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几部优秀的音乐剧

我国的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在几年前曾说过:“音乐剧是美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在今天,当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感叹歌剧艺术的萧索之际,发源于纽约百老汇的通俗音乐戏剧品种却以方兴未艾之势、咄咄逼人之态,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地区大行其道,一部优秀的音乐剧作品常常在首演成功之后在连续几年中上演数百、上千以至更多的场次,剧票要预售到几个月、一年以后!其中大多数于剧场演出取得成功之后,又被好莱坞拍摄成音乐剧影片,有的甚至要拍摄两次、三次之多。其中的歌曲通过舞台演出、电影、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介向世界传播。是什么原因使得广大人民对这个艺术品种如此厚爱?它到底以什么魅力迷住了广大的观众?通过对这个艺术品种发展沿革的简单叙述以及对几部代表性作品的简单介绍,或许可以使读者略略窥见其成功的奥妙。

众所周知,今天的音乐剧是一方面继承借鉴了从欧洲传入的歌谣剧、轻歌剧和喜歌剧,另一方面又综合发展了民间的娱乐性歌舞杂剧、画黑脸儿的歌舞剧(Minstrel Show)等等而成的。在音乐剧初兴的十九、二十世纪之交, 维也纳学派的轻歌剧如约·施特劳斯的《蝙蝠》、弗·雷哈尔的《快乐的寡妇》等都已达到了其艺术的峰巅,而奥芬巴赫的法国喜歌剧如《美丽的海伦》等,和英国吉伯特—苏利凡的喜歌剧如《日本天皇》等也都已举世公认。这几种不同风格的轻、喜歌剧都以其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严谨洗炼的音乐、戏剧结构以及优美动听、雅俗咸宜的旋律,尤其是它们对当时社会上种种陈腐、落后、反动事物的尖锐讽刺手法都为后来的音乐剧创作提供了范例和经验。而歌舞杂剧等又为它提供了更贴近人民生活的歌、舞基础。有的音乐剧甚至还吸收了大歌剧的结构方法如总体性的音乐结构、有机贯串的音乐主题等等。正是这种不拘一格勇于从姊妹艺术“拿来为己所用”的气度,才使音乐剧逐步成为在艺术风格、手段和内容上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受到社会各层次观众广泛欢迎的表演艺术品种。

音乐剧的最大优点便是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当然,从上世纪末早期音乐剧的单纯歌、舞、笑、闹发展到后面的高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几十年内的众多艺术家的努力,而以 1927 年上演的《演艺船》(Show Boat, 又译“水上舞台”)作为音乐剧从平庸的娱乐品种走向艺术形式完善、思想内容深刻的音乐戏剧品种的里程碑。此后,音乐剧的题材范围日益广泛,凡是成功者均能寓深刻社会意义于轻歌曼舞之中。例如,为反对对黑人、犹太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歧视,产生过《演艺船》、《迷失在星空里》、《屋顶上的提琴手》和《西区的故事》,为反对资产阶级政客穷兵黩武而出现了《肮脏的交易》、《约翰尼·约翰逊》,揭露资产阶级政客腐朽本质的如《为你歌唱》和《艾维塔》、《让我来办》等等。也有体现生活哲理、批评社会不公的音乐剧,从小巧玲珑的《异想天开》到史诗般宏伟的《悲惨世界》,还有趣味隽永的《窈窕淑女》和《拉曼察来的人》。至于清新活泼、富于现代生活情趣的则有《俄克拉荷马》、《乐器推销员》、《在黑暗中的女人》, 还有体现异国情调的《南太平洋》、《国王与我》等等。最初,音乐剧主要以现代生活的内容入戏,但是逐渐地为了扩充题材范围和提高其艺术格调而改编了不少古典的和近、现代的文学、戏剧名著,除了前面提到的《悲惨世界》(雨果)、《窈窕淑女》(肖伯纳)和《拉曼察来的人》(塞万提斯:

《唐·吉诃德》)之外,比较突出的还有《天真汉》(伏尔泰)《大河》(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还有如古典戏剧的故事与现代生活巧妙穿插的《吻我吧,凯蒂》,便是从莎士比亚的《驯悍记》改编的。至于《西区的故事》成功地套用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构却使之现代化,更是编剧和作曲者巧思的结晶了。近年来还有一部轰动西方的音乐剧《西贡姑娘》却是套用了《蝴蝶夫人》的歌剧结构赋予它以新意,关于它,后面将进一步具体介绍,就不在此重复了。

音乐剧,顾名思义当然要以音乐取胜,许多成功的音乐剧大都有一首或几首在群众中广泛传唱的不朽歌曲,例如《演艺船》中的“老人河”,但是在音乐剧中音乐的作用远不止于此,不能误认为是流行歌曲的糖葫芦串。换言之,音乐剧中的优秀歌曲可能广泛流行,但是一般的流行歌曲却成不了音乐剧中的音乐,因为它们还不是戏剧音乐。美国作曲家、《为我歌唱》、《波吉与贝丝》以及《蓝色狂想曲》的作者乔治·葛许温便是从一般的流行歌曲创作转向音乐剧创作的,他在十八岁时就说过:“我终于认识到流行音乐的质量都是较次的,而音乐剧中的歌曲却都是由较好材料制作成功的,因此我的思想愈来愈转向音乐剧了。”另一位音乐剧作家谢尔顿·哈奈克说得更明确:“一支音乐剧中的歌曲必得是剧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支有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歌曲可以为它增添分量和意义。”另外,除了歌曲以外,全剧的音乐大多采取了如正歌剧那样的主题贯串的结构,使观众在欣赏时能在心理感情上前后呼应连贯一致,从而对全剧的思想感情和人物性格、心理有完整的感受。音乐剧音乐的另一大特点便是:运用群众中当前流行的音乐风格、体裁而又不受其束缚,完全从戏剧的内容、时代、社会环境出发而选择使用, 像产生于 20 年代的《演艺船》便使用了当时流行的布鲁斯,产生于 50 年代的《窈窕淑女》则使用了流行的摇摆(Swing)韵律,但同时从剧情和人物出发采用了抒情歌曲、古典圆舞典和伽沃特舞曲甚至有伴奏的吟诵体裁,形成了丰富多变而又融洽一致的音乐风格。又如产生于 70 年代的《大河》,由于它描写的是上世纪中叶以前的生活,便没有采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摇滚风格,而是清一色的乡村音乐韵调,间或穿插以淳古的黑人灵歌,剧中的时代、地域感立刻凸现了出来。至于《悲惨世界》中为了表现 1848 年巴黎革命的情景,作曲家创作的主题歌《听啊人民高声唱》,气势雄伟、壮烈,令人听了热血沸腾,简直是一首《马赛曲》或《国际歌》式的革命歌曲了。

音乐剧的另一大优点便是载歌载舞,而且从早期的纯观赏性的舞蹈—— 发展到极端时便是一大排美女跳踢跶舞——而逐步地与剧情、人物紧密地结合。例如,1924 年乔治·葛许温和伊拉·葛许温兄弟二人为擅长踢跶舞的弗雷德·亚斯坦和艾黛丽·亚斯坦兄妹写的音乐剧《姑娘,好自为之》里面大段的精采踢跶舞和查尔斯登舞便逐渐地结合了剧情与人物。在《演艺船》中玛诺莉亚和裘丽、奎妮一起唱毕布鲁斯风格的“我没法儿不爱他”之后,又跳起了曳步舞(Shuffle),将初恋少女渴望宣泄情感却又不能不有所顾忌的心情表达得非常贴切。在《俄克拉荷马》中,除了一般地表现牧民生活的民间舞运用得相当精彩之外,作者还刻意运用了一段双人芭蕾以表现男、女主角感情的升华,充分显示了音乐剧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广阔天地。由于舞蹈与戏剧的紧密结合,音乐剧的演员们也都必须唱、做、舞俱佳方能胜任,除了刚才提到的《俄克拉荷马》中的芭蕾场面是由专业舞蹈演员作为男、女主角的替身来表演之外,一般都是由扮演角色的演员自己担任,当然在技艺上

也有所侧重。例如前面提到的弗雷德·亚斯坦就曾在多部音乐剧和音乐剧影片中担任主角,以舞擅长,但是唱和表演也不错。和他情况相似的金·凯利, 以在音乐剧影片《雨中曲》中的精彩表演为我国观众所熟悉,也是舞、歌及表演都好而舞艺更是擅长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在音乐剧舞台上及银幕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另外,如我国观众从音乐剧影片《音乐之声》中看到了裘丽·安德鲁斯的歌、舞、戏三绝的表演,殊不知她在音乐剧《窈窕淑女》中创造的卖花女艾莉萨更令人难忘,她通过《这难道不惬意?》、《等着瞧》和《我能整夜舞蹈》三段歌舞将人物的成长发展的过程、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西区的故事》里,舞蹈的作用更上了一层楼,美国的舞蹈大师杰罗姆·罗宾斯为其编、导了十分精彩、传神的舞剧场面,堪与任何优秀的舞剧中的场面媲美,尤其是当游荡青年团伙中有一个被对方伤害,他们渴望报复但却又迫于环境不能如愿时跳的“冷静,小伙子们冷静”那场舞蹈,将一群被社会遗弃的青少年们强抑内心的愤怒、激动,极力使自己冷静下来的情景表现得十分感人。即使没有成型的舞蹈场面的音乐剧如《悲惨世界》、《大河》等等,导演也要求演员们在形体上坐、立、行走有板儿有眼儿,要求比一般歌剧、话剧的表演灵活自如,这样,对音乐剧演员的要求就很高、很全面,同时,音乐剧也就赢得了更多的观众。

现在,让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被称为现代音乐剧之里程碑的《演艺船》。

《演艺船》是由小奥司卡·哈默斯坦(1895—1960)根据艾婷纳·费伯尔的畅销小说改编的剧本,他是美国重要的音乐剧编剧家,在他的祖父、著名的歌剧演出家老奥司卡·哈默斯坦(1846—1919)的影响下很早就步入剧坛,与许多位作曲家合作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音乐剧,除了早期的《演艺船》之外,还有《新月》(罗姆伯格作曲)等,四十年代以后与作曲家理查德·罗吉斯(1902—1979)一起又开创了音乐剧的新纪元,二人合作写出了《俄克拉荷马》、《南太平洋》、《国王与我》、《旋转木马》、《音乐之声》等备受赞赏的音乐剧。

