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质论据

我们关于大西洋是一个极大地扩展开的断裂,而且其边缘以前直接或者近乎直接地相连这种观念,可以通过对比两侧的地质构造得到严格的检验。因为人们可以预期,某些在裂离以前形成的褶皱和其它构造,从一侧连向另一侧,而且它们在大洋两边区段的位置,在复原图中应表现为直接的延长。因为复原本身是因地块边缘线的明显特征而完全必然的结果,并不允许为适应这种要求而随意灵活处置,所以我们在这里面对的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特征,它对判断大陆移动论的正确性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大西洋断裂,在其首先裂开的南部最宽。这里的宽度为 6,220 公里。圣罗克角和喀麦隆之间还只有 4,880 公里,纽芬兰浅滩和不列颠陆棚之间只有2,410 公里,在斯科雷斯比湾和哈默费斯特之间为 1,300 公里,在东北格陵兰和斯匹次卑尔根之间恐怕只有约 200—300 公里。这里的裂离,看来是在最近时期才进行的。

我们从南部开始对比。在非洲的最南部有一条自东向西绵延的二叠纪褶皱山系(兹瓦特山,Zwarten Berge)。在复原图中,这一山系向西的伸延接上了从地图上粗看毫不突出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南地段。但特别有意思的是,凯德尔[72,73]在这里的山系,特别是南部强烈褶皱的山系中辨认出了老的褶皱系,这些褶皱系在其构造、岩序和化石内容方面,不仅和其西北紧接安第斯褶皱系的圣胡安及门多萨省前科迪勒拉山系完全相同,而且尤其和南部非洲的开普山脉完全一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山中,特别是在其南支,我们发现了一个与南部非洲开普山脉很相似的层序。至少有三段看来非常一致:下泥盆纪海侵的底部砂岩,表明海侵范围最广时的含化石片岩, 和较新的很有特色的建造即上古生代冰川砾岩⋯⋯泥盆纪海侵的沉积和冰川砾岩都和开普山脉一样是受过强烈褶皱的;而两处的运动都主要是指向北方的。”这样就证实了这里存在一条伸延很长的老褶皱系,它横贯非洲南端, 然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南穿过南美洲,最后向北转弯,与安第斯山脉连接。现在这一褶皱系的片段为宽 6,000 公里以上的深海所隔开。我们的复原图正好在这里是不允许拼凑的,但这些片段却恰恰接上;它们分别和圣罗克角及喀麦隆的距离相等。对我们所作的拼合是否正确的这一证明是很引人注目的,使人联想起把一张名片撕开作为对证的作法。而南部非洲山系中接近海岸时,锡达山支脉叉向北方这一点对这种一致性并没有什么妨碍。因为这个随即消失的分支具有局部偏离的性质,可能是由于在一个较晚期的断裂部位的某种不连续引起的。这种分叉我们在欧洲的褶皱山系也可看到,而且规模大得多,既有石炭纪山系,也有第三纪山系,它并不妨碍我们在那里也把这些褶皱综合为一个体系,并归之于统一的起源。即使象最近的研究表明那样, 非洲的褶皱在较晚的时期仍在持续,我们也不能因而提出年代的差异,因为凯德尔写道:“在南美的山脉中,冰川砾岩作为最年轻的建造也是经过褶皱的;在开普山脉中,冈瓦纳系底部(卡卢层)的依卡层,还显示出运动的痕迹⋯⋯也就是说,在这两个地区主要的运动都可能是在二叠纪到下白垩纪这段时间中进行的。”

但是,我们的观点并不是只通过开普山脉及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脉的伸延得到证实,相反还可以在大西洋沿岸为此找到大量其它证据。从大致特点看,长期未再褶皱的巨大非洲片麻岩地台,就已表现出与巴西的地台惊人

地相似。而这种相似性不仅限于一般特点,并且一方面表现在火成岩和沉积岩的一致,另一方面两处的古老褶皱方向相同。

伯罗沃尔对火成岩作过比较[74]。他找出了五个以上的相似之处,即 1. 较老的花岗岩,2.较新的花岗岩,3.富含碱金属的岩石,4.侏罗纪火山岩和侵入的粗玄岩,5.金伯利岩、黄长煌斑岩等。

在巴西,较老的花岗岩是包含在所谓“巴西岩系”中的,在非洲则在西南非洲的“基底岩系”中,此外也在开普殖民地南部的“玛尔默斯伯里岩系” 和德兰士瓦及罗得西亚的“斯威士兰岩系”中。“巴西玛尔山处的东海岸以及与其相对的南非和中非西海岸,都是绝大部分由这些岩石组成的,使得两个大陆上的景观具有同类型的地形特点。”

在巴西,晚期的花岗岩侵入米纳斯吉拉斯和戈亚斯州的“米纳斯层”中, 并形成含金岩脉,这种侵入也存在于圣保罗州。在非洲与此对应的是赫里罗兰的埃隆哥花岗岩和达马拉兰西北部的勃兰德贝格花岗岩,还有德兰士瓦“巴许费尔德火成岩系”的花岗岩。

此外含碱金属高的岩石,正好也位于相应的海岸地段:巴西方面在玛尔山的不同地点(依达狄阿雅、里约热内卢附近的赫里西诺山、廷格瓦山、弗里亚角),在非洲方面则在吕德里茨兰的海岸,在史瓦可蒙德以北的克罗斯角处,而且在安哥拉还有。离海岸远一些而属于这一类的,还有米纳斯吉拉斯州南部波各斯德卡尔达斯,和德兰士瓦省吕斯滕堡区的两个直径约 30 公里的火成岩地区。这些富含碱金属的岩石,在它们的深成岩、岩脉和喷出岩建造方面均完全相同,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就第四组岩石(侏罗纪火山岩和侵入的粗玄岩),伯罗沃尔写道:“和南部非洲一样,在与南部非洲卡卢岩系大概一致的圣卡塔林纳岩系最底层位,出现一个很厚的火山岩组,它可视为侏罗纪的,并覆盖着南里约格朗德、圣卡塔林纳、巴拉那、圣保罗和马托格罗索等州,甚至还有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的大片地方。”在非洲属于这一组的,主要是考柯层系(在南纬 18

°和 21°之间),这个层系相当于巴西南部圣卡塔林纳和南里约格朗德州的同类岩石。

最著名的是最后一组岩石(金伯利岩、黄长煌斑岩),因为它既在巴西也在南部非洲提供了著名的金刚石矿藏。在上述两地区都出现特有的“岩筒” 这种埋藏形式。白金刚石出产于巴西的米纳斯州,在南部非洲则只在奥兰治以北。但是比这种已经是十分罕见的金刚石产状表现得更为明显的,是金伯利母岩分布上的一致性。这也在里约热内卢州的岩脉中得到证实。“和南部非洲西海岸附近的金伯利岩石一样,巴西著名的这类岩石也几乎都属于各种贫云母的玄武岩变种。”①

但是伯罗沃尔着重指出,两方的沉积岩也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大西洋两侧一些沉积岩组的一致,同样是很突出的。我们在此只指出南部非洲的卡卢岩系和巴西圣卡塔林纳岩系。圣卡塔林纳和南里约格朗德的奥尔良砾岩与非洲南部的德威卡砾岩相符,而在两个大陆上最上的层位,均由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很厚的火山岩层组成,如象开普殖民地的德拉肯山岩层和南里约格朗德的赫拉尔山岩层一样。”

① H.S.华盛顿[113]虽然也承认火山岩的这种一致性,但仍然认为——可能主要由于要求过高——这种比较不能说明有利于大陆移动论。可惜他的没有根据的否定,对很多美国地质学家的态度起了决定作用。

