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幕

场景又回到第一幕的阁楼,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又来到穷艺术家们难挨的冬季。幕启时玛采洛、鲁多夫似乎各自在工作着,然而各有所思,都仍在深深怀念着各自的情人。玛采洛正欲作一幅春回大地的画,不料下笔却不自主地画出了缪赛塔的明眸红唇,鲁多夫一面取出咪咪留下的小帽凝视,一面唱着:“只有你能安慰我寂寞的心。”正当二人深情怀念不能自己的当儿, 肖纳尔和柯林带着寒伧的晚餐回来了,一条腌青竽和几块面包。他们以水代酒兴高采烈地举行了一场“盛宴”,宴毕还要跳舞、斗剑,正在热闹嬉笑的高潮时,缪赛塔忽然冲了进来,说咪咪因病重离开了和她一度同居的子爵, 回到这里来了,大家手忙脚乱地帮咪咪铺好了床,扶咪咪躺下,开始了这部歌剧里最感人的一场戏:朋友们此刻都很拮据,只得多方设法给她买药请医。缪赛塔摘下自己的耳环和玛采洛同去当铺,当了钱为咪咪买了一个手笼好焐焐手。柯林在严寒中脱下了自己的大衣卖掉,好给咪咪买些营养的食物。这种相濡以沫的真情也许只有在穷朋友之间才能产生。在朋友们四出设法之时,鲁多夫和咪咪两人在一起回忆着过去俩人相爱的时光,普契尼用第一幕出现过的音乐素材巧妙地织成了一幅温馨动人的图画,以致催人泪下。鲁多夫对她唱着:“你比朝霞还美”,她却说:“我像晚霞的余晖”,她自知已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了,正是因为她希望最后安息在真正爱自己的人的怀里, 才恳求缪赛塔送她到鲁多夫这里的。咪咪感谢朋友们对自己的关怀照料,把冰冷的双手放进缪赛塔刚刚买给她的手笼里,断断继继地唱着:“我的手⋯⋯暖和了⋯⋯我⋯⋯就要睡了⋯⋯”然后安详地闭上了双目,鲁多夫还怕从大窗子射进的光线会干扰她的睡眠,想找些什么将窗子遮挡之时,咪咪却已经“幸福”地离开了人间!

《艺术家的生涯》上演后一度受到评论界的冷遇,原因是普契尼没有完全重复《玛侬·列斯柯》中惯用的、被认为是“有效果”的手法而是有所发展创新。这种情况在中、外艺术界都有过,常常有一位作家或作曲家写出了一部成功的小说、戏剧或音乐作品之后,人们总希望他的下一部作品仍然遵循着原来的路子,有的作家热衷名利,迁就了社会的传统陋习,一再重复自己旧的风格,结果渐渐趋于平庸。而普契尼和威尔第一样从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在题材内容和创作手法、风格等方面不断探索新的路子,但也不过分远离自己原来的基础,令人感到这还是普契尼,但这是逐渐革新了的普契尼,这正是他不断取得新成就并攀登新的高峰的诀窍!《艺术家的生涯》很快就取得了最广泛的观众承认,说明了评论界的保守。

在《艺术家的生涯》之后普契尼又创作了《托斯卡》、《蝴蝶夫人》、

《金色西部的女郎》、《燕子》,还有包括《修女安哲莉卡》、《斗篷》和

《詹尼·斯奇基》这两悲一喜的一组三出独幕剧,它们常常在同一晚上演出, 然后便是他最后未完成的杰作《图兰多特》。这里的《托斯卡》和《蝴蝶夫

人》都是在全世界广泛上演的剧目,中国的歌剧爱好者们对它们也比较熟悉。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早年淘金生活为背景的《金色西部的女郎》,是普契尼继《蝴蝶夫人》之后的又一异国情调题材的作品,描写美国西部蛮荒的景象及剧中的戏剧矛盾冲突颇具特色,但是除了剧中男主角狄克·约翰逊最后的咏叹调又恢复了普契尼原有的旋律特色之外,剧中其它部分音乐的戏剧性与旋律性不够平衡,说明了他在努力作创新的探索但还不够成功。但是紧随其后的《燕子》却是一部受了维也纳轻歌剧影响的一部喜中有悲的较轻型的作品,女主角玛格达是在顺境中的咪咪,她受着银行家费尔南德兹的宠爱而养尊处忧,可是真正心爱的是青年贵族鲁杰罗,但是又怕自己出卖过灵肉的过去沾污了二人之间的纯真爱情,只好伤心地离开了他,重又回到了费尔南德兹的身边。在被称为 Tritco—三连画的三出独幕剧无论是悲还是喜,都比前面的《燕子》更深刻地将人生的痛苦与艰辛勾画了出来。像作者对于修女安哲莉卡和乔杰塔(《斗篷》中的女主角)的那种被压抑了的爱情所造成的悲剧的同情。《詹尼·斯奇基》里面对人类贪婪灵魂的鞭挞都是震撼人心的, 然而也都是阴暗、沉重的,只有后者里面那一对青年恋人——劳蕾塔和里努契奥的戏和音乐,为剧中阴郁的氛围添上了一抹阳光。在前面自《金色西部女郎》以后作品中的音乐,除了《燕子》以外其他的都常常是戏剧性压倒了旋律性,既体现了普契尼的探索、前进,也说明了他在前进中的不足,待到他最后写作《图兰多特》时,则在积累了前面探索的经验之上将戏剧性与旋律性作了更高一层的融合。

《图兰多特》的原话剧作者卡尔洛·戈齐(1720—1806)是意大利的著名诗人和作家,他的戏剧观与当时力主革新,走现实主义道路的戈尔东尼是对立的,他坚持维护意大利古典即兴喜剧的传统,以古代的神话传说为蓝本并加以发挥创作了如《三个桔子的爱情》(1761)和《图兰多特》(1762) 这样的戏剧,受到观众的欢迎。戈齐的剧作在欧洲也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在德国,如哥德、席勒、E.T.A.霍夫曼等著名作家都很赞赏戈齐的作品,席勒和沃尔穆勒还将戈齐的《图兰多特》改写成德语的版本演出,《魔弹射手》的作曲家韦伯也为《图兰多特》话剧写了配乐。普契尼就是在柏林观看了由大导演马克斯·莱茵哈特所执导的话剧《图兰多特》而激发起将之改编为歌剧的欲望的。实际上,在普契尼之前已经至少有十位作曲家写过这个题材的歌剧了,最早开始于 1810 年,而离普契尼的改编最近的则是 1917 年由另一位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费鲁契奥·布松尼(1866—1924)作曲的。普契尼敢于向这么多前辈挑战,说明了他对于这个题材的强烈兴趣和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信,果然,如今普契尼的这部歌剧成了世界上经常上演的唯一版本。

《图兰多特》的故事发生于神话时代的中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