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浩气长存

这次起义牺牲的 86 位烈士中,有 55 位战死,31 位被捕就义。他们都怀着为革命必死的决心,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刑场上,都表现了一个革命者“虽百死而不辞”的大无畏的精神,谱写了一页又一页光辉悲壮的篇章。烈士们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 将长存人间,永远激励人们前进。下面,仅介绍他们之中的几位烈士的英雄事绩和高尚情操。

林觉民。字意洞,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在福建高等学堂读书时, 开始接触西方的民主思想。性格刚直,敢于斗争。1906 年,他东渡日本留学, 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1911 年春,林觉民同林文同船到香港,参加起义的筹备工作。黄兴见林觉民前来,高兴地说:“意洞来,天赞我也!运筹帷幄,何可一日无君!”起义的前几日,他奔走在香港和广州间。4 月 24 日晚,在香港,想到老父、爱妻,思绪万千,挥泪疾书,同家人诀别,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托友人在他死后转交家人。

4 月 27 日晨,他同方声洞等福建籍的同志再来广州,下午随黄兴攻击总督衙署。在随队伍撤至东辕门时,同清兵激战中,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腰部, 随即倒地。他忍痛跳起,同清兵拼杀,多处受伤,最后精疲力竭,被俘。

李准和张鸣岐亲自审讯。他在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的形势,在座的官员都倾耳细听,李、张也表示佩服。开始时他坐在地上,听了他的一席话后,便令人给他解去镣扣,让他坐在椅子上,给他纸、笔,让他写供词。他纵笔一挥,很快写满了两页。写完供词,又发表演说,慷慨激昂,说到国家面临危亡时,搥胸顿足,激动不已。他劝清官吏洗心革面,为国家献身,革除专制暴政,建立民主共和,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富强,他死也可以瞑目了。在关押期间,他受尽酷刑,滴水不进。在刑场上面不改色,从容就义。年仅25 岁。

林觉民牺牲后,家人收到他的两封诀笔书。在给妻子陈意映的信中写道: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 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信是写在一块白绸手帕上的,一千余字,把对妻子的情爱同报国捐躯的激情熔为一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永远激励人们前进。

方声洞。字子明,福建候官(今属福州市)人。1905 年入日本千叶医学校读书。不久,同妻王颖同居千叶。他虽有一个欢乐的小家庭,却没有一刻忘怀国事。他常对妻子说:我们的小家庭虽然很美满,但是有国才能有家, 我们不起来救国,中国就有亡国的危险。他同哥哥、姐姐、嫂嫂、妻子先后加入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举家加入革命党,在日本留学生中一时传为佳话。

1911 年春,东京革命党人大部分要去香港,留方声洞等少数人坚持工作。方极力争取去香港,说:“我愿为国捐躯久矣。今有死所,奈何阻我去! 况事败,诸君尽死,我能独生吗?”在同志的再三劝说下方才留下。4 月中

旬,他奉命押送军火去香港,在革命气氛的感染下,决然留下,参加起义。4 月 27 日下午,在进攻督署时,奋勇向前。在驶往督练公所途径双门底时,同

响应起义的巡防营发生误会,饮弹牺牲。时年 26 岁。

起义前夕,方声洞给父亲写信诀别,表示为国赴死的决心。信中写道: “迩者,与海内外诸同志共谋起义,以扑满政府,以救祖国,祖国之存亡, 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

喻培伦。字云纪,四川内江人。1905 年赴日本留学。1908 年加入同盟会。1910 年,他同黄复生、汪精卫来到北京,在宣武门外设守真照像馆作掩护, 准备刺杀清摄政王载沣。刺杀行动没有成功,喻培伦逃亡日本,黄、汪两人被捕。

1911 年春,他奉命从日本运送弹药到香港。在香港,被指派为实行部的实行员,负责制造炸弹。4 月 27 日,他同四川籍的同志由莲塘街吴公馆出发, 参加进攻总督署的战斗,后转攻龙王庙弹药库。他一人当先,抛掷炸弹,敌人为之丧胆。终因弹尽力竭被俘。