迪托埃[75] 甚至猜测,南美洲的石炭二叠纪漂石物质部分地来自非洲: “科勒曼认为巴西南部的冰碛石来自同一个冰盖,该冰盖的中心可能位于东南方①现在的海岸线之外。他和伍德沃斯都提到一种漂砾,由带状碧石砾石结成的石英岩或砂岩组成,根据他们的描述,这种碧石和德兰士瓦冰川从西格里夸兰(Westgriqua-land)的‘马察普层’(Matsap beds)山地带来并向西至少搬运至东经 18°的那种完全相同。如果我们考虑到大陆移动,它是不是可能被向西搬到远得多的地方呢?”但是费拉兹最近在其产地以南圣卡塔林纳的布鲁梅瑙附近依达雅喜河北岸,找到了这种岩石的直接出露(见于[78]),这样,迪托埃提出的解释的说服力就减小了。然而另一方面,巴西和南美出露岩石的相同产状,反过来却又是这两个大陆之间一系列显著一致性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环节。

我们在到处穿过这些巨大片麻岩地台的古老褶皱系的走向中,还可以找到其它的一致之处。对非洲,我们引用图 16 中由雷莫埃[76]设计的地图。这个地图是为其它目的制作的,因此表现我们需要的东西并不十分清楚,但仍然有所反映。在非洲大陆的片麻岩台块中,主要出现两种稍有不同的古老走向。在苏丹,较老的东北走向占优势,它在尼日尔河笔直而方向相同的上游中已经表现出来,并且还可以追溯到喀麦隆。它与海岸线以约 45°角相交。相反,在喀麦隆以南——图中还能勉强看到——则以那一个较年轻的走向为主,它大致为南北向,并和海岸的弯曲平行。

在巴西我们可以找到同样的现象。修斯就已写到过:“东圭亚那的地图⋯⋯表示出构成该地区的古老岩类多少都是东西走向的。夹于其中并占据亚马孙河槽北部的古生代地层,也遵循这个方向,因此卡晏至亚马孙河口的海岸,是和这一走向垂直的⋯⋯从已知的巴西的构造看,必须假设大陆的边缘直至圣罗克角也垂直于山脉的走向,但是从这个山前地带开始向下直至乌拉圭,海岸的位置则是由山脉决定的。”河流(一方面亚马孙河,另一方面有圣弗兰西斯科河和巴拉那河)在这里也沿这一走向。可是近期的研究,如凯德尔,主要根据埃文斯提出并在图 17 中显示出来的南美洲构造图所表明的那样,证实了还存在与东北海岸相平行的第三种走向,这就使得情况较为复杂一些。但其它两种走向,在这份图中虽然有些地方离开海岸远些,却仍很突出和明显。由于在复原图中,南美洲必须作较大的旋转,亚马孙河的方向就正好与尼日尔河上游平行,从而使得这两个走向和非洲的走向重合。我们应该看到这是它们当时直接相连的又一个证据。

近一个时期,人们越加着重地强调巴西和南部非洲结构相同。例如马克[77]证实:“了解南部非洲的人会对这个(巴西)地方的地质构造感到惊奇。走到那里都使我想起纳马兰(NamaIandes)和德兰士瓦的景观形态。层序及其所有特点都和南部非洲基底的组成完全对应。”马克在这次旅行中,在帕托斯(Patos)附近找到了五个金伯利岩岩筒(约南纬 18 1/2°,西经 46 1/2

°)。他得出结论说:“很明显,按照现今这些对应岩层的距离,不得不否定象大西洋那么宽的陆桥沉没的说法,而想起魏根纳所说的大陆移动。这种观念的根据,在于观察到自最古老的地质时代以来(石炭二叠纪除外),在非洲西南部以干旱气候为主;另一方面,在米纳斯的三叠纪沉积层,则相应

① 原书为西南,从其下文看来显然是笔误。

于一种干旱的内陆气候。”

著名的南部非洲地质学家迪托埃,在为此目的而作的一次南美洲研究旅行中进行了特别深入的对比考察。这项研究,包括极为完全地参阅了文献资料,其结果于 1927 年发表在一本 157 页厚的书中,作为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

文集第 381 期,标题为《南美与南非的地质比较》[78]。整本书实际上都是从地质上论证大陆移动论在地球的这一部分的正确性。如果想把这本书中所有有利于这个学说的细节都予以引证,实际上就必须把全书从头至尾翻译出来。书中十分常见的是下面这种论述:“实际上,即使我仔细考察,也十分难以想象我是置身于另外一个大陆而不是在开普兰南部的某个地方。” (26 页)作者在 97 页中说:“在我准备写这个概况时,原意想写历史报告,而不去考虑任何关于这种原来相连的方式或者关于陆地最后分离开的方式的假说;但在收集到数据以后,却清楚地表明它们很肯定地倾向大陆移动论。” 他还指出,现在已知的大洋两侧的一致之处数量如此之多,以致不再可能认为是偶然现象,况且它们都跨越巨大的地段和从前泥盆纪直至第三纪的漫长时间。“此外,这些所提到的吻合,既有地层的,也有岩石的、古生物的、构造的、火山的和气象的性质。”

在这里,我们甚至不可能转引关于这些一致之处的简要综合,它在第七章(《关于位移的解释》)中占 7 页篇幅。可是下文中还是想让读者知道一

下该书 15—16 页中归纳的主要地质特征对比:

在此我们想将两个地段互相对比一下,即一方面是从塞拉利昂至海角(指非洲的最南端——译者),另一方面是从帕拉至布兰卡港,同时我们局限在各为 40°长 10°宽的地带内。两侧陆地的情况如下:

  1. 基底由前寒武纪的结晶岩石及一些不同年龄、多半未知年龄的前泥盆纪沉积条带组成,但后者一般具有相同的岩石特征。

  2. 在最北端是海相志留纪和泥盆纪地层,只受过轻微错动,不整合地位于该地块之上,占据着一个向海岸线倾斜的宽阔地向斜,亦即在塞拉利昂和黄金海岸之间以及在亚马孙河喇叭状河口以南。

  3. 再向南则与海岸线近乎平行地绵延着一条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地层带, 主要为石英岩、片岩和石炭岩,在北部稍弯曲,南部则错动较强烈,并为花岗岩体所穿插,例如在吕德里茨和开普敦之间以及圣法兰西斯科河和拉普拉塔河之间的地区。

  4. 克兰威廉地区接近水平的泥盆系相应于巴拉那和马托格罗索几乎一样的地段。

  5. 再向南,则开普兰南部的泥盆石炭系相应于紧接着布兰卡港北面的地区,两者都整合地过渡到冰期石炭纪及二叠纪沉积层;两者均在二叠三叠纪和白垩纪运动中受到强烈褶皱,并且有相似的方向。

  6. 两地的冰碛岩向北均为水平状,并侵入于泥盆纪之上。在这里,它们堆积在由它们本身和较老的岩石构成的一个冰期准平原上;再向北,它们就消失了。

  7. 在两地,这种冰成岩均为含有舌羊齿类植物的陆相二叠纪和三叠纪岩层所覆盖,岩层分布在巨大的面积上,此后有大面积的玄武岩和粗玄岩喷出, 估计在下侏罗纪。

  8. 这些冈瓦纳地层从南方的卡卢向北伸延到考柯费尔德,从乌拉圭到米

纳斯吉拉斯。

  1. 其它这类分离开的大片地域在两边都更靠北,而且在深入内陆一段距离的地方,即在安哥拉一刚果和在皮奥伊—马拉尼翁地区。

  2. 有一次层系内间断分布广泛,那是在晚三叠系和二叠系沉积层之间, 虽然一般存在角度不一致。但是在一些地区,晚三叠纪地层明显不整合地盖于二叠纪或前二叠纪岩层之上。

