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户调制以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迁都洛阳以后,这一情况更加明显。北魏前期,洛阳一带乃至黄河中游的广大地区,到处荒芜,人烟极少。自孝文帝改革之后,许多过去逃亡异乡的汉族劳动人民相继回到这里,开荒种地,耕地面积在不断扩大, 粮食生产也在增加。内迁的鲜卑族劳动人民和其他族人,逐渐减少乃至放弃以狩猎或畜牧为主的谋生之道,而转向农业生产,也在开荒种地,成为农民。

自三国时期直到北魏,虽然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可是农业生产技术还是在不断改进、提高、发展。牛耕技术得到很大的推广。西自今新疆拜城、甘肃敦煌、嘉峪关、酒泉,东至辽宁朝阳,在这广袤的边远地区,有很多刻绘着牛耕图的画砖、刻石或壁画被发现。使牛的形式多数为二牛抬杠, 用一牛的情况增多,但是用双长辕套。铁农具使用的范围也有扩大,农具种类增多,式样也有改进。主要农具有铁制犁、、铲、锸、锄、镰等,其中的全铁曲柄锄增多了,这对于中耕、除草都很有利。农民们在生产中很注意深耕细作,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关心时令,鉴别土壤,防旱保墒,田间管理等。对于各种作物的选种、育种、栽培、积肥、施肥等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或经验。

自改革之后,水利事业也有恢复和发展。公元 488 年,冯太后和孝文帝下诏,指令长城以北和阴山以南的北边六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的沃野镇, 今固阳西南的怀朔镇,武川西土城的武川镇,今四子王镇东南土城子的抚冥镇,今兴和台基庙东北的柔玄镇,今河北张北县境的怀荒镇)和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河西、关内各郡,都要开种水田,并要通渠灌溉。不少地方官吏也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因之在关东和关中修复和新开的沟渠、陂池很多,对农田灌溉起了重大作用。

西晋时期,各地有很多水碾,水磨和水碓。十六国混战时期,几乎破坏殆尽。这时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种先进的粮食加工工具相继在洛阳和关中一带重新出现。仅洛阳城西的谷水沿岸就有水碾、水磨几十处。

畜牧业也有发展。牲畜的品种增多,饲养牲畜的经验比过去丰富。

6 世纪初,北魏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280—289)年间南北合计的人口多出一倍。人口数字这样的巨增,虽然和实行均田制、三长制等有关系,但也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关。

关于贾思勰的生卒年月,详细身世和经历,古代史籍上缺乏记载,我们知道的很少,因此,只能根据一些线索,进行一下勾划。

在《魏书》卷七十二和《北史》卷四十七都有贾思佰、贾思同两人的传, 贾思勰与他们是同姓,同排行,年龄小于贾思佰。

贾思勰写《齐民要术》引用了很多书,由此看来,他的家庭应该有很多藏书,应该有深厚的家学渊源。

贾思勰的职业,我们只知道他做过高阴太守,但是北魏有几个高阴,现在我们只能假定他为离家乡最近的那个高阴,在今天的山东临淄西北。

关于《齐民要术》写作的时间,我们只能有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杜葛乱后”。

“杜葛乱后”的杜指杜洛周,葛指葛荣。“杜葛乱”是北魏末年河北的农民起义。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社会比较稳定;鲜卑贵族进一步汉化,他们在政治上无所追求,在生活上日益奢侈腐朽。特别是孝文帝死了以后,情况更加严重。

孝文帝在位时期,各地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他死以后,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公元 523 年,北边六镇的怀荒镇兵民首先举行起义。次年春,沃野镇镇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也聚众起义,其他各镇的兵、民纷起响应。

公元 525 年春,北魏统治者勾结柔然主阿那瓌(guī)联合镇压起义军、破六韩拔陵被杀,起义失败。

破六韩拔陵失败以后,他的 20 万兵民都成为北魏官府的俘虏,被官府分散安置到定(今河北定县)、冀(冀县)、瀛(河间县)三州就食。当时的河北连年遭受水旱之灾,人民四处逃散。这些被浮的兵民前来,更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困难。于是,这年 9 月,柔玄镇兵杜洛周率领被俘兵民在上谷(今

