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是怎么回事

说起梦游,人们往往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人睡得好好的,会突然起来做吃的东西,或在窗台上行走⋯⋯然后又去睡觉;而醒来以后却一无所知,原来竟是在做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的一生,约有 1/3 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科学家运用大脑生理学知识和先进的科学仪器进行了各项研究。他们发现,人进入睡眠以后,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慢波睡眠,即脑电波的频率比觉醒时的频率要慢。但是有些时候(约占全部睡眠时间的 25%),脑电波却呈现出低幅快波,与觉醒的脑电波差不多。同时,呼吸和心跳不是减慢,而是加快;眼也出现了运动并记录到了眼电波。这个睡眠阶段叫做异相睡眠阶段。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梦正是在异相睡眠阶段出现的。

一个人做梦时,大脑同觉醒时一样,仍旧传递各种行动指令给肌肉,如梦见失火,大脑会命令双腿快跑。不过,如果他的脑功能正常,那么这时人体另外还有一种所谓的阻断机制在起作用,不让这些指令在睡眠时传达给肌肉。所以尽管大脑命令,人还是躺在床上,并不会行动。可是当他的脑功能出现了障碍,情况就不同了。那里阻断机制失控,大脑的行动指令毫无困难地到达肌肉,从而产生了行动上的表现,将梦中的情景付诸实施,于是梦游就出现了。

人在梦游中的意识水平是很低的,对周围环境只能作些简单反应。由于感知不清,很可能被门槛绊倒,或把窗户当门而造成意外的伤害。梦游时间有长有短,短的数分钟,长的可持续数十分钟,醒来以后并不知道自己刚才做了些什么。梦游者多数出现在 10~15 岁儿童的身上,成年人并不多见,如果成年人经常出现梦游,那就要上医院去检查,找出大脑功能障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