《演艺船》的作曲家杰罗姆·克恩(1885—1945)自幼学习钢琴,然后赴德国学习作曲。1904 年回到美国在纽约的著名音乐出版商德莱孚斯兄弟处担任歌曲推销员——在音乐商店弹奏新出版的歌曲向读者甚至演出经理人介绍推荐,然后又在百老汇的音乐剧场内担任排练的钢琴师。这些早年的辛苦使克恩熟悉了音乐剧舞台与作品,他逐步地参与了音乐剧的创作和编配工作。早期的音乐剧大多缺乏完整的戏剧、音乐结构,常常由演出经理人兼编导者组织多位作曲家共同创作里面的歌曲及音乐,择优选用。克恩早年也参加过多次这类的创作,逐渐发展到自己独立创作音乐剧。他一生中共写了上百部音乐剧,其中的歌曲上千,除了不朽的《演艺船》之外,较著名的还有

《好极了,艾迪》、《萨莉》、《桑尼》、《罗伯塔》等。克恩的作品以旋律优美、深情见长,同时他也是将歌剧式的整体音乐结构运用于音乐剧的第一人。1945 年克恩突然因脑溢血去世。

《演艺船》的第一幕第一景是在密西西比河畔的纳切兹城码头上,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间。幕启时一队黑人搬运夫正将一大包一大包的棉花扛上货船,尽管他们走上跳板时的剪影是这样地健美,然而黑人的劳动和生活却充满了艰苦和辛酸!安迪·霍克斯的演艺船“棉花号”要拢岸了,城中的男女老少居民都来看热闹,沉寂的城立刻活跃了起来。这是一艘有舞台、有观众厅的水上流动剧场,安迪和他的剧团成员们将要来演出浪漫情调的话剧

《牧师的新娘》和滑稽歌舞等等。安迪是位多才多艺的江湖艺人,他既能导、又能演、还会吹小号和拉提琴,否则也当不了演艺船的领班和老板。船拢岸以后,安迪先领着奏了一通开场音乐,再将船上的主要演员裘丽、斯蒂夫、艾丽、弗兰克,向群众一一介绍,还让演员们将自己的拿手好戏或歌舞向群众稍稍露一手作为当晚演出的“广告”。最后安迪欢迎今晚大家来船上看演出,当然要买票!安迪的妻子帕尔策精于管理也比较守旧,她不仅牢牢地看住了丈夫,不让他和女演员们过往密切,也极力反对自己豆蔻年华的女儿玛诺莉亚沾染演艺事业,表面上看来演艺船好似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实际上暗地里有不断的矛盾和争吵。更严重的是,船上的轮机长派特倾心于女主演裘丽,尽管裘丽已经是斯蒂夫的妻子他仍不死心,送给她一枚带项链的心形相盒,裘丽却将这相盒送给了黑人厨娘奎妮。派特看见十分生气,他粗暴地从奎妮颈子上揪下了项链和相盒而且口出不逊,斯蒂夫便为此和他扭打了起来。安迪出来制止了斗殴,斥退了派特,派特却从船头的宣传栏中撕下了裘丽的照片进城去告密了。

年轻漂亮的赌徒拉文纳正在河边闲荡,尽管他已经习惯了到处飘流,有时也希望找一个能休憩的港口。忽然他的目光瞥见了站在甲板上的玛诺莉亚,从她的容貌和风度判断,他以为她是一位演员。玛诺莉亚说自己虽然十分向往演艺事业,可惜一直未能如愿。拉文纳便建议和她一起来演一段爱情的“戏”,他唱道:“就装作我爱你,也装作你爱我,别人伪装都心安理得, 我们为何不这样作?就让我们的双唇,在幻影中吻得紧紧的,好证明我爱你的真心!⋯⋯”二人遥遥对唱互抒心情,实际上他俩已经互相爱上了!拉文纳离开后,玛诺莉亚仍然浮想联翩,可是黑人水手乔目睹了这一切却不以为然。乔知道拉文纳虽然外表漂亮却没有什么能安身立命的本领,只不过是个游手好闲的赌徒,但处于他的地位也不好多说,只能默默地吟起了举世闻名的“老人河”这首歌。歌中唱着:尽管黑人在艰苦地劳动,白人却放恣地享乐,种植粮食、棉花的人早已被遗忘,苦难里的黑人求生难求死也不得,可是大河虽然知道一切,却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日夜不停地默默流过!

第二景在船上的厨房间里,玛诺莉亚向裘丽诉说自己初恋的心事,裘丽表示很理解她,唱了“我没法不爱他”,歌中唱道:无私,不计较利害的爱情就像“鱼儿要游水鸟儿要高飞”一样,奎妮一听裘丽唱的是黑人的布鲁斯曲调便也趁兴唱了起来,她也爱上了“又馋又懒”的水手乔了,三人载歌载舞,乔还在一旁助兴伴唱,可见不管是对于成熟的女演员、情窦初开的少女还是劳动的妇女,也不管是白人黑人,爱情是一视同仁的。

下一场戏是在船上的演出厅里,安迪正在指导着裘丽和斯蒂夫排戏,玛诺莉亚在一旁羡慕地看着,不时还拿起剧本来当一下临时的提词儿人。忽然, 艾丽神色不安地进来向斯蒂夫嘀咕了些什么,场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原来, 派特追求裘丽不能到手便到城中警察局去告发了裘丽有黑人的血统,按这个州的法律,混血儿和白人结合是非法的。斯蒂夫激动地用小刀将自己和裘丽的手指各割破一个小口,让俩人的血溶在了一起说:“我身上也有黑人的血液了!”表示无论遇到什么迫害俩人都要在一起。尽管船上的人们都同情裘丽和斯蒂夫,但是为了避免使他们受到进一步的迫害,便让他们尽快离开。玛诺莉亚与裘丽恋恋不舍,裘丽鼓励她好好学习表演,今后定能成为像自己那样的好演员。安迪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马车发愁明晚的演出怎么办?玛诺莉亚不顾母亲的阻挡勇敢地提出愿意代替裘丽的角色,可是男主角呢?恰好

弗兰克在酒吧里发现拉文纳一表人才好像是个演员的料,便将他带回船来。拉文纳为了能有机会接近玛诺莉亚,同时自己也能有个栖身的地方,便也十分情愿地留在了船上。

经过突击排练,第一晚的演出开始倒还顺利,可是当演到持枪的歹徒出现在玛诺莉亚和拉文纳扮演的一对情人面前时,拉文纳竟信以为真吓得爬到台下去要逃跑,一时场中秩序大乱,幸而多才多艺的安迪上台代替拉文纳将戏演完。演出之后的深夜,拉文纳和玛诺莉亚避开了帕尔策的监视,在甲板上海誓山盟准备结婚。他们知道帕尔策第二天要有事进城去,便打算趁他不在船上的时候抓个空儿结婚,不料第二天正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帕尔策带着警察赶来指控拉文纳是个赌徒,但这也动摇不了玛诺莉亚非嫁给拉文纳的决心。婚礼后他们要离开演艺船了,大伙儿唱着:“我没法儿不爱他”为他们送行。

第二幕是十年以后在芝加哥的简陋公寓内,在这十年当中尽管玛诺莉亚和拉文纳十分相爱并且生了一个女儿,但是生活却很不稳定,当拉文纳手气顺赢了钱的时候他们可以在豪华饭店中过阔绰的生活,但是当拉文纳倒霉的时候他们却连最起码的带家具的公寓租金都付不出。这一次拉文纳和玛诺莉亚又陷于困境,房东太太正在赶他们搬家,碰巧来续租的竟是艾丽和弗兰克, 他们是应邀来这里的一所俱乐部演出的。玛诺莉亚起初对他们还装作若无其事,但是拉文纳让人送来的一封信却道出了真相:拉文纳在信中说由于自己不成器而连累了玛诺莉亚,如今不愿意再连累她了,随信送来一些钱让她度日和缴付女儿在教会寄宿学校的费用。玛诺莉亚非常伤心,但是又不愿意再回演艺船上去受母亲的讥笑和白眼,艾丽便建议她何不试试到那个俱乐部去重操演艺生涯?

第二景是在俱乐部的后台,裘丽现在是这里的首席女主演,但是由于年长色衰加之嗜酒,她的表演才能已逐渐退步了。这时,她忽然听见舞台上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唱“我没法不爱她”,一看原来是玛诺莉亚来应试,她十分感慨地给俱乐部老板留下一封信,举荐玛诺莉亚来代替自己,然后便悄然隐退了。

正当玛诺莉亚获得了新的工作之际,拉文纳来到寄宿学校和女儿道别, 将“就装作我爱你”这首歌作为最后的礼物赠给她。

玛诺莉亚将于除夕夜的盛大晚会上在俱乐部首次登台,恰巧安迪路过这里便也进来看看,他自玛诺莉亚和拉文纳出走后一直没有得到女儿的消息。晚会开始,艾丽和弗兰克先表演了歌舞“亲爱的夫人再会”,安迪见到他们非常高兴,他们告诉安迪:玛诺莉亚也在这里,今晚就要上场演出,安迪在座位上十分激动地等待着失散多年的女儿出现。今晚玛诺莉亚将表演独唱“在舞会以后”,由于过分紧张,她在演出开始时几乎把握不住自己了,观众也开始骚动起来,这时,安迪站起来大声鼓励她,使她增强了信心愈唱愈好, 终于赢得了观众的信任与爱戴。从此玛诺莉亚走出了困境开始了新的事业并成长为一代明星,她还将女儿金姆也培养成优秀的青年演员,继承了自己的舞台事业。

从第一幕开始转瞬间已经四十年过去,安迪在自己的演艺船上要举行庆祝活动,他看到玛诺莉亚至今仍然独身一人,便主动去将已经变得老成的拉文纳找了回来。在这些年中玛诺莉亚在舞台上取得很大成功的时候,拉文纳一直心中有愧不敢去见她,只是在观众席里多次远远地欣赏自己过去的爱

人。如今,二人晚年相聚有说不出的感慨。也已经年迈的乔又在码头上唱起了“老人河”,这滔滔的河水目睹了几十年的离合悲欢,却仍然默默地流过!