  3. 倾斜的白垩纪地层,在海岸附近只出现在本格拉—刚果河下游和巴伊亚—塞尔希培地带。

  4. 水平的白垩系和第三系,有海相的也有陆相的,覆盖着喀麦隆和多哥之间,以及西阿拉、马拉尼翁及其以南的大片地区,卡拉哈里沙漠的大面积沉积层大致可以和阿根廷的新第三纪及第四纪帕姆帕斯(Pampas) 地层相比较。

  5. 在这个一般概述中不应忽略福克兰群岛这样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泥盆石炭系层序和开普兰的几乎没有区别,而拉弗系(Lafonian)则和卡卢系紧密对应。从地层和构造上看,福克兰群岛的位置在开普兰西南部,而不是在巴塔戈尼亚。

  6. 从古生物的观点看必须特别注意:(a)开普兰、福克兰群岛、阿根廷、波利维亚和南部巴西泥盆系的“澳洲相”,与此对应的是北部巴西和萨哈拉中部的“北方相”(b)开普兰德威卡片岩和巴西、乌拉圭及巴拉圭伊拉蒂(Iraty)片岩的爬虫类中龙;(c)两块大陆南部冈瓦纳层中的恒河羊齿

——舌羊齿植物;(d)开普兰和阿根廷上冈瓦纳层的丁菲羊齿植物;(e) 开普兰南部和阿根廷、内肯乌西北部的泥欧克姆(奥伊滕哈赫)统;(f)回归线以北白垩纪和第三纪动物的北方相或地中海相;(g)巴塔戈尼亚始新统的南大西洋—南极相(圣豪尔赫层系)。

“最后,第 15 点,非洲和南美洲的地理轮廓惊人地相似,不仅是一般地相似,甚至是在细节上;而且除了在北部,第三纪沉积边缘带都不宽,因此它的存在无关重要。”

在两个大陆的地质关系中,有一个完全新的因素具有特别的兴趣,迪托埃第一个提醒人们注意这一点。他在 109 页中写道:

“但是极其重要的是在各个岩系内相差异的研究所提供的证据,这种相差异在各大陆内分别进行研究时就会发现。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举两个相应的层系为例,如其中之一在南美洲的大西洋岸边或离它不远的 A 处开始向西至 A'处,而另一个在非洲也相似地从海岸附近的 B 处开始向东至 B'处。则可从不只一例中得以证明, A 和 A' 之间以及 B 和 B'之间的相变化大于 A 和 B 之间的,而 A 和 B 之间相隔着整个大西洋的宽度。换句话说,这些层系的趋向是在相隔遥远的两岸边上,要比在本大陆内现在可见的距离内更为相似。这样的例子甚多,而且可以引自不止一个地质时代,这就使得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不能再视为纯粹偶然的,必须为此寻找一个确定的解释。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这种意外的趋势不管该层系是海相的、河口三角洲的、陆相的、冰成的、风成的或火山的,都同样强烈地表现出来。”

迪托埃在他的书中画了一幅在图 18 中引用的地图,它显示出两块大陆在分离以前的相对位置。他还强调指出,在复原时,如果考虑了现场观察到的相差异,就需要在现在的海岸线之间留出一个至少为 400—800 公里的空挡。

在这一点上,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因为在两个海岸之间,不仅要留有在它们之外的陆棚的位置,而且也许还要加上中大西洋中脊物质的位置。待“流星”考察的大量回声测深数据加工整理以后,也许将可能得到地块相对位置的更准确的证明。我猜测,以这个途径取得的概念,将会和迪托埃基于地质对比所取得的相类似。

福克兰群岛虽然耸立于巴塔戈尼亚海岸陆棚之上,却没有表现出与巴塔戈尼亚地质的相似关系,倒反而与南部非洲有这种关系,迪托埃正确地把这一点看作对大陆移动论的有力支持①。

我不得不承认,阅读迪托埃的著作给我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我以前未敢预期这两个大陆在地质方面如此完全一致。

正如以前已经指出过的,从古生物和生物的原因看,必然的结论是,南美洲和非洲之间的种属交流在下白垩纪到中白垩纪即已断绝。这和帕萨格[79] 的假设并不矛盾,他认为南部非洲的边缘断裂在侏罗纪即已形成,裂缝是从南部开始逐渐张开的,而更重要的是大裂谷可能在此之前很久就形成了。

在巴塔戈尼亚,拉裂引起了很特殊的地块运动,温特豪森[80]对此作了以下描述:“新的变动在白垩纪中期前后,以极大规模的区域运动开始”,也就是巴塔戈尼亚陆地地表,“由一个明显的穹窿地区变成一个普遍的沉降带,它处于干燥或半干燥条件影响下,并为砾石荒原和沙漠平原所覆盖。”如果我们继续向北对比大西洋相对的两岸,则可以发现位于非洲大陆北

缘的阿特拉斯山脉,其褶皱主要在渐新世,但在白垩纪已经开始,它在美洲一侧却没有延续②。这和我们在复原图中阐明的假设一致,我们假设大西洋裂缝在这个部分张开的时间较早。这里的裂缝虽然可能某个时候曾经是完全合拢的,但是肯定在石炭纪以前就已经张开了。北大西洋西部海水的深度较大, 也许也反映出这里的海底较老。值得注意的还有西班牙半岛和相对的美洲海岸之间的矛盾,这使得很难认为这段海岸两侧以前曾直接相连。但是即使根据大陆移动论,也不能作这种假设。因为在西班牙和美洲之间还有亚速尔群岛一带宽阔的水下块状山。我曾经试图从第一次横贯大西洋的回声测深剖面推论[37],该块状山可能是断入海下而由大陆物质组成的破碎带,其原来的宽度可以估计为 1,000 公里以上。

这些岛屿以及其它的大西洋岛屿,确实可以理解为大陆块体,这一点完全与它们的地质结构相符。(至于说它们基底的大部,甚至中大西洋的海岭, 是否由玄武岩构成则仍成问题)

嘎格尔[81]对卡那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岛屿是欧非大陆分裂出来的残块,它们在比较晚的时期才从那里分离出来。”

关于大安的列斯群岛地区,马特莱不久前在对开曼群岛作地质调查[105] 时得出的结论,认为那里的情况在大陆移动论的基础上进行解释最好:“首先所有大安的列斯岛屿虽然有时相距甚远,并为深洋所隔,却具有明显的亲

① 我承认,考虑到其现在的位置和南大西洋的海深图,我对迪托埃在复原图中假设的福克兰群岛的位置(见图 18)有怀疑。我觉得在复原图中,似乎应该把它放在好望角以南而不是以西。

② 根蒂尔(最近还有斯托布在[214]中)虽然想把年代相同的中美洲山脉,特别是安的列斯群岛,看作这样一种延续,但是雅沃尔斯基持相反的意见,他认为这和普遍接受的修斯的观点不一致。修斯让南美洲的东科迪勒拉山弧过渡为小安的列斯群岛,然后再弯向西去,而并没有伸出向东的支脉。

缘相似关系,这表现在它们的特性,它们地质层系的相和彼此的关系,以及它们火山岩石的次序方面。已知的它们的地质历史也是很相似的。这些因素并非不利,而是相反有力地支持了这些岛屿以前比现在更为靠近的观点。此外,加勒比海的那些大型海底凹陷很深,例如塔伯尔就已经作为裂谷提到过的巴特列特海沟(Bartlett,在牙买加和古巴之间),很难理解安的列斯的陆地块体怎么会如此深地降入地壳中去。”固然这只是一个不甚重要的细节。但是整个地球表面的宏伟图景,正是由这些镶嵌石块组成的。

