都赋》。②唐都长安,自显庆二年(公元 657 年)建洛阳为东都后,与长安合称“两都”。③五代梁以开封府与河南府为东、西两都。
**【两浙】**①地区名。*浙东、*浙西的合称。②路名。宋至道时十五路之
一。治所在杭州(今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全省和上海市及江苏镇江市、金坛、宜兴以东地区。熙宁年间分为东、西两路,不久又合为一;南宋始定为两路:两浙东路治所在绍兴府(今浙江绍兴),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包括开化县在内的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两浙西路治所在临安府(今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西和上海市及江苏镇江市、金坛、宜兴以东地区。元废。
**【两淮】**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两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盐运司于扬州,产区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的大部分和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区。在清末以前,“两淮”盐产量的丰富,行销地的广大,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
**【两粤】**地区名。和“两广”同义。广东、广西本古百粤(百越)地, 故又别称粤东、粤西,合称“两粤”。
**【两湖】**地区名。宋合称荆湖南、北两路为“两湖”。清合称湖南、湖北两省为“两湖”。
**【巫县】**古县名。秦置,因巫山为名。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北,晋移治今巫山。隋开皇初改名巫山。三国吴以后历为建平郡、建平都尉治所。
**【酉水】**又名西溪。古武陵郡境内五溪之一。即今源出湖北鹤峰西北, 南流折东流至湖南沅陵城南注入沅水的北河和酉水。汉至南朝时,“槃瓠蛮” 的一支聚居两岸一带,称为“酉溪蛮”。
【甫田】(pǔ—)古泽薮名。即“圃里泽”。
【甫里】(pǔ—)即今江苏吴县东南角直镇。唐文学家陆龟蒙曾居此,自号甫里先生,著有《甫里集》。
【邳】(pī,又读 péi)古地名。春秋薛地。在今江苏邳县西南。相传夏代奚仲始迁于此,为薛侯之祖。
**【邳州】**州名。北周置。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间复置,贞观初又废。金贞祐间又置。辖境相当今江苏宿迁以北的运河流域和山东的枣庄市地。元辖境缩小,清康熙间移治今邳县西北旧邳县, 不辖县,1912 年改为县。
**【辰州】**州、路、府名。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武州置州,取辰溪为名。治所在龙檦(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后移沅陵(今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以南的沅江流域以西地。唐以后缩小。元改为路,明改为府。清嘉庆后辖境只有今沅陵、沪溪、辰溪、溆浦等县地。1913 年废。物产有辰砂、桐油等。
**【辰阳】**①古地名。战国楚地。因在辰水之阳得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楚辞·涉江》:“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即此。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六朝时,移治辰水之南;隋初移今辰溪县治, 改名辰溪。
**【扶风】**郡名。三国魏以右扶风改名。治所在槐里(今兴平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秦蛉以北地区。西晋移治池阳(今泾阳西北), 其后屡有增减。北魏移治好畤(今乾县东),西魏移治始平(今兴平东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岐州为扶风郡。
**【扶余(馀)】**府名。渤海以扶馀故地置。治所在扶州,故址在今吉林四平市;一说在今吉林农安;一说在今辽宁昌图西北四面城。地西部契丹,
渤海常屯劲兵于此。公元 926 年契丹即先由此攻灭渤海。旋改名黄龙。
**【托州】**①州、路、府名。隋升皇初置州,治所在临川(今抚州市西), 辖境展有减缩,唐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以后相当今江西临川以南抚河流域。五代南唐以后又缩小。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升为路,辖境相当今抚州市及临川、东乡、金溪、资溪、崇仁、乐安、宜黄等甚地。明初改为府。 万历以后略有缩小。1912 年度。②州名。金置。治所在柔远(今张北),辖境约当今河北张北以西,内蒙古集宁市以东地区。蒙古中统三年(1262 年)升为隆兴府。
**【抚冥】**军镇名。北魏*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
**【护国军】**①唐方镇名。见“河中②”。
【轪】(dài)①西汉侯国,后为县。故城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息县界。晋徙皮。汶惠帝二年(公元前 193 年)封长沙相利仓为侯国于此。②晋侨置县,治所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北岸,南朝宋改名孝宁县。
**【连州】**①州、路名。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 年)置州。治所在桂阳(今连县)。唐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县、连山、阳山等县地。元至元中升为路,不久降为州。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1911 年度,改本州为县。②州名。唐在今四川筠连县境置州。元初与筠州合并为筠连州。
【邶】(bèi)古国名。周武王封殷纣之子武庚于此。一说武王使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霍叔居邶。《说文·邑部》:“邶,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郑玄《诗谱·邶鄘卫谱》:“自纣城而北渭之邶。” 故址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邶城缜;又今安阳东和汲县东北并有邶城。
**【邶殿】**古邑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昌邑西。《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公元前 545 年):“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
**【邮棠】**古邑名。即棠。春秋菜国地,齐又莱后为齐邑。在今山东平度东南。《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 555 年):“齐侯驾:将走邮棠”,即此。
**【步头】**古地名。意即码头。在今云南个旧市西南、元江北岸,当红河航运起点,是唐代由安南通往南诏的门户。
【邺】(yè)古都邑名。春秋齐桓公始筑城,战国魏文侯都此。西门豹、史起先后在此引漳水溉田。秦置县。汉后为魏郡治所。东汉末年后又先后为冀州、相州治所。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 年)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曹丕代汉,定都洛阳,邺仍为五都之一。十六国时后赵、前燕、北朝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自曹操时至此,邺长期为河北地区最素盛富庶的大都市之一。有二城,南北相逢。北城曹魏因旧城增筑,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 城西北隅自北而南列峙冰井、铜雀、金虎三台;近代漳水南移,故址已隔在北岸,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缜东一里半。南城筑于东魏初年,皆在今漳水之南,京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大于北城。周灭齐,仍为相州魏郡治所。大象二年(580 年)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讨杨坚,兵败,坚焚毁邺城。千年名都,化为废墟。移州、郡及邺县于南四十五里安阳城,改置灵芝县于故址。隋开皇十年(590 年)安阳复旧名,灵芝夏名邺县。宋熙宁六年(1073 年) 省入临漳。
**【邺郡】**郡名。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相州置。治所在安阳(今
河南安阳市)。辖境同相州。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仍改为相州。至德时安庆绪兵败洛阳,走保于此。
【邺都】五代唐同光元年(公元 923 年)改魏州为兴唐府,建号东京, 三年又改东京为邺都。按兴唐府与两汉、六朝时的邺本非一地,但两汉的魏郡治所在邺,曹操又以魏王都邺,长期以来魏与邺已被视为异名同义,故前 此魏州已被称为邺,至此遂径号兴唐府为邺都。天成四年(929 年)罢都。晋天福二年(937 年)改兴唐府为广晋府,三年复以广晋府为邺都。汉乾祐元年(948 年)改府名大名,周显德元年(954 年)罢都。故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
【坚昆】唐羁縻都督府名。贞观二十二年(公元 648 年)以铁勒结骨(即黠戛斯)部置。隶燕然都护府。故地在今苏联境内叶尼塞河上游一带。约八世纪中期废弃。
**【呕夷】**古水名。一作沤夷。《周礼·职方》:并州,“其川虖池、呕夷”。郑玄注以为即祁夷水,即今桑干河支流壼流河。《汉书·地理志》、
《水经注》以为即滱水,即今大清河支流唐河。
**【岍山】**古山名。即汧山,又名吴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书·禹贡》: “导岍及岐。”详“吴山③”。
【岐】(qí)古邑名。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周族古公亶父因受戎狄威逼,自豳迁于岐山下周原,筑城郭居室,作邑以居四方来归之民。
**【岐山】**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山状如柱,亦称天柱山。相传周初有凤鸣于此,故名凤凰堆。《诗·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 至于岐下。”《书·禹贡》:“治梁及岐”,又“导岍及岐”。
**【岐州】**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 487 年)置。治所在雍县(今凤翔南,隋移今凤翔)。辖境在今陕西周至、麟游、陇县、宝鸡、太白等地。正光中莫折念生领导的氐、羌人民起义,在此战败北魏军,擒杀其都督元志。唐升为凤翔府。
**【岐沟关】**古关名。“岐”一作“祁”。唐末置。故址在今河北涿县西南。位于拒马河之北,据岐沟之险。北宋雍熙三年(公元 986 年)宋将曹彬、米信等与契丹将耶律休哥大战于此。后宣和中也在此设关以御金。
**【岘山】**又名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南。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要塞。东晋桓宣曾于山上筑城戍守。
**【时水】**古水名。《周礼·职方》幽州,“其浸菑、时”。一名耏水, 一作如水。上游即今发源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南的乌河。自临淄西北以下,古分二支:一支西流经今桓台县境西北入济水,旱时干涸,故又称干(乾)时。
《左传》庄公九年(公元前 685 年):“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水经注》称为时水支津;久湮。一支北流折东略循今小清河合淄水入海,即《水经注》时水干(幹)流。《汉书·地理志》分时、如为二水,时水即《水经注》时水干(幹)流折而东流部分,如水即今乌河上游及《水经注》中时水支津; 盖其时自今淄博市临淄西北北流一段曾经淤断。
**【别失八里】**①古城名。故址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本唐代庭州及北庭都护府治所,地有五城,突厥语称“五”为“别失”,“城”为“八里”,或作别石把、鳖思马。九世纪后属西州回鹘。十三世纪初受蒙古统治, 宪宗时曾置行尚书省,泰定帝时地入察合台汗国。②古国名。察合台后裔在
1370 年察合台汗国灭亡后所建的封建王国,以建都于别失八里城得名。居民以畏兀儿族为主,从事畜牧业。境域相当今伊犁河流域及天山以北、额尔齐斯河以南地区。1418 年迁都亦力把力(故址在今伊宁市),即改以亦力把力为国号。后为瓦剌所并。
**【吴】**古国名。也叫句吴、攻吴。姬姓。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 有今江苏、上海市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春秋后期,国力始强。公元前 506 年吴王阖闾一度攻破楚国。传到其子夫差,
又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并北上与晋争霸。公元前 473 年为越所灭。
**【吴山】**①又名虞坂、盐坂。在山西平陆县北。自上及下,七山相重, 为中条山重要通道之一。《续汉书·郡国志》:“大阳县有吴山,上有虞城。”
②俗名城隍山,又名胥山。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左带钱塘江,右瞰西湖, 为杭州名胜。金主亮慕其山色风景之美,有“立马吴山第一峰”语。③古代又名岳山、吴岳、汧山、西镇山。在陕西陇县西南。《尔雅·释山》以为五岳之一。《史记·封禅书》分吴岳、岳山为二山;《两汉志》谓吴山即汧山; 而隋唐以后志书如《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俱别有汧山,与吴山不在一地。是因冈峦绵亘,可合称为一山;亦可分为二山之故。
**【吴门】**旧时苏州的别称。或专指今苏州市,或泛指平江府、平江路、苏州府。
**【吴中】**①泛指春秋时吴地。《史记·项羽本纪》:“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②旧对吴郡或苏州府的别称。
【吴会】东汉时分会稽郡为吴、会稽二郡,合称“吴会”。《后汉书·蔡邕传》:“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后虽分郡渐多,仍通称这两郡的故地为吴会。
**【吴州】**州名。(1)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 549 年)置。治所在吴县
(今苏州市)。大宝初废,陈祯明初又置。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市、昆山以南,上海市嘉定、奉贤以西南,浙江长兴、安吉、桐庐以东,富春江以北地区。隋平陈改名苏州。大业初又改吴州,三年(公元 607 年)废。(2)南朝
梁承圣二年(公元 553 年)置。治所在鄱阳(今波阳)。辖境相当今江西信
江、乐安江、昌江流域。陈光大初废,太建中复置。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名饶州。(3)北周大象中改东广州置。治所在江都(今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洪泽湖以东,江北淮南地区。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名扬州。
**【吴兴】**郡名。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 266 年)置。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辖境相当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其后略有缩小。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吴郡】**郡名。①汉初以会稽郡治所在吴县,故亦称吴郡。《汉书·高帝纪》:六年(公元前 201 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州王”。一说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汉武帝后废。《汉书·灌婴传》: “度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②东汉永建四年(公元 129 年)置。治所在吴县(今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上海长江以南,大茅山以东:浙江长兴、吴兴、天目山以东,与建德以下的钱塘江两岸;三国吴后逐渐缩小。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
德时,又曾改苏州为吴郡。
**【吴兴塘】**在今浙江吴兴东。南朝宋吴兴太守沈攸之所建,可溉田二千余顷。
**【吴头楚尾】**今江西省北部,春秋时为吴、楚两国接界之地,因称“吴 头楚尾”。见洪刍《职方乘》及祝穆《方舆胜览》。黄庭坚《谒金门》词: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亦作“楚尾吴头”。朱熹《铅山立春》诗:“春回楚尾吴头。”
**【里麻】**土司名。明永乐六年(1408 年)分*孟养地置长官司。辖境相当今缅甸北部恩梅开江以西,迈立开江以东地区。清废,称其地为江心坡。
**【星(裹)塘】**土司名。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置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理塘。光堵三十三年(1907 年)改流,设顺化县。宣统三年(1911 年)又改为里化厅,1913 年改为理化县。
**【利州】**①州名。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西益州置。治所在兴安(隋改绵榖,今广元)。宋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与旺苍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改广元路。②路名。北宋咸平四年(1001 年)置。治所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辖境相当今四川营山、南部以北,通江、平昌以西,平武、梓潼以东地区和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星子山以西地区。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 年)分为东、西两路:东路治所仍在兴元府;西路治所在兴州(今陕西略田)。此后屡有分合。元初废。
**【利城】**郡名。东汉建安三年(公元 198 年)曹操分东海郡置。治所在
利城(今江苏赣榆西)。三国魏黄初六年(公元 225 年)曹丕东攻孙权,利城郡兵蔡方等曾乘机起义,推唐咨为首,攻杀太守徐质。不久废。
【利国监】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 年)升徐州彭城县属的狄丘冶置。故治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利国。境内盘马山产铁,神宗时有三十六治,冶工达三四千人,规模甚大。金改为镇。
**【利漕渠】**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 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京至今大名西北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水经注》时代尚有,此后不见记载。
**【秀水】**①一名绣水。在浙江嘉兴北。源出南湖,北入运河。宋张完同
《嘉禾百咏·秀水》:“好景明于面,长浮五色波。”②旧县名。明宣德四年(1429 年)分嘉兴县置。因水得名。与嘉兴同城而治。1912 年与嘉兴合并为嘉禾县,1914 年改名嘉兴。明清与嘉兴县同为嘉兴府治所。
**【秀州】**州名。五代时(公元 939 年)吴越置。治所在嘉兴(今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湾以北(海宁县除外),桐乡县以东地区及上海市所辖吴淞江以南诸县地。宋庆元元年(1190 年)升为嘉兴府。州境滚海,宋时曾在境内置市舶司。
**【秀容】**①古地匠名。又名秀容川。相当今山西西北部云中山、句注山迤西,桑干河、汾河上游和黄河东岸一带。分南北二部:北魏时尔朱氏世为北秀容酋长,所居梁郡城,故址在今朔县北,周围三百里皆其封地。南秀容有城在今岚县南,相侍为刘渊生地。②古县名。北魏永兴二年(公元 410 年) 置。治所在今山西忻县西北。隋开皇中移洽今忻具,为忻州治所。明洪武初废人忻州。③郡名。北魏永兴二年(公元 410 年)置。治所在秀容。辖境约当今山西忻县、原平县地。北齐废。
**【伯力】**一作伯利。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合口东岸。唐勃利州和黑水都督府、辽剖阿里皆治此。清为吉林三姓副都统所辖。1858 年沙俄侵略军在此建为要塞,以十七世纪中吐侵略黑龙江流域的斗目哈巴罗夫为名,称哈巴罗夫斯克。1880 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订立不平等的《北京条约》,遂被沙俄割占。
**【伯都讷】**一作白都讷。①台站名。清初置。在吉林扶余北。为当时通蒙古的重要驿站。康熙三十二年(1693 年)另建砖城于站南:叫做新城,有副都统驻城内。②厅名。清嘉庆十五年(1810 年)置。治所在伯都讷新城(今吉林扶余)。光绪八年(1882 年)移治孤榆树屯(今榆树)。三十二年升为新城府,迁还旧治。1913 年度。
**【佛山镇】**即今广东佛山市。相传唐在此掘得佛像,故名。北宋始有聚 落,明逐渐发达,清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和商业都己相当繁荣,为全国* 四大镇之一。明末冶铁业和清中叶的织布业,都很有名。所铸铁锅行销国内; 又为重要贸易地点。1841 年鸦片战争,本镇义勇曾在龟岗炮台围歼英侵略军。辛亥革命后为南海县治所,解放后(1950 年)设佛山市。
【余吾水】(余 xú)古水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土拉河。当漠南北交通冲要,西汉时屡见记载。
【含元殿】唐长安大明宫正殿。高宗时建,此后诸帝常朝皆在此。李华 作有《含元殿赋》,见《新唐书·李华传》。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1959 年曾作了发掘。殿面阔 11 间,进深 3 间(59.2 米×16 米),东西两侧还有翔驾、栖凤两阁。
**【谷口】**古地名、县名。在今陕西礼泉东北。因地当泾水出山谷处得名。
《国策·秦策》秦国“北有甘泉、谷口”,即此。西汉置县。东汉废。公元26 年,赤眉起义军转战关中时,曾与汉中王刘嘉大战于此。
**【谷(榖)水】**古水名。(1)即今河南渑池县南渑水及其下游涧水, 东流至洛阳市西注入洛河。东周王城在谷、洛二水合流处东北岸,《国语》周灵王时“谷、洛斗,将毁王宫”,即此。东汉、魏、普、北魏都洛阳,曾导谷水使东出王城北,合瀍水东注为阳渠,径洛阳城(今洛阳市东)北,东至偃师县(今县)东南入洛;故《水经注》称王城西故读为死谷,时已无水, 改以阳渠为谷水下游。隋复故道。近世改称上源为渑水,自渑池县东合涧水以下称涧水,别以新安县西北南流入涧一水为谷水。(2)古获水下游流经今安徽砀山县北,有谷水上承砀陂东北流来会,自下通称谷水,东至今江苏徐州市人*泗水。《史记·项羽本纪》“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 相随入谷、泗水”,即此。
**【谷(榖)丘】**即*句渎。公元前 700 年鲁桓公与宋公盟于谷丘,即此。
**【谷(榖)城】**①古城名。故址在今山东平阴西南东阿镇。春秋时齐国谷邑,秦代称为谷城。②古县名。东汉置。治所在今山东平阴西南东阿镇。北齐废。③山名。一名黄山。在山东平阴西南。公元前 202 年刘邦葬项羽于谷城,即此。《史记·留侯世家》所载黄石公和张良约见谷城山下,相传亦即此。
**【鸠兹】**古邑名。春秋吴地。在今安徽芜湖东。《左传》襄公三年(前570 年):“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
**【狄县】**古县名。战国齐邑,秦置县。治所在今山东高青东南。东汉永初二年(公元 108 年)改名临济。秦末陈胜起义,其将周市北徇地至此,狄
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
**【狄道】**①旧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临洮,为陇西郡治所。唐为狄道郡、临州治所。宋为熙州治所;金、元、明时并为临洮府治所。清乾隆三 年(1738 年)升为州,1913 年降为县,1928 年改名临洮。②郡名。晋惠帝置。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及临潭、临洮、岷县和青海贵德、尖扎、循化等县地。十六国前凉张骏时改置武始郡。唐天宝三年(公元 744 年)又置狄道郡,治所仍在狄道县。乾元时改名临州。
**【邹】**古国名。本作邾,一作鼄,亦称邾娄。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立, 曹姓,有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地。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 614 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东南纪王城)。战国时为楚所灭。
**【邹峄山】**即“峄山”。
【龟兹】(qiū—)①古西域城国名。又作鸠兹、屈茨、归兹、屈支、丘兹等。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冶铸、酿酒等也较发达。有文字。擅长音乐。东汉初传入佛教,魏、晋后盛行。汉通西域后属西域都护府。宣帝时其王绛宾娶汉解忧公主女,同入朝,学汉制度,行于辖境。东汉班超任西域都护时,汉立龟兹侍子白霸为王。三国时属魏。晋太康中其王遣子入侍。东晋时,前秦将吕光立王弟帛震为王。②古县名。汉置,以处龟兹降人得名。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北。东汉末废。两汉为上郡属国都尉治所,有盐官。东汉永寿元年(公元 155 年)安定属国都尉张奂驻守此地,
以断绝南匈奴和东羌的交通。③唐羁縻都督府名。贞观二十二年(公元 648 年)置,故治在今新疆库车,属安西都护府。后为安西都护府治所。贞元六年(790 年)后废。①唐军镇名。故地在今新疆库车。和于阗、疏勒、碎叶
(葉)(后改焉耆)号称“安西四镇”。贞元六年(790 年)后废。
【龟蒙】龟山、蒙山的合称。在山东新汶县东南一带,由西北向东南, 长约八十余里。其西北一段名龟山,东南名蒙山。《诗·鲁颂·閟宫》:“奄有龟蒙,”即此。《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书·禹贡》: “蒙、羽其艺,”皆指蒙山。后人以龟山当蒙山,蒙山为东蒙,龟山之名遂堙。主峰龟蒙山:亦称龟母顶,在蒙阴县西南。
**【库伦】**旧地名。自公元十七世纪中期为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所 驻,始建城栅,蒙古语称城圈为“库伦”,即以为名。清代设库伦办事大臣驻此,管理对俄罗斯通商事务,并统辖土谢图汗、车臣汗二部,归定边左副将军节制。1924 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乌兰巴托。
**【库页岛】**在黑龙江口外。一作库叶、库野。唐属黑水都督府所辖:元称骨嵬,属水达达路,明为奴儿干都司所辖,于其地置囊哈儿、波罗河诸卫, 清初为吉林三姓副都统辖地。十八世纪中叶后俄日相继侵入,俄占北部,日占南部,俄称为萨哈林岛,日称桦太岛。然岛上土著居民仍依旧向清地方政府交纳贡物,至 1860 年沙俄强迫清廷订立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
里江以东地区之后始绝。俄日屡次争议划定岛上境界,延至 1875 年始议定俄以千岛十八岛交换日占南部,全岛遂归俄。1905 年日俄战争后,俄又以北纬50º以南与日,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归苏联。
**【应】**古国名。姬姓。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子,一说武王弟。在今河南鲁山东。战国时曾为秦相范雎封地。
**【应天】**①府名。(1)北宋景德三年(1006 年)升宋州置。治所在宋
城(今河南商丘南)。辖境相当今河南宁陵以东除永城以外地区;为京东西路治所。大中祥符七年(1014 年)建为南京。金天会八年(1130 年)改名归德。(2)1356 年朱元璋改集庆路置。治所在上元、江宁(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江南大茅山、溧阳以西,和江北的江浦、六合县地。明初定都于此,永乐后定为南京。清代改名江宁。②巡抚名。明宣德五年(1430 年)置。驻苏州府,辖南直隶江南诸府及江北安庆一府。清废。
**【应昌】**府、路名。蒙古至元七年(1270 年)置府,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 年)改为路。治所在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明初废。1370 年元顺帝死于此。
【庐】(lǘ)古邑名,一作卢。在今湖北襄阳西南。本春秋庐戎国,被楚灭后为楚邑。《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元前 611 年):“楚伐庸,自庐以往,”即此。
【庐州】(lú— )州、路、府名。隋开皇初改合州置州,治所在合肥(今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六安及霍山、庐江、巢县等市县间地。唐宋辖境缩小。元至元中改为路,辖境较隋为大:东有今和县、含山,西有今湖北英山。明初改为府,辖境屡有减缩。1912 年废。
【庐江】(lú)郡名。楚汉之际分秦九江郡置。治所在舒(今安徽庐江西南)。汉辖境相当今安徽巢县、舒城、霍山以南,长江以北,湖北英山、广济、黄梅和河南商城等县地。其后治所、辖境一再迁改,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庐州为庐江郡。东汉章帝时太守王景推行牛耕,修治芍陂,由是境内丰给。
**【庐陵】**①郡名。东汉兴平二年(公元 195 年)孙策分豫章郡置。治所在石阳(今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泰和西北)。辖境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晋仍移治石阳,南部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吉州为庐陵郡。②旧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泰和西北。东汉末废入高昌。隋开皇中又改石阳为庐陵,治所在今吉水东北;唐永淳初移治今吉安市。1914 年改名吉安。唐以后历为吉州、吉安路、吉安府治所。宋文学家欧阳修系本县人。
**【怀】**古邑名。春秋郑邑,战国属魏。在今河南武陟西南。《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元前 712 年):王与郑田怀。《史记·魏世家》:“秦拔我怀。”
**【怀庆】**路、府名。元延祐六年(1319 年)改怀孟路为怀庆路。治所在河内(今沁阳)。辖境相当今河南修武、武陟以西,黄河以北地区。明改为府,1913 年废。元末刘福通红巾军定都汴梁时,元守将周全在此起义响应。
**【怀州】**州名。北魏天安二年(公元 467 年)置。治所在野王(隋改名河内,今沁阳)。唐辖境相当今河南焦作、沁阳、武陟、修武、博爱、获嘉等市、县地。金天会时改名南怀州,天德时复旧。1257 年蒙古改为怀孟路。其地北倚太行,南临黄河,为洛阳北面重镇。唐时史思明进攻洛阳,遣军先据此。南宋初曾为梁兴忠义军攻克,截断金马纲之路。
**【怀远】**①古县名。北周建德三年(公元 574 年)置。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宋废。北周时为怀远郡治所。②旧县名。(1)宋崇宁四年(1105 年) 置。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丹洲镇北。其后废、置不一,明万历十九年(1591 年) 移治今丹洲镇。1914 年改名三江。宋曾为平州治所。(2)清雍正九年(1731 年)升怀远堡置。治所在今陕西横山。1914 年改名横山。
**【怀县】**古县名。战国魏邑。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武陟西南。隋大业
初并入安昌县。唐初复置县,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并入武陟县。自秦至晋为河内郡治所。
**【怀荒】**军镇名。北魏六镇之一。故址在今河北张北县,当蒙古高原东 部入塞冲要。正光四年(公元 523 年)镇民忿杀镇将,开六镇起义的先声。
**【怀朔】**军镇名。北魏六镇之一。故址在今内蒙古固阳西南。高欢系本 镇人。
【忻州】隋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置。治所在秀容(今忻县)。唐辖境相当今山西定襄、忻县地。明初废秀容入州,清雍正后为直隶州,辖境扩大至今静乐县。1912 年废。
**【羌水】**古水名。即发源于今甘肃岷县东南的岷江。因在羌族地区得名。屈曲东南流,至今舟曲东与古桓水(即今白龙江)合,又东南至文县东与古白水(即今白水江)合,东南至今四川广元西南入今嘉陵江。故今白龙江、白水江与岷江合流的一段,古代皆有羌水之名。
**【羌道】**古县名。西汉置,因县境为羌族所居故名。治所在今甘肃舟曲 县北。三国后废。
**【冷陉山】**古山名。一说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高原上的坝后;一说即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南的奎屯山(“奎屯”:蒙语“冷”的意思)。唐时为契丹、奚霫三部族的界山。其地高凉,盛夏时,可避暑于此。
**【冶山】**①在今福建福州市旧城内东北隅。山西北有欧治池,相传春秋 时欧冶子铸剑于此。②在江苏六合东北。产铜、铁及磁石。相传西汉吴王濞铸钱于此,故名。
**【冶县】**古县名。秦置。别称东冶。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冶山之麓。东汉改名东侯官。秦为闽中郡治所:汉初闽越国都于此,武帝平东越后为会稽东部都尉治所。
**【冶城】**古城名。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一说三国吴)冶铸于此,故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朝天宫一带。南朝梁绍泰元年(公元 555 年)徐嗣徽袭建康,据石头,陈霸先遣军在此置栅抗拒,嗣徽来攻,霸先出西明门击破之。隋开皇中移江宁县治此。
**【冶塘山】**在湖北武汉市武昌东南。有铁矿,两晋时为南方著名冶铸中心。
**【沅州】**州、路、府名。唐天授二年(公元 691 年)改巫州置州。治所在龙标(今黔阳西南黔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南黔阳、芷江、怀化、会同、靖县、通道、新晃及贵州天柱等县地。此后略有缩小。开元中改巫州,大历中改叙州,宋熙宁七年(1074 年)复为沅州,移治卢阳(今芷江),辖境略大。元至元中改沉江路。1364 年朱元璋改沅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 年)改沅州。清乾隆初升为府。1913 年废。
**【◻水】**古水名。一作舞水。源出今河南方城是东,东流经舞阳县南、西平县北,至县东注入汝水。元至正间西平以上汝水断流,沃水遂为南汝正源。明嘉靖末◻水又改道东出澺水,以西平境内◻水本有洪河之称,此后遂统称◻、澺全流为洪河。
**【沣水】**一作丰水,又作酆水。源出陕西长安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西安立西北入渭水。西周丰京即建于此水西岸。自秦渡镇以下,古今颇有变迁。
**【◻水】**故道出陕西岐山县东北◻谷,东南流,至扶风县西、岐山县东
入雍水,又东南会入渭水。入雍以后,雍水亦兼称◻水。
【◻渠】汉关中渠名。汉武帝时关中引诸川穿渠溉田,其一曰◻渠。《汉书·沟洫志》:“关中灵轵、成国、◻渠引诸川,⋯⋯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渠乃引韦谷之水,因以为名。从岐山县东南至扶风县西注入雍水。
【汧山】“汧”,《书·禹贡》作“岍”。亦名岳山、吴山、吴岳。见“吴山③”。
**【汧县】**古汧邑,西周末,秦襄公所都。秦置县,治所在今陕西陇县南。北魏改名汧阴。
**【沔水】**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书·禹贡》:“[梁州]浮于潜,逾于沔。”据《水经注》,北源出自今陕西留坝西一名沮水者为沔,西源出自今宁强北者为汉,二源合流后通称沔水或汉水。北源长而西源短,《汉书·地理志》:“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即以西源为正源;《说文》:“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则以北源为正源,《水经》同,而都称西汉水(今嘉陵江及其上游西汉水)为汉。又沔水入江以后今湖北武汉市以下的长江,古代亦得通称沔水,故《水经》叙沔水下游一直到入海为止。
**【沔州】**州名。(1)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江州置。治所在今湖北汉川东南。辖境约当今湖北汉川、汉阳及武汉市汉阳地。北周建德二年(公元 573 年)废。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复置。移治汉阳(今武汉
市汉阳)。宝历二年(公元 826 年)废入鄂州。(2)南宋开禧三年(1207 年)改兴州置。治所在略阳(今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元至元二十年(1283 年)移治铎水(今勉县东,明废入本州),辖境扩大,相当今陕西勉县、略阳、宁强等县地。明洪武七年(1374 年)降为县。
**【沔阳】**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以在沔水之阳(北) 得名。隋初废。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刘备在此自称汉中王; 三国魏末及西晋初曾为梁州治所。②郡名。南朝梁置,治所在沔阳(今沔阳南,西魏改名建兴,并移洽今沔阳西南沔城)。辖境相当今湖北沔阳、汉阳县地。隋初废。大业时又曾改沔州为沔阳郡。③府、州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 年)改复州路置府,治所在玉沙(今沔阳西南沔城,明废入本州),辖境相当今湖北沔阳、天门两县。明洪武中改为直隶州,嘉靖中降为散州。清不辖县,1912 年改为县。
**【沘水】**①“沘”本作“比”,唐以后作“泌”。或作“泚”,误。即今河南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公元 23 年:汉军与王莽军战于沘水西,大破之, 即此。②“沘”或作“泚”,误。即今安徽淠河。《汉书·地理志》、《水经》皆作沘水,郦道元注云“沘字或作淠”,此后遂通称淠水。
【沌口】(zhuàn—)镇名。在湖北汉阳东南。当沌水入长江之口。沌 水上接沔阳诸水,夏秋水涨可以通航,古时常为武昌至江陵间江运别道。晋建兴初王敦以陶侃为荆州刺史镇此。
**【沤夷】**古水名。即“呕夷”。
**【沙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所载,从古*蒗荡渠分出,自今河南淮 阳东至鹿邑南,又东略循今芡河至安徽怀远南入淮。《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公元前 515 年):“楚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即指此水入淮处。
**【沙丘】**古地名。在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相传殷纣于此筑台,畜养禽兽。战国赵武灵王为公子成和李兑所围,饿死沙丘宫;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视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均在此。
**【沙州】**①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敦煌(今甘肃敦煌西),不久废。② 十六国西秦置,治所或在乐都(今青海乐都),或在西平(今青海西宁市), 不久废。③十六国北凉置,治所在酒泉(今甘肃酒泉),不久废。④南朝宋齐授吐谷浑国主为沙州刺史,因其国西有黄沙,不生草木,故以为号。据《水经·河水注》当在今青海贵德、贵南一带。⑤南朝齐梁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 一带氏帅杨氏为沙州刺史,西魏北周时仍有此号。⑥唐武德五年(公元 622 年)改*瓜州为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 633 年)改名沙州。治所在敦煌
(今县西)。辖境相当今甘肃敦煌及附近一带。安史乱后地属吐蕃,五代时属回鹘,宋属西夏。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复置沙州。十七年(1280 年) 升为路。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以西地区。明洪武初废。永乐初置沙州卫,正统时废。
**【沙苑】**地名。又名沙阜、沙海、沙窝。在陕西大荔南洛、渭之间。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公元 537 年,宇文泰大败高欢于此。地多沙草,宜畜牧。唐置牧监于此,杜甫曾两至其地,有《沙苑行》、《留花门》二诗。唐末废。宋乾德三年(公元 965 年)复置,金废。
【沙羡】(—yí)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北武昌西金口。三国吴废。晋太康初复置,移治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太元三年(公元 378 年) 废入沙阳。东汉末孙策大败黄祖于此。
**【沙随】**古地名。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宁陵东北。《左传》成公十六年
(公元前 575 年):晋会诸侯于沙随。即此。
【汩罗江】湘江支流。在湖南省东北部。上游汨水有东西两源:东源出江西省修水县境,西源出平江县东北境龙璋山。两源在平江县城西汇合后, 西流到湘阴县磊石山入洞庭湖。长 250 公里。东源自长乐街以下可通航。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
