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变迁

横贯河南北部的黄河,曾经以它丰沛的“乳汁”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但是,历史上它的多次决口改道,也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害河”。

现在,黄河是从山东省北部流入渤海。但是历史上黄河入海的水道曾经发生过多次大的变迁。最北,曾在天津附近入海;最南,黄河曾占据现在淮河的河道流入黄海。

根据历史记载,从春秋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 2500 多年里,黄河共决口

1500 多次,大的改道 26 次。

黄河的决口、改道为什么这样频繁呢?

因为黄河中游流经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那里的土质细腻疏松,地面上没有什么森林覆盖,沟壑很多。暴雨洪水季节,大量黄土被水冲走,含有大量泥沙的浊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从黄土高原上冲刷下来的泥沙有 16 亿吨以上。到了下游,地势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中的一部分泥沙就沉积下来。逐年的淤积,使黄河下游成了河床比周围地面还高的“地上河”,一旦河堤决口,河水就泛滥成灾了。

历代反动统治者不仅不注重堤防的维修和河道的疏浚,还经常故意决堤,造成人为的水灾。例如,1938 年,国民党政府企图利用河水阻止日本侵略军南下,竟不顾人民的死活,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扒开黄河南大堤,汹涌的河水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的 66 个县,5 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灾,89 万人被淹死或失踪。黄河水占据了淮河河道流入黄海,直到 1947 年 3 月,黄河才重归故道。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进行了全面综合治理。在黄河上中游,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同时建造水库,拦蓄洪水泥沙。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先后进行了三次培修,使大堤达到能防御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开辟了东平湖、北金堤滞洪区,东平湖滞洪区的滞洪量可达 20 亿立方米。50 年代以来,在黄河干流、支流上建成三门峡、陆浑等大中型水库,蓄水拦沙,除防洪外,还可以发电、灌溉农田,保证了黄河下游的安全。自新中国建立到1985 年,黄河下游发生过流量为 2 万秒立米的特大洪水 1 次,1 万秒立米以

上的洪水 11 次,全部被驯服了,没有造成过一次决口泛滥。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黄河蕴藏的丰富水力资源,使黄河变害为利,到 1985

年为止,在黄河干流上已建成 37 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在支流上修建了

160 多座大中型水库。这些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和航运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河南境内的黄河干流上,还计划修建一座防洪的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这项有 50 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的大型工程建成后,配合三门峡等水库及下游堤防、滞洪区等防洪拦泥设施,形成一整套水利工程体系,就能控制下游的特大洪水,使黄河长期保持安全,使它那丰富的水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