《演艺船》于 1927 年 12 月 27 日在纽约的齐格菲剧院上演一炮打响之后,这部音乐剧就像春风吹野火似地在美国各地、在英国、法国、德国各地传播上演。在以后的许多年中,它还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其他国家一再复演。在《演艺船》的首次上演中扮演玛诺莉亚的诺曼·泰莉斯当时年仅十八岁, 是一位才貌俱佳的新秀,通过在这部音乐剧的演出使她恰如扮演的剧中人一样成长为音乐剧界的红星。当她晚年退休后,在她的家乡康涅狄格州还建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音乐剧剧场。在参加过《演艺船》演出的演员中另一位世界闻名的人物便是黑人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他扮演剧中的水手乔, 一曲“老人河”倾倒了千万观众。“老人河”这支歌能成为不朽杰作固然是作品本身好,但是罗伯逊传唱的功劳也不可没。当他于 1928 年参加该剧在伦敦的演出时,许多观众为了单单听他的演唱而彻夜排队购买戏票。迄今为止

《演艺船》已经三度拍摄成音乐剧影片,罗伯逊参加了 1936 年的那一版本的拍摄工作,而最近的版本是六十年代拍摄的彩色影片,不同的版本都各有特色,著名的影星爱琳·邓、阿仑·钟斯在 1936 年版本中扮演了玛诺莉亚和拉文纳。

《演艺船》之所以被称为音乐剧历史上的里程碑,首先是它以一则曲折感人的故事揭露了美国社会中敏感的种族问题,同时也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下层艺人的生活和他们的疾苦。在南北战争①以后,美国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但种族歧视问题远未解决,尤其是由于各州可以有各自独立的法律,因此在南方原来蓄奴的各州常常保留了种族歧视的条文,如剧中所表现的黑、白混血儿的“非法”地位便都是有根据的。另外,作者通过在密西西比河上的一艘演艺船上成员们的悲欢离合,反映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色彩斑斓的南部生活,也有很高的民俗价值和社会意义。那时的艺人们表面上穿红着绿、歌舞欢笑,实际上过着的却是被侮辱、受玩弄的生活。船上的轮机长派特为什么敢于向有夫之妇裘丽进攻?不仅仅因为她是黑、白混血,更因为她是个演员!在剧中,艾丽还向羡艳她的演员生活的女孩们叹了一片苦经:她告诉女孩儿们舞台生活并不是如人们想象的充满掌声和鲜花,许多人都抱着觊觎之心来看待一名女演员,自己冒着名誉受辱的危险闯荡江湖,在舞台上扮演妓女和情妇,可是幕落之后仍要保持自己的清白,从而得到了女孩子们的尊敬与同情。艾丽在剧中只是个次要的角色,然而就这一段短短的歌唱就概括了当年下层女艺人们的血泪,可见作品有多么丰富的生活内涵! 至于裘丽的没落虽然表面上与她自己不振作有关,但是什么原因使她的艺术生涯屡受挫折?还不是社会对于一位有黑人血统女演员的不公正,而裘丽牺牲自己成全玛诺莉亚的胸怀又是何等宽宏!

《演艺船》在音乐方面的成就也是空前的,除了如前面提到过的从序曲开始的总体音乐结构以外,在这整体当中的每一首歌曲又各有其独立的特色。“老人河”可说是全剧的灵魂音乐,它几次在剧中的关键时刻出现,或作点题、或作总结,成为剧中人物沉浮及社会变迁的活见证。它已经是一条人格化了的河流,它有灵魂,有性格,它就是美国人民,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转变态度的历史老人。在这首歌开头的四句歌词便是:“这儿有位老人名叫密西西比,能像他那样我倒十分乐意。他干吗要担心世界受苦难? 他为何要管还有不自由的土地?”这在国内流行的该曲的中文歌词中删去

了,也许是认为它们太消极、太客观了?可是我倒觉得这几句歌词恰恰说明了历史的严肃性和公正,正如毛泽东诗词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那样富于哲理。又如剧中另一首重要的歌,布鲁斯风格的“我没法儿不爱他”也在剧中多次出现,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裘丽在剧中的形象一直是个白人大明星,然而当玛诺莉亚向她讲了少女初恋的心情时,她也由衷地向玛诺莉亚讲起了作为一位成熟妇女的贴心话,而且由于这些话是出自衷心,于是她心灵深处的黑人心态就变为典型的布鲁斯了。作者的匠心不仅仅在创作方面,就是嵌入的歌曲也都饶有深意:如玛诺莉亚在俱乐部首次登台演唱的“在舞会以后”,原来是克·哈里斯创作的一首圆舞曲节奏的流行歌曲,内容叙述一位老人由于年轻时被爱人于舞会之后抛弃,此后就孤独终生的故事。由于歌曲的内容既符合了玛诺莉亚演唱当时的心情,又预示了她以后的命运,因此显得格外动人。近年,《演艺船》不仅在音乐剧剧院内多次复演,还登上了如纽约市歌剧院、英国格兰德伯恩节日歌剧院那样大歌剧院的舞台,说明一部优秀作品是永葆青春的。

在《演艺船》之后,从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音乐剧舞台上出现过不少好作品,像在本章开始处提到的《为你歌唱》、《俄克拉荷马》、《南太平洋》、《国王与我》等等都是在此期间产生的。在此期间还有一位欧洲的优秀作曲家因逃避法西斯政权的迫害于三十年代中期也来到了美国,他便是以《三分钱的歌剧》闻名于世的德籍犹太人库特·韦尔

(1900—1950),在德国时他便立志以通俗的表现手段来体现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和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合作产生了《三分钱的歌剧》和《网城兴衰史》。到了美国以后又逐渐适应了百老汇音乐剧的风格,创作了《约翰尼·约翰逊》、《维纳斯的一触》、《在黑暗中的女人》和《迷失在星空里》等优秀的音乐剧,《在黑暗中的女人》也曾被拍摄成音乐剧影片,这些音乐剧的思想格调和艺术水平都高于当时一般的音乐剧作品。在韦尔之后最有影响的音乐剧要数《窈窕淑女》、《西区的故事》和《屋顶上的提琴手》等几部, 在这里将《窈窕淑女》向读者作一些介绍。

1956 年 3 月 15 日,一部新的音乐剧又在纽约上演引起了轰动,这就是弗莱德里克·罗维和阿兰·杰·拉纳根据肖伯纳②的话剧《匹格马里翁》(又译《卖花女》)改编的《窈窕淑女》。“教人正确地讲话”难道能写成戏剧? 这样题材的话剧难道能改编成音乐剧?然而肖伯纳居然将这个题材写成了戏并且赋予它深刻的社会意义。拉纳和罗维又啃了这块“硬骨头”将它改为一部优美、风趣而又超群脱俗的音乐剧,在美国和英国都连续上演六年,上座率始终不衰,被译成十二种以上的语言在世界各国广泛上演,1988 年上海戏剧学院的毕业班还将此剧译成中文上演。在纽约上演后它被授予了托尼奖、剧评奖和普利策奖③,拍摄成音乐剧影片之后又获奥斯卡奖,可谓享尽殊荣。为何肖伯纳给这部话剧取名《匹格马里翁》?它的典故出自古希腊神话:匹格马里翁是古代塞浦路斯岛的国王,也是一位雕刻家,他精心雕琢了一尊美丽的女子石像,给她取名叫伽拉蒂亚,不料在雕琢的过程中竟爱上了她,于是便请求爱神将生命赋予了石像,并且和她结成了夫妻。但是肖伯纳在这里却叙述了一则现代的语言学家在培养一名卖花姑娘使之成为淑女的过程中对她产生了感情的故事,但是对于二人能否最后结合却提出了疑问。肖伯纳选取二十世纪初的伦敦作为这故事的背景,英国虽然是欧洲最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但是它的社会上一直保留着森严的等级观念,在不同等级的

人们之间除了政治、经济地位上的差距之外,在语言、文化上也存着鸿沟; 不同等级的英国人说的“英语”都是不一样的,而这种文化、语言的差别又助长了社会等级的差异。肖伯纳慧眼独具,将这尽人皆知却又习以为常的事实拿来,构成了一部寓意深刻而又风趣盎然的戏剧。并且进一步指出:劳动阶级即使接受了高雅的文化教养,如果不改变他们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仍然不能取得自身的独立。当年,这部话剧上演后反应十分热烈,并经肖翁本人同意改编为故事影片上映。但是它的音乐剧版本却是在肖翁去世之后,经过了拉纳和罗维的艰苦努力才得以产生的。

《窈窕淑女》的序曲也是比较完整、严谨的,它由剧中两个主要人物—

—卖花女艾莉萨及追求她的破落贵族青年弗莱弟的主要唱段的曲调构成。序曲完毕后大幕升起,舞台上呈现的是 1912 年左右的伦敦街景:在皇家歌剧院的门前刚刚散戏,衣装炫丽的淑女们和礼服整齐的绅士们熙熙攘攘急着找出租车回家,不巧天上又降下了凶猛的阵雨。破落贵族恩斯福德夫人和她的儿子弗莱弟也来看戏,弗莱弟急着叫车,不小心碰翻了卖花女艾莉萨的花篮, 气得她说了一大串粗话。不料这粗俗的语音却引起了站在一旁的语言学家亨利·希金斯的兴趣,他在小本本上用符号记下了艾莉萨的发音时竟引起了人们的误会,有人好心地提醒艾莉萨:那边有个警探在记你的话呢!艾莉萨委屈地大嚷道:“我是个规矩的女孩儿,是个卖花的穷姑娘,凭什么欺负我?” 其他路人也纷纷为她抱不平。希金斯拿出本本让人们看并说明自己只是记录语音,根本没有丝毫恶意,然后,他在街头大发议论,认为英国人说不好自己的母语是个耻辱,因为这是莎士比亚、弥尔顿使用的语言。他还说假若让艾莉萨在自己那里接受六个月的训练,便可以在语言、仪态上赛过淑女。言者无意听者留心,颇有上进心的艾莉萨暗暗盘算想去找希金斯学习。希金斯的议论使人群中另一位绅士感到了兴趣,他是曾驻扎印度的退伍上校皮克令,业余的语言学家,他主动向希金斯作了自我介绍,两人一见如故,希金斯便邀皮克令到自己的家中去。这时,云收雨止,艾莉萨要求二位绅士买她一些花,希金斯出于怜悯便从衣袋中掏出一把零钱给她,她高兴得大叫起来。

剧院门前广场的观众都已散尽,只有几名卖菜的小贩还在那里准备明晨的生意,他们和艾莉萨都是老相识了,见她得到了一笔“外快”便都来打趣她,问她要不要雇个听差或是去海滨度假?艾莉萨回答道:“我想要的只是一间房,/能够躲避夜间的寒气。/再有一架安乐椅,/坐在上面多惬意⋯⋯” 可怜的艾莉萨,她的愿望不过是有个温暖的栖身之地,不愁冻饿,再有个知心可意的爱人,但这对她来说还都是奢望呢!在这场精彩的歌舞中艾莉萨和她的穷朋友们尽情地苦中作乐了一番,便打算回家去,不料在快到家门口时碰上了她的父亲阿尔弗雷德,他是个清洁工人,虽无文化却颇为聪明,他在艾莉萨很小的时候遗弃了她,让她到街上去自谋生路,自己反而时不时地来找闺女要几个小钱去喝酒。这次艾莉萨由于得到了希金斯给的一些钱,便给了父亲半克朗,阿尔弗雷德高兴地叫起来:“这能买三大杯啤酒呢。”然后他便和两位酒友高兴地在大街上连唱带跳,歌颂着自己“交了一点儿好运气”,直到有人从窗子里探出头来干涉,他们才高兴地钻到了小酒馆中去。