**【浿水】**①古水名。所指因时而异。《史记·朝鲜列传》:“东走出塞, 渡浿水。”此浿水在今朝鲜平壤之北当即今之清川江;但也有说是今大同江或鸭绿江的。朝鲜金富轼《三国史记》载,高句丽王谈德(公元 392—413 年在位)“阵于浿水之上”。此浿水在古百济国北部,或谓即今礼成江,一说是临津江。《隋书·高丽传》:都于平壤城,“南涯浿水”,此浿水在平壤之南,即今之大同江。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当在当时浿水的上游。晋 废。
**【浿丘】**古地名。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南。《史记·楚世家》:“夕发浿丘,夜加即墨。”
**【沃沮】**古县名。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败卫右渠后,在沃沮地置*玄菟郡。后郡治内移,仍于其地置沃沮县(今朝鲜咸兴)。后汉光武帝封其首领为沃沮侯。后属高句丽。
**【沃野】**①古县名。西汉元狩中置,治所在今内蒙古临河县西南。东汉末废。境内有渠引黄河水东注溉田,北魏时犹存。②军镇名。北魏*六镇之一。故址在今内蒙古五原东北乌加河北,当蒙古高原西部入塞冲要。正光四年(公元 523 年)的六镇起义,首先爆发于此。
**【沂州】**州、府名。北周改北徐州置州。治所在即丘(今山东临沂东南)。隋移治临沂(今县)。唐宋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河本支流域及枣庄市、新泰县地。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后又升为府,治所在兰山(今临沂)。辖境向东拓展,包有今莒县、莒南、日照等县地。1913 年废。北宋时王伦起义于此;
金末为刘二祖红袄军根据地;清末义和团兴起前后,州民曾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
**【汳水】**古水名。据《说文》、《水经》,故道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分
*狼汤渠水东流至今商丘市北,下接*获水。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流, “汳”名遂废弃不用,通称汴水。一说“汳”即“汴”本字,魏晋人避“反” 字改从“卞”,不足据。参见“汴水”。
**【沦州】**州名。北魏熙平二年(公元 517 年)分瀛、冀二州置。治所在饶安(今河北盐山西南)。唐移治清池(今沧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海河以南,静海、青县、交河以东,东光及山东宁津、乐陵、无棣以北地区。宋后辖境有变动,明移治长芦(今沧州市)。清雍正后不辖县,1913 年改为县。滨海带河,自古为主要产盐区,著名的长芦盐即产于此。
**【沧景】**唐方镇名。见“横海”。
**【汾门】**古地名。又名汾水门、梁门。在今河北徐水县西易水之北。公元前 247 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等地与燕。
**【汾州】**州、府名。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 488 年)置州。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孝昌时移治西河(明改汾阳,今县)。北齐改为南朔州, 后屡有改置,唐初又改浩州为汾州。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介休、平遥、孝义、灵石等县地。明万历中升为府。辖境扩大至今临县、中阳、离石、石楼 等县。1912 年废。
**【汾阳】**①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静乐西。晋惠公未立时,许封里克于汾阳,即此。②古县名。西汉初封靳彊为侯国于此,后置县。治所在今山西静乐西。东汉废。隋文帝时移阳直县于此,改名汾阳县。不久废。唐初复置,后并入阳直县。③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宁武南詹涔山上。唐废。④唐监名。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北,为著名铸钱监之一。
**【汾阴】**古县名。战国魏邑,汉置县。洽所在今山西万荣西南宝鼎,因在汾水之南故名。十六国汉并入蒲坂。北魏复置于后土城(今万荣西南古城), 北周迁回旧治。唐开元十年(公元 722 年)改名宝鼎县。
**【泲水】**即”济水”。
**【汴水】**古水名。(1)《汉书·地理志》作卞水,指今河南荥阳县西南索河。《后汉书》始作汴渠,移指卞水所入荥阳一带从黄河分出的*狼汤渠
(即古鸿沟)。魏晋之际,自荥阳汴渠东循狼汤渠至今开封市,又自开封东循*汳水、*获水至今江苏徐州市转入泗水一道,渐次代替了古代自狼汤渠南下颍水、涡水一道,成为当时从中原通向东南的水运干道;自晋以后,遂将这一运道全流各段统称为汴水。隋开*通济渠后:开封以东一段汴水渐不为运道所经;唐、宋人称通济渠为汴河,故有时改称这一段汴水为古汴河。金、元后全流皆为黄河所夺,汴水一名即废弃不用。(2)隋开通济渠,因中间自今荥阳至开封一段就是原来的汴水,故唐、宋人遂将自出河至入淮通济渠东段全流统称为汴水、汴河或汴渠。北宋亡后,南宋与金划淮为界,此渠不再为运道所经,不久即归湮废。今仅残存江苏泗洪境内一段,俗名老汴河,上承濉河,东南流注入洪泽湖。
**【汴州】**州名。北周宣帝改梁州置,因州城临汴水得名。治所在浚仪(今开封市,唐又移开封县来治)。唐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布和开封、封丘、尉氏、杞县、兰考等县地。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 907 年)升为开封府。自隋 开通济渠,州为东南物资北运的中继站,是中原的经济都会。
【汴宋】唐方镇名。天宝十四载(公元 755 年)初置称河南,广德后又
称汴宋,大历后专称汴宋。建中三年(公元 781 年)号宣武军。治所在汴州
(今开封市)。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汴、宋、亳、颍四州,相当今河南封丘、开封市、尉氏、柘城、沈丘以东,山东单县及安徽砀山、亳县、涡阳、蒙城、阜阳、颍上等县地。中和三年(公元 883 年)朱全忠任藩帅,后即以此为根据地,兼并中原诸镇,建立后梁。
**【汴京】**①五代梁、晋、汉、周与北宋定都于唐的汴州时,人称为汴京。正式称号是东京(梁称东都)开封府。②金初以北宋旧都开封府为汴京,贞元元年(1153 年)改称南京。
**【汴梁】**①旧时对开封府的别称。开封在战国时为魏都大梁,后世相沿称该地为大梁,简称梁。唐在此置汴州,简称汴。金、元以后合称为汴梁。
②路名。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 年)改南京路置。治所在开封、祥符(今开封市)。为河南行中书省治所。辖境相当今河南荥阳、襄城以东,漯河市、 项城以北,民权、沈丘以西及原阳、延津以南地区。明洪武元年(1368 年)改为开封府。
**【沛郡】**郡、国名。汉高帝改泗水郡置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县地。东汉改为国。汉末以后,治所屡有移徙,辖境渐小。东晋复为郡。北齐废。
**【汶山】**①古山名。“汶”读若“岷”,即岷山。《荀子》:“江出汶山。”《山海经·海内东经》:“大江出汶山。”一作汶阜山,《三国志·秦 宓传》:“蜀有汶阜之山。”②郡名。本冉駹族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治所在汶江(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地节三年(公元前
67 年)并入蜀郡。东汉建安末,刘备又分蜀郡北部置。治所在绵虒(今汶川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邛崃山以东,岷山以南,北川、灌县以西地区。其后治所屡迁,辖境缩小。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会州为汶山郡。
③古县名。(1)西晋改绵虒道置。治所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为汶山郡治所。东晋废。(2)隋改广阳县置。治所在今茂汶羌族自治县。明洪武初 并入茂州。隋为会州、汶山郡治所;唐以后为茂州治所。
**【汶水】**①《书·禹贡》青州:“浮于汶,达于河”,即《汉书·地理志》、《水经》入济之汶,今名大汶水或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县北,西南流经古嬴县南,古称嬴汶,又西南会牟汶、北汶、石汶、柴汶至今东平戴村坝。自此以下,古汶水西流经东平县南,至梁山东南入济水;明初筑戴村坝,遏汶水南出南旺湖济运,西流故道遂微;清末罢漕运,今主流又西注东平湖,北入黄河。②晋郭缘生《述征记》:“泰山郡水皆名曰汶。”《水经注》述牟汶、北汶时或简称汶。参见“五汶”。③《汉书·地理志》、《水经》入潍之汶,今名东汶河。源出山东临朐县南,东北流至安丘东北入潍河。④据
《水经注》:桑泉水上源之一矍崮水,俗名汶水;宋元以来,遂通称桑泉水全流为汶水,今名东汶河。源出山东蒙阴县西,东南流经县南,至沂南县南入沂河。⑤一作汶江。“汶”读与“岷”同,即岷江。《国策·燕策》:“蜀地之甲:浮船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三国志》蜀建兴十四年(公元 236 年),“后主至湔,登观坂,观汶水之流”,即此。
**【汶江】**①一作汶水,即岷江。《元和志》茂州汶川县:“大江水,一曰汶江,至汶山故郡,乃广二百步。”参见“汶水⑤”。②古县名。汉元鼎
六年(公元前 111 年)以冉駹族地置。治所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西汉、三国蜀曾为汶山郡治。晋改名广阳。
**【汶阳】**①古地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西南一带。因在汶水之北, 故名。《左传》僖公元年(公元前 659 年):“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即此。地近齐国,数为齐所侵夺。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宁阳东北。北魏移治今泗水县北,隋开皇初废。又隋曲阜(今县)、博平(今泰安东南)两县,亦曾先后一度改称为汶阳县。
【沪】上海市的简称。相传境内的吴淞江就是古代的沪渎而得名。
**【沪尾】**旧港名。即今台湾淡水港。在淡水河口北岸,清咸丰八年(1858 年)后,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
**【沪渎】**古称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为沪渎,因当地人民用“扈”(就是现在的“簖”)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始见于六朝时记载,所指约当今上海市西旧青浦镇一带的古吴淞江。后世江身由于长江三角洲的扩张而逐渐东展,沪渎一名遂移指令上海市市区内的吴淞江。
【沪渎垒】东晋时的海防要垒。咸和中虞谭、隆安中袁山松先后修筑。隆安五年(公元 401 年)孙恩率军从海上来攻,陷沪渎垒,杀袁山松。故址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宋代已沦入江中。宋后指今上海旧城区西北十里吴淞江滨的旧芦子城为沪渎垒,出于附会。
【沈水】 (chén—)水名。①当即今四川射洪东南涪江东岸的支流杨桃溪。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 35 年),岑彭讨公孙述,部将臧宫大破述将延岑于此。②在辽宁沈阳市南,俗名五里河,源出市东,下流入浑河,旧名小沈(瀋)河。辽金沈(瀋)州、元沈(瀋)阳路,旧沈(瀋)阳县及今沈阳市,并以此水为名。
**【沈(瀋)州】**州名。契丹置。治所在乐郊(今辽宁沈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市。元元贞二年(1296 年)改为沈(瀋)阳路。
**【沈(瀋)阳】**路、卫名。元元贞二年(1296 年)改沈(瀋)州置。治所在乐郊城(今辽宁沈阳市)。辖境相当于辽宁沈阳市及西至新民县附近、南至辽阳市附近、北至开原县附近地区。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改置沈(瀋)阳中卫。天启元年(1621 年)地入后金,卫废。
【沈黎】(chén—)郡名。“黎”一作“犁”。西汉元鼎六年(前 111
年)于氧化筰族地置。治所在筰都(今四川汉源东北)。天汉四年(前 97 年)废。十六国成汉复置。北周天和三年(568 年)又废。
**【沈阳故宫】**在辽宁省沈阳市内。为清初皇宫(即盛京宫阀)。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 年),清崇德元年(1636 年)基本建成。有大政殿、崇政殿、清宁宫、文溯阁、太庙等。为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解放后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沇水】“沇”一作“兖”,济水的别称。《书·禹贡》:“导沇水, 东流为济,入于河”;《伪孔传》:“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水经》: 水出“王屋山为沇水,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皆专指黄河北岸济水的发源处为沇水。但《禹贡》兖州一作沇州,即得名于沇水,而州境居黄河以南济水中下游;《汉书·地理志》叙沇水自发源至入海,并未提到发源以后即改称济水,则沇水的古义实指济水全流。近世黄河北岸的济水亦通称沇河,不限于温县以上。
**【完水】**古水名。即今黑龙江。《魏书·乌洛侯传》:“其国西北有完
水,东北流合于难水。”
**【宋】**古国名。子姓。开国君主是商王纣的庶兄微子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春秋时宋襄公曾企图称霸未成,此后国势衰弱。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剔成肝(即司城子罕)逐杀宋桓侯,夺得政权。后来剔成肝被其弟偃驱逐,偃自立为君,不久又称王, 攻取楚的淮北地。前 286 年为齐所灭。
**【宋州】**州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置。治所在睢阳(后改宋城,今商丘县南)。唐辖境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及商丘虞城、宁陵、睢县、柘城、夏邑,安徽砀山,山东曹县、单县等地。宋景德三年(1006 年)升为应天府。位于汴水中游,当江淮物资北运要冲。唐肃宗末年,史朝义分兵出此,淮运于是阻绝。五代未是赵匡胤所领节度州,后来称其所建王朝为宋,本此。
**【穷水】**古水名。一名安风水,今名沣河。源出今安徽霍丘西南,流经县西,汇结成为穷陂,即今城西湖的前身。陂水四分,灌溉农田。出陂后北流注入淮水。《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 515 年):楚救潜,沈尹戍“与吴师遇于穷”,即此。
**【穷石】**古地名。相传为夏时夷族有穷氏后羿所居。所在地一说在今河南 孟县西,即穷谷。《晋地道记》:“河阳有穷谷,盖本有穷氏所迁也。”一说在今安徽霍丘县西南。《路史》:“今寿之安丰有穷谷、穷水,即穷石。”一说在今山东德州市南。《水经·河水注》:“平原鬲县故城西,故有穷后羿国也。”或疑《水经注》中的“穷后”,是“鬲君”之讹,非指有穷之国。
**【社木寨】**故址在今湖南常德东南。相传因汉光武帝刘秀在此植木得名。宋时在此驻兵戍守。绍兴四年(1134 年)杨么农民起义军攻鼎州,破社木寨。
【邲】(bì)古地名。春秋属郑。在今河南荥阳北。《春秋》宣公十二年(公元前 597 年):“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 邲,晋师败绩。”即此。
**【罕东】**卫名。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置。治所确地不详:一说在今甘肃敦煌,一说在今酒泉西南,一说在今青海省西宁西北:近人又说在今新疆于田。正德中土鲁番侵肃州(今酒泉)时徙废。又成化中于沙州(今敦煌)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1516 年)为土鲁番所迫徙废。
**【罕开】**①古地名。即* 枹罕。以境西有罕■谷得名。《宋书·吐谷浑传》:“浑既上陇,出罕■、西零。”②古县名。西汉置,在今甘肃天水县南,因迁罕■之羌居此得名。东汉废。
**【张掖】**郡名。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分武威郡置。治所在■得
(今甘肃张掖西北。晋改名永平,隋又改名张掖,移治今张掖)。辖境相当今甘肃永昌以西、高台以东地区。十六国时北凉沮渠蒙逊曾建都于此。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甘州为张掖郡。当通往西域及漠北道 路要冲;水草丰美,有畜牧之饶。
**【张家湾】**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元万户张瑄督海运至此故名。旧为卢沟河与白河会流处,当南北水陆要会。东南漕运由此转运入通州,因设仓储粮。官民船舶骈集。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筑城,清设粮运通判及都司于此。
**【即墨】**古邑、古县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战国齐邑,秦置县,北齐 废。公元前 284 年,燕将乐毅攻齐,连拔七十余城。唯即墨与莒不下。公元
前 279 年,田单于此用火牛阵大败燕军,尽复齐地。公元前 206 年项羽徙齐王田巿为胶东王,都此。西汉为胶东国治所。
**【灵关】**古关名。在今四川芦山西北。蜀王杜宇以灵关为后户,见《华阳国志》。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于此置灵关县,六年废为镇,宋又为寨。《寰宇记》:其地“四向险峻”,“一夫守之,可以御百。”唐贞元中韦皋攻吐蕃,分兵出西山灵关。唐宋时汉蕃以此分界。明正统初改名临关, 即取义于外临蕃界。
**【灵州】**①古县名。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 191 年)置。在今宁夏灵武
北黄河中沙洲上。东汉废。元初三年(公元 116 年)汉将邓遵和羌人大战于此。②州名。北魏孝昌中置。治所在旧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西南,北周置迴乐县)。唐辖境相当今宁夏中卫、中宁以北地区。为朔方节度使治所。公元十一世纪地属西夏。元仍为灵州,明初废。另置灵州千户所于今灵武县。弘治年间升为州,不领县。1913 年改为灵武县。境内渠道纵横,为黄河上游农业发达地区之一。
**【灵武】**①古县名。(1)西汉置,东汉废。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后汉书·段颎传》:建宁元年(公元 168 年)颎与羌战于奢延泽、落川、令鲜水上,又战于灵武谷。(2)隋于汉浑怀障置,在今宁夏陶乐县西南。唐移治今青铜峡县东北,北宋初废。②郡名。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灵州置。治所在迴乐(今灵武西南)。辖境相当今宁夏中卫及其以北地区。唐武德元年( 公元 618 年)改为灵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灵州为灵武郡。天宝十五
载(公元 756 年),安禄山攻破潼关,玄宗逃奔蜀中,朔方留后杜鸿渐等迎太子亨即位于郡城南楼,以此为根据地,恢复唐朝的统治。
**【灵渠】**一称湘桂运河或兴安运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秦始皇为进一步统一岭南,令史禄兴修,以沟通湘、漓二水,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长 33 公里。唐以后称灵渠,一作澪渠,一作秦凿渠。分南北两渠,南渠注漓江,北渠汇湘江。北渠占水量十分 之七,南渠占水量十分之三:故有“三分漓水七分湘”之说。历代屡有疏浚改建。唐代筑斗门十八座、 宋代为三十六座、清代为三十二座,顺次启闭, 增高水位,使船只能越过高地。既便舟揖,又利灌溉。灵渠的斗门为船闸的先导,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措施。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因公路、铁路的修筑,航道的作用逐渐消失,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解放前年久失修,堤坝崩塌,渠道淤塞。解放后,沿岸新建许多水渠、水库和大小水电站。灌溉面积由解放初的 2,000 多亩,扩大到 3 万多亩。
**【灵丘道】**古道路名。《魏书·高祖纪》:太和六年(公元 482 年),
“发州郡五万人治灵丘道”。但魏于天兴元年(公元 398 年)即治直道,自望都(今河北唐县东北)至代(指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太延二年(公元 436 年)又通莎泉(今山西灵丘西)道,这次当是在原有基础上又加修治, 以道出灵丘(今山西灵丘),故名。北起平城,南越恒山,自灵丘以下,略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县),为当时从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灵关道】**①古道路名。“灵”一作“零”。汉武帝时开,自今四川大渡河南岸通向西昌平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通零关道,桥孙水(今安宁河),以通邛都(今西昌东南)。”《汉书》作灵山道。②古县名。一作灵道。西汉置,三国蜀废。治所在今四川峨边南境,旧说与在今芦山县西
北的灵关混为一谈,误。
**【灵隐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灵隐山麓。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 年)始建,明重建,清康熙时曾改名云林寺。1958 年重修大雄宝殿,寺前有飞来峰、冷泉、龙泓洞等胜景,高崖深穴,有宋、元石刻造像。为西湖游览胜地。
【纳里速古鲁孙】元政区名。至元年间设置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纳里速古鲁孙辖境相当今西藏阿里及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
**【君山】**①一称湘山、洞庭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相传为舜妃湘君游处,故又名湘山。特产“君山茶”。②一名瞰江山。在江苏江阴北。俯临大江,形势险要。南宋曾设营寨于此,晚清在山下筑有炮台。③一曰军山。在 江苏盱眙东北。相传三国时邓艾曾在此屯军。北魏太武帝攻盱胎,曾作浮桥于此。
**【陆口】**古地名。又名蒲圻口、蒲矶口、刀环口,俗名陆溪口。在今湖北嘉鱼西南,陆水入长江处。三国时为吴军事重镇。孙权及其大将鲁肃、吕蒙皆曾屯兵于此。
**【陆浑】**古县名。木春秋陆浑戎地,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东魏改置北陆浑县,又在故城南置南陆浑县。隋开皇初并省北陆浑县,改南陆浑县为伏流县,大业初复改名陆浑。五代并入伊阳。
【陆梁】秦时称五岭以南为陆梁地。《史记·秦始皇本纪》:“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司马贞索隐:“谓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曰 陆梁。”张守节正义:“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
【陆浑关】汉置。故址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公元 24 年赤眉起义军西攻长安,分兵两路,其一即取道于此。
【阿井】(ē—)在山东阳谷东北阿城镇。井水洌甘美,用以煮胶,称为“阿胶”。《水经·河水注》有记载。
【阿泽】(ē—)古泽名。在今山东阳谷东。《左传》襄公十四年(公元前 559 年):“[卫献公]出奔齐,孙氏追之,败公徒于阿泽。”
**【阿尔泰】**旧政区名。清光绪末设阿尔泰办事大臣,驻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辖阿尔泰乌梁海、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三部地。辛亥革命后改设办事长官, 直隶中央。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勒泰地区。1919 年改为阿山道,归并新疆省。
【阿房宫】( 阿ē,房 páng)秦代的著名大建筑。宫的前殿筑于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 212 年),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俗名郿邬岭)。全部工程至秦亡时犹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时人因其前殿所在的地名为阿房, 即称之为阿房宫。规模极为宏大,“东西五里,南北千步”(《汉书·贾山传》);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史记·始皇本纪》)。秦亡,为项羽所焚毁。现尚存高大的夯土台基, 高约 7 米,长约 1,000 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阿力麻里】**古城名。一作阿力马力、阿里麻里或阿里马,意即“苹果城”。故址在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元世祖曾置行省于此。其后地属察合台汗国,常为诸汗驻地。当天山北路东西交通要冲。相传在十六世纪初期以前被毁。1958 年曾对遗址进行勘查,发现若干石刻和古钱。
**【阿育王山】**在浙江宁波市东。山上有*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在浙江宁波市东阿育王山上。相传东晋时(一说西晋太康
二年,公元 281 年)沙门慧达(本名刘萨诃)于此得塔基一所,认为系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之一,遂于其地建立精舍,是为阿育王舍利殿之起源。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 405 年)敕建塔、亭和禅室。梁武帝时赐额阿育王寺,有舍利殿、大雄宝殿等,景色清幽,为中国佛教名寺。
**【阿勒楚喀】**旧城名。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以城东阿勒楚喀河得名。清雍正四年(1726 年)设协领驻防于城南金上京会宁府故城,即以阿勒楚喀为名。七年移建此城。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设副都统,宣统元年(1909 年)改置阿城县。
【阿勒楚喀河】《金史》作按出虎,即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东南的阿什河。
【阿尔泰乌梁海】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以牧地在阿尔泰山区,故名。没有副都统、总管等员,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光绪末割属阿尔泰办事大臣管辖。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区的蒙古族即其后裔。
【阿尔泰诺尔乌梁海】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以境内有阿尔泰诺尔(一作阿勒坦淖尔,即今捷列茨科耶湖),故名。设有总管等员,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牧地约当今苏联阿尔泰边区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1864 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订立了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遂被沙俄割占。
**【陇川】**土司名。明正统十一年(1446 年)置陇川宣抚司于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故地。治所在陇把(今云南陇川)。辖境相当今云南陇川、瑞丽、畹町镇等地,与干崖、南甸两宣抚司合称为“三宣”。辛亥革命后改为陇川行政区,1935 年改置设治局。
**【陇右】**①古地区名。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古代以西为右,故名。约当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②道名。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开元后治所在都州(今青海乐都)。辖境相当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③唐方镇名。唐开元元年(公元 713 年)置。治所在 都州(今青海乐都)。辖境相当今甘肃东南部及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安、史乱后地入吐蕃。
**【陇西】**郡名。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 279 年)置,因在陇山之西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桃南)。西汉时辖境相当今甘肃东乡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水市东部地区。东汉以后屡有增、缩。三国魏移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南)。北魏时辖境相当今陇西县附近地。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渭州为陇西郡。
**【陇州】**州名。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东秦州置,以陇山得名。治所在汧阴(今陕西陇县东南),北周移治汧源(今陇县),后废。唐武德初改陇东郡复置,辖境相当今陕西千水流域及甘肃华亭县地。其后逐渐缩小。金移治汧阳(今陕西千阳西北)。元初复移治汧源,明、清不领县。1913 年改为县。
**【陇县】**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汉为凉州治所。西晋废。公元 323 年陈安保陇城,刘曜攻拔之,即故县城。
**【陇城】**①古城名。见“陇县”。②古县名。北魏置。治所在今甘肃秦安东北陇城镇。唐安、史乱后地入吐蕃。五代唐长兴中复置,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县西南。元初废。
**【陈】**古国名。妫姓。开国君主胡公(名满),相传是舜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所封。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有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公
元前 478 年为楚所灭。
**【陈仓】**古县名。秦置,因山得名。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当关中、汉中间的交通要冲,历为战争要地。公元前 206 年,刘邦败章邯于此,遂定三秦。三国时魏、蜀常在此交战。晋末废。西魏大统中移苑川县治此,复名陈仓。隋大业中移治今宝鸡市。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改名宝鸡。参见“故道”。
**【陈州】**州、府名。北周武帝改信州置州。治所在秣陵(今沈丘南)。隋移治宛丘(今淮阳)。唐辖境相当今河南太康、西华、项城、商水、淮阳、沈丘等县地。其后略有改变。宋宣和初升为淮宁府。金复为陈州。清雍正时升为陈州府,治所在淮宁(今淮阳)。1913 年废。
**【陈县】**古县名。春秋陈国,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淮阳。汉至南朝宋, 历为淮阳国、陈国、陈郡治所。北魏并入项县。公元前 209 年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建都于此。
**【陈郡】**郡、国名。秦置郡。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公元 88 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淮阳)。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太康、西华、鹿邑、柘城等县地。献帝时改为陈郡。魏晋时或为国,或为郡,晋后为郡, 隋开皇初废。
**【陈留】**①旧县名。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晋废入小黄。隋开皇中复置。1957 年并入开封县。汉魏时为陈留郡、陈留国治所。② 郡、国名。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置郡。治所在陈留(今开封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长垣,南至杞县、睢县地。西晋改为国,移治小黄(今开封县东北)。南朝宋复为郡。北魏移治浚仪(今开封市西北),汉辖今开封、封丘等县地。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汴州为陈留郡。东汉文学家蔡邕、西晋诗人阮籍均本郡人。
**【陈仓道】**即“故道”。
**【陈桥驿】**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陈桥镇,以驿北的陈桥得名。五代、北宋时,为汴京至河北大名的第一个驿站。公元 960 年,赵匡胤在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后设班荆馆,以接待辽使。
**【陉岭】**即“句注山”。
【妫水】(Oxus)即乌浒河。阿姆河的古称。源出兴都库什山脉北坡, 流经今苏联土库曼及乌兹别克两加盟共和国境内,注入咸海。《史记》、《汉书》作妫水。《北史》作乌许水,《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作乌浒水。
**【妫州】**州名。唐贞观八年(公元 634 年)改北燕州置。治所在怀戎(今涿鹿西南。长安中移治清夷军城,今怀来县东南旧怀来)。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延庆、赤城、崇礼、张北、怀安、涿鹿等县地。开元中张说在州北筑长城,东南有居庸塞,形势险要,为北方重镇。契丹改名可汗州。
【邵】(shào)古地名。见“郫邵”。
**【邵州】**州名。唐贞观十年(公元 636 年)改南梁州置。治所在邵阳(今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新化以南的资水流域。五代楚改为敏州,不久复改邵州。北宋崇宁后辖境缩小。南宋宝庆元年(1225 年)升为宝庆府。
**【邵武】**军、路、府名。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 980 年)分建州置军。治所在邵武(今县)。辖境相当今福建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地。元
改为路,明初改为府。1913 年废。地当福建西北门户,形势险要,古有“铁邵武”之称。有铜、铁等矿,历代时有开采。元初高日新等起义于此。
**【邵陵】**郡名。晋太康中避司马昭讳改昭陵郡(三国吴置)为邵陵郡。治所在邵陵(今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新化以南的资水流域。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
【鸡笼】台湾省基隆市的旧称,以港外有小岛形似鸡笼得名。清咸丰十年(1860 年)以后,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光绪元年(1875 年)置鸡笼厅, 后改名基隆。
**【鸡头关】**在陕西汉中西北。因关口有大石,状如鸡头,故名。自此入连云栈,形势险峻。明置巡司戍守于此。
**【鸡笼山】**古山名。即今台湾省基隆市港口外的基隆屿,因岛形如鸡笼浮水得名,明人曾以此指令台湾岛北部地区;亦泛指台湾全岛。见《明史·鸡笼传》。
**【鸡鹿塞】**古塞名。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汉筑城塞于此。《汉书·地理志》朔方郡窳浑(今磴口西北土城子古城):“有道西北出鸡鹿塞。”《汉书·匈奴传》:甘露三 年(公元前 51 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遣官兵护行,“送单于出朔方鸡
鹿塞”。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 89 年),窦宪出此塞北击匈奴。
【邰】(tái)一作◻。古邑名。在今陕西武功西。相传周族始祖自后 稷至公刘定居于此。《诗·大雅·生民》:“即有邰家室。”
【甬】(yǒng)浙江省宁波市的简称,因境内有甬江而得名。
**【甬东】**古地名。一作甬句东。春秋越地。今浙江舟山岛。《左传》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473 年):“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即此。
**【甬桥】**古桥名。“甬”一作“埇”。故址在今安徽宿县城南古汴水上。唐时控扼汴运,当舟车要会。建中二年(公元 781 年)叛藩淄青节度使李正
己曾屯兵于此,断绝江、淮漕运。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置宿州以镇之。金后汴河堙废,此桥亦废。
**【环庆】**路名。宋康定二年(1041 年)分陕西路置环庆路经略安抚使, 治所在庆州(后升庆阳府,今甘肃庆阳)。辖境相当今陕西长武、武功、旬邑、礼泉等县间地和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以东地区。元丰中及宣和后均曾置转运使。金皇统二年(1142 年)改置庆原路。
【玤】(bàng)古地名。春秋虢地。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 673 年):“虢公为王宫于玤。”
**【盂】**古地名。一作唐孟。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公元前 639 年,宋襄公与楚、陈、蔡、郑、许、曹等诸侯会盟于此。
**【盂县】**古县名。公元前 514 年晋国分祁氏邑置。治所在今山西阳曲东北。北魏废。隋开皇中分汾阳县复置,大业初并入汾阳。
**【青山】**①在今甘肃环县西。东汉时有降胡数千人屠此田畜。晋泰始七年(公元 271 年)鲜卑树机能与众胡共围凉州刺史牵弘于此,弘败殁。②在
今辽宁义县东北。晋太康十年(公元 289 年)鲜卑慕容廆迁于徒河之青山;
北齐天保四年(公元 553 年)潘相乐破契丹于青山:均即此。③在江苏南京市东南。又名*青龙山。④一名青林山,在安徽当涂县东南。南朝齐诗人谢眺曾筑室山南,唐天宝中因改名谢公山。唐诗人李白原葬于县境的龙山,后宣款观察使范传正据白生前“悦谢家青山”遗意,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 817
年)迁葬此山。⑤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一带大青山。唐贞观十五年(公元 641 年)李勣追薛延陀至此。
**【青衣】**古县名。本青衣羌地,西汉置县,为蜀郡西部都尉治之一,统汉民。治所在今四川名山北。东汉阳嘉二年(公元 133 年)改名汉嘉。
**【青州】**①古“九州”之一。《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周礼·职方》:“正东曰青州。”海指渤海,岱即泰山。②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山东德州市、齐河县以东,马颊河以南,济南市、临朐、安丘、高密、莱阳、栖霞、乳山等县以北、以东和河北吴桥县地。东汉治所在临朐(今淄博市临淄北),东晋移治东阳城(北齐置益都县,今县)。唐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市、益都、临朐、广饶、搏兴、寿光、昌乐、潍县、昌邑等县地。金改为益都府。③东晋侨置于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南朝宋初并入南兖州。④南朝宋泰始中与冀州合侨置于郁洲(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上,梁侯景乱后地入东魏,改置海州。⑤府名。明初改益都路置。治所在益都(今县)。清辖境较唐州境少辖今潍坊市、潍县、昌邑等县地,增辖今诸城、安丘、五莲等县地。1913 年废。以产较绫绢、陶器等手工业品著名。明永乐中唐赛儿起义于此。
**【青城】**①古县名。北周天和四年(公元 569 年)改齐基县为清城县, 因山为名。唐开元中改“清”为“青”。治所在今四川灌县东南。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废入灌州。北宋时王小波起义于此。②旧县名。在山东省中部偏北。1948 年与高苑县合并为高青县。
【青唐】吐蕃城名。故址在今青海西宁市;一说在今乐都。公元十一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首领唃厮罗、董毡、阿里骨、瞎征等皆都于此。
**【青蛉】**①古水名。“青”一作“蜻”。据《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记载,青蛉水上游指自今云南祥云东流的一段一泡江,下游指令大姚以东的大姚河;这是古人对这一带河流原委不够清楚,误认大姚江为一泡江下游的缘故。隋开皇时史万岁用兵“爨蛮”,取道蜻蛉川,即今大姚河流域一带。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南朝梁大宝后废。唐初复置, 天宝后地入南诏,县废。
**【青溪】**①古水名。三国吴赤乌四年(公元 241 年)在建业城东南凿东渠,称为青溪。发源于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西南,屈曲穿过今南京市区流入秦淮河,长十余里。因屈折最多,后世亦称为九曲青溪。六朝时,为京师漕运要道;溪上置栅,亦为防守要地。五代吴以后,逐渐湮废,今汉存入秦淮河的一段。②古县名。康永贞元年(公元 805 年)因避宪宗李纯讳改还淳县置。治所在今浙江淳安西淳城镇。北宋宣和二年(1120 年)方腊起义于此。次年,起义军被镇压,改名淳化。南宋绍兴初又改名淳安。
**【青龙山】**又名青山。在江苏南京市 东南。周围二十里,高九十丈。唐李白诗:“白鸳映春洲,青龙见朝暾”,即此。有蘼芜涧、铁底塘等名胜古迹。以产优质石材著名。
**【青龙江】**在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上流西接大盈浦,东接顾会浦,西通白鹤江,北流入吴淞江。相传三国吴在此造青龙战舰,故名。今已多堙塞。
**【青龙镇】**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宋淳化二年(公元 991 年) 置镇,以临青龙江得名;又名龙江镇。宋政和中改名通惠镇,不久复名青龙镇。其地下瞰吴淞江,据沪渎之口,宋时坊市繁盛,海舶辐辏,俗称小杭州。为对外贸易港口,曾置市舶司于此。南宋以后衰落。明嘉靖中在此设青浦县,
寻复废为镇。
**【青羊宫】**亦称“青羊观”。道教观名。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汉扬雄
《蜀王本纪》:”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 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故名。唐代始建,清初重建。有铜制青羊、铁铸瓶等古物和八角亭、青羊桥等古迹。每年夏历二月间有花会。为成都市郊游览地。