再往北,我们遇到的是三条紧挨着的古老褶皱带,它们从大西洋的一侧伸延到另一侧,并为两侧以前直接相连这个假设提供了又一个甚为引人注目证据。

最醒目的是修斯称之为阿摩力山脉的石炭纪褶皱系,它们使北美煤层显得象是欧洲煤层的直接延续。这个现在已经大大夷平了的山脉发源于欧洲的内陆,先向西北西作弧形伸延,然后向西,最后在西南爱尔兰和布列塔尼形成强烈破碎的海岸(所谓里亚式海岸)。这个山系最南的一支褶皱横贯法国, 看来在前缘陆棚处完全折而向南,并在开张成海湾状的深海裂谷比斯开湾的另一侧即西班牙半岛上继续延伸。修斯称这一分支为“阿斯图涡旋”。主脉则显然穿过陆棚的较北面部位向西伸延,由于拍岸浪的冲蚀削平了,但在此仍作为延续伸入大西洋之外①。

贝特兰在 1887 年首先发现它在美洲方面的伸延,构成阿巴拉契亚山脉在新苏格兰和纽芬兰东南部的支脉。这里同样有一个石炭纪褶皱山系到此终止,和欧洲的一样向北褶皱,终止处也造成一个里亚式海岸,并且也许还向前贯穿纽芬兰浅滩的陆棚。它原来为东北方向,在断离处附近转为正东方向。按照迄今的观念,人们已假设这是一个统一的大褶皱系,修斯称之为“跨大西洋的阿尔泰山脉”。大陆移动论对此带来极大的简化,只要在复原图中把两个部段移到几乎互相接触的位置,而以前不得不假设有一个沉没了的中段,它要比我们已知的两端还长,这一点彭克就已经认为是困难的。在两个中断点的连接线上有一些零星的海底隆起,以前人们一直把它们视为沉没了的环链的山峰。按照我们的想象,这是分离开的地块边缘上的块体,它们的离析尤其在这类构造错动带是易于理解的。

在欧洲直接连在其北面的是一条更老一些、在志留纪和泥盆纪之间隆起的山脉的褶皱山,这条山脉贯穿挪威和英格兰北部。修斯称之为加里东山系。安德烈[83]和梯尔曼[84]研究了这个山脉褶皱在“加拿大加里东山系”(特米尔)的伸延问题,也就是在加里东运动中就已被褶皱的加拿大阿巴拉契亚山脉。这当然并不妨碍美洲的这个加里东褶皱,同样为上面说到过的阿摩力褶皱所叠加,另一侧则只在中欧(高文恩山和阿登高地)如此,北欧却并非这种情况。这个加里东褶皱带的连接段,可能一方面在苏格兰高地,另一方面在纽芬兰。

再向北紧靠着加里东褶皱系的,在欧洲是更老的(阿尔冈的)赫布里底群岛和北苏格兰片麻岩山脉。在美洲方面与此相应的是拉布拉多同样老的片麻岩山脉,这些山脉向南一直达到贝尔岛海峡,并远远深入加拿大内部。其走向在欧洲为东北—西南,在美洲则从同样走向至东西向。对此达奎[22]指

① 柯斯马特[82]那种与修斯相违背的看法,即所有欧洲的褶皱在海洋区域转弯并向西班牙半岛折回,恐怕是难于站住脚的,因为陆棚是容纳不下如此巨大的褶皱弧的。

出:“由此可以推论,山脉越过北大西洋达到对岸。”可是按照直至目前的想象,据说是沉没了的连接段原有的长度必须有 3,000 公里,即使按大陆的现有位置,把欧洲部分直线延长到南美洲而不是相应的美洲部分,也有几千公里。根据大陆移动论,这里的美洲部段也要经过一段横向位移并同时转动, 使其直接与欧洲的部段接上,并表现为后者的延伸。

此外,北美和欧洲的巨大洪积期大陆冰盖的终碛,也属于刚才考察过的地区。其沉积进行时,纽芬兰已经从欧洲分裂出来,而在北面的格陵兰处两个地块还是连着的。无论如何,北美洲当时距离欧洲肯定要比现在近得多。如果把冰碛填入我们适用于分离以前时期的复原图,那么就如图 19 所示那样,它们能够毫无缺口和曲折而衔接起来,如果在沉积的时候,海岸的距离就已经和现在那样为 2,500 公里,这样的衔接就是极不可能的,况且美洲方面的南端,现在比欧洲方面的要低 41/2 纬度。

上文引述的大西洋两岸的一致性,即开普山脉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脉的褶皱,还有巴西和非洲巨大片麻岩台块上火成岩、沉积岩、走向和无数其它细节的一致性,阿摩力、加里东和阿尔冈褶皱以及洪积期终碛,虽然某些个别问题上看法可能还不甚可靠,但就其整体来说,仍然不可动摇地证明了我们把大西洋看作扩展了的断裂这种理解的正确性。具有决定意义的是,通过拼合,每一个结构在另一侧的伸延正好和这一侧的末端接上,虽然必须基于其它现象,亦即双方地块的轮廓来把它们拼合起来。这就好比我们把一张撕碎了的报纸,按照它们的轮廓重新拼合起来,然后检查所印的字行是否很好地衔接上了。如果是这样,那就显然只能假设这些碎片本来是以这种方式连在一起的。只要有一行能通过这种检查,那么这种拼合正确的或然性就已是很高的了。如果我们有几行符合这种情况,则或然性应为几次幂。弄清这一点意味着什么肯定不是毫无用处的。我们假设单只根据第一“行”,即开普山脉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脉褶皱,即以十对一打赌大陆移动论是正确的。那么由于总共至少有 6 个这种互相独立的检验材料,我们就已可以用 106 即一百万对一来打赌我们的假设是对的。可以认为这些数字是夸大。但它们只应用以表明互相独立的检验材料增多具有什么意义。

在上文考察的地区以北,大西洋断裂在格陵兰两侧叉开,并越来越窄。这样两岸的一致性就丧失了说服力,因为它们的形成,即使就各地块的现有位置也是易于解释的。然而把对比进行到底也还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北部边缘、在赫布里底群岛和法罗群岛找到一个宽阔的玄武岩盖的裂块;然后它越过冰岛到达格陵兰一侧,在那里它主要构成从南面围绕斯科雷斯比湾的巨大半岛,并继续沿海岸伸延至北纬 75°处。在格陵兰西海岸也出现大块的玄武岩盖。在所有这些地点,都以同样方式在两个玄武熔岩盖层之间夹着含陆地植物的煤,由此人们推论当时的陆地是相连的。从陆相泥盆纪“老红层”沉积在美洲从纽芬兰直至纽约,在英格兰、挪威和波罗的海地区,在格陵兰和斯匹次卑尔根的分布,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些产地就整体而言,显示出一幅在其形成时期连成一片的统一分布区的图景, 而这个地区现在是被割裂开的——按照以往的观念是由于连接环节的沉没, 按照大陆移动论则是由于断裂和分离。

与此有关并值得提及的,还有未经褶皱的石炭纪沉积物的相同产状,一方面在格陵兰东北部北纬 8l°处,另一方面在与之相对的斯匹次卑尔根岛

上。

在格陵兰和北美洲之间还存在着预期的结构一致。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的《北美地质图》,在费尔韦尔角附近及其北面,前寒武纪侵入岩反复出现在片麻岩中,这种侵入岩在美洲方面正好在相应的地方即贝尔岛海峡可以找到。在史密斯海峡和罗布森海峡、格陵兰西北部,移动并不见于断裂两侧的分离,而表现为大规模的水平断层位移,即所谓平移。格林内尔兰沿格陵兰滑动,可能正是因此造成了两个地块间引人注目的直线分界。这一移动,可以从图 20 中辨认出来,这里截出了劳治—柯赫格陵兰西北部地质图[85]的一角,图中泥盆纪和志留纪间界限,在格林内尔兰位于 80°10'处,在格陵兰则在 81°30'处。这位作者所发现的从格陵兰伸向格林内尔兰的加里东褶皱,也表现出同样的移动。

