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三种蚊子形态比较表

蚊类型

特征

虫态

按蚊

库蚊

伊蚊

触角

雌、雄均长,与喙几乎等长,雄蚊末端呈棒状

雌蚊甚短,雄蚊则比喙长, 末端尖

同库蚊

翅脉上有黑白鳞片集散而

形成的黑白斑

大多无斑

无斑

体色

大多灰褐色

大多淡褐色

大多黑色,有色斑
停留时的姿态

身休与喙成一直线,与停留面成一角度

喙与腹部成一角度,身体与停留面平行

同库蚊

吸血

多在夜间

多在夜间

多在日间

形状与排列

船形、有浮囊分散浮于水面

椭圆形、无浮囊聚成卵块浮

于水面

橄榄形、无浮囊分

散,下沉水底

呼吸管

无,但有一对气门

有呼吸管,细而长

有呼吸管,粗而短
腹背棕状毛

静态

身体与水面平行

尾近水面,头下垂身体与水面成一角

同库蚊

孳生地

呼吸管

多在清水中,如地塘、稻田、小溪等

粗短而口阔

多 在污水中及野外清水中,如污水坑、缸池塘

细长而口小

多在小的容水器中, 如树洞、竹筒、小罐等

同库蚊

生活习性:成蚊雄蚊口器退化不吸血,只吸植物汁液,寿 命较短,一般半个月;雌蚊必须吸入人和动物血液才能使卵

巢发育。蚊子通过吸血传播疾病;不同蚊子吸血习性也不同。

有的嗜食人血,有的嗜食动物血,有的则兼吸人及动物的血。吸血时间也不同,大多数蚊子均在夜间吸血。但伊蚊喜在白天及灯光下吸血;微小按蚊全夜吸血,子夜达高峰;一种三带喙库蚊却偷袭性吸血。

栖息场所:雌蚊吸血后便寻找比较阴暗、潮湿、不通气的地方栖息。不同蚊子,栖息场所也有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家栖性蚊,白天多在室内的床下、蚊帐内、门后、墙角、屋顶天花板等处,如淡色库蚊。另一类为半家栖性蚊子,兼有室内、室外栖息的习性,如中华按蚁等。第三类为野栖性蚊子,多栖息于室外的树下、草丛、洞穴中,如伊蚊等。

活动规律:蚊子活动与温度、湿度及光线有密切关系。温度在 20~30℃, 高湿的情况下最为活跃,10℃以下即停止活动。蚊子羽化后一天,即可进行交尾,时间多在黄昏或黎明前后,大量雄蚊在离地面 2~3 米空旷地方或草丛、树林、建筑物附近聚集飞舞,此时雌蚊陆续飞入雄蚊群进行交配,所以此时是捕杀成虫的有利时机。雌虫交配后,需吸血待卵巢发育卵成熟后再产卵。产卵多在清晨或傍晚在孳生地中进行,一般一头雌蚊大约产卵 300 至 400

粒,蚊子的卵、幼虫和蛹都在水中度过。蚊子幼虫通常叫孑孓,一般 4 龄, 幼虫期的长短随湿度而异,在夏季一般为 7~9 天后化蛹,蛹期 1~2 天。

蚊子的季节消长与温、湿度及雨量等密切相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

年 3 月初就可出现第一代幼虫。成蚊密度 5 月初开始上升,7 月达高峰,9 月以后下降。

综合防治方法:蚊子分布广、适应性强、传播疾病多、媒介关系多的特点,说明蚊子防治是很复杂和困难的。所以,防治蚊子要彻底改善环境卫生, 控制或消灭蚊虫孳生条件,达到根除蚊子的孳生,力争把蚊子消灭在幼虫阶段。具体措施是:

环境防治:消灭蚊子的孳生场所,主要做到填平坑洼,清除破罐、碎缸, 翻缸倒罐,排除雨后积水和污水处理,疏通渠沟,堵塞树洞和竹孔等。

加盖防蚊产卵:防火水桶、水缸、水表井、污水缸等要加盖,防止蚊子产卵孳生。

生物防治:鱼类是目前应用于防治幼蚊的捕食者。据报道,有 265 种鱼能捕食蚊幼虫,其中以柳条鱼和中华斗鱼应用最广。这些小鱼虽无经济价值, 可在孳生地中放养灭幼蚊,效果很好。在稻田中也可放养鲤鱼、草鱼等,灭蚊效率也在 50%以上。

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消灭蚊子:在自然界里,有很多帮助人们消灭蚊子的能手,它们分布在空中、地上或水里。这些能手有蜻蜒、家燕、蝙蝠、蜘蛛、青蛙、蝎虎和鱼等。

利用微生物治蚊:一种叫苏云金杆菌血清型 H~14 的细菌对人畜无害,不会污染环境,现已生产颗粒剂、缓释剂等出售,防治效果好。在稻田、荷花田、茭白田水面喷洒,用 2ppm 浓度,24 小时观察灭蚊幼虫效果达 93%— 100%。在污水坑、缸中灭蚊幼虫,用 5ppm 浓度蚊幼虫死亡 90%~100%。化学防治:消灭幼虫可在孳生地水面喷药,一般用 0.5%毒死蝉、双硫

磷、倍硫磷、杀蜈蚣等农药任选一种加水稀释后的溶液喷洒水面,使水中含药浓度为 1ppm。一般施药后 1~12 小时可杀死水中幼虫。

成虫可用方法有:

喷雾:用 0.1%敌敌畏乳液,向室内空间直接喷雾 2 毫升/米 3,5~10 分钟可杀死蚊子。

杀虫气雾罐:每间住室喷雾 5~10 秒钟,于 2~10 分钟内杀死室内成蚊。用除虫菌菊香每间住室 1 盘,每盘可燃 7~8 小时,可持续驱杀室内成蚊。用植物烟熏灭蚊:可用于烟熏灭蚊的野生植物有艾蒿、桃叶、闹羊花、

辣蓼、黄花蒿菖莆等。每立方米用 5~10 克点燃,烟熏 30 分钟可驱杀室内成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