**【青泥关】**见“峣关”。
**【青泥岭】**又名泥公山。在甘肃徽县南,为甘陕入蜀要道。以岭高多云雨,泥泞路滑得名。杜甫诗:“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五代蜀在此置关戍守,宋初王全斌即由此道入蜀。
**【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即今湖南洞庭湖东南部,为湘水所汇。一说因湖南有青草山得名;一说因春冬水涸,青草弥望,故名。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 549 年)侯景围*台城,湘州刺史萧誉率援军止青草湖不进,即此。唐宋时湖周二百六十五里,北有沙洲与洞庭湖相隔,水涨时则与洞庭相连,故杜甫
《夜宿青草湖》诗有“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句。
【青莲乡】唐时属绵州昌明县,即今四川江油县南青莲场。诗人李白幼时随父自碎叶迁居于此,故自号青莲居士,人称李青莲或青莲学士。
**【奉天】**①府名。清顺治十四年(1657 年)自辽阳(今属辽宁省)移辽阳府于盛京(今沈阳市),改为奉天府。康熙时置承德县为府治。清初辖境 相当今辽宁辽河以东地区。其后屡有改变,清末有今辽宁辽河以东,铁岭、开原、法库以南,千山、碧流河以西地区。1913 年废。当辽河中、下游,北通松花江流域,南至于海,东接朝鲜,为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
②旧省名。清康熙四年(1665 年)改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裁将军,改设奉天省,治所在奉天府(今沈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旧柳边以西除外)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各一部分、吉林西北部和西南部一带地方。1929 年改名辽宁省。
**【奉元】**路名。元皇庆元年(1312 年)改安西路置。治所在咸宁、长安
(今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永寿、周至以东,铜川、韩城以南,镇安、山阳以北。为陕西行省治所。明洪武二年(1369 年)改西安府。
**【奉议】**州、卫名。宋置州。治所在今广西田阳东南,明初移治今田阳。洪武二十八年(1395 年)改为卫,后又改州。清顺治初为土州,雍正间改设流官州判,光绪元年(1875 年)升为州。辖境相当今田阳县地。1913 年改为县。
**【奉先】**古县名。唐开元四年(公元 716 年)改蒲城县置。以奉相睿宗
陵墓故名。治所在今陕西蒲城。宋开宝四年(公元 971 年)复名蒲城。
**【奉城】**古城名。又名江津戍。故址在今湖北沙市市南长江中。当南北交通要冲。《水经·江水注》:“故江津长所治,旧主度州郡贡于洛阳,因谓之奉城;亦曰江津戍也。”
**【奉高】**古县名。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封禅泰山至此,置以奉祀泰山。治所在今山东泰安东。置有工官。历汉、魏、晋均为泰山郡治所。北齐废入岱山县。隋初改岱山为奉高,治所在今泰安东南,开皇六年(公元 586 年)又改名岱山。
**【武川】**军镇名。北魏六镇之一。故址在今内蒙古武川西南。宇文泰系 本镇人。
**【武乡】**①古地名、县名。在今陕西汉中东北。蜀汉诸葛亮受封武乡侯, 其封邑即指此。北魏置县,西魏废。②古县名、郡名。(1)西晋置县。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北。十六国时,石勒称赵王(公元 319 年),以武乡县为其故里,置武乡郡。不久郡、县皆废。(2)西魏改华阴县为武乡县,并置武乡郡, 治所即今陕西大荔。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县名冯翊。
**【武平】**路名。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 年)改大宁路置。治所在大定(今内蒙古宁城西)。辖境相当今老哈河、奈曼旗以南,医巫闾山、大凌河以西, 河北滦河以东及长城线以北地区。后复名大宁。
**【武关】**在陕西丹凤东南。战国秦置。公元前 299 年秦昭襄王诱楚怀王
会于此,执以入秦;公元前 207 年刘邦由此入秦;唐末黄巢率农民起义军自长安撤退,经此转战河南。一说关址曾有迁移,古址在今关南丹江上,唐后迁今址。
**【武州】**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西左云。东汉末废。②州名。
(1)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沅江流域。后废。陈复置,辖境扩大。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名辰州。(2)西魏废帝置。治所在安育(北周改将利,今武都)。辖境相当今甘肃武都西北至临江附近的白龙江流域。隋略有扩大。唐大中间移治复津(今武都东南)。景福元年
(公元 892 年)改名阶州。境内山川险阻,历为战争要地。(3)唐光启中置。治所在文德(今宣化)。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万全县地。后改毅州, 五代唐复名武州。后晋割与契丹,改名归化州。(4)辽重熙九年(1040 年) 置。治所在神武(今神池东北)。辖境相当今山西神池、五寨等县地。明初废。1123 年金人以武州归宋;次年西夏出兵侵武州地:均即此。
**【武兴】**古城名、县名。三国蜀汉筑,故址在今陕西略阳。城周五百余步,只开西北一门,外有仓垒,形势险固。后氏族杨氏曾据此。北魏正始三年(公元 506 年)置军镇,并置武兴县,隋改名顺政县。
**【武林】**①古地名。在今江西余干北的武陵山。公元前 111 年东越王馀善发兵拒汉,入白沙、武林、梅岭;汉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入东越,皆指此。
②古山名。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天竺诸山。参见“虎林④”。③古水名。
《汉书·地理志》:“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无从确指相当今何水。④旧对杭州的别称,以武林山得名。如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即专记杭州事迹。⑤古城名。又名虎林城。三国吴筑,故址在今安徽贵池西。孙休为琅琊王,镇武林城,后陆允、何逊曾任武林城都督。⑥古县名。南朝宋改武城县置,治所在今广西平南东南。宋开宝五年(公元 972年)废。
**【武昌】**①旧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鄂城。公元 221 年孙权改鄂县置,迁都于此;229 年还都建业。265—266 年孙皓又尝都此。都建业时亦于此置都督,倚为长江上游重镇,并先后为武昌郡及江夏郡治所。两晋、南朝时为武昌郡治所。南宋为寿昌军治所。1913 年改名寿昌,1914 年又改名鄂城。②郡名。公元 221 年孙权分江夏、豫章、庐陵三郡置。治所在武昌。不久改名江夏。西晋太康初又改武昌。辖境屡有改变,西晋有今湖北长江以南,嘉鱼、咸宁、通山等县以东和江西九江、瑞昌等市县地。隋初废。③唐方镇名。永贞元年(公元 805 年)升鄂岳观察使为武昌军节度使,治所在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辖境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等州,相当今湖北应山、应城、汉川、长江以东,河南淮河以南,湖南洞庭湖流域和汩罗江以
北地。永贞五年罢。宝历、太和、大中时均曾复置,皆不久罢。文德初又置, 其时已为杜洪所据。天祐二年(公元 905 年)并入淮南。④路、府名。元大德五年(1301 年)改鄂州路为武昌路。治所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辖境相当今湖北洪湖县以东的长江以南,鄂城、咸宁、通城以西地区。明初改为府, 辖境扩大至今黄石、阳新、通山、大冶等市、县地。1912 年废。元明为湖广省省会;清为湖广总督及湖北省的省会。辛亥革命爆发于此。
**【武定】**①路、府、州名。元至元十一年(1274 年)置路。治所在今武定(后置南甸县)。辖境相当今云南武定、禄劝、元谋等县地。明洪武中改为府。清乾隆间改为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县。②州、府名。明宣德元年(1426 年)改乐安州置州。治所在今惠民。辖境相当今山东惠民、阳信、无棣、乐陵、商河等县地。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后升为府,并置惠民县为治所。辖境扩大,相当今山东商河、乐陵以东,黄河以北及黄河以南高青和垦利县地的部分。1913 年废。
**【武城】**①古邑名。(1)春秋鲁地。又名南武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公元前 554 年鲁襄公筑武城以御齐,即此。(2)春秋楚地。在今河南信阳市东北。《左传》定公四年(公元前 506 年):“武城黑谓子常曰”杜注:“黑, 楚武城大夫。”(3)春秋晋地。在今陕西华县东。《左传》文公八年(公元前 619 年):“秦人伐晋,取武城,”即此。(4)战国赵地,又名东武城。在今山东武城西北。赵孝成王封平原君于此。汉置东武城县。②古地名。春秋时申地,后属楚,又名武延城。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左传》僖公六年(公元前654 年):“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即此。③古县名。本春秋晋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陕西华县东。东汉废。相传东汉光武帝征隗嚣曾驻此,又名武平城、光武城。④古城名。又名武口城。故址在今湖北黄陂东南。梁太清三年(公元 549 年)萧绎驻军于郢州之武城,即此。
**【武威】**①古县名。汉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匈奴昆邪王降,以其地置。治所在今甘肃民勤东北。晋并入姑臧县。②郡名。汉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元鼎后辖境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曾建都于此。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凉州为武威郡。地处祁连山麓,汉唐时为通往西域要道所经;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
**【武都】**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西和西南。为武都郡治所。西有天池,又名仇池。东汉末氏族杨驹徒居于此,自西晋末年后杨氏世有其地。北魏太武帝时地入北魏,县废。②郡名。(1)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治所在武都(东汉移治下辨道,在今成县西)。辖境相当今甘肃武都、成县、徽县、西和、两当、康县及陕西凤县、略阳等地。北魏移治石门
(今武都东南),辖境相当今武都县附近一带。北周改名永都。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武州为武都郡。地处嘉陵江上游,山川险阻,是陇右通往 巴蜀的交通要道,十六国时氐族杨氏曾据此建国。(2)北魏置。治所在今陕西宝鸡。辖境约当今宝鸡附近一带。隋开皇初废。
**【武原】**①浙江海盐县的别称。因西汉末至东汉中海盐县故治(今浙江平湖东)为秦武原乡,故名。县治以后虽屡经迁移,而武原之名一直沿袭下来。宋李直养撰有《武原志》。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江苏邳县西北。南朝宋初废,北魏复置。隋开皇十一年(公元 591 年)改名良城。北朝时曾
为武原郡治所。③郡名。东魏武定八年(公元 550 年)分下邳郡置。治所在武原,辖境约当今江苏邳县地。隋开皇初废。
**【武陵】**①郡名。汉高帝置。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淑浦南)。辖境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市西)。其后辖境逐渐缩小。 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朗州为武陵郡。境内少数民族和汉族错居,被称为“武陵蛮”,东汉时曾不断起义。②旧县名。隋改临沅县置。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隋以后历为武陵郡、朗州、鼎州、常德府、常德路治所。1913 年改名常德。
**【武遂】**古邑名。(1)战国韩地。在今山西临汾西南。一说当在今山西 垣曲东南。公元前 307 年,秦拔韩宜阳,涉河城武遂;公元前 290 年:秦败韩:韩割武遂地二百里请和:皆即此。(2)战国燕地。在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公元前 243 年赵将李牧取燕武遂,即此。
**【武休关】**古关名。在今陕西留坝南。旁连褒斜道,为陕蜀交通咽喉。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 年)金兵攻武休关,绍定四年(1231 年)蒙古攻武休关:均即此。
**【武州塞】**古要塞名。在今山西左云至大同市西一带。汉武帝元光二年
(公元前 133 年),匈奴贪马邑财物,以十万骑入武州塞,汉从王恢谋设伏三十余万马邑旁,未至而觉,乃引兵还。北魏时又名武周塞。著名的云冈石窟,即筑造在此塞的东端。
**【武胜关】**在河南省信阳县南部。当河南、湖北两省边境。为大别山隘口之一。京广铁路经此。
【武阳关】义阳三关之一。居“三关”之东,故一名东关。故址当在今河南罗山县南。一说即今武胜关,误。隋及唐初在礼山县境内,故《元和郡县志》称为礼山关。宋名大塞岭。
**【武侯祠】**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郊。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高大华美。现存有唐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坶野】**古地名。即“牧野”。
**【枉渚】**①“枉”指枉水,“渚”一作“陼”。枉水注入沅水的小水湾, 在今湖南常德市南。《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即指此。②又名琵琶洲。在今甘肃两当南。因洲渚迂回得名。杜甫诗“鹍鸡号枉渚”,即此。
**【林虑山】**本名隆虑山,因避东汉殇帝刘隆讳改名。在河南林县西。山多铁。隋大业十年(公元 614 年)王德仁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此为根据地。
【析】(xī)古邑名。又名白羽。在今河南西峡县。春秋时许都。《左传》昭公十八年(公元前 524 年):“楚子迁许于析,实白羽。”汉置析县, 南朝宋废。
**【析津】**①府名。辽开泰元年(1012 年)改幽都府置,建为燕京。治所在析津、宛平(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南拒马河、大清河、海河以北,遵化、丰南、天津、宁河以西,紫荆关以东,内长城以南地。入宋后曾一度改名燕山,金天会中复旧。贞元元年(1153 年)海陵王迁都于此,建号中都,改名大兴府。②古县名。辽开泰元年(1012 年)改蓟北县置。与宛平县同治今北京城西南,为燕京析津府治所。金贞元二年(1154 年)改名大
兴。
**【析城山】**一名析津山。在山西阳城西南。中条山山峰之一,海拔 1, 888 米。以山峰四面如城,高大险峻得名。《书·禹贡》:“底柱、析城, 至于王屋。”
**【板桥】**①古桥名。(1)在今河南开封市西,为开封西方门户。唐大历十一年(公元 776 年)马燧讨平汴州李灵曜后,引军西屯板桥,即此。(2) 在今河南正阳县商山道中。唐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即此。②古镇名。在今山东胶县。北宋时属密州,元祐三年(1088年) 置胶西县及市舶司于此,为对外贸易港口。③古驿名。故址在今云南昆明市东,为昆明外围防戍要地。明洪武中沐英进兵昆明,得其地后,元守将即以城降。
**【板渚】**古津渡名。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东北黄河侧。隋大业元年(公元 605 年)自此引黄河水,东南达淮,为通济渠。
**【松山】**在辽宁锦县西南。山西有松山堡,明宣德中置中左千户所于此。明末为山海关外对清作战的重要据点之一,崇祯十五年(1642 年)被清军攻克。
**【松州】**州名。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置。治所在嘉城(今四川松
潘)。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置都督府于此,统辖羌族部落的崌、懿、嵯等二十五羁縻州,后增至一百零四州。广德以后地属吐蕃。明洪武十一年(1378 年)置松州、潘州二卫。不久并为松潘卫。地处岷江上游,循江西北上有山道通青海,为四川西北门户。
**【松江】**①*吴淞江的古称。②府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 年)改华亭府置。治所在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1912 年废。明清时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有“衣被天下”之称。
【松陵】江苏吴江县的别称。因五代吴越建县前,为吴县松陵镇地,故名。宋姜夔《过垂虹》诗:“曲终过尽松陵路。”
【松漠】唐羁縻都督府名。贞观二十二年(公元 648 年)以契丹部落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支流老哈河中下游一带。肃宗上元以后废。
**【松潘】**卫、厅名。明洪武十一年(1378 年)并松州、潘州二卫置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领千户所一,长官司十六、安抚司五。清雍正九年(1731 年)改为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升为直隶厅。辖境约当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马尔康、若尔盖、南坪、松潘、红原、黑水等县地。1914 年改为县。
**【松陉岭】**古山名。即今辽宁建平北、内蒙古老哈河之东沿河南北走向的山脉。隋唐时奚族与契丹分界于此:岭西为奚族,岭东为契丹。
**【松亭关】**古关名。故址在今河北宽城县西南。关门险塞,当交通孔道。辽时自燕京(今北京城西南)至中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西),每取道于此。明建文初燕王棣自永平(今河北卢龙)谋并大宁(今宁城西),以此关险隆塞难下,乃从刘家口攻大宁,还取松亭。
**【杭州】**州、路、府名。隋开皇中置州。治所在钱唐(唐作钱塘,今杭州市)。唐辖境相当今浙江桐溪、富春江以北、天目山脉东南地区及杭州湾 北岸的海宁县地。五代时吴越建都于此,称为西府。南宋建炎三年(1129 年) 因为行在所,升临安府。元改为杭州路,明改为府。1912 年废。自唐以来称
为大州。宋、元置有市舶司。丝织业向称发达。
**【枋头】**古地名。在今河南浚县西东枋城、西枋城。东汉建安九年(公元 204 年),曹操攻袁尚,围邺,在淇水入黄河口用大枋木作堰,遏使淇水注入白沟,增加水量,以利漕运。时人称为枋头。魏、晋、南北朝时为军事要地。东晋桓温北伐,被慕容垂战败于此。
【邽】(guī)本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市。公元前 688 年秦武公取其地置邦县,后改为上邽县。
【邿】 (shī)①古国名。妊姓。春秋时为鲁所灭。在今山东济宁东南。
②山名。在今山东平阴西。《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 555 年):“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即此。
**【刺桐】**一作桐城。福建泉州市的别称。释文见“古代中西交通”类。
**【直沽】**古地名。金、元时称潞(今北运河)、卫(今南运河)二河会合处为直沽。在今天津市内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汊口一带,为天津聚落最早兴起之地。元延祐三年(1316 年)置海津镇,明永乐二年(1404 年)筑天津城, 为南北漕运和海运的咽喉。元时由于直沽聚落的发展,专称旧三汊口一带为小直沽,称其东南海口附近一带(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北岸)为大直沽。
**【直隶】**旧省名。明称直隶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自永乐初建都北京(今北京市)后,又称直隶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直隶南京的地区为南直隶,简称南直,相当今江苏、安徽两省。清初以南直隶为江南省,北直隶为直隶省, 辖境依旧。雍正、乾隆以后逐渐在今河北省承德地区、张家口地区北部,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内蒙古奈曼、库伦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设置州、县,划属直隶,辖境日扩。1914 年割长城以北改属热河、察哈尔两特别区域。1928 年,改省名为河北。
**【直道】**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 212 年),命大将蒙恬主持开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 “堑山堙谷,千八百里”。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由于道路较直,故名。今陕甘两省交界的子午岭上,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地区, 犹有遗迹可寻。
**【直辕】**古隘道名。在今河南信阳南豫鄂界上。即义阳三关中的黄岘关
(今九里关),一说即武阳关。《左传》定公四年(公元前 506 年):吴伐楚,楚左司马戍请塞直辕等三隘,即此。
**【苦兀】**一作苦夷。明代对今库页岛及其土著部族的称谓。
【苦县】(gǔ—)古县名。春秋楚县。治所在今河南鹿邑东。东晋咸康三年(公元 337 年)改名谷阳。相传老子为此县人。
**【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金沙江,古时亦兼称若水。当巴蜀对今云贵地区交通的要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通西夷,“西至沫、若水”,即此。
【若邪】(—yé)邪,一作“耶”。山名,在浙江绍兴南;又溪名,出若邪山 ,北流入运河。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分道击东越,一军出若邪; 南朝梁大宝初张彪起兵若邪山讨侯景,皆即此。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一名浣纱溪。
**【茂州】**州名。唐贞观八年(公元 634 年)改南会州置,治所在汶山(今茂汶)。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汶川及茂汶羌族自治县等地。其后略有缩小。
明初废汶山县入本州,清雍正后升为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县。
【茂苑】江苏旧长洲县(今苏州市)的别称。因唐置县时取长洲苑为名。而晋左思《吴都赋》有“佩长洲之茂苑”句,故长洲县亦别称茂苑。唐白居易《长洲曲》:“茂苑绮罗佳丽地。”
**【茂陵】**古县名、陵墓名。西汉五陵之一。建元二年(公元前 139 年) 在槐里县(今陕西兴乎东南)茂乡筑茂陵,并置县。治所在今兴平东北。武帝死后葬此。西晋时县废。今茂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汉帝王 陵墓中最大的一处。陵的封土,略呈方锥体形,平顶。
**【苗】**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河南济源西。《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 547 年):“若敖之乱,伯贲之子贲皇奔晋,晋人与之苗。”
**【苑川】**古地名。即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以汉置牧师苑于川内, 故名。有东、西二苑城,相去七里。东晋初鲜卑乞伏部迁居于此。后乞伏国仁称大单于,在川内筑勇士城居之,并置苑川郡;乞伏乾归称西秦王,自金 城(今兰州市西)迁还苑川,都于西城,即西苑城。
**【范阳】**①古县名。(1)秦置。因在范水之北得名。治所在今河北定兴县南固城镇,北齐移治镇北故伏图城。隋开皇元年(公元 581 年)改名逎县。(2)隋开皇元年置。治所即今河北涞水县治。六年改名固安。(3)唐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改涿县置。治所在今河北涿县。历为涿州治所,明
初废入涿州。②郡、国名。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 226 年)改涿郡置。治所在涿县(今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以西,霸县、保定市、紫荆关以北和北京市房山以南地区。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西晋以后辖境屡有减缩。隋开皇初废。③郡名。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和河北省保定地区小部。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复改幽州。④唐方镇名。即
幽州,后兼卢龙。先天二年(公元 713 年)为防御奚、契丹置幽州节度使,
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名范阳,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城西南)。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幽、蓟、平、檀、妫、燕等州,约当今河北怀来、永清、北京市房山以东和长城以南地区。安禄山即以范阳等三镇节度使起兵反唐。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复改幽州节度使,兼领卢龙节度使,为河北三镇之一。其后为李怀仙、朱希彩、朱泚、刘济、张仲武、李全忠等父子兄弟割据,仅元和年间,一度听命中央。乾宁二年(公元895 年)刘仁恭为藩帅,唐亡遂建号称燕,公元 913 年为晋所并。
【范公堤】宋天圣中泰州知州张纶从西溪(今江苏东台)盐官范仲淹议, 重修*捍海堰;功成,滨海泻卤皆成良田,后人称为“范公堤”。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阜宁,历建湖、盐城、大丰、东台、海安、如东、南通,抵启东之吕四,长五百八十二里。明清两代堤外虽陆续涨出平陆百余里,此堤仍有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的功用。近数十年堤东已垦为农田,遂将自阜宁至东台南一段堤身筑成公路。
【茄芦】(jiā—)古城名。亦作葭芦。在今甘肃武都东南。三国时,魏邓艾与蜀姜维相持于此,筑城置戍。东晋、南北朝时,氐族杨氏居仇池, 以此为戍守重地。
【苕溪】浙江吴兴县的别称。因境内苕溪得名。南宋胡仔寓居于此,自号苕溪渔隐,著有《苕溪渔隐丛话》。
**【茅津】**古黄河津渡名。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古茅城南。《左传》文公
三年(公元前 624 年):秦伐晋,”自茅津济”,即此。汉后通称陕津、大阳津。
**【茅芦山】**一作茅麓山。在湖北兴山县西北。周围百里,岩壁陡峻,便于防守。清初李来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此为据点,坚持抗清达十一年之久。
**【砀山】**山名。在河南永城县东北,其北八里为芒山。《汉书·高祖纪》: 刘邦起兵前,曾“隐于芒、砀山泽间”。
**【砀郡】**郡名。(1)秦置。治所在砀县(今河南永城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通许以东,永城以北,山东曹县、嘉样以南和安徽砀山、毫县等地区。汉高帝五年(公元前 202 年)改为梁国。(2)北魏孝昌二年(公
元 526 年)置。治所在下邑城(今砀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砀山县地。北齐废。
【郁(鬱)水】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郁水,首受温水及夜郎豚水,至今广州市入海,凡今广西的右江、郁江、得江及广东的西江皆称郁水。豚水即今北盘江,温水即今南盘江,二江与右江本不相通,古人不明了郁水源流, 致有此误。南朝以后,郁水下游兼称西江。约自唐、宋后,郁水上游称为右江;今广西东部一段郁水称为浔江。故今广西境内的郁江,只相当古郁水的 一段。
**【郁(鬱)林】**①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置。治所在布山(今桂平西故城)。辖境相当今广西除桂林、梧州及一部分玉林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三国以后逐渐缩小,南朝陈约有以今桂平为中心、六万大山和大瑶山之间的郁江流域。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
德时又曾分别改郁州、郁林州为郁林郡。②州名。唐乾封元年(公元 666 年) 改郁州置。治所在石南(今玉林西北)。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西北贵县东南间地。其后治所屡有迁移。辖境也逐渐扩大。宋至道时移治南流(今玉林), 明洪武初省南流县入州。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北流、博白、陆川四县地。1912 年升为府,次年废。境内瑶、壮、汉等族杂居,州城南宋时已称为岭南都会,颇多商贾。
**【郁(鬱)洲】**古洲名。相传秦末田横居此,故又名田横岛。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古时在海中,“周回数百里”(《南齐书·州郡志》)。清时因海岸扩张,始和大陆相连。东汉末,邴原将家入海,住郁洲山中,即此。东晋隆安五年(公元 401 年),孙恩攻建康不克,浮海北上至此。南朝宋泰始中失青、冀两州,以洲在海中,形势险固,且有田畴鱼盐之利:遂侨置青、冀两州于此。为南朝东北边防要地。自隋至宋,置东海县;唐时又曾置环州。
**【郁(鬱)孤台】**古台名。在江西赣州市西南贺兰山顶。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唐虔州刺史李勉登临北望,因改名望阀。宋曾慥增筑二台,南为郁孤,北为望阙。
**【郁(鬱)督军山】**古山名。或作于(於)都斤山的东支、乌德鞬山。即今蒙古杭爱山。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中先后为突厥、薛延陀、回纥诸族的根据地。
【郕】(chéng)①古国名。亦作“盛”、“成”。姬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子叔武。故址在今山东汶上北,一说在今河南濮县东南。②古邑名。春秋鲁孟氏邑,在今山东宁阳东北。公元前 408 年齐宣公取鲁郕邑,即此。当鲁之北境与齐接壤处。
**【奄】**①古都邑名。在今山东曲阜旧城东。商王南庚自庇迁于奄,即此。
②古国名。一作■、盖。商的盟国。嬴姓。在今山东曲阜旧城东。周成王即位时,随同武庚和东方夷族反抗周朝,被周公所灭。周公之子伯禽封于此。
【厓山】“厓”一作“崖”,亦名厓门山。在广东新会南,与汤瓶嘴对峙如门,形势险要,宋绍兴时在此置寨,是控扼南海的门户。宋末为抗元的最后据点,1279 年宋军战败,陆秀夫负帝昺沉海于此。
【郏】(jiá)①山名、地名。《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 606 年): “成王定鼎于郏鄏。”《水经·榖水注》引京相璠曰:“郏,山名;鄏,邑名。”即北邙山,参见“北邙”。②古邑名。春秋郑地,后属楚。在今河南郏县。《左传》昭公元年(公元前 541 年):“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犫、栎、郏,郑人惧。”
**【郏鄏】**古地名。即周王城所在。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 606 年),王孙满曰:“成王定鼎于郏鄏”,即此。
**【拓东城】**古城名。拓一作柘。公元 765 年南诏王阁罗风子凤伽异所筑。故址在今云南昆明市。是南诏东境的重镇,置有拓东节度,统辖原东、西爨地区,即今昭通、威宁等县以南至红河沿岸一带。公元九世纪中叶劝丰祐改名善阐。
**【拉里】**旧地名。一作喇里。即今西藏嘉黎县。地处自昌都赴拉萨大道上,清康熙末设台站、粮员于此。本属西藏,宣统间改隶川滇边务大臣。1913 年改置嘉黎宗。
**【招宝山】**本名侯涛山,后因海上来华贸易各国船只停泊于此改名。在浙江镇海东北。南临港口,屹然耸峙,形势险要。明时筑城驻兵戍守。清光绪十一年(1885 年)欧阳利见据守此处炮台,击伤入侵的法国兵舰,法帅孤拔伤致死。
**【拨换城】**古城名。又称大拨换城。本汉姑墨国。唐初属龟兹国。故址即今新疆阿克苏。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 648 年)派阿史那社尔破擒龟兹王于此。其地属龟兹都督府,隶安西都护府。
**【轮台】**①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本仑头国(一作轮台国),汉武帝时为李广利所灭,置使者校尉,屯田于此。武帝晚年颁发《轮台罪己诏》 中的轮台即此,后并于龟兹。②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所当在今新疆米泉县境。贞元中地入吐蕃。③唐羁縻都督府名。显庆二年(公元 657 年)平西突厥析其部落置,故地应在当时的轮台县附近一带。
**【瓯宁】**旧县名。宋治平三年(1066 年)分建安县置。与建安县同治建州城(今福建建瓯),辖州治西北偏。1913 年与建安县合并为建瓯县。南宋时与建安县同为建宁府治所,元同为建宁路治所,明清同为建宁府治所。
**【瓯越】**古族名、地区名。见“东瓯”。
**【虎牢】**古邑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相传周穆王获虎为押畜于此,故名。城筑在大伾山上,形势险要,为军事重镇。公元前 673 年周惠王复赐郑虎牢以东地,即此。汉置成皋县。
**【虎林】**①古山名。即武林山(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天竺诸山)的别称。俗传本名虎林,唐因避太祖李虎讳改名武林,见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一说五代吴越时有异虎出此山,故名虎林,后或讹“虎”为“武”,见杨正质
《虎林山记》。但据《汉书·地理志》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出”,则汉代已有武林山之名。②古城名。即武林城。
**【虎牢关】**古关名。秦置,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萦带山阜,北临黄河,绝岸峻涯,以为险固。自古为戍守重地。
【虎踞关】腾越“八关”之一。故址在今云南陇川县西边界外,明清时中缅旧界南崩河内。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时划属缅甸。
【味县】(mèi—)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曲靖。三国蜀汉时建宁(寧)郡、庲降都督皆治于此,为南中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西晋至南朝宋仍为建宁(寧)郡、宁(寧)州治所。梁大宝时废。唐初又置,为南宁(寧)州治所,天宝后地入南诏,州、县并废。
**【鸣条】**古地名。又名高侯原。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一说在今河南封丘东。相传商汤伐夏粱,战于鸣条之野。
【岭外】“岭”亦作“领”,即岭南。从中原人看来,岭南地区在五岭 之外,故名;亦称岭表。唐高道《送柴司户》诗:《岭外资雄镇,朝端宠节旄。”
**【岭表】**古地区名。即岭南。唐刘恂著有《岭表录异》。
**【岭南】**①地区名。即岭表、岭外。指五岭以南地区。②道名。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以在五岭之南得名。开元时治所在广州(今广州市)。范围约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地区。③ 唐方镇名。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置岭南五府经略过击使,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经略使之一。至德
元载(公元 756 年)升为岭南节度使。开元以后治所在广州(今广州市)。直辖广管诸州,约当今广东钦山港以东大部分地区(连县、连山、连南等县除外);兼领桂、邕、容、安南四管。咸通三年(公元 862 年)分为东西两道:以广管为岭南东道节度使;邕管为岭南西道节度使,兼领桂、容、安南三管。
【岭峤】(—Jiào)五岭的别称。峤是高而峭的山,五岭的主山都可别称为峤:如大庚岭称台城峤或东峤,其余又称骑田、都庞、萌渚、越城等娇。因此岭南也称峤南。高適《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举鞭趋岭峤, 屈指冒炎蒸。”
**【岭海】**地区名。即岭南。其地北倚*五岭,南临南海,故名。《新唐书·李靖传》: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授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 “以岭海陋远,久不见德,非震威武、示礼义,则无以变风。”
**【岭北行省】**1312 年元朝改和林行省置。治所在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辖境约相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西伯利亚大部及我国内蒙古东部、北部地区和黑龙江的一部分。1368 年后废。
【岣缕】(gǒulǒu,又读 jūlǔ)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在湖南衡山县西。古来称为衡山的主峰,故衡山又名岣峻山。山上有碑,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禹治水时所刻。唐韩愈《岣嵝山》诗:“岣嵝山尖神禹碑。”
**【岷州】**州、卫、厅名。西魏大统时置州,因岷山得名。治所在溢乐(今甘肃岷县)。唐辖境相当今岷县一带。公元八世纪中叶后曾属吐蕃。宋熙宁后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和、礼县、宕昌、岷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区。绍兴中改名西和州,并移治白石镇(今西和)。元复置岷州于今岷县。明初改为卫,清初改为厅,雍正中复为州。1913 年改为县。
**【峄山】**又名邹山。在山东邹县东南。《书·禹贡》:“峄阳孤桐”,
《诗·鲁颂·閟宫》:“保有凫、峄”的峄,皆指此。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 年),曾登此山刻石颂秦德。
**【明州】**州、府名。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 738 年)置州,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治所在鄮县(今宁波市南,大历时移今宁波市,五代吴越改名鄞县)。辖境相当今浙江省甬江流域及慈溪、舟山群岛等地。宋绍熙五年(1194 年)升为庆元府。元改庆元路,明初改庆元路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名宁波府。宋时在此置市舶司,为对高丽、日本等国的贸易港。
**【明都】**古泽薮名。即孟诸。《史记·夏本纪》:“道荷泽,被明都。”
**【明圣湖】**古湖名。一名金牛湖。即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刘道真《钱塘记》:“明圣湖在县南。父老相传:湖中有金牛,古尝有见其映宝云泉,照耀流精,神化莫测,遂以明圣为名。”(《初学记》引)
**【明故宫】**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内。明初宫城。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今残存午朝门、东华门、西华门及内外五龙桥、玉带河等遗迹。解放后已把明故宫部分遗存石刻集中于午朝门内。
【黾池】(miǎn—)见“渑池”。
【黾隘】(méng—)即“冥阨”。见《国策·燕策》、《史记·春申君列传》。
【黾塞】(méng—)即“冥阨”。见《国策·楚策》。
**【昆山】**古山名。即今昆仑山。《史记·赵世家》:“昆(崑)山之王不出。”
**【昆阳】**①古邑名。战国魏邑,后属秦。在今河南叶县,因在昆水之北得名。《史记·苏秦传》: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昆阳。”又
《魏世家》:信陵君谓安釐王曰:“秦叶(葉)阳、昆阳与舞阳邻。”②古县名。秦置,在今河南叶县。新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刘秀歼灭王莽的主力军于此。北齐改名汝坟,唐贞观初废。蒙古至元初又置,旋废。
【昆吾】夏的同盟部落。己姓。在今河南许昌东。善于制造陶器和铸造 铜器,夏启曾命人在昆吾铸鼎。后为商汤所灭。西周时为许的封地。
**【昆明】**①古县名、城名。唐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置。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天宝后地属吐蕃,后又属南诏。南诏置香城郡治此,而城仍称昆明。境内产盐铁;又居唐、吐蕃、南诏三方接壤地带,为当时军事重地。②旧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置。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1953 年撤销。元为中庆路治所,明以后为云南省省会。
**【昆仑关】**在广西南宁市东北昆仑山上。居高临下,形势险要。宋皇祐四年(1052 年)狄青败侬智高于此。
**【昆仑塞】**古障塞名。一名昆仑障。西汉置。在今甘肃安西县南。为宜禾都尉治所。《后汉书·西域传》“今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余人集昆仑塞”, 即此。
**【昆明池】**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东南一片洼地。汉元狩三年
(公元前 120 年)为准备与昆明国作战训练水军和解决长安水源不足的困难而开凿。周围四十里。池成后引水东出,为昆明渠以利漕运;一支北出为昆明池水,引水泄入泬水以利长安城给水。十六国姚秦时池水涸竭,北魏太武帝及唐德宗时,都曾修浚,自唐太和时丰水堰坏,池遂干涸;宋以后湮为田地。
**【昆明渠】**古代关中地区的人工渠道。汉元狩三年(公元前 120 年)凿
*昆明池,后从池的东口,引水东北流经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至灞水西面分为二支:一支北注渭水;一支东流横绝灞水,与通向黄河的漕渠相接。遂成为
漕渠上源,也叫漕渠。从此关东和长安间漕运,更加便利。东汉时尚可畅通, 以后时湮时溢。唐太和时昆明池干涸,渠遂湮废。