在这里还要最简短地说明一下,大西洋形成以前陆地通道的复原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虽然下文还要比较详尽地论述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的现象, 如硅铝地块的塑性,从下向上的熔融等等。可是在对断裂两侧作地质对比时, 还是需要先提到其中一些,以避免产生误解。

在北美洲,我们的复原图偏离了现在的地图,即拉布拉多显得大大地被挤向西北。我们假设最后导致纽芬兰断离爱尔兰的强大拉力,在断离前造成了两边地块部分伸长和表面破裂。在美洲方面,不仅使得纽芬兰地块(包括纽芬兰浅滩)破裂并且转了约 30°,而且整个拉布拉多在此过程中陷向东南方面,以致圣劳伦斯河—贝尔岛海峡这条原先为直线的裂谷,获得了现在的S 状弯曲。哈得孙湾和北海的浅海,可能也是在这次拉曳中生成或扩大的。纽芬兰陆棚的位置因而经历了双重的变动,即一次转动和一次向西北方向的移动,并因而更好地与新苏格兰附近的陆棚线吻合,而它现在则远远伸出这条陆棚线以外。

我们假设冰岛位于一个双断裂之间,现在它周围的海深图看来表明了这一点。也许这里首先在格陵兰和挪威块状山之间出现了一条断裂(裂谷), 它后来部分地为地块下部的熔融硅铝体所填充。但由于断裂以外还和今天的红海一样为硅镁质所填充,在地块再次受到挤压时就能起一种作用,即这些硅镁填充体与底部较深区域的连系被切断,并被挤到上面来,从而造成大规模的玄武岩泛滥。至于这恰巧发生在第三纪,显得特别易于解释;因为第三纪时南美洲的西移,必然会有一个转动矩传给北美洲,只要从爱尔兰伸向纽芬兰的山脉仍起固定的作用,这个转动矩就必然要在其北面表现为一种挤压。

与此相关的还应非常简短地考虑一下中大西洋中脊①。豪格认为整个大西洋应视为一个巨大的“地向斜”,而大西洋中脊视为这个地向斜褶皱开始的看法,现在恐怕一般都已认识到是不完善的。对此我们只想请读者参阅安德烈的批评[16]。依我看,该洋脊无论如何是地块分离的副产物。可以假设这时形成的不是一个统一的断裂,而是一个断裂构成的网,也就是一个破碎带, 它的大部分已降到海平面以下,原因是基底在伸延并变薄。现在的边沿不能很好拼合的地方,可能正是由于这个破碎带在那里曾经是很宽的。

上文就曾经提到,亚速尔群岛地区象是一个破碎带,它原来的宽度估计

① 见 Schott,Geographie des Atlantischen Ozcans.2.Aufl.Hamburg1926 中的大西洋地图。

可能超过 1,000 公里。这当然是一个例外,在绝大多数地方,大西洋中脊要窄得多。根据迪托埃提出的图 18 可以推论——还考虑到现在的边缘陆棚—— 破碎带只有几百公里宽,有些地方可能更窄些;这就和现在的状况相符合。如果我们略去一些例外,如阿波罗荷斯浅滩和尼日尔河口突出部,地块的边缘在这里现在还是惊人地吻合的。我们在图 4 和图 5 的复原地图中,也许没有足够地考虑这个难于定论的破碎带,因而只是概貌。但是否将来能以详尽而准确地进行复原,大概一时还难于肯定;因为即使完全详细知道大西洋洋底的剖面,仍然并不清楚这一块体的多大部分由玄武岩组成,并且本来就位于现在的两个大陆地块之下,而且是在分离过程中才由于物质的“拉伸”从地块之下被拉了出来,或者说流了出来。但是这个部分在复原时恐怕没有考虑到。

从地质学的角度,关于其它我们假设的大陆联系,能说的就比关于大西洋断裂要少了。

马达加斯加和与其相邻的非洲一样,由一个东北走向褶皱片麻岩台块组成。在裂离线两侧堆积着相同的海相沉积岩,它们表明这两块陆地从三叠纪起即为一个被淹没的裂谷所分开,马达加斯加的区系动物也说明这一点。但是按照雷莫埃[87]的说法,在第三纪中期印度移开以前,还有两种动物,即Potamochoerus 和河马从非洲迁入,雷莫埃认为它们至多只能泅渡 30 公里宽的海峡,而现在的莫桑比克海峡足有 400 公里宽。也就是马达加斯加地块只有在这个时期以后,才从海底也和非洲分裂开。这样,前印度在向东北方向移动上,远远超过马达加斯加就得以解释了。

在非洲的结构中,有一个并非不重要的要素是大多为南北走向而在东非特别发育的断裂。埃文斯在一个对地球各地区拉力所作的有趣的研究[107] 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这是支持大陆移动论的,他写道:“在非洲大陆的结构中有很多东西尚待确定;但是就已知的事实看,有一种观点看来是受到支持的,即有一个从中心向外的拉力到处都在起主导作用。这和魏根纳的理解一致,就是在中生代开始时有一个巨大的‘原始大陆’,而此后它就分裂了, 这由于有一种南美洲向西、南极洲西部向西南方向、印度向东北方向、澳大利亚向东和南极洲东部向东南方向的相对运动。”①

前印度也是一个由褶皱片麻岩组成的平缓台块。在西北角(塔尔沙漠边上)的远古的阿尔瓦里山脉和同样很老的柯兰纳山群,褶皱作用今天仍然决定着地形。根据修斯的资料,该褶皱在前者指向北 36°东,在后者则指向东北。这两个方向都和非洲的以及马达加斯加的走向足够相符,甚至包括在复原时必须的印度的微弱转动。除此以外,这里在高止山脉或维拉孔打山脉也还出现稍年轻一些但仍属古老的褶皱,它从北向南,大概可以和非洲同样也是较年轻的南北走向的山脉相提并论。印度的金刚石产地和南非的相连。我们在复原图中,假设印度的西海岸曾经是和马达加斯加东岸相连的。两个海岸都由片麻岩高原直得出奇的陡崖构成,这就使人想到它们在断裂形成后相互紧挨着滑动过,就象格林内尔兰那样。这段陡崖在两侧的海岸都有约 10° 纬度长。两侧的北端都出现玄武岩。在印度是自北纬 16°开始的德干高原玄武岩盖,它生成于第三纪初,因此可能与两个地块分离有因果联系。马达加斯加岛的最北部分也完全是由两片年龄不同的玄武岩组成的,其形成时间似

① 在这些运动开始时,由于地极位置的变化,方位有些是大不相同的。

乎尚未确定。

主要在第三纪生成的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褶皱,意味着地壳很大一段的挤压,如将它复原,则亚洲大陆的轮廓会完全变样。也许整个亚洲东部越过西藏和蒙古直至贝加尔湖,可能甚至到白令海峡,都参加了这一挤压。最近的研究表明,年轻的褶皱过程绝不是仅限于喜马拉雅山脉本身,而且比如还把彼得大帝山脉中的始新统岩层褶皱抬起至海拔 5,600 米高处,并在天山山系中造成巨大的逆掩[88]。但在那些即使没有这种褶皱现象的地方,非褶皱陆地的晚期隆起,也和这一褶皱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褶皱中沉降到深处的巨量硅铝物质,必然在那里熔融,并从底下扩展到相邻的地块部分,从而把它们顶了起来。如果我们在考察中局限于亚洲地块最高的、平均超出海平面 4,000 米的区域,它在推移方向上长达 1,000 公里,同时假设(虽然高度大得多)它的缩短与阿尔卑斯相同,即缩短至初始伸延的四分之一,那么我们得出的前印度移动为 3,000 公里,这样它在挤合前必须位于紧靠马达加斯加处。在原有意义上的沉没了的勒穆利亚古陆就没有位置了。