在温布利大街希金斯家的书房中,这已是第二天上午了,希金斯正在向皮克令讲解他的语音学研究成果,向他介绍所使用的音义、图表和录音机器。这时女管家皮尔斯太太来报告说有位年轻的女子求见,原来是艾莉萨昨晚听希金斯说六个月能将她培养成淑女便决心登门求教,想由此改变一下生活,

因为哪怕是作一名花店的女店员也得有文雅的仪态和谈吐呀。艾莉萨很自尊地说:“我不是来求你做好事,而是来付学费找你上课的。”希金斯和皮克令对她的要求发生了兴趣,不仅不要她付学费还收留她在家中住,供她吃喝, 给她买了整洁合体的新衣服。皮克令以为希金斯对艾莉萨有什么企图,希金斯说:对任何女人我都不感兴趣,我认为一旦让女人侵入了自己的生活,她就会变得嫉妒、苛刻、多疑,而自己也会变得自私、粗暴,我不愿意平静的生活受到干扰,因此才决心独自一人清心寡欲地过一生。

皮尔斯太太又来对希金斯说有一位清洁工名叫阿尔弗雷德·杜立特尔的,自称是艾莉萨的父亲要来见你。原来,阿尔弗雷德听说女儿被希金斯留下,便也误以为是对她存心不良,待两位绅士向他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之后,他虽然相信,但是仍然向希金斯要了五镑钱的“养育费”去。

学习是艰难而枯燥的,开始艾莉萨连 A、E、I、O、U 五个母音都念不好, 于是希金斯就让她没完没了地念,气得艾莉萨心中狠狠地想:“等着瞧,亨利·希金斯,你若生急病,我也不给你去请医生;你若游泳抽了筋,我也不去救你的命;有朝一日我成功,便奏明国王一枪送你命归阴!”这段幻想歌舞把艾莉萨倔强的性格表现得十分生动,但她从幻想中醒过来时,希金斯站在她面前冷静地叫她继续往下念!

为了让艾莉萨念好ā音,希金斯编了一句每个字都带有ā音的话来训练她,这句话译成中文便是:“西班牙的雨主要落在平原上。”(The rain in Spain stays mainly in the plain·)为了帮助她发好 H 的音,希金斯又将几个带有 H 音开头的地名串在一起让她念,还让她对着喷燃器来检验是否发出了 H(读“哈”)的声音⋯⋯多种多样的教材和方法,无日无夜的辛勤练习,艾莉萨终于有了较大的进步,希金斯和皮克令高兴得手舞足蹈,艾莉萨也逐渐尝到了作“文明人”的甜头,她学到深夜还不想睡,反而翩翩起舞唱起了“我能整夜舞蹈”。歌中唱道:我学到了许多从不知道的事情,我的心好似翱翔的飞鸟,我能整夜跳舞,跳了还想跳⋯⋯作者在这里将学习有所收获的愉快心情融入了一场优美的歌舞之中,艾莉萨歌中指的当然不是具体的学舞蹈,而是歌唱自己眼界开阔了的新的学习生活。将学语言这样枯燥的行为变成了饶有风趣的歌舞,可见音乐剧这个艺术体裁的魅力与特点。

学习初见成效,希金斯和皮克令迫不及待地为艾莉萨订制了漂亮的裙袍,带她到赛马场去初试锋芒。他们让艾莉萨除了上课学会的文雅语句不要乱说别的话,他们将艾莉萨介绍给希金斯的母亲和她的朋友们,他们都为她出众的娴雅仪态和过分拘禁的谈吐感到吃惊,而在座的恩斯福德夫人和她的儿子弗莱弟与艾莉萨是“老相识”了,他们竟没能认出眼前的淑女就是三个月前在街头碰上的卖花女!弗莱弟对艾莉萨一见钟情,殷勤地送给她一张马票并祝她好运气,告诉她这匹马名叫“多弗”。大家坐下来等待第二轮赛马开始时,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天气,希金斯夫人说“看这天色可会下雨?”艾莉萨马上想起了一句现成的答案:“西班牙的雨主要落在平原上,可是在赫特福德、赫尔福德和汉姆斯费尔难得刮台风。”她将训练ā音和 H 音的练习都实践于日常生活的谈话里,弄得大家莫明其妙,希金斯哭笑不得。不料艾莉萨说得兴起,当人们从天气谈到感冒时她竟讲起自己的父亲用烧酒给姑妈治病的轶事,险些露出了自己过去身份的痕迹。幸好赛马即将开始,大家才转移了注意力。场上的马匹在激烈竞争,艾莉萨也忘情地给“多弗”加油,她愈来愈激动,最后竟大叫:“多弗,加油!快挪动的大屁股!”刚一出口她

便知道闯了祸,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有的贵妇人竟被她的这句粗话吓得晕了过去!希金斯夫人劝儿子不要再折腾这可怜的姑娘,放弃将她培养成淑女的试验吧。她说:“你们两个大男孩是在玩一个活洋娃娃啊!”

初战不利,艾莉萨心事重重,皮克令也泄了气,但是希金斯仍然兴致勃勃信心十足。弗莱弟跟踪而来,艾莉萨闭门不见,他一点也不灰心地在街上徘徊等待,唱着“在你居住的大街上”。他唱着:“⋯⋯行人冷眼望,于我有何妨?只有这里的一切使我流连难忘。光阴似水流,我全不介意,只要能停留在你居住的地方。”弗莱弟当然有的是时间,这位空有一副清俊仪表的破落贵族子弟没有任何安身立命的本领,只会写写情诗、追追少女,可惜涉世不深的艾莉萨竟也一时被他迷惑了。

又是三个月过去了,希金斯决心带艾莉萨到外交舞会上去作最后的“考试”。他和皮克令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着同样紧张得要命的艾莉萨在舞会上出现时,她秀丽端庄的仪表竟引起了这次舞会的主宾、特兰西瓦尼亚女王的注意,对她连连称赞:可爱,非常可爱!还请她和王子跳舞。所有的宾客都窃窃议论:这位陌生的美女仪表如此出众、谈吐如此文雅,她倒底是谁呢? 一位自称是希金斯的学生的匈牙利人、“天才语言学家”佐尔丹·卡帕齐自作聪明地断言:“艾莉萨的英语讲得太完美,她一定是一位受过专门教育的外国人,从她高贵的仪态看出她身上有皇族的血统,我敢说她是一位匈牙利的公主!”

希金斯、皮克令和艾莉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身心疲惫地于深夜回到了家里。两位男子高兴地互相庆贺成功,说:“如今这一切都过去了!”可是艾莉萨却感到了彷徨和悲哀,自己辛辛苦苦,为希金斯他们完成了培养淑女的试验,可是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看着这两位只管互相庆祝成功的绅士, 她感到自己的受冷落不禁又伤心又气愤,在愤怒地质问了希金斯将来打算拿自己怎么办之后,收拾了自己的衣服悄悄地于深夜出走了。

艾莉萨刚刚走出房门便碰上了日夜守候在这儿的弗莱弟,他狂喜地迎上前去,对她说:“我每天给你写好几封情书⋯⋯”满心以为会得到艾莉萨的好感,没想到自幼历尽生活艰辛的艾莉萨却认为弗莱弟写这么多情书全是说空话,要他拿出点爱的实际行动来。艾莉萨先回到了歌剧院前的广场,想去会会过去的朋友们,不料人们一见她的衣着和仪态便都敬而远之,有一个对她感到似曾相识,却又马上道歉说自己认错了人。艾莉萨在伤心地回到自己过去居住的街区附近时又碰上了衣冠楚楚的父亲,阿尔弗雷德对她说,正是你那个该死的教授把我当作什么道德家介绍给一个美国的百万富翁,让我作那个人的新道德改进协会的宣传员,每年给我四千英镑让我过上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反而使我受了拘束,我那情妇也要跟我正式结婚了。艾莉萨说你既然感到受拘束干吗不放弃每年的这笔钱?阿尔弗雷德说我不敢,因为我们都穷怕了,我今天上午十点钟就去教堂举行婚礼,趁着还剩下的最后几小时来尽情地享乐一番。艾莉萨祝父亲幸福之后便默默地转身离去,而阿尔弗雷德和他的男、女朋友们却以尽情地狂饮歌唱向过去贫穷却无拘束的生活告别!艾莉萨的不辞而别使希金斯家里乱了营,两位绅士十分纳闷:我们这样

尽心尽力地培养她成了淑女为何她还不高兴?她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 她要什么?不同的社会地位的人们的思想就是难以沟通。正当希金斯和皮克令忙着找警察局甚至到内务部去找寻艾莉萨时,她已经安然坐在希金斯夫人的家里用下午茶了。希金斯夫人听了艾莉萨叙述的一切,也认为两位男子不

应该不关心艾莉萨的内心世界,不应该对她今后的出路漠然不管。恰巧希金斯也来看母亲,想向她诉说艾莉萨的事情,不料却在这里和她又见了面!两人进行了比较心平气和的交谈,希金斯坦承自己对她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希望她不要离开。而艾莉萨却表示自己想作一个独立自主的妇女,她唱道:“没有你年年仍会有春天,没有你仍然存在英格兰,没有你树上仍结果, 没有你海边仍会有沙滩⋯⋯就是那蒙蒙细雨,也还会落在西班牙的大平原。⋯⋯不用你来拽,这潮水照样涨,不用你来推,这地球照样转!⋯⋯要是它们缺了你什么都能行,那么我也能照样自个儿干!⋯⋯”希金斯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地认为自己不但塑造成功了一位仪态娴雅的淑女,也培养了她的独立的人格,可以成为自己平等的伴侣了。但是艾莉萨却向他告别说:“我们今后也许不会再见面。”她飘然而去,留下了如遭雷击的希金斯呆立在那里。

在回家的路上,希金斯一面对艾莉萨恨声不绝,一面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习惯了她的音容笑貌,她的一颦一笑都已和自己息息相关。他还幻想着艾莉萨如果嫁给了那虚有其表的弗莱弟,又将受到生活的煎熬,到那时是援手相助呢还是幸灾乐祸地不睬不管?然而,艾莉萨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自我,已经习惯于从空气中追寻她的踪影和容颜⋯⋯希金斯就这样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里,打开了录音器,从里面传出了当初艾莉萨来要求学习时的说话的声音: 我想去花店做个店员,我能付学费而不是求你做好事的,我知道一堂课该付多少钱⋯⋯当里面传出来希金斯嫌艾莉萨肮脏的语音时,录音器啪地被关上了,站在希金斯身后的艾莉萨平静地说:我来的时候已经洗净了手和脸。希金斯松了一口气心满意足地仰身向椅背上靠去,说:“艾莉萨,我的鬼拖鞋哪儿去了?”艾莉萨却流下了眼泪,她心中明白阶级的鸿沟仍然存在于他们二人之间!