**【昆明湖】**在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北倚万寿山。金时引金山(即万寿山)下的水汇成金水河,称为金海;元郭守敬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汇入,改称瓮山泊。明代称为西湖。清乾隆年间始称昆明湖(瓮山改称万寿山)。面积三千余亩,约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湖滨有石舫,湖中有长堤和十七孔桥等胜景。湖光山色,风景绮丽。为首都著名游览胜地。
**【昆陵都护府】**唐羁縻都护府名。昆,一作“崑”。显庆二年(公元657 年)平定西突厥,分其东部地区置。管理碎叶(葉)以东五咄陆部落, 隶属于安西都护府。辖境约当今巴尔喀什湖乐至新疆准噶尔盆地及伊犁河流域一带。垂拱后为突骑施、东突厥所侵,部落离散,都护寄居内地,仅存空名。如意(公元 692 年)后停袭。长安后地属北庭都护府。
**【昂可刺河】**古水名。即今苏联安加拉河叶尼塞河。《元史·地理志》: 谦河“注于昂可剌河,北入于海”。元有昂可剌部居河两岸,因水得名。
**【昌平】**①古乡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因昌平山得名。《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即此。②州名。明正德元年(1506 年)升昌平县置。治所在今昌平。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昌平、密云、顺义、怀柔等县地。清不辖县,1913 年改为县。明自成祖以下十三陵在此。崇祯十七年(1644 年)李自成起义军破居庸关经此入北京。
**【昌邑】**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南朝宋废。隋开皇中复置,大业初又废入金乡县。两汉曾先后为山阳国、昌邑国、山阳郡治所; 东汉又为兖州治所;晋为高平国治所。
**【昌国】**①古邑名。又名昌城。战国齐地,后入燕。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即此。②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南朝宋废。(2)南朝宋改临朐县置。治所在今山东临朐。隋开皇六年(公元 586 年)改名蓬山。不久又复名临朐。(3)北宋熙宁六年(1073 年)置。治所在今浙江定海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 年)仍降为县。二十年(1387 年)废。③卫、所名。明洪武十二年
(1379 年)在昌国县(今浙江定海县)置守御千户所,十七年(1384 年)升为卫。二十年(1387 年)因废昌国县,迁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为海防重地。清初废。
**【昌黎】**郡名。三国魏正始五年(公元 244 年)置辽东属国,后改昌黎郡。治所在昌黎(今辽宁义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西大凌河中下游及小凌河流域地区。隋初废。唐系出昌黎的韩氏为一时著姓,韩愈虽系出颍川,著籍河南,亦每以昌黎自称,故后世称为韩昌黎。
【昌南镇】新平镇的别名,以位在昌水之南得名。北宋新平改名景德后, 昌南的名称遂渐湮废。
**【昌润渠】**在宁夏平罗东。清雍正六年(1728 年)就黄河西岸支流六羊河疏凿而成。自黄河分出后,东北流百余里,仍入黄河。筑有进水、退水、 逼水等闸,两旁分支渠二十余道,溉田万余顷。
**【易州】**州名。隋开皇元年(公元 581 年)改南营州置,因境有易水得名。治所在今易县,后置易县为州治。唐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安新、满城以北,南拒马河以西。辽以后屡有改变。清雍正时升直隶州。辖境兼有今涞源、涞水两县地。1913 年废,改本州为县。境内有长城之险,为河北地
区门户。五代、北宋初,常在此和契丹剧烈战争。明代和瓦剌等部相持,此地为节制紫荆诸关重镇。又以产佳墨著名,世称“易水法”。
**【易京】**古城名。在今河北雄县西北。汉末公孙瓒据幽州,在此修筑营垒,建楼数十重,后为袁绍所破。魏晋时仍为军事重镇,十六国时为后赵石虎所毁。
**【忠州】**州名。唐贞观八年(公元 634 年)改临州置。治所在临江(今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忠县、丰都、垫江、石柱等县地。宋咸淳初升为咸淳府,元复降为忠州。清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忠县、丰都、垫江、梁平等县地。1913 年度,改本州为忠县。
**【罗罗斯】**土司名。元世祖至元中置宣慰司。治所在建昌路(今四川西 昌)。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大凉山及金沙江以西地区。明初废。
**【罗猴山】**在湖北房县西八十里。明崇祯十二年(1639 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大破左良玉于此。
**【具区】**古泽薮名。《尔雅·释地》十薮之一,《周礼·职方》扬州薮。一名震泽。即今江苏太湖。
**【具囿】**古苑囿名。一作具圃。在今陕西凤翔附近。《左传》僖公三十 三年(公元前 627 年):“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
**【国内城】**古城名,故址在今吉林集安城东。高句丽约于公元 3 年建都
于此,至公元 209 年迁都*丸都城。国内、丸都两城相距甚近,时或视同一地。
**【固原】**①州名。明弘治十五年(1502 年)置。治所在今宁夏固原。清同治十二年(1873 年)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海原及清水河上游东岸一带。1913 年废,改本州为县。②军镇名。明“九边”之一。镇守总兵官驻今宁夏固原,防区相当今宁夏南部及甘肃东南部一带。
**【固陵】**古聚名。在今河南太康南。公元前 202 年,刘邦追项羽至此。
**【图们泊】**即今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顶的天池。“图们”,万的意思。言为万水之源。松花江发源于此。
**【图伦碛】**古沙漠名。即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唐贞观九年(公元635 年)李靖等破吐谷浑,其王伏允“走图伦碛,将托于阗”(《新唐书·吐谷浑传》),即此。一作突沦川。《旧唐书·契苾何力传》:契苾何力攻吐谷浑,“自选骁兵千余骑,直入突沦川。”
【图伯特】清初文献中对西藏及其附近地区的称谓。又作退摆特、土伯特或图白式,是吐蕃的音变。近代外语中对西藏的称谓如 Tibet,Thebet, Tobut 等即源于此。
**【图斯池】**旧湖泊名。即今苏联境内的伊塞克湖。原属清伊犁将军辖地, 见《大清一统志》。后为沙俄割占。
**【牧野】**古地名。一作坶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殷末帝乙、帝辛(纣王)都朝歌(一说仍都安阳,朝歌为其离宫),周武王与反殷诸侯会师,渡孟津,大败殷军于此。
**【钓台】**在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滨。旧有东西两台。东台传为东汉严子陵隐居垂钓处,西台是宋末谢翱哭文天祥处。宋范仲淹建严祠于台下,下临七里泷峡谷,登山俯瞰,江流潆洄,白帆点点,景色秀丽。又相传而著名的有:周姜子牙钓台,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南的磻溪上;汉韩信钓台,在今江苏省淮安县北。
**【钓鱼山】**在四川合川县东。涪江在其南,嘉陵江经其北,渠江在其东, 三面临江,削壁悬岩,形势险峻。南宋淳祐三年(1243 年)余玠为抵御蒙古军东下,于此筑城防守,名钓鱼城,并徙合州治此。开庆元年(1259 年)蒙古兵围攻四月不下,蒙哥汗死于此。
**【钓鱼屿】**一作钓鱼台,即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岛。
【钓鱼岛】台湾附属岛屿,在台湾岛东北约 180 公里,面积约 5 平方公里。主要由火山岩组成。明陈侃《使琉球录》记载,钓鱼岛在我国海域之内。它和日本琉球群岛之间隔有 2,000 米以上的深海沟。是我国东海的一个渔场。岛上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及珍贵药材。台湾、福建等地人民常到这里捕鱼、采药。周围一带海底富石油资源。
**【和龙】**古城名。故址在今辽宁朝阳市。本名龙城,十六国前燕慕容皝 迁都于此,筑新宫名和龙宫,故又名和龙。其后后燕、北燕先后曾都于此。
**【和夷】**古地名。《书·禹贡》:“和夷底绩。”故址有二说:一说在今四川荥经县界;一说在今湖北武当山一带。
**【和州】**①州名。北齐置。治所在历阳(今和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等地。明清为直隶州。1912 年废,改本州为县。隔江和采石相对,为江防重镇。隋、唐、明统一江南,皆在此渡江。②古城名。本汉魏以来高昌城,高昌回鹘时讹作和州,一作火州、霍州、禾州,又或在“各州”、“火州”上冠以“哈拉”二字。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哈拉和卓堡西南,约在元明之际迁建于今哈拉和卓。
【和林】喀拉和林的简称。蒙古窝阔台汗七年(1235 年)建都于此。故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忽必烈即汗位后首都南迁,改设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后改为和宁路总管府。自元大德十一年(1307 年)后,又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元亡后,其残余势力又以此为政治中心。1948—1949 年在和林废墟上进行大规模发掘,发现土墙、宫殿、市街、房屋等遗迹甚多。
**【和尚原】**古地名。在今陕西宝鸡西南,与大散关同为控扼川、陕交通的要地。南宋绍兴元年(1131 年),宋将吴玠大败金兀术于此。
**【和什库珠克岭】**旧音“霍斯库鲁克”。在今新疆西南葱岭中。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参赞大臣明瑞击败大和卓木、小和卓木军于此。
**【制】**古邑名。西周属东虢,春秋属郑,后入晋。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地形险要。《左传》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制,岩邑也。”又襄公
十年(公元前 563 年):“诸侯之师城虎牢,晋师城梧及制。”一说制即虎牢,误。
【邾】(zhū)①古国名。即邹。②古邑名。战国楚地,楚宣王灭邾国,迁其君于此,故名。在今湖北黄冈县。
**【邾县】**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西北。项羽分封吴芮为衡山王,都此。三国初属魏,后被吴攻取,以为重镇。东晋末废。
**【邾峄山】**即“峄山”。
**【垂陇】**古地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左传》文公二年
(公元前 625 年):“穆伯会诸侯及晋司空士縠盟于垂陇”,即此。
**【垂棘】**古地名。春秋晋地,以出美玉著称,确址无考。《左传》僖公 二年(公元前 658 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垂葭】**即“郹氏”。
**【迭(叠)州】**州名。北周建德中置,以群山重迭得名。治所在迭川(今甘肃迭部县境)。隋大业初废。唐初复置,移治合川(今迭部),辖境相当今白龙江上游地区。广德以后地入吐蕃。
**【迤东】**道名。清雍正八年(1730 年)置,驻寻甸州城(今云南寻甸), 后徙曲靖府城(今曲靖县)。初辖云(雲)南、临安、徵江、广南、曲靖、普洱、开化、东川、昭通、广西、武定、元江、镇沅十三府,乾隆三十一年
(1766 年)以云(雲)南、武定属盐法道,临安、普洱、元江、镇沅四府、州属迤南道。清末辖曲靖、东川、澂江、昭通、镇雄、广西六府、州。1913 年废,以其地属滇中道及临安开广道。
**【迤西】**道名。清雍正八年(1730 年)改永昌道置,驻大理府城(今云南大理),辖大理、楚雄、顺宁、丽江、永昌、景东、蒙化、永北八府、厅。1913 年改置滇西道。
**【迤南】**道名。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分迤东道置,驻普洱府城(今云南普洱),辖临安、普洱、元江、镇沅四府、州。清末辖普洱、元江、镇沅、镇边四府、州、厅。1913 年改置滇南道。
**【郋里】**古地名。东汉汝南郡召陵县(今河南郾城东)的一个里。文字学家许慎曾居此。
【郔】(yán)古地名。(1)春秋郑地,《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 606 年):“晋侯伐郑,及郔。”即此。一说在今河南郑州市南;一说在今河南
延津县北。(2)春秋楚地,在今河南项城县境。《左传》宣公十一年(公元前 598 年):“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诸郔。”即此。
【岱】泰山的别名。《书·禹贡》:“海、岱惟青州。”李俊民《毛晋卿肖山堂》诗:“努将凌岱华,气欲吞嵩山。”
**【岱岳】**即泰山。《淮南子·墬形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
**【岱宗】**即泰山。古以为诸山所宗,故称“岱宗”。《书·舜典》说舜巡守到岱宗,《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登岱宗:皆指此。
**【岱庙】**在山东泰安城内。祀泰山神。初建于汉,历代均予修葺,殿宇雄。内有秦汉石刻、汉柏、唐槐、宋代壁面等古迹。解放后加以修葺,设立博物馆。
**【岳州】**州、路、府名。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巴州置州。治所在巴陵(今岳阳市)。唐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东、南、北沿岸各县地,其后略小。元改为路,明改为府。1913 年废。
**【岳阳】**古地区名。指太岳山(今山西霍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地区。
《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即此。
【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高三层。下瞰洞庭湖,碧波万顷; 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始建于唐,宋滕子京重修,以范仲淹曾作《岳阳楼记》著名。解放后整修一新,连同附近地区辟为公园。
**【依兰】**府名。1906 年(光绪三十二年)以三姓副都统辖地改置。满语称“三姓”为“依兰喀喇”,截取上二字为名。治所在三姓城(今依兰)。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南,察库兰山、完达山以北,东至乌苏里江、西至牡丹江西岸地。1913 年废。出貂鼠、麝香等名贵土产。
**【卑沙】**古高丽城名。又作卑奢、沙卑。故址在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
**【卑梁】**古地名。当在今安徽天长西北。春秋时为吴邑,与楚邑钟离相近。两邑之人争桑相攻,引起吴楚战争(见《史记·楚世家》)。后世因此常用“卑梁之衅”来比喻因小事而酿成的剧斗。
**【卑耳山】**即*辟耳山。《史记·齐世家》:“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
**【徂徕山】**一称尤崃山、龙崃山。在山东泰安东南。大汶河、小汶河分水岭。
【劶】(hòu)古邑名。春秋鲁叔孙氏邑。在今山东东平东南。《春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 498 年):“叔孙州仇帅师堕郈”,即此。
**【郃阳】**古地名。《汉书·地理志上》载,左冯翊有郃阳县。亦作“合 阳”。王先谦《汉书补注》:“战国魏地,文侯筑合阳,见《魏世家》。” 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
**【采桑】**古黄河津渡名。“采”一作“採”或“齧”。在今山西吉县西。
《左传》僖公八年(公元前 652 年):“晋里克帅师,梁由扉御,虢射为右, 以败狄于采桑。”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三国吴时更名采石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突出长江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江防重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虞允文大败金兵于此。传为唐诗人李白酒醉捉月溺死处。
【受降城】(降 xiáng)①汉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为了应接我国北方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投降,汉武帝令将军公孙敖所筑。故址在今内蒙古乌
拉特中后联合旗东阴山北。②唐景龙二年(公元 708 年)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用以防御突厥统治者的侵扰。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黄河北大黑河东岸,西去中城三百里(唐制,下同);西受降城在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东去中城三百八十里。其后东西两城均曾改筑。
**【金山】**①山名。(1)即阿尔泰山,突厥语“阿尔泰”就是金。五世纪时突厥阿史那氏居金山之阳,为柔然铁工。(2)在内蒙古哲里木盟东境西辽河南岸。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冯胜破纳哈出于金山,即此。(3)在江苏镇江市西北。本在长江中,清末江沙淤积,始与南岸相连。古有氏父、获苻、伏牛、浮玉等名,唐时裴头陀获金于江边,因改名。南宋韩世忠败金兀术于此山下。有金山寺、楞伽台、慈寿塔、法海洞、白龙洞、中冷泉等名胜。解放后山麓辟为金山公园。(4)在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海中,亦名大金山。附近又有小金山。明杨维桢云:“淞之南有大金、小金出没云海之中”,即此二山。②卫名。明洪武十九年(1386 年)置,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金山卫。与海中金山相对,故名。为江浙沿海要冲,嘉靖时屡受倭寇侵扰。清雍正三年(1725 年)改县,乾隆时移今治。
**【金川】**①古县名。(1)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吉安县置。治
所在今陕西安康,为西城郡治所。大业末废。义宁二年(公元 618 年)复置,
改名西城。(2)隋开皇六年(公元 586 年)升金川镇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十八年改名通化。(3)唐武德初置。治所在今理县东北。不久废。咸亨二年(公元 671 年)复置,改名小封。②土司名。唐置羁縻金川州。辖境约当今四川大金川、小金川地区。明封哈伊拉木为金川寺演化禅师,世领其地。后分为大金川、小金川。清康熙五年(1666 年),授嘉纳巴演化禅师印;其庶孙莎罗奔以土舍将兵从岳钟琪作战有功,雍正元年(1723 年)为金川安抚司。莎罗奔自号*大金川,而以旧土司泽旺为*小金川,于是有大金川、小金川之称。
【金门】汉代官门名。又名金马门。《汉书·扬雄传下》:“历金门, 上玉堂有日矣。”参见“金马”。
**【金马】**汉代官门名。《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汉代征召来的人,都待诏公车(官署名), 其中才能优异的今待诏金马门。亦简称“金马”。谢惠连《连珠》:“登金马而名扬。”
**【金华】**府名。1358 年朱元璋改婺州路为宁越府,1360 年改名金华。治所在金华(今属浙江省)。辖境相当今浙江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等县地。1912 年废。清顺治年间,周钦贵等曾数次起义于此。
**【金州】**①州名。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东梁州置。治所在西城(后曾一度改名吉安、金川。今安康)。唐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以东、旬阳以西的汉水流域。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改名兴安。南宋王彦与金将撒离喝大战于此。产漆为世所珍,号称“金漆”。②卫名。明洪武间置。治所在今辽宁金县。辖今辽东半岛南端。清顺治元年(1644 年)废。三面滨海,其南旅顺口,为海运登岸处。又有铁场、盐场。
**【金谷】**古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水经·穀水注》:“金谷水出太白原,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晋石崇筑园于此,世称金谷园。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金城】**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十六国前凉为金城郡治所,西秦曾在此建都。北魏废。隋大业初曾改子城县为金城县,治所在今兰州市。后又改名五泉县。②郡名。汉始元六年(公元前 81 年)置。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兰州市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的河、湟二水流域和大通河下游地区。建安以后辖境西部缩小,仅至今大通河下游以东。晋迁治榆中(今兰州市东),十六国前凉迁治金城(今兰州市西北)。北魏时仍治榆中,辖境更小,相当今兰州市及其以南一带。西魏后迁治子城(今兰州市)。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兰州为金城郡。隋末薛举在此起兵,称西秦霸王。
**【金陵】**①古邑名。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 333 年)灭越后置。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东晋王导谓“建康古之金陵”。后人因作今南京市的别称。②府名。五代吴武义二年(公元 920 年)升昇州置。治所在上元(今南京市市区),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市区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南唐昇元元年(公元 937 年)改名江宁府。③今江苏镇江市唐时亦称金陵。宋王楙《野客丛书》引唐张氏《行役记》谓甘露寺在金陵山上。唐赵璘《因话录》谓李勉至金陵,屡赞招隐寺标致。①金帝王的陵墓。在今北京市房山县。包括自金太祖至金宣宗以前各帝后的陵墓。惟熙宗思陵与海陵王陵不在陵区之内。明天启间捣毁,并建关帝庙以镇压之。清初稍加修复,已不是原来的规模。
**【金匮】**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 年)分无锡县置,因金匮山为名。与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同城而治,辖城东偏。1912 年仍并入无锡县。
**【金阊】**旧苏州的别称。因城西阊门外旧有金阊亭得名。
**【金堤】**指修筑得很坚固的江河堤塘。①西汉时东郡、魏郡、平原郡界内黄河两岸,都有石筑的金堤,高者至四五丈。东汉时自汴口以东,沿河积石,通称金堤。今西起河南汲县、滑县,经濮阳、范县、山东寿张,东至张秋镇东,有古金堤,相传宋所筑,一说东汉王景所修。②左思《蜀都赋》: “西逾金堤,东越玉津”,指今四川灌县都江堰一带岷江的江堤。③东晋时桓温主持所筑江堤,在今湖北江陵南。《水经·江水注》:“江陵城地东南倾,故缘以金堤,自灵溪始。桓温令陈遵造。”
【金微】唐羁縻都督府名。贞观二十一年(公元 647 年),以铁勒仆骨部地置,以金微山得名。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一带。高宗末废。
**【金源】**①古县名。辽开泰二年(1013 年)置,以地有“金甸”为名。故治在今辽宁朝阳西北。明废。②金国的别称。《金史·地理志》:上京路“金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发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差取诸此”。阿鲁图《进金史表》:“维此金源,起于海裔。”
**【金满】**古城名、县名。或讹作金蒲。东汉永平中耿恭为戊己校尉屯此城,地属车师后部。唐置县,为庭州、北庭都护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北护堡子。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改名后庭。
【金山寺】在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东晋时创建,原名泽心寺,自唐起通称为金山寺。宋曾改名龙游寺,清初又改名江天寺。殿宇楼台,倚山而建,向为国内佛教禅宗名寺。部分房屋曾毁于火,解放后已加整修。重要建筑物有楞伽台、观音阁、慈寿塔、留云亭、法海洞等。《白蛇传》中的金山寺,即指此。
【金牛道】即“石牛道”。
【金牛湖】古湖名。一名明圣湖,即令浙江杭州市西湖。《云麓漫钞》引《十三州记》:“钱湖一名金牛湖,一名明圣湖。湖有金牛,遇圣明即见, 故有二名焉。”
【金田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北部。1851 年洪秀全在此领导农民革命,为太平天国革命策源地。今建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除列馆。附近有当年太平军的练兵场——营盘遗址和太平军的指挥部——三界庙等革命史迹、文物。金田起义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水河】①宋建隆二年(公元 961 年),凿渠引荥阳(今属河南)京水东过中牟(今县),凡百余里,抵都城(开封)西,架槽横绝汴渠,东汇 于五丈河,名曰金水河。其后复引贯皇城内苑,民间亦得汲用。元丰中赐名天源河。南渡后废。②金始导今北京城西北玉泉山水东注今三海;元重加修浚,以下游被圈入禁苑之内,故称金水河。故道自玉泉东南流,在今西直门南入城,东注今三海,又自三海南端东至皇城东南注入通惠河。明改引玉泉为通惠河源,城西金水河故道遂湮废。玉泉水入城至今什刹海后分为二支: 一支东南流为通惠河;一支南注三海,东贯大内为金水河,又自宫苑南出绕皇城前东入通惠河。清以在紫禁城内者为内金水河,在皇城前者为外金水河, 相沿至今不改。
【金界壕】一作“金源边堡”。金朝为防御蒙古所筑壕堑。明昌五年(1194 年)因婆卢火所筑旧址增浚,承安三年(1198 年)竣工。东北起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南沿兴安岭经索伦、突泉西达尔泊北,再沿阴山西延至黄河后套,全长约三千里,连亘北部边界上。除原有边堡外,筑垒穿堑,以便戍守,是我国古代巨大工程之一。今界壕东段,尚有土壁遗址。又今额尔古纳河上游北岸,西经满洲里市北,直至蒙古人民共和国,金代亦筑有边堡。
【金隄关】古关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北,临古黄河南岸,因汉金隄得名。隋末瓦岗起义军攻破此关,遂下荥阳等县。
【金微山】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东汉永元三年(公元 91 年),耿夔、任尚等破北匈奴于此,北单于遂逾此山西走入康居。
【金墉城】古城名。三国魏明帝时筑,为当时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 西北角上一小城。魏晋时被废的帝、后,都安置于此。城小而固,为攻故戍守要地。北魏初年为“河南四镇”之一。隋洛阳城西迁后,金墉遂在洛阳之东。公元 618 年,瓦岗起义军曾据此进逼洛阳。唐贞观后废。今称故址为阿斗城。
【肤(膚)施】①古县名。战国魏置。治所在今陕西榆林东南。秦汉时 为上郡治所。东汉末废。汉初匈奴南下,与汉以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一线为界。②旧县名。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置,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延河东,宋庆历时移治今延安市。隋唐为延安郡、延州治所,金元为鄜延路、延安路治所,明清为延安府治所。1936 年改名延安县。
**【肥水】**①近代俗名东肥河。源出安徽合肥西北将军岭,西北流入寿县境,折北流经寿县城东,又西北经八公山南入淮。公元 383 年东晋前秦战于肥水,即此。近数十年来因下游流势不畅,中游遂壅潴为瓦埠湖。②《水经·施水注》:“施水受肥于广阳乡,东南流径合肥县。”唐以后即称施水为肥水。近代俗名南肥河,又称金斗河。源出安徽合肥西北,南流经将军岭东麓,折
东南经合肥城北,又东南至施口入巢湖。其流经合肥城一段本穿行城中,1511 年始改道经城北。
**【肥如】**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北。隋开皇六年(公元 586 年)废入新昌县。十六国后燕、北燕时,曾为幽、冀两州治所;北朝时,曾为平州及辽西郡治所。
【鱼复(復)】古县名。春秋时庸国鱼邑,秦置县。治所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城。三国蜀汉刘备为吴将陆逊所败,退居于此,改名永安。晋复旧名。西魏改名人复,唐贞观间改名奉节。东汉建安后为巴东郡治所,南北朝、隋、唐又先后为巴州、信州、夔州治所。
【忽汗州】唐羁縻州名。先天二年(公元 713 年)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荥为渤海郡王,以其辖地置忽汗州,因境内有忽汗河(今牡丹江)而得名,故治即今吉林敦化。
【忽汗河】古水名。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的牡丹江。《旧唐书·北狄传》:望建河“东流与那河、忽汗河合。”
【忽汗城】古城名。因城濒忽汗河(今牡丹江)得名。渤海国都。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东京城。《辽史·太祖纪》:天显元年(公元 926 年), “围忽汗城”,渤海王出降,遂灭渤海。
【忽汗海】古湖泊名。因忽汗河(今牡丹江)流贯其中得名。即今黑龙江宁安西南镜泊湖。唐贾耽《道里记》:“渤海王城,城临忽汗海。”
**【周】**古部落名。始祖后稷,原居邰(今陕西武功),传到公刘,迁到豳(今陕西彬县),古公亶父时,定居于周(今陕西岐山),部族日臻强盛, 周遂成为部族名。周文王时,迁都于*丰。
**【周南】**古地名。《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留滞周南。”《集解》谓即*雒阳;《索隐》谓*陕以东皆周南之地。
**【周原】**古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北岐山下。《诗·大雅·绵》:“周原◻◻”,状其肥沃。周代祖先古公亶父迁此。《史记·周本纪·正义》: “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
**【郊】**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运城县境。《左传》文公三年(公元前 624 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
**【京】**①古邑名、县名。春秋郑邑,为共叔段所居。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左传》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
太叔。”秦置县。公元前 205 年,楚、汉战荥阳南京、索间,即此。北齐废。
②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因城西京岘山得名。东汉建安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 209—211 年)孙权曾自吴(今苏州市)徙治于此。东晋、南朝通称为*京口城。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东汉末、三国吴时称为京城。东晋、南朝时,因城凭山临江,通称京口城。为长江下游军事重镇和首都建康(今南京市)北方门户,徐州、南徐州先后皆治此。
**【京东】**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洽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徒骇河东南,山东东明、河南睢县、柘城以东地区和江苏的西北角。熙宁七年(1074 年)分为京东东、京东西二路:泰山以北、沂水流域以东属东路;其西南属西路。东路治所在青州(今山东益都);西路治所在兖州(今山东兖州),后移治应天府(宋景德时升宋州为府)。金分别改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
**【京西】**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所在河南府(今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市、许昌、淮阳以西,崤山熊耳等山以东,沁河、卫河以南; 安徽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大巴山以东;湖北涢水以西,京山、钟祥等县及荆山以北地。熙宁五年(1072 年)分南、北两路: 北路治所在河南府,辖有今河南伏牛山以北、桐柏山以东地区。金改为南京路。南路治所在襄阳府(今湖北襄阳),辖境相当于上区的西南。南宋略有 减缩。元废。
**【京师】**①首都的旧称,《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② 明制:京师附近地区不设布政使司, 各府、州直隶于京师,这一地区即称为京师,也叫*直隶。明初建都应天府(今南京市),京师地区相当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永乐十九年(1421 年)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市),京师地区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省的大部分。
**【京兆】**①郡名。见“京兆尹”。②府名。唐开元元年(公元 713 年) 改雍州置。治所在长安、万年(今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乾县以东,铜川以南,渭南以西地。其后屡有伸缩。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改为安西路。唐为关内道、京畿道治所;宋为陕西路、永兴军路治所;金为京兆府路治所。③路名。金皇统二年(1142 年)置京兆府路,治所在京兆府
(今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铜川市、乾县以南,武功以东,首阳山、镇安县、社川河以北、以东及河南卢氏县、虢略镇、朱阳关。蒙古废。
①1914 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设京兆尹,直隶中央政府;1928 年并入河北省。
**【京江】**即长江流经江苏镇江市北的一段,因镇江古名京口而得名。唐杜牧《杜秋娘诗》:“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京洛】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班固《东都赋》: “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
**【京畿】**①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虞世基《出塞》诗:“鼓吹入京畿。”
②道名。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分关内道南部置,为十五道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关中平原。③路名。宋皇祐五年(1053 年)以开封府及分京东、京西路置。治所在开封府(今开封市)。辖境屡有变迁,约有今河南原阳、长垣、兰考、太康、鄢陵、中牟等县间地。金废。
【京兆尹】官名,在汉代亦为政区名。汉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改右内史置,分原右内史东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属畿辅, 故不称郡。为* 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郡,官名改称太守。西魏、周、隋辖区仍称郡,改太守为尹。唐开元初改雍州为京兆府,往往以亲王领雍州牧,而改雍州长史为京兆尹,并增置少尹,以理府事。辛亥革命后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改府尹为京兆尹,国民党统治时期废。
**【夜郎】**①古族、国名。战国至汉时,主要在今贵州西部及北部,并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北部部分地区。汉初与南越、巴、蜀有贸易关系。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于其地置牂牁郡。②古县名。(1) 汉武帝置。治所当在今贵州关岭县境。南朝梁大宝以后废。东晋南朝曾为夜郎郡治所。(2)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分宁夷县置。治所在今贵州石阡
西南。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废。(3)唐贞观五年(公元 631 年)置。治
所在今湖南芷江西南。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名峨山,曾先后为舞州、
鹤州及业州治所。(4)唐贞观十六年(公元 642 年)置。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五代时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 年)复置。宣和二年(1120 年)又废。唐曾先后为珍州及夜郎郡治所。③郡名。(1)西晋永嘉五年(公元 311 年) 分牂牁、朱提、建宁三郡置。治所在夜郎(今关岭县境)。辖境约当今贵州六枝以西的云、贵两省境内的北盘江上游地区。南朝梁大宝以后废。(2)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珍州置。治所在夜郎(今正安西北)。辖境约当
今贵州正安及道真等县地。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又改珍州。
**【兖水】**即*沇水。《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垣县,“有王屋山, 兗水出”。按兗(即“兖”)即沇字,故《禹贡》兖州《史记·夏本纪》作沇州。古人或将篆文立水写作横水置于允上,隶变为六成兖,后世又变兖作兗,今已废用。
**【兖州】**①古“九州“之一。《书·禹贡》:“济、河惟兖州。”《尔雅·释地》:“济、河间曰兖州。“《周礼·职方》:“河东曰兖州。”济指黄河以南自今河南荥阳北东北流至今山东利津南入海的古济水,河指自今河南武陟东北流至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的古黄河。②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东省西南部:北至茌平、淄博,东至沂河流域,东南以莒县、平邑并泗水东岸为界,及河南省东部:南乐、濮阳、延津、开封、尉氏以东, 扶沟、淮阳、鹿邑以北地区。东汉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其后屡有迁移,辖境逐渐缩小。南朝宋移治瑕丘城(隋改置县,宋改瑕县,金改嵫阳,今兖州)。唐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济宁市、泰安、莱芜、泗水、邹县、金乡等县间地。明初改为府。③东晋侨置。见“南兖”、“北兖”。④府名。明洪武十八年(1385 年)升兖州置。治所在滋阳(今山东兖州)。清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运河以东(济宁市除外),蒙山、抱犊崮以西,大汶河以南及黄河北岸的阳谷、寿张等县地。1913 年废。
**【庙街】**一作庙尔。在黑龙江口北岸。唐为羁縻黑水都督府辖地,明属 奴儿干都司,清初为吉林三姓副都统所辖。1850 年,沙俄侵略军潜入黑龙江流域,筑寨于此,以沙皇尼古拉名字命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1858 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订立不平等的《瑷珲条约》,遂被沙俄割占。
**【底柱】**山名。即“砥柱山”。
【於陵】(yú— )古县名。战国齐於陵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东邹平东南。南朝宋废。西汉时为济南郡都尉治所。
【怯绿连河】一作客鲁涟河、克鲁连河、怯绿怜河、曲烈儿河等,今作克鲁伦河,皆同音异译;即驴驹河或龙居河。源出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大肯特山东南,屈曲东北流三千余里入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1229 年,蒙古太宗窝阔台即汗位于此。
【怛罗斯】古城名。亦作■逻私,或误作恒罗斯。“城周八九里”(《大唐西域记》),故址在今苏联哈萨克东南部江布尔城。唐时为西域交通中心之一。天宝十年(公元 751 年)唐将高仙芝与大食战于此。清代中国西部边疆到此。
**【郑】**古国名。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宣王弟郑桓公(名友)。公元前806 年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周幽王时,桓公见西周将亡,把财产、部族、家属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和郐之间。郑武公即位,先后攻灭郐和东虢,建立
郑国,都新郑(今属河南)。郑武公、庄公相继为周平王的卿土,在春秋初年为强国。后渐衰弱,前 375 年为韩所灭。
**【郑州】**州名。隋开皇元年(公元 581 年)改荥州置。治所在成皋(后改汜水,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唐贞观时移治管城(今郑州市,明废入本州)。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市、荥阳、新郑、中牟及原阳西南部地。其后辖境屡有变迁,清雍正初及光绪末曾升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县。
【郑国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十年(公元前 237 年), 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建议开凿。自中山西瓠口(今陕西泾阳)引泾水东流, 至今三原北会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渠长三百多里,“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灌溉面积约等于现在二百八十万亩),亩收一钟(六斛四斗),关中成为沃野。汉、魏时为泾水流域主要灌溉系统。唐代郑、白二渠趋于混合,主要发展白渠,郑国渠遂渐堙废。
【郱】(Píng)古邑名。春秋纪地,后入齐。在今山东临朐东南。《春秋》庄公元年(公元前 693 年):“齐师迁纪郱、鄑、郚。”
【单父】(shànfǔ)古邑名、县名。一作亶父。相传为虞舜师单卷所居,故名。春秋时鲁邑,秦置县。治所在今山东单县。东晋改置离狐。隋开皇中复为单父,明洪武元年(1368 年)废入单州,二年改单州为单县。历唐至元先后为辉州、单州治所。