在这一相当狭窄的推移带的左右两侧,也可以辨认出这次大规模挤压的痕迹。马达加斯加从非洲的分离,东非的整个年轻的大裂谷系,包括红海和约旦河谷,都是这个整体中的分支现象。索马里半岛可能被向北拖了一点, 阿比西尼亚山脉的挤起也可能与此相关;从这里向下降到熔融等温线以下的硅铝物质在地块底部流向东北,然后在阿比西尼亚和索马里半岛间的拐弯处涌出来。阿拉伯地区也受到一股向东北方向的拉力,并将阿克达尔山系的支脉象马刺似地挤入各波斯山系。兴都库什山脉和苏来曼山脉条状山体的扇形汇集,表明这里已是挤压的西界;在挤压的东侧边沿也出现了这种汇集的真实对称,那里缅甸的条状山体开始时为安南、马六甲和苏门答腊表现出来的走向,一直被拖转到南北方向。似乎整个亚洲东部都为这次挤压所牵涉,其西界为兴都库什山脉和贝加尔湖,及其延续直至白令海峡之间的阶梯状褶皱系,而东界则由肚突状的海岸线加上亚洲东部的岛弧构成。

初看起来这些看法也许显得近于空想,但它们却为山脉构造学家近期的研究完全证实。尤其是阿尔干于 1924 年出版的关于亚洲构造的大规模研究

[20]。

在图 22 中,我们摘录了他的一部分阐述,在这里他说明了关于亚洲高原大规模推挤的观念。这是一个从印度到天山的经向切面,设想的时间为第三纪末期;斜线部分表示承托的硅镁层,白色为硅铝地块,打点部分为来自古地中海的产物。被硅铝质带出的基性(硅镁)岩石在图中表示出来。箭头指出相对的运动。我们在这里面对的主要是一个巨大的逆掩构造,其中勒穆利亚古陆的硅铝地块下推到亚洲地块之下。

从这部重要著作的其它阐述中,我们只再转引图 23,它形象地表明这位出色的构造学家得到的结果和大陆移动论是多么完全地一致。阿尔干还提醒注意下列特点。如果考察一下阿尔干理解为一个巨大山结基本褶皱区的三条山脉Ⅰ、Ⅱ、Ⅲ,那么各条山脉都表现出与安第斯山脉相似但向东减弱的弯曲。阿尔干的结论是(317—318 页):“来自西方并传导给冈瓦纳古陆整个

主要结构的一股塑性冲击横贯大陆块体,而它对此处线条的作用向东逐渐消失。”和所有基本褶皱一样,这里在作出解释时,也要考虑到和下面硅镁层接触的摩擦和硅铝层的内部变形;此外,这里在大西洋断裂发生之前,还有“太平洋硅镁层对向西漂动的冈瓦纳古陆前沿(即现在的南美洲)的阻力⋯⋯ 忽略这种安第斯山脉和该山结之间的力的联系,而去解释所有这些同类现象的尝试,看来都将是徒劳的⋯⋯坦噶尼喀地区以北安第斯运动的存在,由于中白垩系不整合地位于侏罗系地层之上而得到证实,它表明这种力的联系至波及当时还是连成一片的南美洲至非洲各地块的整个宽度,这完全不是空想。”

这里还必须指出阿尔干的另一个结论。他测定了主要褶皱带基本褶皱的褶起幅度;在此不宜深入阐述其方法。他用每一长度单位的荷重来表达其结论。他还区别开基底褶皱(在硅铝层)的荷重和对能量考察意义不那么大的“新山带”的荷重。这样,他通过统计办法,发现地中海褶皱山(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的“荷重”变动很大,这和环太平洋褶皱带不同。特别是那股亚洲中部的强烈推挤作用,在太平洋沿岸并无对应的活动。此外,北美洲西海岸附近的“荷重”比亚洲东海岸大得多。第三,亚洲东部的新山系的荷重, 绝对地和相对地都比北美洲大,在北美洲几乎完全没有,从而使亚洲东部在褶皱幅度方面的差距更形突出。

对第一组结果,即地中海褶皱带褶皱规模有很大可变性,阿尔干以硅铝地块在这里表现出的不均匀性作解释。“相反,环太平洋地区荷重的变化微弱,表明在太平洋之下存在或主要存在着一种物质,它比极不均匀并经常是抗阻力甚强的大陆块体较为均匀和有伸缩性。”“大陆移动论可以毫无困难地适应这些荷重分布的事实,以及对它们的直接解释。这种学说认为太平洋比较均匀和可伸缩的物质就是硅镁层⋯⋯大陆移动论很容易解释第二组和第三组事实,亚洲东部相对于美洲的能量劣势正是在这两组事实中表现出来的。它可以使前沿在某些条件下促成硅铝层压向硅镁层并本身形成褶皱的那些过程,也容许背面由于硅铝层后退造成的过程,后退引起了褶皱运动多少是完全的中断,带来拉力作用;拉开的断裂,造成边缘海的扣眼状拉裂,遗留下一些山脉,它们从原地开始沿大陆的移动路线被拖曳,成为多少是分离开的岛弧,而硅镁层则被迫去适应新的条件并在地块背后上升。由于这种上升进行迟缓,形成了深沟,古典的观点称之为陆前海沟。因为大陆移动论要求前沿的过程主要在美洲的西缘,而背面的过程则长时间是在亚洲东部进行的,所以前者在荷重上超过后者就自然清楚了。

“大陆移动论在解释这些它提出的时候尚未为人们所了解的重大事实时的巧妙,显然是对它有利的有力证据。严格说来,这些事实中虽然没有一件可以证明大陆移动论,或者那怕只证明硅镁层的存在,但是所有这些事实都极好地与这两者相符,达到使它们很可能成立的程度。”

阿尔干的论述,我们就引用这些,正如可以看到的,他在关于亚洲构造这项研究工作中,已考虑到了整个地球面貌的主要特征。

对前印度东海岸和澳大利亚西海岸,也作一下深入的地质对比看来是值得的,因为这些海岸,或者更确切地说陆棚边缘,按照我们的假设,大概直至侏罗纪还曾是连成一片的。但是直至目前看来,还未从地质方面作过这样的对比。前印度的东海岸是片麻岩高原的一个悬崖,只有槽状狭长的贡打瓦里煤区形成一个中断,该煤区是由下冈瓦纳岩层组成的。上冈瓦纳岩层沿海

岸不整合地横盖于高原末端之上。澳大利亚西部也是一片类似的片麻岩台地,具有前印度和非洲那样的波浪形表面。它沿海岸以漫长的陡峭边缘(即达令山脉)及其向北的延续降入海洋中。在陡崖之外有一条沉降了的平坦地带,它由古生代和中生代岩层构成,并在少数几处为玄武岩贯穿;在它之外, 又是一条狭窄并偶尔消失的片麻岩带沿海岸分布。上述沉积岩在艾尔文河一带也含有一个煤矿区。片麻岩褶皱的走向在澳大利亚倒是都是子午线方向, 在和前印度拼接起来时,则应变为东北—西南向从而与那里的主要走向平行。