无论是话剧原作还是音乐剧的改编都将戏的最后结局留给观众去想象思考,而不是像好莱坞的许多影片那样生造一个贫富联姻、鸿沟填平的圆满结局。这正因为肖伯纳是忠于生活、敢于深入剖析社会本质的伟大作家,而音乐剧的改编者们也不能背离原作的本意,但是好莱坞却是给小市民制造“画饼”的工厂!肖伯纳在《匹格马里翁》的后记中认为艾莉萨无论是和希金斯结合还是嫁给别人都很为难,两人之间的确产生了感情,而且希金斯也的确是对艾莉萨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可是由于年纪和原来社会地位的差距,如结合会有许多互相不适应。可如果希金斯和另一个女子结合也会使艾莉萨伤心⋯⋯肖伯纳认为:在当前社会中上面的这些矛盾是很难解决的,只有社会制度合理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理顺。

《窈窕淑女》的成功除了原作的起点高,编剧、作曲和导演(包括舞蹈编导)的匠心独运之外,塑造主要角色的几位优秀演员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说全剧的创作是画好的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那么几位演员便是这条龙的眼睛!他们都是真正的明星。无论是在舞台上创造了艾莉萨形象的裘丽·安德鲁,还是银幕上创造了艾莉萨形象的奥黛丽·赫本,都将女主角各个阶段的形象演得形神兼备、维妙维肖。扮演希金斯的是英国著名话剧演员芮克斯·哈里逊,无论在舞台还是在银幕上,人们看到这位风度翩翩、性格鲜明的学者形象都会惊叹:“这就是亨利·希金斯教授!”由于哈里逊不擅于歌唱,作家们特地为之设计了大段的配乐朗诵,无论是戏刚开始时关于英语的大发议论,还是表明自己甘愿独身的心态,尤其是最后思念艾莉萨的大

段独白,都十分生动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也见到了演员卓越的台词功夫。即使是扮演阿尔弗雷德·杜立特尔的郝洛威,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英国喜剧演员,他那诙谐却又深刻的表演,好似随手拈来的歌舞动作都为全剧增添了光彩!由此可见,从前面提到的在《演艺船》中扮演玛诺莉亚的诺曼·泰莉斯、艾琳·邓,扮演拉文纳的阿伦·钟斯以及扮演乔的罗伯逊, 在《窈窕淑女》中扮演主角的裘丽·安德鲁、奥黛丽·赫本,扮演希金斯的哈里逊以及扮演阿尔弗雷德的郝洛威都是以自己卓越的表演艺术使这些音乐剧杰作取得了全面的成功。说明了真正的明星为一部音乐剧的成功所起的重大、关键性的作用!

音乐剧虽然成型于美国,但是它所接受的欧洲轻、喜歌剧的影响是很多的,如前面提到的这两部音乐剧中都能感觉到维也纳轻歌剧和吉伯特·苏利凡的喜歌剧的影响。尤其如《窈窕淑女》的作曲者罗维本来就出生于奥地利并在维也纳接受音乐教育,从他的作品中的典雅风格便可以看出约翰·施特劳斯等人作品的影子。但不可否认的是:音乐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之后,又反过来影响到欧洲,从而使欧洲也产生了地道的音乐剧作曲家,更不用说美国的许多音乐剧作家常常将语言相同的英国作为他们的天才驰骋的场所了, 如《演艺船》在英国演出的盛况,还有乔治·葛许温、柯尔·波特等音乐剧作曲家应邀为英国的剧院创作都是。稍后,英、法的作曲家们创作的音乐剧又反过来“侵入”了美国,像英国作曲家劳埃德·韦伯的《艾维塔》、《猫》和《歌剧院的幽灵》,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勋伯格和剧作家阿兰·包比利的

《悲惨世界》、《西贡姑娘》便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作品,都享有世界性的声誉。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歌剧院的幽灵》。

上世纪的后半叶,巴黎歌剧院曾经发生过几桩“怪事”:一名年轻的女演员被诱拐,她的情人某子爵也神秘地失了踪,子爵的兄长某伯爵又陈尸于剧院的地下湖畔⋯⋯1896 年的某日,剧院观众厅顶端重达七吨的水晶大吊灯在演出中间突然下坠,造成了一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惨剧⋯⋯,据说这一切都因为剧院后台地下室内住着一个“幽灵”!

本世纪初,法国的通俗小说家、记者加斯东·勒鲁(1868—1927)在参观了巴黎歌剧院幽深的后台之后便文兴大发,将前面几件并无必然联系的事件串联起来,写成了畅销小说《歌剧院的幽灵》,于 1911 年出版发行。1924 年,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由素有“千面人”之称的恐怖影星郎·却乃扮演剧中的“幽灵”,再次引起了轰动。此后,又有多次对这部小说的影、剧改编,包括我国三十年代由金山主演的影片《夜半歌声》都是在它的影响下拍摄的。近年,在八十年代下半期又出现了一部由这部小说改编的音乐剧,它是由《艾维塔》、《猫》等热门音乐剧的作曲家、英国人劳埃德·韦伯与新进的年轻编剧查理斯·哈特创作,由歌剧、音乐剧两栖的大导演赫尔·普林斯执导,当年如《西区的故事》、《屋顶上的提琴手》的舞台体现都是他的得意杰作,再加上曾长期担任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舞美设计的玛丽亚·比约生为之设计了富丽堂皇而逼真的巴黎歌剧院的内、外场景, 真可以说是一部珠联璧合的杰作。而主持这全部创作、制作、排演和上演全过程的则是英国著名的演出家卡玛隆·麦肯托什,过去,他以敏锐深邃的艺术眼光和优异的组织经营才能成功地制作、上演了《艾维塔》、《猫》、《悲惨世界》这几部风靡七、八十年代的音乐剧,这一次经他制作上演的《歌剧院的幽灵》又成为八十年代继《悲惨世界》以后最受欢迎的音乐剧,在伦敦

和纽约连续上演数年不衰,而维也纳和东京也有了它的足迹!这是一部不仅剧情曲折感人,音乐优美动听,而且舞台美术及特技运用也堪称当前世界高峰的优秀音乐剧。

这部音乐剧的故事是由序幕开始而倒叙的。序幕里表现了 1905 年巴黎歌剧院正在拍卖过去一些歌剧中使用过的道具、服装和其他纪念品。已经七十高龄的罗尔子爵也来此追寻他青年时代和女演员克莉斯婷·戴耶的一些回忆。他出高价买下了一个当年与克里斯婷有关的八音盒,它的上面还有一个打铙钹的猴子,待拍卖者将曾经在观众厅顶端坠落、如今又组装复原的水晶吊灯向人们展示时,舞台便闪回到了上世纪那个传说剧院被幽灵所困扰的年代!

第一幕第一场是在 1861 年,巴黎歌剧院的舞台上,正在彩排歌剧《汉尼拔》④中宏大的群众场面:由意大利请来的名星卡尔洛塔和皮央基扮演主角, 正排到迦太基的王后艾莉萨(由卡尔洛塔扮演)唱着华丽的花腔欢迎皮央基扮演的汉尼拔凯旋归来时,歌剧院的前任经理勒费弗尔陪着新任经理安德烈和费尔曼来了,他将新任的经理介绍给大家之后便匆匆离去。新任的经理们要求卡尔洛塔演唱一支这出歌剧中脍炙人口的咏叹调“请想着我”,她刚刚唱了几句舞台上方忽然落下来一道帷幕打断了歌唱,使得她生气地离去,临走时她摔下了一句话:除非这样的事不再发生,她才肯回来继续排演。对此, 新任的经理们对此既发愁又困惑,发愁的是当晚的演出没有女主角,困惑的是为什么原任的经理正年富力强就突然退休?为什么我们到任伊始就发生了这样的舞台事故?可是舞台上的许多剧院原来的人员都知道这是那个幽灵给新任经理的下马威。

果然,芭蕾教习吉里夫人替幽灵捎给新任经理一封信,信中欢迎他们就职,要求将五号包厢继续留给他使用并提醒要给他按时发“薪金”!可是今晚的女主角由谁来演?吉里夫人的女儿、芭蕾群舞演员梅格推荐了克里斯婷,她也是一位群舞演员,但是天生一付美好的歌喉并且最近有一位“音乐天使”教她唱歌颇有长进。经理们无奈只好将信将疑地让她先试试,不料当晚竟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功,一颗新星诞生了!

第二场戏是从舞台转向后台,克里斯婷接受着众人的祝贺,她的好友梅格问她的教师是如何将她培训成功的?克里斯婷向她讲述了往事:她的父亲是一位很有音乐天才的瑞典农民,拉得一手好提琴,一位法国作曲家将她们父女带到了巴黎,父亲临终时便曾预言将来会有一位“音乐天使”来培育她成材。如今,这位隐形的“音乐天使”常常暗中来指导,但是从来没能见到他的真面目。这时,有人给克里斯婷送来一封信,这是剧院的主要赞助人罗尔子爵给她的。当年克里斯婷幼时曾和父亲随那位法国作曲家一起在布列塔尼海滨度假,而少年的罗尔子爵也在那里,俩人曾在一起度过了一段青梅竹马的好时光。今天,在剧院看戏的罗尔子爵发现舞台上的新星竟是自己当年儿时的伙伴十分高兴。

第三场戏开始时正是罗尔到后台和她会面,邀她去共进晚餐。重逢的欣喜渐渐平静了下来,罗尔感到克里斯婷对自己若即若离,似乎有难言之隐, 一再追问,她才说“音乐天使”对自己控制得十分严格,因此不敢恣意纵情。罗尔赶回包厢取了衣帽准备再到后台去找克里斯婷时,从化妆室门外听见男子和她说话的声音,以为她别有所欢,不料推门进去里面竟空无一人!他不知道,就在他回到剧场去的那一会儿功夫“音乐天使”已经来将克里斯婷从