【单州】(shàn—)州名。五代唐同光二年(公元 924 年)改辉州置。治所在单父(今单县)。宋辖境相当今山东单县、成武、鱼台及安徽砀山等县地。明洪武二年(1369 年)降为县。金末为红袄军活动地区。
【单于台】(单 chán)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汉书·武帝纪》: 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出长城,北登单于台”,即此。
【单于都护府】唐六都护府之一。麟德元年(公元 664 年)改云(云) 中都护府置,治云(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统碛南突厥部落诸府州,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阴山、河套一带。圣历元年(698 年) 并入安北都护府,移安北来治。开元八年(720 年)复分二府:安北移治中受降城,此地仍为单于。会昌五年(845 年)又改名安北。
【卷】(quān)古邑名。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原阳县旧原武西北。《史记·苏秦传》:“据卫取卷、淇,则齐必入朝秦。”又《秦本纪》:“客卿胡伤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
【卷县】(quān—)古县名。本战国魏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原阳县旧原武西北,北魏太平真君时废;太和中复置,北齐天保七年(公元 556 年)废。北濒黄河,为河津要地。
【净州】“净”,又作“静”或“靖”。州、路名。金大定十八年(1178 年)置州,治所在天山(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城卜子村)。辖境相当今四子王旗附近一带。元改为路,明初废。金时为交通要镇,常接待蒙古使者于此。
**【沫水】**古水名,一名■(一作“■”,误)水。战国秦蜀守李冰主持下凿*离堆,避沫水之害;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 130 年)司马相如通西夷, 西至沫水、*若水:皆即此。隋、唐以后,改名大渡河。
**【沽水】**古水名,一作沽河。上游即今河北白河;故道自顺义东南李遂镇西南流至通县东北会温榆河,此下即今北运河。又海河亦称沽河。
**【河中】**①府名。唐开元八年(公元 720 年)升*蒲州置,以位在黄河中游得名。同年改为蒲州。乾元时复改河中府。治所在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西南部龙门山以南,稷山县、运城、芮城以西及陕西大荔东南部等地。其后屡有减缩。明洪武二年(1369 年)改为蒲州。扼晋陕交通咽喉,唐代宗时仆固怀恩叛乱,以郭子仪领节度使守此。②唐方镇名。后期号护国军。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置,治所在蒲州(旋升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河中、晋、绛、慈、隰五府、州,相当今山西石楼、汾西、霍县以南和安泽、垣曲以西地区。宋初废。
**【河内】**①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以黄河以北为河内,河南者为河外。
《史记·正义》:“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又云:“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卫州,折东北入海,曲绕冀州, 故言河内云也。”《周礼·职方》:“河内曰冀州。”亦专以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为河内。《史记·晋世家》:“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 北边翟,东至河内。”《正义》:“河内谓怀州。”②郡名。楚汉之际置。治所在怀县(今武涉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辖境渐小。隋开皇初废。大业及 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怀州为河内郡。郡在汉有地狭人众之称,农商业很发达。③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改野王县置。治所在今河南沁阳。1913 年改名沁阳。历为河内郡、怀州;怀庆路、怀庆府治所。
【河右】*河西的别称。
**【河东】**①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以后泛指令山西全省。因黄河经此作北南流向,本区位在黄河以东而得名。②郡名。秦置。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 418 年)移治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 辖境缩小至今山西西南汾河下游至王屋山以西一角。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蒲州为河东郡。产池盐;历为军事上控制关中的门户。
③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分蒲坂县置。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历为河东郡、蒲州及河中府治所。明洪武二年(1369 年)并入蒲州。
①道名。(1)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开元以后治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地。(2)明置。属山西省,驻蒲州。清辖平阳、蒲州二府、霍、解、绛、隰四州,兼管河东盐法。嘉庆间移驻运城。1928 年废。⑤ 唐方镇名。开元十八年(公元 730 年)改太原府以北诸军州节度为河东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长期领有太原府及石、岚、汾、沁、仪、忻、代等州,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中阳、灵石、沁源、榆社、左权以北地区。⑥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所在并州(后改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内长城以南,龙门山、稷山、绛县、垣曲一线以北;西北有今陕西东北角佳县以北地区。金初分南北两路:河东北路治所在太原府,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灵石、昔阳等县以北,内长城以南及陕西吴堡县以北地区;河东南路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南部及河南武陟以西的黄河以北地区。元废。
**【河北】**①道名。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开元后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大部,河南、
山东古黄河以北地区。②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所在大名府(今县东)。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易水、雄县、霸县和天津市海河以南,及山东、河南两省黄河以北的大部。熙宁时分为东西两路:东路治所在大名府,西路在真定府
(今正定)。辖境约以今白洋淀向南,子牙河、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东境为分界线。人金后屡有变迁。正隆时东路治所在河间府(今河间县),辖境南部缩小至今河北南宫、枣强及山东马颊河以北地;西路辖境东部和西南部亦略有缩小。元初废。
【河外】春秋晋人称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左传》僖公十五年(公元前 645 年):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战国魏人称河南、河西为河外。
《史记·魏世家》:“所亡于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此指河南今陕西华阴至河南陕县一带。《史记·苏秦传》:“魏弱则割河外。”《正义》:“河外,同、华等地也(唐同州治在今陕西大荔,华州治在今华阴)。” 赵亦称河南为河外。《史记·张仪传》:“驱韩、魏而军于河外。”《正义》: “河外,谓郑、滑州(唐郑州治即今河南郑州市,滑州治在今滑县东),北临河。”秦人称河东为河外。《通鉴》周赧王四年(公元前 311 年)胡注: “河外,秦盖以河东为河外。”
**【河西】**①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指令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北朝时又泛指今山西省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尔雅·释地》:“河西曰雝州。” 亦曰“河右”。②唐方镇名。景云二年(公元 711 年)置河西节度使,开元、天宝间为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凉州(今甘肃武威)。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河西走廊。安史乱后地入吐蕃。
**【河曲】**古地区名。(1)指令山西芮城县西风陵渡一带。黄河自北向南流,至此折向东流成一曲,故名。春秋时秦、晋曾屡次作战于此。《春秋》文公十二年(公元前 615 年):“晋人、秦人战于河曲。”(2)指今青海省东南境黄河曲流处。东汉时羌族居此,号河曲羌。
**【河州】**州、路、卫、府名。十六国前凉分凉州置州。治所在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西秦末地入吐谷浑。北魏太和中复改枹罕镇(治今临夏东北)为河州,辖境相当今洮河中、下游,大夏河上游,湟水下游及桑园峡积石峡间黄河流域地。隋以后辖境缩小,唐宝应初地入吐蕃。宋熙宁中复置州。元改河州路。明洪武初先后置河州卫、府,不久并府入卫;成化中复分卫置州, 清雍正中并卫入州;不辖县。1913 年改导河县。
**【河阳】**①古县名。春秋晋邑,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北齐废。隋开皇时复置,移治今孟县南;金大定中又移今孟县。明洪武初,废入孟州。南临黄河,向为洛阳外围重镇。唐建中时置河阳三城节度使于此。②旧县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降河阳州置。治所在今云南澄江。1913 年改名澂江。历为澂江路、澂江府治所。1955 年改为澄江县。
**【河阴】**①古县名。三国魏黄初中改平阴县置。治所在今河南孟津东北。隋初移治今宜阳东,大业初废入洛阳县。②旧县名。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 年)为便利东南漕运,在今河南荥阳北古汴河口筑河阴仓,并置县。江淮地区粮运经汴渠西来至此,纳贮河阴仓, 然后候水转运,经黄河、渭水运往长安。元明时县治一再迁移,皆在今荥阳东北。清乾隆三十年(1765 年)并入荥泽。1913 年复置,1931 年与荥泽合并为广武县。
**【河间】**①郡、国名。汉高帝置郡,文帝改国,其后或为郡,或为国。
治所在乐城(今献县东南)。平帝时辖境相当今河北献县、交河、东光、阜城、武强各一部分地。东汉初并入信都,永元初复置国,辖境扩大至相当今河北雄县及大清河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肃宁以东,交河、阜城以北地。三国魏改为郡,西晋复为国。北魏初又改为郡,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瀛州为河间郡。②府、路名。北宋大观二年(1108 年)升瀛州置府。治所在河间(今县)。蒙古至元二年(1265 年)改为路。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及天津市海河以南,河北肃宁、献县、故城以东,山东德州、乐陵、临邑、高青的一部分。明初改为府,辖境缩小,清仅有今河北任丘以南,东光、吴桥以西,肃宁、献县、故城以东地。1913 年废。北宋末金兵南下,宋人议割三镇,此为其中之一。金为河北东路治所。清末义和团以此为直隶东南部活动中心。
**【河陇】**古地区名。指*河西与*陇右而言。
**【河南】**①古地区名。指黄河以南。(1)战国韩魏两国的河南,指今河南省洛阳市迤西一带。(2)《尔雅·释地》、《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即今河南省一带。(3)秦汉时代称今内蒙古河套以南为河南,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 215 年)大将蒙恬取河南地,即此。(4)南北朝时吐谷浑据有今青海省黄河以南一带,宋、齐、梁封为河南王,即称其境为河南。
(5)南北朝时,今甘肃省西南部黄河以南地区亦称河南。十六国西秦王乞伏乾归据有其地,即自称河南王。②古县名。周雒邑王城,战国时称河南,汉 置河南县。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郊涧水东岸,其城址已在 1954 年进行了考古发掘。隋大业初与洛阳县同移新都城内(见“洛阳①”)。金废入洛阳县。
③郡、府、路名。汉高帝二年(公元前 205 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 原阳县;其后渐小。隋初废;大业时又曾改豫州为河南郡。唐初改为洛州,开元元年(公元 713 年)改洛州为河南府。元改为河南路,明改为河南府。清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巩县、登封以西, 渑池、洛宁以东,及伊水以北地区。1913 年废。①道名。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开元以后治所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市)辖境约当今山东、河南两省黄河故道以南(唐河、白河流域除外),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分置都畿道。③唐方镇名。天宝十四载(公元
755 年)置,辖河南淮北东至于海十三郡,节度使兼领陈留太守(治今开封
市),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废。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复置。辖汴、
宋、徐、兖等八州,节度使兼领汴州刺史,大历十一年(公元 776 年)废; 不久复置,改称汴宋。
**【河桥】**古桥名。(1)故址在今陕西大荔东大庆关与山西永济西蒲州镇之间黄河上。战国秦昭襄王建,黄河上建桥始于此。唐通称蒲津桥,见“蒲津③”。(2)故址在今青海贵德西黄河上。《后汉书·西羌传》:永元五年
(公元 93 年),护羌校尉贯友“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渡河击迷唐”,即此。后吐谷浑、吐蕃皆建桥于此。(3)故址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黄河上。晋泰始中杜预以孟津渡险,始建浮桥于*富平津,世称河桥。北魏、东魏先后筑河阳三城于桥北桥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围戍守要地。每遇战争,攻者常夺据河桥以逼郊郭,守者每纵火船于上流以烧河桥。唐通称河阳桥,《唐六典》载天下河桥有三,此其一。历代屡毁屡作,北宋时尚存。(4)故址在今山西平陆西南、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上。唐贞观间始建,
通称大阳桥,见“大阳③”。
**【河朔】**地区名。泛指黄河以北。《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 孔传:“渡河而誓,既誓而止于河之北。”《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威振河朔,名重天下。”
**【河源】**①郡名。隋大业五年(公元 609 年)以吐谷浑之赤水、曼头二城置。洽所在赤水城(今兴海县东南)。辖境相当今青海省共和、兴海、同德、玛沁等县地。隋乱,地复入吐谷浑。唐贞观十年(公元 686 年)封吐谷
浑王诺曷钵为河源郡王。②军名。唐仪凤二年(公元 677 年)置。治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东南。永隆初,河源军使黑齿常之为防御吐蕃,置烽戍七十余所,屯田五千余顷于此。乾元初地入吐蕃。大中初吐蕃内乱,尚婢婢驻军河源以拒论恐热,即此。
【河西务】集镇名。在天津市武清西北北运河西岸。元至元二十五年
(1288 年)置漕运司于此,接运海运漕粮,以达京师。明置户部分司、巡司, 清设游击、管河主簿、巡司于此。商民攒聚,舟航辐辏。1900 年义和团在此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河北三镇】即“河朔三镇”。
【河西五郡】汉武帝时置河西四郡,至昭帝时又置金城郡,合称河西五郡。
【河西四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 以其故地置酒泉、武威两郡。元鼎六年(前 111 年)又分置张掖、敦煌两郡。因地在黄河上流以西,故称河西四郡。
【河阳三城】①北魏时筑于黄河孟津两岸及河中洲上的三城,以在河阳县(故城在今河南孟县西)境内,故名。三城:(1)北中城。北魏太和二十年( 公元 496 年)筑于北岸,有二城,置北中郎府领兵戍守,因名。北齐在此置行台,北周改为河阳镇,隋移河阳县治此,唐建中后为河阳三城节度使治所,会昌后又增置孟州治此。金大定中为河水所毁。(2)中■城。东魏元象元年(公元 538 年)筑于北中城南河中沙洲上,并置河阳关于此。宋嘉祐八年(1063 年)为河水所毁。(3)南城。元象元年筑于南岸,三面临河。三城当洛阳北面津要,黄河二派流贯其间,系以河桥,自北朝历隋唐至五代,常为军事重镇。②唐方镇名。因节度使治河阳三城得名;简称河阳,又名怀卫。建中二年(公元 781 年)置。较长期领有河阳三城和五县(后置孟州)及怀、卫二州,相当今河南黄河故道以北、太行山以南、浚县以西及黄河南岸孟津、荥阳县的汜水、广武两镇等地。
【河朔三镇】亦称“河北三镇”。唐平定安史乱后黄河以北成德、魏博、卢龙三个藩镇的合称。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至广德元年(公元 763 年) 平定史朝义,朝廷厌兵,即以此三镇先后授安史降将。三镇辖境前后有变化: 成德以辖有恒、赵、深、冀四州为常,治恒州(今河北正定县);魏博以辖有魏、博、贝、卫、澶、相六州为常,治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卢龙以辖有幽、蓟、涿、营、平、檀、妫、瀛、莫九州为常,治幽州(今北京市区西南)。今北京市及河北省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地区皆在三镇辖区之内。三镇节度使“治城邑甲兵,自署文武将吏”,“版图税入,皆私有之”,袭替不由朝命,或传之子孙,或牙将杀主自代(见《新唐书·藩镇传》、《通鉴》建中三年),仅元和七年至十五年(812—820)一度听命朝廷,长庆初
(821—822)复拒命,迄于唐亡百余年间,名为唐朝藩镇,实际等于独立王
国。安史乱前,河朔本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此时由于长期在武人统治之下,经济、文化遭受严重破坏,至“天下指河朔若夷狄然”(见《新唐书·史孝章传》)。
**【泄水】**古水名。据《水经注》,自今安徽六安西南分沘水(今淠河) 西北出,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即今汲河。惟今汲河河源已与淠河隔绝, 下游经城东湖改入淮,不入淠。
【泷冈山】在江西永丰县南凤凰山上。宋欧阳修葬父母于此,并立有墓碑《泷冈阡表》。山北沙溪市有欧阳修故居。
**【沾水】**水名。源出山西壶关东南,东流至河南汤阴西南入淇水。
**【泸水】**古水名。一名泸江水。指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以后一段。《后汉书·西南夷传》:建武十九年(公元 43 年),遣刘尚率军“度泸水入益州界”;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皆即此。
**【泸州】**州名。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江阳(今泸州市)。清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四川泸州市及泸县、合江、纳溪、江安等县地。1913 年废, 改本州为县。
【泸河镇】隋置。在今辽宁义县境,大业七年(公元 611 年)炀帝进攻辽东,曾屯军粮于此。
**【油口】**古油水入江之口,故名。在今湖北公安县北。东汉建安十四年
(公元 209 年),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立营于此。时人称刘备为“左公”, 乃改名公安。
**【油水】**古水名。“油”一作“繇”。发源于今湖南石门县境,东流经澧县、湖北松滋县,至公安县北古油口入长江。今自松滋以上名界溪河,公安境内已堙塞。
**【沮水】**①古水名。(1)《诗·大雅·绵》“自土沮、漆”,《周颂·潜》“猗与漆、沮”,毛传:“漆、沮,岐周之二水也。”这是周朝发祥地即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的沮水,当今何水无考。《禹贡锥指》以为就是麟游的* 漆水。(2)《书·禹贡》雍州,“漆、沮既从”,导渭,“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此沮水在泾水以东,与岐周之沮有别。伪《孔传》、阚骃《十三州志》以为“漆沮”是一水,就是洛水(北洛)下游。《水经注》既沿用伪《孔传》、阚<的说法,又将源出今陕西宜君县,流经铜川市、耀县、富平,注入渭水的石川河和郑国渠故道在今富平县南会合石川河以后东注洛水一段都叫做沮水。程大昌、胡渭认为沮水(石川河)循郑国渠东注洛水是郑国凿渠以后的事,《禹贡》所谓沮水应即今石川河。(3)《书·禹贡》兖州,“雷夏既泽,灉、沮会同”;伪《孔传》:“雷夏,泽名,灉、沮二水会同此泽。”《尔雅·释水》:水自济出为濋。“濋”、“沮”音近,一说沮水即濋水,是济水的岔流。《水经注》的北济水自今河南荥阳东北从济水别出,一称别济,东北流经雷泽南,又东注入济水主流南济所潴巨野泽,可能就是《禹贡》所谓沮水。据《括地志》、《元和志》,唐时有沮水在雷泽县(今山东菏泽东北)西北,会同雍水流入雷夏泽,当指另一水道。五代、北宋时雷夏、巨野泽一带屡为黄河决流所淹灌,沮水故道遂不可问。明清地方志又以出自今山东菏泽东,流经巨野、嘉祥注入南阳湖的潴水河、澹台河及其自巨野北流至寿张注入运河一岔流为沮水,更与《禹贡》沮水无涉。(4)一名东沮水。源出陕西黄陵县西子午岭,东经县南注入北洛水。《汉书·地理志》:“直路(今富县西南),沮水出,东入洛”,即此。《说文》的■
水、《水经·洛水注》的猪水皆指此。但《水经·沮水注》又以此水与《注》中所谓沮水即今石川河牵混为一水,后人多沿袭其误。实际石川河发源处远在汉直路县境之南,下游入渭不入洛;石川河、北洛水之间一段郑国渠,不应目为沮水下游入洛的干流。(5)一名上沮水,汉水北源之一。源出陕西留坝县西,西南流折东南流至勉县西与汉水南源会。《汉书·地理志》作沮水;
《说文》、《水经》作沔水,并以此为汉水正源。②在湖北省中部偏西。源出保康县西南,东南流到当阳县河溶镇附近与漳水汇合为沮漳河,南流到江陵县西入长江。
**【泗口】**古*泗水入淮之口,一名*清口。在今江苏清江市西南。东晋太宁二年(公元 324 年),后赵南侵,晋将刘遐自彭城退保泗口,即此。
**【泗水】**①在山东省中部。源出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四源并发,故名。西流经泗水、曲阜、兖州,折南至济宁市东南鲁桥镇入运河。古泗水自鲁桥以下又南循今运河至南阳镇,穿南阳湖而南,经昭阳湖西、江苏沛县东, 又南至徐州市东北循淤黄河东南流至清江市西南,注入淮河。全长千数百里, 是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故淮泗往往连称。金后自徐州以下一段,为黄河所夺,元后鲁桥、徐州间一段,又为南北漕运所经,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 泗水之称,从此即局限于上游鲁桥以上一段,以下则故道虽存,而名称已变。明隆庆、万历间,先后开新运河于昭阳湖、微山湖东,下接泇河以通运。泗源既被引入新运河,自南阳镇至徐州一段故道,不久即淤为平地。清咸丰五年(1855 年)黄河北迁,金、元以来为黄河所占夺的徐州以下一段故道,亦归淤废。此后,古泗水中下游在名实两方面都不再存在。②郡名。战国秦置。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江苏淮河以北,宿迁、泗洪以西,萧县、涡阳、凤台以东地区。汉初改为沛郡。③亭名。在今江苏沛县东。汉高祖曾为泗水亭长。
**【泗州】**州名。北周末改安州置。治所在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唐开元时移治临淮(今泗洪东南,盱眙对岸)。辖境相当今江苏泗洪、泗阳、宿迁、涟水、灌南、邳县、睢宁及安徽泗县等县地。清康熙时州城陷入洪泽湖,寄治盱眙(今县)。雍正初升为直隶州,乾隆时移治今泗县。辖境相当今安徽泗县、五河、天长和江苏盱眙、泗洪等县地。1912 年废,改本州为泗县。唐、宋时州城当汴水入淮之口,为南北交通冲要,南宋与金通使即取道于此。
**【泗城】**州、府名。宋皇祐中置州。治所在今广西凌云西南。明移治今凌云。清顺治初升为府,不久改军民府,雍正间复为府,改设流官。乾隆初增设凌云县为府治。辖境扩大,相当今广西西部布柳河、澄碧水流域以西地。1913 年废。
【泗安镇】“泗”一作“四”。在浙江长兴西南四安溪北岸。当皖、浙交通冲要,宋、元置镇,并设官征收商税。明初改置巡司。附近产米,今为长兴县重要市镇。
【泊汋城】本两汉至十六国后燕西安平县治,地入高句骊后改名。故址在今辽宁宽甸县南鸭绿江北岸。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 648 年)薛万彻自莱州泛海击高丽,入鸭绿水百余里至泊汋城,即此。八世纪时为渤海西南边境城市。
**【泜水】**①(zhì— )一名滍水,即今沙河。源出河南鲁山县西,东流经叶县北入汝河。《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 627 年):“晋阳处父侵蔡,
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②即今槐河。源出河北赞皇西南,东流经元氏南至宁晋南,折南入滏阳河。《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汉三年,“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即此;一说指今之泜河,误。③ 今名泜河。源出河北临城县西,东流至尧山镇西,故道折南至任县界入漳河, 清康熙初改经镇北折南入南泊,近代又改经隆尧县北东至宁晋南入滏阳河。
**【泃水】**一作泃河。源出天津市蓟县北,西南流经北京市平谷南,折东南经河北三河东,至天津市宝坻东北流注蓟运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齐师及燕师战于泃水。”即此。
**【泺水】**古水名。源出今山东济南市西南,北流至泺口入古济水(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春秋》桓公十八年(公元前 694 年):“公会齐侯于泺。”南宋初,伪齐刘豫堰泺水东流为小清河上源,后人因通称泺水为小清河。自堰以东曾屡次淤断,屡次疏通,每遇淤断,泺水即在今济南市东北华 不注山东麓北流入大清河(今黄河)。清末又予疏通。
**【泬水】**即“潏水”。
【沱水】《禹贡》荆、梁二州皆有“沱”,《汉书·地理志》作“江沱”,
《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作“沱水”。据《汉志》《水经》,梁州沱水有二:一在今四川茂汶县西南,一在今郫县西南。前者当今何水无考。后者一说即今郫江的前身,古时此水自县西别流江(古人以此为大江正流)东出至成都还入流江。一说上游即今毗河,自灌县别岷江东出;下游即今自金堂以下的沱江,至泸州还入大江。荆州沱水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古江水至此分为南北二派,南为大江正流,北为沱水,后世南流日微,沱水转成正流,即今江口镇附近一段长江。此外历代学者关于《禹贡》的“沱”还有多种解释。
**【泌阳】**古县名。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上马县置。治所即今河南唐河县。唐末为泌州治所,五代唐以后为唐州治所。明初省入唐州。
**【泓】**古水名。故道约在今河南柘城西北,为古涣水的支流。《春秋》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638 年):“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泥水】**古水名。(1)即今甘肃东河及其下流马莲河。《汉书·地理志》北地郡郁郅县:“泥水出北蛮夷中。”(2)即今湖南洣水。《汉书·地理志》长沙国茶陵县:“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
【沸流水】古水名。高句丽始祖朱蒙居于此。即今辽宁桓仁东北富河。一说即佟佳江(浑江),一说即吉林柳河,一说即辽宁浑河。
**【泽州】**州、府名。隋开皇初改建州为泽州。治所在丹川(今山西晋城东北)。唐贞观初移治于晋城(今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东南部沁水、阳城、晋城、高平、陵川等县地。清雍正时升为府。1912 年废。
【泽潞】唐方镇名。见“昭义”。
【泾阳】 ①古邑名。在今陕西泾阳县境。《诗·小雅·六月》:“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即此。战国秦灵公居泾阳,昭王封弟市为泾阳君,皆指此。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平凉西北。东汉废。北魏复置,为陇东郡治。北周废。
**【泾原】**①唐方镇名。大历三年(公元 768 年)置,乾宁后号“彰义军”, 治所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长期辖有泾、原二州,相当今甘肃、宁夏的六盘山以东,蒲河以西地区。天复初为凤翔李茂贞所并。②路名。宋康定二年(1041 年)分陕西路置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治所在渭州(今甘肃平凉)。辖境相当今甘肃蒲河以西、葫芦河以东、张家川以北,和宁夏固原、隆德、
泾原、西吉等县。崇宁后西北扩大至黄河流域及其支流北河一带。元丰中及宣和后均曾置转运使。金皇统二年(1142 年)废。
【泾惠渠】陕西省泾河下游引泾灌溉水利工程。渠道经泾阳、三原等县 同渭河相通。始凿于汉武帝时,称* 白渠。唐以后失修,淤塞废弃。1930 年改建改名,1935 年建成。解放后经整修、扩建。
【治水】(chí— )古水名。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干河与永定河: 自今北京市西南芦沟桥以下,故道在今永定河之北。《汉书·地理志》:“阴馆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
**【泇河】**有东西二泇:东泇源出山东费县东南箕山;西泇源出费县西南
■犊崮。二泇南流至江苏邳县三合村相会,又南至泇口集入运河。明以前泇河自泇口以下又东南流循今运河至窑湾会沂河,又南至直河口(今皂河集西) 入黄河。万历三十二年(1604 年)河督李化龙征集民工开泇河,自夏镇(今山东微山)李家口引运河东南合彭河、氶河至泇口会泇河;自此运道改由泇河经微山湖东,西北直达济宁,避开旧道从直河口溯黄河而上至徐州三百余 里的风险,时称“东运河”。
**【波水】**古水名。《书·禹贡》“豫州”:“荥、波既潴。”《周礼·职方》“豫州”:“其浸波、溠。”据《水经注》,源出今河南鲁山西北,南流入滍水(今沙河),以下滍、波通称。
**【■泽】**古湖泊名。即今新疆罗布泊。《山海经·北山经》:“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水经注》:“河水又东注于泑泽, 即《经》所谓蒲昌海也。”
**【宝宁】**旧县名。清乾隆元年(1736 年)置。治所在今云南广南。为广南府治所。1913 年改名广南。
**【宝庆】**府、路名。南宋宝庆元年(1225 年)升邵州为宝庆府。治所在邵阳(今市)。辖境相当今湖南邵阳市、新邵、邵东、新化等县。元至元中升为路,明洪武初复为府。辖境扩大至今武冈、新宁、城步等县地。1913 年废。境内有苗、瑶等少数民族,明成化时苗族李再万、清道光时瑶族雷再浩的青莲教均起义于此。
**【定辽】**①卫名。明初置。有中、左、右、前、后五卫,同治今辽宁辽阳市。明末废。②都卫名。明洪武四年(1371 年)置。治所在定辽中卫,八年(1375 年)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
**【定州】**①州名。北魏天兴三年(公元 400 年)改安州置。治所在卢奴
(北齐改名安喜,今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满城以南,安国、饶阳以西, 井陉、藁城、束鹿以北地区。其后渐小。北宋末升为中山府,明初又改定州。清雍正初升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定县、曲阳、深泽三县地。1913 年废,改本州为县。手工业向称发达。唐宋时织造绸绫、刻丝,和宋时烧造的定窑瓷, 都异常珍贵。②路名。宋庆历八年(1048 年)所置河北四安抚司路之一。治所在定州(后升中山府。今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紫荆关以西旧内长城、易水、徐水以南,安州镇、肃宁、武强以西,曲阳、新乐、晋县、束鹿以东, 和滏阳河以北地区。金废。
**【定远】**①古城名。在今陕西西乡南,东汉永元中封班超为定远侯于此。又名平西城,以班超平定西域得名。②厅名。清嘉庆七年(1802 年)置。治所在今陕西镇巴。1913 年降为县。
**【定陵】**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郾城西北。北魏皇兴元年(公
元 467 年)改名北舞阳县。公元 23 年刘秀等破王莽军,攻下定陵,即此。② 明十三陵之一,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在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埋葬着神宗和孝端、孝靖二皇后。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 年),至十八年(1590 年)完工。墓室是由五个极其高大宽敞的石筑殿堂联结组成的。由进口处至后墙总长达 87 米。前、中、后三殿装有三重雕刻精美的石门。随葬品有皇冠、龙凤冠、龙袍、谥宝、谥册、金银器、玉器、装饰品和丝织品等,都有艺术价值。1958 年发掘,1959 年辟为“地下博物馆”。
【定难】唐方镇名。见“夏绥”。
**【定襄】**①郡名。(1)西汉分云(云)中郡置。治所在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长城以北的卓资、和林格尔、清水河等一带。东汉移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南),辖境西北缩小,仅有今清水河,东南扩展,包有今山西右玉及旧平鲁城一带。东汉末废。隋大业时曾改云(云)州为定襄郡。(2)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忻州置。治所在
秀容(今山西忻县)。辖境同忻州。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复改忻州。② 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东汉建安末废。
【定军山】在陕西勉县西南。两峰对峙,山上有平坂。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刘备部将黄忠大败曹操部将夏侯渊于此,遂占汉中。后诸葛亮葬定军山,因山为坟。
**【宕昌】**郡名。北周天和五年(公元 570 年)置。治所在阳宕(今宕昌
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宕昌、舟曲二县地。隋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 废。大业时又曾改宕州为宕昌郡。
**【宕渠】**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南朝宋废。东汉末以后,屡为宕渠郡治所。②郡名。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 218 年)刘备分巴西郡置。治所在宕渠(今渠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江、营山、渠县以东,城口、开江、大竹以西,邻水以北地区。其后屡有废置,南朝宋废。隋大业时又曾改渠州为宕渠郡。
【宕渠水】古水名。即今四川渠江及其上游南江。《汉书·地理志》作潜水;以水在宕渠县境内,故《水经》或作潜水,或作宕渠水。《水经注》作宕渠水,上游一名北水。唐宋时称上游为北水或巴江,称下游为渠江;近代上游又改称南江,下游仍沿旧称。
**【宜州】**州名。(1)南朝梁大宝初置。治所在夷陵(今宜昌西北)。辖境约当今湖北宜昌、长阳、宜都等县地。西魏改拓州。(2)唐干(乾)封中改粤州置。治所在龙水(今宜山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山县一带。宋咸淳元年(1265 年)升庆远府。(3)辽兴宗置。治所在宏政(今义县东北)。辖境约当今辽宁义县。金天德三年(1151 年)改义州。
**【宜昌】**府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升夷陵州置。治所在东湖(今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长阳、五峰、鹤峰、巴东、秭归、兴山等地。1912 年废。
**【官渡】**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东北,临古官渡水。东汉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曹操以劣势兵力歼灭袁绍主力军于此,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今尚有土垒遗存,称中牟台,又名曹公台。
**【空桑】**古地名。在今河南开封陈留镇南。相传伊尹生于此。
**【宛平】**旧县名。辽开泰元年(1012 年)改幽都县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与析津县(金改名大兴县)同为南京析津府治所。金为中都大兴府,
元为大都路,明、清为京师顺天府治所。辖都城西偏。1913 年移治芦沟桥, 次年还治城内,1928 年仍移治芦沟桥,1952 年并入北京市,属丰台区。
**【宛丘】**①古丘阜名。在今河南淮阳。春秋时陈国都于此丘之侧。《诗·陈风》:“宛丘之上兮。”《尔雅·释丘》:“丘上有丘,为宛丘。陈有宛丘。” 宋时尚高二丈,今已平。②古县名。隋初改项县置。治所在今淮阳。历为陈州、淮阳郡、淮宁府治所。明初废入陈州。
【宛县】(yuān 一)古县名。战国楚邑,秦昭襄王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战国时为楚著名铁产地。秦以后历为南阳郡治所。汉在此置有工官、铁官。王莽时设五均官,为*五都之一。公元 23 年绿林军所立的更始帝,曾建都于此。
**【宛陵】**古县名。汉初置。治所在今安徽宣城。隋改名为宣城。汉为丹阳郡治;西晋以后为宣城郡治;南朝梁、陈时又为南豫州治。两汉曾置铜官于此。
**【废丘】**古地名。见“犬丘”。
【祊】(bēng)古邑名。春秋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南。
《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 715 年):“郑伯使宛来归祊。”《公羊传》、
《穀梁传》作“邴”。
**【郎】**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鱼台东北。《左传》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费伯帅师城郎”,即此。一说鲁近郊别有郎,在今山东曲
阜附近。《春秋》隐公九年(公元前 714 年):“城郎”,即此。
**【郓】(**yùn)古邑名。春秋时鲁国有二郓邑:一在今山东沂水北。公元前 616 年,季孙行父率军所筑。鲁、莒屡次争夺,后属莒,称东郓。一在
今山东郓城东。公元前 588 年鲁成公所筑,称西郓。
**【郓州】**州名。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 年)置。治所在万安(今郓城东, 后改郓城)。唐贞观中移治须昌(今东平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地区东北部。宋移治须城(今东平),辖境缩小。宣和元年(1119 年)升为东平府。
**【房州】**州名。隋开皇十八年(598 年)改罗州置。治所在竹山(今县), 唐贞观十年(636 年)移治房陵(今房县)。辖境相当今湖北房县、竹山、保康、竹溪等地。明洪武八年(1375 年)降为县。
**【房陵】**古县名。本春秋时防渚,秦置县。治所即今湖北房县。东汉末为房陵郡治所,三国魏以后为新城郡治所。北周改名光迁。唐贞观中夏旧名, 为房州治所。元至正二年(1342 年)废入房州。秦始皇灭赵,徙赵王迁于此, 又徙嫪毐党四千余家、吕不韦党万余家于此。西汉诸侯王有罪亦多徙此。唐武后时中宗,宋太祖时周恭帝,宋太宗时秦王廷美皆被徙于此。
【鄩】(xún)古邑名。在今河南巩县西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519 年):二师围郊,“郊鄩溃”。
**【弦蒲】**古泽薮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周礼·职方》:“正西曰雍州, 其泽薮曰弦蒲。”《水经·渭水注》:“汧水出汧县之蒲谷乡、弦中谷,决为弦蒲薮。”
**【居延】**①古县名。本汉初匈奴中地名,指居延泽附近一带,为当时河 西地区与漠北往来要道所经。西汉置县。故城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西汉为张掖都尉治所;东汉为张掖属国都尉治所;魏晋为西海郡治所。后废。
②古边塞名。汉太初三年(公元前 102 年)路博德筑于居延泽上,以遮断匈
奴由此侵入河西之路,故一名遮虏障。至今遗址犹存。
**【居巢】**①古邑名。《左传》作巢,《史记》作居巢,春秋时为吴、楚交争之地。旧说即殷周巢国,在今安徽六安东北,或作在今巢县东北。一说其时以居巢为名的不只一邑,殷周的巢只是其中之一。②古县名。“巢”一作“鄛”。秦置。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南。项羽的谋臣范增即本县人。晋后废。
【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弱水(额济纳河)自张掖北来, 至下游分为东河、西河等河,汇潴于此。汉称居延泽,魏晋一名西海,唐后通称居延海。本为一湖,位于汉居延城东北,狭长弯曲,形如初月。后世湖面随额济纳河下游的改道而时有移动,且逐步淤塞,至元分为哈班、哈巴、喇失三海子。清以来分为二海,汉人称东西居延海,简称东海、西海,蒙古语称东海为索果诺尔(苏古诺尔),西海为嘎顺诺尔。今两海相距约 35 公里,
总面积不超过 300 平方公里,位于汉居延城之北与西北,可能不完全在古居延海范围之内。