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起义,北魏安州(今河北隆化)一带的戍兵 2 万多人

和汉族人民群起响应。次年 2 月,大败北魏都督元潭于军都(今北京昌平西南)。5 月,又大败魏军于蓟城(今河北省)之北,杀都督李琚。12 月,攻破幽州(治蓟城),逮捕了北魏幽州刺史王延年及行台常景,声威大振。

公元 526 年初,怀朔镇兵鲜于修礼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起义,六镇余众和汉族农民亦群起响应。北魏政府派大都督长孙稚和河间王元琛率兵镇压,起义军在五鹿(今河南濮阳南)大败长孙稚军,声势大盛。9 月,叛徒元洪业杀害了鲜于修礼,部将葛荣又杀死元洪业,率领部众继续战斗。10 月,葛荣在博野(今河北蠡县)大败北魏军,杀章武王元融。葛荣自称天子,国号齐。这时,杜洛周和葛荣两支起义军所向皆披糜,攻克了许多州郡,北魏将军、刺史、守令等被逮被杀的很多。河北的广大地区都在起义军的控制之下。

公元 528 年 3 月,葛荣杀害了杜洛周,吞并了杜洛周的部众,造成起义军内部的严重不团结,削弱了起义军的战斗力。9 月,葛荣率军围攻相州(今河北临漳西南)。10 月,葛荣与北魏柱国大将军尔朱荣军战于滏口(今河北磁县西北),失败被俘,在洛阳就义。

据此,“杜葛乱后”至少是在 528 年 10 月以后。

第二条线索,是贾思勰与西兖州刺史刘仁之有交谊。《魏书》卷 81 有《刘仁之传),讲他是河南洛阳人,北魏孝武帝初(公元 532 年),为著作郎, 兼中书令,既非其才,在史未尝执笔,出除卫将军,西兖州刺史,在州有当时之誉。武定二年(公元 544 年)卒⋯⋯

根据这第二条线索,可以断定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写于公元 533

—544 年之间。

在贾思勰以前,我国比较有名的农业科学家有赵过(公元前 140—前 87 年左右)。汜胜之(西汉人)、崔寔(103—170 年)等人。

赵过在公元前 89 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赵过的主要成就,是推广了代田法,发明了耧车。

汜胜之在汉成帝(公元前 32—前 7 年)在位时,出任议郎。他曾在包括整个关中平原的三辅地区推广农业,教导种植小麦,而且颇有成效,许多热心于农业生产的人都前来向他请教,关中地区的农业,因此取得了丰收。他因为推广农业有功,由议郎提拔为御史。在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他

写成了农书 11 篇,这就是《汜胜之书》。但是后来《汜胜之书》失传了,只有《齐民要术》、《太平御览》等北宋以前的古书摘录了此书中的内容,因此,被部分地保留下来。经 19 世纪前半期和 20 世纪 50 年代,一些专家进行

了辑集之后,得到了约 3700 字,这就是今天见到的汜胜之书。

崔寔(103—170)出身于名门高第,世家地主家庭。他的父亲崔瑗,做河内汲县令 7 年,颇有政绩,对农业生产较为重视,一次曾为人开稻田数百顷。崔瑗的言行对他有一定影响。他官至尚书,写成了一本《四民月令》。四民,就是士、农、工、商,月令,是按月安排的工作。《四民月令》

现存 2371 字,真正与狭义农业操作有关的共 522 字,占总字数的 22%,再加上养蚕、纺织、织染以及食品加工和酿造等项合计也不到 40%。全书按月安排计划,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农业措施与农业操作,一切都是按耕、桑等事项需要来筹划的,与一般月令书专言时令者不同。

《四民月令》和《汜胜之书》一样,主要靠《齐民要术》等书的引用而得以保存下来部分材料。只有到清代和近代,一些学者才进行了辑集的工作。