敌人审讯时,他化名王光明,大义凛然,讲述他如何制造炸弹,并庄严宣称: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尤其杀不了!表现了革命党人为民主、共和奋斗的坚强信念。牺牲时年仅 25 岁。

1912 年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追赠喻培伦为“大将军”。

林文。名时爽,福建侯官人。为人豪迈爽侠。革命党的同志们亲切地称他为“林大将军”。他于 1905 年留学日本,同年 8 月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福建分会会长,经常在南洋、香港奔走,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参加同盟会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

1911 年春,病中得黄兴、赵声信,告诉他“事大有可为,请偕同志来。” 林文见信,非常高兴,立即率领福建籍的同志数十人前往香港。在香港,他曾向同志们表示:“今日愿与诸君挟弹为前躯,”并表示待革命成功后,“则当茅结西湖之畔。”表现了他为革命誓死的决心和不计功名的高尚情操。4 月 23 日林文到达广州,听说起义将改期发动,便代表福建籍的同志和四川党人喻培伦来到黄兴的办公处,陈述理由,极力主张起义不但不能改期,而且必须立刻发难,以先发制人。黄兴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4 月 27 日下午 5 时半,林文全副武装,精神奋发。他左手拿着号筒,右手握着短枪,怀里揣着炸弹,腰间佩着短剑,威武雄壮,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同黄兴率领的一百多名决死队员由小东营出发,一路所向披靡。撤出督署时, 同清兵相遇,喊声大震,弹如雨下,林文毫不畏惧,意气风发,冲锋突围, 奋勇向前。在向清军喊话时,中弹倒地,脑浆喷出,壮烈牺牲,年仅 25 岁。

庞雄。字甦生,广东吴川人。家境贫寒,早年投新军。参加广州新军起义,起义失败后逃亡日本。1911 年来广州,这时,广州已经集中了一批革命党人,庞雄得知黄兴也在这里,便立即去找黄兴,要求参加起义。黄兴考虑各路决死队员多数都是外省人,不懂广东话,办事很不方便,便把他留下, 充任翻译,同时管往来的文件。4 月 27 日,黄兴率众人攻击总督署,庞雄属文职,本可以不参与军事行动。他看到队伍即将出发,急忙携枪跟随在队伍后面,直奔督署。退出督署后,他同战友们转战各街巷,一直到天亮。天亮后,他在街头看见到处横躺着同志的尸体,血流满地。他痛不欲生,正在流泪叹息时,一群清兵走过来,见他头上没有发辫,便将他捕去。

敌人审讯时,他神色坦然,承认自己是革命党,并详细叙述起义经过。他滔滔不绝,痛斥官场腐败。讲罢,仰面哈哈大笑。堂上审讯的官员听后都胆寒。敌人问他同党还有谁,他说还有徐锡麟、汪精卫,故意戏弄他们。又问他是否后悔?庞雄厉声回答:“我视死如归,立志已久,只恨一死未足以尽职。男儿死耳!那像你们首鼠两端!”声色具厉,问官不敢再问。临刑前, 清吏看到他年轻貌美,为他叹息,庞雄听后,放声大笑,说:“我自行我天职以救同胞,谁无一死,何惜有之。”从容就义,时年 21 岁。

海外的爱国华侨,不但为支援起义捐助了大量经费,还有许多革命志士, 回国参加起义,他们之中有的壮烈牺牲,有的从容就义,谱写了华侨史上英雄的篇章。

罗仲霍,名坚,字则军。早年在南洋各岛从事革命活动。4 月 27 日下午随黄兴攻击督署时,左脚受伤,误入旗人街被俘。敌人把他绑在柱子上,他坚贞不屈,实践了他“愿将铁血造世界”的遗愿;李晚,字晚军,1911 年春随黄兴到香港设立机关。起义的前一天,写信向哥哥诀别,表示“决以生命为牺牲,推倒满清,建设中华民国。”在攻击督署时力战牺牲;余栋雄,家为富商,15 岁加入同盟会。1910 年冬,得知国内革命正在筹备起义,便同好友郭继枚一同秘密到香港。起义时,受命同罗仲霍、何克夫轰炸督署。他奋勇直前,连抛三颗炸弹。后中弹牺牲,年仅 18 岁,是 86 位烈士中最年轻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