**【屈】**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吉县北,盛产良马。《左传》僖公二年(公元前 658 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一说以屈产为地名,因屈产泉得名,在今山西石楼东南。
**【屈产】**见“屈”。
**【屈潭】**在湖南湘阴北汨罗江中。《水经·湘水注》:“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沈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
**【肃州】**州、路、卫名。隋仁寿二年(公元 602 年)置州。治所在福禄
(今酒泉),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复置。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以西地区。公元八世纪后期至九世纪中叶曾属吐蕃。十一世纪中叶属西夏,又称蕃和郡。元初置肃州路,明初改为卫。清雍正七年(1729年) 改直隶州。辖境相当今甘肃酒泉、高台、金塔和嘉峪关市。1913 年废,改本州为酒泉县。
【建业】三国时孙吴都城。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 年)孙权自京(今江苏镇江市)徙治棱陵,第二年改名建业。治所在今南京市。后徙治武昌(今湖北鄂城),吴黄龙元年(公元 229 年)定都于此。地居长江下游,有三吴之富;东北有锺山,孙权又于江岸必争之地筑石头城。诸葛亮云:“锺阜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六朝事迹编类》)。形势胜于武昌,故当时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童谣(《三国志·吴书·陆凯传》)。晋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灭吴,复改名秣陵。三年分淮水(今秦淮河)南为秣陵,北为建业,并改“业”为“邺”。建兴元年(公元 313 年)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建宁】**①郡名。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 年)改益州郡置。治所在味县(今曲靖),瓯来降都督曾治于此。辖境相当今云南南盘江流域以西,金沙江(四川会理、会东两县以南之一段)以南,双柏、哀牢山以东和新平、 华宁以北地区。晋后逐渐缩小。南朝齐移治同乐(今陆良西)。梁大宝后废。
②府、路名。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升建州置府。治所在建安(今建
- )。辖境相当今福建建■以北的建溪流域及寿宁、周宁两县等地。元改为路。明初又改为府。1913 年废。
**【建州】**州名。(1)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置。治所在建安(今建瓯)。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市以上的闽江流域(沙溪中上游除外)。其后略小。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升为建宁府。公元 943 年王延政据此,建
国号为殷。1130 年州人范汝为领导农民起义于此。(2)渤海置。故址一说在今绥芬河流域附近;一说在今吉林东部。渤海亡后废。(3)契丹太祖置。治所在永霸(今辽宁朝阳西南、大凌河南岸,圣宗时迁大凌河北)。辖境相当今朝阳西南一带。明初废。
**【建安】**①旧县名。东汉建安初分侯官县置,以年号得名。治所在今福建建瓯。三国吴至隋为建安郡治所;唐以后为建州、建宁府、建宁路治所。1913 年改名建瓯。唐时多书肆,宋、元、明刻书极盛,世称建本。宋在此置
银场,并以产北苑茶著名。②郡名。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 260 年)分会稽郡置。治所在建安(今建瓯)。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晋以后缩小至今该省的西北部。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分别改闽州、建州为建安郡。
**【建邺】**见“建业”。
**【建昌】**军、路、府、卫名。(1)公元九世纪南诏蒙氏置建昌府,元世 祖至元中改建昌路。治所在建安州(今西昌)。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 冕宁、西昌、普格以东,大凉山、金沙江以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 改府,并置建昌卫。后废府,升卫为军民指挥使司,为四川行都指挥使司治所。清雍正六年(1728 年)改为宁远府。(2)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 年)改建武军置军。治所在南城(今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升为路,明初改肇昌府,不久改建昌府。清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城、资溪、南丰、黎川、广昌等县地。1912 年废。
**【建康】**①我国古都之一。晋建兴元年(公元 313 年)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建邺为建康。即今南京市。东晋、南朝皆都于此。建康主要有四城: 中为台城(故址在今鸡鸣山南乾河沿北),乃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 西为石头城(古址在今清凉山),乃建康军事重镇。又有西州城(故址在今朝天宫西望仙桥一带),为扬州剌史治所;东为东府城(故址在今通济门附近),乃宰相兼扬州刺史府第所在。梁时西至石头,东至倪塘(今市东南, 方山之北),南至石子冈(今安德门南),北过蒋山(即钟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侯景之乱,受严重破坏,陈时复加修葺。隋灭陈,城邑宫室,全被拆毁。②郡名。十六国前凉张骏置,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北朝魏废。后凉龙飞二年(公元 397 年)沮渠男成推举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
③军名。武周证圣元年(695 年)王孝杰以甘、肃二州相距阔远,不易防守, 乃于甘州西北二百里祁连山北置建康军,故址在今高台东南。唐安史乱后, 地入吐蕃。④府、路名。南宋建炎三年(1129 年)改江宁府置。治所在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阳、溧水等县地。元至元中 升为路,并自杭州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此。天历二年(1329 年)改为集庆路。
**【建德】**府、路名。宋咸淳元年(1265 年)升严州置府。治所在建德(今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新安江、桐江流域。元改为路,1358 年朱元璋改为建安府。
【建州卫】明代女真三卫之一。明永乐元年(1403 年),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女真人所居地区置建州卫,以阿哈出(后赐姓名李思诚)为指挥使。 永乐八年至十年(1410—1412 年)间,又于今吉林珲春与朝鲜庆源、会宁一带,别置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指挥使。正统以后两卫部众分别迁居今辽宁新宾县境。正统七年(1442 年)因猛哥弟范察与子董山争立,明以董山
领左卫,另分置右卫,以范察为指挥使领之。自此有“建州三卫”的称呼。
**【陕】**古地名。《公羊传》隐公五年(公元前 718 年):“自陕而东者, 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说即战国陕陌,汉以后陕县,今河南陕县。一说“陕”当作“郏”,指王城所在的*郏■而言。
**【陕东】**古地区名。周成王时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以东归周公治理, 以西归召公治理。后人一般认为陕指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而言,因称陕陌以东地区为陕东,以西为陕西,与山东关东含义略同。
**【陕西】**①古地区名。指陕陌以西。见“陕东”。②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所在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约当今陕西和宁夏的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地及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地区。熙宁五年(1072 年)分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习惯上仍称这二路为陕西路。
**【陕州】**州名。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 487 年)置。治所在陕县(今县)。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洛宁、渑池、灵宝及山西平陆、芮城、运城东北部地区。其后辖境逐渐缩小。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包有今河南三门峡市及陕县、灵宝、卢氏等县地。1913 年废,改本州为县。隋唐时,江淮漕米北运长安,此为水陆转运站。唐时刺史李齐物在此开辟挽路;后韦坚亦以本州刺史兼水陆发运使。
**【陕津】**即* 茅津,古黄河津渡,以南岸在古陕县(今属河南)城西北, 故名。东汉建安十年(公元 205 年)河东郡掾卫固等反,遣兵绝陕津,即此。
**【陕原】**古地名。即陕陌。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周成王时周、召二公分主之地。《括地志》:“分陕从原为界。”或谓“陕”当作“郏”,即雒邑王城。
【陕西三边】总督名。全衔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明弘治十年(1497 年)置。以后或置或罢,嘉靖四年(1525 年)始定置。初称提督军务,后改称总制,十五年(1536 年)始改称总督。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秋防驻花马池(今宁夏盐池)。辖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四巡抚,及延绥(榆林)、宁夏、甘肃三边镇,故称“陕西三边”。清顺治十年(1653 年)兼督四川, 改称川陕总督。
**【降水】**古水名。《书·禹贡》:“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后世说法不一:《汉书·地理志》谓即*绛水;东汉郑玄注作* 淇水;南宋程大昌谓即枯绛(洚水);清胡渭以为是古漳、绛二水的通称。绛水乃浊漳水上游,源出今山西屯留,东流入漳水以注入古黄河。凡今屯留、襄垣、黎城,河南林县、安阳,河北涉县、成安、肥乡、曲周等县,都是古降水所经。今人多从其说。并谓降水入河处,当在今肥乡、曲周间。
**【妹】**古邑名。一作沬。在今河南淇县。殷自武乙以后皆都于此。
**【姑苏】**①苏州市的别称。因西南有姑苏山得名。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或泛指旧苏州府全境。②山名。在苏州市西南。又名姑胥、姑余。古姑苏台在其上,故又名胥台山。③台名。在姑苏山上。又名胥台。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
【姑射】(yè— )山名。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隋书·地理志》云,‘临汾有姑射山’。山在今山西平阳府西。”当在今山西临汾西。按《山海经·东山经》尚有姑射山、北姑射山、南姑射山,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列姑射,当
为古代传说中的另一山名。
**【姑孰】古城名。因城南临姑孰溪得名。一作姑熟,又名南洲(州)。东晋时筑。故址在今安徽当涂。地当长江重要渡口,为京师建康(今南京市) 西南门户。东晋、南朝历为豫州及南豫州治所。隋移当涂县治此。【姑幕】**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诸城西北。南朝宋废。北魏复置,北朝齐又废。西汉为琅邪都尉治所。王莽天凤年间,以樊崇、逄安为首的赤眉军, 自莒县转入青州,途中曾攻姑幕。(2)东晋侨县。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南朝齐建武三年(公元 496 年)废。
**【姑蔑】**古地名。春秋鲁地,简称蔑。在今山东泗水东。《左传》定公十二年(公元前 498 年):鲁人伐费,“败诸姑蔑”。
**【姑臧】**古县名。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置。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地处河西走廊冲要,东汉为武威郡治所;三国魏后又为凉州治所;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曾建都于此;唐为凉州及河西节度使治所。安史乱后地入吐蕃,遂废。
**【始平】**①郡名。晋泰始三年(公元 267 年)分扶风郡置。治所在槐里
(今兴平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户县以西,宝鸡市、兴平以南, 秦岭以北。北魏太平真君中废。②古县名。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 220 年) 改平陵县置。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其后屡有迁移,隋移治今兴平。唐景龙四年(公元 710 年)金城公主与吐蕃和亲,中宗送别于此,因改名金城。
**【始兴】**郡名。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 265 年)分桂阳郡置。治所在曲江(今韶关市南,晋末移今市,唐初复旧)。辖境相当今广东连江、滃江流域以北地区。南朝宋末一度改名广兴。梁时辖境逐渐缩小,陈时有今北江上游地区。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韶州为始兴
郡。东晋义熙六年(公元 410 年)卢循在广州起兵,与徐道覆自此分两路北上,直逼建康。
**【始安】**①郡名。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 265 年)分零陵郡置。治所在始安(今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林市、平乐间漓水流域及永福县等地。南朝宋改名始建,南齐复旧。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又曾改桂州为始安郡,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改名建陵。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广西
桂林市。唐贞观八年(公元 634 年)改名临桂。历为始安郡、桂州治所。
【始安岭】一名始安峤,即“越城岭”。
【迦师城】古城名。唐疏勒镇驻地。故址在今新疆喀什市。一说即今伽师东南黑太沁尔古城。
**【参合】**①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南。东汉末废。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 196 年)柴武斩韩王信于此。(2)北魏置。治所在今
内蒙古凉城西南近长城处。末年废。②陂名。在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公元 339
年拓跋什翼健会诸部落首领于此。公元 395 年后燕慕容垂遣子宝伐魏,大败于此,北魏势力自此进入中原。③古陉名。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东北,俗称苍鹤陉,又名参合口。
**【孤竹】**古国名。墨胎氏。在今河北卢龙南。存在于商、西周、春秋时。伯夷、叔齐即商末西周初年孤竹君的两子。
【驻跸山】唐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 年),太宗率军与高丽交战时,曾驻跸于今辽宁省辽阳市西南的首山(即马首山)、北镇县西北的医巫闾山及海城县西南的平顶山,后人因称以上诸山为“驻跸山”;又曾为了表彰战绩,
勒石纪功于驻营过的海城县南面的山上,后人也称此山为“驻跸山”。
**【细柳】**古地名。(1)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史记·绛侯世家》: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 158 年),以“(周)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文帝亲往劳军,至军门,甲士戒备森严,被阻不得驰入。帝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今开壁门,请皇帝按辔徐行而入,将军以军礼 见。后人因称军营纪律严明者为“细柳营”。卢纶诗:“屯军细柳营。”汉置仓于此,故《元和郡县志》称其地为细柳仓,以别于渭南的细柳原。(2)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古昆明池南。汉时在上林苑中,筑有细柳观。司马相如《上林赋》:“登龙台,掩细柳”,指此。《汉书·文帝纪》注引张揖以为即周亚夫屯军处。《元和郡县志》作细柳原,认为是别一细柳,非亚夫屯军之所。
**【绍庆】**府名。南宋绍定元年(1228 年)改黔州置,治所在彭水(今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彭水、黔江等县地。明初废。
**【绍兴】**府、路名。南宋绍兴元年(1131 年)升越州置府,以年号为名。治所在会稽、山阴(今绍兴)。辖境相当今浙江诸暨以北的浦阳江和曹娥江流域及余姚以北地区。元改为路,明初复为府。1912 年废。南宋为两浙东路治所。盛产罗、绫、酒等。明清时为浙东文化中心。
**【绎幕】**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平原西北。十六国冉魏时,后赵旧将段勤称赵帝于此。隋大业初废入安德县。
**【孟门】**①古隘道名。在今河南辉县西。春秋时为晋国要隘。《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 550 年):齐侯伐晋,“入孟门”,即此。②古山名。在陕西宜川东北、山西吉县西。绵亘黄河两岸。因位于龙门之北,故又称龙门上口。《山海经·北山经》:“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 多涅石。”为《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墬形训》中所说九山之一。
**【孟州】**州名。唐会昌三年(843 年)置。治所在河阳(今孟县南,金移今孟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孟县、温县及黄河南岸汜水、广武两镇一帝,元略缩小。明洪武十年(1377 年)降为县。唐河阳三城节度使驻此, 为洛阳北面门户。
**【孟津】**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书·禹贡》: 导河“东至于孟津”。相传周武王伐纣,在此盟会诸侯并渡河,故一名盟津。一说本作盟津,后讹作孟津。东汉置关于此,为雒阳周围八关之一。西晋后建有河桥,北魏又筑河阳三城于南北两岸及河中洲上,历代为兵争要地。
**【孟诸】**古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又作孟猪、望诸、明都、盟猪、盟诸。《左侍》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 632 年):“余赐女孟诸之麋。”《书·禹贡》:豫州,“导菏泽,被孟猪。”《周礼·职方》: 青州,“其泽薮曰望诸”。《尔雅·释地》:十薮,“宋有孟诸”。《汉书·地理志》:梁国睢阳,“《禹贡》盟诸泽在东北。”据《元和郡县志》,唐时周围五十里。金元以后商丘附近屡被黄河冲决,泽遂堙废。
**【孟猪】**古泽薮名。即“孟诸”。
**【孟渎】**又名孟河。在江苏常州市西北。唐元和八年(公元 813 年)常州刺史孟简因故渠引江水南往江南运河以通漕运,溉田四千顷,故名。此后各代多曾修浚,为重要运道之一。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筑城河上,以防御倭寇。
**【孟养】**土司名。明洪武年间改云远路置孟养府,永乐二年(1404 年)
改为军民宣慰使司。治所在今缅甸孟养。辖境相当今缅甸八莫、开泰以北 ,伊洛瓦底江以西,那加山脉以东地区。正统时废。万历十三年(1585 年) 改置长官司;三十二年(1604 年)地入缅甸。清初曾再度内属,乾隆后又属缅甸。
**【孟密】**土司名。明成化二十年(1484 年)分木邦西部地置安抚司,万历十二年(1585 年)升为宣抚司;十八年地入缅甸。清初又曾内属,不久又属缅甸。
【甾川】(zī—)郡国名。汉文帝分齐国置,景帝时为参加叛乩的七国之一。治所在剧(今寿光南)。西汉末辖境约当今山东淄博市区及寿光、益都等县部分地区。东汉并入北海国。
**【沓中】**古地区名。在今甘肃舟曲以西、岷县以南。公元 262 年,蜀将
姜维攻魏,为邓艾所败,退居沓中;公元 416 年,西秦乞伏炽磐进兵后秦, 至沓中而还,皆指此。
**【贯】**古地名。春秋宋地。在今山东曹县南。《春秋》僖公二年(公元前 658 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
**【承天】**府名。(1)明嘉靖十年(1531 年)升安陆州置。治所在钟祥
(今县)。辖境相当今湖北京山、天门、荆门、当阳、钟祥、潜江、沔阳七县地。清顺治三年(1646 年)改安陆府。(2)1662 年郑成功置,号为东都。治所在今台湾台南市。辖今台湾本岛以及澎湖群岛等附属岛屿。1664 年郑经改置东宁省。
**【承德】**①旧县名。清康熙三年(1664 年)置。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1914 年改名沈(瀋)阳。清为奉天府治所。②州、府名。清雍正十一年(1733 年)改热河直隶厅为承德直隶州。乾隆七年(1742 年)复为热河厅,四十三年(1778 年)改置承德府。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辖境相当今河北长城以北、汤河流域以东,内蒙古西拉木伦河、西辽河以南,辽宁松岭山以西地。清末略有减缩。1913 年度。府治北有避暑山庄,为清帝夏季驻跸之所。
【函谷关】①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秦置。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公元前 241 年,
楚、赵、魏、韩、卫合纵攻秦,至此败还。公元前 207 年,刘邦西入咸阳,
遣兵守此以拒诸侯军。汉置关都尉戍守。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 年)徙关于新安县后,改置弘农县于此。现仅存关门。②新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东。汉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 年)移此,去故关三百里,故名新关。东汉中平元年
(公元 184 年),因镇压黄巾起义军,置*八关,此即八关之首。三国魏正始
元年(公元 240 年)废。今遗址尚存,陇海铁路经此。
【春明】唐长安城东面三门,中间的叫春明门。后人即以“春明”作为 都城的别称。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清孙承泽《春明梦餘录》皆记当时都城事迹。
【春申江】简称申江。上海市境内黄浦江的别称。误传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疏凿此江而得名。参见“黄歇浦”。
【贰师城】古城名。属大宛。故址在今苏联吉示吉斯西南部马尔哈马特
(MapXaMaT)。《史记·大宛列侍》:“宛有善马,在贰师城。”汉武帝遣使“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即此。
【城口】春秋楚地*大隧、*直辕、*冥阨三隘道的总名,见《左侍·定公四年》杜预注。在今河南信阳南豫鄂界上。南北朝时置* 义阳三关于此。
【城父】(—fǔ)①古邑名。(1)春秋陈邑,又名夷。在今安徽亳县东南。后入楚。公元前 533 年,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以实城父,即此。汉
置城父县。(2)春秋楚邑。在今河南襄城西。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 225 年)遣李信破楚,与蒙恬会于城父,即此。汉置父城县。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安徽亳县东南。南朝宋并入浚仪。隋开皇中改浚仪为城父,唐末, 朱全忠避父讳,改名焦夷。五代梁改夷父,后唐复改城父。明初废。
【城阳】 ①郡、国名。西汉初置郡,文帝二年(公元前 178 年)改为国。治所在莒县(今属山东)。西汉末辖境相当今山东莒县、沂南和蒙阴县东部地。东汉建武年间废,建安年间复置。晋改名东莞。②州名。金初置城阳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 年)升州。治所在莒县(今县)。辖境相当今山东莒南县以北沂河、沭河流域。二十四年改名莒州。③古县名。本汉成阳,西晋改名城阳。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境。北齐废。公元前 208 年项羽、刘邦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成阳,即此。**【城颍】**古邑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襄城东北。《左传》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郑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即此。秦汉时置颍阳县。
**【城濮】**古地名。春秋卫地。公元前 632 年晋文公和齐、宋、秦等国联军,战败楚国于此。约当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集。一说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附近。
**【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灵璧县南沱河北岸。公元前 202 年,汉、楚两军在此决战,项羽军被击溃于此。
**【项县】**古县名。春秋时项国,后属楚,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沈丘。南朝宋为陈郡治所。东魏改名秣陵,又为北扬州治所。隋改名项城。
**【故道】**①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晋永嘉后废。② 古水名。即今发源陕西大散关南,西南流至略阳白水江集会西汉水的嘉陵江源。唐以后始改称嘉陵江。③古道路名。又名陈仓道。起自陈仓(今宝鸡市东),西南行出散关沿故道水谷道至今凤县折东南入褒谷,出抵汉中。公元前 206 年刘邦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史记·河渠书》“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皆即此。道虽迂远,以坡度较平缓,为往来秦岭南 北的主要通道。自斜谷道废,公私行旅,遂出此道,成为北栈道的一部分。
【故且兰】(且 jū)古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于故且兰国地置。治所在今贵州中部一带,一说在今贵州凯里西北。有牂柯江可通南粤;又当通滇国的要道。两汉及三国蜀汉时,曾为牂柯郡治所。西晋改名且兰。
**【胡】**古国名。归姓。在今安徽阜阳。公元前 495 年灭于楚。战国时为楚邑,又称宗胡。
**【胡苏】**①古水名。古*九河之一。在今河北东光东南,东流入海。《汉书·沟洫志》:“许商以为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颜师古注:“胡苏,下流急疾之貌。”②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置。治所在今河北东光东南。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名临津。
【胡卢碛】五代时地名。为小月氏遗族仲云所居。在今新疆若羌东北。
【胡里改】①江名。即今松花江支流牡丹江中下游。②路名。“胡”一作“鹘”。金置,国境内有胡里改江得名。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辖境约当今牡丹江和松花江、黑龙江下游地区。金天会八年(1130 年)徙囚宋徽宗、
钦宗于此。元改万户府,明废。
【封嵎】封山和嵎山的合称。嵎或作隅、禺。在今浙江德清西南,两山相去仅二里。相传古汪芒氏之君防风守此。
**【柘县】**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北,以县有柘沟得名。西晋废。秦末除胜起义,攻柘下之,即此。
**【柘林】**①郡、县名。西魏置郡,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南。北周降为县,隋大业初废。②镇名。在上海市奉贤县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年) 曾被倭寇占据,作为侵扰东南沿海的根据地。
【柘东城】即“拓东城”。
【相中】(jū—)古地区名。一作沮中。一说指今湖北沮水上游;一说指今南漳县境蛮河流域。土地平敞,宜种桑麻,有水陆良田,称为沃壤。三国时夷王梅敷兄弟三人及其部曲刀余家屯此。
**【相】**古城名。在今河南内黄东南。商王河亶甲从隞(一作嚣,今河南荥阳北)迁都于此。
**【相州】**州名。北魏天兴四年(公元 401 年)分冀州置。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辖境相当今河北邢台、广宗以南,河南林县、汤阴、清丰、范县以北,山东武城、莘县以西地区。其后渐小。东魏天平初改名司州。北周建德末复名相州,大象时移治安阳(今市南,隋移今市)。唐辖境相当今河北成安、广平和魏县西南部,河南安阳市、汤阴、林县、内黄及濮阳西南部地。后复缩小,金明昌三年(1192 年)升为彰德府。州境漳水有灌溉之利:东魏筑万金等渠、唐筑金凤等渠均在此。唐宋时有纱、绢等织造业。
**【相县】**古县名。本春秋宋邑,宋共公迁都于此。秦置县。因境内有相山得名。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汉为沛郡、沛国治所。北齐天保七年(公元 556 年)废入符离县。
【相国寺】 (xiàng—)在河南开封市内。本名建国寺,北齐天保六年
(公元 555 年)建。唐睿宗旧封相王,重建后,改名大相国寺并御书题额。习称相国寺。宋再加扩建,寺内有市,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四方商旅来京贸易,皆聚于此。金、元以后,屡有修建。明末为河水所圯。今寺为清乾隆重建时规制。
【柏人】(bó— )①古邑名。春秋晋地,战国属赵。在今河北隆尧西。
《左传》哀公四年(公元前 491 年):“国夏伐晋,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
②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隆尧西。更始二年(公元 24 年)刘秀破王郎将李育于此。北魏移治今隆尧西南尧山镇,东魏改名柏仁。
【柏兴】(bó— )府、州名。元世祖至元中置府。治所在闰盐(今盐源)。辖境相当今四川盐源及盐边两县。明初降为州,不久改千户所,又改盐井卫。
【柏谷】(bó— )①古地名。在今河南灵宝西南朱阳镇,有柏谷水经此北流入河。春秋时晋公子重耳出奔至此,始决定入翟。②古坞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洛水南岸。坞高十余丈,筑垒相连如锁。东晋刘裕北伐,后秦将赵玄屯守于此。③古城名。在今河南宜阳南。北周建筑石城,恃为绝险,后为北齐段韶所破。
【柏举】(bó— )古地名。春秋楚地。《春秋》定公四年(公元前 506 年):“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故址所在说法不一:一说为今湖北麻城东北的柏子山与举水的合称;一说在举水入长江口以南的举洲;一说即麻城东南举水所出的龟峰山。
【柏海】(bó— )古湖泊名。近黄河源。即今青海省扎陵湖。唐贞观十五年(公元 641 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松赞干布到此亲迎。
【柏谷山】在山西长治市北,与太行山、王屋山相接。因山上本多柏树, 故名。或作百谷(穀)山,相传神农尝百谷于此。
**【柳下】**古地名。春秋时在鲁国的西北部。一说在今山东省新泰县柳里
(今名夏家隅);一说即今河南省濮阳县东部的柳下屯(简称柳屯)。
**【柳中】**古城、古县名。故址在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城当西域古代交通孔道,地肥美,宜屯田。东汉延光中班勇为西域长史驻此。十六国前凉张骏置田地县,唐贞观中灭高昌改置柳中县,贞元中地入吐蕃。明称为柳城, 一作鲁陈,一作柳陈。
**【柳州】**州、路、府名。唐贞观八年(公元 634 年)改南昆州置州。治所在马平(今柳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市、柳城、柳江、鹿寨等县地。宋末移治柳城县的龙江(今柳城西南)。元初改为路,后还治马平。明改为府,辖境扩大,相当今广西洛清河、大瑶山以西,大明山以北,宜山、忻城、马山以东地区。1913 年废。唐文学家柳宗元曾被贬为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柳林】**古地名。在今北京市通县南。至元十八年(1281 年)后,是元帝游畋的所在,建有行官。1358 年毛贵领导的红巾军发此进迫大都,与刘哈喇不花率领的元军大战于此。
**【柳城】**①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南。为辽西郡西部都尉治所。东汉废。十六国前燕复置。北魏太平真君八年(公元 447 年)
并入龙城县。(2)隋开皇初改龙城具为龙山县,十八年(公元 598 年)改名柳城县。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辽重熙十年(1041 年)改名兴中县。隋、唐、五代时曾为营州、辽西郡、柳城郡治所。②郡名。唐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 改营州置。治所在柳城(今朝阳)。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县一带。乾元元年
(公元 758 年)复改营州。③见“柳中”。④即“柳条边”。
【柳浦】六朝时称柳浦埭。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凤凰山下钱塘江北岸江滨。当浙江南北交通津要。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 466 年),吴喜进攻孔觊, 自柳浦渡浙江进取西陵(今浙江萧山县西兴),即此。
【柳营】细柳营的省称。也泛指军营。卢纶《送从叔程归西川幕》诗: “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参见“细柳”。
【柳林村】即今山东临清南的柳林镇。清同治二年(1863 年)宋景诗领导的黑旗军,曾打败地主武装柳林团于此。
【柳营江】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唐时驻重兵于此,相传据江之险, 插柳为营故名。元末陈友定渡柳营江,下漳州(今福建漳州市),即此。
【柳条边】又名盛京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清顺治间开始分段修筑,至康熙中陆续完成的一系柳条篱笆,禁止边内居民越过篱笆打猎、采人参、放牧。南起今辽宁凤城南,东北经新宾东折西北至开原北,又折而西南至山海关北接长城,名为“老边”。又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名为“新边”。老边自开原以东归盛京兵部管辖,边墙以东为围场禁地。老边自开原以西归奉天将军管辖,新边归吉林将军管辖,边墙以西为蒙古部落驻牧地。初设边门二十一,后减为二十。每门常驻官兵各数十人,稽察出入。
【栅水】(shān—)古水名。一作栅江,印濡须水。源出安徽巢湖。因下游一支至栅口(濡须口东北)入江得名,又名栅口水。一说古人立栅守险于此,故名栅水。
**【枹罕】**①古县名。秦置。故治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北(北魏迁今临夏)。晋惠帝以后曾置护军。十六国前凉以后曾为河州治所,西秦乞伏炽磐曾迁都于此。北魏曾置镇,为西部军事重地。元时废。②郡名。北周置。治所在枹罕(今临夏)。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县附近地区。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河州为枹罕郡。
**【栎】**古都邑名。春秋郑国别都。在今河南禹县。《左侍·桓公十五年》: “郑伯因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战国时称阳翟。
【栎阳】 (yuè— )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东汉废入万年县。唐武德初改万年复置,治所在故县西南(今临潼北)。元至元初并入临潼县。公元前 383 年秦献公都此;项羽封司马欣为塞王,及汉王刘邦灭塞后,均曾都此。
【树敦城】吐谷浑旧都。故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北。公元 553 年,西魏凉州刺史史宁与突厥木杆可汗合击吐谷浑,宁进共攻克此城,与木杆会于青海。唐天宝九载(公元 750 年),王难得击吐蕃拔此城。
**【柽】**古城名。一作朾,又名荦。春秋宋地。故址在今河南淮阳西北。
《春秋》僖公元年(公元前 659 年):“公合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
【荆】①古地名。见“荆州”。②古代楚国的别称,因其原来建国于荆 山(今湖北南漳西)一帝,故名。一说秦称楚为荆,因避庄襄王子楚讳。
【荆山】(1)在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漳水友源于此。东南谷地宽广,西北巍峨陡峻。《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惟豫州。”《汉书·地理志》称为“南条荆山”。西周时楚立国于此一帝。有抱玉岩,相传春秋楚国卞和得玉于此。(2)《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汉书·地理志》称为“北条荆山”。相传禹侍鼎于此。据《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当在今陕西大荔朝邑镇南,但其地今天山;据《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则在今富平西南。(3)在河南灵宝县阌乡南。相传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此。(4)在安徽怀远西南。《水经·淮水注》:“淮出于荆山之左,当涂之右,奔流二山之间。”
**【荆门】**军、府、州名。五代荆南升荆门具置军,治所在今荆门。北宋 开宝中移长林县于郭下,辖境相当今湖北荆门、当阳县地。南宋端平末移治当阳(今县)。元至元中升为府。随即复还旧治,降为州。明洪武初以州治长林县省入。清乾隆时升为直隶州,辖境扩大至今湖北远安。1912 年废,改本州为县。
**【荆州】**①古“九州”之一。《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尔雅·释地》:“汉南曰荆州。”《周礼·职方》:“正南曰荆州。”“荆” 指荆山(今湖北南漳西);“衡”指衡山,《汉书·地理志》以为即今湖南衡山县西的衡山。“汉”指汉水。②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湖北、湖南西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东汉治所在汉寿(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其后屡经迁移,东晋时定治江陵(今县)。晋以后辖境渐小,唐约有今湖北松滋至石首间的长江流域,北部兼有今荆门、当阳等县。上元元年(公元 760 年)升为江陵府。州境在三国时位于三国接壤地带,兵争甚烈。东晋、南朝时是上游的军事重镇,其重要性及次于都城所在的扬州。
③府名。元至正二十四年(1384 年)朱元璋改中兴路置。治所在江陵(今县)。清辖境相当今湖北宜都至监利间的长江流域。1912 年度。清嘉庆元年(1796
年)白莲教徒张正谟、聂杰人等,在此起义。
【荆南】唐方镇名。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置。治所在荆州(后升江陵府,今湖北江陵)。辖境屠有变动,校长期领有荆、澧、朗、峡、夔、忠、五、归八州,相当今湖北石首、江陵以西和四川垫江、丰都以东的长江流域及湖南洞庭湖以西的澧、沅二水下游一带。天祐二年(公元 905 年)为朱全忠所并。后全忠以高季兴为节度使,到五代时建立南平国,亦称荆南国。
**【荆蛮】**即楚。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
**【荆湖】**路名。宋初置荆湖南路、荆湖北路,雍熙中并为荆湖路,治所在江陵府(今湖北江陵),辖境相当今湖南全省,湖北省荆山、大洪山以南, 鄂城、崇阳以西,巴东、五峰以东及广西越城岭以东的湘水、灌江流域。至道以后,以令湖南汨罗江、洞庭湖、雪峰山为界,又分为南、北两路。南路简称湖南,治所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北路简称湖北,治所在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元废。
【荆溪】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 年)分宜兴县(今县)置。以荆溪得名。治所与宜兴县同城。1912 年并入宜兴。【荆紫关】即荆子关。在河南省浙川县西,南临丹江。为陕西、湖北、河南三省交通要冲。
**【勃海】**郡名。“勃”一作“渤”。汉高帝五年(公元前 202 年)分巨鹿、济北郡置,以地滨勃海得名。一说文帝置治所在浮阳(今沧县东南东关)。宣帝以后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河北安次以南,文安、交河、阜城、宁津以东,山东乐陵、河北景县、安平以北地区。东汉移治南皮(今南皮京北),其后辖境渐小。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又曾改沧州为勃海郡。汉置有盐官。隋末孙宣雅领导农民起义于此。
【勃利州】唐羁縻州。开元十年(公元 722 年)以黑水靺鞨部族中的一部置。治所在今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郙阁】汉阁道名。故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嘉陵江边。汉时其地名析里, 溪源漂疾,横注于道,临江有高崖,水溢时交通受阻。东汉建宁时,太守李翁凿石架木,建阁以便行旅,时人撰有《郙阁颂》。
【郠】(gěng)古邑名。春秋莒地,后属鲁。在今山东沂水县界。《左传》昭公十年(公元前 532 年):“平子伐莒,取郠。”
【郚】(wú)古邑名。(1)春秋纪地,后属齐。在今山东安丘西南。
《春秋》庄公元年(公元前 693 年):“齐师迁纪、郱、鄑、郚”。(2)春
秋鲁地。在今山东泗水东南。《春秋》文公七年(公元前 620 年):“遂城郚”。
【郦县】(zhí 一)古县名。秦置。在今河南南阳西北。北魏析置南郦县与北郦县,北周又合为一。隋开皇初改名菊潭。