在澳大利亚东部,主要在石炭纪褶皱的澳大利亚科迪耶拉山脉沿海岸自南向北绵延,然后在此处以台阶状向西后退的褶皱系结束,其各个褶皱总是指着正南北方向。正好与兴都库什山脉和贝加尔湖之间的台阶状褶皱一样, 这里也显示出是推挤作用的侧界;巨大的安第斯褶皱始于阿拉斯加,贯穿四大洲,到此终止。澳大利亚科迪耶拉山系最西的山脉是最古老的,最东的是最年轻的。塔斯马尼亚是该褶皱系的延续。有趣的是在山脉的构成方面和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对称相似性,那里由于位置在南极的另一侧,因而最东面的山脉是最古老的。可是在澳大利亚缺失最年轻的山脉;修斯发现它在新西兰[12]。可是这里的褶皱也不进入第三纪:“大多数新西兰地质学家认为, 毛利山脉的主要褶皱时间是在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在此之间几乎全部为海面覆盖,只是由于褶皱才把“新西兰地区变为陆地”。上白垩系和第三系多半位于边沿并不曾褶曲。在南岛上,白垩纪堆积只在东海岸,西海岸没有。“西海岸的断落”是在第三纪进行的,“因为第三纪海底堆积只出现在这里”。在晚第三纪还最后形成了其它较小规模的褶皱、断层和逆掩断层,它们决定了山脉现今的形状(威尔肯斯[89])。按照大陆移动论,这一切均可作如下解释,即新西兰原为澳大利亚地块的东缘,因而它的主褶皱是和澳大利亚科迪耶拉山脉衔接的。但当新西兰山脉作为岛弧分离开时,褶皱过程也就停止了。晚第三纪的错位可能是和澳大利亚地块在附近经过并离去相关的。

特别是新几内亚附近的海深图,给我们显示了澳大利亚最后这几次运动的某些细节。如图 24 所概括的,澳大利亚大地块从东南方向移来,以其铁砧状展宽的前端,即褶起成为年轻高山脉的新几内亚加上陆棚,插入最南面的巽他群岛和俾斯麦群岛的环带之间。不妨让我们在图 25①的海深图上观察一下巽他群岛两个最南面的岛列。东西走向的岛列爪哇—韦特(Wetter)岛在其末端作螺旋状弯曲,经过班达群岛到锡彼格(Siboga)浅滩,向东北、北、西北、西、西南方向。在它们之前的帝汶岛列由于它错动及方向变化,已经表明了与澳大利亚陆棚的碰撞,对此伯罗沃尔还作出了详细的地质证明

[90]。这个岛列继续以同样强烈的螺旋弯回到布鲁岛。伯罗沃尔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阐述一个很有趣的细节[112],这里加以摘引:内岛列一般均为目前仍在活动的火山所布满;只有在潘塔尔和达马尔(Dammer)(不包括在内)两岛之间的一段,以前也曾进行过火山活动现在却熄灭了。但这正好是帝汶岛北缘的外岛列被澳大利亚陆棚挤压的那一段,使得各处仍在继续进行的弯曲过程在这里被抵消。这些情况和与澳大利亚地块碰撞的观念极好地相

① 摩伦格拉夫在其 Modern Deep-Sea Research in the East Indian Ar-Chipelago, TheGeograph.Journal, Febr.1921,S.95—121 中,所附的出色的巽他群岛地图最为一目了然,它以相同的高差标出陆地高度和海洋深度。

符合,而且同时对为什么在岛列弯曲时出现的压力,会导致火山活动这个问题很有教益。

在新几内亚的东侧,可以看到对这次碰撞过程的一个十分有趣的补充: 新几内亚从东南方向来,擦过俾斯麦群岛的一些岛屿,这时撞上了新不列颠岛原来的东南端,并将其拖着走同时就把这个长形岛屿转了 90°以上,并弯成半圆形。在它的后面留下一条深沟,表明了这一过程的猛烈程度,硅镁质还来不及填充它。

单从海深图引出这些结论,可能会有人觉得太大胆了。但是对尤其是较近期的地块运动来说,海深图几乎到处都仍不失为可靠的指南。

在巽他群岛也有很多单项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的看法是正确的。例如沃纳

[96]对布鲁岛和苏拉威西岛之间从构造方面看本不应该是深海作了如下解释,即布鲁岛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 10 公里,这一点可以很好地纳入我们的观

念。摩伦格拉夫[97]画了一幅巽他群岛地图,其中这个地区带有抬升了 5 米以上的珊瑚礁。这个地区与根据大陆移动论关于硅铝质由于推挤作用必然增厚的地区意外地相重合,这就是不包括苏门答腊和爪哇的西南海岸在内的、整个位于澳大利亚地块之前的地区,而且还包括西里伯斯(苏拉威西) 岛以及新几内亚的北和西北海岸。根据嘎格尔[98]和萨佩尔[99],在新几内亚的威廉国王角,在新不列颠岛上,也有抬升了 1,000、1,250 米也许甚至几乎 1,700 米的非常年轻的阶地。这个很引人注目的现象,表明了这里最近有极其巨大的力在发生作用,这和我们关于这些地方发生碰撞的观念吻合。

因为从大陆移动论作出的推论,在巽他群岛使人第一眼就感到十分美妙,所以显然值得注意的是在巽他群岛工作的荷兰地质学家,属于站到大陆移动论方面来的第一批,首先要提到的是 1916 年就已为它辩护的摩伦格拉夫

[91],后来还有范伍伦[92],温·伊斯顿[93],埃塞尔[95]。最近特别是史密特·西宾加[94],他从大陆移动论的观点出发,对巽他群岛的地质发展作了完整的阐述,同时也解决了西里伯斯岛和哈尔马赫拉岛特殊形状的形成这个老问题。他的结论是:“小巽他群岛、西里伯斯岛和摩鹿加群岛原先是巽他陆地分离出来的边缘带,它最初是一个普通的双层边缘带,此后由于和澳大利亚大陆碰撞而获得今天的形状。”我们在这里把他的研究结果的最后一段译出:

“在最后的一段中,我们想逐点指出摩鹿加群岛的一些地质事实和特点,它们可以通过上面提出并基于泰勒和魏根纳基本思想的工作假说得到解释,或者比通过其它方式得到更好的解释。

“1.它无须借助于以前的陆地沉没为大洋的深海底,来解释今天的地形、造山过程以及以前陆地通道的消失,换句话说,它符合均衡说。

“2.它以肯定无疑和力学逻辑的方式,通过原先双层的摩鹿加群岛岛列与澳大利亚大陆碰撞解释了今天的形状。

“3.它解释了西里伯斯岛北支的 S 形,这种形状是特殊的,对于一个地背斜来说是很不寻常并且无法解释的。它也是由来自澳大利亚大陆的压力造成的,这股压力把帝汶岛—塞兰岛带一直推到西里伯斯群岛那边去,同时使布鲁岛和苏拉群岛之间的岛带折断(压碎)。

“4.它对呈圆弧形包围着班达海的岛带的奇特形状视为‘压碎的岛带’, 从而给了顺乎自然的答案。上文中我们已经详细探讨过冷缩论对此提出的站不住脚的推论。

“5.对帝汶—塞兰岛带上横断裂从班达海向外的放射状,它解释为是这个岛带也受到澳大利亚大陆冲击的后果,这个现象从冷缩论观点出发是无法解释的。

“6.它使外岛带上异常的第三纪走向易于理解,因为它生成时岛带还具有其原有的形状,也就是在被压碎以前的形状。

“7.它认为造山力来自澳大利亚大陆①,并以此解释为什么和该大陆直接接触的外岛带的褶皱和倒转褶皱,比西里伯斯群岛和哈尔马赫拉群岛这条内岛带强烈得多。因为内岛带从来未和澳大利亚接触;这种造山力,只有通过外岛带作为中间环节才能传到西里伯斯群岛去,因而强度必然要减弱;哈尔马赫拉群岛与澳大利亚接触的紧密程度,还几乎达到了后者与外岛带之间存在过的那样。相反,如果假设有一股由班达海造成的切线压力,则最强烈的造山活动应在内岛带和东西里伯斯群岛上。