穿衣镜后的暗门带走了。

第四场戏是在巴黎歌剧院后台幽深的地下湖面上,戴着面具的“音乐天使”——幽灵和克里斯婷在湖上泛舟前行。这幽灵实际上是一位名叫艾立克的先天畸形人,一降生在摇篮里时就与面具为伍,长大以后曾在马戏团里好像动物一样在笼中供人参观,在世人的唾骂羞辱中长大,在艰辛的生活中学会了多种技能,他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又精通建筑术,因此当他参加巴黎歌剧院的重建工程时顺便为自已构筑了藏身的地下迷宫。这地下湖本是建筑师对于丰富的地下水的巧妙利用。可以用水力推动舞台机械,又可以作消防的水源,这迷宫便修建在湖水的另一端。在小船上克里斯婷像被催眠了似地跟着她的恩师一路歌唱,直到令人昏眩的高潮。

第五场和第六场是在幽灵的迷宫里,里面除了简单的用具陈设之外还有一台管风琴。艾立克弹奏着使克里斯婷迷醉的音乐向她倾诉着爱情,她从恐慌、不适应到渐渐地习惯,好奇地扯下了他的面具,艾立克暴跳起来,骂她是爱刨根寻底的小魔鬼,对她唱着“你不敢看,不敢想的这个炼狱中的怪物, 却秘密地梦想看天堂⋯⋯”他向克里斯婷倾诉了爱慕之情之后便送她回去了。

第七场戏是后台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正在倾听老舞台工人比盖讲述幽灵如何将泄露他秘密的人用绳结勒死的故事,忽然舞台板出现了空洞,幽灵从地下冉冉上升,领着像着了迷似的克里斯婷走过,吉里夫人警告大家不要乱传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否则幽灵的怒火会将你毁灭。

第八场戏在剧院的经理办公室,经理们正在为克里斯婷失踪、卡尔洛塔又拒绝演出而犯愁时,又收到了幽灵的来信,他在信中“指示”经理们:要让克里斯婷在新排的歌剧中扮演主角而让原来的大明星卡尔洛塔扮演配角, 否则卡尔洛塔将遭不测,经理们仍然不相信真的有这个幽灵,反而怀疑也许是捧克里斯婷的人想出来的诡计,卡尔洛塔说也许这人就是追慕克里斯婷的罗尔子爵!这时,听说失踪的克里斯婷已经回来了,于是经理们决定不理会幽灵的要求,仍然决定请卡尔洛塔在新戏中担任女主角而让刚刚被幽灵“送回来”的克里斯婷扮演她的仆人。

第九场是新戏上演的舞台和剧场,卡尔洛塔扮演的女主角正在引吭高歌之际,忽然她的喉咙里好像被卡住了,歌声变成了呱、呱、呱的青蛙叫声, 观众席一片混乱,卡尔洛塔一筹莫展,经理们当机立断,宣布将由克里斯婷·戴耶代替卡尔洛塔继续演出,并且指示让芭蕾舞蹈队先上台垫一下场,可是正当芭蕾演员们在舞台上表演森林女神之舞时,一个可怖的幽灵的黑影像蝙蝠张翼似地遮蔽了舞台上的光亮,泄露过幽灵秘密的舞台工人比盖被幽灵吊死的尸体沉重地坠落在台上。克里斯婷惊慌地对罗尔说:快到屋顶上去,那儿安全!在剧场里费尔曼经理极力安抚着观众,对大家说这只是个偶然事故⋯⋯

第十场戏在歌剧院屋顶平台的一隅,克里斯婷对罗尔讲述了目前她在地下迷宫的经历,她说那幽灵的面孔狰狞可怖,但是他的歌声却甜美迷人,她的灵魂都随着这优美的音乐而升华了。罗尔极力让她相信这只是一个恶梦, 但是她极力说明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幽灵似乎无处不在,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她怕如果不接受他的求爱就会有杀身之祸,因此要求罗尔设法带她离开这里。罗尔喜之不尽,答应今晚演出完毕就将她接走,二人互相倾诉着爱情,然后克里斯婷就匆匆回去准备继续演出,罗尔也去准备车马。他俩以为在这儿的密谈是万无一失的,却仍被无处不在的幽灵窃听了去,他们刚刚离

开,幽灵就出现了,咬牙切齿地唱着:“我给了你我的音乐,让你的歌插翼飞翔,而你是如何报答我⋯⋯将我出卖、对我背弃⋯⋯”他打算报复克里斯婷,当场景又转回剧院的舞台时,演出刚刚结束,担任女主角的克里斯婷正在向热烈鼓掌欢呼的观众鞠躬谢幕,这时,幽灵爬上了观众大厅的最高处将那水晶吊灯使劲摇晃,在闪烁不定的灯光中吊灯忽然坠入了观众席,一时呼声震耳,火光冲天,混乱中可以听到幽灵诡诈而得意的大笑!第一幕就在这混乱的高潮中结束了。

第二幕一开场是半年以后,在歌剧院辉煌的大厅,正在举行一个盛大的化妆舞会,由于半年以来剧院的活动没有受到幽灵的干扰,大家都似乎松了一口气,费尔曼和安德烈还碰杯相庆。罗尔在这个盛会上将订婚戒指送给了克里斯婷,但是她并没有将戒指戴在手上,而是挂在胸前的项链上,藏在了胸衣里,罗尔说我们这是正大光明的订婚,为什么还要遮遮掩掩?但是克里斯婷心中深知那幽灵不会就此退却放过他们,要求罗尔谅解她的顾虑。正在舞会的高潮时,舞台楼梯的顶端出现了一个奇形怪状的人,他身着绛红的衣服,头戴骷髅面具,以僵硬的步伐走到了舞台中心,他就是幽灵,六个月之后突然出现在大庭广众之前!他从斗篷里面掏出了一大叠乐谱抛给安德烈: “我为你们写了一部歌剧,它就是《唐·璜的凯旋》,你们要听从我的指示上演,否则还会有比顶灯坠下更可怕的遭遇!”然后走到似乎被催眠了的克里斯婷面前,拉下了她秘藏着结婚戒指的项链:“你的项链仍然属于我——你还得为我唱歌!”在人们都是畏缩不前的刹那间,幽灵突然消失不见了!第二幕二场是在剧院的后台,罗尔亲眼看到了幽灵的出现不能不相信克

里斯婷原来所说的一切了,为了进一步弄清情况,他在向吉里夫人苦苦打听, 她勉强地告诉他艾立克的出生和不幸的遭遇,但是由于骇怕泄露“天机”遭到如比盖所受的报复,语犹未尽就匆匆地走了。

第三场戏是在剧院的经理办公室,安德烈和费尔曼等人从艺术的陈规旧习出发,认为幽灵立意创新的歌剧是瞎胡闹,可是又不敢不将它投入排演。而且幽灵还不断地通过写信来对排练工作指手划脚,要他们更换某些不称职的演员和乐手,更弄得他们心烦意乱。可是卡尔洛塔却一直认为是克里斯婷为了想当主角而捣的鬼,于是克里斯婷表示自己完全可以不参加这部戏的演出,但是安德烈又怕幽灵不答应,反而极力地劝克里斯婷参加。罗尔和经理们还认为歌剧如上演,幽灵必定到场观看,这样我们可以设下埋伏将他捉住。但是吉里夫人却骇怕这样反而会使矛盾激化,发生惨剧。克里斯婷也激动地表示:自己过去梦寐以求地希望能演主角,可是如今这个曾经教会自己歌唱、激发自己向上的人却又在残害、破坏着剧院,因此她感到十分矛盾和恐惧。

第四场,在剧院的排练场上,《唐·璜的凯旋》正在排练,扮演唐·璜的皮央基怎么也唱不对他的乐句,音乐指导雷耶尔一再纠正也不见效,本来对排这部戏有意见的卡尔洛塔说:反正作曲家不在场,何必太认真?吉里夫人深知幽灵的脾气,便提醒卡尔洛塔说话要注意,果然,排练厅的钢琴忽然无人自弹地响了起来,将皮央基的乐句准确地奏出作示范,以强大的力度和鲜明的节奏演奏着,所有的人先是屏息静听然后就准确地合唱起来,在合唱中只有克里斯婷一人好似中了催眠术似地慢慢离开了人群,她唱道:“在熟睡中,他对我歌唱,/在梦境里,他来临,/那呼唤我,叫我名字的声音⋯⋯”

舞台上的景逐渐转换,克里斯婷来到了父亲安葬的墓地。她继续唱着: “小小洛蒂,整天胡思乱想,/她父亲答应,给她送来音乐天使⋯⋯”克里斯

婷在歌中感激过去幽灵——音乐天使对自己的帮助,但是感觉到了他现在的冷酷,准备和他分离,罗尔也悄悄跟踪到了这里,发现幽灵正在和克里斯婷说话,还打算把她争取过去。在双方的争夺中克里斯婷左右为难,正当她最后下定决心奔向罗尔时,幽灵向罗尔放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火球,罗尔不顾一切地向幽灵冲去,眼看决战迫在眉睫了,克里斯婷突然过去将二人隔开,并且拽着罗尔退下。幽灵愤怒地宣称:“那好吧,就让这成为对你们俩的战争!”他手一指,一道闪电引起的大火吞没了墓地。

第六场是在《唐·璜的凯旋》上演前的剧院大厅里,罗尔和经理们正在遣兵调将准备今晚捉住幽灵,他们布置了狙击手和消防队,准备一声令下就封锁剧院所有的出入口。忽然,从五号包厢中传出了幽灵的声音,他宣布: “今夜,将决定我的命运⋯⋯让观众进来,让我的歌剧开始!”看来,幽灵这次也打算孤注一掷了。

第七场是《唐·璜的凯旋》最后一幕正在上演,皮央基扮演唐·璜,克里斯婷扮演受了他的引诱来赴约的少女阿明塔,在演出的过程中皮央基在一次下场后就被幽灵的绳索吊死,而幽灵便代替他上场和阿明塔演了一场热烈求爱的对手戏,他恳求阿明塔(克里斯婷)将他从孤独中拯救出来,可是她一把拉掉了他的面具,使看见了他可怕面孔的全场观众恐惧万分,在混乱中他劫持了她从舞台上消失,拥向前去的军警只看见幕后被勒死的皮央基!