**【南山】**古山名。(1)即秦岭终南山。《诗·信南山》:“信彼南山”;
《汉书·地理志》:秦地“有南山檀柘”,皆指此。(2)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史记·大宛列传》:张骞使西域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
《汉书·西域传》:“南北有大山、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皆指此。
**【南中】**①泛指南部地区;南方。《魏书·李寿传》:“封建宁王,以南中十二郡为建宁国。”②古地区名。相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西省。三国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
**【南宁】**①州名。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置。治所在味县(今曲靖
西北)。辖境相当今云南弥勒以北、抚仙湖东岸的南盘江上游流域和寻甸县地。不久改名郎州;开元时夏为南宁州,天宝末入南诏,改置石城郡。②旧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升磨(莫)弥部方户所领千户为南宁州,二十二年改为县。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元为曲靖等路宣慰司,明、清为曲靖府治所。1913 年改名曲靖。③路、府名。元泰定元年(1324 年)改邕州路置。治所在宣化(今南宁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及邕宁、武鸣的一部。明改为府,辖境扩大,东至今横县,西北至今平果,西南至今上思。其后北部略小,1913 年度。居郁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清末府城为广西南部重要商埠。
**【南江】**旧释《书·禹贡》“三江”之一。《禹贡》本文只有北江、中江 ,并无南江;释经家认为既有北江、中江,必有南江。各家所指不一:(1)
《汉书·地理志》说在吴县(今江苏吴县)南,所指当即今吴淞江。(2)《初学纪》引郑玄《书注》指今之赣江。(3)盛弘之《荆州杞》指楚都(今湖北江陵)附近一段长江干流。(4)《水经注》说就是《汉书·地理志》中八石城(今安徽贵池)首受江水东至余(馀)姚(今属浙江)入海的分江水;但实际上这条水道并不存在。
**【南安】**①军、路、府名。宋淳化元年(公元 990 年)分虔州置军。治所在大庾(今江西大余)。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上犹江流域。元至元中升为路,明初改为府。1912 年废。②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四川乐山县,南朝齐以后废。(2)三国吴分南埜县置,因接近岭南地区得名。治所在今江西南康西南,晋太康初改名南康。唐永淳初分南康县复置,治所移今信丰。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改名信丰。③郡名。东汉中平五年(公元 188年)分汉阳郡置。治所在豲道(今陇西渭水东岸)。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地。隋初废。④州名。元至元十二年(1275 年)改摩刍千户所置。治所在今云南双柏北。1913 年改为县,次年改名摩刍。1929 年改名双柏。明、清时产银。
**【南阳】**①古地区名。(1)相当今山东泰山以南、汶河以北一带。以在泰山之南,故名。春秋属鲁,地近齐国,后期遂为齐所寺。《公羊传》闵公二年(公元前 660 年):“高子将南阳之甲”,即此。战国属齐。《孟子·告子下》:“遂有南阳”,即此。(2)相当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以在太行山南,黄河之北,故名。春秋晋地,《左传》僖公十二年(公元前 648 年): “[ 晋国]始启南阳”;战国属魏,《国策·西周》:“魏之南阳”:皆即此。
- 相当今河南省西南部一带。战国时分属楚、韩,地居古代中原的南方, 位于伏牛山、汉水之阳,故名。《国策·秦策》:“楚败于南阳”即楚南阳;
《史记·六国年表》载公元前 263 年“秦攻韩,取南阳”,即韩南阳。②郡
名。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 年)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汉辖境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其后渐小。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邓州(治所在穰县, 今河南邓县)为南阳郡。当荆、襄和关、洛地区的交通孔道,魏、晋、南北朝时南北常交战于此。③府名。元至元八年(1271 年)升申州置,治所在南阳( 今市)。明、清辖境相当今河南方城山、伏牛山以南,舞阳、桐柏以西地。1913 年废。
**【南甸】**路、府、州、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置路。治所在今云南腾冲南。明洪武中改府,不久废。永乐时置州,正统中改设宣抚司, 与干崖、陇川两宣抚司合称“三宣”。辖境约当今云南腾冲以南、龙川江以西以北地区。辛亥革命后废。
**【南诏】**古国名。是唐代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建立的奴隶制政枚。唐初为蒙舍诏,贞观二十三年(公元 649 年)细奴逻建大蒙政权,以巍山(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为首府。开元年间,其王皮逻阁在唐朝 的支持下统一六诏,迁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西)。因蒙舍诏在其它五诏之南,称为南诏。全盛时辖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等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地区农业、手工业(包括冶铁技木)发达。使用奴隶劳功。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技术。部分采用了唐朝政治制度。曾多次派遣贵族子弟赴成都、长安(今西安市)学习,统治集团通用汉文。佛教流行。后期向封建社会转化。历传十三王,十王受唐册封。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 年)为贵族郑买嗣所灭。
**【南京】**①古都名。(1)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收复两京,还都长安,因蜀郡是两京未收夏时玄宗驻地,改蜀郡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上元元年(公元 760 年)撤销京号。(2)渤海以南海府为南京。故址在今朝鲜咸兴;一说在今咸镜北道镜城;一说在今咸镜南道北青郡新昌附近。(3)契丹
神册四年(公元 919 年)茸辽阳故城建东平郡。天显三年(公元 928 年)迁
东丹国都于此,升为南京。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改南京为东京设辽阳府。
- 契丹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得幽蓟十六州,升幽州为幽都府,建号南京。(5)宋景德三年(1006 年),因太祖在周末曾为宋州节度使,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 年)建为南京。建炎元年(1127 年)高宗即帝位于南京,即此。(6)金天辅七年(1123 年),以新得辽地南京(即燕京)六州归宋,遂以平州为南京。天会三年(1125 年)再取燕京,四年废南京称号。(7)金初称北宋故都开封府为汴京,贞元元年(1153 年)改称南京。贞祐二年(1214 年)迁都于此。(8)明太祖初即位都应天府,洪武元年(1368 年)八月因意欲迁都北宋故都开封府,建开封府为北京,故称应天府为南京。十一年(1378 年),开封府罢称北京,改南京为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 年)迁都北京顺天府,改北京为京师,京师为南京。清初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废南京称号,但习惯上仍沿称南京不改。辛亥革命时一度复号南京,次年即罢。1927 年国民党政府定都于此,划城郊区域设市,又正式命名为南京。②道名。辽五京道之一。契丹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置。治所在析津府(府治析津、宛平,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河北永清、客城、易县以北,青龙河、昌黎以西和内长城以南地。金废。③路名。金贞元元年(1153 年)改汴京路置。治所在开封府(府治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市)。辖境相当今河南■底镇、崤山、熊耳山以东,黄河及原阳、延津、封丘以南,淮河以北;山东曹县、武城、鱼台、单县;安徽砀山及涡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大定后东部扩大至安徽濉河以南及江苏洪泽湖北岸、西岸地。蒙古废。④古省区名。明制两京(京师、南京)附近地区不设布政使司,各府、州直隶于两京。直隶于南京的地区即称为南京,一称南直隶,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
**【南河】**①清雍正七年(1729 年)改总河为总督江南河道,驻清江浦(今江苏清江市),管南河,即专管防治江南(今江苏、安徽两省)境内的黄河与运河(实际管辖范围只限于江苏省长江以北)。称为南河总督。咸丰间黄河北迁后,裁南河总督。参见“东河”、“北河①”。②清以前黄河自今内蒙古巴彦高勒镇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南支即今黄河正流,但当时为支流,对北支而言,称为南河。参见“北河②”。③古称黄河自今潼关以上北南流向一段为西河,潼关以下西东流向一段为南河。《书·禹贡》叙荆州贡道作“逾于洛,至于南河”,即指此。
【南泊】(—pō)见“大陆泽”。
**【南郢】**见“郢”。
**【南剑】**州、路名。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 年)改剑州置州,因利州路有剑州,相对而得名。治所在南平(今南平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市及将乐、顺昌、沙县、尤溪等县地。元初改为路,大德六年(1302 年)改为延平路。宋时以产银和茶著名,有银场十多处及茶焙五处。
**【南兖】**州名。(1)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 420 年)改名南兖。元嘉八年(公元 431 年)移治广陵
(今扬州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及安徽凤阳、滁县以东地;其后略小。北齐改 为东广州,南朝陈太建中复为南兖州,北周大象中又改东广州。(2)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 494 年)置,治所在涡阳(今蒙城)。辖境相当今安徽蒙城、颍上以东,蕲县集西南、龙亢集以西、淮河以
北。景明中废。(3)北魏正始四年(公元 507 年)置。治所在小黄(今安徽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鹿邑、睢县以东,安徽涡阳西北的涡河及西淝河流域。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公元 532 年)改为谯州。北魏复改南兖州,北周改为亳州。
**【南郡】**郡名。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 278 年)置。治所在郢
(今湖北江陵东北),后迁江陵(今县)。汉辖境相当今湖北粉青河及襄樊市以南,荆门、洪湖以西,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其后渐小。三国吴移治公安城(今公安县),西晋又移江陵。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荆州为南郡。
**【南秦】**州名。(1)十六国前秦苻坚置。治所在武都(今甘肃成县西)。辖境相当今甘肃❖冢山、祁山以南,及陕西凤县、略阳、四川平武等县地。后秦以后废。(2)北魏正始初置。治所在洛谷城(今西和南洛谷镇)。辖境相当今甘肃舟曲、礼县、西和、武都、徽县、成县等地,西魏改为成州。
**【南都】**①东汉时因南阳郡是光武帝的生长之地,在京都雒阳之南,故称南阳郡的郡治宛(今河南南阳市)为南都。张衡有《南都赋》。②西晋末鲜卑拓跋猗卢修筑故平城,以为南都(盛乐城为北都)。故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③唐上元元年(公元 760 年)升荆州为江陵府,建号南都,二年罢都。
次年又称南都,不久又罢。④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 909 年),南唐以南昌
府为南都。宋建隆二年(公元 961 年)自江宁迁都于此,同年还都江宁。⑤ 明人亦称南京为南都。
**【南顿】**古县名。春秋时顿国为陈国所迫,南迁,故号南顿。西汉置县, 因以为名。治所在今河南项城西。西晋于此置南顿郡,北齐郡废,改县名和城。隋大业初复旧名,其后屡废屡复,明初并入项城县。
**【南徐】**州名。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 421 年)改*徐州置。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以东,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元嘉以后辖境南移,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南京市东北部及丹阳、宜兴等县以东,无锡以北地区。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西晋永嘉后北方人口南迁,此州为侨寓最集中之地。
**【南亳】**古邑名。商三亳之一。见“亳”
**【南浦】**①古水名,一名新开港,在今湖北武汉市南。李白《江夏行》: “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即指此。②古地名。(1)在福建省浦城县南门外。(2)在江西南昌市西南。王勃《滕王阁序》诗:“画栋朝飞南浦云”, 即指此。
**【南笼】**厅、府名。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 年)改安笼所置厅,雍正五年(1727 年)升为府。治所在今安龙。辖境相当今贵州盘县、晴隆、贞丰、安龙等县间地。嘉庆二年(1797 年)改兴义府。
**【南海】**①古时南海名称,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或以为南方各族居地泛称,或有实际的海域可指。《书·禹贡》:“入于南海”,其确地不详。
《诗·江汉》:“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史记·秦始皇本纪》:”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当指今东海而言。秦置南海郡,海疆实临南海;西汉后东海方位既别有定域,南海名称才用以专指今南海。②郡名。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置。治所在番禺(今广州市)。秦、汉之际地入
南越,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灭南越后复置。辖境相当今广东滃江、
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其后渐小。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分别改番州、广州为南海郡。自汉以来为海外贸易中心,珠玑、象牙、犀革、果布凑集。③府名。渤海置,并建号南京。治所在沃州,故址一说在今朝鲜咸兴;或以为即今咸镜北道镜城。一说在今咸镜南道北青郡新昌附近。辖境约当今朝鲜咸镜南道一带,南以泥河
(今龙兴江)与新罗接界。渤海和新罗之间往来皆取道于此。
**【南康】**①郡名。晋太康三年(公元 282 年)置。治所在雩都(今江西于都东北),东晋移治赣县(今赣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
曾改虔州为南康郡。②军、路、府名。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 982 年)分洪、江等州置军。治所在星子(今县)。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元至元中升为路,明初改为西宁府,不久又改南康府。1912 年废。
**【南巢】**古地名。在今安徽巢县西南。以位于古代华夏族活功地区的南 方,故名。《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
**【南越】**古族名、国名。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也作南粤。秦于其地置
*桂林、*南海和*象郡。秦末,龙川令赵佗兼并三郡,建立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灭南越,设置九郡。
**【南楚】**古地区名。*三楚之一。北起淮、汉,南包江南,约当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京南部,湖北、湖南京部及江西等地。于全楚位居西南, 别于西楚而言,故称南楚。
**【南豫】**州名。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 421 年),分豫州淮河以南地置。治所在历阳(今和县)。辖境相当今江苏六合、江浦和安徽和县、来安、定远以西,河南光山、新县、湖北武湖水以东的江北、淮南地区。其后屡经废 夏,治所、辖境一再迁改。至梁侯景乱后,治所移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境及有今皖南长江流域。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名宣州。当南朝首都建康的上游,为兵争要地。
**【南燕】**古县名。见“燕县”。
**【南壄】**古县名。“壄”又作“埜”或“野”。秦置。治所在今江西南康西南章水南岸。隋初废入南康。
**【南豳】**州名。北魏置。以州境北有*豳州,相对而得名。治所在白土
(今彬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旬邑、长武及甘肃泾川县地。西魏废帝三年(公元 554 年)改名豳州。
**【南赣】**巡抚名。全衔为“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明弘治十年(1497 年)始置,驻赣州(治今江西赣州市)。辖境屡有增减。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定制。辖江西的南安、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湖广的郴州,福建的汀州。清康熙三年(1664 年),一作四年,废。
【南兰陵】郡名。南朝宋改*兰陵郡置。治所在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齐并入南琅邪郡。
【南运河】大运河的一段。自天津市经河北省南部至山东省临清。利用原有卫河加以疏浚而成。清以来对天津以北的北运河(白河)而言,称为南运河。
【南直隶】简称“南直”。见“直隶”。
【南旺湖】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水经注》名茂都淀,为汶水所潴, 后渐浅涸。明永乐中筑*戴村坝,遏汶水西南流至湖中高处地名南旺,分流南、北为*会通河。运河(会通河)东西、汶水南北皆有堤工,全湖遂分而为三:
运西为南旺湖,是为南旺西湖,周九十三里;运东汶南为蜀山湖,是为南旺东湖,周六十五里;运东汶北为马踏湖,是为南旺北湖,周三十四里。三湖总名南旺湖,周围有堤,并设闸坝多处,旱则泄湖入运,潦则减运入湖,与东平安山湖、济宁马场湖、沛县昭阳湖(今属山东微山县)合称漕渠四水柜。今南旺、马踏二湖已堙,惟蜀山湖犹存。
【南宕渠】郡名。南朝宋置,以在故宕渠郡西南得名。治所在安汉(今 南充市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市及南充、蓬安等县地。梁代缩小。隋开皇初废。
【南栈道】即“石牛道”。
【南清河】见“清河”。
**【莒】**①古国名。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己姓,一说曹姓。开国君主是兹舆期,建都计斤(一作介根,今山东胶县西南),春秋初年迁于莒(今山东莒县)。有今山东安丘、诸城、沂水、莒、日照等县间地。公元前 431 年为
楚所灭。②古邑名。在今山东莒县。周为莒国,公元前 431 年为楚所灭,后
属齐,公元前 284 年燕国将乐毅大破齐,唯莒与即墨未下,即此。后又入楚, 楚灭鲁后,迁鲁君于此。
**【莒父】**古邑名。在今山东莒县。《春秋》定公十四年(公元前 496 年) “城莒父”,《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均指此。
【草桥关】故址在今河北高阳东。五代晋初,地入契丹。周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世宗收复。一说即高阳关,误。一说与瓦桥、益津合称三关。
**【茶山】**山名。(1)一作蛇山或长山。即今上海市崇明东南大海中的余山。当海口交通要冲,为海防重地。(2)在浙江海盐东南海中,明俞大猷败倭寇于茶山洋,即此。(3)在江西上饶市北,唐陆羽居山植茶,号茶山御史,有泉名陆羽泉。(4)一名景阳山。在湖南茶陵县东,以多产茶茗故名。相传炎帝葬于茶山之野,即此。
**【荥阳】**郡名。“荥”一作“荧”。三国魏正始三年(公元 242 年)分河南郡置。治所在荥阳(今县东北,北魏移今治)。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荥阳、南至密县、洧川,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不久废;西晋复置。北魏辖境略缩。北齐改名成皋郡。隋大业初复改郑州为荥阳郡。
**【荥泽】**①古泽名。故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北。即《书·禹贡》的荥波,和古代的黄河中游及济水相通。西汉以后,渐淤为平地。②旧县名。隋仁寿元年(公元 601 年)改广武县置。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明成化八年(1472 年)南徙至今旧荥泽县,1931 年废。
**【茹陂】**古代水利工程。在今河南固始东南。东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开凿。
【药杀水】(Yaxartes)锡尔河的古称。见于《隋书》、《新唐书》。源出天山山脉西段,流经今苏联哈萨克境内,注入咸海。
**【带方】**郡名。东汉建安时公孙康分乐浪郡南部置。治所在带方(今朝鲜凤山附近)。辖境约当今朝鲜黄海南道、黄海北道一带。西晋末地属高句骊。前燕侨置于今辽宁西部,北魏废。
**【查浦】**古地名。在建康(今南京市)石头山(今清凉山)南。晋咸和三年(公元 328 年),苏峻叛据建康,陶侃率舟师讨之,屯兵于此。
**【赵】**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赵烈侯(名籍)是晋大夫赵衰 的后代,和魏、韩瓜分晋国。公元前 403 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晋
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前 386 年迁都邯郸(今属河北)。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攻灭中山,打败林胡、楼烦,建立云中、雁门、代郡,占有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河套地区。*长平之战为秦所大败,国势从此衰落。公元前 222 年为秦所灭。
**【赵州】**州名。北齐改殷州置。治所在广阿(今隆尧东旧城),唐时移治平棘(今赵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宁晋、元氏、赵县、赞皇、高邑、栾城、临城、柏乡等县和隆尧县的一部。北宋末升为庆源府,金改为沃州,元复为赵州。明初省平棘入州,清雍正时改为直隶州,1913 年废,改本州为赵县。州南洨河上的安济桥,俗称赵州桥。
**【赵城】旧县名。隋末置。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北赵城镇西南。宋政和三年(1113 年)升为庆祚军,金复旧。明宣德年间移治今赵城镇。1954 年与洪洞县合并为洪赵县。1958 年改名洪洞县。【赵郡】**郡、国名。汉高帝四年(公元前 203 年)改邯郸郡置赵国。治所在邯郸(今邯郸市西南)。西汉末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邢台、沙河等市、县和隆尧、永年二县西部地区。建安中改为郡,三国魏太和中夏为国,并移治房子(今高邑西南)。西晋末复为郡。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元氏、高邑、内丘、临城、柏乡、赞皇等县及平乡、隆尧二县的部分地区。北魏移治平棘(今赵县)。辖境缩小,相当今河北赵县、元氏、高邑、柏乡等县地。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分别改栾州及赵州为赵郡。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我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桥。隋开皇大业年间(590—608)李春创建。桥单孔,全长
50.82 米,桥面宽约 10 米,跨径 37.02 米,拱圈矢高 7.23 米,弧形平缓, 拱圈由 28 条并列的石条组成,上设 4 个小拱,既减轻重量,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且增美观。在世界桥梁史上,其设计与工艺之新为石拱桥的卓越典范,跨度之大在当时亦属创举,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解放后,于 1953 年至 1958 年按最初桥样进行了修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洲】**岛屿名。今作硇洲或■州。在广东雷州湾外东海岛东南海中。宋置寨。1277 年,宋端宗被元兵追击,驻留于此。端宗死后,陆秀夫、张世杰等复立其弟赵昺为帝,据传“黄龙”见于海上,因置翔龙县于此,元废。 明清于此置兵戌守,为海防要地。
**【耏水】**即*时水。《左传》襄公三年(公元前 570 年):晋士匄适齐, 齐侯与“盟于耏外”。《水经注》:“时,即耏水也,音而。”
**【咸平】**①古县名。辽开泰时置。治所在今辽宁开原东北,为咸州治所。金为咸州路、咸平府治所,大定七年(1167 年)改名平郭。元至正二年(1342 年),又降咸平府为县,明初废,改称开原城。②路名。金置。治所在咸平府。辖境相当今辽宁北部铁岭以北辽河流域地。金末废。③府名。金天德二 年(1150 年)升咸州置。治所在咸平(后改平郭)。辖境相当今辽宁北部开原、铁岭、昌图等县地。金末耶律留哥、蒲鲜万奴均曾据此。元时仅留咸平府于原治所,并曾以开元路治此。至正二年(1342 年)降为县。
**【咸宁】**旧县名。唐天宝七载(公元 748 年)改万年县置。治所与长安县同城,在今陕西西安市。乾元初又改万年。宋改樊川,金复改咸宁。1914 年并入长安。历与长安县同为京兆府、奉元路、西安府治所。
**【咸州】**州、路名。辽开泰八年(1019 年)置。治所在咸平(今开原东北)。辖境相当今辽宁开原县一带。金初改为咸州路。天德二年(1150 年) 升为咸平府。
**【咸阳】**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因位于九嵏山之南, 渭水之北,在山、水之阳,故名。公元前 350 年秦孝公自栎阳迁都于此。后置县。始皇统一六国后,迁天下豪富十二万户于此,并大造宫殿,都城规模更为扩大。秦亡为项羽焚毁。汉元年(公元前 206 年)改县名新城。
【咸阳桥】见“渭桥”。杜甫《兵车行》:“尘埃不见咸阳桥。”
**【威宁】**府、州、县名。清康熙五年(1666 年)以乌撤土府改流置。治所在今贵州威宁,辖境相当今威宁县一带。雍正七年(1729 年)降为州,1913 年改为县。
**【威远】**州、厅名。元至元十二年(1275 年)置州。治所在今云南景谷。辖境相当今景谷县一带。明为直隶州,清雍正时改为直隶厅,后降为散厅。1913 年改为县,1914 年改名景谷。
**【威楚】**城、郡、路名。南诏立国前爨族酋长威楚筑城居此;因名威楚城。南诏时为银生节度治所;大理时置威楚郡。蒙古宪宗六年(1256 年)改万户府,元至元八年(1271 年)改为路。治所在威楚(今楚雄)。辖境相当今云南楚雄、牟定、南华、双柏、景东、景谷等县地。明初改楚雄府。
【威远卫】明正统三年(1438 年)置并筑堡。在山西右玉南。弘治十三年(1500 年)火筛攻大同,曾取道于此。清顺治中废为城,雍正后置巡司于此。
【■】(lái)古地名。春秋郑地。今河南荥阳东厘城故址即其地。《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元前 712 年):“会郑伯于■。”《春秋》作“时来”。
《公羊传》作“祁黎”。
**【拱州】**州名。宋崇宁四年(1105 年)分开封、应天府置辅州,旋改拱州。治所在襄邑(今河南睢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睢县、太康、柘城、宁陵、 兰考县东部,山东曹县南部地。大观中废,政和中复置。金天德三年(1151 年)改名睢州。曾为北宋京畿的东辅郡。
【拱宸城】故址即今新疆霍城县西北霍城镇。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筑城于霍尔果斯,为伊犁九城之一,驻有绿营参将等员。新疆建省后以九城之地置伊犁府,府通判驻此城,地属绥定县,1914 年分设霍尔果斯县。1947 年改名霍城县。
**【括苍】**古县名。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分松阳县置,以境内有括
苍山得名。治所在今浙江丽水东南。唐大历十四年(公元 779 年)改名丽水。隋唐时曾为处州、括州及永嘉郡治所。
【按出虎水】一译阿触胡、阿术浒、阿禄祖,即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女真语“按出虎”是“金”的意思,相传其水产金,故名。女真部族世居此水之源,故以金为国号,又称金源国。
【垫江】(dié— )①古水名。古西汉水(今四川嘉陵江)下游经垫江县(今合川县)入长江一段,称为垫江。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 年), 刘备自江州(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部分)北由垫江水至涪(今四川绵阳东), 即此。其上源即古桓水(今白龙江)、白水(今白水江)及西汉水上游,也有垫江之名。故五世纪初叶,吐谷浑酋长阿豺曾至西强山(今西倾山)观垫江源。②古县名。(1)秦置。治所在今四川合川县。西魏恭帝三年(公元
556 年)改石镜县。南朝时曾为东宕渠郡治所。(2)南朝齐永明五年(公元
487 年)改江州县置。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北周武成二年(公元 560 年) 改巴县。齐、梁和西魏皆为巴郡治所;又先后为楚州及巴州治所。③郡名。西魏恭帝三年(公元 556 年)改东宕渠郡置。治所在石镜(今合川)。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武胜县地。隋开皇初废。
**【轵关】**关当轵道之险,故名。在河南济源西北,当豫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要冲,为“太行八陉”的第一陉;形势险峻,自古为军事必争之地。《北齐书·斛律光传》:河清二年(公元 563 年)“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
**【轵县】**古县名。战国魏轵邑,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南。隋大业初废入河内县。唐初复置,不久废入济源县。
**【轵道】**①古道路名。位于今河南济源县境,为豫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孔道,自古为兵争要地。《国策·赵策》苏秦说赵王“秦下轵道则南阳动”, 即此。②古亭名。“轵”亦作“枳”。《后汉书·郡国志》:“霸陵县有枳道亭。”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公元前 206 年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旁。
**【临川】**郡名。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 257 年)分豫章郡置。治所在南城(今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江西抚州市以南的旴江及宜黄水流域,西至乐安县境。西晋移治临汝(今抚州市西)。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抚州为临川郡。
**【临屯】**郡名。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 年)置。治所在东暆(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部)。辖境相当今朝鲜咸镜南道大部分及北江原道北部。始元五年(公元前 82 年)废。辖境大部分并入乐浪郡。
**【临邛】**①古县名。(1)秦置。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十六国成汉以后废。西魏废帝二年(公元 553 年)复置,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年)省入邛州。以产盐、铁著名。秦蜀卓氏、程郑被迁至此,以铁冶致富。汉置盐、铁 官。西魏、北周时为临邛郡治所,唐、宋时为邛州治所。(2)东晋侨置。治所在今四川新津西,西魏移还故治,遂废。②郡名。(1)西魏废帝二年(公元 553 年)置。治所在临邛。辖境约当今四川邛崃县地。隋开皇初废。唐天
宝、至德时,又曾改邛州为临邛郡。(2)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雅州置。治所在严道(今雅安西)。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芦山、名山、邛崃、汉源、荣经等县。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复改雅州。
**【临江】**①古县名。(1)西汉置,因临江水得名。治所在今四川忠县。明洪武初省入忠州。南北朝时曾为临州、临江郡治所,唐宋时曾为忠州、咸淳府治所。(2)东晋义熙中置,治所在今江苏如皋南。北周废。②军、路、府名。宋淳化三年(公元 992 年)分筠、袁、吉三州地置军,治所在清江(今县西临江镇)。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清江、新干、峡江四县地。元至元中升为路,明初改为府,1912 年废。
【临安】①府名。宋建炎三年(1129 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州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今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桐溪、富春江以北, 天目山脉东南地区及杭州湾北岸的海宁县地。绍兴八年(1138 年)定都于此。元时改为杭州路。南宋时工商业发达,人烟稠密,市区南抵江滨,西包西湖。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政治腐败,风俗奢侈,西湖有“销金锅儿”之称。元初马哥波罗游历至此,誉为世界最富丽华贵的城市。②路、府名。元至元十
三年(1276 年)改南路置临安路,明洪武中改为府。治所在建水州(今建水县)。辖境相当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除外)及通海、华宁、 新平、峨山等县地。1913 年废。
【临羌】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青海湟源东南,魏、晋间治所稍东移于湟水北岸,北魏废。西汉神爵中赵充国经营湟中,曾屯田于此;东汉建初中曾移护羌校尉治此。
【临汾】①古县名。(1)汉置。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县东北。北魏省而复置,北齐并入太平县。(2)隋开皇中改平阳县置。治所在白马城,即今山西临汾市。大业中移治白马城南,唐武德中又移还白马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 年)移治平阳古城,在今临汾县西南,后又移还白马城。历为晋州和临汾郡治所。②郡名。隋大业初置,治所在临汾(今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汾西间的汾河流域及浮山、安泽等县地。义宁二年(公元 618 年)改名平阳。
【临泾】古县名。(1)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南。西魏后废。东汉、魏、晋为安定郡治所,北魏为泾州治所。(2)隋大业十二年(公元 616 年) 改湫谷县置。治所即今甘肃镇原。唐元和后置行原州于此,五代、宋、金为原州治所。蒙古并入镇原州。
【临城】①古县名。三国吴赤乌年间置。治所在今安徽青阳南临城镇。隋初废入南陵县。南齐时萧子良曾在此霸占田园山泽,广置田庄。②旧驿名。在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为南北陆路所经的重要驿站之一。
【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洮水得名。西魏大统中改名溢乐,隋大业初复旧,义宁初又改名溢乐。秦筑长城西起于此。
【临晋】古县名。战国魏邑,秦置县。治所在今陕西大荔东朝邑旧县东南,东汉末移今大荔。晋武帝时改名大荔。北魏初复名临晋,太和十一年(公元 487 年)改名华阴。战国秦惠文王、武王数与魏、韩王会于此。东汉末为左冯翊,三国魏及晋为冯翊郡治所。
【临海】①古湖泊名。即蒲昌海。②郡名。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 257 年)分会稽郡置。治所在临海(今县),不久移治章安(今临海东南)。辖境相当今浙江象山港以南,天台、缙云、丽水、龙泉以东地区。东晋以后南部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台州为临海郡。东晋时孙恩起义,曾与郡守辛景大战于此。临海旧城相传为辛景抵御孙恩所筑。
【临菑】古邑名。亦作临甾、临淄,以城临菑水得名。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周初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名*营丘。齐胡公迁都*薄姑, 周厉王时,献公又迁回。春秋、战国时均都于此。桑麻遍野,又富鱼盐之利。战国时手工业有冶铁、制陶、纺织等,商业繁盛。稷门下聚集许多学者讲学, 是当时经济、文化中心。子城周十里,大城周四十里,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淄】古邑名。即“临菑”。
【临湘】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因地临湘水得名。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名长沙。秦、汉、三国为长沙郡、长沙国治所,西晋永嘉后又为湘州治所。
【临潢】府名。契丹天显十三年(公元 938 年)置。治所在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即契丹之上京,以城临潢水(今西拉木伦河)
得名,为耶律阿保机创业之地。今古城内宫殿遗址尚可辨认。附近土地肥沃, 农、牧两宜。金末废。
【临濠】府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 年)改濠州置。后复为濠州。朱元璋吴元年(1367 年)又改为临濠府。治所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以城临 濠水得名。辖境相当今安徽蒙城、泗县、江苏泗洪以南,安徽霍丘、定远、天长以北的淮河两岸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 年)因为皇室先世陵墓所在,建为中都,六年改为中立府,次年又改凤阳府,迁治凤阳(今安徽凤阳)。
【临晋关】战国魏置于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城东黄河西岸,故名。扼* 蒲津渡口,历代倚为秦晋间重险。公元前 205 年刘邦既定关中,自此渡河下河内。汉武帝改称蒲津关。其后或简称蒲关;或仍沿用临晋旧称。宋大中祥符中改名大庆关。
【临渝关】即“渝关”。
【哈拉和卓】城堡名。在新疆吐鲁番东南六十里。堡西南有汉、唐高昌城故址,“和卓”或系“高昌”的音讹,“哈拉”是突厥语,义即黑。约元明之际迁建今堡。元代文献作合剌火者、哈剌禾州、哈剌霍州、哈刺和州、哈剌火州,明称为*火州,清作哈喇和卓。
【哈剌温山】亦作合剌温山、哈剌渾山、哈剌温只都山。见元、明史籍, 指今大兴安岭。蒙古客列亦惕部的王汗,被叔父古儿汗打败,逃至此山;成吉思汗封木合犁为国王,东境至此山。
【峡西】路名。即峡路。因在三峡以西得名。
【峡州】州、路名。一作硖州。北周武帝改拓州冒。因在三峡之口得名。冶所在夷陵(今宜昌西北。唐移今市,宋末移江南,元仍移江北)。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远安、宜都等县地,唐以后略大。元至元十七年(1280 年) 升为峡州路,辖境相当令湖北宜昌、长阳、宜都等县地。至正二十四年(1364 年),朱元璋夏降为州,明洪武九年(1376 年)改名夷陵州。
【峡路】路名。亦称峡西。宋开室六年(公元 973 年)分西川路置,为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所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梓潼、蓬安、垫江、璧山、江津以东,湖北建始、鹤峰以西,陕西留坝、佛坪、 镇巴以南以西及甘肃文县。咸平四年(1001 年)分置利州、夔州二路。
【峣关】故址在陕西商县西北,因临峣山得名。自古为关中平原通往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隘。公元前 207 年刘邦破武关后被阻于此,遂绕关逾蒉山,
破秦军于蓝田南。北周武成元年(公元 559 年)移置青泥故城(今陕西蓝田)
侧,改名青泥关。建德二年(公元 573 年)又改蓝田关,因蓝田县为名。隋
大业元年(公元 605 年)徙还故址。
【峥嵘洲】在今湖北黄冈西北长江中。东晋元兴三年(公元 404 年)刘毅大败桓玄于此。
【昭义】唐方镇名。又名泽潞。至德元年(公元 756 年)置泽潞沁节度使,治所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市)。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泽、潞、沁三州,相当今山西霍山以东及河北涉县地。广德元年(公元 763 年)又置相、卫六州节度使,治所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市)。较长期领有相、卫、贝、邢、洺、磁六州,相当今河南卫河流域以北,河北隆尧、巨鹿、清河以南,及山东临清、夏津、武城等县地。大历元年(公元 766 年)兮昭义军,十二年与泽潞沁节度使合为一镇。建中初夏治潞州。长期领有泽、潞、磁、邢、洺五州, 相当今河北内丘、隆尧以南,巨鹿、丘县、肥多以西,涉县、邯郸市以