“8.在解释造山活动时,它避免了要构思一个带有地质上和动物上异质因素的山前地带。

“9.在外岛带图康伯西群岛和邦吉群岛之间断开,并由此导致的应力消失中,可以得到造山活动在下上新世中断的解释,但是在上上新世它们和西里伯斯群岛接触后,造山活动重新开始,但不象以前那么强烈。

“10.它对西里伯斯群岛在博尼—波索(Boni-Posso)沉陷带以东和以西部分明显的地质差异,提供了可以接受的解释。西里伯斯群岛中部活火山活动的熄灭和在其北支的重新开始,可以用潘塔尔及达马尔两岛之间活火山活动的中断的同样方式进行解释(伯罗沃尔),也就是解释为外岛带(东西里伯斯群岛)挤入内岛带(西西里伯斯群岛)。

“11.东印度群岛东部的地层概念变得更加明确和有条理。间歇性海侵自古生代末期直至全新世步步深入巽他陆地,和同时间的边缘环带形成及裂离紧密相关。位于中生代巽他陆地前沿的地向斜带,发展成为现在的外岛带; 位于第三纪巽他陆地前沿的另一地带,则在早中新世形成了内岛带;而主要由全新世地向斜褶皱而成的边缘山带,则还和巽他陆地连接着。

“12.它使得比较令人满意地解释摩鹿加群岛上动物区系的分布成为可能。在以前的陆地通道方面,它要求在菲律宾、摩鹿加群岛和爪哇岛之间有一条陆桥,在哈尔马赫拉群岛和北西里伯斯之间有一条通道,动物地理学家恰恰也是这样假设的。”

可以看到,大陆移动论在地球上这个十分复杂的地区,已经完全成为地质专家的基本手段。

有两条海底洋脊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东北部与两个新西兰岛屿连接起来,并且看来指明了移动的道路,它们也许是因拉伸变平因而下沉了的原来陆地,也可能是地块底部熔融后遗留的物质。

关于澳大利亚与南极洲的连系,由于我们对后一个大陆了解甚少,能谈论的不多。一条很宽的第三纪沉积带伴随着整个澳大利亚南缘并穿越巴斯海峡,但在新西兰又重新出现,而在澳大利亚东海岸财没有这种沉积。也许在

① 原文为亚洲,疑是印刷错误。

第三纪时已有一条为水淹没的裂谷把澳大利亚与南极洲分离开,也许除了塔斯马尼亚锚形地区之外已是深海。一般认为塔斯马尼亚建造是南极洲的维多利亚地的延续。另一方面威尔肯斯[89]写道:“新西兰褶皱山脉的西南弧

(所谓奥塔哥鞍形带)在南岛东海岸截然切断。这样的末端是不自然的,而无疑是由断崖形成的。该山脉的延续只能沿格雷厄姆地科迪耶拉山即‘南极洲山’(Antarktanden)的方向去寻找。”

还应提到的是,类似的情况还有非洲南部开普山脉的东端,那里也是一个断崖。按照我们对南极洲位置不确切的复原,上述山脉的伸延应该在高斯山和科茨地之间,但那里的海岸我们还完全不了解。

上面已经提到过的西部南极洲与火地岛的连系,在地质方面看,提供了易于了解大陆移动论的典型例子(图 26)。根据古生物的关系,在火地岛和格雷厄姆地之间,在上新世时至少还存在有限的种属交换,这只有当两方陆地的尖突部位还在南桑德韦奇群岛岛弧附近时才有可能。此后,它们从那里向西继续漂移,而它们的狭窄通道却在硅镁层中卡住。在海深图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阶梯状的环链如何一个接一个地从前进的地块中挣脱并留下。南桑德韦奇群岛正好位于拉裂部位中间的岛群,因这个运动过程而受到最强烈的弯曲;在此过程中,硅镁包裹体被压了出来。这些岛是玄武岩的,其中一个

(萨瓦多夫斯基岛 Zawadowski)今天还在活动。此外克于恩[100]认为在整个“南安的列斯岛弧”的环带上没有新第三纪的安第斯褶皱,而较老的褶皱在南乔治亚岛、南奥克尼岛等是存在的。大陆移动论却正好能解释这些特点,因为如果南美洲和格雷厄姆地的褶皱真是由于地块向西漂移造成的,那么在南安的列斯岛弧上的褶皱,就必然要在它被卡住的时候停止。

与此相关的,似乎还应该提出二叠石炭纪的冰川现象来论证大陆移动论,这些现象在南半球各大陆上到处都可以找到,因为它们——类似北半球的老红层——是一个统一的陆地地区的碎块,它们相互间今天的距离很大, 用大陆移动论来解释就比用沉没的中间陆地容易得多。但是这种现象应该在第七章再作进一步讨论,因为它首先是气候方面的内容。

统观本章探讨的结果,无可辩驳的印象是大陆移动论甚至在其地质领域的单项论述上,现在也可视为基础是扎实的。当然这个学说恰恰在地质学家中现在还有一些反对者,并且从各方面提出了疑议,例如塞格尔[35]、迪纳尔[108]、雅沃尔斯基[109]、瓦·彭克[111]、阿·彭克[110]、阿姆弗洛[68]、华盛顿[113]、纳尔克[114]以及一些其它人。但是可以一般地说,如果这些疑议——尤其是迪纳尔属于这一类——不是单纯由误解引起的话,那么涉及的多半只是次要的问题,它们的答案对大陆移动论的基本思想并无重大意义。允许我在此也引用阿尔干[20]的证词。他申明: “自 1915 年,特别是 1918 年以来,我长时间验证了大陆移动论的可信

程度,为此我使用了我所拥有的所有构造形态图集,以及我能看到的所有与运动对立的事物。因而尽管我今天没有时间来论证我的一些结论,仍然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它并非操之过急或论据不足。”

关于这些异议,阿尔干写道:

① 海德设计了一幅很好的德雷克海峡海深图,克于恩作了复制[100]。后来和本插图偏离的测量结果是无关大局的。

一个理论的完善不外乎是它适于体现出当时已知事实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大规模大陆移动的理论是有活力而健全的。它在开始时就抓住了未知的事物;后来活力大大增强,手段大大增多,同时却没有牺牲任何一点基本逻辑,相反越加丰富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越来越和谐。这种澄清和深化工作,在魏根纳的文章系列中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它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地理学和古气候学交汇点上的强有力论证使人无法反驳。人们必须在长期寻找反驳它的论据,特别是在找到几点以后,才能对它的无懈可击作出一定程度的评价。它具有无懈可击的优点,而且来源于它有巨大的灵活性及与之相关的大量为自己辩护的可能性。有时人们以为掌握了一个决定性的反驳论据;只要再加一击,就必定能把它彻底毁灭。但它丝毫未被毁灭;只是疏忽了某一点或某几点。这就是一个变幻无穷的天地万物具有的普罗修斯式的活力。

“诚然,反驳的论据在增加,但是几乎所有都属于我刚才提到的那种类型。发表过的或者可以想得到的那些反驳论据中,只有极小一部分是站得住脚的,而这一部分则只涉及一些次要的事情,至少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触及那些实质性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