这时吉里夫人对罗尔说,她知道幽灵将克里斯婷带到什么地方去了,于是他们跟随着吉里夫人迅速向迷宫追去。

在第八场中幽灵和克里斯婷正在乘船渡过地下湖,人群追来的声音已经可闻:“快追赶谋杀犯,一定要找到他!”而幽灵却向克里斯婷倾吐心中的委屈:“我被人追赶,到处受人憎恨,没有人对我说一句温和的话,哪儿也得不到同情!克里斯婷、克里斯婷,这是为什么⋯⋯”罗尔和追赶者走到岸边见载着幽灵和克里斯婷的船已驶向彼岸,便脱掉外衣纵身入水向前游泳追去。

第九场是在地下迷宫的一室,幽灵取出了婚纱强迫克里斯婷和他结婚。她克服了恐惧,怒斥他的残忍,她唱着:“这张可怕的脸已引不起我的恐惧, 只是在你的灵魂里却有着真正的扭曲⋯⋯”这时罗尔已经泅过了湖水,来到了迷宫的栅栏外面,他看到幽灵正在强迫她结婚,便恳求幽灵放了她,对他们表示一点儿同情。但幽灵对罗尔咆哮说:“人间从未对我表示同情⋯⋯” 克里斯婷也说:“我曾为你的不幸洒过热泪,如今它已经变冷,变成对你的憎恨!”幽灵威胁着用绳索套住了罗尔,说如果克里斯婷不答应他的求爱, 便将罗尔像比盖和皮央基那样吊死。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克里斯婷走向幽灵真心地吻着他,这吻激发了幽灵内心的良知,于是放松了绳索,对这一对青年人说:“带她走——忘记我,——忘记这所有的一切,让我独自一人,

——将你们所看到的都忘却⋯⋯”这时追赶的人声已经愈来愈近,幽灵催促他们上小船快走,克里斯婷走到幽灵面前将自己的戒指给他戴在手上。当罗尔和克里斯婷庆幸终于可以结合了的时候,幽灵却望着他们远去的船,凄厉地唱出了:“克里斯婷,我爱你,只有你,能使我的歌插翅飞翔,如今,这夜的音乐将永远被遗忘⋯⋯”当人群最后涌向幽灵的时候,他脱下了面具用斗篷将身子一裹就消失了。赶到这里的梅格将面具拿在手里端详着,音乐剧在悲壮的尾奏声中就结束了。

从 1984 年起劳埃德·韦伯等人便开始精心构筑他们的“歌剧院”,导演

普林斯和舞美设计比约生亲身到巴黎歌剧院去考察、体验,从幽深的后台地下室一直攀登到建筑的顶端,拍摄了无数张彩色照片。他们租用了一座乡间的剧场,在它的舞台上将吊灯坠落等特技进行了反复地试验,全剧的初稿也在那儿试演。经过了两年的辛苦经营,《歌剧院的幽灵》首先于 1986 年 10

月 9 日在伦敦的女王剧院上演,马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然后于 1988 年 1 月 26 日《歌剧院的幽灵》又移师纽约的麦杰斯蒂克(壮丽、壮严之意)剧院, 在那儿安营扎寨好几年!扮演女主角克里斯婷的萨拉·布赖特曼是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演员,她不仅相貌姣好、形体优美,而且有一付银铃般的花腔女高音的歌喉,为一般音乐剧的演员所不能及,从而成为她扮演这个角色的优越条件!萨拉和扮演幽灵的杰尔·克劳福德都是从伦敦的演出就开始合作的老搭档,在这几年当中上千次地重复一个角色而要保持他的艺术水平和新鲜感,这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敬业、乐业精神啊!

音乐剧《歌剧院的幽灵》和 1924 年由郎·却乃主演的同名的电影是众多改编作品中更忠实于勒鲁的原著的,它们共同塑造了艾立克这个既可怖、可恨却又令人同情的艺术形象。假若艾立克是个正常的人,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满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可惜他生来畸形,得不到任何人间的温暖与同情, 但是他的血肉之躯和聪慧的心灵也渴望着抚慰与爱情,正是这被压抑的渴望扭曲了的心灵,才使他干下了许多与社会为敌的事情。在勒鲁的小说里,描述幽灵死后多年,他的枯骨被挖掘出来时,骷髅的手上还戴着克里斯婷送给他的戒指,作者感慨地说:“作为骷髅,无论是正常人的还是畸形人的都是一样,无所谓美与丑了!”

作曲家劳埃德·韦伯本来就擅长创作优美深情而有鲜明性格的旋律—— 如《猫》中脍炙人口的“回忆”、《艾维塔》中的“阿根廷人民别为我哭泣”

——在这里他是更进一步发挥所长,在摇滚盛行的八十年代避开了潮流,创作出清新委婉的抒情歌剧风格的音乐来。尤其是在音乐剧中套演了《汉尼拔》、《唐·璜的凯旋》两出法式大歌剧的片段场面,既强调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及题材的特点,又增强了观赏性,加之导演普林斯精心设计的让克里斯婷当众揭下幽灵的面具的舞台动作,像一石击起千层浪似地将恐怖感传到舞台上的每一名群众演员,进而影响到剧场内的每一名观众,起到了和电影中特写镜头相同的效果!可见一部成功的音乐剧要经过多少位艺术家的共同精心制作啊!

1985 年的秋天,正值美国对越南的军事干涉彻底失败、最后一批美国“顾问”逃离西贡的十周年之际,以音乐剧《悲惨世界》而崭露头角的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勋伯格从杂志上看到一幅令人心碎的照片:一名美国军人与越南妇女当年所生的女孩动身前往美国去与她从未见过面的生父相会,而母亲却不得不滞留在越南,告别实为永别,母亲表现出沉默的悲痛,比任何号啕悲哭更为震撼人心,而女孩面上的泪珠却是对使人妻离子散的战争的强烈控诉。克劳德被照片深深感动了,他领悟到:法、美两代殖民主义者当年在越南犯下的“错误”多年以后仍要无辜的越南人民来承担,从而引起了他要用艺术的手段来谴责殖民战争罪恶的愿望。他和创作《悲惨世界》时的老搭档、剧作家阿兰·波比利研究了大量的关于越南战争的资料之后,决定采用《蝴蝶夫人》的戏剧结构来创作一出 20 世纪 70 年代发生在美国军人和越南女子之间的爱情悲剧,取名《西贡姑娘》。

类似《蝴蝶夫人》中东方女子痴情、白人军官负心的悲剧题材在世界上

已风行百年,以各种的艺术体裁出现:例如歌剧《拉克眉》描写了英国殖民军官与印度女子的爱情悲剧,《非洲女》又将类似的故事搬到了非洲。在《蝴蝶夫人》之前,法国海军出身的作家罗荻结合自身的经验,写出了海军军官在日本“临时妻子”的小说《菊子夫人》,并由法国作家梅萨日改编为歌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占领日本时期发生的混血儿问题一度喧嚣于国际,我们看到过的日本影片《混血儿》、《人性的证明》都反映了这个问题。可以说哪里有殖民主义哪里就有这样的悲剧。这种种悲剧的形成早已超越了当事人个人道德品质的原因,而根本上是由殖民压迫和侵略战争所造成的。美国报刊自己公布的材料证明:美国军人在越南战争期间与越南女子结合而生的孩子至少有两万人。这些可怜的 Bui Doi(生命的尘埃)既不见容于越南的社会——处处不被信任,入学和找工作都很困难;而他们在美国的生身之父也只有极少数人(只占 2%)对自己在越南的孩子感兴趣。即使经过了种种繁难的确认手续并辗转去了美国,这些孩子们仍将由于文化的隔膜和受歧视而陷入新的困境。因此,并不是克劳德和阿兰非得袭用《蝴蝶夫人》式的陈旧而“情意绵绵”的结构,而是生活的现实赋予了这个旧结构以新的生命, 使之更赤裸裸、火辣辣地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的罪恶!

当时,《悲惨世界》的声誉正在蒸蒸日上,克劳德和阿兰在去伦敦参加该剧由巴比坎剧院转移到皇宫剧院演出的招待会上,向麦肯托什谈了这一构想,并将已写成的第一幕录音放给他听。麦肯托什认为他们二人经过了创作

《悲惨世界》的磨炼已经大大成熟,可以列入世界最优秀的音乐剧作家之林了。初步听到的《西贡姑娘》的部分音乐既保持了《悲惨世界》中优美深情的长处,又添加了这个题材所要求的强烈动作性与戏剧激情,他立即决定开足马力进入《西贡小姐》艰巨复杂的制作进程。麦肯托什认为阿兰和克劳德虽然都是很有创造力的作家,但是他们毕竟是法国人,无论如何也很难从美国人的角度来观察和体验越南战争,于是便邀请了美国剧作家理查德·玛特拜参加共同创作。玛特拜恰好在不久之前与麦肯托什在音乐剧《歌与舞》的合作中展现过才华,这次他首先在自己学歌剧的妻子的帮助下领会了《蝴蝶夫人》的深刻社会意义,还通过观摩《悲惨世界》而认识到克劳德他们所创造的是不同于一般的、新型的音乐剧,由此便信心十足地投入了合作。玛特拜认为,即使是最光明磊落的欧洲人也难以想象越南战争对“美国精神”的破坏,他写道:“我们在道德上优越的神话荡然无存了,我们作为民主—— 自由卫士的形象一去不复返了。这种幻象的消失所造成的破坏甚至比战争本身还要严重⋯⋯越南战争的悲剧对美国的影响甚至不是最主要的,我认为这是对所有殖民主义的。从这一点看它的确有普遍意义。”尽管在越南战争结束十多年之后,美国人民已经能够比较清醒地看待这个问题了,像《野战排》等反映这次战争的影片获得好评也是个证明,可是无论如何,在美国要上演一部由法国人写的、英国人制作的、有众多亚裔演员参加的、让山姆大叔在里面大丢其脸的音乐剧仍是个挑战。该剧原拟在 1989 年 9 月在美国举行首演的计划因为多种原因未能实现,只得先在伦敦演出。但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麦肯托什终于在 1991 年初将《西贡姑娘》搬到了美国,于海湾战争“胜利” 之际在百老汇正式开演! 《西贡姑娘》真可以说和“巧”字结了不解之缘!