北,山西浊漳河、丹河流域和沁水、阳城两县地。中和后因李克用据泽、潞二州,昭义军曾分为二:一治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一治潞州;天夏初又合。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 977 年)废。先后为李抱真、王虔休、卢从史、孟方立、李克修等所割据。
【昭文】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 年)分常熟县(今属江苏)置,与常熟同城而治,辖城东偏。相传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读书选文处,故名。1912 年并入常熟。
【昭关】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小岘山,两山对峙,其口可守。春秋时位于楚国东部边境,当吴楚两国交通要冲。楚平王时,伍子胥过此关投奔吴国。
【昭通】府名。清雍正九年(1731 年)改乌蒙府置。治所在恩安(今昭通)。辖境相当今云南牛栏江以北地。1913 年废。
【昭陵】①唐太宗陵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陕西醴泉东北五十里九嵕山。利用山峰凿成。著名的昭陵六骏石刻,原来即列置在昭陵北面祭坛的东西两庑房内。②一称“北陵”。在辽宁省沈阳市北郊。清太宗皇太级的陵墓。是清初三陵(沈阳市昭陵、福陵和新宾县永陵)中规模最大和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 年),顺治八年(1651 年)基本建成。解放后辟为北陵公园。
【昭潭】湖南长沙市南湘江中有旋潭,古以深不可测,有无底潭的说法。因东岸有昭山,故名昭潭;又因东杳、南朝在湘州治所附近,亦名湘州潭。隋改湘州为潭州,即因此潭得名。
【昭君墓】一称“青冢”。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传为西汉元帝时,远嫁匈奴单于,受封“宁胡阏氏”(皇后)的王昭君之墓。高三十余米,有土阶可登。解放后,进行修整。墓前有亭,旁有碑碣,以记昭君事迹。
【昭莫多】古地名。一作昭摩多,蒙古语树木之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图拉河上游南岸。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清军大败噶尔丹于此。
【昭馀祁】古泽薮名。在今山西祁县西南、介休东北。是《周礼·职方》的并州薮,《水雅·释地》的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作昭馀,都是九薮之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称近邬县(今介休东北)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宋时只有邬城泊见于记载,已日渐涸塞。元初在祁县东南浚得细水溉田,称为昭馀池,此后时塞时溢。
【毗沙】唐羁縻都督府名。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在于阗国(今
新疆和田西南)置,属安西都护府。约贞元六年(公元 790 年)后废。
【毗陵】①古县名。本春秋时吴季札的封地延陵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晋永嘉五年(公元 311 年)改名晋陵。三国吴曾为毗陵典农
校尉治所,西晋曾为毗陵郡治所。②郡名。晋太康二年(公元 281 年)罢毗陵典农校尉改置。治所在丹徒(今镇江市奈丹徒镇)。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 镇江、无锡三市,武进、江阴、丹阳等县地。永嘉五年(公元 311 年)改名晋陵。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常州为毗陵郡。
【虾蟆陵】(虾 há)古地名。一作虾■陵,亦称下马陵,在今西安市东南。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郢】(yǐng)古都邑名。(1)在今湖北江陵西北。春秋楚文王定都于此。昭王时曾迁都鄀,惠王初又曾迁都鄢,不久皆迁回。公元前 278 年为秦将白起所攻破,地入秦。地在纪山之南,自昭王、惠王后鄀、鄢等地亦称郢, 故称此为纪郢;又因地居楚国南境,亦称南郢。遗址称为纪南城,今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妒单位之一。(2)楚昭王十年(公元前 506 年)吴师入郢,二
年后昭王迁都鄀;惠王即位(公元前 488 年)之初曾迁都鄢;顷襄王二十一
年(公元前 278 年)纪郢失陷后迁都陈;考烈王十年(公元前 253 年)曾迁
都*巨(钜)阳;二十二年(公元前 241 年)又迁都*寿春:凡迁都所至当时都被称为郢。(3)春秋故国时楚别邑。故址在今湖北江陵东北,纪南城东南。
- 即程、毕郢。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
【郢州】州名。(1)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 454 年)分荆、湘、江、豫四州置。治所在汝南(治夏口城,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辖境相当今湖北钟祥以下以的汉江流域,监利、阳新间的长江流域和湖南沅江流域以北地区。其后逐渐缩小。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名鄂州。(2)西魏大统十七年
(公元 551 年)置。治所在长寿(今钟祥)。唐辖境相当今湖北钟祥、京山两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 年)升为安陆府。
【郢县】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湖北江陵东北,即故楚郢邑。东汉废。
【郧】(yún)①亦作“◻”。古国名。在今湖北安陆,一说在湖北郧县。春秋时为楚所灭。《左传》桓公十一年(公元前 701 年):“郧人军于蒲骚”。
②古邑名。春秋卫地。确址无考。《左传》哀公十一年(公元前 484 年): 卫大叔疾“死焉,殡于郧”。③古地名。春秋吴地。在今江苏如皋东。《春秋》哀公十二年(公元前 483 年):“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
【郧阳】府名。明成化十二年(1476 年)分襄阳府置。治所在郧县(今县)。辖境相当今湖北郧县、保康以西地区。1912 年废。
【炭山】又名陉头或凉陉。在今河北独石口外西北滦河上游。一说即今独石口外东一百里黑龙山;一说即今万全南炭山;又有在今北京古北口附近之说。为契丹帝、后避暑及秋猎之地。有凉殿。太祖阿保机所居之汉城即在此山东南;山北有羊城,为契丹与北方贸易之所。
【贵乡】古县名。东魏天平二年(公元 535 年)分馆陶县置。因前燕曾置贵乡郡于此,故名。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五代唐改名广晋,汉乾祐初改名大名。自北周至唐,治所屡迁。历为魏州、武阳郡治所。
【贵阳】府名。明隆庆三年(1569 年)改程番府置。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后置新贵县,清康熙增置贵筑县,不久废新贵入贵筑)。清代辖境相当 今贵阳市及开阳、惠水、长顺、修文、息烽、贵定、龙里、罗甸等县地。明、清两代皆为贵州省会所在。1913 年废。
【贵德】州名。辽圣宗置。治所在贵德(今抚顺市北)。辖境相当今辽宁抚顺地区。金南部扩大至今抚顺市东南,蒙古废。
【显州】州名。辽世宗置以奉显陵,故名。治所在奉先(今北镇西南)。辖境相当今辽宁北镇及其东南地区。金天辅七年(1123 年)升为广宁府。显陵在州西北医巫闾山,即阿保机长子东丹王图欲(世宗父)墓。山水奇秀, 建筑宏丽。早已被毁。
【显德】府名。渤海国置,并建号中京。或以为即大祚荣开国至大钦茂初期的王都所在。治所在显州,故址一说即今吉林敦化西南敖东城:一说即今吉林桦甸东北苏密城。辖境约当今吉林敦化、桦甸、蛟河以东至汪清一带。
【昱岭】在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县西部边境。属天目山。山势险峻,有昱岭关为浙皖间交通要道,杭州至屯溪公路经此。1357 年朱元璋遣胡大海等率军克徽州(今安徽歙县),即经此岭进取建德。
【曷苏馆】路名。又作遏速馆、合思罕、合苏款、苏馆。金置。治所在今辽宁复县西北。辖境相当今辽东半岛中部地区。明昌四年(1193 年)废。
【曷懒路】路名。一作合懒路。金置。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辖境相当今长白山以东,吉林图们江流域以南,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以北地。南境和高丽接壤,高丽筑有长城。元改为合兰府,移治今咸兴,辖境缩小。
【思州】州、土司、府名。唐贞观四年(公元 630 年)改务州置。治所在务川(今贵州沿河县东,宋移今务川)。辖境相当今贵州务川、印江、沿河和四川西阳等县地,唐末废。北宋末复置,不久废,南宋初再置。元至元 时改置安抚司,治所在龙泉平长官司(今凤冈),辖境扩大至今省境东北。泰定时改为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 年)改为府,移治今岑巩。辖境相当今贵州岑巩、王屏及铜仁县东南部,清略有缩小。1913 年废。
【思南】土司、府名。明洪武五年(1372 年)分思州宣慰司地置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1413 年)改为府。治所在水德江长官司(万历时改置安化县,今思南)。辖境相当今贵州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务川等县地。1913 年废。
【思恩】州、府名。唐置州,明正统五年(1440 年)升为府。治所、辖境屡有变动,嘉靖中移治今武鸣北旧思思。清辖境相当今广西旧迁江、宾阳以西,红水河以南,武鸣以北,平果以东地区。1912 年改为武鸣府,1913 年废。
【幽州】①古“九州”之一。《尔雅·释地》:“燕曰幽州。”《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燕”指战国燕地,即今北京市、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②州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河北北部、山西小部、辽宁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朝鲜大同江流域。魏、晋以后渐缩小。唐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及所辖通县、房山、大兴和天津武清,河北永清、安次等县地。契丹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改为幽都府,建号南京。③唐方镇名。即“范阳”。
【幽都】①古县名。唐建中二年(公元 781 年)分蓟县地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与蓟县同城而治,同为幽州治所。辽开泰元年(1012 年)改名宛平。②府名。契丹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升幽州置。建号南京。治所在蓟北、幽都(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河北南,拒马河、大清河以北,遵化、玉田、宁河以西,紫荆关以东地区。开泰 元年(1012 年)改析津府。
【幽陵】唐羁縻都督府名。贞观二十一年(公元 647 年)以铁勒拔野古部置。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省一带。高宗末废。
【幽蓟十六州】五代石敬瑭在契丹扶植下建立晋朝时,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即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云)、应、寰、朔、蔚等州。相当以今北京市和山西大同市为中心,东至河北遵化,北迄长城,西界山西神池,南至天津市海河以北、河北河间、保定市及山西繁峙、宁武一线以北地。北宋末,又称*燕云十六州。
【科布多】①清政区名。乾窿二十六年(1761 年)设参赞大臣一员,驻科布多城,统辖阿尔泰山南北两麓厄鲁特蒙古诸部和阿尔泰、阿尔泰诺尔两
乌梁海部落,归驻剳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节制。1864 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其地相当今苏联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1881 年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和以后的《中俄科塔界约》,割去了阿尔泰乌梁海的西部地区,即今新疆哈巴河县国界以外斋桑泊以东一带,剩余部分清廷于 1905 年从科布多划出另设阿尔泰办事大臣,1919 年并入新疆,相当今阿勒泰地区的乌伦古河以北地区。1912 年科布多厄鲁特诸部为当时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的喀尔喀封 建主所占领,今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科布多、巴彦乌列盖二省、乌布苏诺尔省的大部分和苏联图瓦自治州唐努山以南的一部分。②城名。1730 年于科布多河畔建成。清乾隆后为科布多参赞大臣驻所。1763 年因水灾迁至布扬图河旁。现为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布多省省会。位于蒙古阿尔泰山山麓,海拔 1, 200 米。人口约 1.3 万。公路枢纽。畜产品集散地。有洗毛、食品加工等工厂。
【钟(钟)离】①古县名。本春秋楚邑,秦置县。治所在今安徽凤阳东北。三国魏废。晋太康二年(公元 281 年)复置。安帝时改名燕县。北齐复名钟离。明洪武二年(1369 年)改名中立,不久即改临淮。北齐以后历为西楚州及钟离郡和濠州治所。②郡名。东晋安帝时置。治所在燕县(北齐改名钟离,今凤阳东北)。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一带。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濠州为钟离郡。
【钦州】州、路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改安州为钦州。治所在钦江(今钦州东北)。唐辖境相当今广西钦州、灵山等地。北宋移治灵山
(今县西),南宋又移治安远(今钦州)。元改为路,明降为州,废安远县入州。清初不辖县;光绪中升为直隶州,辖有今钦州、东兴两县地。1912 年废州为县。
【钧水】即“均水”。
【钧台】古台名。一名*夏台。在今河南禹县南。《左传·昭公四年》: “夏启有钧台之享。”
【郜】(gào)①古国名。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故都在今山东成武东南。春秋时为宋所灭。②古城名。有二:一为北郜城,见《水经·泗水注》, 即古郜国,在今山东成武东南;一为南郜城,春秋时宋邑,故址在北郜城南二里,公元前 713 年郑师入郜,即此。
【复州】州名。(1)北周初置。以复池湖为名。治所在建兴(隋改沔阳, 今属湖北)。唐辖境相当今湖北沔阳、天门、监利等县地。宝应后移治竟陵
(五代晋改景陵,今天门)。五代后辖境缩小。南宋端平间又移治沔阳。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改为路,十五年改沔阳府。(2)辽兴宗置。治所在永宁(今复县西北复州)。辖境相当今辽宁复县地。蒙古废。
【香山】①山名。(1)在今河南洛阳龙门山之东。唐白居易曾在此筑石楼,自号香山居士。(2)北京市西郊西山山岭之一。主峰鬼见愁,形势峻拔。名胜古迹有碧云寺、静宜园、双清别墅、香山寺、朝阳洞等。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胜地。②旧县名。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分东莞县置,治所在今广东中山。明在此置盐场;其南之香山澳,明中叶后为海商 萃聚之所。孙中山诞生于县之翠亨村,1925 年因纪念他改名中山县。
【重庆】(chóng)府、路名。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 年)改恭州为重庆府,治所在巴县(今重庆市)。元至元中改为路,明、清仍为府。清代辖
境相当今四川荣昌以东、武胜以南、涪陵以西、綦江以北地。1913 年废。元代为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末年明玉珍据此起兵,建号复。
【保宁】①都护府名。唐天宝八载(公元 749 年)以剑南之索磨川(今四川棱磨河)置。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梭磨,领吐蕃、牂柯等部族。安史乩后废。②府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升阆州置。治所在阆中(今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南部三县地。明、清逐渐扩大,清时相当今四川南部以北的嘉陵江流域和平昌以北的渠江流域地。1913 年废。
【保安】军名。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 977 年)改延州(治肤施,今陕西延安)永康镇置。治所在今陕西志丹。金大定十一年(1171 年)改为县。宋时当延州西北门户,为对西夏交通要道及边防重镇。宝元二年(1039 年)夏赵元吴攻宋,在此被狄青打败。宋、夏和好时,又在此设置榷场,进行茶马贸易。
【保定】路、府名。元至元十二年(1275 年)改顺天路置路。治所在清苑(今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定兴、新城、雄县、深泽、深县、束鹿等地。明初改为府,辖境略小。1913年废。1449 年瓦刺部也先进攻北京,即取道紫荆关经此北上;明末李自成农民军的一部,由刘宗敏等率领,也自固关经此进逼京师。
【保德】军、州名。宋景德元年(1004 年)改定羌军置。治所在今山西保德。金大定十一年(1171 年)于军治置保德县,二十二年(1182 年)升军为州,元明时不辖县。清雍正改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保德两县。1912 年废,改本州为县。迫临黄河,宋、明均为西北冲要。
【俄朵里】即“鄂多里”。
【信州】①州名。(1)南朝梁普通四年(公元 523 年)分益州置。治所在鱼腹(今奉节东)。辖境约当今四川万县市以东的长江南、北和大宁河流域及湖北巴东以西地区。北周以后缩小。唐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改为夔州。(2)辽开泰初置。洽所一说在今吉林怀德西北;一说在今辽宁开原南、铁岭东北。元废。(3)唐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分衢、饶、建、抚等州地置。治所在上饶(今江西上饶市)。辖境相当今江西贵溪以东,怀玉山以南地区。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升为路。②路名。元至元十四年(1277 年)升信州为路。治所、辖境依旧。至正二十年(1360 年),朱元璋改为广信府。
【信安】①郡名。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端州置。治所在高要(今县)。辖境相当今广东高要、德庆、云浮、新兴、高鹤及阳春县北部地。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仍改为端州,辖境缩小。隋大业九年(613 年)农 民起义军陈瑱曾攻占此地。②军名。宋景德元年(1004 年)改破虏军置。治所在今河北霸县东北信安镇。金大定七年(1167 年)改为县。北宋时位在宋、辽界河上,当古淤口关之险,为北方重镇。
【信都】①古县名。(1)本春秋邢国,秦置信都县。治所在今河北邢台西南。项羽改为襄国。公元前 208 年张耳、陈馀立赵歇为赵王,都于此。(2) 汉置。治所在今河北冀县。隋大业初并入长乐,唐初复改信都。唐末曾改尧都,不久复旧。明洪武六年(1373 年)废入冀州。历为信都国、信都郡、乐成国、冀州、长乐国等治所。②郡、国名。汉高帝置国。治所在信都(今冀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县、深县、武邑、枣强、衡水、南宫、景县及山东德州市的一部。景帝时曾改为广川国,又曾改置信都郡,宣帝时复为信都国。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 72 年)改为乐成国。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
曾改冀州为信都郡。
【侯官】旧县名。“侯”本作“候”,清以后通作“侯”。西晋改东侯官县置,以西汉曾在此置候官得名。治所在今福州市。隋改名闽县。唐初分闽县复置,治所在今闽侯东南,贞元时移治今福州市,与闽县同城。1912 年和闽县合并为闽侯县。濒海产盐,唐置盐官。唐、宋与闽县同为福州治所;元同为福州路治所;明、清同为福州府治所。
【顺天】①府名。明永乐元年(1403 年)改北平府置,建为北京。十九年(1421 年)定都于此,改称京师。治所在大兴、宛平(今北京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天津市海河以北及河北长城以南,遵化、丰南以西,拒马河、大清河、海河以北,和文安、大城县地。清中叶后辖境东部略小。1914 年废。
②巡抚名。明成化二年(1466 年)置,巡抚顺天、永平二府,寻兼抚河间、真定、保定凡五府。七年(1471 年)兼抚八府。次年,以畿辅地广,从居庸关中分为二巡抚,其东为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巡抚顺天、永平二府,驻遵化
(今河北遵化)。崇祯二年(1629 年)又于永平分置巡抚,仅辖顺天一府。清顺治十八年(1661 年)废。
【顺庆】府、路名。宋宝庆三年(1227 年)升果州置府。治所在南充(今南充市北,明移今治)。元至元二十年(1283 年)改路,明初又改府。清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西充以南,岳池、广安、邻水以北地区。1913 年废。
【顺昌】府名。北宋政和六年(1116 年)升颍州置。治所在汝阴(今阜阳)。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太和、颍上、阜南、界首、临泉等县地。金复为颍州。南宋绍兴十年(1140 年),刘锜率领八字军,大败金兀术于此。
【顺德】府、路名。蒙古中统三年(1262 年)升邢州置府,至元初改为路。治所在邢台(今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沙河以北,泜河以南地。明复为府。1912 年废。
【皇都】契丹神册三年(公元 918 年)耶律阿保机在其创业地筑城,建
为皇都。会同元年(公元 938 年)改称上京。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
【泉州】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西南。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 446 年)废。东汉末,曹操所开的泉州渠,即南起于此。②州名。
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改丰(豐)州置。治所在闽县(今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全省。唐前期分置建、漳、武荣等州后,辖境缩小为闽江下游地区。景云二年(公元 711 年)改为闽州。③州、路、府名。唐景云二年改武荣州置州。治所在晋江(今福建泉州市)。元改为路;明改为府,1913 年废。宋、元时辖有今晋江流域、澎湖群岛及厦门、金门、同安等市、县。宋元祐二年(1087 年)在州城置市舶司,南宋、元是全国最繁盛的海外贸易中心。城南有“善坊”,为阿拉伯等国商人聚居处。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最大商港之一。④天津市宝坻县的别称。因古泉州口在县境而得名。参见“泉州渠”。
【泉州渠】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 年)曹操攻乌丸时为运输军粮所开的一条运河。因渠道南起泉州县(今天津市武清西南),故名。渠水上承潞河,即今天津市区一带的海河;下入鲍丘水,合口在沟河口东,称为泉州口,当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境内。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已涸废无水,仅存故渎。
【禹门】山西河津县西北龙门的别称。相传为夏禹所凿。
【禹州】州名。明万历三年(1575 年)改钧州置。治所在今禹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禹县、密县地。清不辖县。1913 年改为县。产瓷器。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曾攻克此州,杀明宗室徽王于此。
【禹杭】浙江省旧余杭县的别称。箱传夏禹治水,会诸侯于会稽,至此舍杭(航)登陆,故名。
【禹陵】在浙江绍兴县城稽山门外。传为夏禹的陵墓。《史记·夏本纪》: “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陵旁有禹王庙,庙宇雄伟,内有禹碑(后人附会所刻)及窆石亭。为浙东著名胜迹。
【禹域】中国的别称。古代传说禹首先划分九州,并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相沿称中国为禹域。
【禹王台】在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郊。原名古吹台,传系春秋时代音乐家师旷吹乐处。明、清时期建有禹王庙奉祀夏禹,故名。唐诗人李白、杜甫、高適曾在此咏诗。台上有三贤祠、水德祠、御书楼、御碑亭等建筑。解放后辟为禹王台公园。
【鬼门关】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县西。界于北流、玉林两县间,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古代为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因“其南尤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太平寰宇记》),故名。唐李德裕《贬崖州》诗:“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舆地纪胜》作桂门关;明宣德中改名天门关。旧时亦常谓道路僻远险阻之地为“鬼门关”。
【须】古邑名。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诗·邶风·泉水》: “思须与漕。”
【须昌】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东东平东须城镇西北。北齐移治今须城镇东南,隋移还旧治。五代唐改名须城。隋末为徐圆朗起义根据地。
【叙州】州、路、府名。宋政和四年(1114 年)改戎州置州。治所在宜宾(今市东北)。元至元中升为路,明洪武中改为府。清辖境相当今四川大凉山及雷波县以东,富顺以南,隆昌、兴文等县以西地。1913 年废。
【剑门】古县名。唐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 699 年)置。治所在今四川剑阁东北,因境内有剑门山得名。元至元二十年(1283 年)废。
【剑水】古水名,即今叶尼塞河上游。古代为契骨部落居地。《周书·异域突厥传》:“其一国于阿辅水、剑水之间,号为契骨。”
【剑外】唐人称剑阁以南蜀中地区为剑外。杜甫《恨别》诗:“草木变衰行剑外”。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剑外忽传收蓟北。”
【剑州】州名。(1)唐先天二年(公元 713 年)改始州置,取剑阁为名。治所在普安(今剑阁)。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梓潼等县。南宋隆兴间升为隆庆府,元至元中复改剑州,清不辖县,1913 年改为剑阁县。有剑阁之险, 为蜀北门户。(2)五代南唐保大六年(公元 948 年)升延平军置。治所在剑浦(今南平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市及顺昌、沙县、尤溪等县地。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 年)改名南剑州。
【剑南】①道名。唐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置,以在剑阁之南得名。开元以后治所在益州(今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涪江流域以西,大渡河流域和雅砻江下游以东;云南澜沧江、哀牢山以东,曲江、南盘江以北;及贵州水城、普安以西和甘肃文县一带。②唐方镇名。开元七年(公元 719 年) 升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置,为玄宗时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益州(今成都市)。领昆明军及益、彭、蜀、汉、眉、绵、梓、遂、邛、剑、荣、陵、
嘉、普、资、雟、黎、戎、维、茂、简、龙、雅、泸、合二十五州,约当今四川省中部地区。其后辖境屡有扩大。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分置*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
【剑门山】亦名梁山。在四川省北部。东北二西南走向,长达 70 余公里。
主峰大剑山在剑阁县北。有剑门七十二峰,峭壁中断,两崖相嵌,形似剑门, 故名。三国时姜维退屯剑门以拒钟会,即此。
【剑门关】唐置。在四川剑阁东北。因大剑山、小剑山峰峦连绵,下有隘路如门,故名。地势险要,为古代戍守要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称。
【剑阁道】古道路名。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连山绝险, 飞阁通衢”。三国时诸葛亮凿剑山,开设阁道三十里。为川、陕间主要通道,自古戍守要地。唐于此设立*剑门关。
【剑南东川】唐方镇名。简称东川。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分剑南节度使东部地置。治所在梓州(今三台)。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梓、遂、绵、普、陵、泸、荣、剑、龙、昌、渝、合十二州,约当今四川盆地中部涪江流域以西,沱江下游流域以东,和剑阁、青川等县地。广德、大历时曾一度合并剑南西川。唐末为王建所并。五代前蜀改为武德军节度使。
【剑南西川】唐方镇名。简称西川。至德二年(公元 757 年)分剑南节度使西部地置。治所在成都府(今成都市)。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成都府及彭、蜀、汉、眉、嘉、邛、简、资、茂、黎、雅以西诸州,约当今四川成都平原及其以北以西和雅砻江以东地区。元和初,曾一度为刘闭所割据。唐末王建即以此为根据地建立五代前蜀。
【郤】(xì)古地名。《说文·邑部》:“卻,晋大夫叔虎邑也。”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豫部》:“卻乡,在河内。”按当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帝。
【弇山】古园名。明*王世贞在其家乡太仓州(今江苏太仓)所筑。园广七十余亩,中迭三峰,名上弇、中弇、下弇,极园亭林木之胜。后人因以弇山为太仓的别称。
【独石口】在河北赤城县北,为外长城南北的交通要口,形势险要。明初建城,为宣府镇的屏藩。宣德中移开平卫于此。正统末陷于瓦剌,景泰中恢夏,此后痿次增筑,为上北路参将驻地。清康熙时并卫入赤城县。
【独乐水】(乐 lè)即“独洛河”。
【独洛河】或作独乐河、独逻河、毒乐河。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土拉河。公元三至八世纪时为铁勒诸部所居。
【饶】古地名。《史记·赵世家》:“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 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北。
【饶乐】(一 lè)唐羁縻都督府名。贞观二十二年(公元 648 年)在奚族地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西。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老哈河上游及河北滦河中上游一带。开元二十三年(公元 735 年)改名奉诚都督府。
【饶州】州、路、府名。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置州。治所在鄱阳
(今江西波阳)。唐辖境相当今江西鄱江、信江西流域(婺源、玉山除外)。元至元中升为路,明初改鄱阳府,不久又改饶州府。1912 年废。明刀春山寨、姚源洞起义,都爆发于此。
【饶乐水】古水名。又作浇水、浇落水、弱落水。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
河。《后汉书·鲜卑传》:“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后库莫奚族曾居于此。唐贞观中置饶乐都督府,即因水得名。又因库莫奚族亦散居于老哈河上游,或谓即今老哈河上游的一支英金河。
【胪(臚)朐河】古河名。一作驴驹河。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我国内蒙古境内克鲁伦河。明永乐八年(1410 年)成祖率军与瓦剌作战于此,并改名为“饮马河”。参见“怯绿连河”。
【胜州】州名。隋开皇二十年(公元 600 年)分云州置。治所在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及黄河东岸托克托一带。唐专辖西岸地。五代初年废弃。西夏又置,后废。
【朐山】古山名。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锦屏山。双峰如削,形似马耳, 故又名马耳峰。秦于山侧置朐县,北周改名朐山县,皆因此山得名。
【朐县】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锦屏山侧。南朝宋废。梁于其地置招远县。东魏又改招远县为朐县,北周建德六年(公元 577
年)改名朐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 212 年)立石于此,以为秦东门。汉时置有铁官。东魏时为琅邪郡治所。
【施州】①州名。北周武帝安置。治所在沙渠(隋改清江,今湖北思施)。唐辖境相当今湖北建始、五峰等县以西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 年)废入施州卫。②卫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置。治所在今湖北恩施。辖境相当今恩施、五峰以西地。清雍正六年(1728 年)改为恩施县。
【施南】府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置。治所在恩施(今县)。辖境相当今湖北建始、恩施、宣恩、咸丰、来凤、利川等县地。1912 年废。
【哀牢】①古国名。在今云南保山怒江以西。公元 51 年国王贤栗(一作扈栗)始和东汉交通,受汉封号,建立朝贡关系。其国土地肥沃,居民从事农耕、纺织等业,并与交阯、大秦贸易。永平中内属,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两县,属永昌郡。②古县名。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 69 年)于哀牢国地置。治所当在今云南盈江东;或谓在今保山东,误。东晋成帝时废。
【帝丘】古邑名。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相传为颛顼都城。公元前 629 年卫成公自楚丘迁都于此。战国时名濮阳,秦置濮阳县。
【恒山】①古山名。在今河北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周札·职方》“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尔雅·释山》“恒山为北岳”;皆指此。故自汉至明祀恒山皆在曲阳。汉、宋曾因避讳改称常山。唐、宋一名大茂山,宋、辽以山脊分界。清顺治中移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境今恒山后,通称此为大茂山。②郡名。隋大业初改恒州置。治所在真定(今正定南)。辖境相当今河北石家庄市和正定、井陉、平山、行唐、灵寿、获鹿、阜平等县地。唐初复改恒州。
【恒水】古水名。《书·禹贡》冀州:“恒、卫既从”。《汉书·地理志》上曲阳:“《禹贡》恒水所出,东入滱。”即今河北曲阳县北横河。恒、
*滱合流后,此下通称恒水。
【恒州】州名。(1)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 493 年)改司州置。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西北部内长城以北,河北蔚县、阳原和内蒙古与山西邻近的南部地区。孝昌中为六镇起义军所攻克,东魏天平二年(公元 535 年)寄治肆州秀容郡城(今忻县西北),北齐天保时复还
故地,移治今大同市。北周大象二年(公元 580 年)废。(2)北周宣政元年
(公元 578 年)分定州置。治所在奠定(今正定南,唐初移今正定)。唐代辖境相当今河北石家庄市和正定、藁城、灵寿、行唐、井陉、获鹿、平山、阜平等县地。元和十五年(公元 820 年)避穆宗名讳,改名镇州。五代唐升
为真定府,晋天福七年(公元 942 年)复名恒州,汉又改名镇州。唐五代时曾先后为恒冀节度使、顺德军节度使治所。
【恒冀】唐方镇名。见“成德”。
【恰克图】城邑名。历史上曾是中国境内的中俄通商要埠,1727 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于此。本为一城,条约签订后,两国以恰克图为界,以旧市街归于俄,清朝别建恰克图新市街于旧市街南中国界内。1729 年起,由理藩院派遣司员一人驻扎其地,监理当地中俄互市。汉名买卖城。今在苏联境内之街区仍名恰克图,在蒙古境内者已改名阿尔丹布拉克。
【恤品】路名。因境内有恤品河(今绥芬河)得名。亦作苏滨、苏濒、恤频、速频。金天会二年(1124 年)改*率宾府置,与“率宾”皆同音异译。治所在今苏联乌苏里斯克(双城子)附近,辖境相当今乌苏里江流域及绥芬河流域以东至大海地区。东夏国改作率宾。
【闽中】郡名。秦置。治所在冶县(今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宁海、天台以南灵江、瓯江、飞云江流域。秦末废。
【闽县】旧县名。隋开皇十二年(公元 592 年)改原丰县置。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1913 年与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县。隋为建安郡治所;唐至清与侯官县同为福州、福州路、福州府治所。
【前庭】古县名。唐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改高昌县置。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哈拉和卓堡西南。为西州治所。贞元中地入吐蕃,遂废。
【前藏】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称前藏。1914 年以前藏太昭(江达) 以东旧康部地区,划为川边特别区,前藏仅只指卫部。参见“卫藏”。
【首止】古地名。一作首戴。在今河南睢县东南。春秋时属卫,地近郑国。《左传》桓公十八年(公元前 694 年):齐侯伐郑,“师于首止”,即此。
【兹氏】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西汾阳东南。东汉建安中,分匈奴左部居此。三国魏移治今汾阳,曾为西河郡治所。西晋改名隰城。
【美阳】古县名。(1)战国秦孝公置。治所在今陕西武功西北。北魏太和中废。北周天和四年(公元 569 年)夏置。建德三年(公元 574 年)又废。
东汉永初五年(公元 111 年),安定郡曾寄治于此。(2)北魏太和十一年(公
元 487 年)改武功县置。治所在今陕西扶风东南。北周天和四年(公元 569 年)废。北朝时,曾为武功郡治所。
【美稷】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为西河属国都尉治所。东汉建武中移南匈奴于此,为使匈奴中郎将治所。中平中县南移至今山西汾阳西北。东汉末废。
【羑里】古城名。一作牖里。故址在今河南汤阴北。羑水经城北东流。
《史记·殷本纪》:“纣囚西伯(即周文王)羑里。”
【养】古邑名。春秋楚地。在今河南沈丘东。公元前 512 年,吴公子掩余、烛庸奔楚,楚封吴公子于此以居之。
【逆畤】古邑名。春秋属晋。《左传》哀公四年(公元前 491 年):国夏伐晋,取逆畤等八邑。战国改称曲逆。先属燕,后属赵。秦置县。故址在
今河北完县东南。
【娄江】①即今江苏浏河。②江苏旧太仓州的别称。因境内娄江得名。
【娄县】①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江苏昆山东北。南朝梁天监六年(公元 507 年)改名信义。东汉末孙权封陆逊为娄侯,吴黄龙初封张昭为娄侯, 皆在此。②旧县名。清顺治十三年(1656 年)分华亭县置。与华亭县同治松江府城(今上海市松江)内,辖府治西偏。1912 年仍并入华亭县。
【娄山关】一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县北大娄山中。位于峻拔山峰之间,为黔北险地。1935 年 2 月中国工衣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 大败国民党军队。
【洪州】州名。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置。治所在豫章(唐改南昌, 宋分置新建,今南昌市)。唐辖境相当今江西修水、绵江流域和南昌、丰城、进贤等地;五代后缩小。宋隆兴元年(1163 年)升为隆兴府。唐时有东南都会之称,江南西道采访使、节度使先后治此;南唐末曾建南都于此,宋时为江南西路治所。
【洪都】江西省旧南昌府的别称。因隋、唐、宋三代南昌曾为洪州治所, 又为东南都会而得名。唐王勃《滕王阁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l362 年朱元璋在此置洪都府,次年即改南昌府。
【洹水】古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今名安阳河。源出林县隆虑山,东流经安阳市到内黄县北入卫河。《左传》成公十七年(公元前 574 年):“声伯婪涉洹。”《国策·赵策二》苏秦说赵肃侯:“今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洹水之上。”
【洧水】即今河南双洎河。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 至西华县西入颍水。北宋时为丰富*蔡河水量以资漕运,自长葛县东南引洧水经鄢陵、扶沟两县北,东汇蔡河。元时蔡河为黄河所夺,渐被堙没。后洧水改入贾鲁河。至明又名双洎河。
【浃口】(jiá 一)即浃江口。今浙江省甬江古名浃江,源出四明山, 东北流至镇海入海。东晋时置戍于此,为海防要地。隆安中孙恩由此登陆; 后为刘裕所败,复由此入海。宋建炎中高宗避金兵由此遁入海。
**【浇水】**古水名。即浇落水、饶乐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十六国时宇文乞得归据浇水以拒慕容皝;后燕慕容宝欲渡浇落水,北袭厍莫奚,皆即此。
**【浇河】**城、郡名。东晋末吐谷浑筑城,故址在今青海黄河南岸贵德县境。后凉吕光得其地置郡。西魏移置黄河北岸今化隆西,北周还治河南故城。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改廓州为浇河郡,治所在河津(今贵德),辖境约当今贵德、同仁及甘肃夏河一带。唐武德初改为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