音乐剧第一幕的场景是在西贡的“梦之乡”俱乐部里,狂热淫乱、乌烟瘴气的氛围暂时掩盖了越南吧女们出卖灵肉时的屈辱血泪,也使来这儿麻醉自己的美国军人们暂时忘却了他们已经失败即将撤退的烦恼。在这里最活跃

的人是一个绰号“机械师”的法越混血儿,他自幼就习惯于帮法国殖民者拉皮条,专门在战争混乱的年代靠投机倒把和盘剥出卖肉体的可怜越南姑娘而发财。今夜,他将吧女们组织起来让她们以歌舞、色相作诱饵,好将这些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腰包掏光!在一队“老练”地袒胸露背、卖弄风骚的吧女中间出现了一名身穿纯白的传统旗袍、温柔羞怯的美丽少女,她叫金姆,由于在农村的家毁于战火,父母被炸身亡,为了生活被迫来到了这里。海军陆战队员约翰和克里斯为了排解失败的烦闷也来到这里,克里斯不觉对金姆的纯真着了迷,在约翰和“机械师”的怂恿下,他先和金姆一起在萨克斯管疯狂而凄凉的旋律伴奏下起舞,然后又和她一起走进了小小的房间里。

在小房间里,克里斯和金姆二人情意绵绵眷恋不舍,他甚至不顾约翰让他赶紧回到美国大使馆待命准备撤退的通知,于第二天夜里和金姆举行了越南式的婚礼。正在举行婚礼时,冲进来一个越南青年,他名叫图埃,是金姆的表哥而且从小由父母为他们订了婚。图埃指责金姆背叛了祖国和家庭而去和侵略的美国军人结婚,并且预言:西贡即将解放、美国佬也将要倒霉,然后就恨恨地跑掉了。只剩下了克里斯和金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互相紧紧拥抱着,享受着他们最后相爱的时光。

就在克里斯和金姆结婚的第二天,美国军队就开始了全面撤退,从使馆楼顶上冉冉升起的直升飞机带走了克里斯,而金姆被阻在使馆铁栅栏门外, 徒然挥舞着美军家属的证明纸片。

转瞬间光阴已经过去了三年,金姆带着与克里斯所生的孩子在西贡艰难地生活着,她仍然梦想着有朝一日到美国去和克里斯团聚,她拒绝了图埃的逼婚,并且在争执中用克里斯留下来的手枪打死了他,只好在“机械师”的帮助下坐船偷渡先逃到了泰国的曼谷。“机械师”为何对金姆这样热心相助? 因为他相准了那孩子的带有白种人特征的相貌,它等于是一本活护照,他想借机沾光将来能一同离开越南去美国。

第二幕开始时已经是 1978 年的 9 月 3 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个集会上约翰正在发言。这是一个为援助越南战争时期的美、越混血儿童的集会,约翰是积极的组织者,克里斯和他新婚的妻子爱伦也来参加。约翰内疚地唱道:

⋯⋯战争虽然结束但是远没有过去, 有些景像永远离不开脑际,

这就是那些儿童的面庞, 都是我们遗留在那里⋯⋯ 这些孩子们到处碰壁, 这些孩子孤苦无依,

他们的容貌是无法掩盖的秘密,⋯⋯ 我们欠他们一个父亲和家庭,

和他们从未享受过的家庭温馨⋯⋯ 参加会的人们合唱道:

他们叫做 Bui—doi,就是生命的尘埃, 他们在地狱中孕育,他们在战火中诞生,

我们欠下的一切情份,他们是活的见证⋯⋯

克里斯从约翰那儿得知:金姆仍然活着而且带着和他所生的孩子在曼谷艰难度日,克里斯深感内疚却又满心矛盾,约翰建议克里斯一定要对爱伦说明真相,并且俩人一起去曼谷设法给金姆一些帮助。

场景转换到曼谷的一条繁华的街道,“机械师”站在“红磨坊”俱乐部门口仍然干着他那拉皮条的老行当,金姆也自然受着他的控制盘剥在这里靠作吧女来将自己和儿子养活。约翰和克里斯夫妇来到了曼谷,约翰首先找到了金姆,本想先将克里斯的全部情况,包括他在美国又结了婚的事对金姆说明,使她好有心理准备,不料金姆一听克里斯也来到了曼谷便以为是来接她和孩子到美国去的,不听他讲完便狂喜地向克里斯所住的旅馆跑去。在往旅馆的途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三年前美军撤退时恐怖的回忆在她脑海中交错出现,正在她走向旅馆时,克里斯也正想去找金姆,双方在路口错过。金姆敲开了克里斯的房门时发现爱伦一人在里面,金姆以为自己找错了房间,爱伦却以为金姆是旅馆的服务员,但是很快双方就都明白了彼此的身份,一场艰难的谈话就开始了,终于双方不得不承认这惨酷的事实,于是金姆要求爱伦和克里斯将孩子带走,好让他能过上较好的生活,并说让克里斯亲自来她的住处将孩子接走。金姆回到酒吧并未对“机械师”说克里斯已经再结婚,却撒谎说他不久将接她和儿子去美国,由此引发了“机械师”也大作其美国梦。他唱着:

我爸爸是海丰的一名纹身艺人, 可是他对我妈妈的设计不能久长, 我妈妈在槟榔叶上出卖肉体,

是我将红脸麦歇⑤引向我家的小房。卖自己的母亲是多么难堪,

可是我从法国人那儿学会了,用香水将刺鼻的臭味遮掩。奠边府⑥战后一切都有了变化,

癞蛤蟆滚回了,你猜谁又来当家?⋯⋯ 我们从美国人那里学会了

出卖破烂儿人家还得喊声:“谢谢妈!” 我靠着劣等的饲料养大,

拿手的好戏是投机倒把, 在鲨鱼出没的大海洋里, 最适宜我脚踢拳打!⋯⋯

“机械师”是一名历代殖民主义者所培养出来的怪胎和社会渣滓,可就是这种人最适宜于在腐朽的资本主义海洋中游泳,他幻想着到美国后发展自己的“宏图”,从皮条客摇身变成星级酒店的大老板!

可是金姆回到了自己寒伧的小屋后却打定主意用牺牲自己来迫使克里斯把孩子带走。她给孩子穿上最好的衣服,将自己父母的遗照摆在桌上,点燃了香蜡,跪拜了祖先,她唱着:

⋯⋯我的儿子,现在该让你享受父爱, 我将在天上照看你,不会离你太远⋯⋯ 你就要去和父亲团聚,

把所有的爱都给他, 当我离开的时刻, 你再看我最后一眼, 你马上就要登程,

不要忘记所看到的一切。你要选择自己的道路,

要得到上天的赐与, 为了让你得到这机会,

我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命给你。

当她估计到克里斯他们将要来到的时候便吹熄了蜡烛,最后吻了孩子然后举枪自杀了。在她呼吸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克里斯、约翰、爱伦和“机械师” 刚刚赶到这里。

音乐剧就在这一刹那结束了,正如麦肯托什所说的:“观众在离开剧场时无法知道这孩子今后的命运,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真实状况!”

为了演好这一部音乐剧,麦肯托什从世界各地,主要是从菲律宾邀请了许多既能讲流利的英语、又能歌善舞的优秀亚裔演员来扮演金姆和其他剧中越南人的角色,而“机械师”则由著名的英国话剧演员,被认为可能是劳伦斯·奥立佛⑦的接班人的约纳坦·普鲁斯来扮演,因为剧情要求他有白种人的外貌。由于这些演员都很年轻,麦肯托什在排演前为他们办了讲习班,帮助他们了解十多年前那场战争的悲惨历史,还带他们去伦敦的唐人街和佛教寺庙中去“体验生活。”

《西贡姑娘》的创作者们并没有打算写出一部政治性很强的戏来,他们甚至还在增强作品的观赏性以吸引观众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这也是麦肯托什一贯的“成功诀窍”。像以前“会唱歌的猫”、“歌剧院大厅的顶灯坠毁” 和“巴黎的惊险街垒战”等等,这次又搞出了在催泪弹烟雾中从房顶冉冉上升的直升飞机,让观众们都先睹为快。但这些还只是外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西贡姑娘》既有情又有戏,使观众沉浸于精彩的艺术感受中不知不觉地便接受了作者的观点。正如这部戏的导演尼古拉·胡特纳所说的:“这部戏不作政治宣传,歌剧从不这样作,音乐只是打动人心的,它只是告诉观众, 世界上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必然影响到小人物。”《纽约时报》的评论说: “它并没有对越南战争提出过什么骇世惊俗的观点,它有赏心悦目的场景和令人心醉的曲调甚至有诙谐和幽默。但是整个戏剧进程还是使人想起了美国当年的窘态,令人有痛定思痛的感觉⋯⋯”我看这就很够了。

在这一章里仅仅介绍了几部有代表性的音乐剧作品,远非这个艺术品种的全貌,但至少可以告诉读者,像这样通俗、贴近人民生活的音乐戏剧品种, 只要作者的立意高、在艺术上采取了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照样能够产生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几方面均衡发展,艺术效果和社会效益绝不低于歌剧经典作品的音乐剧杰作来!

注释:

①南北战争:1861—1864 年间由美国南部蓄奴的各州结成联盟向以林肯为总统的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北方各州政府进攻,从而爆发了内战,俗称北方战争,最后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方各州政府战胜南方各州联盟而结束。虽然发布了全国性的废奴宣言,并在议会立法中废除了奴隶制。但是美国的对黑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至今仍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围绕着这个主题的各类文艺作品甚多。

②肖伯纳(1858—1950),生于爱尔兰的伟大戏剧家,信奉社会主义, 但主张以渐变的方式实现。在他的作品中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弊端,常常以既幽默又尖刻的笔法来表现出生动的故事和人物来。

③托尼奖:美国一年一度为最佳舞台演出而设的奖,共有四个单项如编

剧、导演、音乐、演员和舞台美术等。普利策奖: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捐资设立的对小说、诗歌、戏剧、音乐以及出色新闻报道的奖励,自 1917 年起每年评一次。

④汉尼拔(公元前 247—前 183/182 年)古代迦太基的著名军事家,统帅军队多次战胜罗马军队。

⑤麦歇:法语“先生”(Monsieur)之意。

⑥奠边府:越南北部城市,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企图恢复其对越南的殖民统治,胡志明领导的越南人民军于 1954 年 5 月 7 日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军,从此结束了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

⑦劳伦斯·奥立佛(1907— )著名的英国戏剧、电影演员,早年以擅长扮演莎士比亚剧中的角色著名,并于二次大战后帮助重建老维克剧团。他主演过影片《呼啸山庄》、《蝴蝶梦》、《傲慢与偏见》,其中的莎士比亚戏剧影片《哈姆雷特》和《亨利四世》两片获奥斯卡奖。已于近年逝世,年、月不详。后 记

这不是一本全面介绍西洋歌剧的书,作者只是选择了一部分在西洋歌剧历史上有影响的、比较贴近人民生活的作家与作品向青年读者们介绍,供大家在欣赏歌剧时作参考。除了介绍歌剧作品本身之外,对于其产生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它们与姊妹艺术品种的关系也都有所涉及,使读者们大略了解歌剧不是孤立的艺术形式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由于本书的容量所限,对于在西洋歌剧历史中影响颇大的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俄罗斯的格林卡、柴可夫斯基以及强力集团诸人的歌剧、乐剧作品尚未能包括。对于维也纳、法国的轻、喜歌剧以及西班牙的撤苏埃拉等轻型音乐戏剧作品也只能割爱,待以后有机会时再作补充吧。

希望这本小书能对今天青年朋友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所裨益。

刘诗嵘199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